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讲义的管理
离心泵的操作规程和运行管理要点

离心泵的操作规程和运行管理要点离心泵的操作规程和运行管理要点离心泵的操作规程和运行管理要点一、起动1.起动前应检查有无妨碍泵运转的外物并进行清理.检修后或长期停用的泵起动前,应手动盘车数转,以查转子有无卡阻、轴线对中不良或其他不正常的现象。
2.检查各轴承滑油量是否适当,油质是否良好。
有油环的轴承,滑油应浸没15mm左右。
油脂润滑的轴承,油脂盆应充满轴承室的1/3-1/2为好,过多过少都不好。
3.检查城料箱的压盖压吸程度要适中,有水封环的填料箱应开启水封管的截止阀。
4.检查水泵的地脚螺丝和其他固定连接螺丝是否松动。
5.对非自吸离心泵或初次启用的自吸离心泵,应先用其引水装里进行充水,同时要充分排出吸入管路和泵内的空气。
6.起动时应全开吸入阀,关闭排出阀(即封闭起动),以减少起动功率。
但对于小功率也可以在吸、排阀全开的状态下起动。
起动后应及时检查和判断转向是否正确,当吸排压力正常时,及时开启排出阀向系统供水,应避免长时间在封闭状态下运转。
7.起动后若没能吸入液体,压力不起,可打开泵壳上(或排出管上)的放气考克,进一步放气。
若仍无效,就要停车检查,避免长时间干转,使轴封等处因无水冷却润滑而发热损坏。
二、运行中管理要点1.监听水泵机组运转是否平稳,有无异响,观察吸、排压力表,电流表指示是否正常,发现强烈振动和异常应立即停车检查。
2.经常手摸检查轴承的温度,一般不要超过70C;油质不良应更新,油量不足及时补之,加油过多也会使轴承发热.3.注意检查轴封的工作情况,填料箱盖不能过紧或压偏,以运行中能有水滴继续滴出为宜。
4.定期清洗吸入滤器,以防堵塞;尤应注愈防止空气漏入管和泵内,影响正常吸入。
5.运转中播要换泵时应按下列步骤操作:按上列的起动操作规程事先把备用泵起动,当工作正常后,逐渐打开排出阀,使其与待停泵并联工作,同时注惫调节使排出压力适当,以防高压损坏管路,接着再关闭待停泵的排出阀,然后停泵和关闭吸入阀。
常用悬臂离心泵讲义

汽蚀的后果
汽蚀使过流部件被剥蚀破坏
通常离心泵受汽蚀破坏的部位,先在 叶片入口附近,继而延至叶轮出口。起初 是金属表面出现麻点,继而表面呈现槽沟 状、蜂窝状、鱼鳞状的裂痕,严重时造成 叶片或叶轮前后盖板穿孔,甚至叶轮破裂, 造成严重事故。因而汽蚀严重影响到泵的 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
汽蚀的后果
汽蚀使泵的性能下降 汽蚀使叶轮和流体之间的能量转换遭到 严重的干扰,使泵的性能下降,严重时会 使液流中断无法工作。 汽蚀使泵产生噪音和振动 气泡溃灭时,液体互相撞击并撞击壁面, 会产生各种频率的噪音。严重时可以听到 泵内有“噼啪”的爆炸声,同时引起机组 的振动。而机组的振动又进一步足使更多 的汽泡产生和溃灭,如此互相激励,导致 强烈的汽蚀共振,致使机组不得不停机, 否则会遭到破坏。
机泵的原理和结构
叶轮的运转和离心力(1)
高速运转 平面图
由于离心力作用叶轮内的介质流出
流出后中央部的介质也跟着移动
截面图
大量介质从中央进口处流入。
叶轮的运转和离心力(2)
叶轮 停止中
容器内 压力相同
叶轮 运转中
容器内分成 低压部和 高压部 高速运转
介质
低压介质 高压介质
汽蚀发生的机理
离心泵运转时,流体的压力随着从泵入口到叶 轮入口而下降,在叶片附近,液体压力最低。此 后,由于叶轮对液体做功,压力很快上升。当叶 轮叶片入口附近压力小于等于液体输送温度下的 饱和蒸汽压力时,液体就汽化。同时,还可能有 溶解在液体内的气体溢出,它们形成许多汽泡。 当汽泡随液体流到叶道内压力较高处时,外面的 液体压力高于汽泡内的汽化压力,则汽泡会凝结 溃灭形成空穴。瞬间内周围的液体以极高的速度 向空穴冲来,造成液体互相撞击,使局部的压力 骤然剧增(有的可达数百个大气压)。
离心泵的管理课件

泄漏
检查泵的密封件是否完好,发 现泄漏应及时更换密封件或修 复泄漏部位。
压力波动
泵的压力波动异常可能是由于 气蚀、机械故障等原因引起, 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轴承损坏会导致泵无法正常运 转,需及时更换轴承,并检查 造成损坏的原因,防止再次发 生。
04
离心泵的优化与改进
离心泵的性能优化
优化离心泵的效率
清洗与润滑
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轴承、密封件等易损件 ,防止设备故障。
更换易损件
定期清洗泵内部,更换润滑油,保持设备清 洁和润滑良好。
预防性维护
制定维护计划,按照计划进行设备的预防性 维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离心泵的故障诊断与处理
轴承损坏
振动与噪音
发现泵振动过大或产生异常噪 音时,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 故障。
试运行
开启泵,逐渐增加流量,观察 泵的运行情况,检查是否有异
常声音或振动。
性能测试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测试泵的 流量、扬程、效率等性能参数
,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密封性测试
检查泵的密封性能,确保无泄 漏。
离心泵的安装与调试注意事项
管路连接
确保进出口管路连接紧密,无泄 漏,以免影响泵的性能和寿命。
维护与保养
离心泵的管理课件
目录
• 离心泵概述 • 离心泵的安装与调试 • 离心泵的运行与维护 • 离心泵的优化与改进 • 离心泵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离心泵概述
离心泵的定义与工作原理
定义
离心泵是一种利用离心力将液体 从低处输送到高处或从一处输送 到另一处的机械装置。
工作原理
离心泵的核心部件是叶轮,当叶 轮旋转时,产生离心力,使液体 被甩出,并沿着泵壳的流道被输 送到目的地。
离心泵设备管理及维修技术

离心泵设备管理及维修技术摘要:在机械工业中,离心泵的使用范围是较为宽广的,它主要由铸铁铸钢、不锈钢塑料、玻璃钢、合金等铸成。
而根据实际应用指出,若对离心泵的设备管理不当,则会引起一系列的故障问题,从而影响到相关的生产工作的效率和安全。
本文主要以离心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出发点,对其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以期对其进行全面的提高和维护。
关键词:离心泵装置;管理;维护技术要点;劳动利益1.离心泵设备的基本构造离心泵设备共有5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泵壳,作为离心泵设备的主要工作部件,其内部工作设备主要是一条螺旋状的流体通道,该通道可以连续地对离心泵设备排出的过量液体进行连续的回收,起到再循环的作用。
第二类是推进装置,其作用是将离心机液中的液体统一起来,分为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封闭三种。
在各类泵的结构中,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输送液体。
第三部分是支座和轴,它们与一个连接器相连,能使设备的旋转和滑动轴承工作。
而离心泵的滑动件也要用到润滑油。
第四个部件是轴封,它可以防止外部气体泄漏到泵的泵壳中,起到防止泵外流体泄漏的作用。
第五部分为离心泵设备的填充函,其功能是减少和压缩泵体和泵轴间的间隙,使泵内的湿气和外部空气相分离,创造一个干燥、不连通的室内环境。
2.失效类型2.1叶片的特殊运行失效循环泵房安设的离心泵的叶片结构与一般的离心式泵有很大区别,它的特点是叶轮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金属和固体杂质,这些杂质会被空气中的气体侵蚀,从而损坏联轴节。
通常情况下,安装泵体时,技术人员会因计算误差而产生判断错误,另外,泵叶轮后盖因长期使用而产生松动,便会导致口环被损坏。
因此,便要根据测试结果所显示的磨损状况,从而进行针对性的维修。
2.2设备在均衡体系结构中失效在离心泵体内,如果平衡盘、平衡口环等表面出现明显的凹陷,则说明该使用设备已经严重磨损,需要立即修理或抛光。
另外,选择合适的聚四氟乙烯密封圈,加强和收紧泵体和平衡环的连接处,可防止焊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的情况,同时也可增强工件抛光的便利性。
第六节离心泵的管理-

2020/5/30
3-6-4 离心泵的检修注意事项
• (1)叶轮 叶轮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予换新:
– 出现裂纹而无法补焊 – 因腐蚀或汽蚀而损坏严重,形成较多的孔眼 – 盖板及叶片因冲刷而显著变薄, – 进口靠密封环处严重偏磨而无法修复
2020/5/30
选择题
• 离心泵叶轮的平衡孔开在
上。
– A 前盖板 B 后盖板 C A+B D A或B
• 离心泵起动一段时间后仍不排液,但吸入真空表显示较大
的真空度,其原因是
。
A 引水失败 B 转速过低 C 叶轮反转 D 吸入阻力过大 .
• 离心泵发生汽蚀时,采取的应急措施可以是 。
A 关小排出阀 B 关小吸入阀 C 开大旁通阀 D 开大排出阀
• 经济性很差
– 开大回流阀,减少主管流量 – 泵流量和轴功率反而增加,可能超过额定功率 – 相当部分功率浪费于回流液体的阻力损失上 – 随着泵的流量增大,Hs降低而实际吸人真空度却增
大,如后者超过前者,即可能发生汽蚀 – 因此,只有在某些特殊场合下,例如锅炉给水泵有时
要求将流量调到很小,这时单用节流调节难以精确, 则可用回流调节作为补充调节手段。
2020/5/30
3-6-4 离心泵输送粘性液体
• 液体υ>20mm2/s时,泵的Q、H、P都将 开始变化,性能曲线也需相应变换
• 将泵输水时的特性曲线直接换算成输送粘 性液体时的特性曲线,方便
• 图示为液体υ变化时曲线的变化
– 图中虚线为粘度增大后 – υ增加,H降低 – R增加,故Q减少更多(扬程和功率则变化较小
离心水泵使用安全规定范文(二篇)

离心水泵使用安全规定范文一、适当的维护保养1.定期检查离心水泵的状态,包括外观、密封性能、电机运行情况等。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相关部件。
2.保持水泵运转时的正常供水压力,确保水泵运行的稳定性。
3.定期清理水泵周围的杂物和积水,保持通风畅通。
二、安全操作1.在操作离心水泵之前,必须确保电源已经切断,以免发生电击事故。
2.启动离心水泵前,需检查电机、联轴器、机械密封等相关部件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操作者应穿戴好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鞋、手套、眼镜等。
4.在添加水或其他液体时,应确保操作安全,避免溅出或喷出造成伤害。
三、使用注意事项1.严禁将离心水泵用于非设计使用范围内,以免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
2.水泵运行过程中,严禁将手或其他物体伸入泵体或进出口管道,以免被夹伤或损坏设备。
3.禁止在离心水泵周围堆放易燃物品,以避免火灾危险。
4.禁止以任何方式改变离心水泵的额定运转参数,以免造成设备损坏或危险。
5.水泵运行时,禁止将电源线拉拽,以免引发电气故障。
6.如果水泵出现运行异常,应立即停机并及时联系有关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四、紧急情况处理1.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使用灭火器进行初步灭火。
2.如有人员受伤,应立即停止水泵运行,进行急救处理,并及时报警和联系医务人员。
五、员工培训和安全意识提高1.对使用离心水泵的员工进行岗前培训,确保其掌握相关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2.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对违规操作进行惩罚和纠正。
六、定期检查和维修1.定期对离心水泵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修,包括清理水泵内部、更换易损件等。
2.严格按照厂家的维修要求进行检修,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延长使用寿命。
以上为离心水泵使用安全规定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为了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正常运行,请严格遵守以上规定,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与实施相应的安全措施。
离心泵讲义1

设备管理月技术大比武职工技能培训教材离心泵教案设备动力部离心泵泵是用来输送液体并增加液体能量的一种机器。
它能将液体从低处送往高处,从低压升为高压,或者从一个地方送往另外一个地方,泵有很多种,根据离心原理设计出来的泵叫离心泵。
离心泵也分很多种,根据形式、用途、结构等来分类,如:单级泵、多级泵、立式泵、卧式泵、双吸泵、单吸泵等。
离心其实是物体惯性的表现,比如雨伞上的水滴,当雨伞缓慢转动时,水滴会跟随雨伞转动,这是因为雨伞与水滴的摩擦力的作用。
但是如果雨伞转动加快,这个摩擦力不足以使水滴粘在伞面上做圆周运动,那么水滴将脱离雨伞向外缘运动,就象用一根绳子拉着石块做圆周运动,如果速度太快,绳子将会断开,石块将会飞出.这个就是所谓的离心。
离心泵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高速旋转的叶轮叶片带动水转动,将水甩出,从而达到输送的目的。
一、离心泵基本构造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密封函。
1、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分,叶轮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直接传给液体,以增加液体的静压能和动能主要增加静压能。
叶轮有开式、半闭式和闭式三种,。
开式叶轮在叶片两侧无盖板,制造简单、清洗方便,适用于输送含有较大量悬浮物的物料,效率较低,输送的液体压力不高;半闭式叶轮在吸入口一侧无盖板,而在另一侧有盖板,适用于输送易沉淀或含有颗粒的物料,效率也较低;闭式叶轮在叶轮在叶片两侧有前后盖板,效率高,适用于输送不含杂质的清洁液体。
一般的离心泵叶轮多为此类。
叶轮有单吸和双吸两种吸液方式。
有一个进水口的是单吸,可以从两面一起进水的为双吸。
2、泵体也称泵壳,它是水泵的主体。
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的托架相连接。
作用是将叶轮封闭在一定的空间,以便由叶轮的作用吸入和压出液体。
泵壳多做成蜗壳形,故又称蜗壳。
由于流道截面积逐渐扩大,故从叶轮四周甩出的高速液体逐渐降低流速,使部分动能有效地转换为静压能。
泵壳不仅汇集由叶轮甩出的液体,同时又是一个能量转换装置。
离心泵的使用方法与维护课件

.
.
• 由于两个端面紧密贴合 , 使密封端面之间的分界形成一微 小间隙 , 当一定压力的介质通过此间隙时 ,会形成极薄的 液膜并产生阻力 , 阻止介质泄漏; 液膜又可以使端面得以 润滑 , 由此获得长期的密封效果。
• 泵用机械密封种类繁多,型号各异,但泄漏点主要有五处: • (l)轴套与轴间的密封; • (2)动环与轴套间的密封; • (3)动、静环间密封; • (4)对静环与静环座间的密封; • (5)密封端盖与泵体间的密封。 • 安装静试时泄漏 • 机械密封安装调试好后,一般要进行静试,观察泄漏量。
泵的使用方法、维护及故 障处理
.
1 离心泵操作与维护 1.1日常检查、维护要点:
• 1)、泵的出口压力是否正常;电机电流是否正常。 • 2)、油杯、轴承箱的油位、油质是否正常,有无漏油情况。 • 3)、检查轴承温度,轴承的最高温度: 滚动轴承一般不得超过
80℃。轴承、减速箱等转动部位的温度状况,一般情况下约是室外温 度加上30~40℃,最高可达60℃。在稳定运转状态下突然温度上升 时,表明有异常情况。 • 4)、机封、泵体、密封水等有无泄漏,密封水等流量或压力是否 正常。 • 5)、机组运转是否平稳、有无杂音,泵有无振动异常等。 • 6)、安全罩是否齐全好用。 • 7)、基础、泵座是否坚固完整,泵的基础是否完好(残缺、破损、 腐蚀处理等),地脚螺丝及其它联接螺丝是否有松动现象。 • 8)、泵的表面是否卫生,需保温的泵保温是否残缺。 • 9)、和泵连接的各种阀门、管线是否畅通,有无堵、漏现象,有无 抖动或晃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