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历史

合集下载

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史
大室内的使用面积,在建筑平面 上创造性地使用“减柱法”,使梁架结构发生一些变化。
华严寺位于 大同古城内西南 隅,始建于辽重 熙七年(公元 1038年),依据 佛教经典《华严 经》取“慈悲之 华,必结庄严之 果”的大乘教义 而命名。
奉国寺在辽宁 省义县城内东街路 北。创建于辽开泰 九年(1020)。初名 咸熙寺,后易奉国 。寺内主要建筑为大
北京友谊宾馆贵宾楼
上海体育馆(上海大舞台)
(5)20世纪80年代建筑
这个时期,建筑创作的发展涉及面之广,类型之多,规模之大,在历史上是 空前的。高层建筑中以其功能多样,空间组合丰富,造型独特称为每一个大城市 的标志性建筑,如北京国际饭店、广州白天鹅宾馆。
(6)20世纪90年代至今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上海88层的金茂大厦、台湾101大厦竞相攀高。在各 城市涌现多种代表作品,如北京国际展览中心,简洁的平面组合,给人们现 代建筑的时代感和雕塑感。
太和殿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庞大也是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其建筑规制 之高,装饰手法之精,堪列中国古代建筑之首。而太和殿之上为建筑形式最高的 重檐庑(wǔ)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m、重约4300kɡ的大吻,在中国古建筑的 岔脊上,都装饰有镇瓦,这些镇瓦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 而有数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共有10个),这在中国宫殿建 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钩心斗角
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
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筑
魏晋南北朝时 期是历史上大 动乱的时期, 佛教得以广泛 地传播与发展 。一时间,兴 建佛寺,蔚然 成风。这个时 期还有石窟寺 的出现。很多 成为了我国古 代文化的宝贵 财富。图为山 西大同的云冈 石窟。
图为甘肃敦煌的莫高窟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建筑有哪些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建筑有哪些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建筑有哪些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建筑,这些建筑代表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艺术风格。

以下是一些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建筑。

故宫故宫是位于北京市中心的一座宏伟建筑群,也是中国最大且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宫建筑。

它建于明朝,成为清朝的皇家宫殿,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以其庞大的规模和精美的建筑风格而闻名,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巅峰之作。

长城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防御工事,被誉为中国的国家象征之一。

它建于古代,目的是保护中国免受外来侵略。

长城横跨中国北部,全长超过2万公里。

其独特的设计和壮丽的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大雁塔大雁塔位于中国古都西安市,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塔。

它建于唐朝,主要用于存放佛经和佛像。

大雁塔的建筑风格独特,结构精巧,展示了唐朝的建筑艺术特色。

它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标志之一。

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郊区。

它建于清朝,是一座以宫殿、湖泊和山水为主题的庭园。

颐和园以其精美的园林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著名,吸引了大量游客。

兵马俑兵马俑是位于中国陕西省的一个世界遗产,属于秦始皇陵的一部分。

它是一组用陶土制成的兵马模型,用于保护秦始皇的陵墓。

兵马俑规模宏大,栩栩如生,展示了古代中国的军事和艺术水平。

杭州西湖西湖是中国最著名的湖泊之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它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文化价值而闻名。

西湖周围的建筑、园林和文物遗址与湖泊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这只是中国历史上著名建筑的一小部分,还有许多其他建筑物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通过欣赏这些神奇的建筑,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中国建筑发展历史脉络

中国建筑发展历史脉络

中国建筑发展历史脉络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建筑历史的国家,其建筑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和变迁。

从古代的木构建筑到现代的高楼大厦,中国建筑展现出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下面将从不同的历史时期来探索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

古代建筑时期(公元前2100年-公元1840年)古代中国的建筑风格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00年的夏朝时期。

在这个时期,木构建筑是主要的建筑形式,如夏朝的宫殿和祭祀建筑。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建筑技术逐渐发展,出现了更加复杂和精美的建筑形式。

周朝时期,中国的建筑开始出现独特的风格,如宫殿建筑和城墙。

这个时期最著名的建筑是北京的紫禁城,它是明清两代皇宫的中心。

紫禁城的建筑风格受到了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的影响,同时也融入了其他文化的元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建筑技术逐渐成熟,并出现了一些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建筑。

比如,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的地下宫殿,它展示了古代中国人的建筑智慧和技术水平。

近代建筑时期(公元1840年-1949年)19世纪中叶,中国面临着来自西方国家的侵略和改革开放的压力。

这个时期,西方的建筑风格开始进入中国,对中国建筑风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西方的建筑技术和材料被引入中国,使得中国的建筑风格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建筑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即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这种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和西方建筑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形式。

比如,上海的外滩建筑群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它融合了中西文化的元素,成为了上海的标志性建筑。

现代建筑时期(1949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建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建设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建筑。

比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和国家大剧院,上海的东方明珠塔和上海中心大厦,都是中国现代建筑的代表。

中国的现代建筑不仅注重功能和实用性,还注重文化和艺术性。

许多建筑设计师将传统中国文化和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了许多独特的建筑作品。

中国古代建筑史ppt课件

中国古代建筑史ppt课件

凤雏建筑基址 墙体 厚580—750mm 墙皮 厚10mm 屋顶 厚70—80mm 台基 高1300mm;南北长45.2米、东西宽
32.5米 柱础 立柱 深度 -
召陈建筑遗址 厚800mm 高760mm;东西长22.5米、南北宽10.4米
直径900—1000mm 直径500—700mm 入土100mm
隋唐五代
隋唐五代
年代 公元581年—公元907年
特征
隋唐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个富有创造力的高潮时期。从盛唐(8世纪) 开始,融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逐渐形成完整的建筑体系。中国古代的 宫殿、寺院、第宅等的布局和形式至此已基本定型。高坐式家具形式也 已稳定下来。
建筑 大兴城、赵州安济桥
人物 李春
匠、技工、工程师、斗栱体系、建筑构造与造型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建筑 佛塔、石桥、皇陵、园林、宫殿 人物 喻皓、沈括、李诫 著作 《木经》、《梦溪笔谈》、《营造法式》 进步 减柱法、移柱法;斗拱作用减弱;拱高柱高比例减小
宋代文物
宋代湖田窑影青南瓜壶
宋代官窑粉盒
哥窑双贯耳八棱瓶
宋代建筑特征
北方屋顶较陡;南方较平缓,出檐深 建筑体量较小,绚烂而富于变化 有些昂被斜袱代替 补间铺作的朵数增多
新石器时期——榫卯结构
新石器时期遗址
河姆渡遗址
山东章丘市龙山镇西河遗址
广西平乐县遗址
新石器时期建筑复原图
新石器时期
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更向前跨进了一步,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繁荣的氏族公社遍及全 国各地,从母系的氏族公社过渡到父系的氏族公社以至于逐渐解体,是新石器时代人类社会发 展的整个过程,并终于创造了青铜器文化,进入了阶级社会。
新石器时期文物
磨制石器

中国建筑文化的历史和特色

中国建筑文化的历史和特色

中国建筑文化的历史和特色建筑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文化、信仰、价值观等深层次的意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建筑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体现了中国的文化传承和历史变迁,也展示了中国人对环境、社会和自然的理解和认知。

本文主要介绍中国建筑文化的历史和特色,希望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一、中国建筑文化的历史1.建筑萌芽期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的祖先就开始在山洞、土坑等地建造简易的住所。

随着农业文明的发展,人们开始利用木材和黏土建造更加舒适和实用的房屋,如框架式建筑、土坯房、竹屋等。

这些房屋大多数都是木质结构,采用原始的技术和手工工具,简单而粗糙。

2.建筑发展期从商周时期开始,中国的建筑技术和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建筑珍品,如殷墟的殿庙、周代的宫殿和墓室、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墙、各种祭祀建筑等。

这些建筑具有丰富的装饰图案和雕刻,用材讲究,结构严谨,显示出高度的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

3.汉唐时期的建筑汉唐时期,中国的建筑文化进入一个高峰期,出现了许多独具特色和创新的建筑形式。

唐代的天坛、大雁塔、庐山白鹿洞书院、洛阳白马寺等都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它们造型优美、雕刻精细,技术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

正如诗人王之涣所说:“登高壮观天下山,任重道远思难忘。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句话既表达了中国固有的关注自然美的审美眼光,也体现了追求精神高峰的情感追求。

4.明清时期的建筑明清时期是中国建筑发展的晚期,也是最后一个辉煌时期,这个时期的建筑既融合了古典文化和自然美学元素,又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和思想内涵。

明代的紫禁城、孔庙和天坛,清代的颐和园、太和殿和圆明园,都是中国建筑文化的宏伟杰作,它们不仅体现了中国汉族文化的独特风格,也反映了多民族、多文化的融合特点。

二、中国建筑文化的特色1.注重和谐与协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与协调是至关重要的元素,这种观念也体现在中国建筑设计之中。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世界500强企业发展历史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世界500强企业发展历史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世界500强企业发展历史
1. 1950年代至1980年代初: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初成立的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在这个时期,中国建筑积极参与了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建筑工程的建设,如道路、桥梁、机场等。

2. 1982年: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进行了重组,成立了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第三建筑工程公司,这是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之一。

3. 1999年: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进行了再次重组,成立了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开始运营。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建筑行业进入了市场化和国际化阶段。

4. 2007年: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实现了双重上市,这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建筑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5. 近年来: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在国内和国际市场
上持续发展壮大,涉及的业务范围包括房地产开发、工程施工、基础设施建设、设计咨询、设备制造等。

该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参与了多个国际重大工程项目。

截至2021年,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在《财富》杂志发布的全球500强企业榜单中名列第14位,是中国唯一一家进入前20强的建筑公司,并且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建筑业排名第一。

以上是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史概述。

如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其官方网站或其他可靠来源。

中国建筑历史的发展脉络

中国建筑历史的发展脉络

中国建筑历史的发展脉络中国建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下面,我们将介绍中国建筑历史的发展脉络。

一、原始部落时期在中国的原始部落时期,人们住在简单的房屋里,主要使用自然材料,如木材、石头、泥土等。

此时,建筑结构简单,功能实用,如用于居住、储存等。

代表性的建筑有半坡遗址、良渚古城等。

二、封建王朝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进入了封建王朝时期。

在这个时期,建筑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建筑风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代表性的建筑有秦始皇陵、汉长安城、唐长安城等。

这些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展示了封建王朝的威严和尊严。

三、民族融合时期在中国的民族融合时期,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交融,形成了多元化的建筑风格。

这个时期的建筑既具有地方特色,又具有外来元素。

代表性的建筑有元大都、明南京城等。

这些建筑融合了多元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四、土木结构到石木结构在中国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土木结构和石木结构是两个重要的阶段。

土木结构主要使用木材和泥土等自然材料,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

代表性的建筑有福建土楼、黄土高原窑洞等。

而石木结构则使用石头和木材等材料,具有坚固耐用的特点。

代表性的建筑有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等。

五、砖石结构到现代化建筑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建筑逐渐从砖石结构向现代化建筑转变。

这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多样,既有传统的建筑元素,又有现代的设计理念。

代表性的建筑有上海外滩、广州塔等。

这些建筑融合了中西方的元素,展示了中国建筑的多元化和现代化。

总之,中国建筑历史的发展脉络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各具特色,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演变过程。

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智慧和创造力。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建筑奇迹古代建筑技术的巅峰之作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建筑奇迹古代建筑技术的巅峰之作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建筑奇迹古代建筑技术的巅峰之作中国的历史深厚而辉煌,留下了众多令人惊叹的建筑奇迹。

这些古代建筑是中国历史、文化和工艺的杰作,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技术水平的巅峰。

本文将探讨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建筑奇迹,带你了解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古代建筑。

第一大建筑奇迹: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而修建的一道巨大防线。

它横穿中国北方,全长约21,196千米。

长城的修建历经千年,始于战国时期,终于明朝。

长城以其壮丽的景观和宏大的规模,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奇观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第二大建筑奇迹: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敦煌市,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它是由400多个洞窟和大约4,500多个佛像组成的,表现了中国古代艺术和佛教文化的辉煌成就。

莫高窟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对于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和宗教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第三大建筑奇迹: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皇家陵墓之一。

陵墓内葬有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及其世袭皇帝的陪葬品。

秦始皇陵的建造历时数十年,规模庞大,其中最著名的是秦兵马俑,展示了古代中国的军队组织和制度。

第四大建筑奇迹: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最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位于北京市西郊。

它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艺术的典范,以其精湛的设计和独特的景观而闻名。

颐和园包括了许多湖泊、山水、庭院和建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大建筑奇迹:布达拉宫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宫殿。

布达拉宫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藏族文化的代表之一。

它的建筑风格独特,巧妙地融合了佛教、汉族和藏族建筑风格,被誉为"世界屋脊上的宝石"。

第六大建筑奇迹:北海宫殿北海宫殿位于中国北京市中轴线上,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作之一。

它是中国古代皇宫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皇家湖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1.东晋和南朝是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的奠基时期,也是由物质认知转向美学认知的关键。

(秦汉是起始)2.北海面积最大,总面积约70hm2,布局以池岛为中心,池周环以若干建筑群,与唐安大明宫太液池的手法相似。

3.避暑山庄周围20多里,园内山林占4 /5,平坦地区仅占15,其中有许多水面,系热河泉水汇聚而成。

4.园区可分为湖区平原区山岭区3大部分,湖区有泉流汇聚,水面**,堤岛布列其间,把水面分隔成若干区,景色则多仿江南名胜.5.颐和园的布局根据使用性质和所在区域大致分为4部分:1.东宫门和万寿山东部的朝廷宫室部分2.万寿山前山部分3.万寿山后山和后湖部分4.昆明湖南湖和西湖部分全园总面积4000余亩水面占3、4。

6.沿后湖东去,尽端有一处小景区“谐趣园”,仿无锡寄畅园手法,以水池为中心,周围环布轩榭亭廊,形成深藏一偶的幽静水院,富于江南园林意趣,和北海静心斋一样,同是清代苑囿中成功的园中之园。

7.昆明湖东岸是一道拦水长提。

仿杭州西湖苏堤建桥6座,此堤将湖面划为东西2部分,东面湖中设南湖岛。

8.计成著成《园冶》是我国古代最系统的园林艺术论著。

9.实例:江苏无锡寄畅园江苏苏州拙政园10.风景建设的原则和手法:1.巧遇因借2.旷奥兼用3.塑造意境。

第八章1.须弥座是由佛座演变而来的,形体与装饰比较复杂,一般用于高级建筑(宫殿坛苗的主殿)2.大木作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的主要结构部分,由柱梁枋僯等组成。

3.《营造法式》中已有梭柱做法,规定将柱身以高度等分为3.上段有收杀,中下2段平直。

元代以后重要大多用直柱。

4.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2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缓和曲线,这在《营造法式》中称为“生起”。

5.为了使建筑有较好的稳定性,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柱均向内倾斜柱搞的10、1000 在两山向内倾斜8、1000 而角柱则2个方向都有倾斜。

这种做法称为“侧脚”。

6.斗拱是我国木构架特有的结构构件,主要由水平放置的方抖形升和矩形的拱以及斜置的昂组成。

7.举是指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和屋面的材料而定。

8.在计算屋架举高时,由于各ling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所以求得的屋面横断面坡度不是一条直线,而是若干折线组成,这就是“折”。

9.叉手和拖脚叉手支撑在侏儒柱的2侧,北魏宁*石室已见。

拖脚是支撑平傅的斜向构件,多见于唐至元代,明清极少使用。

10.叉柱造和缠柱造11.悬山是2坡顶的一种,也是我国一般建筑中最常见的形式。

特点是屋檐2端悬伸在山墙以为(又称挑山或出山)。

12.硬山也是2坡顶的一种,但屋面不悬出山墙之外。

13.屋脊和屋面装饰:正脊2端使用雉尾的正式记载,其尾尖向内倾伸,外侧施稽壮纹饰。

第九章1.大木是指木构架建筑中的主要承重部分,如柱梁枋檩斗拱等。

2.建筑高度可分为:台基屋身屋顶3部分。

3.清代彩画的造型与分类主要表现在梁枋上。

常用的有和玺旋子苏式3大类。

4.和玺彩画是最高级的,仅用于宫殿坛庙的主殿堂门。

5.旋子彩画在等级在仅次于和玺彩画,它应用的范围很广,如一般的官衙庙宇和宫殿坛庙的次要殿堂等处。

6.苏式彩画一般用于住宅园林。

箍头多用联珠卍字回纹。

第五章1.最早见于我国市籍的佛教建筑,是明帝时的建于洛阳的白马寺。

2.佛寺划分以佛塔为主和以佛殿为主的2大类。

3.以佛塔为主的佛寺在我国出现最早。

4.佛塔:一座高大居中的佛塔为主体,其周围环绕方形广庭和回廊门殿。

5.以佛殿为主的佛寺基本采用了我国传统宅子的多进院式布局。

6.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建筑有成于晚唐,面阔7间,进深八架橼,单檐四阿顶。

7.金箱斗底槽檐柱有侧脚(平面上各檐柱头向内倾斜)及生起(立面,檐柱中央当心间向2侧逐间升高)。

8.佛光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河北正定隆兴寺:保存了宋代.10.观音阁位于山门以北,亦重建于辽统年,面阔5间(20.23),进深4间八橼(14.26)。

外观2层,有腰檐平坐内部3层(中间有一夹层)。

11.西藏拉萨布达拉宫是达赖喇嘛行政和居住的宫殿,也是一组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群。

12.红宫也是达赖喇嘛接受参拜及其行政机构所在,有经堂佛殿政厅图书馆仓库。

13.红宫以东的白宫,是达赖喇嘛的住所位置较红宫稍低装饰十分华丽。

14.承德位于北京通往内蒙古的要道上,又是清代帝王避暑的地方,自18世纪初,就在这里修建离宫,称为“避暑山庄”。

15.现已普陀宗庙为例。

山西芮城永乐宫。

16.伊斯兰教礼拜寺:福建泉州清净寺陕西西安化觉巷清真寺新疆。

17.在类型上大致可分为大乘佛教的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喇嘛塔和金刚宝座塔,以及小乘佛教的佛塔几类。

18.楼阁式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我国内现存唯一最古与最完整之木塔。

<营造法式>所谓的“副阶周匝”。

19.密檐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陕西西安荐福寺小雁塔20.喇嘛塔:北京妙应寺白塔21.经幢:一般由基座幢身幢顶3部分组成22.中国佛教石窟特点为:(1)建筑以石洞窟为主,附属之土木构筑很少(2)其规模以洞窟多少与面积大小为依凭(3)总体平面常依崖壁作带形展开,与一般寺院沿纵深布置不同(4)由于建造开山凿石,故工程量大费时也长。

(5)除石窟本身以外,在其雕刻绘画等艺术中,还保存了许多我国早期的建筑形象。

1)山西大同云冈石窟2)河南洛阳龙门石窟3)甘肃敦煌鸣沙山石窟4)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23.摩崖造像:江苏连云港孔望山山崖造像四川乐山凌云寺弥勒佛第四章1.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的4个阶段:1)第一,“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

2)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3)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4)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

2.将唐太宗时所建大明宫扩建而成新宫。

3.大明宫:全宫分为外朝,内廷2大部分,是传统的”前朝后寝”布局。

外朝3殿,含元殿为大朝,宣政殿为治朝,紫程殿为燕朝。

4.内廷部分以太液池为中心,布置殿阁楼台三四十处,太液池西侧的麟德殿,是天子赐宴群臣,宰臣奏事,菩臣朝见,观看伎乐等活动的重要的场所。

5.坛苗主要有3类:第一类祭祀自然神。

第二类是祭祀祖先。

第三类是先贤祠庙。

6.天坛位于北京正阳门外东侧。

7.北京社稷制度也仿自南京旧坛。

其主体建筑是一座方形的坛和2座面阔五间的殿。

坛3层,上铺五色十。

8.太庙是宗法社会皇权世袭的重要标志。

9.太庙主要建筑由正殿,寝殿,桃庙3者所组成。

10.明十三陵—明孝陵。

神道南端。

门内有碑亭。

第三章1.北京四合院:前院较浅,以倒座为主,主要用作门房,客房,客厅;大门在倒座以东,宅之龚位,靠近大门的一间多用于门房或男仆居室;大门以东的小院为熟;倒座西部小院设厕所。

前院属对外接待区,非请不得入内。

内院是家庭的主要活动场所。

外院和内院之间以中轴线上的垂花门相隔,。

整个四合院中轴线对称,等级分明,秩序井然。

2.垂花门是内宅的门,位于轴线上,亦为内院的开始,其高度和华丽取决于主人社会地位。

3.第一土楼以祠堂为中心。

第二土楼均中轴对称,保持北方四合院的传统格局性质。

第三基本居住模式是单元式住宅。

4.窑洞主要有3种:1)开敞式靠崖窑2)下沉式窑院3)砖砌的锢窑5. 锢窑如巩县新中乡张浩庄园锢窑群。

第二章1.古代都城为了保护统治者的安全,有城与郭的设置。

2.一般京城有3道城墙:宫城;皇城或内城;外城。

3.城市道路系统绝大数采取以南北为主的方格网布置,这是由建筑物的南向布置延伸出来的。

4.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模式大致有3种类型:第一类是新建城市(先秦时期许多诸侯城)第二类是依靠旧城建设新城(隋大兴城)第三类是在旧城基础的扩建(明初南京和北京)。

5.洛阳是我国五大古都之一(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增加杭州安阳合称七大古都。

6.大兴城的规划大体上仿照汉晋至北魏时所遗留的洛阳城,故其规模尺度城市轮廓布局形式坊市布置都和洛阳很相似。

但大兴城是新建城市,因此比洛阳更为规整,更为理想化。

7.上述隋时大兴城是唐长安城发展的基础。

唐代虽基本沿用了隋的城市布局,但由于主要宫殿向东北移大明宫,因此朝臣,权贵都集中到东城,使城市重心偏移一边,这是它的特点。

8.宋东京既有一个州治扩建而来,州衙改为宫城,州城修成都城,又外包一圈罗城。

9.元大都是以宫城,皇城为中心布置的。

又是新建,所以道路系统规整秩直,成方格网,城的轮廓接近于方形,全城道路分干道和“胡同”两类,干道宽约25m,胡同6-7m。

胡同以东西向为主,在两胡同间的地段上再划分住宅基地。

10.明代北京是利用元大都原有城市改建的。

11.清朝北京城的规模没有再扩充,城的平面轮廓也不再改变,主要是营建苑囿和修建宫殿。

12.地方城市的其他的基础设施:1)防御工程2)水利工程3)道路与下水道4)邮译设施第一章1.房屋遗址主要有2种:一种是长江流域多水区由巢居发展而来的干澜式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而来的木骨泥墙房屋。

2.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67千年,这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结构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

3.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表明木架建筑技术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4.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发现于辽宁西部的建平县境内。

5.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末都城----**。

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

6.西周有代表性建筑遗址有陕西止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其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建筑,由二进式院落组成,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7.瓦的发明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使西周建筑从“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进入了比较高级的阶段。

8.春秋时期,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瓦的普遍使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的出现。

9.随着诸侯日益追求宫室华丽,建筑装饰与色彩也更为发展。

10.宫城内留有高台10余座,应是赵王宫室遗址,这3处的大量高台,说明战国时高台宫室仍很盛行。

11.台上建筑物由殿堂,过厅,居室,浴室,回廊,仓库和地窑等组成。

12.汉的突出表现就是木构架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劵结构有了很大发展。

13.作为中国古代木架建筑都可以看到种种斗拱的形象。

14.著名的有四川雅安东汉益州太守高颐墓石阙、。

15.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

16.北魏佛寺以洛阳的永宁寺为最大。

17.建筑上主要兴城都城----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是我国古代宏伟,严整的方格网道路系统城市规划的范例。

其中大兴城又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城市。

18.唐代建筑主要有下例特点: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2)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的技术问题。

4)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

5)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

6)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19.到了宋朝,都城汴梁也无法再采取里坊制度和夜禁,虽仍保留“坊”的名称,但实际内容已经改变。

20.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