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自身清对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中药复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

中药复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

中药复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作者:付书璠孙宇洁赵永璐郭锦晨来源:《风湿病与关节炎》2020年第09期【摘要】近年来,中药复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在临床和理论研究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已受到国内外医学专家的广泛关注。

就本病的病名、病因病机、分型治疗、专法专方治疗、中西医联合治疗和总结等方面进行综述,指明中药复方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药复方;研究进展;综述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造成全身多系统严重损害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病在疾病初期仅累及1~2个系统,但随着病情发展,演变为多脏器、多系统受到损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发生“狼疮危象”,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

西医采用免疫抑制剂、激素、抗疟药物等对症治疗,虽有较佳的近期疗效,但药物不良反应使治疗有一定的限制性[2]。

中药复方治疗本病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从而达到巩固临床疗效的目的[3]。

笔者就近5年应用中药复方治疗SLE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1 病因病机中医古代文献尚无对SLE确切的记载和与之对应的病名[4],常将之归为“蝴蝶丹”“茱萸丹”“面游风”“马缨丹”等范畴[5]。

由于SLE症状较多,病情复杂多变[6],常涉及多个脏腑和组织器官,历代医家关于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尚未完善[7]。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风雨寒热……因虚邪之风……乃客其形。

”指出SLE发病的本质是本虚[8]。

《医宗金鉴》曰:“阴阳毒无常也。

”因阴阳失衡,气滞血瘀[9],邪毒内阻,导致本病病情反复多变,故邪毒壅盛而正气亏虚贯穿疾病始终[10]。

《金匮要略》指出:“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

”与SLE临床皮肤冻疮样皮损、面部赤斑及黏膜的盘状红斑等症状相似[11]。

《诸病源候论》指出:“毒气不散……斑烂隐疹如绵文。

中西药结合治疗红斑狼疮患者皮肤黏膜损害的疗效观察

中西药结合治疗红斑狼疮患者皮肤黏膜损害的疗效观察

关键词 : 红斑狼疮 ; 皮肤黏膜损害 ; 中西 医结合 ; 络病治疗 中图分类号 : 53 2 R 9 .4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号 : 0 -6 X 2 1 )70 7 _2 1 22 6 ( 00 3 - 5o 0 0
红斑 狼疮 ( E 是一 个病谱 性疾 病 , 谱 的一端 L) 病 为盘状红 斑狼疮 ( L , 变主要局 限于皮 肤黏膜 ; D E)病
另一 端为 系统 性 红斑 狼 疮 ( L , S E) 除皮 肤 黏 膜损 害
喹 0 2ga口服 , . / 3个月后 酌情 递减 ; 同时 给予护 胃、
补钙, 或抗 感染 、 降压 、 症治疗 ; 对 伴其 他器 官损 害者
给予相应 治疗 。治疗组 阴虚热 毒络瘀 型者用 狼疮 I
外, 常伴 多 器 官 功 能 损 害 … 。皮 肤 黏 膜 损 害是 L E 常见表 现及 活 动 指 标 之 一 , 发 生 率在 8% 以上 。 其 0 20 2 1 , 07~ 0 0年 我们 采 用 中西 药 结合 治 疗 L E皮 肤
黏膜 损 害患 者 4 4例 , 得 较 满 意疗 效 。 现报 告 如 取
下。
号( 生地 、 参 、 玄 知母 、 忍冬 藤各 2 , 0g黄芩 、 苦参 、 丹
参、 赤芍 、 皮 、 丹 路路 通 、 郁金 、 白癣 皮各 1 , 5g 鸡血 藤
3 , 鳖虫 、 0g土 水蛭 各 6g ; ) 阳虚 寒 凝 络瘀 型 用狼 疮 Ⅱ号 ( 当归 、 枝 各 1 , 桂 0g 乳香 、 细辛 各 3g 白芍 2 , 0 g红花 、 芎 、 , 川 土鳖 虫 、 水蛭 各 6g路 路通 、 , 白癣皮 各
1 , 血藤 3 ) 两 型伴光 过敏者 加秦 皮 1 , 5g 鸡 0g , 2 g 水

医学论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医学论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治疗进展【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药疗法综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迁延反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见于年轻的女性,男女发病比例为1∶5~10[1]。

研究提示,SLE的发病可能与遗传、免疫紊乱、内分泌异常以及环境因素等有关。

SLE发病时不仅可有全身症状如疲劳、发热、关节痛等,更可以侵犯如肾脏、胃肠道、呼吸道、心血管、中枢神经和淋巴系统等全身多个系统。

SLE的治疗,西医主要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抗疟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血浆处理、全身淋巴结照射疗法等药物和方法[2]。

然而,至今这些药物和方法仅仅可以暂时控制病情。

与此同时,西药的某些毒副作用也日趋显现,如激素对于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反馈抑制作用引起的器质性变化,免疫抑制剂所致的肝病、骨髓抑制、致畸胎等毒副作用。

在激素所致免疫抑制状态下,感染已跃居SLE的第一死因[3]。

中医中药的干预治疗不仅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还可以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无论在SLE的急性期还是缓解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医文献中无SLE 病名,根据红斑、发热等症状可将其归属于"阴阳毒"、"蝶疮流注"、"阳毒发斑"、"脏腑痹"等[4]。

中医认为,SLE的病因病机有内外两方面的因素,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阴阳失衡,气血失和,气滞血瘀,而以肝肾阴亏为主;外因则由于湿热与热毒侵袭肌表,流注肌肤、肌肉、四肢关节,进而内舍五脏六腑。

SLE的基本病理特点是肝肾虚损为本,热毒瘀血为标,本虚标实,互为因果[5],在病理演变过程中虚实互见,错综复杂多变。

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SLE的概况综述如下。

1 辨证论治 1.1 急性期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

活动期即急性期,急则治其标,一般采用大剂量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法,同时应当注意顾护阴液。

SLE活动期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热毒炽盛、血热妄行、瘀血阻络、风湿热痹、阴虚内热、脾虚湿盛等类型。

复方_自身清_对轻中度活动性SL_省略__CD_25_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_刘淑清

复方_自身清_对轻中度活动性SL_省略__CD_25_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_刘淑清

注: 与同组 治疗 前 比较, * P < 0. 05, * * P < 0. 01; 组 间 比较,
v P < 0. 05。
两组治疗前后 CCA 粥样斑块面积及 CCA 粥样斑 块面积差值的比较, 见表 7。
表 7 两组治疗前后 CCA 粥样斑块面积及差值比较 ( mm 2, x ? s )
组别 n
DOI:10.13192/j.ljtcm.2007.12.9.liushq.003
辽宁中医杂志 2007年第 34卷第 12 期
# 1669#
复方 /自身清 0对轻中度活动性 SLE患者
CD
+ 4
CD
+ 25
调节性
T细胞的作用
刘淑清 1, 陈湘君 2
(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上海 200062; 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 200032)
表 6 两组治疗前后 CCA IM T及差值比较 ( mm, x ? s )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
治疗组 30 1. 74 ? 0. 13 1. 44 ? 0. 14* * v
0. 30 ? 0. 08v
对照组 30 1. 72 ? 0. 15 1. 56 ? 0. 13*
0. 16 ? 0. 05
疗组 CCA IM T 与 治疗 前 比较 有 显著 性差 异 ( P < 0. 01), 对照组 CCA IM T 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 < 0. 05) , 提示两组均能减少 CCA IMT; 两组治疗前 后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 < 0. 05 )。提示治疗组 在减少 CCA IM T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复方“自身清”对轻中度活动性SLE患者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

复方“自身清”对轻中度活动性SLE患者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
4 讨 论
注: 同组治疗前比较 , 与 ・P <00 组间 比较 , P <00 。 .5; △ .5
表 7可 见 , 疗 前 , 组 C A 粥 样 斑 块 面 积 比较 治 两 C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P >0. 5 具 有 可 比性 。 治 疗 后 , 0 ), 治 疗 组 、 照 组 CC 粥 样 斑 块 面 积 与 治 疗 前 比较 有 显 著 对 A 性 差 异 (P <0. 5), 示 两 组 均 能 缩 小 斑 块 面 积 ; 0 提 两 组 治 疗 前 后 差 值 比 较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P <0 0 ), 示 .5 提 两 组 均 能 缩 小 斑 块 面 积 ; 组 治 疗 前 后 差 值 比较 有 显 两 著 性 差 异 (P <0. 5) 提 示 治 疗 组 在 减 少 C A 粥 样 0 , C 斑块面积 方 面明显优 于对 照组 。 3 2 安 全 性 评 价 两 组 不 良反 应 观 察 : 组 不 良反 应 . 两 率 的 比较 治 疗 组 2例 出 现 不 良反 应 , 照 组 9例 出 现 对
摘 要: 目的: 研究复方“ 自身清” 对轻中度活动・ 系统性红斑狼疮(L ) P j - _ SE 患者外周血 c r T 细胞的干预作用, D cy r 2 ; 探讨其免疫调节机理。方法 : 例轻 中度活动・ SE患者 随机分 为复 方“ 4 3 P L j - _ 自身清” 结合 激素组 ( 治疗 组‘ ) 和单纯 西药组 ( 对照组) 。另选2 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治疗前后 c ; r; r 0 o cyT 细胞的水平变化。结果: 2 4 3 例 sE患者治疗前 c ; D T 细胞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L D Czr  ̄ P< .5 , 00 )治疗后 两组 c ; r T 细胞水平较治疗前 D cy r 2 ; 均明显升高( P< .5 , 00 ) 其中治疗组升高更为明显。结论: 轻中度活动期 S E患者 c ; r; r L o cyT 细胞水平与正常对照组 2 相比明显下降, 提示c ; D T 细胞水平与 SE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 , o Czr  ̄ L 复方“ 自身清” 治疗轻中度活动・ S E能更有效 P L j - _ 地上调 c ; D T 细胞水平 , o Cz r ; 重建 SE患者机体 的 自身免疫 耐受 , 而减 少 自身免 疫反 应。 L 从 关键 词 : 复方“ 自身清” 系统性红 斑狼 疮 ;o c ; r ; c ; o T 细胞

中药复方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

中药复方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

中药复方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中药复方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特色药物,已被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以免疫系统异常为基础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中药复方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为解决这些疾病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研究目的探究中药复方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以验证其治疗效果和探索可能的治疗机制。

2. 研究方法2.1 研究对象选取符合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民族、性别、年龄和病情分期等方面具有代表性。

2.2 实验设计采取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中药复方治疗,另一组接受安慰剂治疗,进行比较分析。

2.3 数据采集收集患者基本信息、病情评估信息、相关生化指标、免疫学指标等数据。

2.4 数据分析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方法对疗效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

采用生物学图表、统计表格等形式呈现数据结果。

3. 实验过程及成果3.1 中药复方制备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和相关中药药理学知识,选择适合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中药组成复方药物。

3.2 实验组和对照组培养将中药复方应用于实验组患者,安慰剂应用于对照组患者。

定期观察疗效,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收集相应的相关数据。

3.3 数据分析根据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差异,评估中药复方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4. 结果分析与讨论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和实验数据,对中药复方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相关生化指标、免疫学指标,探究中药复方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和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等。

5. 创新与发展针对已有研究成果和实验结果,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

例如,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究中药复方对特定疾病相关基因和信号通路的影响机制,以期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突破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研究进展李兆福1 指导:彭江云 2(1 云南中医学院2002级研究生云南昆明6502002 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云南昆明650200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药研究;综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多因素(遗传、性激素、环境、感染、药物、免疫反应环节)参与的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病于生育期女性,每一系统、每一器官均可受累,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

现代医学多采用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疟药治疗,但毒副作用明显,停药后易产生反跳。

近年来,中医中药对SLE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近几年来有关SLE的中医药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病名SLE,大多数中医学者认属《金匮要略》的“阴阳毒”,以温毒发斑、痹证、日晒疮、蝴蝶斑等命名。

近几年,刘氏等[1]把“肾脏风毒”与SLE作比较,两者之间存在相似性,且用肾脏风毒的代表方磁石丸加减治疗SLE,取得良效。

但SLE的中医的命名,尚存在争论,还需进一步研究。

2病因病机2.1外感说:孙氏等[2]认为SLE病因为感受阳毒之邪,或夹湿夹瘀,其病机不外温毒发斑与湿毒瘀结;来氏[3]认为本病系风毒外侵,瘀血内结;丁氏[4]认为本病系风寒湿之气杂至,形成五体痹,日久内舍脏腑,成为脏腑痹;范氏[5]认为本病系热毒瘀结。

2.2内伤说:边氏[6]认为SLE本因先天禀赋不足,又因后天失调,七情郁结,病久不愈,致使五脏俱虚而发病。

何氏[7]为本病的发病机制是阴虚阳亢,病位在肾;张氏等[8]提出劳倦内伤是本病的诱发、加重因素。

2.3外感内伤合说:王氏[9]认为本病是素有气阴两虚、肝肾不足,外受风寒湿及热毒之邪而发病;沈氏[10]提出初起发热,病程较短者,融合伤寒、温病,视为外感发热,分为热在气分、热在营血和气营两燔;对长期反复发热,时高时低,形体消瘦者,视为内伤发热,分阴虚发热、气虚发热和气阴两虚;王氏等[11]认为内因先天不足、肝肾亏损,外因风寒湿热之邪内侵,内外相合,久则成毒热,挟风致病;赵氏等[12] 认为内外合邪,热毒内窜,致使脏腑气机紊乱,气血运行失调。

复方自身清对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量流失的防治作用

复方自身清对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量流失的防治作用

复方自身清对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量流失的防治作用陈晓云;陈湘君;顾军花;赵蓓俊;茅建春【摘要】目的:观察复方自身清在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女性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后骨密度及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以了解滋肾解毒中药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IOP)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轻中度活动性SLE患者随机分为复方自身清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激素治疗6个月前后腰椎骨密度变化及雌二醇(E2)、睾酮(T)水平和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腰椎骨密度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 <0.05).性激素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T明显上升,E2显著下降.且治疗组对腰背酸痛、口干便秘、乏力汗出症状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复方自身清通过调节激素水平,可减少SLE骨量的流失,防治GIOP的发生.【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2(018)012【总页数】3页(P1373-1374,1382)【关键词】复方自身清;系统性红斑狼疮;骨质疏松;骨量流失;性激素;中医药治疗【作者】陈晓云;陈湘君;顾军花;赵蓓俊;茅建春【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4+1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近年由于激素的长期运用其生存率显著提高,但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亦逐年升高。

糖皮质激素因其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特性,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广泛运用,尤其对SLE患者来说,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其用药原则是早期、足量并持续用药。

早期用量大,随病情好转应逐渐减量,减量速度应根据病情恢复程度而定,多数患者一年以后才能以5~15mg以下剂量维持[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a f c c n v r mmu e id x F re a l .tc n o vo sy d wn—r g lt d a t c le a y a d e e y i i n n e . o x mp e i a b iu l o e u ae n i—d s—DNA a t ni — b d n mp o e c mp e n 3 n 4 whc sc n u i et eiv ed s r es Mo e v r t i te t n o y a d i r v o lme tC d C , ih i o d c v or l e t i d r . r o e , s ra me t a e h o h p o r m s s f n eib e a d h sn b iu o i sd f c o lo r e r u i et s , l tlt n i e r ga i ae a d r l l n a o o vo stxc i e ef t n bo d u i o t e t p aee d l r a e n n a v a d k d e u cin . ti c n u i e t t d a o o e d s , tb l e t e st ain o ie s n e u e n in y f n t s I s o d cv o wi r w h r n o e s i z h i t fd s a e a d r d c o h m a i u o
系统性 红斑 狼疮 (L 是一 种 危及 多 个组 织器 SE)
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现代医学认为 , 其病因主要 由于遗 传 、 自身 免 疫 、 分 泌 、 染 、 理 刺 激 等 因 内 感 物
素而 导致 的一 系 列 异 常 的 免 疫 效 应 和 组 织 器 官 的 损伤 , 临 床 表 现 错 综 复 杂 , 因 不 明 。本 研 究 探 其 病 讨复 方“自身 清 ” 轻 中 度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 L ) 对 S E
( h n h i o g H opt , h n h i 0 0 0 S a ga L n h aH si lS a g a 2 0 3 ) a
【 bt c】 O jcv T p r t tvno m on seq go u n i o— A s at r bete o xl eh i e etnoc pud i ni r l o mlt r d i e o enr i fo zh n fm a d o o
(台 } 疗组) 和单纯西药组 ( 对照组 ) 从临床证候 、 , 活动积分 、 临床疗效性指标等方 面分别观察其 临床疗
效 。结果 病情活动积分 、 改善疗效 性实验室 指标 等方 面明显优 于对照组 ( P<0 0 .5或 P<0 0 ) 治疗后 , .1 ; 治疗 组 的激 素撤减量 以及平均 日激素用量与对照组 比较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 0 0 ) 且副作用失 眠 P< . 1 ,
h r n +h do y ho q i uf e a d acnrl ru ( i pew s r dc t n . h l ia e c c o mo e y rx c l o un sl t) n o t o p s l e t nme i i ) T ec ncl f ay r e a og m e ao i i
m a o u e t d wih Co t s s Tr a e t mpo nd Zihe i r u a u s nq ng Fo m l
Z O P i n, HA e — u MAO Ja in—e u Ch nXin h n, e a g—in,U L , u u S iGU J n—h a u
世 界 中西 医结合 杂 志 2 1 0 2年第 7卷 第 1 期
Wol Junl fnert rdinl n s r dc e 2 1 。 o 7 N . r ora t a dTai0 a adWet nMeii 0 2 V 1 , o1 d oI g e t e n .
wa b ev d i e mso l ia atr a t i c r n lnc l f ci e e s Re u t T ed f r n e i so s r e n t r fci c l t n, ci t s o e a d ci ia f t n s . s ls n p e vy ee v h i e e c n f
・3 ・ 7


临床研究 ・
复 方 自身清 对 轻 中度 系统 性 红 斑 狼疮 疗 效 观 察
赵蓓 俊 茅建春 陈湘君 苏励 顾 军花
【 摘要 】 目的 探讨复方 “ 自身清 ” 对轻 中度 系统性红斑狼疮 (L ) SE 女性患 者病 情的干预作用 。
方法 采用 随机对照 方法 , 6 将 O例轻中度 S E患者 随机分为复方 自身清结合激素 以及硫酸羟氯喹组 L 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 比较 , 差异有统计 学意 义( P<0 0 ) 治疗组 在改善 临床症状 、 .5 ;
tet a eet e a a i icn a scl o p ro e ent am n gopa dcnrl ru ( h t c v t w ss nf atttt ayi cm ai nbt e et et ru n ot op P o lf i re gi s ii l n s w r og < .5 .nt m fh rvmet i ci cl y po sdsre cv ysoeadeet el oa r 0 0 )I r so ei oe n n l ia sm tm ,i drat i cr n f ci a r oy e t mp s n o it f v b t id x s tersl r t e t ru e b i s u ei oe i c nr ru ( <0 0 r < n ee , eut i t am n go p w r o v u l s p r rt t s n o t lg p P h sn e e o y o oh o o . 5 o P
w r df rn s nf at s o prdwt cn o gopi s tt a aa s ( 0 0 ) A dtnl , e e ieet i i nl a m a i ot l ru ti i l nl i P< . 1 . dio ay t e f g i y c c e h r n a sc y s i l h
t e sd fe t fwe tr dc n . h ie e cs o se n me ii e
【 e od 】 Cm on s ni ru ; smcuu e t mtu(E )E cc os ao K yw rs o p d i eq go l S t il s rh assSE ; a e tn u zh n fm a ye p y e o i f y b r i v
基金项 目: 上海市卫生局课题普通项 目( o2 0 L 2 A N .0 8 04 ) 作者单位 : 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 医院, 上海 上海 2 0 3 0 00 通讯作者 : 茅建春, ma :j2 3 @yh ocr.a E i m e09 ao .o c l n
的发生率也 少于对照组 ( 0 0 ) P< .5 。结论 复方 自身清结合激素 和硫 酸羟氯喹 可以明显改善患 者气 阴两虚 、 热毒内扰的症状 , 如红斑 、 口疮 、 关节肌肉疼痛 、 目涩咽 干 、 脱发 、 神疲 乏力等 ; 提高 临床疗效 , 改善各项免疫指标 , 如可以明显降低抗 d —D A抗体 , s N 升高补体 C 和 C , 助于缓解 和改 善病情 , 有 并
且安全可靠 , 对患者的血尿常规 、 血小板 以及肝肾功能无 明显毒 副作用 ; 利于撤减激 素 , 定病情 , 有 稳 并可减少西药 的副作用 。
【 关键词】 复方 自身清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疗效观察 【 中图分类号】R9 .4 i 【 532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7 — 63 2 1)1 03 — 4 63 6 1(02 0 — 07 0 Ef c c s r a in o i o M o e a e Acie S se i p s E y h — i f a y Ob e v t n M l t d r t t y tm c Lu u r t e o d v
sd f c u h a eo c re c aeo n o i sls h nta n c nrlgo p( <0. 5) Co cu- iee e ts c st cu rn ert f smnawa esta h ti o to ru P h i 0 . nl
so Co o n i e q n omua i o i ain w t o mo e a d h d o y h oo un u ft a b i in mp u d zs n i g fr l n c mbn t i h r n n y rx c lr q i e s l e c n o v— h o h a o s e iv h y t ms o ia d y n d f in y a d it r a i u b n e o e ttx n s c s ey h n , u l r l e t e s mp o fq n i ei e c n n e n l s r a c f a i , u h a r t e m y e c d t h o
caes s mai lp seyh n o u ( L i e l ains M eh d Acodn a d m o t l t. rt yt t u u rte mts s S E)nfmaep t t. t o s e c e c rigt rn o c nr h o o me 0 6 ae fmi omo eae S E weedvd d it rame tgo p( o o n ih n ig fr l d.0 cs so l t d rt L r iie no at t n ru c mp u d z e qn omua+ d e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