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

合集下载

6.1.2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6.1.2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6.1.2
沟 壑 纵 横 的 黄 土 高 原
一、位置和范围
1位置
黄土高原
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
2范围
黄土高原东起_____, 西到_____,北抵 _____,南连____,是 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 最大的高原。
长城 乌鞘岭 太 行 山 脉
秦岭
黄土高原地跨哪些省级行政区?
青、甘、宁、陕、晋、 豫、内蒙古
( 信 天 游 、 安 塞 腰 鼓 )
太行山 1、黄土高原东起______,西至 乌鞘岭 ,南至 _______ 秦岭 ,北至 _______ 长城 ,跨越了_______ 陕西省 、 _______ 山西省 、 宁夏回族自治区 _______ _____________ 、 甘肃省 等省。 ________
2、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
)
A、上游 B、中上游 C、下游 D、中下游 3、黄土高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油菜 C、甘蔗 D、小米 4、黄土高原农作物的熟制主要是( )
A、一年三熟
B、一年一熟
C、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D、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5、黄土高原独特的民居是
A、四合院
(
)
D、竹楼
1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降水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严重 水土 流失 的原 因
自然 因素
地形 黄土特性 土质疏松,多孔隙
过度放牧
人为 因素
采矿 修路
过度开发,植被破坏
2水土流失的危害
带走了地表 肥沃的土壤 严重 水土 流失
农作物产量下降
使沟谷增多、 扩大、加深 向黄河下游 输送大量泥 沙
耕地面积减少
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
水土流失如何治理?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黄土高原地面沟壑纵横,这是由于水土流失而造成的。

黄土为颗粒细小的土壤,质地疏松,具有直立性,属于粉沙壤土,有机质和粘粒的含量较低。

因此,结土粒的作用大部分依黄土中的碳酸钙质。

碳酸钙质又极易溶解于雨水,因为雨水中含有碳酸,碳酸与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而使碳酸钙质溶解,失去粘结土粒的作用,因而造成黄土在雨水中容易分散和冲失的特性。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除许多石质山地外,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

地貌起伏大,山地、丘陵、平原与宽阔谷地并存,四周为山系所环绕。

黄土高原地形图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分布着大量的沟壑,平均沟谷的密度达到3至5公里每平方公里,有的区域甚至能够达到10公里每平方公里,大量纵横交错的沟壑,使得黄土高原表面十分破碎,很多高原面被沟壑分隔开。

这些沟壑一般可下切50至100米,有的区域甚至超过150米,独特的地貌特征使得人们之间的来往十分不便,这也催生了陕北高亢的民歌。

黄土高原中的村落黄土高原的黄土层具有土体疏松,垂直节理发育的特征,渗水性极好,在气候干旱,降水较少的时期,黄土层能够保持较好的形态。

但是,随着区域气候的变迁,黄土高原地区受到夏季东南季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气候转变为降水集中且多暴雨的状况,至此,流水侵蚀开始塑造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

从黄土高原发展历史分析,黄土的物质来源及搬运外营力,在早、中更新世与晚更新世晚期以后有较大差异.目前源区所在地,也就是黄土发育最完整的地区,早、中更新世时是一个盆地,盆地中的物质来源主要来于周围山地的风化壳。

而根据早、中更新世黄土层底部常常是粉砂层或混杂带(红、黄相混的亚粘土),黄土本身较为致密,其内部有微层理、粘土团块等结构特征,因而确定搬运外力主要是水。

至于晚更新世晚期,黄土撅区已由盆地被抬高为塬,并考虑到处于高原北部和西北部的沙漠已发育完善,故此时黄土物质来源主要是北部沙漠区,搬运营力主要是风。

晋教版八年级(下)中考题同步试卷:62_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01)

晋教版八年级(下)中考题同步试卷:62_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01)

晋教版八年级(下)中考题同步试卷:6.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01)一、选择题(共19小题)1. 小贝的家乡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陕西,当地常常能听到高亢、豪放、激越的秦腔,但往往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这可能是因为黄土高原()A.冰川广布,雪峰连绵B.地势平坦,一望无际C.支离破碎,沟壑纵横D.山岭众多,山高谷深2.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有()A.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B.人们采矿、修路破坏地表C.黄土土质疏松,多裂隙D.过度开垦导致地表植被破坏严重3. 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可取的措施是()①植树种草修梯田堤坝②退耕还林还草③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④开垦坡地扩大耕地面积⑤把地承包给个人栽果树建立水果基地。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4. 下列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是()A.采矿对地表的破坏B.夏季多暴雨C.土质疏松D.黄土层受水侵蚀后,极易坍陷5. 黄土高原重要的生态问题是()A.荒漠化B.水土流失C.全球变暖D.酸雨6.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不可取的做法是()A.植树种草,整修梯田B.退耕还林、还草C.减少过度放牧地区牲畜数量D.开垦陡坡扩大耕地面积7. 下列有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B.黄土结构疏松,易溶于水C.气候越来越干燥,降水量越来越小D.降水量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8. 导致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A.黄土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B.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C.地表裸露,缺少植被保护D.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9.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土流失导致黄土高原地震频发B.台风是黄土高原主要的自然灾害C.夏季多暴雨是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D.围湖造田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10. 读“黄土高原环境问题成因示意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
土窑洞 地坑院(陕县)
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黄土高原是世 界上黄土分布 最广、最厚, 黄土地形类型 最多、规模最 宏大的地区。
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黄土塬:地表平坦,塬面周边有沟谷蚕食,被流水强 烈侵蚀后成为平梁。
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黄土梁:呈长条状高地, 被平行沟谷分割,可延绵几千 米。梁边常发生崩塌、滑坡等 地质灾害。
五、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矿产资源丰富
黄土高原蕴藏着丰富的能源 资源,有煤炭、石油、天然 气等。 其中煤炭储量约占全国已探 明储量的三分之二,而且煤 种齐全,品质优良,被称为 “乌金高原”。
主要煤炭基地
晋北、晋中、晋东、晋西、 神府、准格尔
乌金三角——晋陕蒙接壤地区 分布着我国和世界上罕见的特 大煤田,被称为“黑三角”或 “乌金三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采空区塌陷
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环境污染严重
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煤矿复垦
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治理水土流失,有效防止自然灾 害发生,改善生态环境,促进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
综合治理的方法
四、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具体措施:
生物措施:种草、 种树,建设水土保 持防护林体系;退 耕还林、还草,改 善生态环境和农业 生产条件。
工程措施:修建水 库、灌溉渠等水利 工程;坡耕地修梯 田、沟壑区打坝淤 地。
农业措施:改变牲 畜放养方式;改变 耕作方式。
沟坡披绿装
坡地变梯田
放养变圈养
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黄土峁:被沟谷分割成穹状或馒头状的孤立黄土丘, 顶部浑圆,斜坡处较陡。

关于黄土高原简短描述

关于黄土高原简短描述
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以草原和灌木为主,农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由于气候和土 地的限制,农业生产面临一定的困难。
关于黄土高原简短描述
此外,黄土高原还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众多 的历史文化遗迹和风景名胜,如秦始皇陵、华山等。
总体而言,黄土高原是一个地势复杂、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但也有着丰富的 自然和人文资源。同时,近年来,中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和恢复黄土高原的 生态环境,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于黄土高原简短述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最大的高原之一。它的名称来自于其土壤的特点,黄色的 黏土覆盖了整个地区。黄土高原地势起伏,山丘连绵,沟壑纵横,地势较为险峻。
黄土高原的气候条件较为干旱,降水分布不均匀,且蒸发量大。这导致了该地区的水资源 相对匮乏,土地容易受到水土流失的侵蚀。因此,黄土高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水土流 失区之一。

热点09 光伏扶贫-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原卷版)

热点09 光伏扶贫-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原卷版)

2023年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热点09 光伏扶贫【光伏扶贫独具中国特色】光伏扶贫是我国产业扶贫的一种新探索、新方式。

资源普及、运维简便、收益稳定三个特点让它成为在扶贫当中受到广泛欢迎的一种扶贫方式,也成为我国产业扶贫的精品工程和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是六盘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依托光伏扶贫,通渭县近2万户贫困户全年都有了稳定收入,198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有效解决了村集体经济空壳问题,也让全县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脱贫攻坚大路。

通渭县人民政府挂职副县长吕忠在近日召开的第四届(2020)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暨“脱贫攻坚·能源扶贫成果报告会”上介绍,通渭县作为全国光伏扶贫试点,从2015年开始开展光伏扶贫工作,目前已建成了16.2万千瓦光伏扶贫电站。

【光伏扶贫建设任务已经全面完成】据了解,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光伏扶贫建设任务已经全面完成,累计建成光伏扶贫电站规模2636万千瓦,惠及415万户,大概每年可产生发电收益180亿元。

在光伏扶贫电站里面,村级电站是主体,约有8.3万座,覆盖了9.23万个村,其中有5.98万个村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村。

在扎实推进建设任务的同时,政策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负责人李创军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及时出台各项政策措施来支持光伏扶贫工作,概括起来是“四优两不”。

“四优”就是优先下达建设规模和计划,优先调度保证全额消纳,优先列入财政补贴目录,优先发放财政补助资金。

“两不”就是在近年光伏电站造价不断降低的情况下,对光伏扶贫电站的电价实行不竞价、不退坡,有效保证了光伏扶贫的收益。

【“十四五”时期三个方面值得关注】“光伏扶贫确实对于通渭县的脱贫攻坚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吕忠表示,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在他看来,“十四五”时期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如何管好这些光伏电站,特别是对于分散建设的户级电站。

初二地理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地理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地理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试题答案及解析1.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自然灾害有①旱涝灾害②台风③滑坡④泥石流⑤火山爆发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④⑤D.③④⑤【答案】A【解析】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这里的气候干旱,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减少,造成人们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等现象时有发生,旱涝灾害是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致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泥石流、滑坡、塌陷等自然灾害频繁,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于是,人们又想方设法扩大耕地开垦面积,进而加剧了环境破坏,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2.下列地区中属于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是()A.黄土高原B.珠江三角洲C.长江中下游平原D.东南丘陵【答案】A【解析】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暴雨多,因此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该区域生态环境一旦破坏,很难恢复。

【考点】该题考查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关于黄土高原形成的学说有多种。

目前,“风成说”得到科学界最为广泛的支持。

“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主要是盛行风从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的沙漠和戈壁搬运来的黄土堆积而成的,被称为“风神捏就的土地”。

材料二黄土高原景观图。

(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起古长城,南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请你说出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____________。

(2)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其中两点)(2分);人为原因有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其中两点)(2分)。

(3)如何解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西部大开发中,黄土高原地区必须坚持()A.跨流域调水B.修建水库C.退耕还林还草D.大力发展交通【答案】(1)秦岭(2)千沟万壑,支离破碎(3)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开发历史悠久人口增长过快(4)把植树造林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4)C【解析】(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起古长城,南至秦岭,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覆盖区;从图中看出,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黄土高原地表形态

黄土高原地表形态

黄土高原地表形态
黄土高原是一种典型的干旱半湿润地区,地表形态多变,表现出较为丰富的地貌特征。

在黄土高原的西部和北部,常见的地表形态有沙丘和沙漠。

这些地方干旱,水资源缺乏,地表覆盖着大量的沙砾和沙子,形成了沙丘和沙漠的地貌。

在黄土高原的中部和东部,常见的地表形态有黄土丘陵和黄土平原。

这些地方比较湿润,水资源丰富,地表覆盖着大量的黄土和泥土,形成了黄土丘陵和黄土平原的地貌。

总的来说,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十分多样,表现出较为丰富的地貌特征。

这与黄土高原的气候、土壤、植被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黄土高原的气候干旱半湿润,土壤贫瘠,植被较为贫瘠,人类活动也较为有限。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呈现出如此多样的特征。

此外,黄土高原还有许多其他的地表形态,比如河流河谷、山地和丘陵、草原和草甸等。

这些地表形态也与黄土高原的气候、土壤、植被以及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述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
黄土高原是中国北方干旱草原的名称,它具有独特的地表形态特征,
构成了我国广袤的草原景观。

一、地形
黄土高原的地形多为丘陵和平原。

其中,远处的山脉分布式层状的,
呈东西向延伸;脊线处多为孤立的单个山丘;近处的丘陵分布散乱,
多山多岭,构成典型的“山村交错”的景象。

二、坡度
在黄土高原的山坡变化较大,但大体来说坡度不太陡,最大仅达25°;而大多数丘陵地最大坡度仅达15°-20°,局部会出现较陡的坡度,如悬崖等。

三、地势
在黄土高原,典型的地势呈“水泥盆”状,由陡坡和平缓联接,两者
之间多呈斜面,斜坡上覆盖着少量植被。

四、植被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黄土高原的植被以分布稀疏的矮草为主。

有的地
方覆盖了灌木,但大多数只有少量的草本植物,植被的覆盖率很低,
严重造成土壤的沙漠化。

五、土壤
黄土高原的土壤主要为黄土天然质,由于土壤植被稀疏,土壤灰渣层多薄,大多数地方土壤的质量也比较差,水分极易流失,难以保持土地肥力。

总之,黄土高原具有多重地表形态特征,地形多为丘陵和平原,坡度不太陡,地势呈“水泥盆”状,植被以分布稀疏的矮草为主,植被覆盖率很低,土壤主要为黄土天然质,大多数土壤的质量也比较差,水分极易流失,难以保持土地肥力。

由此可见,黄土高原是一处富有特色的地貌景观,但因其特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需要我们加以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