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新加坡小学华文教学中的实验研究_林建才
思维导图在新加坡小学华文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分的学生在这一次的考试选择写命题作文。
表 2 小四实验班与控制班的作文平均成绩
班级
单元测验 1 ( Pre- test)
单元测验 2
年中作文成绩 Post- test
4F( 实验班)
61.0%
67.5%
71.5%
4W( 控制班)
49.5%
五实验班与控制班的作文平均成绩
班级 5J( 实验班)
用思维导图作为教学工具前的“实验前”测验( Pre-
test) 。单元测验 2、作文 2 和期中考试( 作文和语文试
卷) 则是“实验后”测验 ( Post- test) 。
整个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逐步落实, 包括
计划, 行动, 观察和方式, 详见表 1。
表 1 行动研究环节
程序
活动
从 2006 年初开始计划整个实验过程, 包括遴选参与实验的 老 师 和 班 级 、制 作 电 子 课 件 和 其 它 相 关 的 思 维 导 图 材 料 。 同 计划 时还有两位帮忙制作思维导图课件的老师参与。在一个月 内完成了思维导图教学只读光盘的实验版
师。两个实验班中有 50%的华文课是用思维导图进 行教学的, 而控制班只是一般的课堂教学。以下论 述, 班级名分别简称为 4F、5J、4W、5P。
2. 工具 (1)利用微软办公系列软件中的 PowerPoint2000 电子讲稿开发教学用的思维导图 PPT。 (2)课后测验试卷。 (3)有关思维导图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效果调查表 ( 用于学生填写) 。 (4)分析工具: MS EXCEL2000。 3. 教师制作的部分 PPT 案例 实验光盘集合了小学四年级和五年级的部分教
表 4 小四实验班与控制班的语文测验成绩
参 与 实 验 计 划 的 两 位 老 师 、华 语 部 主 任 和 制 作 课 件 的 老 师 等 反思 都召开月会议, 商讨在教学上所遇到的困难, 针对学生提出
新加坡思维导图教学及其启示

④①
而 且 能打 破 思 维 禁 锢 ,让 学 生 思路 自由延 伸 ,快 速确 立 层 次 分 明 的文 章 结 构 。 我 们 不 妨来 看 一 个 例 子 ,这 是 一篇 以 “ 色 ”为 颜 话 题的做 :
④④④④ ⑧ ④
将 思 维 导 图作 为一 种 教 学 辅 助 手 段 引 入 高 中语 文
灵 感 ,在 落 笔 时胸 有 成 竹 。
环 节 ,下 面 谈谈 思 维 导 图在 这 三个 环节 中的 实 际运 用 。
1阅读 。 .
在 写作 教 学 中 ,运 用 思 维 导 图 可 分 小组 进 行 ,具 体 可 分 为 以 下五 个 步 骤 : ( )选 定 作 文 题 : ( 1 2)让
握 文章 ,但 它是 直 线 性 的 ,具 有很 大 的局 限性 ,尤 其
是 面 对 较 为 复 杂 的 散 文 时 , 更 是 如 此 。 利 用 思 维 导 图
( )学 生 动 笔 写 作 。 5
有 研 究 者 曾 经 在 新 加 坡 的 一 所 中 学 开 展 了 “ 用 运 思 维 导 图 引 导 学 生 写议 论 文 ” 实 验 。 实 验 结 果 显 示 ,
构 建 知 识 框 架 ,使复 习按 其 中的 知 识模 块 顺 序 有序 进 行 。 例 如 , 高 考 语 文 复 习 可 按 如 下 思 维 导 图 进 行 , 以 从 图 中 可 以 看 出 , 思 维 导 图 足 以 把 一 篇 课 文 的 主 要 内容 呈现 出来 ,加 上 教 师 的讲 解 ,复 杂 的 内容便 能 清 晰 、 系统 地 展 现在 学 生 的眼 前 ,从 而 帮助 学 生 更 深 提 高 复 习效 率 。
园 圈 困围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综述

小学教育2020年第8期小学阶段正是孩子思维模式形成的阶段,所以老师要用正确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思维导图培养孩子的思维模式,可以有效的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更好的学习。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在语文课上把新知识和学过的知识有效地串联在一起,提高了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早在15世纪,达芬奇创作了很多有名的图画,后来人们研究他的手稿纸时,就已经发现他当时已经有思维导图的雏形。
思维导图是一种能表达大脑内发射性想法的思维图形,思维导图通常将文字和图形结合在一起,十分简单,而且对发散思维也非常有效,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们从一出生开始就接触各种信息,这种信息在我们大脑内都会形成一个节点,这些节点都可以形成一个思维中心,然后向四周进行无限发散,再形成无数个节点,这就是思维导图的原理。
思维导图可以是有色彩,有线条的工具,可以使我们有无限的联想。
二、思维导图的特点(一)整合化的特点现在的语文课堂,要去除传统的没效果的学习方式,引入思维导图的学习模式,提高课堂的效率。
而且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学生也很喜欢思维导图这种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是通过对学生思维进行引导,然后使学生的形成一种特殊的思维方法,可以使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
整合化的特点主要是把物体的信息进行一定方式的整合,用一种逆向的思维来学习。
整合化的特点可以使学生在了解了文章整体后,对文章的结构和段落等信息进行自我梳理,可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比如,在课文《观潮》中,通过写我们来观潮的时间、地点,潮来了时的响声以及浪潮的形状是一条白线,浪潮犹如千万匹战马的气势等信息,使学生在脑海中自己想象浪潮来的时候的场景,学生将浪潮的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浪潮的场面,这就是思维导图整合化的特点。
(二)结构化的特点小学生相比于复杂的文字而言,对于图形和线条更加感兴趣,思维导图刚好可以结合图形和线条来使复杂的知识体系以一种简单的方式体现出来,这样可以使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学习到很多知识,也不会混淆知识点,这是思维导图结构化的特点。
新加坡《小学华文课程标准》的特点与启示

新加坡《小学华文课程标准》的特点与启示
沈妍
【期刊名称】《现代教学》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新加坡的华文教育有其不同于中国的特殊性。
它既不同于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把华文作为第一语言的母语教学,也不同于其他国家把华文作为第二语言的外语教学,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种状态即汉语是作为第二语言的母语。
【总页数】3页(P74-76)
【作者】沈妍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512.7
【相关文献】
1.我国“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与新加坡“小学华文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J], 张洁;彭恒利
2.新加坡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标准》的特点及启示 [J], 王天桥;刘红
3.新加坡中学华文课程标准及教材中“评价”元素的考察及启示 [J], 李平
4.新加坡中学华文课堂教学实施的特点及启示 [J], 杨侠
5.人海关系视角下我国和新加坡海洋教育内容比较与启示——以小学阶段我国《语文》和新加坡《华文》教科书为例 [J], 姚冬琳; 李伟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甘肃省皋兰县三川口小学 保先翠【摘 要】 思维导图算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方式,它不但能在教学中帮助老师更清楚地梳理思路,保证教学的质量,还能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条件,主次更明显,相比较于传统的开门见山式,边讲边看的教学更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思维导图;小学语文;教学应用;问题;方法所谓的思维导图教学,其实就是对学生心图或脑图的培养,既是对学生心智和思考能力的一个培养,又是在教学中能有效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图形教学工具,是开发学生学习潜力的教学手段。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应用,成了老师在课堂上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思维工具。
事实证明,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好处很多,重点、次重点以及边缘的、拓展的知识都能一目了然,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加清楚,更加准确地掌握老师教学的节奏,保证教学的质量,使老师也好,同学也好,都能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
针对思维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现状以及其应用策略等,谈一些自己的思考,与大家分享、交流。
一、思维导图在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可能还是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大多数小学语文老师更是想给学生真正的、直接地传授知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忽视教材中的很多视觉信息,也忽视了学生感官及其能力的发展和培养。
其实我们发现,这种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或许还可以,因为他们理解能力强,学习的目标性也比较强,对于学习也有自己的正确认识。
可是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老师如果没有任何设计,用简单、直接方式,引导识字、读字、写字等,学习这个汉字,是很难激发其兴趣,也很难达到我们理想的教学效果。
因此,老师要在教学中转变观念,进行创新,运用思维导图,使小学生认字教学目标也变得清楚,目标明确,内容详实。
比如,用思维导图为生字词教学创设情境,不但能有效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加深学生对字词读音、含义、书写方法的理解,还能有效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觉得识字学习简单、轻松。
汉语拼音正词法在新加坡华文教材中的应用

汉语拼音正词法在新加坡华文教材中的应用
刘振平
【期刊名称】《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8(019)002
【摘要】新加坡2015年起陆续出版的小学华文教材遵循正词法拼写汉语拼音,是有充分的理据的.一是如今的新加坡华语学习者已主要是第二语言学习者,需要借助分词连写划分词界、培养词感;二是分词连写符合人脑处理语言信息的规律,无论学习者有无华语语感,汉语拼音分词连写都是有必要的;三是专名词语词首字母大写能够帮助学习者判断词义.但由于新加坡民众对正词法尚不熟悉,对新版教材依据正词法拼写汉语拼音的做法提出了一些质疑.我们应进一步加大正词法的国际宣传,并推动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依据正词法拼写汉语拼音以为国际社会做好表率.同时,新加坡教育部也应进一步向本国民众全面阐释依据正词法拼写汉语拼音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总页数】5页(P17-21)
【作者】刘振平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南宁5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25.3
【相关文献】
1.新加坡小学华文教材汉语拼音注音的历史演变 [J], 王燕燕;罗庆铭
2.《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应用语言学研究大有可为 [J], 彭泽润
3.汉语拼音方案和正词法基本规则及其应用 [J], 马庆株
4.汉语拼音正词法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J], 李宝贵
5.新加坡中小学华文教材中的成语调研与分析 [J], 樊娜;姚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用思维导图 助力知识建构

利用思维导图助力知识建构
林雪玲
【期刊名称】《福建教育:小学版》
【年(卷),期】2014(000)012
【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支撑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辅助学习和思维的工具,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更科学有效的知识建构方法,建构科学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有效性。
那么,在以思维导图为工具的教学中,
【总页数】2页(P50-51)
【作者】林雪玲
【作者单位】厦门市莲花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7
【相关文献】
1.用思维导图助力学生构建小学数学单元知识体系 [J], 费晴
2.让思维导图助力教学——小学数学单元知识体系的构建 [J], 李军
3.用思维导图助力小学生数学知识表达的有效指导方法 [J], 吴钊和
4.利用思维导图建构小学数学知识的策略 [J], 高丽荣
5.巧用思维导图,整体建构单元知识--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复习中的教学策略探究[J], 储志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第一篇: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思维导图在小学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一、问题的提出:如今中小学写作教学,由于没有设置专门的作文教学课程,没有建立完整的作文教学体系,又缺乏独立的写作教材,同时习作和阅读、生活整合不够等原因,所以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而且以应试为目的、以教师经验为主的传统课堂,使相当多的学生感觉“作文难下笔,无话可写”等,作文成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一个突出难点。
归纳起来,小学作文课的教学暴露出如下“三轻三重”的问题:(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作文教学只强调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范文学习写作知识,并没有培养习作中真正需要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等等。
(二)重“外在输入”轻“内在兴趣激发”作文(习作)教学中,教师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和教学需要,讲授为主,忽视了学生内在对写作的需求。
(三)重“单篇深挖”,轻“系统建构”教师大多以读写结合,范文引路等方式进行习作训练,深入挖掘单元内课文蕴藏的写作资源,但是并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作文写作序列”,没有有意识梳理出作文训练体系。
针对语文作文教学的大头——“记叙文”,我们该如何来解决上述问题呢?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大背景下,我们将思维导图引入小学中高段叙事性记叙文习作(作文)课堂。
二、思维导图辅助写作研究的意义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思维导图专家东尼·博赞于 19 世纪 60 年代发明了思维导图这一组织性思维工具。
(一)直观形象的“思维导图”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美国图论学者哈里有一句名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
”我们知道,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形象的、直观的、具体的事物要比抽象的语言容易记得多,所以将“思维导图”运用在习作中可以让学生乐于写作。
(二)“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激发想象力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大量形象生动的图片、符号运用于思维导图中,在突出中心主题词的基础上,它的图表的无限延伸性还可以极大地引发学生无限联想,从而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反馈进行探讨, 从而改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 三) 结果分析 1. 学生在作文部分的成绩表现 表 2 和表 3 以及图 7 和图 8 显示出小四和小五 实验班与控制班实验前 ( Pre- test) 与实验后 ( Post- test) 的作文课堂与考试成绩。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实验 班的学生在掌握了应用思维导图的技巧后, 作文成绩 进步了。小四实验班作文成绩统计数据显示, 在对比 实验前— ——作文 1 和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后的作 文 2 的素质, 23 名学生的作文成绩进步了, 4 名学生 保留原状。再把他们的作文 2 和年中考试的作文成绩 相比较, 24 名学生有所进步, 7 名学生保留原状。 小五实验班作文成绩统计数据显示, 在对比实 验前— ——作文 1 和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后的作文 2 的素质, 22 名学生的作文成绩进步了, 2 名学生保 持原有的成绩。再把他们作文 2 和年中作文考试的 成绩相比较, 虽然平均指数下降了, 但是 17 名学生 的成绩还是进步了。年中作文考试成绩的平均指数 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有 9 名学生在这次的考试选择写 命题作文而影响了他们的表现。表 3 中, 年终考试的 成绩比作文测验 2 的成绩来得差主要原因是有一部
摘要: 华文在新加坡是第二语言, 小学教师们一直在积极探索如何将华文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学生。该国育德小学 的教师们利用思维导图工具, 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来激发学生对学习华文的兴趣, 取得了有效的效果。经过半 年的教学实验发现接受过思维导图训练的学生, 语文学习成绩有显著的进步。实验效果也鼓励了教师们利用信息技 术进行更多的语文教学探索。作为该实验过程的参与者, 作者见证了新加坡小学在应用信息技术到华文教学方面所 做的有益尝试, 在此引荐给国内相关人员以做参考。
在阅读理解课上, 教师们采取了如下的教学环 节, 以《明信片》一节的教学为例, 老师首先让学生 个别阅读篇章《明信片》( 见图 1) ; 然后分发活动纸。 让学生分成小组, 进行讨论, 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 在活动纸上完成理解的内容。小组完成活动后, 老 师便让小组之间交换活动纸, 并再加以讨论。这时, 一些没有完整答案的学生便能够把同学的答案记 下, 并在自己的活动纸上补充答案。最后, 老师再将 课前制作好的 PPT( 见图 2) 展示给学生。共同激发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在进行此活动时利用思 维导图作内容归类, 不但能够更仔细地分析篇章里 的细节, 还可以更了解篇章的关联性。完成这些思 维导图的活动后, 教师们还提供一套“是否”趣味题 让他们去完成, 以检验其学习效果( 如图 3) 。
自然地将它用“关键字”的方式表达出来, 并把它和 最相关的“次主题”连接起来。如果希望把这些要求 用一定顺序表现出来的话, 可以在完成思维导图 后, 再用阿拉伯数字把它们标记出来。任何一个“次 主题”都要用一种颜色来表示。而且, 如果可能的 话, 要尽可能用图像来表达一个关键字, 这可以大 大加深我们大脑的记忆。学生掌握了这些概念与步 骤后, 就可以开始构思、绘制思维导图了。
2007.10 中国电化教育 总第 249 期 文章编号: 1006—9860( 2007) 10—0065—04
教学研究
思维导图在新加坡小学 华文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新加坡]林建才 1, 董 艳 2, 郭巧云 1
( 1. 新加坡育德小学 母语部, 新加坡 551236; 2.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院, 北京 100875)
两 位 老 师 在 二 月 中 旬 应 用 思 维 导 图 在 “实 验 班 ”进 行 教 学 。 行动
教学重点包括: 口试训练、作文、词汇、阅读理解和课文深究 “实 验 班 ”的 老 师 不 断 地 观 察 学 生 在 课 堂 上 的 表 现 、学 生 的 习 观察 作进展和不时与学生交流, 让学生提出反馈。老师也设计了 一份调查问卷来收集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的回馈
( 4) 课堂观察和课后反思 在“实验班”的老师不断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 表现、学生的习作进展和不时与学生交流, 让学生提 出反馈。老师也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来收集学生对 整个实验过程的回馈。 参与实验计划的两位老师、母语部主任和制作
66
2007.10 中国电化教育 总第 249 期
教学研究
课件的老师都召开月会议, 商讨在教学上所遇到的
表 4 小四实验班与控制班的语文测验成绩
材, 内容的设计都是根据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与 发展司所编辑的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制作而成的。 项目包括口试训练、作文教学( 看图和命题) 、词汇教 学、阅读理解和课文深究。
本论文中仅呈现“阅读理解”和“作文教学”部分 的教学用 PPT。
( 1) 阅读理解(见下页图 1、图 2、图 3) ( 2) 作文教学(见下页图 4、图 5、图 6) 4. 程序 ( 1) 集中向学生讲授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 一开始, 学生准备几张 A4 的白纸和多种颜色的
困难, 针对学生提出的反馈进行探讨, 从而改善教学
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这样的行动研究过程对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
提高是非常有效的, 大家在小组中参与教学研究的
积极性也非常高。
( 5) 学生接受不同时段的测验
在 6 个月的实验中总共进行两次单元测验、一
次期中考试和三次作文习作的成绩来检查学生的学
习效果。其中, 单元测验 1 和作文 1 是在完全没有应
分的学生在这一次的考试选择写命题作文。
表 2 小四实验班与控制班的作文平均成绩
班级
单元测验 1 ( Pre- test)
单元测验 2
年中作文成绩 Post- test
4F( 实验班)
61.0%
67.5%
71.5%
4W( 控制班)
49.5%
63.0%
66.0%
表 3 小五实验班与控制班的作文平均成绩
班级 5J( 实验班)
在作文教学课上, 他们采取了如下的教学环 节: 以《高楼抛物》教学为例。首先, 老师要求学生仔 细观察图片( 见图 4) 并在脑中构出一个故事。接着, 老师要学生看所提供的词汇, 并想一想那些词汇可 以用在哪一张图画。在老师第一次向学生展示思维 导图时, 可以利用电脑简报( 见图 5) 与学生一同看 每一张图要怎么来写, 他们又可以利用哪些词语来 使自己的作文内容更丰富。经过老师的指引, 学生 在动笔写作文时就更有信心, 再分组完成老师给的 带空白的思维导图( 见图 6) 。
师。两个实验班中有 50%的华文课是用思维导图进 行教学的, 而控制班只是一般的课堂教学。以下论 述, 班级名分别简称为 4F、5J、4W、5P。
2. 工具 (1)利用微软办公系列软件中的 PowerPoint2000 电子讲稿开发教学用的思维导图 PPT。 (2)课后测验试卷。 (3)有关思维导图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效果调查表 ( 用于学生填写) 。 (4)分析工具: MS EXCEL2000。 3. 教师制作的部分 PPT 案例 实验光盘集合了小学四年级和五年级的部分教
看图作文测验 1 (Pre- test)
看图作文测验 2
年中作文成绩 Post- test
48.3%
57.3%
49.8%
5P( 控制班)
52.5%
55.3%
46.8%
2. 学生在语文部分的成绩表现 表 4 和表 5 以及图 9 和图 10 显示实验班与控制 班在实验前和实验后的语文测验与考试成绩。同样实 验班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在教师应用思维导图作文 教学工具后有所提升。小四实验班的语文测验和考试 成绩的统计数据显示, 在对比学生实验前的单元测验 1 和采用思维导图教学后的单元测验 2 的成绩, 34 名 学生有所进步。再把他们单元测验 2 和期中的语文考 试成绩相比较, 22 名学生的成绩进步了。 小五实验班语文成绩统计数据显示, 在对比实 验前— ——单元测验 1 和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后的 单元测验 2 的水平, 23 学生的语文成绩进步了。再 把他们单元测验 2 和年中语文考试的成绩相比较, 虽然平均指数下降了, 但是 9 名学生的成绩还是进 步了。年中语文考试成绩的平均指数下降的主要原 因是考试的项目比单元测验来得多, 学生需要时间 适应新的考试模式。
用思维导图作为教学工具前的“实验前”测验( Pre-
test) 。单元测验 2、作文 2 和期中考试( 作文和语文试
卷) 则是“实验后”测验 ( Post- test) 。
整个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逐步落实, 包括
计划, 行动, 观察和方式, 详见表 1。
表 1 行动研究环节
程序
活动
从 2006 年初开始计划整个实验过程, 包括遴选参与实验的 老 师 和 班 级 、制 作 电 子 课 件 和 其 它 相 关 的 思 维 导 图 材 料 。 同 计划 时还有两位帮忙制作思维导图课件的老师参与。在一个月 内完成了思维导图教学只读光盘的实验版
关键词: 思维导图; PPT 材料; 行动研究; 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思维导图自 20 世纪 60 年代由英国教育兼心理 学家 Tony Buzan 提出以来, 广泛地应用于学习、工 人的神经网络图。这 种创新的笔记方法大大地提高了理解能力和记忆能 力, 有助于改进使用者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1]
育德小学在实验中选取了小学四年级和五年级 各两个班为实验班和控制班, 共有 144 名学生参与实 验。整个实验通过“行动研究”的方式, 以半年的时间为 限, 并通过与另外没有应用思维导图教学的班级( 控 制班) 相比较, 发现实验班的成绩有了显著的进步。
本研究采取准实验研究设计, 并结合“教师行动研 究”的方式, 因其倡导的“教师即研究者”“教师参与教 育研究”的主张, 而在对教师的职业情感, 教师的教育 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等方面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