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分析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音乐鉴赏》是高中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的重要教材之一。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为目标,通过系统的音乐知识和音乐作品学习,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音乐的内涵和形式,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水平,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文化艺术素养的目的。
二、教材内容1. 基础知识部分《音乐鉴赏》教材首先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元素,包括音高、音色、节奏、和声、音乐形式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音乐的结构和表现手法,为后续的音乐作品分析打下基础。
2. 音乐作品分析部分《音乐鉴赏》教材囊括了世界各个时期、各个风格的音乐作品,涵盖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多种类型。
教材以音乐作品的鉴赏为主线,通过对各种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特点、表现手法等内容,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3. 音乐历史部分《音乐鉴赏》教材还介绍了音乐的历史发展和重要作曲家、音乐家的生平和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发展脉络和各个时期音乐的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三、教材特点1. 多样性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选取了多种类型、多个时期的音乐作品,涵盖了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多种风格,丰富多彩,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欣赏能力。
2. 实用性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音乐鉴赏能力,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帮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情趣。
3. 综合性《音乐鉴赏》教材不仅介绍了音乐的基础知识和音乐作品分析,还包括了音乐历史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全面地了解音乐的内涵和发展历程,提高他们的文化艺术素养。
四、教材优缺点分析1. 优点* 多元化内容,覆盖了各种类型、各个时期的音乐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 实用性强,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音乐鉴赏》课心得体会

《音乐鉴赏》课心得体会《音乐鉴赏》课心得体会第一篇:《音乐鉴赏》课心得体会通过本学期对音乐鉴赏课的学习,我对音乐的思想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从前,我只是喜欢聆听音乐,享受音乐给心灵带来的那份惬意和舒心。
现在,我认识到,音乐它是一个有灵魂的东西。
它不仅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同时又是生活的真实反映。
一个学期下来,我不仅聆听了各种各样的音乐,有古典派的,浪漫主义派的,遍及世界各地,也学到了不少音乐知识和一些伟大音乐家的成功事迹。
第一堂课,老师给我们听的是中国传统的古典音乐——《梁祝》。
这是一首值得让人细细品味的优秀名曲。
它源自于一个古老而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因无法与封建礼教的婚姻约束作抗争,最终化为两只蝴蝶的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整首曲子富有丰富的创作灵感,时而欢快,时而悲愤,时而舒缓,时而激昂。
从旋律风格的变化中可以领悟到,剧情也是一起一伏地在变化。
悠扬的笛声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对青年男女在花间嬉戏的场景;悲凉的曲声中,我们也能感受到祝英台因梁山伯的离去而万分悲伤。
曲子的最后一段也表现出一丝欣喜的韵味,那是两人双双化蝶后所表现出来的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渴望。
终究,还是一个完美的结局。
在欣赏之余,老师也带领同学们一起哼唱这首千古绝唱——《梁祝》,这让我们对它的理解更深了一分。
除了《梁祝》,我们我们也欣赏了其他的古典音乐,有铿锵有力、催人奋进的《十面埋伏》,也有别具情调、另有风情的《春江花月夜》,还有欢快悠扬、舒缓惬意的《高山流水》。
我们更是被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深厚情谊所感动。
在聆听中国当代著名音乐家唐建平的《圣火2008》之时,思绪将我们拉回到那极不平凡的一年——2008。
雪灾、地震,这些给中国带来无比剧痛的灾难深深地印在中国人民的脑海里。
然而,面对这些困难,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
相反,我们凭着顽强拼搏的精神战胜了这些困难,挽救了众多生命。
《圣火2008》表现的正是中国人民这种百折不挠、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
音乐鉴赏的心得体会6篇

音乐鉴赏的心得体会6篇有了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中的思考和总结,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中总结的宝贵经验,为我们规划未来的路程提供了重要参考,网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音乐鉴赏的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音乐鉴赏的心得体会篇1每天我们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音乐,或喜或悲,或激扬或低沉,我们感受着音乐的种种,然而很多人都把音乐仅仅当做歌来听,而并不懂得音乐的内涵、魅力、作用。
音乐不仅是简单的几首歌,几个曲子,它有着深刻的意蕴,它包含了很多知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音乐但却能起着巨大的作用,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更加敏锐。
首先,音乐能开发一个人的思维,启迪一个人智慧。
法国大文豪雨果有一句至理名言:"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
"可见音乐对一个人的智力的开发有着重大的作用,很多人胎教选择的就是用音乐,就因为音乐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心理感应,从而开发一个人的思维。
记得美国有一所中学每年都会培养一大批优秀学生,而且他他们的学生最后很多都成就斐然,有个记者去调查采访,当问及校长为何他可以培养出这么多的人才时?校长笑道,“因为我们注意开发学生的思维,原来在他的学校读书,如果想要毕业的话,不仅需要各门成绩都达标,还有一点额外的要求就是每个学生必须学会一门乐器,这就是他们的秘诀,很简单,但是很科学,因为他们懂得开发学生的思维,也就是智力啊!音乐能让人变得敏锐,思维更加活跃,这对一个人的开拓创新的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美国心理学家劳舍尔曾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过一篇《音乐与空间作业的表现》的文章,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
文章论证了听莫扎特音乐能够促进人的空间技巧。
劳舍尔说,他邀请大学生听音乐,然后对他们进行智商测试。
某大学生在听了10分钟的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后,在空间推理测试中的得分有明显的提高。
比如,“与听放松指令和不听音乐时相比,听了音乐的大学生智商得分(iq)提高了8或9分,这一发现激起了公众对莫扎特音乐的热情,虽然一些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这就是后来被广泛传播的“莫扎特效应,现实中,音乐对人的智慧的开发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前任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在他的《音乐笔谈》一书中,谈到在接见香港汇丰银行总经理时,总经理向他介绍汇丰银行招聘专业人才时,同时也招进一些音乐艺术人才,然后加以专业训练,结果这些人在同样工作岗位上往往比本专业的人员还出色。
《音乐鉴赏》课程标准

《音乐鉴赏》课程标准2017-09-14 22:40课程代码:适用专业:全院所有专业教学模式:理论+实践计划学时: 36一、课程性质《音乐鉴赏》课程主要对如何欣赏音乐、音乐的基本要素以及音乐表演与欣赏大量的名曲实例和对学生进行听觉训练的内容,面向全体学生揭示音乐规律、介绍音乐知识、剖析音乐作品指导音乐鉴赏。
采用理论讲授为主,作品鉴赏与社会实践活动为辅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
2.陶冶思想情操,提高精神境界。
3.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4.联系专业实际,不断提高艺术素养。
课程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因此本课程在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意识养成方面起支撑和促进作用。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知、应会”的原则,以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意识为重点。
2.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和审美实践能力。
3.把审美创造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
(二)课程的设计思路《音乐鉴赏》课程在设计思想上以培养学生进步的审美观和鉴赏能力为主,科学分析和正确看待中华民族艺术的独特价值;引导学生体会传统音乐作品的深厚底蕴和现当代音乐作品的独创性,体会中外不同民族音乐的特点和审美取向。
本课实质上讲也承担了美育的基本功能。
课程内容力求新颖独特,在了解传统艺术基本面貌的基础上,尽可能对新的艺术门类和形式进行较深入的了解,启发学生对各种艺术现象发生的社会根源进行自觉探讨。
掌握艺术随时代发展而嬗变的规律。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使美术素养真正潜移默化为自身的素质。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与其他课程无内在的逻辑关系上的联系,因而放在第几学期均可,也并无必然的先修课与后续课。
二、课程目标(一)课程总体目标教学目标和总体要求是让学生掌握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学会自觉欣赏美术或艺术作品,成为一种职业习惯,持续不断的提高艺术素质。
高中[人音版] 《音乐鉴赏》目录.doc
![高中[人音版] 《音乐鉴赏》目录.doc](https://img.taocdn.com/s3/m/7124cab014791711cc7917d9.png)
高中[人音版] 《音乐鉴赏》目录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六节:鼓乐铿锵第七节:丝竹相和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第十五节:贝多芬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三十课:祖国赞歌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第三十四节:新时代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六节:鼓乐铿锵第七节:丝竹相和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第十五节:贝多芬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三十课:祖国赞歌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第三十四节:新时代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六节:鼓乐铿锵第七节:丝竹相和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第十五节:贝多芬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三十课:祖国赞歌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第三十四节:新时代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六节:鼓乐铿锵第七节:丝竹相和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第十五节:贝多芬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三十课:祖国赞歌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第三十四节:新时代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六节:鼓乐铿锵第七节:丝竹相和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第十五节:贝多芬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三十课:祖国赞歌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第三十四节:新时代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六节:鼓乐铿锵第七节:丝竹相和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第十五节:贝多芬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三十课:祖国赞歌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第三十四节:新时代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六节:鼓乐铿锵第七节:丝竹相和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第十五节:贝多芬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三十课:祖国赞歌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第三十四节:新时代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六节:鼓乐铿锵第七节:丝竹相和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第十五节:贝多芬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三十课:祖国赞歌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第三十四节:新时代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六节:鼓乐铿锵第七节:丝竹相和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第十五节:贝多芬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三十课:祖国赞歌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第三十四节:新时代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六节:鼓乐铿锵第七节:丝竹相和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第十五节:贝多芬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三十课:祖国赞歌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第三十四节:新时代。
《音乐鉴赏》课程标准

《音乐鉴赏》课程标准
音乐鉴赏课程标准
1. 课程目标
-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 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流派的欣赏能力
-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的能力
-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观
2. 课程内容
- 音乐基础知识:音符、音阶、调式等
- 音乐流派: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 音乐作品欣赏:选取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音乐历史:介绍音乐的发展历史和重要音乐人物
- 音乐表演: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和展示活动
3. 课程要求
- 学生需要具备基本的音乐知识和音乐理论基础
- 学生需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活动
- 学生需要完成相关的作业和项目任务
- 学生需要参加音乐演出和音乐会等相关活动
4. 评估方式
-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 课堂测试:对学生对课程知识和理解掌握程度的考查- 项目作业:让学生进行音乐作品分析和创作等任务- 考试:对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综合评估
5. 参考教材
- 《音乐鉴赏入门》
- 《音乐鉴赏导论》
- 《音乐的人类学》
6. 参考资源
- 音乐欣赏网站和应用程序
- 音乐节目和音乐会
- 音乐院校和专业音乐教师的讲座和指导
以上为《音乐鉴赏》课程标准的简要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充。
《音乐鉴赏》认识与收获

《音乐鉴赏》认识与收获音乐鉴赏是指对音乐作品进行理解、感知和评价的过程。
它远不仅仅是欣赏美妙旋律或和声,而是涉及对音乐形式、结构、风格、情感表达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等多方面的理解和感悟。
我从课堂与网络上了解了音乐鉴赏,总结有以下几点:1. 音乐的本质音乐是人类创造的艺术形式之一,通过声音的组合和编排来表达情感、观念和想法。
它由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构成。
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文化的表达方式。
音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音乐鉴赏成为一项深入的学习和体验过程。
2. 音乐鉴赏的目的音乐鉴赏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它可以拓展人们的审美视野,提高对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的理解,增强对音乐作品内在美和情感表达的感知。
鉴赏音乐也可以促进个人的情感交流和文化交流,促进人们对音乐艺术的独特体验和认识。
3. 音乐鉴赏的要素音乐鉴赏的要素包括音乐的结构、旋律、和声、节奏、乐器运用等方面。
了解这些要素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表达。
音乐的结构对于理解作品的整体布局和发展非常重要,而旋律、和声、节奏则是构成音乐的基本元素,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 情感与表达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通过音符和旋律传递出丰富的情感和情绪。
音乐鉴赏不仅需要理解音乐的技术性,更需要体验和感受音乐所传递的情感。
作曲家、演奏者、以及听众在音乐中表达和感知情感,这种情感交流构成了音乐鉴赏的核心。
5. 历史文化背景音乐的创作和演奏都受到历史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了解音乐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文化脉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音乐作品所处的历史时期、作曲家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等都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有重要影响。
6. 教育与培养音乐鉴赏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音乐教育,人们能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水平,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音乐课程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更能够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音乐鉴赏课程便是其中之一,它是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一门课程。
音乐鉴赏课程主要内容

音乐鉴赏课程主要内容《音乐鉴赏》课程是音乐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教授学生基本的音乐鉴赏技能,如如何辨别音乐,如何识别音乐类型和如何了解音乐历史背景等。
本文主要介绍音乐鉴赏课程的主要内容,其它音乐学科的详细介绍可以在另一篇文章中详细阐述。
音乐鉴赏课程的内容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基本的音乐鉴赏技能音乐鉴赏技能是指能够根据听到的音乐,回忆它的内容、把握它的表达内容,以及恰当地评价它等能力。
如果希望让学生掌握和利用音乐,首先要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技能。
这也是音乐鉴赏课程所设计课程的旨趣所在。
1、音乐基础理论。
学习音乐鉴赏课程,首先要掌握音乐基本理论,包括音乐理论、解析与分析、乐器与节奏、音乐形式、声调、音乐风格、音乐历史等内容。
只有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理论,才能有效训练和提高音乐鉴赏技能。
2、聆听训练。
训练学生的聆听技能是音乐鉴赏教学的重点。
学生应在聆听课程中培养自己的听力,让学生学会辨别和识别各种不同的音乐,并了解它们所传达的信息。
3、音乐评价。
音乐鉴赏技能要求学生要学会对音乐作出客观、审慎的评价和判断。
只有掌握了客观的评价技能,才能更好地欣赏音乐的价值,以及充分认识和体味音乐的复杂性。
二、音乐历史学习音乐鉴赏课程,学生应当掌握音乐历史之相关知识,重点讲解音乐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各个时期艺术风格特点等。
学习音乐历史,应首先了解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包括中国乐派及其艺术特点;其次,学习欧洲音乐发展的历史、标志性的音乐家及其主要作品;最后,学习现代音乐发展的历史,以及有关现代音乐及其趋势的相关知识。
三、音乐欣赏学习音乐欣赏是一个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除了学习有关音乐概念及其历史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倾听,学会从听到的音乐中去感受它的美,有意识地去欣赏音乐,并依据自己的主观感受作出真实的反应。
总而言之,基本的音乐鉴赏技能和深入学习音乐历史、音乐欣赏等是《音乐鉴赏》课程的主要内容。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感受音乐的美,并有效发挥音乐所带来的乐趣和愉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鉴赏复习材料
西方音乐流派
一.巴罗克时期(1600——1750)
1.音乐特点:作品大都宏伟壮观充满活力,以复杂沉重的复调音乐为主。
2.代表人
巴赫:代表作《马太受难曲》《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包括前奏曲和赋格)
亨德尔:代表作《水上音乐》《焰火音乐》;还有斯卡拉蒂、维瓦尔蒂等
3。
中国明代律学家朱载堉1581年首创“新法密律”并计算出十二平均律,比西方早一百年。
二.维也纳古典乐派(1750——1810)
1音乐特点:崇尚理性,形式严谨,以简洁明快的主调音乐为主。
.
2代表人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暴风雨》《热情》,
交响乐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
歌剧《费代里奥》
海顿:交响曲《时钟》
清唱剧《四季》《创世纪》
莫扎特:歌剧《魔笛》《唐璜》《费加罗的婚礼》
三.浪漫主义音乐(1820-1910)
1.音乐特点:从主观的角度感受事物,强调个人主观情感的表达。
2.代表人:
舒伯特艺术歌曲《魔王》《鳟鱼》《致音乐》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纺女》《冬之旅》
交响曲《未完成》)
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幻想即兴曲》《华丽圆舞曲》
李斯特首创交响诗体裁,作品:《前奏曲》《塔索》《匈牙利狂想曲》《爱之梦》
柏辽兹首创标题音乐,作品:《幻想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
3.艺术歌曲: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
多为独唱曲有精心编配的钢琴正谱伴奏,对演唱技术有较高的要求。
4.练习曲:是为练习某种乐器演奏和嗓音演唱技术而创作的乐曲。
5.标题音乐:浪漫主义作曲家将音乐与文学、戏剧、绘画等其他艺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综合性音乐形式,是一种用文字来说明作曲家创作意图和作品思想内容的器乐曲。
“标题音乐”往往与“纯音乐”相对应。
例:《图画展览会》《荒山之夜》
四.民族乐派(1860年左右)
1.音乐特点:作曲家探索民族的音乐语言和表现形式,采用民族的题材内容,描写民族的风土人情,歌颂祖国河山和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
2.代表人:
捷克斯美塔那交响诗《我的祖国》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
捷克德沃夏克歌剧《水仙女》
芬兰西贝柳斯交响诗《芬兰颂》
俄国格林卡“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
歌剧《伊凡苏萨宁》《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管弦乐《卡马林斯卡亚幻想曲》
俄国柴可夫斯基交响曲《第六悲怆》;序曲《1812年》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
《胡桃夹子》
3.俄国强力五人团
成员: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丁、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作品:穆索尔斯基:管弦乐《荒山之夜》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歌曲《跳蚤之歌》4.交响诗:按照文学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作成的大型管弦乐曲。
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
例如:西贝柳斯《芬兰颂》;斯美塔那《我的祖国》
五.印象乐派
1.音乐特点: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突出瞬间的主观印象,重视和声配器色彩,意境幽静朦胧飘忽空幻。
2.代表人:德彪西
3.作品:交响素描《大海》;歌剧《佩利亚斯兰与梅丽桑德》;管弦乐《牧神午后前奏曲》;
钢琴曲《意象》《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六.表现主义音乐
1.音乐特点:表现内心苦闷,孤独,恐惧,绝望等情绪
2.代表人:勋伯格(奥地利),贝尔格,韦伯恩
3.无调性音乐:没有调性的音乐出现于20世纪初,它取消了各音之间的音级功能差别打破传统大小调体系的束缚,八度中的十二个半音处于平等地位,既不与某个调性中心有关系,也不依附于某个主音,从而避免和否定了调中心的存在。
作品:勋伯格《五首管弦乐曲》;独唱套曲《月迷彼埃罗》
4.十二音音乐作品:勋伯格《第三弦乐四重奏》《华沙幸存者》
七.爵士乐(JAZZ)
1.起源:美国南部新奥尔良的黑人舞蹈音乐,源自美国的黑人歌曲和“拉格泰姆”。
2.代表作品:格什温的钢琴与乐队作品《蓝色狂想曲》,贝尔格的歌剧《璐璐》3.分类:迪克西兰爵士乐(代表人:路易斯阿姆斯特朗,金奥利弗),自由爵士乐4.爵士乐之父: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南部之子》
中国音乐部分
一.古琴音乐
1.古琴形制:七弦,十三徽
2.代表曲目:《高山》《流水》《阳春》《白雪》
3.赏析《流水》:曲式:“起,承,转,合”结构,谱源于《神奇秘谱》;此曲伴“航行者”太空船遨游太空
二.古代歌曲
1.发展历程:诗经,楚词,乐府,绝律诗,词,曲等不同发展阶段。
2.代表作品:《阳关三叠》《扬州慢》
三. 学堂乐歌
1.定义:“学堂乐歌”是我国清末民初新型学校教育改革的具体产物之一,最初是“维新派”领袖康有为于1898年5月向光绪上书:“请开学校折”中提出的。
以李叔同沈心工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在学校里开设乐歌课所唱歌曲统称为学堂乐歌。
2.主要内容及代表作品:
A、“富国强兵”、以抵御列强欺凌的爱国主义,代表性的歌曲有:《何日醒》《黄河》
B、积极宣传和推行“军国民教育“的,代表性的歌曲有:《体操-兵操》等;
C、极拥护推翻帝制、欢呼民主共和新政的建立的,如:《革命军》(沈心工编)
D、呼吁妇女解放、鼓吹男女平等“反封建”民主精神。
代表作:《勉女权》《女子体操》《缠
足苦》;
E、鼓吹学习新文化、推动民主思想的,代表性歌曲有:《运动会》、《电报》、《文明婚》等;
F、结合学校生活向青少年进行勤学苦练的思想教育和热爱生活的教育的,如:《勉学》《春游》《送别》
3.四位音乐家的作品风格比较
主要作品音乐风格对会的主要贡献
沈心工《体操兵操》《黄河》歌词浅显易懂,词曲结合好,适合儿童学唱编写大量乐歌,宣扬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李叔同《送别》《西湖》《春景》所作乐歌文辞秀美,富于意境和韵味
创办中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
萧友梅艺术歌曲《问》所作乐歌贴和时政,善于运用西方音乐要素1927年到上海创办国立音乐院(即现在的上海音乐学院)
黄自清唱剧《长恨歌》,艺术歌曲《玫瑰三愿》
作品题材丰富,体裁广泛,风格典雅旋律流畅结构严谨
介绍西洋近代音乐理论,造就大批音乐专业人才。
4..清唱剧
又称神剧,是巴洛克时期的一种混合歌乐的形式。
将宗教或史诗题材的歌词谱以曲调,由许多乐章组成,包括:咏叹调喧叙调合唱等曲体。
题材包括:抒情的,戏剧的,历史的,宗教的。
无布景动作与服装,多在教堂或音乐厅演出。
例如:黄自《长恨歌》;海顿《四季》《创世纪》
四..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
1.聂耳:作曲家,云南人。
民乐合奏:《金蛇狂舞》《翠湖春晓》歌曲:《卖报歌》《新女性》《码头工人》《铁蹄下的歌女》《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梅娘曲》
2.冼星海:作曲家,广东人。
歌曲:《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生产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第二乐章《黄河颂》;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第四乐章《黄水谣》;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第六乐章《黄河怨》;第七乐章《保卫黄河》;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
五.左翼音乐运动组织
北平左翼音乐家联盟聂耳,王旦东等
中苏音乐学会聂耳,任光,田汉等
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聂耳,任光,张曙等
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张曙,安娥,吕骥等
六.歌剧:
1.歌剧是综合音乐,戏剧诗歌舞蹈和舞台美术等艺术要素,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
演唱包括独唱,重唱,合唱等。
2.中国新歌剧代表作:(六部)
* 马可《小二黑结婚》《白毛女》
* 梁寒光《赤叶河》
* 羊鸣《江姐》
* 罗宗贤《刘胡兰》
* 张敬安《洪湖赤卫队》
* 石夫《阿依古丽》
七.新中国的音乐家及其作品
陆祖龙合唱《祖国永远是春天》《一束山茶花》独唱曲《娄山关》《心中的玫瑰》《长城永在我心上》
吕其明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秦咏诚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我为祖国献石油》
施光南歌曲《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歌剧《伤逝》
彭修文民族管弦乐曲《彩云追月》《花好月圆》《丰收锣鼓》《瑶族舞曲》《乱云飞》郭文景交响序曲《御风万里;》歌剧《狂人日记》《夜宴》;交响合唱《蜀道难》;交响诗《川崖悬葬》;协奏曲《愁空山》;室内乐《戏》《甲骨文》《社火》
谷建芬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歌声与微笑》《烛光里的妈妈》《那就是我》赵季平歌曲《好汉歌》。
为电视连续剧《大宅门》《笑傲江湖》电影《大话西游》《霸王别姬》等配乐。
印青歌曲《走进新时代》《凝聚》《西部放歌》《永远跟你走》音乐剧《迷人的港湾》舞剧《妈祖》
三宝歌曲《你是这样的人》电影乐《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
刘炽歌曲《祖国颂》《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英雄赞歌》
乔羽词作家,被称为“词坛泰斗”。
作品有《思念》《让我们荡起双桨》《难忘今宵》《爱我中华》《我的祖国》《祖国颂》
八.补充音乐家及其称号
1、巴赫(音乐之父、复调大师)
2、海顿(交响乐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
3、(乐圣)
4、莫扎特(音乐神童)
5、舒伯特(艺术歌曲之王)
6、李斯特(钢琴之王)
7、肖邦(钢琴诗人)
8、帕格尼尼(小提琴之王)
9、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王)
10、格林卡(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
11、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爵士乐之父)
12、冼星海(人民音乐家)
13、德国“三B作曲家”是指(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
其他
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孟加拉被称为“音乐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