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名曲演奏说明

合集下载

骑兵进行曲葫芦丝独奏技巧讲解

骑兵进行曲葫芦丝独奏技巧讲解

骑兵进行曲葫芦丝独奏技巧讲解一、前言葫芦丝是我国传统乐器中的一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乐器,葫芦丝在演奏时需要在吹奏技巧和表现技巧方面有所突破。

骑兵进行曲是一首富有军旅气息和激昂激越的乐曲,如何用葫芦丝演奏这首曲目,需要有特定的技巧和表现手法。

本文将针对骑兵进行曲葫芦丝独奏技巧进行讲解,希望能够对学习葫芦丝和演奏骑兵进行曲的学习者有所帮助。

二、骑兵进行曲葫芦丝独奏技巧讲解1. 气息控制演奏葫芦丝时,气息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在演奏骑兵进行曲时,需要根据乐曲的节奏和情感变化来灵活控制气息,使音乐表现更加生动和富有表现力。

在演奏高潮部分时,要用足够的气息将音符吹响,让乐曲充满激情和力量;在柔和抒情的部分要控制气息,让音乐更加细腻而感人。

气息控制是演奏骑兵进行曲葫芦丝独奏的关键之一。

2. 音色处理葫芦丝拥有独特的音色,通过不同的吹奏技巧和吹奏方式可以展现出不同音色的效果。

在演奏骑兵进行曲时,需要注意不同部分的音色处理,比如在高潮部分可以用高亢的音色,表现出激昂的气氛;在抒情部分可以用柔和的音色,表现出温柔的情感。

通过合理的音色处理,可以更好地展现乐曲的意境和情感。

3. 手指技巧葫芦丝的演奏需要通过手指的灵活运动来完成音符的跳跃和连贯,因此手指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在演奏骑兵进行曲时,需要通过灵活的手指技巧来完成音符的连贯和跳跃,使乐曲表现更加流畅和准确。

还需要注意手指的力度和放松,保持手指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以便完成复杂乐句的演奏。

4. 情感表现在演奏骑兵进行曲时,情感表现是非常关键的。

乐曲中蕴含着军旅气息和英雄情怀,需要通过表现技巧来表达。

在演奏高潮部分时,要表现出激昂的气氛和豪迈的情感;在抒情部分要表现出温柔和感人的情感。

情感表现是演奏骑兵进行曲葫芦丝独奏的灵魂所在。

5. 舞台表现除了吹奏技巧和表现技巧外,舞台表现也是演奏葫芦丝时需要注意的方面。

在演奏骑兵进行曲时,需要通过舞台表现来增强音乐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比如站姿、眼神交流、动作配合等。

葫芦丝《美丽的神话》演奏讲解

葫芦丝《美丽的神话》演奏讲解

题目:《美丽的神话》:葫芦丝演奏讲解一、前言近年来,葫芦丝这一我国传统乐器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其中一首备受瞩目的乐曲便是《美丽的神话》。

这首曲目以其旋律优美、动情的表现方式,赢得了无数听众的喜爱。

本文将对《美丽的神话》的演奏形式、技巧和曲目内涵进行深度解读,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理解这首葫芦丝乐曲。

二、曲目背景《美丽的神话》是我国葫芦丝演奏家陈永香的招牌曲目,也是葫芦丝音乐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曲目用简单的音调,表现了深沉的情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曲目内含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表达,也反映了演奏家的情感和技艺。

三、演奏形式《美丽的神话》以其旋律悠扬、情感丰富著称,它的演奏形式属于我国民乐中的曲调演奏。

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通过吹奏葫芦丝,表现出曲目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曲目中的音符连贯性较强,需要演奏者有较高的技巧和对音乐情感的把握。

四、演奏技巧在演奏《美丽的神话》时,演奏者需要掌握葫芦丝的吹奏技巧。

首先是吹奏音调的准确性,要求演奏者能够准确吹奏出每一个音符。

其次是音乐的情感表达,演奏者需要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曲目的理解。

葫芦丝演奏还要求演奏者具备较高的音乐修养和对音乐的领悟能力,能够在演奏中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音乐之中。

五、曲目内涵《美丽的神话》这首曲目通过简单的音调表现了浓厚的我国传统文化氛围。

曲目中的音律优美、情感丰富,表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对美好生活和美好情感的追求。

曲目还反映了我国传统音乐的韵律美和情感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六、个人观点作为一位葫芦丝演奏家,我对《美丽的神话》这首曲目颇有感悟。

这首曲目旋律悠扬、情感丰富,深得我心。

在演奏这首曲目时,我深深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够通过曲目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解。

我相信,通过更多的练习和表演,《美丽的神话》将会更加深入人心,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音乐的美好。

七、总结通过本文对《美丽的神话》的深度解读,相信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这首葫芦丝曲目。

葫芦丝《葬花吟》讲解

葫芦丝《葬花吟》讲解

葫芦丝《葬花吟》讲解
《葬花吟》是一首以古曲改编的葫芦丝独奏曲,由葫芦丝演奏家陈硕创作。

这首曲子创作于1980年代,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葬花吟》的曲调悲凉感人,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花朵的怀念之情。

整首曲子以缓慢悲哀的旋律开始,音色柔和,给人一种忧伤的感觉。

随着曲子的进行,音乐渲染了花朵凋谢的过程,曲调逐渐沉重起来,引发听众内心深处的感伤。

《葬花吟》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丰富多样。

曲中运用了葫芦丝独特的泛音、吐音、连音和气息控制等技巧,使演奏更具表现力。

演奏者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技巧,使每一个音符都生动而富有情感。

同时,演奏者还需要准确掌握节奏和音准,以表达曲子所要传达的情绪。

整首曲子结构严谨,曲调在悲凉的基调上逐渐上升达到高潮,然后再渐渐平静下来。

演奏者通过音乐的起伏变化,使听众感受到花朵凋谢的过程和对逝去美好的回忆。

《葬花吟》是一首富有感染力和诗意的葫芦丝独奏曲。

它通过音乐表达了对逝去的美好事物的怀念,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短暂和珍惜美好的思考。

这首曲子在葫芦丝演奏中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够展示演奏者的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也常作为葫芦丝演奏比赛的重要曲目之一。

人们通过演奏和欣赏《葬花吟》,可以领略到葫芦丝独特的魅力,感受到音乐的美妙与情感的共鸣。

枣园抒怀葫芦丝独奏曲讲解

枣园抒怀葫芦丝独奏曲讲解

枣园抒怀葫芦丝独奏曲讲解
《枣园抒怀》是一首葫芦丝独奏曲,由中国著名葫芦丝演奏家、作曲家杨环宇创作。

这首曲子以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情感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下面是对这首曲子的讲解。

1.曲调特点:《枣园抒怀》采用了典型的中国民族音乐五声调式,以葫芦丝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展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气息。

2.旋律结构:这首曲子分为多个部分,包括引子、主题、发展和尾声。

引子部分以悠扬的旋律为铺垫,逐渐引出主题。

主题部分是曲子的核心,通过反复变奏和发展,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和形象。

发展部分对主题进行扩展和变化,增加了乐曲的层次和深度。

尾声部分则是对主题的回顾和升华,使整首曲子圆满结束。

3.演奏技巧:在演奏《枣园抒怀》时,要注意运用葫芦丝的各种演奏技巧,如颤音、滑音、跳音等,以增加乐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同时,也要注意气息的控制和指法的准确性,以保证乐曲的流畅和完整。

4.情感表达:《枣园抒怀》不仅是一首技术性的乐曲,更是一首充满情感的作品。

在演奏时,要理解乐曲背后的
情感和意境,通过音乐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5.练习与演绎:为了更好地演奏这首曲子,建议先从曲谱学习开始,熟悉每个音符和节奏。

然后,可以跟随演奏家的示范录音,模仿其演奏风格和技巧。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演绎,逐渐提高对乐曲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枣园抒怀》是一首深受葫芦丝爱好者喜爱的经典曲目,它的优美旋律和深刻内涵使得每一次演奏都能给听众带来新的感受和启示。

葫芦丝荷塘月色演奏技巧

葫芦丝荷塘月色演奏技巧

葫芦丝荷塘月色演奏技巧葫芦丝,这小小的乐器,就像一位温婉的江南女子,轻轻吹奏,便能将那《荷塘月色》的美妙意境徐徐展开。

吹奏葫芦丝,气息可是关键的“魔法棒”。

你得把气息想象成一阵轻柔的微风,缓缓地吹过荷塘。

若是气息过猛,就像狂风呼啸,那可就把荷塘里的宁静全给搅乱了,吹出来的音准和音色都会变得糟糕透顶,就好似美丽的荷花被吹得东倒西歪,失了原本的娇艳。

而若气息太弱,又仿佛是那奄奄一息的微风,音都出不来,如同荷塘里的水纹都难以泛起。

要像练习书法时运笔那般,平稳且有节制地控制气息,让它丝丝缕缕地从葫芦丝中流淌而出,这样才能吹出那如月光洒在荷叶上般轻柔的声音。

手指在葫芦丝上的舞动,恰似灵动的舞者在荷叶上跳跃。

按孔的时候,手指得像小猫咪走路一样轻柔且准确,不能拖泥带水。

每个手指都有它的使命,就像荷塘里的每一片荷叶都有自己的位置。

要是手指按孔不实,那吹出来的音就像破了洞的小船,在音乐的河流里摇摇晃晃,还会发出“滋滋”的杂音,多煞风景啊!得反复练习手指的灵活性与协调性,就如同舞者不断地练习基本功,才能在葫芦丝上跳出优美的“舞蹈”,让音符如小鱼在荷塘里欢快游动般顺畅地流淌。

说到滑音技巧,这就像是给荷塘月色的画卷添上一抹淡淡的晕染。

从一个音滑向另一个音,要如同月光在荷叶与水面之间缓缓过渡,自然而流畅。

不能生硬地跳跃,不然就像在宁静的荷塘里突然扔进一块大石头,破坏了整个和谐的氛围。

通过控制气息的强弱和手指的巧妙滑动,让滑音如同月光下的轻纱,轻柔地覆盖在音符之上,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颤音呢,就像是荷塘里微微颤动的水波。

轻轻地颤动手指,使音产生微微的波动,这波动要恰到好处,恰似那被微风轻拂的水面,泛起一圈圈细小而迷人的涟漪。

如果颤音幅度过大,就像狂风暴雨下的荷塘,波涛汹涌,失去了那份宁静与优雅;要是颤音幅度太小,又仿佛是一潭死水,毫无生机与灵动。

得用心去感受,去揣摩,找到那最能体现《荷塘月色》神韵的颤音幅度,让每一个音符都像是被赋予了生命的小精灵,在葫芦丝的天地里灵动地跳跃。

葫芦丝乐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的演奏讲解

葫芦丝乐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的演奏讲解

葫芦丝乐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的演奏讲解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是云南较有代表性的一首声乐著作,多少年来经久不衰,家喻户晓,其以傣族音乐为基调,体现了云南德宏州一带的美丽风光及风土人情。

德宏州一带,终年都是绿色世界,巨大的榕树,茂密的原始森林,美丽的金孔雀,造型共同的傣家竹楼,源远撒播的佛教文化,共同的民族习俗,欢腾的瑞丽江等等,不愧为美丽的地方,人们向往的地方。

此曲本是声乐曲,用葫芦丝来演奏音域刚好够,所以此曲也是一首人们喜欢的葫芦丝独奏曲,凡演奏葫芦丝者,此曲是首先曲目,下面我将演奏此曲时需要注意的地方给我们提示一下。

首先要想完美地演奏好此曲,低声3的的演奏不能省,而惋惜的是一些葫芦丝制作没有低声3,别的一些演奏者觉得低声不好演奏故都翻高8度来演奏,这对乐曲的完整性和旋律的优美有较大的影响,所以最好低声3不要省,乐曲中低声3呈现6次,我在榜首辑教学光盘中讲过低声3的操练,可参照进行操练,这里注意两个地方:一是15,16小节533的演奏,为了避免了3和3之间的气息转换时呈现的咕音,故可在两音之间加一个轻吐音,便但是两音之间的过度天然流畅。

此曲从技巧和节奏上来看都不难,一般初学者均能完成演奏,但神韵上都欠佳,我们可以通过教师讲解或许多听多仿照,依据本身乐感来体现此曲,其间滑音,叠音,虚指颤音的使用尤为重要,详细的使用在这里我就不作讲解,请我们多听演示曲,认真分析各种技巧的使用
葫芦丝乐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的简谱。

青春舞曲葫芦丝教学的指法

青春舞曲葫芦丝教学的指法

《青春舞曲》是一首广受欢迎的歌曲,用葫芦丝演奏它需要掌握特定的指法。

以下是一份简要的《青春舞曲》葫芦丝教学指法指南:
了解葫芦丝的基本构造和按键:葫芦丝主要由吹嘴、主管、附管、活塞、音孔等部分组成。

你需要熟悉每个音孔的位置和如何通过按键来改变音高。

准备姿势:将葫芦丝放在你的唇边,调整吹嘴的角度,确保气息流畅。

基础指法:在《青春舞曲》中,你会主要用到以下指法:
低音5:关闭所有音孔,仅按下最下端的音孔。

低音6:关闭所有音孔,按下最下端的音孔,同时按下第二排的音孔。

中音1:关闭所有音孔,仅按下第一排的音孔。

中音2:关闭所有音孔,同时按下第一排和第二排的音孔。

中音3:关闭所有音孔,同时按下第一排和第二排的音孔,并稍微打开吹嘴。

节奏和拍子:熟悉《青春舞曲》的节奏和拍子,用脚打拍子或使用节拍器来辅助练习。

练习技巧:
气息控制:通过控制气息的强弱来改变音的强弱。

手指灵活度:练习快速、准确地按下音孔。

舌头技巧:在吹奏过程中,舌头应与手指配合,以产生清晰的音符。

练习曲目:从简单的部分开始练习,逐步增加难度,直至能够流畅地演奏整首《青春舞曲》。

注意事项:保持手指和乐器的清洁,避免在潮湿环境中使用,定期维护和保养葫芦丝。

这只是一个基础指南,建议查阅专业的葫芦丝教程或寻求专业教师的指导,以更准确地掌握《青春舞曲》的演奏技巧。

七孔葫芦丝北国之春教学讲解

七孔葫芦丝北国之春教学讲解

七孔葫芦丝北国之春教学讲解七孔葫芦丝《北国之春》教学讲解《北国之春》这首歌曲因其醇厚的情感和乡愁的意境而广受欢迎。

当使用七孔葫芦丝演奏时,如何展现这首曲子的韵味和情感变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关于如何使用七孔葫芦丝演奏《北国之春》的详细教学讲解。

一、了解葫芦丝的基本构造和七个音孔的作用在开始学习演奏《北国之春》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七孔葫芦丝的基本构造和七个音孔的作用。

葫芦丝的七个音孔分别代表不同的音高,通过吹气和手指的按压可以产生不同的音符。

二、熟悉曲谱和音符《北国之春》的曲谱和音符是学习的基础。

学生需要熟悉每个音符在曲谱上的位置,以及它们对应的音高。

可以通过反复读谱和吹奏来加强记忆。

三、掌握吹奏技巧吹奏技巧对于葫芦丝演奏至关重要。

正确的吹奏姿势、口型和气息控制是确保音色优美和音准准确的关键。

学生需要反复练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吹奏方法。

四、理解乐曲的情感和意境《北国之春》是一首充满乡愁和怀念的歌曲。

学生在吹奏时需要深入理解乐曲的情感和意境,并通过音乐传达出来。

可以通过倾听原版歌曲,阅读相关诗歌等方式来加深对乐曲情感的理解。

五、分句与练习为了更好地掌握《北国之春》,学生可以将曲子分成若干个句子,逐句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节奏的把握、音色的控制以及情感的表达。

通过不断的练习,逐渐提高演奏水平。

六、整体演奏与演绎当学生掌握了各个句子的吹奏技巧后,可以将整个曲子串联起来进行演奏。

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注意整体的流畅性和情感的表达,使听众能够感受到《北国之春》的美妙意境。

总之,使用七孔葫芦丝演奏《北国之春》需要掌握基本技巧,理解乐曲的情感和意境,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演奏水平。

只有用心去感受和表达,才能真正地演奏出这首歌曲的韵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葫芦丝名曲演奏说明葫芦丝名曲演奏说明:葫芦丝《竹林深处》的演奏说明:该曲取材为广泛流传德宏潞西地区的傣族情歌调,又名“串姑娘”或“串”。

它描写了小卜冒(傣语小伙子)在月明星稀的晚上站在心爱的小卜小(傣语小姑娘)的竹楼下,用葫芦丝倾诉爱慕的心曲。

葫芦丝、飘、柔的特殊音色在该曲里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是葫芦丝独奏曲中的精品。

葫芦丝《多情的巴乌》的演奏说明:此曲的演奏注意“tr”的灵活而富有弹性,#5和#1两个音要恰到好处葫芦丝《瑞丽美》的演奏说明:这是一首独具瑞丽美特色的葫芦丝独奏曲,以其婉转动听的旋律,明快的节奏;把景色忧美、物产丰富的瑞丽描绘得淋漓尽致。

在演奏中小滑音、小颤音的运用使乐曲更圆润、更丰满、更富有表现力。

葫芦丝《请深谊长》的演奏说明:本曲转调前以筒音作“5”演奏,转调后以筒音作“3”演奏,练习中特别是转调后要注意放半孔与叉口的指法,要注意音准和节奏。

葫芦丝《湖边的孔雀》的演奏说明:此曲可用巴乌或葫芦丝演奏,用葫芦丝演奏时,可在3/8拍一段加附管一起双音演奏。

葫芦丝《节日的德昂山》的演奏说明:该曲反映了德昂族儿女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的喜庆场面,它是傣族作曲家龚肖铭先生根据自己多年对德昂族的了解而专为葫芦丝演奏创作的器乐曲。

此曲最具特色的是引子部分的滑音演奏。

葫芦丝《版纳之夜》的演奏说明:该曲取材于广泛流传于德宏、西双版纳、缅甸傣族民间的歌舞调,属宫廷音乐。

它典雅、庄重,深受人民喜爱,除用葫芦丝独奏外,还多被用于演唱和舞蹈。

葫芦丝《幸福日子》的演奏说明:该曲根据傣族民歌“幸福日子”(弩弩阿罗)改编而成。

它表现了傣族人民善良、纯朴的民族性格和勇于进取创造的民族精神。

给人美而不俗,柔而有刚的艺术魅力。

葫芦丝《竹楼情歌》的演奏说明:此曲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葫芦丝、巴乌独奏曲,以其动听的旋律、真挚的感情,使众多的爱好者及演奏者为之而陶醉。

葫芦丝《侗乡之夜》的演奏说明:这是一首旋律明快流畅,让人激动的巴乌独奏曲(用大葫芦丝演奏也可),演奏时要注意旋律的连贯。

葫芦丝《渔歌》的演奏说明:渔歌属民歌的一种,为打渔者者所唱。

主要是表现渔民的生活,曲调活泼优美。

此曲的演奏从技巧上来说不难,但要注意波音的表现,手指与气息、舌头的配合要怡到好处,还要注意强弱的表现。

可用大葫芦丝演奏。

葫芦丝《赶摆》的演奏说明:每到赶摆时人们换上喜爱的新装,怀着喜悦的心情,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赶来,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

此曲是一首难度较大的独奏曲,其中的循环换气,要求一气呵成,不能断奏,要奏出弦乐的感觉。

用虚指颤音演奏出类似揉弦的感觉,其中36小节中的|565 353 232 727|每个音都要用单吐完成,速度由慢渐快,反复时也一样。

39小节中的|565 353 133 616 5 61|要求连贯奏出,除第一个音外均不用吐音,速度也是由慢渐快。

其次60-67小节、68-71小节、72-75小节均要求一气呵成,最后,此曲的演奏适合用小f调葫芦丝演奏。

“摆”在傣语中即节日,如泼水节,出凹节等。

葫芦丝《金色的孔雀》的演奏说明:该曲的演奏用了两种指法即筒音作“5”各“1”。

此曲有一定的难度,但旋律较优美,是舞台演奏中常演曲目,深受广大爱好者喜爱,注意双吐部分即:3212 1 5|......|5323 5323|5 0 0|这一部分要一气呵成,中间不要换气。

葫芦丝《勐养江畔》演奏说明:本曲取材于勐养江畔的傣族情歌,表现了勐养江畔傣族青年男女甜蜜的爱情生活。

曲中的“2”基本上都用虚指颤音完成,这是民间演奏的要求。

葫芦丝《古歌》的演奏说明:该曲是一部古老的史诗般的民间作品,它讲述了葫芦丝古老诞生年代的传说,该乐曲雄浑古朴,与大多数常见的傣族婉约派乐曲迥然不同。

此曲采用循环换气的特殊技巧,全曲一气呵成,似吐非吐,似连非连,堪称傣族的英雄史诗作品。

葫芦丝《彝乡小调》的演奏说明:此曲音乐材料采自谢光庭同志创作的舞蹈《阿哥·阿妹》的部分旋律写作而成,在演奏中注意彝族风格的体现。

可用大葫芦丝演奏。

葫芦丝《欢乐的泼水节》的演奏说明:云南美丽的边疆,傣族地区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傣族人民欢欣鼓舞,载歌载舞,相互“泼水”以示吉祥。

此曲表现了u泼水节中欢乐的节日气氛。

葫芦丝《梦回颇山》的演奏说明:该曲表现的主要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回乡人民欢庆节日的场面。

前半段要深沉、向往地,后半段要喜悦、热烈地。

葫芦丝《梦回故乡》演奏说明:本曲旨在表现古老彝山在贫困中奋发的艰辛,同时也描写了远方游子在梦中与亲人团聚、同舞、同乐,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的意境。

乐曲经彝族音调为基础,变化发展费穿全曲,有悲、喜、辛酸,也有甘甜。

曲中“4”的吹奏请参照指法表,低音“1”的吹奏第一孔开半孔弱吹即可吹出。

葫芦丝《傣乡情歌》的演奏说明:引子:千峰叠翠,云雾飘绕,美丽的傣乡,春意盎然;1、用巴乌特有的音色,清晰、明亮地描绘傣家人民生活美满幸福的愉快心情;2、以深情的旋律,表现了傣乡人民浪漫情调如诗如画般迷人的情景;3、旋律欢快、跳跃地表现奔放、爽朗、乐观的特点,在巴乌演奏家中采用大量吐音技法;[四]舒展、热情的情绪将全曲推向高潮,描绘傣家儿女翩翩起舞的情景,表达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

葫芦丝《小卜少》的演奏说明:小卜少系傣语即小姑娘,乐曲描绘的傣家姑娘美丽开真活泼可爱的动人形象。

全曲为带引子的三部分曲式结构,引子自由的散板描绘出恬静秀美的傣寨风光,使人们进入了迷人的画境之中;第一部分是优美的行板,柔美抒情的旋律在乐队的节奏伴奏下,犹如傣家姑娘在画境中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第二部分是欢快、活泼的快板,音乐以三拍子的节奏和明快、跳跃舒展的旋律,表现了傣家姑娘嬉戏、跳跃的欢乐情景;第三部分是再现及尾声,傣家姑娘又摆动轻盈的舞姿,消失在竹林中。

葫芦丝《月映竹楼》的演奏说明:乐曲由带引子的单三段体组成,这是一首情景相融的抒情、欢快乐曲。

第一段:舒缓的节奏,音乐委婉、优美、描绘出一幅月映竹楼的画面;第二段:小快板,欢快、活泼,表现了傣家人在月白风清的夜晚,喜悦幸福的心情;第三段更深情的慢板,夜深了,在月光照映下的傣家竹楼更显得恬静、秀美。

葫芦丝《孔雀姑娘》的演奏说明:乐曲由带引子的三段体构成,它展现出孔雀姑娘柔美、活泼可爱的形象各那舒展动人的优美舞姿。

葫芦丝《赛马》的演奏说明:此曲原为二胡独奏曲,移植时尽量保证原曲旋律,但由于葫芦丝音域不够,故倒数第八小节至倒数第三小节只能全部降八度演奏。

葫芦丝《骑兵进行曲》的演奏说明:此曲原为手风琴独奏曲或铜管乐曲,演奏时注意吐音的运用。

葫芦丝《打跳欢歌》的演奏:乐曲说明:该曲是根据云南丽江纳西族的打跳音乐改编而成;打跳是少数民族的一种集体性歌舞方式,音乐丰富多彩,动作多样,其中最主要的舞蹈形式为“三步一跺脚”。

葫芦丝《蓝色香色拉》演奏:注1、该曲描写了美丽的藏区风光。

洁白的哈达,蓝色的天空,草地上的牛羊,以及耸入云层的雪山构织成了一幅人间仙境般的画面。

2、该曲多处运用了一个技巧,我为之取名为插指颤音,其打破了传统的颤音方法,标记符号为:在颤音或波音记号上方加“叉”,演奏方法为快速开闭本音上方二度音孔,其余按孔手指保持原位,而产生的颤音效果。

此技巧在蒙古音乐和藏族音乐中运用较为广泛,也是表现藏蒙音乐风格的重要技巧。

该曲的演奏可参照李春华专辑《丝恋》。

葫芦丝《木鼓神韵》的演奏说明:远古而神秘的木鼓乘载着阿佤人的历史和寄托,木鼓有公母之分,相互只能靠击打传情,终身无缘相聚,但他们的爱却是永恒的。

葫芦丝《断桥残月》的演奏说明:此情此景,西子湖的美景已不能激发我对美好的冲动,断肠人在断桥,陪伴我的只有哪半轮残月,此刻我愁绪万千,对生活的无耐和世俗的愤恨全涌心头。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坚强、勇敢地去面对一切,战胜自我,战胜困难!葫芦丝名曲介绍:《月光下的凤尾竹》很多人记住和喜欢葫芦的第一支曲子就是《月光下的凤尾竹》,这支曲子本不是葫芦丝的独奏曲,但和葫芦丝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云南——孔雀——竹林——月光,在相遇的那一刻,迸发出灵感,似乎她最能发掘出葫芦丝特有的气质和神韵,这是天作之合。

我曾构想过很多葫芦丝声起的场景,《月光下的凤尾竹》是这样的。

在一个灯光炫目的晚会现场,人声嘈杂,空气中弥散着市井的咸味,一阵狂乱的现代舞后,情绪烦躁,人群躁动,热流蒸腾。

大幕落下,明亮的只有天上那弯月,音乐渐渐升起,是龚家铭的小提琴前奏,所有人心颤了一下,声毕,一个声音从远古传来,月光为她牵针引线,现场嘈杂声戛然而止,静极了,前后强烈的反差,衬托的,就是人们对美最原始的向往。

《婚誓》个人觉得这个曲子是两个人双方交流情感的最好的曲子,绵绵情意,互诉衷肠,演奏时我想眼神也应该是痴情的,不需言语,只要用心去追随,所有情谊都懂了,都会感动在这份情怀里,这应该是热恋时候,善感多情,真希望爱在《婚誓》这一刻停留,该曲由雷振邦老师谱曲,《蝴蝶泉边》也是同种风格的作品,感情真挚、细腻。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这个曲子第一次听还是大一时候,那个迎新晚会是第一次听葫芦丝的现场演奏,印象不深,后来却成为了解葫芦丝曲最多的一首,这首曲子不华丽、不张扬,但很有傣味,曲声隐去,情谊悠长,作曲杨菲老先生已仙逝,曲留人去,成人间绝唱,瑞丽**把《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定为瑞丽市歌,一方面表达对杨菲老先生的尊敬和艺术生涯的认可,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对瑞丽的正确艺术解读,乐曲创作的时代背景不同,还有明显的时代印记,曲中一段“白白的棉花送内地,高高的山上走马帮”,写实地描绘出那个时代的热情。

每个曲子在不同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感受,我个人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的理解就是其中表达了一种离别的深深眷恋,不单单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景色宜人,而更多是曲作者对这方净土的热爱和深情。

《情深意长》曲名来的最贴切、最能表达旋律情感的要算《情深意长》了,那个时代创作的乐曲都很深情,此曲就是一例,很多电影的主题曲或插曲比影片本身更让人记忆深刻,我想是曲作者充分融入了影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而此曲创作与此十分吻合,有感而发才相得益彰,无感空发是没有创作灵魂的。

《东方红》是部舞剧,昏黄间看到怀旧效果,还真是打动情绪,一种单纯的浓于血的鱼水深情,真挚!《云南映像》之《月光》表现云南主题的艺术形式压轴时刻都会有葫芦丝出现,就像提到云南就不能不提葫芦丝一样。

杨丽萍是《云南映像》的核心人物,这点毋容置疑,而个人认为《月光》则是《云南映像》的灵魂所在,《雀之灵》以压轴形式在舞剧末了升华出现,《雀之灵》大家都很熟悉,86年春晚《雀之灵》艺惊四座,她带给我们美的冲击至今难忘,这次,杨丽萍对《雀之灵》进行了艺术再创作,结尾处更是匠心独运,可以说灵感是源自对艺术的执着:昏黄的灯光下,一支孔雀缓缓升起,美丽的片羽占尽了人们关于美的所有想象,掌声顿起,惊艳四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