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血细胞减少为首发表现的脾边缘区淋巴瘤1例报告 何涛

合集下载

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一例

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一例

42 6 ・
# 普通  ̄ F f : t 文献 ( } U 版) 2 0 1 7 年1 2 H 1 1 苍 6 j U l C h i n A h ( S u r g( E l e ( ・ t r o n i ( 一 E d i t i < ) 1 1 ) . I X  ̄ n l b e r 2 0 1 7 . V ‘ l I . I 1 , . 6
( +) , P A X一 5( +) , C D5 6( 一) , K i 6 7( 5 0 % ) , C D1 0( 一) , B c l 一 2( +) ,
_ i J 】 增大 ,密 度 均 .内 ¨ r 条状 及斑 片状 低密 度 区 ( 箭 义 所指 为肿大的脾J i j );B - D为依 次为增强 ( i T动 脉期 、静脉 期 、
胁5 9 0U / I 腹部 C T扫 描 : 巨脾 睥 梗死 可 能 , 腹 腔 及 胸 腔积 液( 1 ) 骨髓 学 检 盘 : 有核 细 胞增 生 活 跃 , 粒 系 比例 减低 , 红
。 . 。 髻 溪 I 】
图 1 腹部 c . r及增强 C T扫捕结 果 延 l 9 J .增强 术 见叫娃强 化
S M Z L) 是 ・ 类原发于脾脏的低度 性 B细胞淋 瘤 . t F 舟 金淋 瘤 『 1 1 所【 的比例不足 l %, 临床呈惰性过 程 丁S M Z L的发病 率较低 . 闻内外火 丁 临床表现 、 病理学特 以及治疗方面报道较 少 2 0 0 1 年 WH O将 S M Z 1 正式确 定为
呼吸闲难. 无头 晕 、 头痛 . 尤咳嗽 、 咳痰. 无恶心 、 呕吐, 无腹痛 、

腹泻 . 无尿频 、 尿急及尿痫, 患者述以 曾患疟疾, 有睥大病 史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A I NG
H iu ,T N e D i i .( eate tfP to g , hn —aa r nsi H si l B i g10 2 , u- n O G , AJ- n j p g Dp r n ah l y C i Jp nF i dh opt , ei 00 9 m o o a e p a j n h n Ci ) a C r sodn u o: AJ-i Emalii _ a ao.o c or pn iga t r D i n e h p g, — ij n d @y ho cm.a :p g A src: jcie T vsgt tecncl a ooi letrs dans , ieet l igoia d b t tObet o net ae h l i t l c a e, i oi df rni ans n a v i i i ap h g af u g s f ad s
生 月第 3卷第 6期
C i Sr no e.0 ivo. . o6 hnJ ugO c 。D c2 1 . 13 N .
・3 21・


脾 窦 岸 细 胞 血 管 瘤 一 例 报 告 及 文 献 复 习
蒋 惠君 , 佟 杰 , 笪冀 平
作者单位 : 02 北京 , 京中 日友好医院 病理科 1 09 0 j 第一作者 : 蒋惠君 , , 女 医学硕 士, 院医师 , 住 研究方 向: 外科诊断病理学 , - a : j a @16 cr E m i j e i 2 .o lh m l n 通讯作者 : 笪冀平 , , 男 病理科主任 , 主任 医师 , — a :p g d@yho ci c E m ij i — a ao.o .n lin n

肝脾T细胞淋巴瘤1例报道及分析

肝脾T细胞淋巴瘤1例报道及分析

•病例讨论•肝脾T 细胞淋巴瘤1例报道及分析卜凡 冯强 王文洋 蔡瑞敏 李毅DOI :10.3877/cma.j.issn.2095-5820.2019.02.012基金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2016WS0600)作者单位:271000 泰安市中心医院通信作者:李毅,Email :Candiceliyi@肝脾T 细胞淋巴瘤(hepatosplenic T cell lymphoma ,HSTCL)是临床较罕见的一种外周T 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 cell lymphoma ,PTCL)。

Farcet 等[1]于1990年首次报道了该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明显肝脾肿大,而无相关淋巴结累及;病理学特征表现为淋巴瘤细胞多侵犯肝、脾、骨髓的窦内[2]。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将HSTCL 列为造血与淋巴组织系统肿瘤分类中一个独立的疾病。

本文报道1例脾外周T 细胞淋巴瘤,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以加深对该肿瘤的认识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患者,女性,55岁,腹部撑胀6个月,于2017年7月4日 入住泰安市中心医院。

患者约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的出现腹部撑胀,并出现食欲不振,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寒战发热,发病后曾就诊于泰安市解放军八十八医院,超声提示:巨脾、副脾、门脉高压,为求进一步治疗,由门诊收入我院外科保健科。

患者有糖尿病史1年,服用“二甲双胍”、“格列吡嗪”,血糖控制尚可。

查体腹软,未触及腹部肿块,腹部无压痛,肋缘下未触及肝脏,未触及胆囊。

可触及脾脏,脾下级达髂棘,脾缘超过正中线3指。

肝浊音界正常,肝区无叩痛,双侧肾区无叩痛,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腹部未及血管杂音。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应用XN9000 Sysmex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肿瘤标志物使用西门子XP 化学发光仪检测,血生化使用罗氏Cobas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脾脏非霍奇金B细胞边缘区淋巴瘤1例报告

脾脏非霍奇金B细胞边缘区淋巴瘤1例报告

瘤 WH O分类 ” 2 0 0 1 版正式命 名 , 十分 罕见 。发 病年龄多在 5 0 岁 以上 , 男女发病率相当 J 。临床早
期症 状多 无特殊 性 , 最 常 见 症 状 是左 上愎 疼 痛 伴 有 脾肿 大及 乏力 、 消瘦、 贫 血 等脾 功 能 亢 进症 状 , 可伴 有循 环血 液 中淋 巴细 胞 中度 增 多 , 同 时 出现 非 典 型 的覆 有一 层 绒 毛 的淋 巴 细 胞 , 称 为 多 毛 淋 巴细 胞 。
有浆细胞样分化 , 肿瘤性小细胞包 围并取代脾 白髓
生发 中心 , 破 坏 套 区 并 与周 围 区融 合 。周 围 区为 小
1 0 / L 。入 院 诊 断 : 脾 大 伴脾 功 能 亢 进 ; 贫血 ( 中
度) 。遂 行 脾 脏 切 除 术 。病 理 检 查 : 脾 脏 体 积 3 5 . 0 c m×1 3 . 5 c m x 8 . 5 c m, 脾脏表 面光滑 , 暗 红 色, 切面暗红 , 质粗糙 , 可见细小灰 白色细颗粒状物 ,
巴滤泡 局 限性聚 集而成 , 套 区明显 , 通过 免疫标 记及
I g 基因重排检测能够与 淋 巴瘤进行鉴别 。② 毛细
胞 白血 病 ( H C L ) : 是 一 个 惰 性 的小 成 熟 B细 胞 肿
瘤, 外周 血 中可见 胞质 有发 丝样 突起 , 骨髓 活 检显示
毛 细胞 “ 煎鸡 蛋 , , 形态 , 骨髓 活检 是诊 断 HC L的最好 方 法 。H C L弥 漫 性 浸 润 脾 脏 红髓 , 白髓 明 显 萎 缩 , 这 与本 病 白髓 淋 巴 滤泡 增 生 不 符 , 同时 脾 脏 边缘 区 淋 巴瘤 不表 达 H C L特征 性 的免疫 标 记 C D ・ 。 。 , 、 C D 。

脾多发血管淋巴管瘤一例报告

脾多发血管淋巴管瘤一例报告
良性 肿 瘤 , 预 后 良好 。 ( 图1 ~ 4 见插页 ) 参 考 文 献
[ 1 ] 刘 执 玉.淋 巴 的基 础 与 I 临床 【 M】 . 北京 : 科 学 出版 社, 2 0 0 3 :
3 6 0 — 3 6 4 .
厚, 内见多发类 圆形 低密度灶 , C T 值约2 8 H u , 边 界清 晰 , 呈 浅分 叶状 , 较大病灶 中心 密度不均 , 似 可见更低 密度区 , 见 图 1 。c T增强扫描示病 变实性部分呈渐 进性轻度强化 , 三期 扫 描C T 值 分别 为 3 2 、 3 9 、 4 5 H u 。延迟 期病灶 内出现 多发不规 则更低 密度区 , 增 强扫描无 明显强化 , C T值约 1 8 H u , 并可 见
1 7 O 一1 7 2 .
[ 8 】 L e e M, H o n g K S , C h a n g S C , e t a 1 . E ic f a c y o f h o mo e y s t e i n e — l o w e r 一
d o i : 1 O . 3 9 6 9  ̄ . i s s n . 0 2 5 3 — 9 8 9 6 . 2 0 1 3 . 0 5 . 0 3 6
脾 血 管淋 巴 管 瘤 的 C T表 现 不 同于 脾 血 管 瘤 和 脾 淋 巴管
患者
女, 3 4岁 。主因左上 腹胀满 不适 1 个月, 外 院就
诊 B超示脾大 , 于2 0 1 0 年1 0 月2 6日人我院进一 步检查 。患 者入 院前 1 个月无诱 因 出现左上腹胀 满不适 , 与饮食关 系不 密切 , 无 明显腹痛 、 发热等症状 。既往体健 。查体 : 左上腹轻
5 2 6 - 5 3 3 .

脾切除术治疗以巨脾为突出表现合并全血细胞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脾切除术治疗以巨脾为突出表现合并全血细胞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脾切除术治疗以巨脾为突出表现合并全血细胞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影响身体的不同器官系统。

它的年发病率为10万分之5[1]。

目前文献报道多为其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对于合并巨脾的临床报道较少,本文总结一例以巨脾合并全血细胞减少为突出表现的SLE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病例摘要:病史患者女性,49岁,因“左侧腹胀不适1月余”于2019年7月25日入院。

患者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腹胀不适,无发热,无乏力,无面部片状红斑,无皮疹,无关节疼痛肿胀,无脱发。

入院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2.5×109/L;红细胞计数 2.57×1012/L;血小板计数 45×109/L;血红蛋白 68g/L,B超提示脾脏重度肿大。

骨髓穿刺提示三系造血旺盛伴粒系成熟欠佳、巨核细胞产板功能欠佳及骨髓缺铁,结合临床脾功能亢进伴缺铁不除外。

建议患者住院,患者拒绝。

门诊予纠正贫血、升白细胞、升血小板等对症治疗后,上述症状未见缓解。

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入院体格检查:T37℃,P105次/分,R20次/分,BP106/86mmHg,神志清楚,呼吸平稳,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05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部稍膨隆,未见皮疹、瘀斑,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未见静脉曲张,腹软,无压痛反跳痛,无肌卫,未及明显肿块,肝肋下2横指,左侧脐水平线下2横指可触及肿大脾脏,移动性浊音阴性,余无特殊。

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腹部CT: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盆腔积液。

附见:心影增大,心包积液。

肝胆脾胰B超:脾脏重度肿大。

心脏超声:左室舒张功能下降,二尖瓣轻度反流,三尖瓣轻-中度反流,肺动脉高压,心包积液,心动过速。

胃镜提示慢性浅表现胃炎,胃底息肉。

血常规提示:白细胞 1.9×109/L,红细胞 2.35×1012/L,血小板计数18×109/L,血红蛋白 64 g/L,生化示白蛋白 30.4 g/L,球蛋白58.1 g/L, 肝肾功能正常。

原发性脾脏淋巴瘤1例报告

原发性脾脏淋巴瘤1例报告

( 河北 医科 大 学第三 医院 , 家庄 0 0 5 ) 石 5 0 1
期肝硬化 , 因患 者存 在脾 功 能亢 进 引起 的全 血 细胞 减 少 , 患者男 ,9 , 民。因腹胀 、 4岁 农 乏力 1个月人 院。既往无 饮酒史 , 有输血史 。查体 : 无慢性肝病面容 , 无肝掌及蜘蛛痣 ,
性 期血 栓形成 ; 另外 , i Fb能直 接进 人 粥样 硬 化斑 块
[ ]Bce C,R pret J l kn egS e a.S rm ui c 3 i l k upeh .Ba eb r , t H n 1 eu r ai a c ds
a n e n e t r d co fmo tlt n p t n sw t n ig a h e l n i d p d n e it ro ra i i ai t ih a g o r p ia — e p y e
映动脉 粥样 硬化 斑块炎 症 反应 的标 志 , A S的危 是 C
险 因素 之一 。
[ ]L dP H dl , t eo , t . n u n p m b n 2 i , eb d S vnw L e a I ec o l a r  ̄ n aB a 1 f e f a fi l s i
m 。肝脏 B超显示肝实质受损, l 脾大 。考虑丙肝肝硬化( 活动 性代偿期 ) 。给予保肝降酶治疗 , 患者转氨酶恢复正常。脾脏及其周 围受侵的组织及脏
器, 无法切除者应行组织 活检术 , 且常规行 肝及腹 腔淋 巴结 活检 , 为术后 分期 、 分型及放 化疗提供依 据 。术后 为防止 可

[ ]D ns J Lwnt 。 hm s G, t 1 l m b ngn 6 a e , e g nS T o po S e a h i o n .Pa af r oe s ii

脾多发血管淋巴管瘤1例报告 邢健鹦

脾多发血管淋巴管瘤1例报告 邢健鹦
X I N GJ i a n y i n g ,C H E NX i a o j i n g ,C H E NJ i a c h e n g ,e t a l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P r e h o s p i t a l T r e a t m e n t C e n t e r ,H a i n a nG e n e r a l H o s p i t a l ,H a i k o u 5 7 0 3 1 1 ,C h i n a )
邢健鹦, 等.脾多发血管淋巴管瘤 1例报告
1 5 6 5
k hO $ \ØÙ\Ú 1¹ `a
a b c b b b 邢健鹦1 ,陈小菁2,陈家诚1 ,李㊀娇1 ,王㊀云1 ,王媛媛1 ,周开伦1
( 1海南省人民医院 a .预约诊疗中心;b .胆胰外科;c .病理科,海口 5 7 0 3 1 1 ; 2海口市妇幼保健医院 新生儿科,海口 5 7 0 2 0 3 )
7 ] ; 当病灶与继发 诊观察。当病灶继续增大时, 有破裂出血可能[
恶性肿瘤难于鉴别时, 以上两种情况均有手术切除的指征。

[ 1 ] ㊀ME N GQ , L I UA M. N a t i o n a l g u i d e da p p l i c a t i o nf o r I n t e r n a t i o n [ M] . B e i j i n g : P e k i n gU a l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a n dC o d eo f D i s e a s e s n i o n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P r e s s , 2 0 1 6 : 7 8 6 .( i nC h i n e s e ) 孟群,刘爱民.国家疾病分类与代码应用指导手册[ M]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 0 1 6 : 7 8 6 . [ 2 ] ㊀Z H A N GD Y ,L UZ ,MAX ,e t a l .Mu l t i p l eh e mo l y mp h a n g i o ma :ac a s er e p o r t a n dr e v i e wo f t h el i t e r a o f t h ev i s c e r a l o r g a n s t u r e [ J ] .Me d i c i n e( B a l t i mo r e ) , 2 0 1 5 , 9 4 ( 2 7 ) :e 1 1 2 6 . [ 3 ] ㊀Z H A N GY , C H E NX M, S U ND L , e t a l . T r e a t me n t o f h e mo l y m p h a n g i o mao f t h es p l e e nb yl a p a r o s c o p i cp a r t i a l s p l e n e c t o my : ac a s er e p o r t [ J ] .Wo r l dJS u r gO n c o l , 2 0 1 4 , 1 2 : 6 0 . [ 4 ] ㊀D I N GG J ,WA N GJ W,X UL M.C Te v a l u a t i o no fh e mo l y m [ J ] .JC l i nR a d i o l , 2 0 1 0 , 2 9 ( 8 ) : 1 0 6 2- p h a n g i o mao f s p l e e n i nC h i n e s e ) 1 0 6 4 .( 丁国军, 王加伟, 徐雷鸣. 脾血管淋巴管瘤的 C T诊断[ J ] . 临床 放射学杂志, 2 0 1 0 , 2 9 ( 8 ) : 1 0 6 2- 1 0 6 4 . [ 5 ] ㊀T O N GC W,L U OX Q ,L A NS .A c a s eo fs p l e n i ch e mo l y m p h a n g i o ma [ J ] .JC l i nR a d i o l ,2 0 1 5 ,3 4 ( 6 ) :1 0 2 0 .( i nC h i ) n e s e 童成文,罗小琴,兰姗.脾脏血管淋巴管瘤一例[ J ] .临床放射 2 0 1 5 , 3 4 ( 6 ) : 1 0 2 0 . 学杂志, [ 6 ] ㊀L UT ,P UH ,Y A N GC ,e t a l .C Ta p p e a r a n c ea n dd i f f e r e n t i a l d i a g n o s i so f s p l e n i cv a s c u l a r t u mo r s [ J ] .JC l i nR a d i o l , 2 0 1 5 , 3 4 ( 3 ) : 3 9 7- 4 0 0 .( i nC h i n e s e ) 路涛,蒲红,杨诚,等.脾脉管瘤的 C 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 J ] . 临床放射学杂志, 2 0 1 5 , 3 4 ( 3 ) : 3 9 7- 4 0 0 . [ 7 ] ㊀ME I Y ,P E N GC J ,C H E NL ,e t a l .H e mo l y mp h a n g i o mao f t h e s p l e e n :ar e p o r to far a r ec a s e [ J ] .Wo r l dJ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 2 0 1 5 , 2 1 ( 1 7 ) : 5 4 4 2- 5 4 4 4 . [ 8 ] ㊀L I M,L O N GH ,Y A N G W,e t a l .C Td i a g n o s i so f s p l e n i ch e mo l y mp h a n g i o ma [ J ] .J i a n g x i Me dJ ,2 0 1 4 ,4 9 ( 8 ) :7 6 2- 7 6 4 .( i nC h i n e s e ) 李敏,龙华,杨武,等.脾血管淋巴管瘤的 C T诊断[ J ] .江西医 2 0 1 4 , 4 9 ( 8 ) : 7 6 2- 7 6 4 . 学, [ 9 ] ㊀C A OJ Y ,Z H A N GH ,WA N G WP ,e ta l .C o mp a r i s o no f e n h a n c e me n t f e a t u r e so f s p l e n i cs o l i dt u mo r so nc o n t r a s t -e n h a n c e d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a n dc o n t r a s t - e n h a n c e dC T [ J ] . O n c o r a d i o l o g y , 2 0 1 5 , 2 4 ( 1 ) : 3 0- 3 4 .( i nC h i n e s e ) 曹佳颖,张晖,王文平,等.超声造影和增强 C T诊断脾实质性 肿瘤的比较研究[ J ] .肿瘤影像学, 2 0 1 5 , 2 4 ( 1 ) : 3 0- 3 4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CD10 CD23 Cyclin D1
application to older patients [ J ] . Biol Blood Marrow Trans plant, 2016, 22(9) : 1543 -1551. [3] GROTH CL, NEVEL KS, GWATHMEY KG, et al. Splenic mar
增添了困难。胡等[11]报道通过流式细胞术可以发现异常增
sociated with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J] . Blood, 2016, 128
时殖,的同淋时巴适细用胞于,尤临其床是不在易早取期到淋标巴本瘤的细患胞者未。完全破的坏病组理织形结态构 SMZL
(21) : 2527 -2532. [2] FENSKE TS, HAMADANI M, COHEN JB, et al.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tion as curative therapy for pa
学典型表现为肿瘤细胞浸润白髓和红髓,从而使得生发中心被
tients with non - Hodgkin lymphoma: Increasingly successful
破胞坏多结表构达消失,、最终侵润,而脾窦区、。免、疫组化特点等是多肿为瘤阴细 CD20 CD79a
phoma in HBV high prevalent region[ J] . Oncotarget, 2017, 8 (58) : 98757 -98770. [5] SAADOUN D, SUAREZ F, LEFRERE F, et al. Splenic lympho
现典型的染色体7q 缺失和9q 增益则更容易诊断SMZL[14],而
热,无瘀斑瘀点,无咳嗽咳痰等不适,建议患者进一步检查明确
原因,患者予以拒绝。入院前3 天,患者来本院检查血常规提
示: , , 。偶有头晕、乏力 WBC 1 68 × 109 / L Hb 98 g / L PLT 88 g / L
不适,无畏寒发热、无皮肤巩膜黄染、无腹痛。门诊以“全血细
胞减少待诊”收住院。1 年体质量下降大约5 kg,既往有乙型肝 炎病史5 年,未予以治疗,余无特殊病史。查体:全身皮肤无淤
105(1) : 74 -76.
CT [6] MATUTES E, OSCIER D, MONTALBAN C, et al. Splenic mar
常呈现轻- 中度持续强化,边界清晰,部分可见“血管漂浮
ginal zone lymphoma proposals for a revision of diagnostic,
SMZL 患者患有丙型肝炎,可能肝炎病毒长期刺激脾边缘区B 淋巴细胞进一步影响免疫系统对于肿瘤细胞清除作用,最终促 使肿瘤细胞生长。本文报道的患者有乙型肝炎病史5 年,与文 献报道相似。此外,SMZL 的发生与遗传学改变有关,Matutes 等[6]研究发现70% ~80% 的病例表现出细胞遗传学和(或)分
, , , ( , , HE Tao WANG Ankang JIANG Yu et al.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 , ) Luzhou Sichuan 646000 China
分患者可出现淋巴瘤B 组症状(发热、盗汗、体质量下降)。实
12
,血清 g/ dl
β2
微球蛋白> 3
mg /

是影响短期总体生存率的
验室检查可发现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有报道[3]64% 的患
危险因素。Salido
等 认为 [14]
14q
异常(尤其是14q
缺失),可能
者在就诊时合并贫血,10% ~15% 的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 会导致较差的预后。有报道[19]发现利妥昔单抗后3 年的存活
指原发于脾脏的B 淋巴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SMZL 的发病 瘤,建议行基因重排辅助诊断。基因重排PCR 显示:IgK、IgH
率低,国内以全血细胞减少为首发表现的SMZL 报道较少。为 基因重排在目标条带范围内查见克隆性扩增峰。术后诊断:脾
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SMZL 的认识,现将本院诊治的1 例报道 边缘区淋巴瘤(IV B 期)。病情稳定后转往血液内科,予以
: , , ; ; ; Key words lymphoma B - cell marginal zone the spleen splenectomy pancytopenia
脾边缘区淋巴瘤( , )是 splenic marginal zone lymphoma SMZL ( CD10 - )、CD23(- )、Cyclin D1(- ),较符合脾边缘区淋巴
0. 75 × 109 / ,L Alb 30 g/ L,凝血及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腹部
彩超和CT 均提示:巨脾,怀疑肿瘤。骨髓涂片考虑淋巴增生性
疾病,骨髓活组织检查提示:CD20(+ )、CD34(- )、CD5(- ), 不排除边缘区淋巴瘤可能。治疗方面予以升WBC、抗HBV(恩 替卡韦)等对症处理,患者于2016 年7 月8 日行脾切除术,术中 见:脾脏呈淤血性肿大,质硬,大约15 cm × 15 cm × 10 cm,与胰 尾有轻微黏连,腹腔内无积血积液,肝脏、胆囊、胰腺等未见明 显异常。术后病理(图1)结果显示:淋巴细胞增生,脾脏肿瘤, 淋巴瘤可能。免疫组化(图2)提示:CD20(+ )、CD79a(+ )、 ( CD3 + ,散在)、CD21(+ ,部分)、Ki - ( 67 + ,5% )、CD5(- )、
瘤中Cyclin D1 多为阳性,滤泡性淋巴瘤多表达CD10、Bcl - 6,
draw a new prognostic model for splenic marginal zone lym
而现骨。此髓外中,若能够阳结性合的遗浆传细学胞表是现淋则巴能浆更细容胞易淋做巴出瘤判特断征,如性出表 CD138
何涛,等. 以全血细胞减少为首发表现的脾边缘区淋巴瘤1 例报告
171
以全血细胞减少为首发表现的脾边缘区淋巴瘤 1 例报告
何 涛a,王安康a,蒋 禹a,李 秋a,付文广a,b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a. 肝胆外科;b. 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四川泸州646000
关键词:淋巴瘤, B 细胞, 边缘区; 脾; 脾切除术; 全血细胞减少
如下。
R - 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及强的
1 病例资料
松)方案化疗后好转出院。随访3 年,患者未出现转移、复发等
患者女性,76 岁,以“腹胀、纳差1 年,全血细胞减少3 d”为 情况。
主诉于2016 年6 月23 日于本院就诊。1 年前曾于本院就诊,
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伴有纳差,无腹痛、腹泻,无畏寒发
血细胞减少为首发表现,同时伴有纳差、腹胀等不适,这与 良好。
SMZL 的临床表现相符合。
者他脾基诊穿础断刺疾活病组)拒织绝的检手金查术标。治准部疗依分或靠患病者者理穿由结刺于果,自这,身这为原就因需(要高的行龄临脾、床切合诊除并断或其 : SMZL
SMZL
'()*
[1] ARCAINI L, BESSON C, FRIGENI M, et al. Interferon - free antiviral treatment in B - cell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 as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 ) R657. 6 R733. 2

- 03
: Splenic marginal zone lymphoma with pancytopenia as the first presentation A case report
172
临床肝胆病杂志第 卷第期 年月 , , 36 1 2020 1 J Clin Hepatol Vol.36 No.1 Jan.2020
子遗传学异常,以IgVH 基因改变最为常见。
Koot 等[20]报道在使用替诺福韦治疗乙型肝炎后SMZL 得到
SMZL 起病较隐匿,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就诊时多为中晚 CR。本文患者有乙型肝炎病史,同时未予以治疗,笔者术前给
d收基作通oi稿金者信:1日 项 简 作0.期 目 介 者39::::62四 何 付90/1川涛 文j9. 省i(广s-1s科0n,97.电9技12-0子计-0310信)划;-,修箱项男52回:目,5f主u6日基w.要2g金期0@从2(:02o2事0u.01t01l8肝1o9Jo.Y-k胆00.402c胰088o3m-腺,2。10疾91。7病SZ临YZ床F0研01究5)工作。
性[13]。本研究患者与文献报道一致。
ginal zone lymphoma: An indolent malignancy leading to the
巴瘤、滤泡性极淋易巴与瘤其及他淋血巴液浆系细统胞疾淋病巴相瘤混等淆鉴,需别要。与套套细细胞胞淋巴淋 SMZL
development of neurolymphomatosis [ J ] . Muscle Nerve, 2017, 55(3) : 440 -444. [4] YI S, YAN Y, XIONG W, et al. Distinct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性贫血[7]。17% ~ 31% 合并肝脏增大[8],多累及脾门淋巴结和 率高达98% 。
肝门淋巴结,其余淋巴结少见累及[9-10]。本病骨髓浸润率高达 综上所述,本研究SMZL 患者以全血细胞减少为首发表现,
65%,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出现骨髓浸润[10]。本研究患者以全 同时有乙型肝炎病史,采用抗病毒+ 脾切除术+ 化疗治疗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