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九江开埠历史-终结版
九江开埠历史

九江开埠历史演讲稿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九江开埠历史”。
九江,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我国最长的水道长江和最长的陆道京九铁路在市区交汇。
九江上通鄂,湘,川。
下至江,浙,又是鄱阳湖,赣江水系与长江的交汇点,总面积为18823平方公里。
境内河港纵横,湖泊棋布,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宜人,被誉为“鱼米之乡”。
同时又集名山、名湖、名江、名洞、名桥于一身,是驰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江西经济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位置越来越重,于明清时达到最高峰。
当时有,“江右帮行遍天下”之说。
右江就是江西。
在1861年九江开埠前,乾隆年间,只有广州一个通商口岸,当时全国形成了贯穿大运河一长江一赣江一大庚岭一珠江的南北大通道。
江西处在南北大通道的南端,处于全国商贸往来的黄金通道上。
九江也一直都是长江沿线的重要税关和流通枢纽。
其特殊的区位使九江在历史上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在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根据《南京条约》开通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这只是旧中国开埠历史的开端,直到1858年6月,英法侵略者迫使清政府签定《天津条约》,条约规定增开十处通商口岸。
如营口、烟台,台湾、汕头、淡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汉口、九江、南京、镇江,因为它们标志着西方列强侵略从此深入到了中国的内河,也踏进了江西这片物产富饶的土地,1861年3月25日,英国代表巴夏礼,清代表张集馨签订了《九江租地约》。
紧随其后,其它列强纷至沓来。
这才是九江开埠历史的起点。
列强选择九江作为长江内河第一批开埠通商的口岸是有着重要原因的:其一,九江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水陆交通。
九江地处江西的北大门,既是长江上下出入之咽喉,也是深入江西腹地之要道。
循水路可由鄱阳湖和赣江水系相连,沟通腹地之南北,循长江上下可与沿江各省相通。
选择九江作为据点,通过这个跳板深入江西腹地,更好的扩大其商品市场及其原料产地其,其二,九江港口条件良好。
九江历史

1949年5月7日九江解放,7月19日设九江专员公署,析九江县城区设九江市,1979年改为九江地区。
1980年九江市从九江地区划出,升为省辖市,市辖浔阳、庐山、郊区三区,1983年7月27日地市合并。
1861年,九江根据《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开辟为通商口岸,并在城西长江和甘棠湖之间的狭长地段设立了九江英租界,面积150亩(1927年中国收回)。
开埠不久,作为怡和、太古轮船在江西唯一的停靠港,九江迅速取代樟树镇、吴城镇成为江西全省贸易的枢纽。
发展为中国最著名的“四大米市”、“四大茶市”之一。
19世纪末,庐山山顶的牯岭发展为著名的避暑地,每年夏天吸引众多中外人士上山避暑,民国时期甚至号称中国的夏都。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历年)汇总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历年)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英舰“汉华丽”号)中英《南京条约》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4.取消旧的公行制度,英商在通商口岸自由交易5.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1843年7月22日(道光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五)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通称《五口通商章程》)内容:1.压低关税,进口货物的税率定为5% 中国成为世界上最低税率的国家之一,海关从此也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的作用,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2.领事裁判权,英国侨民在中国犯刑事罪时,由英国领事根据英国法律处理中国的司法权遭到破坏,外国人可在中国为非作歹1843年10月8日(道光二十三年八月十五)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简称《虎门条约》《中英善后条约》)1.片面最惠国待遇。
今后中国与任何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出让新的权益时,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2.可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建立租界1844年7月3日(道光二十四年五月二八)中美《望厦条约》美获得了扩大的领事裁判权,规定不但中国人与美国人之间,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华发生的一切诉讼,“中国官员不得过问”。
并扩大了关税协定权,规定中国要变更关税税则,必须取得美国的同意1844年10月24日(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三)(法国专使刺萼尼,两广总督耆英在停泊于广州黄埔的法舰阿吉默持号)中法《黄埔条约》(又称《中法五口贸易章程》)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共36款,附有《海关税则》。
条约规定除取得英美两国在条约中规定的侵略权益外,还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
1846年2月(道光二十六年正月),清政府被迫宣布解除1724年(雍正二年)公布的禁止天主教在华传教的禁令。
九江简介

九江九江九江,古称江州、浔阳,有江西北门之称,中国特大城市之一,华中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著名的昌九工业走廊起点,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内陆开放城市之一;是中国江西省的一个重要沿江港口城市,北隔长江、幕阜山与安徽、湖北相邻。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南部略高,向北倾斜,平均海拔32米,全境东西长27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1.3%,其中市区规划面积30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90.14平方公里。
全市流行方言有赣语、江淮官话等。
中文名称:九江外文名称:Jiujiang City别名:浔城行政区类别:地级市所属地区:中国江西省下辖地区:浔阳区、庐山区、修水县等政府驻地:浔阳区电话区号:0792 面积:18796.79平方公里人口:475万(2010年)方言:赣语、江淮官话等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著名景点:庐山风景区鄱阳湖风景区等机场:九江庐山机场火车站:九江站、庐山站(原九江南站)车牌代赣G邮政区码:332000 地理位置:江西北部码:著名高校:九江学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市领导:钟利贵,殷美根九江市行政区划▪德安县▪都昌县▪共青城市▪湖口县▪九江县▪庐山区▪彭泽县▪瑞昌市▪武宁县▪星子县▪修水县▪浔阳区▪永修县目录市情概况基本资料面积方言交通旅游城市荣誉行政区划现任领导历史沿革九江名人古代名人近代、现代名人地理气候八里湖新区山川奇秀物华天宝投资环境电力石油能源外引内联立体枢纽城市交通城际高铁城市交通经济概况2011年医疗设施文化休闲九江广播电影电视局九江日报报业集团九江话剧团九江市歌舞团饮食购物休闲科学教育普通高等院校成人高等院校普通中专其它高职等学校风景名胜九江特产友好城市展开市情概况基本资料面积方言交通旅游城市荣誉行政区划现任领导历史沿革九江名人古代名人近代、现代名人地理气候八里湖新区山川奇秀历代风韵物华天宝投资环境电力石油能源外引内联立体枢纽城际高铁城市交通经济概况2011年医疗设施文化休闲九江广播电影电视局九江日报报业集团九江话剧团九江市歌舞团饮食购物休闲科学教育普通高等院校成人高等院校普通中专其它高职等学校风景名胜九江特产九江美食友好城市展开编辑本段市情概况九江外江滩[1]九江,又称浔阳城,中国特大城市之一,中国内陆重点开放城市,长江中下游重要城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要城市,自古以来。
近代九江开埠与近代九江茶市

作者: 胡太昌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47-50页
摘要:(一)近代九江茶市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原因. 九江是中国近代闻名的三大茶市之一.九江茶叶贸易市场的形成和繁荣,有其历史的、地理的和社会经济的背景原因. 茶树的发现、栽培和茶叶的使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史载,四千多年前,"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秦汉以降,饮茶之风日盛,茶叶也随着进入交换领域而成为商品.唐以后,茶树栽培扩展到长江流域广大地区,达十多个省区.茶叶逐渐成为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历代王朝对茶叶贸易极为重视,制定茶法,谓之"榷茶".。
九江开埠与江西区域中心市场的形成

江西的这种特殊 地理 环境 , 在地 势上 向赣 江流域 内 聚 . 而经济活动上则是 向外扩展 , 致使始终没有 形成一 个中心市
场, 自给 自足的农 产品 各 区域 的相 似性 , 限制 了它 们之 间 的
交换需求 。因此 , 尽管 江西 三面环 山 , 但是 自然 与社会 环境 并未将它 与周边完全封锁 。比如江 西与湖南 . 约有 1 6万 k m 的交界 处 。 连约 40公 里 , 毗 0 中间虽有 九岭 山 、 功山 、 武 万洋 山和诸广岭层峦叠 嶂, 山阻隔 , 各处关隘 口与通道遍布 , 关 但
据< 江西要览) 卷四< 形胜> 载 :
江 西 古 扬 州 地 。 面 距 山 , 沿 江 汉 , 距 五 三 背 地
岭, 北莫九江 , 当吴楚闽粤之 交, 阴既分 , 势 自 险 彤 弱, 安危轻重 , 常视 四方。然襟 江 带湖 , 亦东南一
收 稿 日期 :0 6—1 3 修 画 日期 :0 6—1 一l 20 0— 0 20 1 4 作奢简介 : 张芳霖( 9 3一), , 16 女 江西丰城人 , 教授 , 博士 , 从事江西近现代经济 、 文化和档粜文献学研究。
线, 原来处于江南过 境贸 易南北 进出 口的赣南 与湖 口, 由于
全国市场格局的改变 , 以及 长江 轮船航 运业 的发展 , 日的 昔 繁华渐次远去 , 两极 开始 弱化 。 代之而 起 的是 以江西北 门户
有事 。 直窥九 江; 阈有事 , 窥广信 ; 七 逗 东粤 有事 ,
逗 窥赣 州 ; 湘 有 事 , 窥 袁 州 , 窥 南安 , 一 省 衡 或 或 是 之 中 。 门 户 者五 焉 。 为
维普资讯
第3 7卷第 6期 20 0 6年 1 月 1
九江近代开埠经历的启示

16 年的开埠通 商 , 81 使赣 江流域 的传统商路 衰落 , 九江 成 为江西 唯一 的外 贸 口岸 和江西 省最 大 的商 品转运 市场 ,
迅 速 打 破 了 江 西 传 统 经 济 格 局 , 江 因 “ 扼 沪 汉 交 通 之 咽 九 地
喉, 成为江西对接 长江横 向贸易线路 和 中介 口岸 , 取代 了赣
黄 钧 等 在 龙 开 河 地 方 开 设 修 理 小 轮 等项 机 器 。 ” 裕 生 火 柴 厂 于 12 9 0年 创 办 , 占地 面 积 约 3 0余 亩 , 出火 柴 百 箱 , 日 为 长 江 中流 唯 一 大 厂 。 9 1 并 人 大 中华 火 柴 公 司 , 13 年 销路 扩展 被 迫 开 埠 是 九 江 近 代 的 重 大 事 件 ,它 给 九 江 带 来 了根 本 性 的 变化 。 中 成 功 的 经 验 、 败 的教 训 都 是 九江 城 市 发 其 失 展 的宝 贵 财 富 。反 思 历 史 正 是 为 了更 好 地 建 设 未 来 。 到 湘 、 、 三 省 , “ 埠 火 柴 无 有 输 入 矣 ” 【 庐 电灯 公 鄂 赣 而 他 。 映 司为 “ 北 兴 办 最 早 的 一 家 电 力 企 业 ” 办 于 1 1 赣 创 9 7年 ,9 1 1 3 年 总 装 机 容 量 已 达 8 2千 瓦 , 本 增 加 到 2 0 资 0万 元 ,在 当 时 “
1历 史 回顾
11九江开埠后快速发展阶段( 8 2至 2 . 16 O世纪 3 O年代初 ) 开埠之 前 , 江虽 是江西 的门户 , 经济地位不 是很重 九 但
要 ,因 为 江 西 省 内 的物 产 , 上 溯 赣 江 进 入 广 东 , 走 鄱 阳 “ 或 或 湖 , 湖 口人 长 江 , 有 溯 江 而 上 者 才 经 过 九 江 ” 九 江 因 经 惟 。… 商 路 的影 响 而处 于江 西 经 济 的边 缘 地 带 。
(测试03)中国近代史(八年级上册)(解析版)

测试03 中国近代史(试题分值:50分测试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中国近代以来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建立的,碑的基座四周镶有十块巨幅汉白玉浮雕,其中第一块的内容就是“虎门销烟”。
其主要原因在于虎门销烟()A.沉重地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B.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并有效禁烟C.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D.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的战争【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虎门销烟不仅是近代史上反侵略斗争的起点,展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有助于弘扬民族爱国精神,C项正确;虎门销烟沉重地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属于直接影响,不是纪念这一事件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虎门销烟”由林则徐领导并有效禁烟属于直接影响,但不是纪念这一事件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借口,并不是纪念这一事件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
故选C项。
2.1861年,江西布政使与英国驻华参赞签订《九江租地约》,规定英国在九江设立租界,界内一切事宜由英方管办。
《九江租地约》签订的依据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天津条约》,条约增开汉口、南京、九江等地为通商口岸。
在此基础上,1861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九江租地约》允许英国在九江设立租界,开埠通商,并派驻领事官。
由此可知,B项正确;《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马关条约》签订于1895年,《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排除ACD项。
故选B项。
3.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相关信息描述正确的是()A.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的侵略势力B.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战争C.中国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D.直接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解析】根据图片信息“金田起义和永安突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太平天国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开埠前状开埠之前,九江虽是江西的门户,但经济地位不是很重要,因为江西省内的物产,或上溯赣江进入广东,或走鄱阳湖,经湖口入长江,惟有溯江而上者才经过九江九江因商路的影响而处于江西经济的边缘地带.二、开埠经过九江通商口岸,是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于1858年6月和1860年10月,先后被迫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的产物。
《天津条约》订立不久,上海《中英通商章程》墨迹未干,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J.B.Ergin,1811-1863),便率领兵船4艘,蛮横地闯入长江。
其目的无疑是要窥测沿江口岸的情形,以便决定哪里最适宜辟为商埠。
其时九江不久前才结束一场惨烈的战事,地方官们依然惊魂未定。
太平军与清兵在此进行了长达六年之久的争夺战,直到前年才全军覆没。
九江城内尸骨遍地,血流成河。
曾国藩的湘军将九江城洗掠一空,举火焚毁。
战后的九江几成一座空城,幸存居民仅36人,到处是断垣残壁。
两年过去了,如今街市上只有寥寥数家店面开门营业,行人稀疏,冷冷清清。
额尔金在九江呆了四天,也的确没有骚扰任何人,大部分时间在城外走走看看,指指点点。
人们搞不懂这里有什么令他感兴趣的东西,额尔金却看出了残破后面的潜在价值。
第二年,即1861年3月25日,江西布政使张集馨与英国驻华使馆参赞巴夏礼,签订了《九江租地约》。
按照额尔金的勘定,自九江府西门外,沿大江往东,至龙开河,方圆150亩地划定为英租界。
1862年正式设立英租界。
英国终于完成了其在九江口岸开埠通商的准备活动。
此后,租界内陆续设立了领事馆、俱乐部、巡捕房、医院、教堂、银行、茶砖厂、油轮公司、码头、趸船、栈房等各种机构和设施。
以英国侵略者为急先锋的资本主义列强之所以在中国腹地首先选定九江为通商口岸,并设立租界,这决不是偶然的。
一、九江地处赣、鄂、皖三省交界的长江中下游南岸,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它“北阻长江,南屏庐阜,上控武汉,下扼皖吴,截天堑之中流,据湓口为门户”。
同时是孔道必经之地。
故九江史有“九省通衢”、“七省咽喉”之称。
北与鄂皖紧邻,西通川湘,南毗闽粤,东联苏浙。
九江是长江沿岸链条式的商业贸易线上的关键环节。
抓住它,对于从经济上掠夺中国,从政治、军事上控制中国,均为理想的侵略基地。
二、水运交通便利,物产资源丰饶。
地处水陆交通枢纽的九江,北有江汉、江淮广阔天地,南有鄱湖盆地、赣抚平原,物产极为丰富。
列强控制了九江,就掌握了控制江西全省及其邻省的制动权。
三、九江港口具有商港、军港理想的天然条件。
九江港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坐落于“黄金水道的中下游交汇之地,而且具有航运理想的流量与流速。
据当年总税务司署扬子江技术委员会测量,日均流量:九江港为22 .5亿立方米、汉口港为22亿立方米、湖口港为28.6亿立方米;每秒平均流速:冬夏季九江分别为0.53米与1.77米,汉口则是0.565米与1.77米,湖口是0.495米与1.71米。
从航运角度看,九江的流量和流速,均属理想值的范畴。
既适宜停泊商轮,又适宜停泊兵舰。
四、从当时汉口以下的长江沿岸的政治形势看,也决定了英国侵略者要选择九江为商埠。
从19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前后十余年,长江中下游一直是太平军同清军争夺的主要战场,天国将士曾多次占领武昌、多年占据九江,直至英国侵略者根据不平等条约,溯江而上窥测沿江口岸时,九江刚被清军攻陷,而镇江以上,彭泽、安庆以下的大部份地区,仍被太平军占领;一部分地区,为太平军与清军的作战区域。
这种政治、军事势态,亦程度不同地影响到侵略者对通商口岸的选择。
三、开埠后的发展(一)九江近代对外贸易的兴盛。
江西本省一切输出物产莫不以此为输运枢纽,除了瓷器茶叶木材大米纸张夏布五大特产之外,还有靛青苎麻等货物在这里装运出口,丰富的农副产品成为九江出口的主要货源从九江口岸输入的主要是棉布棉纱火柴五金等机制洋货和煤油砂糖染料海产品等生活日用品至30年代初,九江进出口贸易总体上是稳步增长的趋势,尤其是1929 年进出口货值达到7014千关平两,为九江开埠以来的最高峰,居于长江沿岸各港的第三位九江的对外贸易使江西地区的产业结构得到局部的调整,同时也使农副产品的商品化提高程度不断提高(二)九江近代商业、工业的兴旺。
九江口岸的传统商业被迫卷入到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之后,出现了一批新式商业,诸如百货五金油漆西药等产业,同时又设有大批茶瓷行栈从事收购出货的贸易,使九江商业出现繁荣据1933年九江市各业营业概况表统计,九江商业已拥有绸缎布匹百货等29个行业,881 家商店,形成了品种多,门类齐,专业细致的近代商业自19世纪以来,九江近代工业也随之逐渐发展起来1898年,涂子良创办的荣昌火柴公司是九江最早的工业之一,随后有宛锡庚等在城内设立制蛋厂黄钧等在龙开河地方开设修理小轮等项机器裕生火柴厂于1920 年创办,占地面积约30 余亩,日出火柴百箱,为长江中流唯一大厂1931年并入大中华火柴公司,销路扩展到湘鄂赣三省,而他埠火柴无有输入矣映庐电灯公司为赣北兴办最早的一家电力企业创办于1917 年,1931年总装机容量已达802 千瓦,资本增加到20 万元,在当时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永兴纺织公司规模较大,资本280万,纺锭2 万枚,工人1300 余人,成为省内乃至全国都较有影响的纺织纱厂,九江近代工业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江西占有重要地位(三)近代银行在九江也有较快的发展,自1864年英资利生银行设立后,接着陆续来九江开业的银行(含支行),外国人办的有3 家,国内办的有8 家,这些银行或支行的开办正是九江近代工商贸各业发展的产物,同时这些银行又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九江经济的发展(四)此外,九江的旅游业也随着九江经济社会的开放而发展起来,庐山是九江也是江西近代旅游业的发源地,避暑地的开辟是其发展的起点,自英国人在庐山建别墅后,其他国家随之效仿,庐山国际知名度提高,牯岭山城形成,具有西方特色的别墅林立,其旅游形象也在逐步充实每当炎夏之际,搭轮前往该处避暑者,肩摩毂击,不绝于途,每年慕名前来旅游避暑的中西人士充斥于途,1913 年扣除离开码头的人数后,有1200 多外国游客到达九江近代旅游的发展,为九江现代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五)文化与社会九江成为通商口岸后,大量传教士来到九江。
传教士在九江传教,几乎都是教、学、医三管齐下。
1901年12月,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创办护士学校,这也是九江第一所职业学校。
半个世纪后,改为九江专区护士学校,后又升格为九江医专,现在并入了九江学院。
这使九江不仅从物质层面,也从文化层面,成为江西省最早接受西方文明的城市。
传教士在九江的活动,促使九江风气大开。
四、九江城市经济的衰退(20 世纪30年代初至1949 年)进入20 世纪30 年代以后,九江经济进入衰退期各业在五年中,新增者仅六七十家,而歇业者总数达562 家,而相比较实减495 家,商业之衰弱,实是惊人即以商业的赖以为活动之钱庄而言,于5 年内歇业者18 家,20年仅增加1家,现硕果仅存者14 家而已百业萧条,大有江河日下之势九江城市人口也由1928 年高峰期80840 人减至7 万人左右,直至1949 年全国解放,九江经济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繁华富庶,失去了在江西省的重要经济地位九江经济从快速发展到全面衰退,原因是各方面的,出社会历史背景史背景的变化等客观原因外,其自身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商贸业在城市经济中的比重过大,而商贸业的发展又对外严重依赖九江因对外贸易而发展起来,在整个长江流域商品循环体系的定位,是充当集散地中转站九江经济繁荣不得不完全依赖于贸易的发展,一旦国内国外市场发生变化,对外贸易不济,九江的城市经济立刻陷入困境,如在1929 年—1933 年间,世界经济危机出现后,国际国内贸易环境出现不利因素,引致进出口贸易锐减南浔铁路赣江民船以及长江轮船几乎无货可运,九江商店倒闭大半,歇业商店计有526 家之多,而且无一不日趋衰颓也第二,实体经济薄弱且结构不合理,水平较低。
近代九江开埠后,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开始出现了现代新式工业,九江虽兴办了一些新工业,但数量不多,都是轻工业或公用事业,缺乏相当规模的重工业缺乏强大的地方工业依托,九江也就缺乏了发展近代经济的重要基础,经济发展缓慢,比同时起步的沿江城市落后也就可以理解了第三,当地农村经济的落后使得九江城市经济基础薄弱。
九江城市经济的发展正是伴随着农村自然经济的缓慢解体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农村自然经济体系的瓦解又有赖于城市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及其对农村的有力渗透九江近代城市工业化水平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对内地自然经济的冲击力不大,九江附近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没有发生较大变化:农业机器及化学肥料,尚未采用耕耘方法,亦鲜改良畜牧及饲禽仍为农副业,从无大规模经济,以故未曾努力改进也长期处于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之下,被迫开埠并没有使九江农村的经济结构和生产结构发生质的变化,自然经济尚未出现解体的迹象,自然经济结构基本上未有松动,农民的经济地位日益恶化,长期陷于赤贫困境农业生产力落后导致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低未能像沿海地区那样出现商业性农业的繁荣,同时也造成了农村市场的萎缩九江城市经济正是建立在不发达的农业经济基础之上,这从根本上制约了九江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四近代教育的落后,使九江在发展经济方面人才匮乏新式人才培养与新式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影响近代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这方面也是九江的薄弱环节近代全国各地不断兴办新式学堂,发展近代教育事业,在这方面九江大大落后于同期沿江开埠城市,直至新中国成立前,九江中小学教育仍极其落后,中小学校不超过 4 所,并且是建立在教会学校的基础上,而高等学校一直是空白教育的落后,使九江在发展商品经济方面人才匮乏,没有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九江经济状况只能是后劲不足历史的启示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的面对未来,历史离我们越来越远,但经验教训却是留给后人宝贵财富,通过对开埠后九江历史的初步考察,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几点认识:经验方面:(一)九江位置重要,交通便利,所以近代开埠中一度出现的商贸繁荣历史提示我们,在发展港口贸易上九江经济发展可以也应该有所作为(二)近代九江旅游的发展,对促进九江经济发展和提高城市知名度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今天打造以庐山为龙头的旅游事业,建设全国知名的旅游城市仍将是九江经济发展的重点。
(三)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建立牢固的支柱产业或较多数量的大型企业(三)必须大力加强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市场(四)必须重视发展教育加大教育投入,推进人才培养当代九江面临着一个历史上空前绝好的机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级发展战略九江作为区域内核心城市,有较好的经济基础,优良的生态环境总结好历史经验教训,发奋努力,九江的昌盛和崛起是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