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

合集下载

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与预测比较——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实证研究

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与预测比较——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实证研究
增 产 ,总产 量达 到 5 0 2 吨 ,比 上 年 增 长 Q %。粮 食 丰 收 , 38 万 4
转导推理” ,大大简化了通常的分类和 回归等问题 。 但 粮 食 价 格 却 持 续 上 涨 ,其 原 因 已经 不 能 由 国 内 市 场 供 求 关 样本的 “
系得到 完全解释 。粮食价格的大幅波动 , 了新一 轮关于粮 引发
二 、 中国粮食 价 格 波动 的影响 因素分 析
粮食 价格的波动 属于经济波动 。它并不是一个孤立 的经
民消 费水平 以 及财 政 、金融 、资源 的合 理分 配 等都产 生 一 济现象 ,而是众多 因素共 同作用的结 果。由农业经济系 统内 定的影 响 ,使得 国 民经 济其 他部 门 价格水 平 以及 整个 物价 部 因素造成 的粮食价格波 动 ,即 内在波 动 ,是粮食价格波 动
l 市场与 贸易 】
农韭经济
2 1/1 01 0
中 国粮食价 格 的影响 因素分 析 与预 测 比较
基 于 支持 向量 机 的 实证 研 究 ※
◎孙

超 孟 军 ,
要 :本 文 剖 析 了 中 国粮 食 价格 波 动 的 主 要 影 响 因 素 ,在 此 基 础 上 构 建 基 于 支持 向 量 机 (V S M) 的模 型 进 行 粮食 价 格
内 在 关系 和 发 展 趋 势 。 粮 食 生 产 成 本 包 括 物 质 和 服 务 费 用 和 劳 动 力 成 本 。 长期 来看 ,
支持 向量机 (u p r V co c ie V S p ot e trMa hn ,S M)是在统计 资源紧 缺和劳动 力费用上升是一个 必然的历史过程 ,因而 曰
将有 助于 国 民经济 持续 发展 和社 会 和谐 ,具 有 重要 的理 论 来我国粮食价格 运行 轨迹 ,笔 者认为 ,粮食价格 波动的原 因

浅析粮价上涨原因

浅析粮价上涨原因

浅析粮价上涨原因【摘要】粮价上涨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从全球需求增加、生产成本上升、气候变化影响、政策因素以及市场需求与供给关系变化等多个方面来分析粮价上涨的原因。

全球需求增加导致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生产成本上升使粮食生产成本增加,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造成不利影响,政策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粮价波动,市场需求与供给关系变化也会直接影响粮价。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原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粮价上涨的复杂原因,为未来粮价稳定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粮价上涨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积极应对粮价上涨带来的挑战,保障粮食供应安全。

【关键词】粮价上涨、全球需求、生产成本、气候变化、政策因素、市场需求与供给关系、总结、提出1. 引言1.1 导言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之一。

近年来粮价上涨的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

粮食价格的波动不仅仅影响着农民的生计,也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生活质量。

面对粮价上涨的压力,人们开始关注其中的原因,希望能够找到解决之道。

本文将从全球需求增加、生产成本上升、气候变化影响、政策因素和市场需求与供给关系变化等方面,对粮价上涨的原因进行浅析。

通过深入剖析这些原因,可以更好地了解粮价上涨的背后机制,为未来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提供参考。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引起更多人对粮价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2. 正文2.1 全球需求增加全球需求增加是导致粮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全球人口持续增加和经济发展,粮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速,对粮食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减少,粮食生产面临一定的压力。

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国际间粮食的贸易也越来越频繁。

一些国家依靠进口粮食来满足国内需求,因此全球粮食市场的需求增加也直接影响着粮价的走势。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问题研究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问题研究
xI ANG T NJI S _ AR s EcONoMY
2o 5 o8
新 疆 农 星 经 ; 齐
粮 食 问 题
比, 国 3种粮 食平 均 收购价 格上 升 5 .%。 粮 全 73 从
大 幅度 上 涨 。在 19 90年 和 19 9 1年全 国 出现 “ 卖
食 的相对价格来看 ,98 17 年~ 94年全 国粮食收 18 购 价 格 指 数 分 别 上 升 0 %、05 7 %、.%、 . 3.%、. 97 7 9 3 %、0 %和 1%,平均每年 递升 1 . . 1. 8 3 2 0 %。除 4 17 年 由于政府调整粮食价格力度较大 , 99 粮食收 购价格指数上升 3. 0 %外 ,其余年份粮食收购价 5 格指数 的上升幅度在 1%左右。 0 第二 阶段 (95年~ 9 0 ) 18 19 年 粮食价格 波动 幅度增大。 9 5 18 年政府推 出了具有 明显市场化取 向的粮食购销体改革 ,将实行 了 3 多年 的粮食 0 统购制改为合同定购制。合同定购的粮食品种为 小麦 、 稻谷 、 玉米和集 中产区的大豆 , 定购价格实 行“ 倒三七” 比例价 , 定购以外的粮食允许农 民 自 由出售 , 价格随行 就市 ; 当市场粮食价格低 于原 统购价时 , 国家 按 原 统购 价 敞 开收 购 。尽 管 当年 粮食收购价格指数上升 1 %, . 但合同定购价 比统 8 购价下 降 1%以上 , 0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 了粮食生
农村粮食初级市场 , 允许农 民在完成 国家征购任 务后 , 实行政府和农 民间的议价交易 ; 重新 开放 粮食集市贸易 , 以公社为单位 , 在完成国家征购、 超购任务之后 ,允许社员个人上市出售余粮 , 价 格随行就市。由此粮食价格一改过去长期固定不

当前国内粮食的价格趋势

当前国内粮食的价格趋势

当前国内粮食的价格趋势
国内粮食价格的趋势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政策、供求关系、生产成本等。

以下是近年来国内粮食价格的大致趋势:
1. 需求增长压力: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国内对粮食的需求持续增长,使得粮食价格整体上呈现上涨趋势。

2. 供给增加: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种植技术、耕地利用率等的提高,使粮食产量增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需矛盾,对粮食价格产生了一定的压制作用。

3. 国家粮食储备政策:中国政府一直推行国家粮食储备制度,通过储备粮食来稳定市场价格,当供给充足时,储备粮会释放到市场上,对价格形成一定的支撑;当供给不足时,储备粮可以补充市场缺口,从而防止价格过分上涨。

4. 农产品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中国的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有一定的联系,国际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也会对国内粮食价格造成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国内粮食价格的趋势总体上呈现稳步上涨的态势,但在政策干预和市场供需关系的调节下,价格波动相对较为平稳。

具体的价格走势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

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

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

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引言粮食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之一,其市场价格不仅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成本,还影响着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发展。

因此,对于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国内粮食市场的发展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本文将以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比情况及影响因素。

1. 国内粮食市场价格近年来,国内粮食市场价格一直在波动中,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天气因素: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产量产生重要影响。

干旱、水灾、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会导致粮食供应短缺,从而推高价格。

•国内政策:政府的市场调控政策、储备政策等也会对粮食价格产生影响。

例如,改变粮食进出口政策、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等措施会导致粮价上涨。

•供需关系:供应与需求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粮食价格。

当粮食需求增加或供应减少时,价格往往会上涨。

2. 国外粮食市场价格国外粮食市场价格同样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面是近年来国外粮食市场价格的对比情况:•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国之一,美国的粮食市场价格对世界市场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近年来,受到气候灾害、政策变化和需求波动的影响,美国粮食价格也一直在波动中。

•欧洲:欧盟国家的粮食市场价格相对较稳定。

欧洲的农业政策较为保护性,通过市场调控和补贴措施,维持了粮食价格的相对稳定。

•中国香港:作为一个国际贸易中心,中国香港的粮食市场价格也受到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香港的粮食市场价格受到全球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有时与国内粮食价格存在较大差异。

3. 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对比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分析:•国内粮食市场价格与国外市场价格存在差异。

一方面,因为国内粮食市场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较大,市场价格波动的幅度相对较大;而国外市场受到国际市场供求和政策调控影响,价格波动相对更小一些。

•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由于我国是一个国际贸易大国,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国内市场,尤其是进口粮食和农产品的价格会对国内的粮食市场价格产生直接影响。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及调控研究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及调控研究

3、制定政策: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粮食收储政策、农业保险政策等,通过政 策手段降低农民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从而稳定粮食价格。
4、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健全粮食市场监管体系,加强粮食市场的监管力度, 打击囤积居奇、恶意炒作等行为,从而促进粮食市场的稳定运行,控制粮食价 格的波动。
5、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通过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议价能力,从而增强农民在市场 交易中的地位,减轻粮食价格波动的负面影响。
未来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深入研究我国粮食市场供求状况及 其变化趋势,以更好地把握粮食价格波动的规律;二是探讨不同政策调控手段 的效果及其比较优势,以便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调控手段;三是国际市场 的动态及其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影响,为制定更为有效的政策提供参考。
参考内容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粮食价格波动一直是一个备受的问题。本次演示 将从粮食价格波动的背景、特征、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展开研究, 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3、不同种类粮食的价格波动:不同种类的粮食价格波动存在差异。例如,小 麦的价格波动通常较大,而大米的价格则相对稳定。
三、粮食价格波动的原因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因素:农业生产易受自然灾害、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这些因素会导 致粮食产量波动,从而引起价格波动。
2、需求变化: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也会发生变 化。例如,对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的需求增加,导致饲料用粮的需求增加。
此外,还需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粮食市场的变化趋势和政策动向,积极 参与全球和区域粮食安全治理,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影响我国粮食价格因素的因子分析

影响我国粮食价格因素的因子分析

影响我国粮食价格因素的因子分析【关键词】粮食价格;因子分析;回归分析0.背景在1978到2006年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将传统的粮食统购统销制度逐渐减弱并取缔,我国进入了粮食价格以双轨制运行的时代,粮食价格开始大幅波动。

在通过实施提高粮食销售价格的同时放开粮食价格和粮食经营,并建立最低保护价和销售最高限价后,我国粮食价格出现了全国性的大涨趋势。

但随后出现了持续下降,主要是受了粮食产量持续丰收及一些宏观因素的影响。

针对此状况,国家采取了有效的扶农惠农政策,使我国粮食价格恢复到原来的上涨[1]。

即使在国际粮食价格发生大幅上涨的期间内,我国粮食市场价格依然以平稳的趋势运行。

我国粮食价格制度经过多年的实施,改进,已逐渐完善。

根据国家在1978-2007年发布的各种政策,条款对粮食产量、价格形成的影响,可以将我国粮食价格发展历程概括为一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1989年,粮食价格呈震荡盘升。

第二阶段是1990-1991年,粮食价格与之前相比持续处在最低点。

第三阶段1992年-1996年,粮食价格出现持续的大幅度上涨。

第四阶段是1997-2002年,粮食价格开始持续下降。

第五阶段是2003年-2007年,粮食价格呈恢复性上涨趋势。

1.指标体系设计影响粮食价格的因素有很多,大多数是能用数据来表示的,还有些是人们主观的想法,做法造成的,所以无法表示出来。

所以我们只能按照一定的原则从中挑选一些有重要影响的,有利于我们进行分析的数据。

我们筛选后的统计指标:(1)挑选由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与粮食价格有直接关联的指标:粮食产量x1,粮食播种面积x2,粮食生产价格指数x3;(2)根据粮食的需求对象的需求程度、经济能力的指标:城镇居民人均消费量x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量x5;(3)重要程度不是很高但不可省略的数据项,因为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会导致粮食价格快速上升或下降:成灾面积x6。

中国的粮食市场属于官方管制市场,与国际市场粮价关联性不强,因为中国粮食自给率已经达到95%,进口依存度很低[2];而且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储备充裕,粮食安全基本有保证,加上政府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和完善、限制粮食出口政策逐步发挥作用。

气候变化引起的粮食价格波动

气候变化引起的粮食价格波动

气候变化引起的粮食价格波动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它不仅对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也对粮食生产和粮食价格造成了波动。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化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首先,气候变化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如干旱、洪涝和极端温度,这些天气事件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干旱导致土壤缺水,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进而导致粮食短缺和价格上涨。

洪涝则会淹没农田,造成作物死亡和减产。

极端温度则会影响作物的生理过程,影响其产量和质量。

其次,气候变化还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由于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农民面临更大的风险。

他们难以预测干旱、洪涝和疫病等灾害造成的损失,这使得农民更加谨慎且保守,减少了投资和扩大生产的意愿。

这种不确定性也使得粮食市场供需关系更趋于紧张,进而加剧了粮食价格的波动。

除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气候变化还通过其他途径间接影响粮食价格。

首先是运输成本的增加。

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风雨和飓风,会破坏道路、桥梁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增加了物流和运输成本。

这会导致粮食的运输和贸易变得更加昂贵,推高了粮食价格。

其次是能源价格的上涨。

气候变化增加了能源市场的不确定性,使得能源供应更加紧张和昂贵。

粮食生产、加工和运输都需要大量的能源,当能源市场波动时,粮食价格也会受到影响。

面对气候变化引起的粮食价格波动,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政府应加强对农民的支持和保护,提供农业保险和灾害救助等政策,帮助农民减轻损失和风险。

其次,应加大投资研发和创新,培育适应气候变化的新品种和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

此外,国际合作也至关重要。

各国应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转让,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对全球粮食安全的挑战。

综上所述,气候变化对粮食价格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从直接影响到间接影响,都对粮食生产和价格造成了一定的波动。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政府、企业和个人都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并确保全球粮食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foodstuff fluctuation, the food price is effected by both the supply factors and demand factors. The supply factors include foodstuff policy, foodstuff procurement pric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gricultural nature disaster and foodstuff trade. The demand factors include population increase, raise of consumptive level, increase of industrial consumption, speculating, confidence in the future needs and foodstuff trade. The speculating and confidence in the future needs does not only affect the foodstuff demand, but also influence the amplitude of the foodstuff price fluctuation. In conclusion, the foodstuff price fluctuation cycle is determined by the supply and demand, the fluctuating level is determined by the speculating and the confidence in the future needs.Key words: foodstuffs; price; fluctuation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老百姓的基本生活,而粮食安全问题也是个敏感的政治问题,解决我国十三亿人口的粮食安全供给问题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国内粮食生产与供给,且考虑到可能增加的粮食生产成本与储存成本,产量不能过剩。而粮食价格对我国粮食供给、消费的影响非常巨大,因此,粮食价格稳定与否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供给的重要因素。根据“供求决定商品市场价格理论”的规律,我国粮食价格也主要受市场供求规律决定,因此,影响因素也主要来自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为了深入研究我国粮食价格发展变化规律,本文就粮食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分析影响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以及各个影响因素影响波动的原因及机制,以期探寻出我国粮食价格变动规律,以稳定我国粮食市场,保证我国粮食的安全供给。1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理论基础与影响因素根据经济学的供需理论,商品的价格波动取决于供给与需求的平衡,供给大于需求,物价下降,供给小于需求,物价上升,供求平衡,物价保持稳定。我国粮食价格的波动也以供求理论为基础,从粮食供给与需求的角度来分析粮食价格波动原因,粮食供给与需求的平衡与否最终影响到粮食价格的稳定。因此,本文首先要分析影响粮食供给与需求的若干因素。凡影响粮食供求的因素最终都会影响到价格,因此,影响我国粮食价格的因素也主要来自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供给方面的影响主要指粮食产量方面的影响因素,通过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进而影响粮食的价格;而需求方面的影响指粮食的消费方面的影响因素。粮食产量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粮食政策、粮食收购价格、农业科技进步、农业自然灾害[1];粮食需求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口粮的需求、种子粮的需求、饲料粮的需求、工业用粮的需求;另外国际贸易、投机的因素及粮食危机的心理预期都会导致粮食供需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粮食价格,因此影响粮食价格波动的因素主要包括下述四个方面:影响粮食供给的若干因素、影响粮食需求的若干因素、国际贸易方面的原因、投机因素及心理预期。2粮食供给方面的因素对粮食价格影响分析粮食总供给包括国内供给与国际供给两个方面,凡影响国内粮食产量及国际粮食供给的因素都称之为供给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对我国粮食价格产生影响。2.1粮食总供给及供给方面的影响因素粮食供给,在我国粮食主要依赖国内生产的情况下,粮食供给量主要指国内粮食生产量,同时还有少量的国际市场粮食进口量。而国内农产品总产量取决于:耕地面积、耕作强度、耕作模式、单位面积产量[2],以及粮食政策。政府的粮食收购价格通过农民的种粮预期收益估计,影响到耕作投入、耕作面积、耕作强度、单位产量,进而影响到最终的产量,科技进步直接影响到单位产量的变化,自然灾害同样也会直接影响到有效耕作面积。粮食供给模型如图1所示。2.2粮食政策对粮食价格的影响机制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主要包括粮食政策、粮食收购价格、农业科技进步、农业自然灾害及其它因素[2]。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及本人的观察,粮食政策变化对粮食价格的影响通过下述步骤实现:首先,我国粮食政策的变化会影响农民种粮收益预期, 其次,农民的种粮收益预期会影响他们的决策与行为,农民的决策与行为会影响产量,产量变化则会影响粮食价格;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性,另一种可能性是粮食政策的变化会直接对农民的决策与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粮食产量,产量变化则会影响粮食价格,同时,粮食政策的变化在不同的农民身上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家庭预期收益中粮食收入比重大的家庭更关注粮食政策,对此类家庭影响应较大,家庭预期收益中粮食收入占全年家庭收入比重较小的家庭,粮食政策的对此类家庭影响较小。2.3粮食收购价格对粮食价格的影响机制粮食收购价格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具有与粮食政策相类似的机制,也可能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我国粮食收购价格的变化会先影响农民种粮收益预期,而农民的种粮收益预期再影响他们的决策与行为,农民的决策与行为会影响产量,产量变化则会影响粮食价格;第二种情况,粮食收购价格的变化会直接对农民的决策与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粮食产量,产量变化则会影响粮食价格。同时,粮食收购价格的变化在不同的农民身上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家庭预期收益粮食生产收入所占比大,更关注粮食收购价格的变化,粮食收购价格的变化对此类家庭影响应较大,家庭预期收益中粮食收入占全年家庭收入比小的影响较小。2.4其他因素对粮食价格的影响机制科技进步将直接提高单产,从而降低粮食价格;自然灾害同样也会直接减小粮食的产量,进而提升粮食价格。最后农产品贸易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要素,农产品贸易量直接影响市场上粮食的总供给,影响粮食供求关系,进而影响粮食价格。粮食供给要素的影响模型图2。3粮食需求方面的因素对粮食价格影响分析3.1粮食总需求粮食需求量的变化对粮食价格有直接的影响,因此粮食需求量及影响粮食需求的因素对粮食价格也会产生影响。粮食的总需求包括国内需求与国际需求,国内需求指口粮需求、种子需求、饲料需求、工业用粮需求[2]、投机需求,国际需求主要指贸易需求及国际市场投资的需求。在国际粮食市场上,由于粮食品种及品质的差异,在不同粮食品种与品质间,我国既有粮食出口,也有粮食进口[3],但总体而言,在国际粮食市场上,我国主要是粮食进口国,因此,在粮食总需求中,国内需求所占比重较大,国际需求所占比重较小[4]。粮食总需求的模型图3。3.2影响粮食需求变化的因素分析粮食需求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首先,粮食需求的变化主要受人口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影响。粮食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具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其需求弹性较小。因此人口增加导致对粮食需求绝对量的增加,以及日益增高的营养水平需求带来的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会导致人均粮食消费量的增长,这是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5];其次是粮食作为工业原料及能源开发而产生的工业需求;再次是由于粮食贸易而引起的对国内某些粮食品种需求的增长,最后是投机行为及心理预期对粮食需求量的影响。粮食需求要素的影响模型图4。1)人口增长带来的食物需求扩大。尽管我国实行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原先预计的要低一些,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未来人口总量仍然巨大。据预测,2010年我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4亿,2020年将达到14.45亿,到2040年前后总人口的峰值也将达到15.8亿左右[2,6]。即使不增加人均占有食物水平,仅新增人口导致粮食需求增加一项,平均每年就需要增加500万t 粮食[7,8]。因此,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成为一项战略性任务。2)生活水平提高及消费结构升级产生了粮食消费的新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镇化速度加快等,用于食品加工及其他工业用粮的粮食需求增加,人们对粮食的数量和质量有更多、更高的需求,人均粮食消费量将继续呈现上升趋势。研究表明,生产1 kg牛肉大约需要8 kg谷物饲料,即1∶8,猪肉约1∶3,鸡肉约1∶2[3,4]。膳食结构的改善导致饲料用粮需求膨胀,目前正以平均2 100万t/年的速度增长[4]。由于人们的劳动强度、人口年龄结构、饮食结构的变化,使得未来粮食消费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农村口粮直接消费可能将逐步减少,而饲料和其他途径用粮的需求将会继续增加。3)工业需求的增加。人类自身的基本粮食需求是渐进的,但这并非近年粮价的普遍、持续、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著名粮食问题专家莱斯特·布朗指出,美国政府的错误能源政策应对此次粮价上涨负责。美国为减少对外石油依赖,大力发展生物能源计划。按美国目前技术水平,一辆最普通的家用吉普加满一箱油需耗用200 kg玉米,相当于非洲穷国布基纳法索一个成年男子一年的口粮。2007年美国所产玉米的25%变成了乙醇;2008年上升到28%,将达到1.14亿t。欧洲每年用于制造生物燃料所耗费的粮食与美国相当。欧美“机器吃粮”相当于5亿人的口粮[9]。4投机因素及心理预期对价格影响分析投机者使用各种经济的、非经济的、合法的、非法的手段、工具等炒作农产品,造成农产品供不应求的假象,影响消费者的价格心理预期,以便其从中获得高额利润。投机因素及心理预期虽然也会对粮食需求产生影响,但其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农产品的价格,通过他们的炒作,会进一步扩大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幅度,农产品的价格将会产生巨大的波动,他们则从中获利。因此,此因素与其他因素作用机制不同,需单独列出。4.1投机需求全球流动性总体过剩将长期持续,大量的游资不断追逐有限的资源,导致游资流向哪里,那里的资产价格就会出现狂涨。近年来,粮食、金属、能源等大宗商品不断成为国际游资的追逐对象。他们利用世界粮食库存减少、需求增加、气候变化等议题投机炒作,从中牟利。投机者运用各种手段,炒作农产品,造成农产品供不应求的假象,迷惑消费者,影响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价格心理预期,增加购买行为与购买量,囤积农产品,导致他们炒作的农产品价格飙升,投机者则从中牟取高额利润。投机行为及心理预期不仅影响粮食需求,而且可直接增加粮食价格波动的幅度与强度。粮食的供需决定粮食价格波动的周期,而投机行为与心理预期则会加重每一次波动的激烈程度。4.2粮食市场的操纵国际粮食市场是一个寡头市场,世界粮价上涨与粮食生产、贸易的垄断关系密切。在粮食产量上,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居垄断地位,仅美国,粮食年出口量占全球份额常年稳定在35%左右,其中小麦则高达60%。美国和南美的巴西、巴拉圭、阿根廷大豆总产量超过世界大豆产量的90%。目前,世界上四大跨国粮商(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垄断着世界粮食交易量[10]。另一方面,粮食生产能力也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因此,美国的粮食政策直接影响国际市场粮价的高低。4.3危机的心理预期对粮食价格的心理预期的恶化也会直接导致粮食价格的不断变化。当生产减少、储备下降、价格上涨,以及随之而来的粮食禁运、出口管制、限额购买乃至社会骚乱等负面消息不断被报道后,人们的恐慌心理就会与日俱增,由此导致争购与价格不断上涨的恶性循环,粮食危机也因此不断升级。5国际市场及粮食贸易的影响分析从国际市场看,加入WTO后国际粮食市场对国内粮食生产波动的短期影响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传导的[11]。国内粮食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时,则对国际市场需求增加,粮食进口增加,国内市场供给增加,则国内市场粮食总供给增加,粮食价格下降;国内粮食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时,则粮食出口增加,对国内市场粮食需求增加,国内市场粮食总需求增加,粮食价格上升。国际市场粮食生产的波动通过影响国际市场粮食供需,从而影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通过价格机制传导到国内粮食市场,从而出现国内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同步波动的现象。但是由于粮食贸易占我国粮食市场的份额较少,我国粮食市场还是主要受国内粮食供给与需求影响。6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与结论1)由图5可知,粮食价格波动受粮食总供给、粮食总需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总供给包括国内供给与国际供给,总需求包括国内需求与国际需求;投机因素及心理预期不仅影响需求与供给,而且会直接对粮食价格产生影响。2)国内供给主要指粮食生产,国际供给主要指粮食进口,因此国内总供给受国内生产与粮食贸易两方面的影响;国内需求指口粮的需求、种子粮的需求、饲料的需求、工业用粮的需求,国际需求主要指粮食出口的需求。3)由于粮食供给与需求国内市场所占份额较大,国际贸易所占份额较少,因此粮食价格主要是受国内需求与供给的影响。4)根据粮食价格波动的理论基础分析,粮食价格波动受粮食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影响。粮食政策、粮食收购价格、农业科技进步、农业自然灾害、贸易等粮食供给因素,通过粮食供给影响粮食价格。人口增长、消费水平提高、工业用量增长、投机及心理预期、贸易因素等粮食需求因素,通过粮食需求影响粮食价格。5)投机者使用各种手段、炒作农产品,影响消费者的价格心理预期,从中获得高额利润。投机及心理预期不仅影响粮食需求,而且可直接增加粮食价格波动的幅度与强度。粮食的供需决定粮食价格波动的周期,而投机与心理预期则会加重每一次波动的激烈程度。参考文献:[1] 王铮,郑一萍.全球变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J].地理研究,2001(7):282-289[2] 朱文.影响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因素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7(7):24-26.[3] 骆建忠.基于营养目标的粮食消费需求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4] 林毅夫.入世与中国粮食安全与农村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04(1):23-28.[5] 蒋有光.粮食市场放开与粮食安全措施[J].农村经济,2004(1):36-39.[6] 林毅夫.中国粮食供需前景[J].中国农村经济,1995(8):3-4.[7J [美]莱斯特·布朗.谁能供得起中国所需的粮食[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8] 国家统计局.中国农业年鉴[M].中国农业年鉴编辑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2008.[9] 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2008.[10] 姜长云.粮食加工业迅速发展对中长期粮食安全的影响[J].宏观经济研究,2007(4):44-49.[11] 王涛生.国际贸易前沿问题研究[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6):80-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