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专题五 热化学方程式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1)

合集下载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专题五 热化学方程式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2)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专题五 热化学方程式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2)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项测试专题五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及其应用(2)1、已知H++OH-=H2O生成1mol H2O放出热量57.3kJ,下列反应中符合该特点的是( ) A.1mol稀H2SO4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B.稀盐酸与氨水反应生成1mol H2OC.稀盐酸与稀Ba(OH)2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D.稀NaOH与95%浓硫酸反应生成1mol水2、已知H2(g)、C2H4(g)和C2H5OH(l)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1411.0kJ/mol和1366.8kJ/mol,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ΔH为( )A.-44.2kJ/molB.+44.2kJ/molC.-330kJ/molD.+330kJ/mol3、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O2(g)=4CO2(g)+5H2O(l);△H=-2878kJ/mol①C4H10(g)+132O2(g)=4CO2(g)+5H2O(g);△H=-2658kJ/mol②C4H10(g)+132O2(g)=4CO(g)+5H2O(l);△H=-1746kJ/mol③C4H10(g)+92O2(g)=4CO(g)+5H2O(g);△H=-1526kJ/mol④C4H10(g)+92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A. 2878kJ/molB. 2658kJ/molC. 1746kJ/molD. 1526kJ/mol4、氢卤酸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HF气体溶于水放热,则HF的△H<0B.相同条件下,HCl的ΔH2比HBr的小C.相同条件下,HCl的(ΔH2+ΔH2)比HI的大D.一定条件下,气态原子生成1mmol H—X键放出a kJ能量,则该条件下△H2=a kJ/mol5、处理含 CO 、SO 2 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S 。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五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及其应用3专项测试含解析20191108164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五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及其应用3专项测试含解析20191108164

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及其应用(3)1、已知3.0g乙烷完全燃烧在常温下放出的热量为155.98kJ,则下列关于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2C2H6(g)+7O2(g)=4CO2(g)+6H2O(g) ΔH=-3119.6kJ/molB. C2H6(g)+5/2O2(g)=2CO(g)+3H2O(g) ΔH=-1559.8kJ/molC. C2H6(g)+7/2O2(g)=2CO2(g)+3H2O(g) ΔH=-1559.8kJ/molD. C2H6(g)+7/2O2(g)=2CO2(g)+3H2O(l) ΔH=-1559.8kJ/mol2、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C+H2O CO+H2ΔH=+131.3kJ·mol-1B.C(s)+H2O(g)CO(g)+H2(g) ΔH=+10.94kJ·mol-1C.C(s)+H2O(l)CO(g)+H2(g) ΔH=+131.3kJ·mol-1D.C(s)+ H2O(g)CO(g)+H2(g) ΔH=+131.3kJ·mol-13、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kJ·mol-1,则氢气燃烧热为241.8kJ·mol-1B.已知C(s)+O2(g)=CO2(g) ΔH1;2C(s)+O2(g)=2CO(g) ΔH2,则2ΔH1<ΔH2C.已知2SO2(g)+O2(g)2SO3(g) ΔH=-Q kJ·mol-1(Q>0),则将16g SO2(g)和足量O2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0.25Q kJ的热量D.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4、常温下,1mol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E表示,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共价键H-H F-F H-F H-Cl H-IE/kJ·mo436 157 568 432 298l−1A.432kJ·mol-1>E(H-Br)>298kJ·mol-1B.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键C.H2(g)→2H(g) ΔH=+436kJ·mol-1D.H2(g)+F2(g)=2HF(g) ΔH=-25kJ·mol-15、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s)+O2(g)=2CO(g) ΔH=-221kJ·mol-1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kJ·mol-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1B.反应①的反应热为221kJ·mol-1C.98%的浓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的中和热为-57.3kJ·mol-1D.稀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6、下列关于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b曲线可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 Δ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己知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

2020届高三化学选修四二轮专题练——盖斯定律的应用【选择精编25题】

2020届高三化学选修四二轮专题练——盖斯定律的应用【选择精编25题】

【【【【【【【2020【【【【【【【【【【【【【——【【【【【【【【【【【【25【【1.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6C(s)+5H 2(g)+3N2(g)+9O2(g)2C3H5(ONO2)3(l)ΔH12H 2(g)+O2(g)2H2O(g)ΔH2C(s)+O 2(g)CO2(g)ΔH3则反应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的ΔH为()A. 12ΔH3+5ΔH2−2ΔH1B. 2ΔH1−5ΔH2−12ΔH3C. 12ΔH3−5ΔH2−2ΔH1D. ΔH1−5ΔH2−12ΔH32.实验测得碳单质、氢气、甲烷的燃烧热(△H)分别为−393.5kJ/mol、−285.8kJ/mol、−890.3kJ/mol.则CH4(g)=C(s)+2H2(g)的反应焓变(△H)为()A. −74.8kJ/molB. +74.8kJ/molC. −211kJ/molD. +211kJ/molO2(g)=ZnO(s),△H=−348.3kJ/mol3.已知:(1)Zn(s)+12(2)Zn(s)+Ag2O(s)=ZnO(s)+2Ag(s),△H=−317.3kJ/molO2(g)=Ag2O(s)的△H等于()则2Ag(s)+12A. 31.0kJ/molB. −665.6kJ/molC. 332.8kJ/molD. −31.0kJ/mol4.已知:N2(g)+3H2(g)⇌2NH3(l)△H=−132kJ/mol,蒸发1mol NH3(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20kJ,相关数据如下H2(g)N2(g)NH3(g) 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时要释放出的能量/kJ436946a一定条件下,在体积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g)和3molH2(g)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出热量Q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如图可表示合成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 a的数值为1173C. Q的数值为92D. 其它条件相同,反应使用催化剂时释放出的能量大于无催化剂时释放出的能量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kJ/mol,冰中氢键键能为20 kJ/mol,假设1 mol冰中有2 mol 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破坏冰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冰中15%的氢键B. 已知:Fe2O3(s)+3C(石墨)=2Fe(s)+3CO(g),△H=+489.0kJ/mol.CO(g)+1O2(g)=CO2(g),△H=−283.0kJ/mol.C(石墨)+O2(g)=CO2(g),△H=2−393.5kJ/mol.则4Fe(s)+3O2(g)=2Fe2O3(s),△H=−1641.0kJ/molC. 实验测得环己烷(l)、环己烯(l)和苯(l)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3916kJ/mol、−3747kJ/mol和−3265kJ/mol,可以证明在苯分子中不存在独立的碳碳双键.若加D. 已知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电离度为α,K a=(cα)2c(1−α)入少量醋酸钠固体,则CH3COOH⇌CH3COO−+H+向左移动,α减小,Ka变小6.已知:①S(单斜,s)+O2(g)=SO2(g)△H1=−297.16kJ·mol−1②S(正交,s)+O2(g)=SO2(g)△H2=−296.83kJ·mol−1③S(单斜,s)=S(正交,s)△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单斜)和S(正交)互为同分异构体B. △H3=+0.33kJ·mol−1,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 S(单斜,s)=S(正交,s)△H3<0,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D. S(单斜,s)=S(正交,s)△H3>0,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7.肼(N2H4)又称联氨,是一种可燃性的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五 热化学方程式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5)专项测试(含解析)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五 热化学方程式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5)专项测试(含解析)

热化学方程式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5)1、燃烧1g 乙炔(C 2H 2)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热量50kJ, 则这一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A .2C 2H 2(g )+ 5O 2(g ) ═4CO 2(g )+ 2H 2O (l ) ΔH= +50kJ/molB .C 2H 2(g )+ 5/2O 2(g )═2CO 2(g )+ H 2O (l ) ΔH= +1300kJ/mol C .2C 2H 2+ 5O 2 ═4CO 2 + 2H 2O ΔH=-2600kJD .2C 2H 2(g )+ 5O 2(g )═4CO 2(g )+ 2H 2O (l ) ΔH=-2600kJ/mol 2、下列实验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高的是( )A .用NaOH 标准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滴定后滴定管尖嘴出现气泡B .测定中和热实验中,两只烧杯口不相平C .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实验中,加热分解后的样品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D .配制0.1mol·L-1NaCl 溶液时,定容时俯视刻度线3、对于:2C 4H 10(g)+13O 2(g)=8CO 2(g)+10H 2O(l) ΔH = - 5800kJ·mol -1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反应热为ΔH = - 5 800kJ·mol -1,是放热反应B.该反应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由此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5 800kJ·mol -1C.该式的含义为:25℃、101kPa 下 , 2mol C 4H 10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800kJD.该反应的ΔH 与各物质的状态有关,与化学计量数也有关 4、已知:2CO(g)+O 2(g)2CO 2(g) ΔH =-566kJ·mol-1N 2(g)+O 2(g)2NO(g) ΔH =+180kJ·mol-1则2CO(g)+2NO(g)N 2(g)+2CO 2(g)的ΔH 是( )A.-386kJ·mol -1B.+386kJ·mol-1C.-746kJ·mol -1D.+746kJ·mol -15、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 )A.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157.3kJ mol H ∆=-⋅。

2020版高考总复习:20-4 盖斯定律 反应热的计算

2020版高考总复习:20-4 盖斯定律 反应热的计算

知识梳理
基础自测
考向探究 好题冲关
答案:A
知识梳理
基础自测
考向探究 好题冲关
高考真题演练
第16页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2.(2016 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Ⅱ) ①2O2(g)+N2(g)===N2O4(l) ΔH1 ②N2(g)+2H2(g)===N2H4(l) ΔH2 ③O2(g)+2H2(g)===2H2O(g) ΔH3 ④2N2H4(l)+N2O4(l)===3N2(g)+4H2O(g) ΔH4=-1 048.9 kJ·mol-1
考向探究 好题冲关
高考真题演练
第4页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高考总复习/新课标版 化学
2.反应热的计算
(1)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
根据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或反应吸收或放出的
热量,可以把反应热当作“产物”,计算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根据燃烧热数据,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
答案:2ΔH3-2ΔH2-ΔH1 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产生大量的气体
知识梳理
基础自测
考向探究 好题冲关
高考真题演练
第19页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高考总复习/新课标版 化学
考向 2 利用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例 2】 (2017 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Ⅰ)近期发现,H2S 是继 NO、CO 之后的第三个 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回
知识梳理
基础自测
考向探究 好题冲关
高考真题演练
第21页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高考总复习/新课标版 化学
【解析】 利用盖斯定律分别将系统(Ⅰ)和系统(Ⅱ)的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可得到水、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重难点题型(七)盖斯定律的应用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重难点题型(七)盖斯定律的应用

重难点题型集训(七) 盖斯定律的应用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22I 1H (g)O (g)===H O(l)Δ2H +222C(s)O (g)===CO (g)ΔH +32223CH COOH(1)2O (g)===2CO (g)2H O(l)ΔH ++ 22342C(s)2H (g)O (g)===CCH COOH(l)ΔH ++则4ΔH 的正确表达式为( ) A.312Δ2Δ2ΔH H H -- B.1232Δ2ΔΔH H H +- C.1232Δ2ΔΔH H H -+D.1232Δ2ΔΔH H H --2.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 、2CO 和2H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①122321CO (g)3H (g)===CH OH(g)H O(g)Δ58kJ mol H -++=-⋅; ②232CO(g)2H (g)===CH OH(g)ΔH +; ③2223CO (g)+H (g)===CO(g)+H O(g)H ∆。

已知反应中一些相关物质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则23Δ ΔH H 和分别为( ) A.1199kJ mol 41kJ mol ---⋅+⋅、 B.1199kJ mol mol -41kJ ---⋅⋅、 C.11+-99kJ mol 41kJ mol --⋅⋅、D.11++99kJ mol 41kJ mol --⋅⋅、3.下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水或硫化氢分解制备氢气的反应系统原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计算,可知系统(Ⅰ)制备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2221H O(1)===H (g)O (g)Δ286kJ mol 2H -+=+⋅B.通过计算,可知系统(Ⅱ)制备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22H S(g)===H (g)S(s)Δ20kJ mol H -+=+⋅C.若反应12221H (g)O (g)===H O(g)ΔkJ mol 2H a -+=-⋅,则a >286D.制得等量2H 所需能量较少的是热化学硫碘循环硫化氢分解法4.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在氧气不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氧气充足时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高考化学专题-热化学方程式与盖斯定律

高考化学专题-热化学方程式与盖斯定律

高考化学专题-热化学方程式与盖斯定律1、下列反应符合如图所示能量关系的是A、金属钠与水的反应B、氢气燃烧C、浓硫酸的稀释D、Ba(OH)2·8H2O与NH4Cl晶体混合搅拌2、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灼热的炭与 C O2的反应B、高温下碳酸钙分解的反应C、铝热反应D、酸与碱的中和反应3、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

已知:1 mol S(s) 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 mol F-F、S-F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则S(s)+3F2(g) === SF6(g)的反应热ΔH为A. 1220 kJ·mol-1B.-1980 kJ·mol-1C.-1220 kJ·mol-1D.-620 kJ·mol-14、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CO(g)的燃烧热ΔH是-283.0 kJ·mol-1,则2CO2(g) === 2CO(g)+O2(g)反应的ΔH=+(2×283.0) kJ·mol-1B、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C、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

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 kJ·mol-1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5、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一定会降低准确性的操作是A、用滴定管(读数保留到0.01)取所用酸碱溶液的体积B、NaOH溶液在倒入小烧杯时,有少量溅出C、大、小烧杯体积相差较大,夹层间放的碎泡沫塑料较多D、测量HCl溶液的温度计用水洗净后再测NaOH溶液温度6、(2017·江苏,8)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3OCH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C(s)+H2O(g) === CO(g)+H2(g)ΔH1=a kJ·mol-1①CO(g)+H2O(g) === CO2(g)+H2(g)ΔH2=b kJ·mol-1①CO2(g)+3H2(g) === CH3OH(g)+H2O(g)ΔH3=c kJ·mol-1①2CH3OH(g)=== CH3OCH3(g)+H2O(g) ΔH4=d kJ·mol-1A、反应①、①为反应①提供原料气B、反应①也是CO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C、反应CH3OH(g) === 12CH3OCH3(g)+12H2O(l)ΔH=d2kJ·mol-1D、反应2CO(g)+4H2(g) === CH3OCH3(g)+H2O(g)ΔH =(2b+2c+d) kJ·mol-17、已知:①C(s)+O2(g) === CO2(g)ΔH1=-394 kJ·mol-1①H2(g)+12O2(g) === H2O(g)ΔH2=-242 kJ·mol-1①2C2H2(g)+5O2(g) === 4CO2(g)+2H2O(g)ΔH3=-2 510 kJ·mol-1① 2C(s)+H2(g) === C2H2(g)Δ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放出197 kJ的热量,转移4 mol电子B、由反应①可知1 mol气态水分解所放出的热量为242 kJC、反应①表示C2H2标准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D、ΔH4=2ΔH1+ΔH2-12ΔH38、H2与ICl的反应分①、①两步进行,其能量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①、反应①均为放热反应B、反应①、反应①均为氧化还原反应C、反应①比反应①的速率慢,与相应正反应的活化能无关D、.反应①、反应①的焓变之和为ΔH=-218 kJ·mol-19、(2018·北京理综,7)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示意图如下。

2020届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非选择题规范练:盖斯定律的应用(含解析)

2020届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非选择题规范练:盖斯定律的应用(含解析)

2020届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非选择题规范练盖斯定律的应用1、贮氢合金ThNi5可催化由CO、H2合成CH4的反应,温度为T时,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已知温度为T时:CH4(g)+2H2O(g)===CO2(g)+4H2(g) ΔH=+165 kJ·mol-1CO(g)+H2O(g)===CO2(g)+H2(g) ΔH=-41 kJ·mol-1答案:CO(g)+3H2(g)===CH4(g)+H2O(g) ΔH=-206 kJ·mol-1解析:CO、H2合成CH4的反应为CO(g)+3H2(g)===CH4(g)+H2O(g) ΔH,将已知的两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①、②,②-①即得所求的反应,根据盖斯定律有:ΔH=-41 kJ·mol-1-(+165 kJ·mol -1)=-206 kJ·mol-1。

2、工业上制二甲醚(CH3OCH3)是在一定温度(230~280 ℃)、压强(2.0~10.0 MPa)和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的,反应器中发生了下列反应:CO(g)+2H2(g) CH3OH(g)ΔH1=-90.7 kJ·mol-1①2CH3OH(g) CH3OCH3(g)+H2O(g)ΔH2=-23.5 kJ·mol-1②CO(g)+H2O(g) CO2(g)+H2(g)ΔH3=-41.2 kJ·mol-1③反应器中的总反应可表示为3CO(g)+3H2(g) CH3OCH3(g)+CO2(g),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由①×2+②+③可得:3CO2(g)+3H2(g) CH3OCH3(g)+CO2(g)ΔH=2ΔH1+ΔH2+ΔH3=-246.1 kJ·mol-1。

答案:-246.1 kJ·mol-13、联氨(又称联肼,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问题:①2O2(g)+N2(g)===N2O4(l) ΔH1②N2(g)+2H2(g)===N2H4(l) ΔH2③O2(g)+2H2(g)===2H2O(g) ΔH3④2N2H4(l)+N2O4(l)===3N2(g)+4H2O(g)ΔH4=-1048.9 kJ/mol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ΔH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氨和N2O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项测试专题五热化学方程式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1)1、已知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里反应的中和热可表示为H +(aq)+OH -(aq)=H 2O(l) ΔH =-57.3kJ·mol -1对下列反应:CH 3COOH(aq)+NaOH(aq)=CH 3COONa(aq)+H 2O(l) ΔH =-Q 1 kJ·mol -1H 2SO 4(浓)+NaOH(aq)= Na 2SO 4(aq)+H 2O(l) ΔH =-Q 2 kJ·mol -11212HNO 3(aq)+NaOH(aq)=NaNO 3(aq)+H 2O(l) ΔH =-Q 3 kJ·mol -1上述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则下列Q 1、Q 2、Q 3的关系正确的是( )A .Q 2>Q 3>Q 1B .Q 2>Q 1>Q 3C .Q 1=Q 2=Q 3D .Q 2=Q 3>Q 1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4222CH g +2O g CO g +2H O l 889.5kJ/molH →∆=-()()()()262222C H g +7O g =4CO g +6H O l 3116.7kJ/molH ∆=-()()()()24222C H g +3O g 2CO g +2H O l 1409.6kJ/molH =∆=-()()()()222222C H g +5O g 4CO g +2H O l 2596.7kJ/molH =∆=-()()()()38222C H g +5O g 3CO g +4H O l 2217.8kJ/molH =∆=-现有由2mol 上述五种烃中的两种组成的气体混合物,经充分燃烧后放出3037.6kJ 热量,则下列组合不可能的是( )A.和4CH 22C H B.和24C H 38C H C.和26C H 24C H D.和26C H 4CH 3、已知化学反应A 2(g)+2B 2(g)=2AB 2(g)(AB 2的分子结构为B—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进行B.该反应的ΔH=-(E1-E2)kJ.mol-1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D.断裂1mol A-A键和2mol B-B键放出E1 kJ的能量4、已知:氧化锂(Li 2O)晶体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1<0,ΔH2>0 B.-ΔH5 +ΔH1 +ΔH1 +ΔH3 +ΔH4 +ΔH6 = 0C.ΔH3<0,ΔH4 <0 D.ΔH1+ΔH2 +ΔH3 +ΔH4 =ΔH5+ΔH65、如图所示是298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1mol N2和3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92kJB. a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C. 加入催化剂,能增大有效碰撞次数,但不能提高N2的转化率D.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kJ/mol6、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O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光催化分解水制氧气:2H2O(l)=2H2(g)+O2(g) ΔH1=571.6kJ·mol-1②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2H2O2(l)=2H2O(l)+O2(g) ΔH2=-196.4kJ·mol-1③一氧化氮分解制氧气:2NO(g)=N2(g)+O2(g) ΔH3=-180.5kJ·mol-1A.反应①是人们获取H2的途径之一B.反应②、③都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反应H2O2(l)=H2O(g)+1/2O2(g)的ΔH=-98.2kJ·mol-1D.反应2H2(g)+2NO(g)=N2(g)+2H2O(l)的ΔH=-752.1kJ·mol-17、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铜墙铁壁、铜心铁胆、金戈铁马、百炼成钢等成语向人传递正能量。

工业上,冶炼铁的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s)+O2(g)=CO2(g) ΔH1=a kJ·mol-1②CO2(g)+C(s)=2CO(g) ΔH2=b kJ·mol-1③Fe2O3(s)+3CO(g)=2Fe(s)+3CO2(g) ΔH3=c kJ·mol-1④2Fe2O3(s)+3C(s)=4Fe(s)+3CO2(g ) ΔH4=d kJ·mol-1(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a,b,c,d均不等于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a B.C(s)+ 1/2O2(g)=CO (g) ΔH=(a+b)/2kJ·mol-1C.d=3c+2b D.CO(g)+ 1/2O2(g)= CO2(g) ΔH<akJ·mol-1 8、下列四幅图示所表示的信息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2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B.图2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C.图3表示一定条件下H2和Cl2生成HCl的反应热与途径无关,则ΔH1=ΔH2+ΔH3D.图4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9、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4(g)+2H2(g)Si(s)+4HCl(g);△H= +m kJ/mol(m>0) ,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的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m kJC.反应至4min时,若HCl浓度为0.12mol/L,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mol/(L·min)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m kJ时,生成的HCl通入100mL 1mol/L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10、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有无催化剂的反应,加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焓变B.图乙表示等浓度等体积的NaCl、NaBr及NaI溶液分别用AgNO3溶液滴定曲线,a为Cl-C.图丙表示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分别用NaOH溶液的滴定曲线,指示剂都可用酚酞D.图丁表示反应2CO(g)+2NO(g)N2(g)+2CO2(g),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起始CO的物质的量,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变化,由图可知NO的转化率b>c>a11、已知一些烷烃的燃烧热如下表:化合物燃烧热/kJ·mol-1化合物燃烧热/kJ·mol-1甲烷891.0正丁烷2878.0乙烷1560.8异丁烷2869.6丙烷2221.5异戊烷3531.3(1)热稳定性:正丁烷________(填“>”或“<”)异丁烷。

(2)写出表示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同物质的量的烷烃,碳原子数越多,燃烧放出的热量越________(填“多”或“少”)。

12、回答下列问题:1.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与氧气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1)等质量的金刚石和石墨完全燃烧,_____________(填“金刚石”或“石墨”)放出的热量更多,写出表示石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石墨用“C(石墨,s)”表示]。

(2)6g 石墨在一定量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18g,该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kJ 。

2.白磷、红磷是磷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在空气中燃烧得到磷的氧化物,空气不足时生成,46P O 空气充足时生成。

410P O (1)已知298K 时白磷、红磷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1424101P (,s)+5O (g)=P O (s)2983.2kJ mol H ∆=-⋅白磷-1241024P(,s)+5O (g)=P O (s)2954kJ mol H ∆=-⋅红磷则该条件下红磷转化为白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4P(,s)=P (,s)H ∆=红磷白磷(2)已知298K 时白磷不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在某密闭容器|中加入62g 白磷和-14246P (,s)+3O (g)=P O (s)1638kJ mol H ∆=-⋅白磷50.4L(标准状况下)氧气,控制条件使之恰|好完全反应。

则所得到的与的物质的410P O 46P O 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kJ 。

(3)已知白磷和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有关化学键的键能为P—P:198,Cl-3PCl -1(kJ mol )⋅Cl:243,P-Cl:331。

则反应的反应热______________。

423P (g)+6Cl (g)=4PCl (g)H ∆=13、C 、N 、S 的氧化物常会造成一些环境问题,科研工作者正在研究用各种化学方法来消除这些物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1)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H 2将NO 还原为N 2。

已知:则氢气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500℃下合成甲醇的反应原理为:CO 2(g)+3H 2(g)CH 3OH(g)+H 2O(g)在1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 2和3mol H 2,压强为p 0,测得CO 2(g)和CH 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用平衡浓度计算,也可以用平衡分压K p 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①反应进行到4min 时,v(正)______v(逆) (填“>”“<”或“=”)。

0~4min ,H 2的平均反应速率v(H 2)=__________mol ·L -1·min -1。

②CO 2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该温度下K p 为____________(用含有p 0的式子表示)。

③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

A.v 正(CH 3OH)=3v 逆(H 2)B.CO 2、H 2、CH 3OH 和H 2O 浓度之比为1:3:1:1C.恒温恒压下,气体的体积不再变化D.恒温恒容下,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④500℃、在2个容积都是2L 的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容器容器甲容器乙反应物起始投入量1mol CO 2,3mol H 20.5mol CO 2,1mol H 21mol CH 3OH ,1mol H 2OCH 3OH 的平衡浓度/mol ·L -1C 1C 2则乙容器中反应起始向__________方向进行;c 1_______c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