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办公楼核心筒设计浅析

合集下载

试析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

试析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

试析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摘要:如果把高层建筑看作功能复杂的生命体,核心筒如同这个生命体的大动脉,不仅与大厦的正常运行息息相关,还与大厦的使用率紧密联系。

纵观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核心筒的研究设计是重中之重,好的核心筒设计不仅能最大程度上符合结构体系受力的要求,而且能在有限的标准层空间里增加使用面积,从而达到美观、经济和谐统一的目的。

关键词: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1、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重要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发展,高层办公建筑在城市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在高层建筑设计中,核心筒被认为是结构的“心脏”,其设计对建筑的安全性、功能性和经济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1)保证建筑的结构安全性核心筒在高层办公建筑的结构系统中起到了重要的键连接作用。

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较大,自重和风荷载对结构造成巨大压力。

核心筒通过承担大部分垂直负荷和抗侧向扭转力的作用,能够有效分散和传导荷载,并支撑整个建筑的稳定性。

合理的核心筒设计不仅能够保证建筑的结构安全性,还能够减小结构变形和振动,提升建筑的使用舒适度。

(2)对建筑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具有决定性影响在高层建筑中,核心筒一般集中设置垂直交通设备,如电梯、楼梯、管道等,并提供大跨度的横向连续空间。

这样一来,周边的办公区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由布置,无需担心结构固定的限制。

核心筒的形状和尺寸也可以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进行调整,比如增加服务设施、扩大交通通道等,从而实现建筑的多功能化和灵活性。

(3)提高建筑的经济性和施工效率在高层建筑中,核心筒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单元,通过精确计算和施工,可以降低结构材料和工程成本。

同时,核心筒作为建筑的竖向支撑体系,能够大大简化和加速建筑的施工过程。

通过集中安装核心筒和其它垂直交通设备,可以减少施工时间和工程风险,提高建筑的工期控制和投资回报。

2、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布局原则2.1合理性原则在高层办公楼当中,往往会有非常多不同的功能分区,来承担办公楼的不同作用。

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

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

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在现代城市的天际线中,高层建筑如璀璨的繁星般闪耀。

而在这些高层建筑的内部,核心筒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建筑的结构支撑,更是功能布局的核心,影响着整个建筑的使用效率、安全性和舒适度。

核心筒,简单来说,就是位于高层建筑中心部分的一个垂直交通和服务空间的集合体。

它通常包含了电梯、楼梯、设备用房、管道井、通风井等设施。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核心筒在结构方面的重要性。

它就像是建筑的“脊梁”,承担着巨大的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

在地震、大风等自然灾害发生时,核心筒能够有效地将这些力量传递到基础,保证建筑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核心筒的结构设计需要精心计算和规划。

设计师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钢筋的配置、墙体的厚度等诸多因素,以确保核心筒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在交通组织方面,核心筒内的电梯和楼梯布局至关重要。

电梯的数量和速度要根据建筑的高度、使用人数以及功能需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高层写字楼需要更多、速度更快的电梯,以减少人们的等候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而在住宅楼中,电梯的数量和规格可以相对较少,但仍要满足居民的日常出行需求。

楼梯作为紧急疏散通道,其位置和宽度也有严格的规定。

楼梯要均匀分布在核心筒内,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到地面。

设备用房也是核心筒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房间包括配电室、空调机房、消防泵房等。

它们的布局要考虑设备的安装、维护和运行需求,同时要避免对其他功能区域造成干扰。

例如,空调机房通常需要靠近通风井,以保证良好的通风散热;配电室要远离潮湿的区域,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管道井和通风井在核心筒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管道井用于布置给排水管道、电气管线等,通风井则负责为建筑内部提供新鲜空气和排出废气。

它们的大小和位置要根据建筑的规模和功能进行合理设计,既要满足使用要求,又不能占用过多的空间。

此外,核心筒的面积和形状也会对建筑的使用效率产生影响。

如果核心筒面积过大,会导致可使用的建筑面积减少,降低建筑的经济性;如果面积过小,则可能无法满足功能需求。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高层办公建筑是城市的地标建筑之一,其核心筒设计可以说是整个建筑结构的灵魂所在。

核心筒是指建筑物内部的主要承重部分,通常包括楼梯、电梯和设备间等,承担着建筑的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核心筒设计的功能1. 承重功能核心筒作为高层建筑的主要承重结构之一,起到了支撑整个建筑的重要作用。

在地震、风荷载等外部作用下,核心筒能够有效地分担建筑的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功能分区核心筒内部通常包含了楼梯、电梯、管道等功能区域,为建筑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便利。

良好的功能分区设计能够提高建筑内部空间的利用率,提升了建筑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3. 建筑外观在一些设计精良的高层办公建筑中,核心筒的设计往往也会影响到建筑的外观和风格。

通过巧妙地设计核心筒的形状和结构,可以使整个建筑呈现出独特的外观,成为城市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二、核心筒设计的研究现状1. 结构形式目前,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的结构形式主要有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混合结构等。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国内的应用最为广泛,其具有成本低、施工方便等优点,但也存在着自重大、密肋开口的问题;而钢结构由于其轻、强、抗震等特点,也逐渐受到了设计师的青睐。

2. 抗震设防随着国家对建筑安全的重视,高层建筑核心筒的抗震设计也逐渐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目前,一些先进的抗震结构设计和加固措施已经被引入到核心筒设计中,以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3. 绿色环保在当今社会,建筑的绿色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核心筒设计中,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到结构设计中,成为了研究的新课题。

通过利用可再生材料、减少能耗等手段,使核心筒设计更加环保。

三、核心筒设计的优化与创新1. 结构优化通过结构分析和仿真计算等手段,可以对核心筒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通过合理的构造布置和剪力墙设置,来降低结构的自重和提高抗震性。

浅析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

浅析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

浅析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方案,从该工程的结构选型、结构平面布置、构造措施以及结构概念设计等方面,对建筑整体结构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为同类工程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层钢管;框架;核心筒;设计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对高层建筑的需求愈来愈大,高层建筑的应用愈来愈广泛,结构的形式也多种多样,采用框架-剪力墙核心筒结构,其中剪力墙核心筒作为抵抗水平作用的主要构件,满足了建筑立面效果和使用要求。

以下对工程建设中的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进行阐述。

1、工程概况某工程地下部分为2 层,地面以下深度11.1m,考虑底板厚度在内,基础埋深大于结构高度的1/15。

地下部分建筑功能为停车场,地上部分主要分为办公楼和商住楼(公寓)两部分。

办公楼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核心筒为25层,结构高度为90.60m。

高宽比为3.4<6,核心筒宽8.40m,长14.80mm,平均高宽比为10.7<12。

商住楼为32 层,结构高度为99.0m;高宽比为5.50<6,但大于4(基底不宜出现拉应力)。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本工程为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的高层建筑且位于沿海地区,基本风压按照100a重现期的风压值采用,取基本风压值为0.70kN/m2,风荷载体型系数采用1.4。

2、结构设计2.1 结构平面布置为减小整体结构的复杂性以及两塔楼之间的影响,避免塔楼质量和刚度不同所引起的扭转效应增大,把塔楼和裙房之间采用140mm 的防震缝自地下室分开,从而形成多个较规则的子结构。

从概念设计角度选择结构体系,根据建筑平面布置,结构体系采用框架-剪力墙核心筒结构。

其中剪力墙核心筒部分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筒体,外围框架柱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楼面梁采用普通梁,楼板采用现浇实心板。

剪力墙核心筒作为抵抗水平作用的主要构件,外围框架柱主要承受竖向荷载。

办公建筑--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研究

办公建筑--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研究

办公建筑--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研究办公建筑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研究在现代城市的天际线中,高层办公建筑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展现着城市的繁荣与活力。

而在这些高楼大厦的内部,核心筒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如同建筑的心脏,为整个办公空间提供着关键的功能支持。

高层办公建筑的核心筒通常包含了电梯、楼梯、卫生间、设备用房等垂直交通和服务设施。

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建筑的使用效率、安全性以及空间品质。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电梯系统在核心筒中的重要性。

电梯是人们在高层建筑中垂直移动的主要工具,其数量和布局需要根据建筑的高度、使用人数以及功能需求进行精确计算。

如果电梯数量不足,会导致高峰期人员等待时间过长,影响工作效率;而电梯数量过多,则会占用过多的核心筒面积,降低可使用的办公空间。

此外,电梯的速度和分区设置也十分关键。

对于超高层建筑,通常会采用高速电梯,并进行分区运行,以减少人们的出行时间。

楼梯作为紧急疏散通道,在核心筒设计中同样不容忽视。

根据建筑法规的要求,楼梯的数量、宽度和疏散距离都有严格的规定。

楼梯需要布置在合理的位置,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

同时,楼梯间的防火设计也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阻止火势蔓延。

卫生间的布局也是核心筒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卫生间的数量要满足使用人数的需求,同时要考虑到男女比例的差异。

其位置应尽量靠近办公区域,方便人们使用,同时又要避免对主要交通流线造成干扰。

此外,卫生间的通风和排水设计也至关重要,良好的通风可以保持空气清新,而合理的排水系统可以避免异味和堵塞等问题。

除了上述功能区域,核心筒还容纳了各种设备用房,如空调机房、配电室、消防泵房等。

这些设备用房的布局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运行要求、维护便利性以及对周边空间的影响。

例如,空调机房需要靠近空调风道的布置,以减少管道的长度和阻力;配电室要靠近用电负荷中心,以降低线路损耗。

在核心筒的平面布局方面,常见的形式有中央核心筒、偏心核心筒和分散核心筒等。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层办公建筑作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建筑类型,其核心筒设计在整个建筑结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核心筒是高层建筑中的垂直支撑系统,承担着支撑楼层荷载、抗侧向力及垂直荷载传递等重要功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们对城市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其核心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核心筒设计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现代核心筒设计越来越注重结构的合理性、节约材料和提高建筑性能。

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的美学和功能需求,使其在城市中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对于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的研究和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研究核心筒设计的技术特点、挑战和影响因素,不仅可以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还可以为未来的核心筒设计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到此结束。

1.2 研究目的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是建筑领域中一个重要且复杂的课题,对于建筑的安全性、可持续性和效率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探讨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一步挖掘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和创新方案。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和支持,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2. 正文2.1 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重要性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在整个建筑结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核心筒是高层建筑的支撑系统,承担了整个建筑的重量和荷载,能够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核心筒还是建筑中的垂直交通和管道系统的支撑结构,为建筑内部提供了通风、照明、消防等重要功能。

核心筒设计的合理与否,还直接影响到建筑的使用效率和灵活性,影响到租客和员工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一方面,要保证核心筒设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建筑在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中能够安全运行;要充分考虑建筑功能和使用需求,设计出满足租客和员工需求的核心筒结构。

高层办公楼核心筒设计

高层办公楼核心筒设计
实施能源分项计量和智能化管理,建立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和 控制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强建筑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冷热损失,提高建筑能效。同 时,定期进行能耗监测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节能效果的可 持续性。
05
核心筒的安全设计
防火安全设计
防火墙设置
在核心筒内设置防火墙,将不同防火分区间进行 分隔,以防止火势蔓延。
节能设计
考虑空调和通风系统的节能设计, 如采用变频技术、空气源热泵等节 能技术,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
04
核心筒的节能设计
节能建筑设计标准
建筑节能设计应遵循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确保建筑在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等全过程中达到节 能要求。
在高层办公楼核心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建筑所在地的气候、环境等因素,合理 利用自然条件,如风能、太阳能等,降低建筑能耗。
考虑卫生间的清洁和维护,合理设置 清洁用具和通风设施,保持卫生间整 洁卫生。
卫生间设施
提供齐全的卫生设施,如洗手盆、马 桶、淋浴等,确保使用舒适性和便利 性。
空调和通风设计
空调系统
选择适合高层办公楼的空调系统, 如中央空调或分体式空调,确保 室内温度适宜。
通风系统
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 气流通,提供新鲜空气和降低室内 污染物浓度。
案例三:某高层办公楼的防震安全设计
总结词
抗震减灾,保障生命安全
详细描述
该高层办公楼的防震安全设计遵循“抗震减灾”的原则,通 过采用符合抗震要求的建筑结构、加强建筑构件连接、设置 减震隔震装置等方式,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对建 筑的破坏,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THANKS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高层办公建筑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是商业中心,也是城市的地标,因此其设计和建筑质量对城市形象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层办公建筑中,核心筒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其设计与结构将直接影响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使用效率。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有助于提高建筑的设计质量,并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宝贵的经验与参考。

一、核心筒的作用核心筒是高层建筑的支撑和连接系统,其主要作用包括:1.支撑建筑的重量和承受风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递到地基;2.提供垂直通道(如电梯、楼梯、通风道、管道等)以及水平通道(如走廊、过道等);3.为建筑提供稳定的结构,防止倾斜和震动。

由于核心筒承载了如此重要的功能,其设计和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核心筒的设计原则1. 结构安全性:核心筒所承受的荷载非常巨大,因此其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抗压、抗弯和抗震能力,以确保建筑在各种外部力的作用下能够保持稳定。

2. 功能性和灵活性:核心筒不仅是建筑的支撑结构,还必须同时满足建筑内部的功能需求。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通道的布局、使用空间的合理分配以及通风、排水等方面的设计。

3. 施工可行性:核心筒的施工难度较大,因此在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建筑材料的可获得性、施工工艺、成本等因素,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4. 节能环保:在核心筒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包括采光、通风、空调等设计。

合理的设计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还能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三、核心筒设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当前的建筑实践中,一些问题在核心筒设计中普遍存在:1.设计单一:一些建筑师仅将核心筒作为建筑的支撑结构来考虑,而忽略了其功能性和实用性。

这就导致了一些高层建筑内部空间规划不合理、通道设计繁琐等问题。

2. 结构设计缺陷:一些核心筒结构存在缺陷,包括刚度不足、抗震性能不佳、施工质量问题等。

这就给建筑的使用和维护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办公楼核心筒设计浅析
发表时间:2019-06-14T15:08:02.30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作者:车艳奇[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城市的写字楼如雨后春笋般快速的崛起。

上海中梁控股集团上海 200333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城市的写字楼如雨后春笋般快速的崛起。

由其一二线城市,写字楼的高度多以百米高或者超高层出现,写字楼的外观及高度也体现了当地经济实力。

高层写字楼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是核心筒的设计。

本文通过对核心筒的布局的分析、实际案例的介绍,阐述核心筒设计需要关注的地方。

关键词:高层写字楼;核心筒设计;合理
前言
目前大部分塔式的写字楼得房率为65-70%左右,扣除大堂、屋顶机房等辅助房间,核心筒的占比约30%左右,因此如何提高办公的得房率,良好的核心筒设计是关键。

高层建筑的核心筒与平面的关系有多种:中心式、分散式、偏筒式、外筒式等多种形式,目前市面上主流产品仍是以中心式为主,即核心筒位于平面中心,周边的办公或酒店围绕其四周,这样使用空间都会有良好的采光面,同时交通距离相对均衡。

核心筒的设计根据流线大体分为:竖向交通、水平交通;根据功能又可分为:消防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客用电梯、卫生间、辅助设备间等几大功能组成。

1 交通体系
1.1 水平交通:分为“日”型;“H”型
这两种形式可以减少走道的使用面积,提高得房率。

1.2 竖向交通:竖向交通分为消防疏散、层间竖向联系
消防疏散是通过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及前室组成。

高层的办公楼标准层一般控制在一个防火分区内,因此需要至少2部的疏散楼梯,疏散楼梯可采取背对背的形式分别服务不同方向的办公空间,也可以采用布置在核心筒两侧,原则就是满足所有位置的消防疏散要求。

对于消防电梯,按防火规范要求每1500㎡设置一部,根据平面面积一般需要1-2部,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

以下图(图1)杭州某百米高办公楼项目为例,采用“H”型的水平交通方式,消防电梯与疏散楼梯贴临布置,共用前室,整体的得房率约为72%,属于同类产品中得房较高的产品。

(图3)
核心筒中的另外一个竖向交通---客梯的布置更为重要。

合理的电梯配置,需要综合考虑,既能满足节能、减小公摊,又能高效、安全的运行。

根据《办公建筑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建筑高度超过75m的办公电梯应分区或分层使用。

对于超高层建筑,需要每15层设置避难层,高度约为50m,因此电梯的竖向分区按50米考虑较优。

对于75-100m高的办公建筑,竖向可分为两个区既低区、高区。

一个办公项目的开始阶段判断电梯的数量可以通过不同计算方式得出:(1)根据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判断电梯的数量:经济级:6000平方米/台,常用级:5000平方米/台,舒适级:4000平方米/台,豪华级:<2000平方米/台
(2)根据写字楼的产品定位,根据人均面积计算出建筑服务的人数,再通过人数判断电梯的数量:经济级:400人/台,常用级:350人/台,舒适级:300人/台,豪华级<300人/台。

其中人数的确定:依据《建筑设计资料集》估算数据:一般办公室3.5平方/人,高级办公室6.5平方/人,另外高层办公楼使用面积系数约为65%。

(3)按办公的有效使用面积,判断电梯的数量:经济级:3000平方米/台,常用级:2500平方米/台;舒适级:2000平方米/台,豪华级:<1000平方米/台。

项目的开始阶段先确定项目的产品定位是否属于高端还是经济型的,再通过以上三种方式分别计算出所需要的电梯数量,最后取最大值做为项目的电梯数量要求。

但电梯的数量配置并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的数量计算最终确定落地实施,应该是通过初期的初步计算,后期的综合考虑得出结论,需要通过土建的成本、得房率、电梯的运载能力多方面考虑。

A\土建的成本----井道的数量对于超高层建筑的建造成本由很大的影响,同时对办公楼的得房率也影响较大。

电梯井道可根据电梯服务的层数判断井道的位置是否可以再利用。

如电梯为低区、中低区时,可对井道上部空间加以利用作为办公空间或辅助房间,进而提高办公的得房率。

B\电梯的运载能力--其中有两个重要指标。

(1)5min运输效率:某一组电梯5min之内将所服务的总人数的百分之多少运送到位。

公式:N台电梯5min运输效率=N*单台电梯的5min输送人数/所服务的总人数*100%。

不同高层写字楼的品质对应的5min运输效率可供参考:高级标准11%~15%;较高标准:7.5%~10%;中低标准:7%以下。

(2)平均的侯梯时间:某一组电梯中的任一台运行一周的时间除以组内电梯台数。

公式:某一台电梯的平均候梯时间=运行一周时间/组内电梯数。

不同高层写字楼的品质对应的平均候梯时间参考:高级标准20~30s,较高标准30~40s,中低标准:40~50s。

结合以上两点如何,将前期的方案布局进行多方案比较,得出最优方案是设计的成功关键,参考的案例,昆山某超高层项目总建筑面积15.8万平米,地上12.7万平米,建筑的层数为58层,消防高度241米,设置3层避难层,定位为5A甲级写字楼,属于舒适级。

首先方案初期,经过三种计算方式得出该项目所需电梯配置大体数量:总建筑面积:24部;服务人数:25部;办公的有效使用面积:25部。

设计前期采用最大值进行方案设计。

见下表:
经过综合比较,优化的方案二成本、运载能力、井道面积均较好。

最终本项目共设计26部电梯,低区4部,速度为2.5米/秒;中低区6部,速度为3米/秒;中高区6部,速度为5米/秒;高区6部,速度为2.5米/秒;穿梭梯4部,速度为6米/秒。

其中中低区与高区合用电梯井道,实际电梯井道为20个。

见图2。

2 卫生间布置
一般在设计过程中都会考虑上下对齐,方便管线布置,对于100米以下的办公,基本都按对齐设计,但是对于超高层办公楼,需要灵活利用电梯的分区,利用电梯厅、电梯井道,进而减少交通面积,提高得房率。

本项目把高区电梯在低区的时候把电梯厅利用起来作为了低区的卫生间。

同样高区的卫生间利用的是低区电梯井道的对应的位置。

卫生间的洁具数量需要经过计算得出,目前很多办公建筑的卫生间洁具数量不能满足办公人员的使用需求。

根据《办公建筑设计规范》规定男厕所每40人设大便器一具,每30人设小便器一具;女厕每20人设大便器一具;洗手盆不分男女40人一具。

目前标准层的防火分区面积可为3000平米,但目前市场上标准层建面一般控制在1500-1800平米。

按人均6.5平米/人,65%的得房率计算,每层人数约为150--170人,男女各半计算,各需要大便器4个左右。

本项目标准层面积约1900平,卫生器具数量均按设计规范要求布置,详图3。

3 设备间的布置
强弱电间是必不可少的,强弱电井主要服务的是办公空间,尽量贴近走道一侧,进而减小桥架的长度,降低成本,另外强弱电井尽量分开布置,避免过于集中设置导致出入口位置管线复杂影响层高;强弱电井尽量避开在电梯厅开门,对后期的装修影响较大。

对于中心式的核心筒,走廊避免不了是相对封闭的内走廊,需要考虑排烟,排烟井的位置布置可集中设置,也可以分两端布置,各有利弊:集中设置可以节约管井面积,减少土建成本,增加得房率;但需要较长的排烟管道与管井连接,会增加走廊内部的管线排布压力,影响装饰净高。

分开设置的管井与之相反。

可根据核心筒的平面布局整体考虑。

新风管井的布置方式与排烟井类似,管井的布置避免过于集中,导致进出管较难处理。

结语
高层的办公建筑设计不像商业综合体等需要注重分析流线布局,但是其需要较高的施工技术、防火要求。

一般是在占地紧张,有限的空间内解决不同功能排布,以及各功能利用率最大化,因此需要设计师有通盘考虑的能力,进而创作出更符合实际需求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JGJ 67-89,办公建筑设计规范[S].
[2] 项秉仁.高层办公楼的设计研究--以江苏电信综合楼设计为例[J].城市建筑.2007(07)
[3] 韦玉忠.针对于目前办公楼建筑设计讨论[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4] 蔡永辉.浅谈超高层办公建筑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