二十世纪卅年代上海的精武体育会(最新)

合集下载

百年中华武士会寻踪

百年中华武士会寻踪

百年中华武士会寻踪“南有精武会,北有武士会”。

民国时期,成立于天津的中华武士会与成立于上海的精武体育会遥相呼应,是当时中国最为著名的两大民间社会武术组织。

两者都因其为中国武术的大普及、大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而在武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精武体育会活动不断,其影响进一步扩大,其作用更加凸显。

与之相比,中华武士会的活动则黯然失色的多,这显然与其历史地位及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育与文化强国建设以及天津的文化强市建设等是极不相称的。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百年中华武士会寻踪。

百年中华武士会寻踪1 中华武士会的前身一百多年前,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此时,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中国向何处去”成为炎黄子孙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

于是,革命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学术救国、军事救国等多种救国方案应运而生,“体育救国思潮”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中出现的救国方案之一。

该思潮认为体育与“强种保国有莫大之关系”、“不武者不足以为国民”、“强国之道,体育为先”、“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从而将体育提升到强种、救国的高度。

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伴随着西方“洋体育”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中国的“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亦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其中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明珠”、“中国人存在方式”、“中华民族名片”的武术更是得到了空前的重视,被一度作为“国术”来看待。

“人不可以无学,学又不可以无会,不学则孤陋寡闻,无会则团体涣散。

”伴随着近代西方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跑马会、足球联合会、万国象棋会、体育联合会、体育会、体操会等体育组织纷纷建立起来。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1909年,在河北武术家李存义、刘文华的推动下,直隶教育家张恩缓(字泽儒)与同乡好友、著名实业家、晚清武进士杜晓峰联络河北深县籍退役军人在天津建立了同乡会组织——军人会,不断开展武术交流活动。

试题库武术理论考试

试题库武术理论考试

武术教研室试题库绍兴文理学院体育学院武术试题库一、是非题1.武举制自隋代开始实行. ( )2.民国时期武术被称为“武艺”. ()3.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 ) 4.武术源于少林侍。

()5.武德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现代法制的日益健全,武德基本上没有太大的作用,没有必要再继续提倡。

( )6.著名的《内家拳法》是清代黄百家写的。

( ) 7.爱国名将戚继光编著的《拳经》载有武术动作32式图决。

( )8.长拳是在吸取查、华、炮、红等传统拳种之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拳种. ()9.长拳一词最早记载于明代毛元仪《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 ()10.1933年武术被列为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竞赛项目. ()11.武术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列入教育部小学体育教育大纲是在1956年. ()12.1957年国家体委将武术列为竞赛项目,并于次年制定了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13.1980年成立了国家体委武术研究会. ()14。

1988年亚奥理事会正式通过了将武术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15。

1977年12月30日,国家体委颁布〈〈中国武术段位制》》,将高段位定位:七段、八段和九段。

( )16.武术初、中、高级段位标志是虎、鹰、龙。

()17。

1999年国际武联被吸收为国际奥委会的正式国际体育单项联合成员。

()18.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套路被列为特设项目。

()19.《国际武术套路规则》适用于全国任何级别的武术套路比赛。

( ) 20。

演练水平的评分包括演练水平等级的评分和内容、结构、布局的扣分。

()21.套路运动按练习形式分为单练和集体训练. ( )22.对武术水平高低的评价一般要考虑动作的质量与规格、综合演练水平和其他错误等几方面因素。

( )23.武术有套路运动、搏斗、散手运动三种形式。

( )24。

武术套路比赛(集体项目除外)是在长12米、宽8米的地毯上进行. ( )25。

中国大学MOOC《体育与健康》课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演示教学

中国大学MOOC《体育与健康》课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演示教学

中国大学MOOC《体育与健康》课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答案以题目后英文字母为准)1、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已发现,高达50%的疾病或死亡因素与什么有关?D∙ A.基因∙B.缺少锻炼∙C.乱用药物∙D.行为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2单选(2分)哪一年在上海成立的精武体育会是当时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维持时间最长的武术组D ∙ A.1925∙B.1915∙C.1920∙D.19103坐式排球∙C.气排球∙D.沙滩排球27多选(3分)下面哪些国家在44年间,整体体能活动水平下降超过20%?AC ∙ A.英国∙B.中国∙C.美国∙D.巴西28多选(3分)哪一种锻炼方法不利于大腿变细?AD∙ A.短跑∙B.有氧操∙C.步行∙D.下蹲29多选(3分)实战进攻技术包括有哪些?AD∙ A.掷界外球∙B.接控球∙C.运控球∙D.抢截球30多选(3分)下列步法中哪些是乒乓球的基本步法?CD ∙ A.滑步∙B.侧滑步∙C.并步∙D.交叉步31多选(3分)运动后按摩的主要手法有哪些?ABCD∙ A.抖动∙B.揉捏∙C.点穴∙D.叩打32多选(3分)体适能水平与健康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哪些活动或行为涉及到?ABCD ∙ A.享受人生∙B.生活∙C.生存∙D.工作学习33多选(3分)投篮动作中除原地投篮外还有哪三种?ACD∙ A.跳起投篮∙B.行进间投篮∙C.勾手投篮∙D.运球急停跳投34多选(3分)根据打法的不同,网球选手有哪些类型?ABCD ∙ A.底线防守型∙B.底线进攻型∙C.综合型∙D.发球上网型35。

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历史遗迹寻踪

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历史遗迹寻踪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上世纪80年代初,电视剧《霍元甲》引发武术热潮,“霍元甲”“精武会”等名字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精武会在发展过程中,曾在上海不少地标落户,绝大多数建筑已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消失了,寻踪精武体育会在上海的历史遗迹,可以感受前辈“筚路蓝缕”之艰辛。

精武体操会的创办1910年7月7日(农历六月初一),原籍天津静海县的爱国武术家霍元甲惊走英国大力士奥皮音,大涨民族志气的同时,在当年的闸北区创办了精武体操会,第一批入会共有七十三人。

奥皮音的擂台,设在当时的北四川路52号亚波罗影戏院(现为四川北路海宁路口的中行大楼)。

不过现在看到的大楼是1929年建造的,当时的亚波罗影戏院已无从寻觅。

1910年9月,霍元甲来沪仅六个月即突然离世,这么短的时间里,他还是在各方帮助下成立了精武体操会,地址在“旱桥西一里许之王家宅”,房子是旧式两厢一厅平房,土房瓦屋,外有院落,如今王家宅老精武体操会旧址已经消失了,不过静安区的老闸北地区仍有王家宅路。

霍元甲病后曾在新闸路中国红十字医院治疗,可惜未能挽回其生命。

精武体操会的壮大和繁荣1911年,精武会迁入万国商团中国义勇队所在地,称“第二会所”。

第二会所的租金由陈公哲、姚蟾伯负担,聘请商界名人袁恒之为会长,执事中有人典当衣物充当会务资金,还向社会公开募捐。

在第二会所,精武会逐步壮大。

1916年,陈公哲捐出提篮桥倍开尔路(今惠民路)宅地修建新校舍,主张武术与近代体育结合,提倡德、智、体并重,在中国武术界产生深远影响,精武会的壮大和繁荣也是从这里开始的,在这一年,“精武体操会”更名为“上海精武体育会”。

1919年,精武会租赁北四川路福德里民房数间及空地一块,成立精武第一分会。

1922年,筹建“中央大会堂”并于1923年7月建成使用。

1924年,位于倍开尔路的总会会所撤销,迁入四川北路横浜桥福德里。

传承百年的英武之风1946年,精武体育会收回福德里总会会所。

行走江南多彩非遗青少年传统文化知识大赛试题100题

行走江南多彩非遗青少年传统文化知识大赛试题100题

行走江南多彩非遗青少年传统文化知识大赛试题100题行走江南多彩非遗青少年传统文化知识大赛题库100题1.每年()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A.一B.六C.八D.十2.以下哪个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A.活态性B.传承性C.地域性D.不可移动性3.上海港码头号子是一种劳动歌曲,主要在打渔、行船等相关的劳动场景中演唱。

A.对B.错4.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是采用吴语徒口讲说表演的传统曲艺说书戏剧形式。

A.对B.错5."滑稽戏'即流行在上海等地的"独角戏'。

A.对6.嘉定徐行草编最早出现的时候,人们大多用于编织一些精致的装饰品。

A.对B.错7.传统生产中,酱油酿造主要以花生作为原料。

A.对B.错8.清道光年间,镇江丹徒人朱兆怀创建"朱恒顺糟淋坊'。

在生产()的过程中,他集传统镇江香醋酿造技艺众家之长,逐步摸索出自家独特的酿醋方法,成为镇江香醋"固态分层发酵工艺'的代表。

A.粮食B.糖C.酒D.水果9.中医诊法通常称为四诊,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

A.腹诊B.切诊C.叩诊D.触诊10.哪种水果吃多了容易上火?A.香蕉C.火龙果D.荔枝11.沪谚中有许多带有谜面的歇后语,"旧佛添相'打一上海地名,它的谜底是()。

A.泗泾B.周浦C.莘庄D.新桥12.下列成语故事中与王羲之有关的是()。

A.毛遂自荐B.入木三分C.一字千金D.刮目相看13.长三角地区现仍流传着三伏天吃()的习俗。

A.猪肉B.羊肉C.鸡肉D.牛肉14.社戏起源于对()的崇拜和五谷丰登的祈望。

A.稻谷B.土地D.春天15.吴氏太极拳以()著称,架子斜中寓正,松静自然,大小适中。

A.刚劲B.柔化C.练法简易D.技击16.精武体育会源于()于1910年在上海创办的精武体操学校,是以教授、弘扬中华武术为主要活动和任务的群众性武术团体。

精武体育会之研究

精武体育会之研究
来产 生积极 的影 响 。
关键词 : 武体 育会 ;武 术社 团 ;武 术推 广 精
中图分类号 :G82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6 62 0 )65 —5 82 4 (0 80 —40 0


精 武体 育会诞生 的历史背景
l4 年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 民地的国家 , 9 0 80 10 年八国联军入侵 , 使中国人 民再遭蔑辱 , 地 位 日低。 民主革命先驱孙 中山等志士为救 国救民而创建同盟会 , 为推翻帝制加紧准备 , 人民大众逐渐觉醒 , 爱国思潮空前活跃 , 革命形势风急云骤。当时一批爱国的有识之士受孙 中山委托 ,云集上海 ,从事推翻清
袖孙 中山曾亲临精武会第一批高级班学员毕业典礼上讲话 ,又为 《 精武本纪》一书的出版题匾 、写序 ,足
见其 对精 武会 寄予 了厚望 。 其次 ,成立精 武会 的 引发事 件是 在 10 99年至 1 1 90年 4月 间 ,西 洋力 士奥 皮音 在沪 表演是 对 中 国人 的 蔑辱 , 于是 有霍 元 甲受 邀 先后两 次至 沪打擂 比武 , 并获 胜利 。元 甲的武术 功能 让人 大开 眼界 , 而终 于有 “ 精
收稿 日期 :2 0 —1 —1 08 0 5
作者简介 :葛国政 ( 9 5 ,男 ,江苏盐城人 ,南京理工大学体 育部讲 师 、硕 士;研究方 向:民族传统体育 。 17 一)

5— 4
葛 国政 ,等 :精武体育会之研究
争 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给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精武会身处乱世 ,在阶级矛盾激化 的背
景 下 ,同样有 着反 帝反 封建 的政 治 目标 和要求 ,毫 无疑 问 ,这样 的社 团必 然得 到广 大人 民的支持 与拥 护 。

精武体育

精武体育

上海精武体育会[编辑]1916年陈公哲与姚蟾伯(江苏吴县人)、卢炜昌(中山人)在上海成立精武体育会,4月6日迁入陈公哲捐赠的私宅作为新会馆。

他们是精武第一批学员,毕业于高级班。

是精武会的核心领导,有“精武三公司”之称。

1916年11月5日,孙中山先生亲自会见精武体育会的全体会员。

孙中山曾于1916年精武会举办6周年纪念会时,应其邀请亲临祝贺。

1919年,精武体育会在上海举行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时,孙中山先生亲笔题赠“尚武精神”匾额,并担任该会的名誉会长,还为该会特刊《精武本纪》撰写了序文。

基本十套[编辑]精武体育会集合各家同源的观点,不争门户短长,熔各派武术。

先后聘请了黄河、长江、珠江流域各派武术名家于一堂。

编制了“精武基本十套”,成为精武武术的基本教材,即潭腿、功力拳、节拳、大战拳、套拳、接潭腿、单刀串枪、群羊棍、八卦刀、五虎枪。

学员“必须熟悉此十种方法及他技”。

定期(每年或二年)举行运动会,进行“精武基本十套的集体大会操表演。

其他[编辑]精武体育会不以门派区分,而是以地域区分。

分为黄河流域派、长江流域派及珠江流域派。

精武体育会促发了中华民国期间中国武林各派的联合,全国武术协会(National Martial Arts Institutes)由此创立。

抗战时期,精武体育会投身救亡运动,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和文革时期,精武体育会曾经停办,后恢复。

1990年12月17日,上海精武体育会改名为上海精武体育总会。

张园擂台与西洋力士[编辑]根据陈公哲的记载说:- 当年有西洋力士奥皮音来华在上海阿波罗影戏院表演大力戏,包括展露肌肉健美,表演举重、拉车,靠神力卖艺,就像马戏表演。

革命党人在报章宣传说西洋力士指中国人是东亚病夫。

于是同盟会会员陈其美、农劲荪和成立精武体操会的五金行经理陈公哲等人开会商讨,安排在上海静安寺路之张氏莼味园搭擂台,由当时在天津农劲荪所开药栈当伙计的霍元甲及武术教师刘振声主持,声称已经相约大力士奥皮音来比武,但奥皮音临时爽约,于是提议在来宾中找人比赛。

武术理论试卷答案

武术理论试卷答案

1.武术是以__________为主要内容,以__________为主要运动形式,___________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武术起源于_______________。

3.商周时期,军事训练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所记载的越女论剑,理法深奥、论述精辟至今不失光彩。

5._________________始行武举制,用考试的办法选拔武勇人才对武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6.1910年在上海成立的__________是维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民间武术团体。

7.________年武术挖掘整理工作正式全面铺开。

8.1985年是武术国际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年在西安成立了________________。

9.器械是指手持武术兵器进行练习的套路运动。

器械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10.五步拳的动作名乐按顺序为:预备姿势、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虚步挑掌、并步抱拳。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武术是以_____为主要内容。

A.技击动作 B.舞蹈动作 C.杂技动作 D.狩猎动作2.武术起源于原始的_________。

A.部落战争 B.生产劳动 C.宗教活动 D.狩猎活动3._________所记载的越女论剑。

理法深奥、论述精辟至今不失光彩。

A.吴越春秋 B.吕氏春秋 C.汉书 D.纪效新书4.__________开始实行武举制。

A.唐朝 B.隋朝 C.宋朝 D.三国5.《纪效新书》的作者是__________。

A.何良臣 B.戚继光 C.程宗献 D.茅元仪6._________年在上海成立的精武体育会是维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民间武术团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纪念精武会10周年编撰的《精武本纪》上,明确写明霍元甲是被日本人谋杀。

日人技击馆挑选了十几名柔道高手来上海挑战,在日方一再要求下,先是刘振声上场,日本人用撑肚抛挞法,先运气在肚子上,等对方
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1303132用力时猛一松使其摔倒,但刘振声马步扎得很稳,轻松取胜。

接下来霍元甲与柔道会教师较量,将日本人推入天阶,使其右手骨折。

霍元甲有咯血病,日本医生秋野卖仁丹给霍治病,两周后霍元甲逝世。

经过公立医院的检查,“此慢性烂肺药也”。

霍元甲突然去世后,精武会萧条如古刹,会员如入定老僧。

经过几次搬迁,会员为了维持,甚至有人典当衣物。

为了筹集基金,精武会还曾向社会公开募捐。

精武体操会在1916年改为体育会,以陈公哲捐出私宅为分水岭,开始壮大繁荣,《精武本纪》还是孙中山作的序,李宗仁是汉口精武分会的名誉会长。

1920年,派遣了陈公哲、陈士超等“五特使”下南洋,在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地都成立了精武会。

在控诉负责人卢炜昌侵吞公款时,陈公哲也提了精武会的会费来源,有他的名下纱厂的利润,有四处教武的收入,有与西贡马戏团联合表演赚的钱。

这时的精武会管理已经出现漏洞,“三公司”之一的卢炜昌携两万元款项离去,后死于狱中。

陈公哲在《精武会五十年》一书中指责他是“一代伪人”,平时不烟不酒不沾女色,冬天只穿单衣,实际闭户吸烟、单嫖独饮,单绒袍内是上等全毛底衣,骗取会员崇敬。

在《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会史》的记录中,陈、卢失和,经营失利,精武公园不得不出让,精武体育师范学校也停办,陈公哲退会,因此陈的立场也未必客观,但精武会的衰落自此始。

上海“孤岛”时期,会所被日本人侵占,资料大部分散失。

解放后公私合营,一部分会所被收归国有,不复当年辉煌。

上海精武体育会是民间武术社团。

1910年3月,因英国力士奥皮音在沪挑衅摆擂,有识人士北上邀请霍元甲来沪打擂,奥皮音慑于霍的威名不战而遁。

后在虹口的日本技击馆武士亦挑战摔跤,霍接连取胜,振奋人心,轰动上海。

于是,上海有识之士敦请霍及其徒刘振声留沪授武。

遂由陈其美、农劲荪、陈公哲等于6月发起并组织集资在闸北王家宅(今交通路会文路附近)举办精武体操学校,由霍、刘教授武术,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民间体育组织精武体操会。

1916年3月,精武体操会迁入原培开尔路73号并改名为上海精武体育会。

1913年12月,我国出现的民间摄影团体,即上海"精武会摄影学部"。

该部对会员进行摄影技术教育,辅导会员创作,设有限冲洗暗房和照相布景等全套设施,供会员实习使用,按期进行授课指导。

会员经考试合格后,发给"精武摄学部毕业证书"。

摄学部非常活跃,常组织会员到苏杭等地旅行摄影,会员使用学部自行设计的"旅行暗箱"随时冲印。

旅行
结束后,还进行作品评选。

女摄影家陈士超所摄的《苏台烟景》、陈公哲的《三潭夕照》等优秀摄影作品均由此出。

1910至1920年,10年中该会会员去香港、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1919年,精武体育会在上海举行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时,孙中山先生亲自题赠匾额,书写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并担任该会的名誉会长,还为该会特刊《精武本纪》撰写了序
总会提倡"体、智、德"三育并进和“乃武乃文”、体育以武术为主,逐步确立了初、中、高三级的“精武三十套武术基本套路”;德育上则以“爱国、修身、正义、助人”为精武精神,积极提倡和实行。

精武的体育标语是“体育万能”,高级学员的会服上缀有三星,代表“体、智德”,黄、蓝、红三色为服装主色,原因是这三色加起来是黑色,代表社会这个大染缸,三色相除为白色,表示在精武会学习后出污泥而不染。

那时学员的会服是天蓝对襟短衣,二分黑线,黑色扣纽。

这和民初的累赘运动服区别颇大,当时女子运动时要穿白布长袖大襟中长衫,黑色长裤,20年代后才改成白短袖、黑裙裤;男子穿白布对襟长袖上装,白布下装,20年代时背心裤衩连在一起,号称是“天下一统”。

在精武会的资料图片中,运动员都是背心短裤,以尽量展现肌肉为美。

该会曾编辑出版《精武本纪》、《潭腿精义》、《潭腿卦图》、《工力拳》、《达摩剑》、《粤曲精华》、《新乐府》、《测光捷经》、《医说》等数十种作品和书刊;还自摄影片5卷66节,曾作专场放映招待驻沪各国领事。

1938年日寇入侵,强占了总会会所,上述大部份书刊和影片被毁。

后该会迁往南京东路慈淑大楼(今东海大楼)。

抗战胜利后至1946年底,才收回福德里总会会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精武体育会由政府接管,逐步成为虹口区的一个体育场馆,继续举办各种体育培训活动。

1979年以后,精武体育会在上海恢复活动,天津、广州、余姚等地的精武体育会亦相继恢复活动。

1990年始,该会开展了与海外精武组织的联系和交流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