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幸福中国”——谈党以人为本、保障改善民生的大政方略

打造“幸福中国”——谈党以人为本、保障改善民生的大政方略

浏览字号[ 小中大]视力保护[ ]

今年“两会”召开之际,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海外公民撤离行动圆满完成。从2月22日至3月5日,35860名中国公民从动荡的利比亚安全撤回国内,我军首次派出4架军用运输机和1艘护卫舰进行海外救援。这次坚决果断和高效有序的撤离行动,彰显了我们党和政府视“人民生命高于一切”的态度和精神。“两会”期间,“聚焦民生”、“提升幸福指数”、“打造幸福中国”成为最牵动人心的话题。“十二五”规划把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大政方略,描绘了人民美好生活的绚丽图景。透过这些,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

一、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改善民生是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奋斗目标。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9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新时期我们党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价值追求。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是真假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对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并为此进行了不懈奋斗。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利益”,努力实现“四个现代化”。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提出了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的生动体现。民生问题,就是人民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问题。“民生”所指,“民心”所系,“国运”所在。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治国安邦的大政方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抓住旧中国最大的民生问题——土地革命,赢得了民心,赢得了政权。改革开放以后,我党抓住最突出的民生问题——发展经济,让13亿中国人告别了贫穷,迈入了小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民群众对教育、就业、住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各种民生问题,有了新的关切、新的要求,对幸福生活有了新的向往、新的期待。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忧人民之所忧,急人民之所急,乐人民之所乐,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向新阶段。

二、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改善民生必须着力解决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围绕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

居”的目标,采取一系列惠及亿万百姓的重大举措,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爱戴。

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党和政府始终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采取以发展教育促公平、以资源配置促公平、以资助体系促公平、以规章法规促公平等一系列重要举措,“有学上”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免费义务教育在城乡全面实行,全国小学净入学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超过发达国家96%的平均水平。“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共投入800余亿元,2130万名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就学资助,覆盖面从高等学校扩大到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贫困学生受教育机会得到保障。“十二五”时期,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超过4%,教育资源供给将进一步增加,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将得到缓解。[Page]

实施扩大就业战略。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计。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并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出台了就业政策扶持、特别技能培训、实施税收优惠等一系列重要举措,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十一五”期间,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4500万人;城镇新增就业5771万人,年均达115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比世界上一些主要发达经济体9%以上的失业率低5个百分点。“十二五”时期,我们将继续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采取了一揽子政策,产生了良好效果。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5919元,比2005年增加2664元,实际年均增长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109元,比2005年增加8526元,年均实际增长9.7%。居民在财富分配中的比重明显提高,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2009年为46.6%,比2005年提高9.9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差距明显缩小,东中西部人均GDP之比,由2005年的2.55: 1.14:1降到2009年的2.23:1.09:1;城乡收入差距,由2006年的3.27:1降到2010年的3.23:1。“十二五”时期,我们将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将超过7%。

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党和政府始终把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重大任务,致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取得累累硕果。2010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已覆盖23%的县;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57亿,比2005年增长46.8%。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逐年增多,覆盖面不断扩大,2010年为5228.4万,是2005年的6.3倍。“十二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将越来越完善,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实现全覆盖,“老有所养”将会梦想成真。

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健康,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致力于实现人人享有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取得重大进展。“十一五”期间,中央累计安排专项资金558.4亿元,改造和新建1500所县医院、500所中医院、2.3万所乡镇卫生院、2万多个村卫生室,建立238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0年,我国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城乡居民合计达12.67亿人,覆盖94.6%的人口;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逐步得到实施,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30%左右。大多数群众不出社区和乡村,就能享受便捷有效医疗服务;看病就医个人支出占总费用的比例,从2001年的60%多下降到2009年的38.2%。“十二五”时期,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将实现全覆盖,政策范围内的医保基金支付水平将提高到70%以上。

全面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住房是民生之要。党和政府始终把住房问题作为大事来抓,逐年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大力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十一五”期间,1140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和360万户中低收入家庭,通过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

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住房自有率明显提高,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超过30平方米,是1978年的7.5倍,城镇居民家庭自有住房率达到89.3%。“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建设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届时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可以达到20%。

三、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改善民生是一个长期奋斗的历史过程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民生问题得到持续大幅改善,显著成就有目共睹。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教育、就业、住房、收入分配、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民生问题提出了新的诉求,有的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有人会问,为什么经过多年努力民生方面存在的问题还这么多?解决民生问题为啥这么难?[Page]

保障和改善民生本质上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必然是一个由低到高不断上升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将长期存在。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我们党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所在。一方面,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民生问题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涉及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另一方面,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具有层次性和动态性特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生存需要问题解决了,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这些更高层次、更高品位的需求又会出现;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出现。比如人们对生存的期望,过去是“吃饱肚子,活下去”,而如今是“吃得卫生有营养,活得快乐有滋味,健康长寿享天伦”。又如人们对教育的期望,过去是“有学上”,而如今则变成了“上好学”。可见,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永无止境,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永无止境。

保障和改善民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必然是一个水涨船高逐步提升的过程。民生问题的解决,既取决于执政党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更依赖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经济技术进步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物质基础,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民生问题才有可能解决到什么程度。比如,在推进“三步走”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第一步只能着重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能够引领人民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才能实现比较富裕,更好地满足人民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目前虽然我国GDP已达58791亿美元,但人均GDP只有4000多美元,用于改善民生的经费仍然相当有限,这就决定住房、教育、医疗等诸多民生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解决,只能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步加以解决。

保障和改善民生与我国的特殊国情密切相关,必然是一个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过程。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人口多、底子薄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当前,我国正处在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化国家转变的历史阶段,城乡、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增大,城镇就业、教育、住房等问题世所罕见,保障改善民生的规模和难度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这就决定了我们解决民生问题,既不可能在短期内走完西方几百年所走过的路程,又不可能通过掠夺他国财富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也不可能照搬西方模式实现强国富民的目标,只能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通过艰辛探索和长期奋斗,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解决。

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永恒的执政理念,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永恒的价值追求。尽管我国实现现代化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党和政府致力于保障改善民生的坚强决心不会变,积极作为的主动精神不会变,一以贯之的有力措施不会变。我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老百姓所期盼的“五有”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