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碱工艺理论教案教学
氨碱法制纯碱教案初中

氨碱法制纯碱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原理及步骤。
2. 掌握氨碱法中的化学反应及反应物、生成物。
3. 能够运用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基本操作技能。
4.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原理及步骤。
2. 氨碱法中的化学反应及反应物、生成物。
教学难点:1. 氨碱法中化学反应的平衡及控制。
2.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称量器等。
2. 实验试剂:食盐、石灰石、氨气、二氧化碳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纯碱?纯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洗涤剂、纺织品等工业领域。
二、讲解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原理及步骤(15分钟)1. 讲解氨碱法的原理:以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为原料来制取纯碱。
2. 讲解氨碱法的步骤:先使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溶液。
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3微小晶体,再加热煅烧制得纯碱产品。
三、讲解氨碱法中的化学反应及反应物、生成物(15分钟)1. 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生成氨盐水的化学反应:NaCl + NH3 + H2O → NH4Cl + NaOH2. 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溶液的化学反应:NH4Cl + CO2 + H2O → NH4HCO3↓ + NaCl3. 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3微小晶体,再加热煅烧制得纯碱产品的化学反应:2NaHCO3 → Na2CO3 + CO2↑ + H2O四、实验操作(20分钟)1. 学生分组,按照氨碱法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学生总结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
2.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如何提高食盐的利用率?如何回收和利用氨气和二氧化碳?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操作,使学生了解了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原理、步骤及化学反应。
纯碱生产教案

附记
(三)联合法制碱法(侯德榜)
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1943年提出了完整的工业生产方法。
1961年在大连建成了我国第一座联碱车间,
现在已经成为制碱工业的主要技术支柱和方法之一。
原料:食盐,氨,二氧化碳。
产品:纯碱,氯化铵。
优点:原料利用率,质量好,成本低,连续生产。
三、小结
本次课重点学习了纯碱的性质和工业生产方法,特别是氨碱法和联合法制碱法。下次课我们将学习氨碱法生产纯碱的第一个工序-石灰石煅烧及石灰乳制备。
优点:原料来源方便,质量好,成本低,连续生产。到上世纪30
年代取代路布兰制碱法、成为生产纯碱的主要方法。
缺点:但是该法食盐利用率低,只能达到75%,氯离子完全没有得
到利用;生产1t纯碱约有10m3废液排出,污染环境,不宜在内陆建厂.
生产过程:石灰石煅烧;盐水制备;氨盐水制备及碳酸化;重碱的
分离及煅烧;氨回收。
第一节纯碱生产概述
一、纯碱的性质和用途
Na2CO3,纯碱,苏打,碱灰。易溶于水,在35.4℃有最大溶解度,温度高于35.4℃时溶解度下降。工业纯度为99%(以Na2O)。与水生成1(35.4℃及以上,碳氧),7(32~35.4℃,温度较窄无工业价值),10(32~-2.1℃,晶碱或者洗涤碱,易风化生成1水碳酸钠)三种水合物。
维尔法)→1942联合制碱法(侯德榜)
(一)路布兰法
化学反应:
2NaCl+ H2SO4=Na2SO4+2HCl
Na2SO4+2C =Na2S+2CO2
Na2S+CaCO3= Na2CO3+ CaS
缺点:原料利用低,质量差,成本高,间歇生产。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2教案 纯碱的生产

高考化学 纯碱的生产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纯碱工业的现状,掌握相关的化学原理;2.结合侯氏制碱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了解我国基本化工的生产资源、基本化工产品的主要种类和发展概况。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与纯碱工业相关的化学原理;探究建议:1、实验:用碳酸氢铵和氯化钠制取碳酸钠,对产品进行检验;2、查阅资料:侯德榜制碱法。
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堂练习]1、盛放NaOH 溶液的试剂瓶口部,时间长了会有白色固体附着,这固体的成分是 BA.NaOHB.Na2CO3C.NaHCO3D.Na2CO3·10H2O2.下列实验中,没有白色沉淀或晶体析出的是CDA.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NaOH 固体B.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C.氯化钙溶液中通入少量CO2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3.下列关于NaHCO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DA .它是一种白色粉末,溶解度大于Na2CO3B .加热至200℃左右,可完全分解,利用这种性质,可由NaHCO3制取纯碱C .与Na2CO3相似,当质量相同,分别跟足量盐酸反应后,NaHCO3可得到较多的二氧化碳D .其分子为NaHCO3·10H2O 在空气中会风化4.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AA.碳酸钠B.氢氧化钠C.氧化钠D.碳酸钡5.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这两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CA.分别用炒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残留物的是小苏打B.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使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小苏打C.用两只小玻璃杯,分别加入少量的两种样品,再加入等量的食醋,产生气泡快的是小苏打D.先将两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6.某学生拟用NaOH 溶液吸收2CO 气体,制备32CO Na 溶液,为了防止通入的2CO 气体过量生成3NaHCO ,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用25mL NaOH 溶液吸收过量的2CO 气体,至2CO 气体不再溶解;小心煮沸溶液1~2分钟;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25mL 相同的 NaOH 溶液,使溶液充分混合。
高三化学纯碱生产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课题 3纯碱的生产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认识纯碱的生产及发展过程。
2.认识体验天然碱的生产与化工生产之间的联系及体验技术的发展过程。
3.认识路布兰法,掌握氨碱法(索尔维法)及结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
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察看、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守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归纳等方法对知识进行加工剖析,逐渐培育独立思虑的能力和提升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在议论与沟通中培育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培育团队精神,而且注意加增强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提升学化学、爱化学的自觉性。
教课要点氨碱法的生产原理教课难点复杂盐溶液系统中固体物质的析出结晶即离子反响的本质教课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教课方法讲解法议论法剖析法总结法教课方案【引课】这一节课,我们一同来议论“纯碱的生产”的有关问题。
【板书】课题 3纯碱的生产纯碱的化学名称是?(碳酸钠)那碳酸钠有哪些用途呢?(图片)发酵粉、洗碗、制肥皂、制药、制松花蛋、纺织、玻璃、造纸、漂染,还能够用于其余含钠化合物的制备。
自然界中能否存在天然的碳酸钠?(图片)碱湖。
我们如何能够获取这些天然的纯碱呢?(1)一些生长在盐碱地和海岸邻近的植物中含有碳酸钠,能够从植物的灰烬中提取。
(2)当冬天到暂时,碱湖中所含的碳酸钠结晶析出,经过简单的加工就能够使用。
历史上,一般经过张家口和古北口转运到全国各地,所以,在我国素有“口碱”之说。
【思虑与沟通】1.从天然碱的形成推断碳酸钠在水中结晶析出主要遇到哪些要素的影响?改变温度、结晶水合物的构成以及溶剂水的质量等要素,能够改变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状况,提升结晶析出的速率和质量(纯度)。
【过渡】18 世界中期工业革命此后,天然碱和从植物的灰烬中提取的碱已经不可以知足生产发展的需要,纯碱工业随之发展起来。
2.依据天然碱的存在及其主要化学成分,请你假想工业生产碳酸钠的主要原料是什么?为何?碳酸钠中含有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
课题3纯碱的生产-人教版选修2 化学与技术教案

课题3 纯碱的生产-人教版选修2 化学与技术教案
一、课程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关于纯碱生产的相关知识,包括纯碱的定义、生产过程、应用等方面的内容,以及有关于易制毒化学品的探究。
二、学习目标
1.了解纯碱的定义和生产过程
2.掌握纯碱的应用和市场价值
3.了解易制毒化学品如何制约纯碱生产
三、教学重点
1.纯碱的定义和生产过程
2.纯碱的应用和市场价值
四、教学难点
1.易制毒化学品的制约对纯碱生产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
1.讲解演示;
2.课堂讨论;
六、教学程序
(一)引入
教师引入本单元话题,并简要介绍纯碱的定义和生产过程。
(二)学习内容
1.纯碱的定义
2.纯碱的生产过程
3.纯碱的应用和市场价值
4.易制毒化学品如何制约纯碱生产
(三)学习方式
1.讲解演示: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纯碱的生产过程、易制毒化学品对纯碱生产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向学生传达纯碱生产的相关知识点。
2.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就纯碱的应用、市场价值等方面的内容展开交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纯碱生产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前景。
(四)教学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和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和回顾,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总结,让他们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七、课后作业
1.阅读相关文献,进一步了解纯碱及其市场价值;
2.讨论纯碱应用的前景,并撰写相关报告;
3.总结易制毒化学品对纯碱生产的掌控情况,分析其局限性。
教案精选:高中化学《纯碱的生产》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高中化学《纯碱的生产》教学设计教案精选:高中化学《纯碱的生产》教学设计目标要求:了解纯碱的生产及发展过程了解体现天然碱的生产与化工生产之间的联系及体现技术的发展过程掌握路布兰法-索尔维法-联合制碱法(候氏制碱)学习过程:复习回顾碳酸钠的俗名叫,是重要的,可用来制、、、和,碳酸钠作为原料可用来生产的化合物,还大量应用于中。
我国素有“ ”之称思考与交流1.碳酸钠在水中结晶析出主要由哪些因素影岣?2.你认为工业生产碳酸钠的主要原料是什么?一、氨碱法生产纯碱氨碱法是由比利时人发明的,氨碱法是以和为原料生产碳酸钠的过程。
1.生产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的主要反应方程式是、。
2.制取碳酸钠的反应方程式是。
3.思考与交流(1)将2ml NH4HCO3和2ml饱和食盐水混合、振荡现象反应方程式(2)用食盐水洗涤煤气(废水中含氨和二氧化碳)时,可能会有白色沉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氨碱法中加入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4.氨碱法制纯碱的优点是,缺点是。
二、联合制碱法1.根据上图,写出生产纯碱的化学方程式2. 思考与交流:(1)根据联合制碱法生产原理示意图,分析比较它与氨碱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联合制碱法有哪些优点?参与答案纯碱、工业产品、玻璃、制碱、造纸、纺织、漂染、钠、生活。
口碱1. 纯碱易溶与水。
在35.4℃是溶解度最大,但在温度降低溶解度减小丙结晶析出。
2.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 ,应用碳酸钙和食盐制取。
一、氨碱法生产纯碱索尔维、碳酸钙、食盐。
1.NH3+CO2+H2O=.NH4HCO3 NaCl+NH4HCO3=3.(1)将2ml NH4HCO3和2ml饱和食盐利混合、振荡现象有白色晶体折出反应式(2)NH3+CO2+H2O=.NH4HCO3 NaCl+NH4HCO3= NaH(3)主要作用是让氨与二氧化碳作用NH3+CO2+H2O=.NH4HCO3 ,然后再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进而制纯碱4.优点:原料食盐和石灰石易得,产品纯度高,氨和部分二氧化碳可循环使用,制造步骤简单。
初中纯碱制备的教案

初中纯碱制备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纯碱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2. 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纯碱的制备实验。
3. 能够分析实验结果,理解纯碱的制备原理。
教学重点:1. 纯碱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2. 实验操作技巧和实验结果分析。
教学难点:1.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 纯碱制备原理的理解。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称量纸、玻璃棒等。
2. 实验试剂:碳酸钠、盐酸、氢氧化钠等。
3. 教案、PPT、实验指导书等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介绍纯碱的用途和重要性。
2. 提问:纯碱是什么?能否自己制备纯碱?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讲解纯碱的性质:溶解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 讲解纯碱的制备方法:碳酸钠法、氯化钠法等。
3. 讲解实验原理: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制备纯碱的过程。
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分组实验:每组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纯碱的制备实验。
2. 实验步骤:a. 称量一定质量的碳酸钠。
b. 将碳酸钠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
c. 用滴定管滴加盐酸到溶液中,观察反应现象。
d. 收集产生的气体,进行检验。
e. 计算纯碱的产率。
四、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1.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实验心得。
2. 分析实验结果:产物的纯度、产率等。
3. 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总结纯碱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2. 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
3. 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
教学延伸:1. 探索其他制备纯碱的方法。
2. 研究纯碱在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纯碱的性质和制备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在实验结果分析中,要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overall, the lesson aims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sodium carbonate, its properties, and the methods used to prepare it. The lesson will also focus on developing students' practical skills and scientific thinking through experimentation.。
高中化学 1.3纯碱的生产示范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2

(新人教选修2)1..3纯碱的生产示范教案目标要求:了解纯碱的生产及发展过程了解体现天然碱的生产与化工生产之间的联系及体现技术的发展过程掌握路布兰法-索尔维法-联合制碱法(候氏制碱)教学过程:一、纯碱纯碱化学名为碳酸钠,俗名苏打。
无水碳酸钠是白色粉末,熔点851℃,密度2.532g/cm3,易溶于水,吸湿结块。
它是强酸弱碱盐,容易水解,水溶液呈碱性。
它常以水合物形式存在,常见如,十水合物Na2CO3·10H2O,后者是白色晶体,容易风化,是日常食用碱的主要成分。
纯碱在二氧化碳过量时,转化为碳酸氢钠Na2CO3+CO2+H2O = 2NaHCO3纯碱加热至400℃时开始分解,生成氧化钠和二氧化碳:Na2CO Na2O+CO2↑纯碱与酸类反应生成盐,并放出二氧化碳: Na2CO3+H2SO4 =Na2SO4+ CO2↑+H2O纯碱与石灰水作用生成氢氧化钠------烧碱的反应: Na2CO3+Ca(OH)2 =2NaOH+CaCO3↓纯碱与盐类起复分解反应-----氯化钠精制反应之一:Na2CO3 + CaSO4 = CaCO3↓+ Na2SO4二、氨碱法生产纯碱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即可。
其主要反应式是1、生产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将CO2NH3+CO2+H2O=.NH4HCO3 、NaCl+NH4HCO3= NaHCO3+NH4Cl 。
2、制取碳酸钠:碳酸氢钠(重碱)煅烧制得纯碱;分解出二氧化碳循环使用:CO3+CO2↑+H2O 。
其反应方程式是2NaHCO3Na2(2)用食盐水洗涤煤气(废水中含氨和二氧化碳)时,可能会有白色沉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师、生】(1)有白色晶体析出NaCl+NH4HCO3= NaHCO3+NH4Cl(2)NH3+CO2+H2O=NH4HCO3 NaCl+NH4HCO3= NaHCO3↓+NH4Cl3、注意的问题:(1)氨碱法中加入氨的主要作用:主要作用是让氨与二氧化碳作用NH3+CO2+H2O=.NH4HCO NaCl+NH4HCO3= NaHCO3↓NH4Cl,进而制纯碱2NaHCO3NaCO3+CO2↑+H2O2(2)氨碱法制纯碱的优缺点优点是:原料食盐和石灰石易得,产品纯度高,氨和部分二氧化碳可循环使用,制造步骤简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西州职业技术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化工专业“模块化”教学教案
科目名称:无机物工艺
班级:13秋化学工艺
任课教师:王秉程
课程介绍
海西职校化工专业教案课题:项目二纯碱的生产
海西职校化工专业教案课题:项目二纯碱的生产
明教学场景设计:随机分为5小组
教学资源:多媒体
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备注
【板书】
【回顾】
【提问】
【举例】
【强调】【幻灯片显示】【讲述】【动画放映】
【总结】
【说明】
【思考】
【导入】
【证明】(以上选项可依据需要自行选择或增减)【板书】饱和盐水的精制
【回顾】上节课认识了纯碱生产,一共分为六个
步骤,也学习了生产纯碱的四种原料请同学们回
顾。
这节课就第一步骤进行详细的讲解,板书
【提问】盐水精制的目的何在?
怎样达到精制的目的?
【举例】自来水是怎样制成的,为什么要用自来
水。
一般是把易溶的反应成不溶解的物质,可以
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
【强调】化工管路中如果钙镁含量过高将导致管
子结垢,并且如果含有大量的泥沙会降低纯碱的
品质,再者会产生不必要的附属产品,这三点是
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也就是精制的目的。
石灰-纯碱法(俗称苛化法)用石灰除去盐中的反
应如下
【灯片显示】
(含学生
活动介
绍)
主要设备的原理及结构图
【讲述】主要设备有,化盐桶、反应罐、澄清桶、精盐水灌、洗泥桶。
原理、结构及作用。
讲解工艺流程图及控制条件。
石灰乳:CaO140~160tt,石灰工段提供。
1、盐水工段
(1)精盐水TCl- ≥105tt
(2)精盐水浊度≤40ppm
(3)精盐水Mg++ ≤0.015tt
(4)精盐水Ca++ ≤0.02tt
海西职校化工专业教案课题:任务二石灰石的煅烧及灰乳的制备
\
海西职校化工专业教案课题:任务三认识流体输送机械
教学设计说明教学组织形式:用集中教学、分组练习、角色扮演等教学形式
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场景设计:随机分为8小组。
教学资源:多媒体
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备注
【板书】
【回顾】
【提问】
【举例】
【强调】【幻灯片显示】【讲述】【动画放映】
【总结】
【说明】
【思考】
【导入】
【证明】(以上选项可依据需要自行【板书】任务三流体的机械输送
【提问】1、请问在生活中你看见的泵是干嘛的?
2、什么是泵呢请给出自己的定义?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完善。
【举例】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到工业生产中,
泵的兄弟开始,远古的风箱、吹风机、水车。
【强调】使机械能转化为动能。
学生通过观察说明离心泵的结构:
由若干个弯曲的叶片组成的叶轮置于具有蜗壳通
道的泵壳之内。
(含学生
活动介
绍)
选择或增减)叶轮紧固于泵轴上泵轴与电机相连,可由电机带
动旋转。
【讲述】
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灌泵——启动后,叶片间的液体随着叶轮高
速转动,被抛向外缘并获得能量,以高速离开叶
轮外缘进入蜗形泵壳——在蜗壳中,液体流道逐
渐扩大而减速,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液体以
较高的压力流入排出管道,送至需要场所——叶
轮中心形成真空,液体被连续压入叶轮中——叶
轮不断地转动,液体不断地被吸入和排出。
2.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表1-6 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性能参数
单位 定义 影响因素
流量V q
m 3/h
m 3/s
离心泵在单位时间内所输送的液体体积
泵的结构尺寸(主要为叶轮
直径与叶片的宽度)和转速
扬程H m 也称压头,单体重量流体经泵所获得的能量
取决于泵的结构和转速,可实验测定
效率η
离心泵的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反映离心泵能量损失的大小
与泵的类型、大小、结构、
造精度和输送液体的性质
关。
大型泵90%左右,小型
50%~70%,此值由实验测
轴功率P W kW
泵轴所需的功率e
V P q H g
P ρη
η
=
=
轴功率随设备的尺寸、流体
黏度、流量等的增大而增大
海西职校化工专业教案课题:项目四精馏
海西职校化工专业教案课题:项目四精馏
尔分数;
x n ——精馏段中任意第n 层板下降的液体组成,摩尔分数。
,L ,D +1D ,L ,D
,L ,D
++n n n n n n n n q q y x x q q q q =
+
令回流比,L ,D
n n q R q =
,并代入上式,得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D +1+1+1
n n x R
y x R R =
+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反映了一定操作条件下,精馏段内自任意第
n 层塔板下降的液相组成x n 与其相邻的下一层塔板上升的蒸气组成y n +1之间的关系。
该方程为直线方程,其斜率为
+1R
R ,截距为D +1
x R ,在y -x 图中为一条直线,如图5-18中ab 所示。
由式(5-19)可知,当x n =
x D 时,y n +1=x D ,即该点位于y -x 图的对角线上,如图5-18中的a 点;又当x n =0时,y n +1=x D /(R +1),即该点位于y 轴上,如图中5-18中的b 点,则直线ab 即为精馏段操作线。
总物料衡算: ''
,V ,W ,L n n n q q q +=
海西职校化工专业教案
课题:
项目四 液体蒸馏
2、再沸器的热负荷 进入再沸器的热量: 加热蒸汽供给的热量QB ;
回流液体带入的热量L ’Ilm 离开再沸器的热量 :
若用饱和蒸汽加热,且冷凝液在饱和温度下排出,则加热蒸汽消耗量
【幻灯片显示】PPT
【总结】这节课理论性较强,但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可以逐一击破,首先了解理论版和恒摩尔流
D
R D L V )1(+=+=Θ再沸器的热损失
L
Q L
LW vm vm B Q WI I V I L Q ++'='+∴r
Q W B
h =
海西职校化工专业教案
课题:项目二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总结】【说明】【思考】【导入】【证明】(以上选项可依据需要自行选择或增减)五分钟时间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进行补充。
【讲述】给出非均相物系的定义,并讲解分离非均相物系的作用及分离的方法。
1、定义
2、意义
3、方法
4、沉降的分类:重力沉降、离心沉降、惯性沉降。
【幻灯片显示】重力沉降的常用设备连续沉降槽和降尘室的原理图片。
【动画放映】离心沉降的主要设备:旋风分离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工作原理
【总结】这节课由于实训设备缺乏,我们只能是纸上谈兵。
但尽可能的用多种方式展示,内容简答可以从三个方面可以逐一击破,首先了解非均相物系的相对概念,其次是要了解两种沉降的三种主要设备的原理及构造。
板书设计项目二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1、定义
2、意义
3、方法
4、沉降的分类:重力沉降、离心沉降、惯性沉降。
5、连续沉降槽和降尘室的原理图片。
6、旋风分离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巩固与
知识题1.填写下表,比较各种固液分离机械的
特点及应用场合。
机械类型固液分离机械特点适用场合
(作
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