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政法干警辨析词义:语素分析法+三彩辨析法

合集下载

行测答题技巧:言语理解题之词义辨析

行测答题技巧:言语理解题之词义辨析

行测答题技巧:言语理解题之词义辨析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题中的选词填空题主要考察内容包括实词、虚词、成语和文言词填空等,而实词当仁不让的成为考查重点。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接下来为考生介绍词义辨析方法。

1、考察感情色彩感情色彩是指词语中蕴涵着对人或者对事物的感情褒贬和态度差异,包括常规意义上的褒义、贬义、中性三类感情色彩,比如“成果”“结果”“后果”三个词,“成果”这三个词,就可以通过明确的感情色彩进行区分,分别为褒义、中性、贬义。

另外,题目中现有的句子会给我们提供一定的语境,我们可以根据语境提供的信息确定文段作者的态度倾向性属于积极的感情色彩还是消极的感情色彩,从而在选项中选择一项与文段感情色彩相符合的进行匹配。

2、考察搭配范围有些近义词语有不同的使用范围和搭配习惯,对与之搭配组合的词语意义有着不同的要求,使用时也应当注意辨别。

有些搭配习惯往往是固定的、约定俗成的,没有什么理据可言,只能在实践中慢慢掌握。

而有些词语的搭配意义及适用对象则存在着对应关系,应注意把握。

如“雄伟、宏伟”,意思相近,但“雄伟”可用于形容山峰、富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建筑,也可以指乐曲、绘画的雄壮;而“宏伟”指大型建筑或计划的宏大。

如“宏伟的计划”、“宏伟的蓝图”,一般不能说“宏伟的乐章”。

3、考察语素差异语素差异是指不同的词语,尽管意义相近但语义上的侧重点却有所不同,这些不同的侧重点就是语素差异。

由于汉字是表意文字,因此大多数汉字的字形中凝固了一定的意义,考生可以排除相同的汉字表述,重点观察不同的汉字表达,然后找到每个汉字的基本含义,从而判断二者之间的语素差异何在。

比如“鉴别”和“鉴赏”都有同样的语素“鉴”,不具有区分意义的作用。

因此考生应重点观察另外两个不同的汉字,“别”意为“区别、分别”,指区别二者之间的不同、好坏、优劣等。

“赏”意为“欣赏”,其对象一定是好的美的东西。

4、考察语体风格语体色彩是指不同的词语适用于不同语体风格而形成的风格色彩意义,如口语语体、书面语语体、小说语体、公文语体、散文语体、韵文语体等。

2020年政法干警行测备考:词语辨析方法

2020年政法干警行测备考:词语辨析方法

2020年政法干警行测备考:词语辨析方法词语辨析的方法基本分为五种。

一种是语素联想法;一种是遣词造句法;一种是尺度把握法;一种是色彩分析法;一种是逆向推导法。

具体的内容为:语素联想法是通过度析语素对词语实行辨析并积累词汇的方法。

语素是最小的语言单位,的语法单位是句子,比句子小的语法单位,依次是短语、词、语素。

通过度析不同语素的侧重含义,进而找到词语间的区别。

比如,“修葺”与“修理”。

“修葺”指房屋、庄园等建筑或林木、花圃的修补、修缮;“修理”指的是使损坏的东西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作用,修剪。

这两个词语,不同的语素是“葺”和“理”,所以,二者在表达的侧重点出现了差异。

通过这两个语素的差别,我们能够迅速判定空格中所要填写的内容哪一个是我们的要选择的内容。

遣词造句法指的是分别对所给词语实行造句,来确定词语间的区别的方法。

造句要符合汉语的使用习惯,不能凭空捏造,而是要按照汉语的语法要求去造准确的句子。

比如,“禁止”与“制止”。

“禁止”能够造句为禁止出入,“制止”能够造句为无人制止。

通过将词语置身于我们所熟悉的语言环境,以便更好地理解词语,从而选择准确选项。

尺度把握法指的是通过度析词语间水准轻重以及范围大小而达到区分词语间差别的方法。

尺度有大有小,范围有广有窄。

正是词语间存有尺度上的差异,所以,通过尺度把握法能够选择出与语境侧重最为相符的词语。

比如,“破坏”与“摧毁”。

“破坏”与“摧毁”相比,无论从手段上或者结果上,“摧毁”所表述的水准更深。

色彩分析法是指通过度析词语的色彩义而实行词语辨析的方法。

词语的色彩义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谦敬色彩与时态色彩。

文段的内容能够传递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语体风格等。

根据这些内容,结合色彩分析法,能够快速选择与题干相匹配的词语。

比如,“休息”与“休憩”,“休息”指工作、学习等暂停,歇息使精力恢复,如说休息一下,休息一段时间,休息场所,口语和书面语都常用。

“休憩”,多用于书面语体,如在游廊或树阴下休憩。

语境、语素同义词辨析方法的具体运用

语境、语素同义词辨析方法的具体运用

语境、语素同义词辨析方法的具体运用作者:李放郝洪涛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30期摘要:同义词词义辨析的方法有很多,本文主要以“截获”、“捕获”、“抓获”、“收获”这几个同义词为例,分析他们的相同、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制约关系,来讲述语境分析法和语素分析法这两种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

语境分析法是辨析同义词最重要的方法,语境语料越是丰富,同义词的相同点和差异之处越能清晰的体现出来。

除此之外,语素分析法是一种可以作为辅助的分析方法,但是这种分析方法在使用的时候有限制,对于词义不是语素义简单相加的词语、没有共同语素的词语、除去共同语素另一个不同语素意义非常接近的词语,都不适合用语素分析法分析。

关键词:词义辨析;语境分析法;语素分析法现代汉语在词汇方面的特点是双音节词语占优势,在庞大的词汇库中,有一类特殊的词语称为同义词。

同义词指的是意义相近或者相同的一组词,有等义词和近义词之分。

本文中的同义词指的是近义词。

对于如何区别同义词,黄伯荣、廖序东两位学者认为同义词有意义、色彩和用法(词性)三个方面的差异。

[1]刑福义、汪国胜两位学者认为应该从意义、功能和色彩上进行辨析。

[2]这几位学者的说法大同小异,其中黄伯荣和廖序东两位学者还提出了辨析同义词最重要的方法是语境分析法。

除了语境分析法,还有很多可以作为辅助性的分析方法,例如语素分析法。

本文选取“截获”、“捕获”、“抓获”、“收获”这几个在我们生活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语为例,考察它们词义的同异,以及它们之间的制约关系,清晰地展现语境分析法和语素分析法的具体运用。

一、语境分析法语境分析法,简单来说就是把词语放在不同语境中去比较他们的异同。

本文中的语料均来自于CCL语料库,通过对CCL语料库中相关语料的收集统计,发现“截获”1319例;“捕获”1023例;“抓获”7765例;“收获”7742例。

由于语料数量巨大,本文只引用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语料。

(一)截获(1)这是导弹截获目标的信号。

2020军转干行测言语答题技巧:词语辨析之语素分析法

2020军转干行测言语答题技巧:词语辨析之语素分析法

行测言语答题技巧:词语辨析之语素分析法领导在做行测练习的时候,遇到选词填空的题目,总会感到无能为力,想要做好但正确率总是让自己失望,其实总的来说,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题干分析不清楚,对于词语的含义不清楚,对于词语的差异分析不清晰,词语的积累不足,所以在这里中公教育给领导介绍一种辨析词语和积累词语的方法——语素分析法。

语素分析法:语素,指的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最常见的音译结合体就是一个汉字,当然一些音译词,如“橄榄”的“橄”和“榄”都没有具体含义,所以这两个字都不是语素,而“橄榄”一词才是语素,语素一般都是有具体含义的。

语素分析法就是将词语拆分成一个个单独的语素来分析词语的具体含义,帮助我们梳理近义词之间的异同点。

一般来说,语素分析法有这样一些具体的作用:一、辨析词语分析不同词语的相异语素来分析近义词之间的差异。

【遏制VS遏止】遏制:制,强调控制,压制,抑制,强调的是一个阻止的过程,采取某种措施阻碍某种行为的发生。

对象尝试自己的某种情绪(喜怒哀乐),有时是敌人或某种力量。

例如:那块被雕成英雄像的石头见人崇敬他。

当然遏制不住他的骄傲。

遏止:止,停止,强调的是不再进行,强调的是一个结果,采取某种措施强行阻断某种行为继续发生下去,使之停止下来。

对象常是来势凶猛而突然的重大失误,如战争、进攻、暴动、潮流等。

例如:文化的改革如长江大河的流行,无法遏止。

【催生VS衍生】催生:催,催促。

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促使产妇的子宫急速收缩,迫使胎儿出生;比喻催促产品或作品问世。

例如:这件产品能提早问世,完全是业务部门大力催生的结果。

衍生:衍,延长,开展。

指演变而产生,从母体物质得到的新物质(如经过取代或水解)。

例如:由这症结而衍生的问题,实在太多了!二、猜测词义和积累词语利用拆分词语的语素,来分析和猜测词语的大概含义。

【披沙拣金】披,拨开。

拨开沙子来挑选金子。

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

【曲高和寡】曲高,曲调高深。

和寡,能跟着唱的人就少。

政法干警考试行测备考选词填空三大简便方法

政法干警考试行测备考选词填空三大简便方法

政法干警考试行测备考:选词填空三大简便方法方法一:元素分析法成语是由一个个语素组成的,每一个语素都表达着固定的含义。

当命题者将某个成语用于一个特定的句子之中,这个成语就在此句中表达了某种特定的含义,成语中的语素与题干的某些元素必然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因此,在解题过程中,可通过分析相关元素的关系来找出正确选项。

有些成语的意思很相近,通过常规方法很难将它们区分开来。

运用“元素分析法”解答此类题目,可帮考生快速排除迷惑项,得出正确答案。

例题:柏克和阿伦特等思想家把博爱和同情视为感伤主义,是滥情、不理智的表现,认为结果会,达不到改善弱者境遇的效果。

贫困等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政治,而非部分人的善心。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适得其反 B.事与愿违 C.南辕北辙 D.雪上加霜【答案】B。

【技巧点拨】1.找出关键句:“达不到改善弱者境遇的效果”。

2.综合分析,提取语素。

如下图所示:改善弱者境遇→ 表达的是一种愿望→ 愿达不到……效果→ 表达与预期情况相反→ 违3.由上面的分析可快速得出正确答案为“事与愿违”。

正确答案为B。

中公教育专家将运用“元素分析法”解题的步骤归结如下:1.找出关键句。

这里的关键句是指与需填入的成语距离最近,联系最紧密的句子,一般而言,这些句子暗含了对成语的解释说明。

2.进行元素分析。

首先要对关键句中的信息点分类,然后分析其含义,再将此含义缩减为对应的语素。

3.语素对比。

用缩减的语素比对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方法二:成语(连用)关系判定法成语连用,从语法上讲,它们都是复句或联合词组,其结构复杂,所以能够表达复杂的内容;从修辞上讲,两个成语连用后,形成抑扬顿挫、韵律和谐的声调,具有语音美,读起来生动活泼,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成语连用情况可作以下分类:1.有的成语连用是利用同义或近义来重复表意的,能互相阐发、互相补充、增强表现力,使表达的内容更加明白、透彻、完美、生动。

如:抱残守缺,固步自封;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同义词辨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同义词辨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同义词辨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同义词辨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从相异的语素分析。

如废除、解除、破除三个动词,重点是区分废解破三个相异的语素:废是废止不用的意思;解是去掉消除的意思;破是打破揭穿的意思。

再如协同、偕同两个词,重点是区分协偕两个语素:协是协力的意思;偕是一起的意思。

[练习1]区别下面几组同义词:严实与结实精力与精神武力与暴力充分与充足
2.从词义的轻重程度上辨析。

如蔑视比轻视意义要重一些。

批判比批评要重一些。

监禁比拘留更重一些。

[练习2]区别下列几组同义词:抗争与争夺珍视与重视全力与尽力瓜分与分割
3.从感情色彩上辨析词义的不同。

如团结、结合、勾结,鼓舞、鼓动、煽动,这两组词语中,第一个是褒义词,第二个是中性词,第三个词是贬义词。

[练习3]区别下列几组同义词:爱护、保护与庇护强制、逼迫与威逼号令、指使与唆使牺牲、死亡与丧命
4.从词义指称的事物范围大小来辨析。

如边疆和边境都指远离内地靠近国境的区域。

但疆比境的'范围要大。

人民和公民都是指取得一个国家国籍的人。

但人民指对敌人而言,而公民的范围要大的多,
[练习4]比较下面同义词的词义范围:书刊和报刊牲畜和家畜功课和作业食品和食物工具和器具
5.从语法特点上辨析。

(1)从词性上辨析。

如英勇和英雄,一个是形容词,一个是名词。

(2)从构词方法上辨析。

如比赛和决赛,一个是并列式,一个是偏正式。

(3)从担任句子成分上辨析。

必须和必需。

一个是能愿动词,作状语,一个是动词,作谓语。

四种词义辨析法的运用与比较——以“截获”“截取”“截留”“截断”“截止”为例

四种词义辨析法的运用与比较——以“截获”“截取”“截留”“截断”“截止”为例

四种词义辨析法的运用与比较——以“截获”“截取”“截留”“截断”“截止”为例黄卫【摘要】“小语境比较法”“二元法和多元法”“义素配列比较法”“语素辨析法”是现代汉语词义辨析的重要方法,对意义相近、用法相似的词语的辨析尤为重要,如截获、截取、截留、截断等.然而四种辨析法从不同侧面对词义进行辨析,在运用过程中各有侧重,各有优劣.在进行词义辨析时,需要掌握每种方法的运用情况、了解各种辨析法的优劣,扬长避短,采用最适宜的辨析法进行词义辨析,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期刊名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6)005【总页数】3页(P119-121)【关键词】词义辨析法;运用;比较【作者】黄卫【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4013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46对于词义的辨析,有不少学者进行过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张敬仪(1993)认为,可以从词义、色彩、用法三方面对近义词进行辨析[1]。

刘士红(2012)指出,近义词辨析方法有系统的体系,由三方面组成即充分的知识储备、丰富的辨析手段、有效的教学方法[2]。

陈美琳(2016)认为,近义词辨析可从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三个大方面入手[3]。

以上研究在如何着手进行词义辨析方面均有各自的见解,却没有具体指出应该如何进行词义的辨析,也没有涉及到词义辨析的具体方法及运用。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运用四种具体的词义辨析方法对“截获”“截取”“截留”“截断”“截止”五例的词义进行辨析,尽可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四种词义辨析法的优劣。

本文所引例句来自语料库在线“现代汉语语料库”。

我们通常所说的语境范围可大可小,大到包括社会、情景、语篇,小到上下文语境。

我们把前者称为“大语境”,后者称为“小语境”。

因此“小语境比较法”就是在上下文语境中比较词义的异同。

通过对语料库在线中相关语料的收集,共发现“截止”45例;“截断”43例;“截取”37例;“截留”15例;“截获”9例。

政法干警行测技巧:言语理解之词语的色彩义

政法干警行测技巧:言语理解之词语的色彩义
据测定,人们所获得的感觉印象70%来源于眼睛,由此诉诸视觉的形象词语也最多。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事物的形状、颜色、亮度、动作等进行联想、把握。结合到逻辑填空中,还需考虑句子的语境。
【例题3】中国的一年四季,季季都令人神往,春日能,夏天绿荫满枝,秋时能,冬季银装素裹。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姹紫嫣红硕果累累B.风光旖旎充实丰盈
C.生机勃勃琳琅满目D.婀娜多姿五谷丰登
中公解析:题干中已有的“绿荫满枝”、“银装素裹”都含有颜色,故第一空选“姹紫嫣红”最合适。秋日用“硕果累累”形容,也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秋天丰收的颜色——金色。
(2)空间纬度色彩
【例题4】静一点也好,从柳宗元开始,这里历来宁静。京都太嘈杂了,面壁十年的九州学子,都曾过这种嘈杂。结果,满腹经纶被车轮马蹄捣碎,脆亮的吆喝填满了疏朗的胸襟。唯有在这里,文采华章才从朝报奏摺中抽出,重新心灵,并蔚成方圆。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期待注入B.迷恋塞入
C.奢求灌入D.向往凝入
中公解析:句中的“这种嘈杂”特指京都的嘈杂,映射京师的繁华与热闹。“奢求”指难以实现的要求,不合语义,排除C。“期待”与“向往”都带有空间的方向感,但前者给人的是由远及近的方向感,后者是从此到彼的方向感。从“九州”到“京都”是一种从四周到中心、由此及彼的方向,故排除“期待”所在的A项。“塞入”与“凝入”相比,前者多针对是固体,后者倾向的是液体,句中与“文采华章”、“心灵”搭配,用“塞入”显得比较粗鲁、生硬,由此排除B。故答案选D。
1.词语的感情色彩
它指的是词语中附着的人们对所描述对象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根据感情色彩的不同,词语一般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示例:“节约”VS“吝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政法干警辨析词义:语素分析法+三彩辨析法
一、语素分析法
词由语素构成,因此无论以何种方式构成的词,词义和语素义之间必然会有一定的联系。

专家认为从语素入手辨析近义性词语的词义,不失为辨析词义侧重点的一大法宝。

这种方法称之为语素分析法。

运用该法,我们一般通过组词来辨析词义,并遵循代入语境的原则。

1.存异组词法
近义性词语之所以意义相近,绝大多数是因为具有相同的语素,而之所以有差异,各有侧重,则是因为除相同语素外,还有不同的语素。

近义性词语的侧重点,可以通过相异语素来辨析。

步骤:(1)相异的语素分别组词;
(2)新词代入语境,最适合的即为正确答案。

【例题1】我只不过是替他________了几句,说明了事实的真相。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辩护
B.辩解
C.辩白
D.辩证
解析:本题答案为C。

运用存异组词法。

(1)相异语素组词。

选项四个词语的相同语素是“辩”,相异语素是“护”、“解”、“白”、
“证”。

“护”常见词组是维护、保护,故“辩护”侧重的是以申辩来维护、保护其言行;“解”意为解开、解释,所以“辩解”侧重强调的是分辨、解释;“白”常见词组由明白、清白,故“辩白”侧重的是在被误解或被指责的情况下分辨,使事实得以澄清,个人得到清白;“证”常见的词组有证据、证明,因此,“辩证”侧重的是客观性,指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的方式,(2)带入语境。

由题干中的“说明了事实的真相”可知,填“辩白”比较合适。

2.分解组词法
对于两个语素都不相同的近义性词语,无法进行存异组词时,就可采用分解组词法。

步骤:(1)分解原词,原词各语素分别组词,得到与原词意义相近的一个短语;(2)代入语境,得出答案。

【例题2】勇往直前的汩汩泉水相信,在岁月的过滤与涤荡下自己将永远一脉。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轻盈
B.顺通
C.相承
D.清莹
解析:本题答案为D。

“顺通”、“相承”与句意不符,排除。

“轻盈”和“清莹”没有任何相同语素,这时可运用分解组词法来辨析:轻盈--轻快盈满;清莹--清澈莹亮。

将“轻快盈满”和“清澈莹亮”分别代入句中,可看出,“清澈莹亮”更契合句意。

3.扩展组词法
在语言实践中,一些词和词组的搭配是约定俗成的,这也为我们辨析近义性词语提供了一个思路,就是扩展组词法。

我们可以顺着“约定俗成”这根藤,摸到答案这个“瓜”。

步骤:(1)按照习惯,组成短语;(2)代入语境。

【例题3】南山佛教文化苑是一个新崛起的大型文化和生态旅游园区,依山傍海,园林设计匠心独具,秀丽,不失为一个放松身心,休闲养性的好去处。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优美
B.清新
C.优雅
D.幽雅
解析:本题答案为D。

根据句意,可首先排除A、B。

本题难点在辨析“优雅”、“幽雅”。

(1)按照习惯,组成短语。

结合生活实际
和平时积累,我们可得出以下词组:环境幽雅、动作优雅。

(2)代入语境,可发现“幽雅”更契合语境。

二、“三彩”辨析法
词语的色彩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

从这三个“色彩”角度来解题就是“三彩”辨析法。

1.注意感情倾向
根据感情色彩的不同,词语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

做题时,可依据题干提供的语境,判断作者的情感倾向与褒贬意味,再从选项中选出与题干感情色彩最相符的一项。

【例题4】当前被临床证明有效的减肥药物,种类并不多,且多多少少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大多数自己有良好减肥效果的保健食品,往往掺杂了一定的药物成分,其对健康的更大。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宣传作用
B.说明伤害
C.鼓吹危害
D.表示害处
解析:本题答案为C。

由题干中的“被临床证明有效……种类并不多”、“副作用”等词汇以及第二空的四个选项可知,作者对减肥药的作用是持否定态度的。

第一空的四个选项中,“宣传”、“说明”、
“表示”都为中性词,只有“鼓吹”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符合作者的感情倾向。

2.分辨语体色彩
在政法干警考试中,常考的语体有新闻语体和文艺语体。

(1)新闻语体准确性的特点一方面要求所报道的内容要符合事实,不能夸大或缩小,不能含糊其辞;另一方面在涉及政治、外交场合时必须准确把握被报道者的态度、立场。

(2)文艺语体注意其文学性,尤其是散文性。

【例题5】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将继续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要求企业进一步完善其质量安全自控体系,确保出口日本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将继续加强与日方,
其尽快解除对其余三十七家企业产品的检查命令,保证输日食品贸易的进展顺利。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协商要求
B.商量催促
C.磋商敦促
D.洽谈恳请
解析:本题答案为C。

第一空,“协商”、“磋商”、“洽谈”都比较书面化,但“商量”相对来说,就比较口语化,用来形容两个国家之间的交流不合适,且B项第二空“催促”也不符合外交辞令的语言特点,排除B。

D项,“恳请”用在外交辞令中会显得低人一等,不合句意,也排除。

与“要求”相比,“敦促”更能体现题干中“尽快”一词的含义,当选。

3.联想词语形象
词语的形象色彩能使文字在表情达意时更准确、更生动。

在做逻辑填空题时,结合某些词语的形象色彩进行联想、寻找对应,有时能收到非常不错的解题效果。

(1)从颜色、亮度进行联想
有些词语能够让人联想到光亮,这些词语有可能是本身就包含着亮度意思的词语,如暗淡、明亮;有可能是表示太阳升落的时间词语,如黄昏、黎明;也有可能是能发出光的具体实物,如灯泡、太阳、萤火虫。

有些词语能够让人联想到颜色,如:“大海”让人联想到蓝色,“沙漠”让人联想到干燥的黄色,“雪地”让人联想到白色,“婚庆”让人联想到喜庆的红色,等等。

且不同的颜色还常常能引起人不同的心情反应,如:黑色让人感觉比较严肃、沉重,灰色使人感到压
抑、郁闷,粉色看上去比较活泼,绿色让人觉得有活力、平和、恬静,等等。

(2)从形状、空间感进行联想
有些词语能够让人联想到某种形状,如“鸡冠花”让人联想到鸡冠,“四喜丸子”让人联想到圆圆滚滚的形状,“竹竿”让人联想到高高瘦瘦的形象,等等。

有些词语则容易让人产生某种空间感,如:茫茫、弥漫、笼罩,等等。

且空间感之间也存在不同,如“传递”与“传播”,前者给人的是一个接一个,点对点的空间感,而后者则是由点辐射到面的空间形象;又如“倾泻”与“流淌”相比,前者由上往下的空间感更强烈。

【例题6】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

“艺”是指制茶、煮茶、品茶等艺茶之术,“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的精神。

有道而无艺,那是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传达虚浮
B.包涵虚无
C.贯穿空洞
D.体现枯燥
解析:本题答案为C。

“虚浮”、“虚无”与“理论”搭配不当,很容易排除A、B。

“贯穿”与“体现”是辨析重点。

“贯”意为通,
从这头通到那头;“穿”,穿透。

由“贯穿”可以联想到这样一个画面:一个中空的圆筒,中间一根棍子平行穿入其中。

所以“贯穿”相较于“体现”,侧重的是通过事物的内部、中间,强调的是从头通到尾的过程,如:贯穿全文的主题是感恩。

题干说的是“艺茶过程中”,因此应选“贯穿”。

更多2014年湖南政法干警考试信息及备考资料请关注:湖南政法干警考试网(/html/zhengfaganj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