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景观设计说明

怎样写景观设计说明
怎样写景观设计说明

怎样写景观设计说明一、现状分析

二、设计依据

三、指导思想

四、总体特色

五、种植特色

六、具体景观分析

七、投资造价估算

目录

第一部分车站大道景观设计

一、项目概况

1、区位

2、基地现状

3、设计范围

二、设计依据

三,设计构架

1、指导思想

2、设计原则

3、设计理念

四、设计布局

五、种植设计

1、设计原则

2、具体设计

3、树种选择

六、照明设计

七、景观小品设计

八、无障碍设计

九、设施布置

第二部分车站大道沿街建筑立面整治规划

一、存在问题

二、沿街建筑分类

三、整治对策

1、已建成建筑的整治

2、在建建筑的整治

3、未建空地的整治

4、需改建旧宅地块的整治

第三部分

附件:温州市规划局关于车站大道整治规划说明

第四部分附图

1、总平面彩图1:1000 15 铺地设计详图

2、总平面图1:1000 16-21 环境小品设计详图

3、分析图1:2000 22 市府路口景观效果图

4、道路断面1:200 23 城南大道路口景观效果图

5、沿街立面1:200

6-9 节点详图1:500

10-13 绿化详图1:500

14 隔离带设计

第一部分

车站大道景观设计

一、工程概况

1.区位:温州市车站大道位于温州城市中心,是规划建设中城市中心区西侧边界,整体呈南北走

向,南到火车站,北至江滨路。

2.基地现状:

车站大道道路两侧地块分四种情况:A类:新建地块:90年代以后建成的建筑,较整洁美观。B类:

已批未建或在建地块:部分未建地块旧房未拆迁,较杂乱;部分为已拆迁的空地,场地内较脏乱。

在建地块部分基地围墙较整洁,无占道;部分基地围墙、建材占道;另有部分基地虽无占道,但场

地外观不整洁。C类:需改善的地块:大多为70-80年代建成,建筑整体性较好,但外表陈旧,部分

建筑防盗窗罩及底层商铺乱设,破坏立面效果。D类:未改建的地块:分三类:一类为旧房:相当

杂乱、破旧;一类为空地:较脏,有些堆满垃圾;一类为违章棚屋:脏、乱。道路红线内:存在部

分路段架空电线等未入地,部分公交停靠站破损及人行道北临时绿化占用、不成系统等问题。

3.设计范围:本次景观设计范围为南起疏港路火车站、北至江滨路火车站,总长

4.12km,宽50m的

道路红线,以及两侧建筑后退道路红线>10m的用地。设计重点在从人行道至建筑物临街面15.5m之

间,还有车站大道与市府路、城南大道、学院路、黎明路形成的几处景观节点空间。

二、设计依据

1、《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温州市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

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4、《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5、开发和管理部门提供的相关地形图、文字资料等

三、设计构架

1、指导思想

(1)景观设计与沿道路城市规划有机衔接,考虑本道路在城市中的地位、性质,其街景在

风格上与城市设计相和谐,并与周边环境构成借景、对景等景观效果。

(2)与沿街建筑性质、功能结合。

(3)构筑完整的道路景观小品(包括标志牌、灯具、座椅、花坛、候车亭等)系统。

(4)设计中力求体现温州现代城市特色及历史文脉。

2、设计原则

(1)整体性:注重景观规划设计的整体性,总体上简洁明快、局部设计在遵循整体风格统

一的基础上求变化。

(2)舒适性:遵循“以人为本”的现代设计理念,整体上采用大色块的设计手法,减少跳

跃感;细部处理则提供适宜人体尺度、丰富的景观层次、以及材质和形式的变化。

(3)适用性:为周边建筑提供相应的适宜环境,如商业建筑入口和交叉口处的广场及开放

场地;并结合功能性小品的布置,如电话亭、卖亭、座凳等,使道路环境不仅可观且可使用。

(4)空间感:根据现有的基地形态,以“收放结合”的平面形态配合竖向多层次的景观元

素(包括绿化、雕塑、水体、灯具等),塑造道路环境的多元空间感。

(5)视觉化:充分运用景观设计的各类元素,在构图、材料、质感、植物形态及色彩、平

面等各个方面相配合,强化车行和步行过程中的视觉美感。

3、设计理念

运用现代设计方法,以流畅几何线形,强化带状空间的纵深和扩展感;用生态学理论来指导景观设

计,通过合理的布局,增加道路的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

四、设计布局

本方案的设计布局可以归纳为:一轴、三心、五段。

一轴:及贯穿全体的景观轴。以本轴串联各节点及其它景观,使各部分依傍此轴形成风格上的统一。

三心:指三处主要节点,分别位于车站大道与市府路、城南大道及黎明路三个交叉点。

市府路节点主要体现对景效果,由于本节点同时是温州市另一重点路段——市府路景观轴线的尽端

所在,故设置视野相对开阔的休闲广场,同时提供两条道路的景观节点和活动空间。

第二部分

车站大道建筑沿街立面整治

一、存在问题

车站大道做为温州市的一条迎宾大道,南起疏港公路,北接江滨路,交通功能十分重要,同时,车站大道是外地客人来温参观的必经之路,是展现温州城市面貌的主要窗口。目前车站大道沿

街立面现状存在的环境景观问题,简单归结有以下四点:

1、沿街建筑形式与色彩杂乱无章,没有个性特色。城市街道与建筑不协调,没有给人以和谐明朗形象;

2、道路两侧的施工工地围墙多为没有修饰的实墙,墙上广告随意乱贴;

3、街道的环境设施、小品、候车廊和绿化配置缺乏系列化、标准化设计,整体性较差。道路上空各种线缆横七竖八,各种招牌、广告牌、霓虹灯也没有经过精心设计,给人杂乱的感觉;

4、建筑立面上的防盗窗,外挂式的空调机严重破坏街道景观的整体效果。

二、沿街建筑分类

根据沿街建筑用地功能与使用情况分为四大类:1、已建成建筑;2、在建建筑;3、未建的空地;

4、需改建的旧房。

三、整治对策

根据凯文•林奇(Kevinlynch)首先提出的城市环境所必须具备的“活力性、感觉性、适合性、接近性、管理性”五种性能,结合车站大道的自身特点,在车站大道的立面整治规划设计中,我们提

出以下整治措施:

1、已建成建筑的整治:

(1)、文化、标志性建筑:

一、墙面清洗。

二、墙体屋面上不准设广告牌店招,设彩色泛光灯,珠灯等烘托轮廓线,特例应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只能设在三层以下适当的位置。

三、防盗窗、室外机全部拆除,建议设中央空调。

(2)、办公楼:

一、墙面清洗。

二、灯光突出轮廓线。

三、墙体上不准设单位名称标志,单体名称应集中设置在主楼入口处。

四、大楼名称(唯一)经主管部门同意设在适当位置。

五、防盗窗、室外机只能设在背面,建议设集中空调。

(3)、商住楼:

一、墙面清洗

二、原则上灯光只能设在一层、二层商业建筑部分,住宅楼原则不设灯光,保证住宅私密性和舒适

感。商业性质的裙房可设霓虹灯。

三、店招设在裙房以下,经专业设计、并经主管部门审批方可设置。

四、室外机设建筑背立面,公共部分建议设中央空调。

五、住宅空调室外机宜设在沿街视线外的侧立面,或背立面,正立面不准设置,空调室外机位置选

定时需经主管部门批准。

2、正在建建筑的整治

(1)工地沿街侧设防护棚进行封闭施工,棚外可设公益性广告。

(2)施工围墙可以作一些处理,比如设置一些爬藤植物、公益广告、艺术墙、陈列廊等。

3、未建的空地的整治:

红线外30米内设置绿化或广场,以花坛、草皮、铺砖点缀,设置乔木或巨型灯箱广告。

4、需改建旧宅地块整治:

红线外8-10米内设置绿化或小品,设围墙或绿篱改善立面景观。

第三部分

车站大道整治规划说明

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近几年我市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车站大道作为我市新建的一条城市主干道,南抵温州火车站北达江滨路,是一条重要的以交通功能为主的景观大道,随着道路的建成,两旁的建设项目也纷纷上马,90年至今建成的项目就有温州科技文化中心等25 个,己批在建或未建的项目有12个,但目前道路两侧尚有部分旧房尚未改建,以及一些广告无序摆放,商铺占经营,违章棚屋的搭建施工场地脏乱都严重影响了该路的景观。加强道路景观整治己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由于该路绿化规划及夜景灯光规划己专题委托设计,该两部分内容不再列入本次整治范围。

一、现状

道路两侧地块分四种情况

A类:新建地块:90年代以后建成的建筑,较整洁美观。

B类:已批未建或在建地块:部分未建地块旧房未拆迁,较杂乱;部分为己拆迁的空地,场地内较脏乱。在建地块部分基地围墙较整洁,无占道;部分基地围墙、建材占道;另有部分基地虽无占道,但场地外观不整洁。

C类:需改善的地块:大多为70一80年代建成,建筑整体性较好,但外表陈;日,部分建筑防盗窗罩及底层商铺乱设,破坏立面效果。

D类:未改建的地块:分三类

一类为旧房:相当杂乱,破旧。

一类为空地:较脏,有些堆满垃圾。

一类为违章棚屋:脏、乱。

道路红线内:存在部分路段架空电线等未入地,部分公交停靠站破损及人行道被临时绿化占用,不成系统等问题。

二、整治措施:

1、对道路两侧地块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A类:基本维持现状,对建筑沿街立面广告。灯箱、空调机位进行统一规划。

B类:规定设围墙,沿街施工围墙一律退红线0.5米,各道路交叉口根据不同情况再后退,

统一围墙形式,封闭施工,施工期间不得占道。

C类:重点整治建筑外立面,根据各基地实

设计说明

项目简介

本项目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中心区,地处三江交汇处,在世界双遗产乐山大佛对面。改造主体及周边地区整体占地十余亩。项目整体位于城市重要地带,其整体及长远影响十分深远。

计划目标

依据项目报告的发展方向评估,此项目主要定位取向是针对市区发展要求改造成为城市中心区的市政广场。根据其规模,旅游形态与功能等多方面进行规划设计,并充分考虑配合城市环境利用与保护。使其成为当地颇具规模的市政形象广场,以增进地方繁荣,发展旅游业,同时提供市民生活休憩的场所。因此在设计规划时,拟定下列目标:

1.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及地方人文特色,用设计规划手段来配合特殊地域环境。2.提供高品质的都市开放空间,并预留未来朝国际化发展的设计空间。

3.配合物理条件,采用合理且可行性高的绿化栽植方式。

4.全面采用现代的设计理念与手法,并结合当地的文化特征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

设计理念

“山好、水耗、人更好”——成为了本设计贯穿整体的中心思想,并通过材质与设计表达方式的变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进行了抽象化的暗喻。

这一整体理念是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域及文化特征而提出的。

“山好”——是指峨嵋山以及河对岸的绵绵山峦。(漫漫地和岸观景步道可饱览群山)

“水好”——是指地处三江交汇。(在中心区设计了一注水雕塑)

“人更好”——是指当地民风淳朴,更是自古人才辈出,如:郭沫若等。(设计中有一个小型的纪念广场。

此广场是一个开放性的市政广场,由于旁边即将建设乐山市的标志性建筑,而且

要求广场与其构成一个整体,并与步行街相融。故规划范围内,在提供基本设施

及公共设备的同时,还兼顾考虑可以继续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建设。规划设计

之初,以安全自然为主,提供堤岸景观的设计理念,除自然景观的设计手法外,

结构安全更是主要考虑的因数。堤岸结构的材质以钢筋混凝土为结构基础。以提

高安全与使用年限,并以自然石材等为装饰材料,融合于自然景观中。此广场规

划设计共分为5大区:中心广场区;郭沫若纪念广场区;老人活动区;儿童活动

区;观佛休闲广场区。

功能分区

1.中心广场区:

本区是位于全区中心的上举式广场,面向步行街以及市政建筑。半圆形的广场加

上圆形的水池构成了中心广场。广场铺地花纹采取流线型,体现“水”的动感,暗喻五行中的“水”。三层台阶构成了高举式的广场,台阶处点状布置绿化丛,将原本一段弧长较长的圆弧台阶划分为几个部分,并且使广场形式更具有围合性,且

更加生动。本区给人感觉整体气势庞大,视野开阔,有利于观景,可以把江对面

的美景尽收眼底。

2.郭沫若纪念广场区:

此区为纪念性广场,功能上除了“纪念”外,在铺地上,以材质及色彩变化暗喻五行中的“土”。此为强调其纪念性广场设计为为下沉式广场,下沉部分一直延伸到沿江小道。既达到了整体性,又有了一定的道路穿插关系。靠近中心广场处有一

小型暂缓空间,既遵循了空间大小变化又使游人的视线有一个稍微停顿的感觉。

整体铺地上,利用材质色彩的不同,暗喻五行中的“火”。

3.老人活动区:

此区专为老人设计,提供老人活动的场所,且临江较近,环境比较优雅,使老人

晨练,休息,遛鸟的最佳去处。老人活动中心于中心广场紧紧相连,主要是考虑

到可以将功能结合起来,这样包括中心广场在内,均可以作为老人活动的场所,

活动范围比较集中。

4.儿童活动区:

中心铺地采用木质地板,并以卵石包边。中心设置主体娱乐设施,周边点状布置

辅助性娱乐设施,有主有次。临江一角9棵植物的分布形成了一个正方形的区域,

下以卵石铺地,可供孩童玩耍。打破了广场从平面上看弧线过多,过于圆滑的线

面。从而在平面上有方有原。中心的木质地板暗喻五行中的“木”。

5.观佛休闲广场区:

此区主要在功能上强调了一个“佛”字。故在铺地的设计上,采用莲花台式的花

纹形式,并且以金属铜条包边,暗喻五行中的“金”,此广场为上举式广场,上举部分延伸到沿江小道,并与临江平台连接起来,弥补了地势过低的不足。

本设计力图使整体环境规划设计从理念上就有别于其他同类广场。整体形式

上体现广场的开阔性。两个上举广场,一个下沉广场,高低起伏,富有变化。在

平面布局上强调了铺地的变化,穿插性以及道路的延续性。色彩和材质上的变化

使几个主要分区巧妙的从“金”过渡到“土”。整个广场在绿化方面,少量布置高大的树木,其目的是能让对面的好山好水不至于受到实现上的阻碍。

XX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最新版)

三清翡翠城景观设计说明 一、前言 家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一个舒适温馨的家能够让人松弛工作生活中的压力,使人们在工作之余,生活,休息在花繁叶茂,富有生机、优美舒适的环境中,与自然的阴晴雨雪和动植物协调地生存在一起,是人对文化和自然的追永恒的理想。 中国文人是这样描述一处理想住宅的 门有径,径欲曲;径转有屏,屏欲小; 屏进有阶,阶欲平;阶畔有花,花欲鲜; 花外有墙,墙欲低;墙有松,松欲古; 松底有石,石欲怪;石面有亭,亭欲朴; 亭后有竹,竹欲疏;竹尽有室,室欲幽; 室旁有路,路欲分;路合有桥,桥欲危; 桥旁有树,树欲高;树荫有草,草欲青; 草上有渠,渠欲细;渠引有泉,泉欲瀑; 泉去有山,山欲深;山下有屋,屋欲方; 屋角有圃,圃欲宽;圃中有鹤,鹤欲舞; 鹤报有客,客不俗; 客至有酒,酒欲不却; 酒行有醉,醉欲不归。 二、工程概况: 本地块位于省市城区,现有规划地块面积39333㎡,总建筑面积64399㎡,建筑密度28.2﹪,绿地率37.2﹪,容积率1.6。规划由15栋联排楼房组成,沿街为商

业。 三、设计依据: 1、建设部《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城市示小区规划设计原则》; 2、中华人民国《城市绿化条例》(1992.6); 3、中华人民国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3.11); 4、国家现行的相关规定规; 5、甲方提供的相关图纸资料; 四、设计原则: 环境设计将建筑重组为景观的一部分,与道路、树、花坛、广场、及建筑天际轮廓组成完美的小区景观。所有景观布置环绕建筑,环境这种园景开放式的组合关系,使小区具有移步景异的多层次效果。可以从每个不同的角度,不同时从环境中感受不同景观。人作为一个活动的观察者和先导者,是小区环境欣赏与享受的主体。所以环境设计以人为本,遵循人与自然共同融合统一的设计思想。因此,环境的设计与营造,是从更感性的角度去设计生活。 诠生活,设计居家需要,设计人的情感需要。这就是我们做三清翡翠城景观设计规划的精髓。我们设计的原则是: 1、景观的生态体现 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速人们对环境质量需求日益提高,对于生态的理解叶一步一步加深了。21世纪生态型园林、环保型居住区已成了现代城市绿地发展的主体。本方案在注重住宅园林的观赏性的同时,把住宅园林的生态性提高一个新档次,营造生态环境舒适、景观优美的空间。 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住宅区植物造景采用多层次配植的丛林来进行景观空间的竖向分隔,创造出植物群落的整体美,这是生态景观要求;在满足一定数量的铺装硬地前提下,尽量多采用林荫草地和疏林草地来进行美化;同时强调生态美,景区以种植常绿大乔木为主,大乔木可增加叶面积系数,在有限的绿地中达到最佳的生态效果;适当地采用自然流畅的花灌木色带,可形成色彩、质感和季相对比,以满足植物配植的层次美和景观展示的条件。 2、景观与功能相结合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说明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说明,平面图,透视图等 关键词:设计说明;广场景观;城市景观;景观设计 一、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说明 本方案的景观设计概念一反“常规内向的”购物商业设计思路。我们的设计思路和概念断然将城市商业村落迁到了公园里。我们相信这种朝向自然景观的商业街最适合当地人的思维及喜好,这是一种可以同时交流享用的街道、漫步路,水道、广场和公共绿色空间等区域,人们可以在这里用餐、娱乐、购物、工作、休闲放松。我们坚持利用自然,反对一切人造的,粗劣的东西,相信人们会愿意感受自然的光线、新鲜的空气,地域的情调、优美的建筑和材质。自然的商业感受将更有趣、更艺术化。一切能发挥人们想像的景观元素将呈现在公共空间里。 二、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策略 多层次的体验:设计了丰富的景观层次,把不同的景观元素穿插利用到院落空间、广场、街道和水岸线。 生动的水岸线:独特的水景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无论是散步、逛街,还是表演,都有不同的景观节点,丰富的水岸线设计为行人提供了不同的感受。 公共领域:在这个大的区域里,合理的配置了不同主题的公共空间:购物、餐饮、娱乐、消遣、休闲、健身以丰富购物的感受。例如,配合主力店入口的景观设计可以置一个室外卖花空间,或者在餐馆的外部公共空间可以设置一个卖食品的空间。这种室内外配合的设计能吸引更多的客人。 蛇行的和梯形的通道:像孩子的游戏,景观领域像蜿蜒的人行的蛇行路。例如弯曲的水岸线散步路和东西向的弧形步行路联系了未来的娱乐中心、主力店和公园的主入口。一系列的节梯或桥体被运用到整个项目,每个设计思路都有它的特别情趣性。 景观介入:许多的漫步路都非常长,为避免其单调性,我们介入了许多景观元素、不同的材料和铺装图案。在商业街建筑北部,以引进的水体刻意的打破了过长的漫步路。放射形铺装的运用和水边的平台都打破了其单调性。 漫步路和街道景观:东西向的曲线路把人们导入北面沿湖景观及中心公园,放松的步行路联系着不同的景点。岸线前的步行路无论白天还是夜间都是很活跃的。这里的夜生活也很丰富,因为这里分布了水景、公共艺术和雕塑和室外街具小品。各种动态的和好玩的水景观像珍珠一样被串在沿湖建筑主轴线上。每个水景被清楚的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平静的水池、戏剧性的喷泉等。

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大连乾豪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总体概念的主题定位 延续甲方提出的楼盘开发理念: “自然,阳光,人文,健康,运动” “移动的森林,漂流的花海” “开放式公共绿地,封闭式组团管理” “各组团的公共绿地应有良好的识别性” 根据上述的主题想法,设计师将此一一融入整体的景观规划设计中。 设计将总体规划分为三部分去着手深入。分别为:开放式公共绿地的景观规划;商业街的景观设计;居住区组团中的公共绿地设计。以下逐一介绍。 开放式公共绿地景观规划 开放式公共绿地贯穿于整个楼盘的南北,因楼盘按三期开发销售,设计为使每期开发时都拥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公共绿地,考虑在每一期设计一处公共活动的广场,并以广场为景观核心向四周辐射,这不仅充分考虑了整盘在公共绿地设计中的均好性,同时也满足了每一期楼盘在开盘时都有自己的核心景观内容。 设计在考虑了公共绿地均好性的同时,还注意到绿地在三期建成时,整体的连贯性。并能始终融入“移动的森林”的主题。景观将常绿及色叶乔木有规律的由北到南成组成团的布置在中心开阔的常绿草坪中 ,从而寓意森林在流动的概念主题。在“流动的森林”下方设计师考虑布置常绿及开花色叶灌木,灌木按优美的 S 型布点种植。根据灌木不同的色差及开花时期的不同布置,小区居民在四季变化时将会欣赏到宛如流水图案般变化的灌木种植,从中寓意“花海在流动”的概念主题。乔木与灌木的种植理念反映设计师想表达“流动”的主题概念,将植物引喻为流动的水。 设计在分析了基地规划图后( 04-12-28 ),认为规划在公共绿地中设计的两条消防紧急路过为浪费,也使绿地东西两侧的组团间距离过于狭窄。景观考虑尽可能的将消防要求的扑救场地设计结合到各个组团中,使中心公共绿地的宽度加大,从而能使景观有更好的发挥空间。为此景观提出将一条 4 米宽具有景观意义又兼消防要求的路 S 型环绕点式小高层布置,在 S 形路两侧布置寓意“流动的森林,漂流的花海”主题的植物,使单调的消防路具有设计的生动性。

2015示范区景观设计解读34页

示范区景观设计——精炼的造园手法解析东莞黄江金地湖山大境 郑州海马公园 泉州鲤鱼湾 成都花样年·君山

在线出版专题 11 示范区景观设计——精炼的造园手法解析 段妮静/谢丹小中见大,是示范区景观展示的作用与目的,即从小的空间里看到整体楼盘景观的未来状态,是整个小区景观亮点的浓缩显示。景观设计在楼盘中是如此重要,直接影响着楼盘的销售状况。 如何在示范区有限的空间中把景观亮点更好地展示出来呢?在示范区中,由于空间因素的限制,精炼的布局规划以及特色的造园方式是示范区景观的设计重点,都直接决定着景观效果。设计中往往通过把主题景观、功能分区明确地区分开来或者有效地串联起来的布局规划或动线设计方式,有效性、精炼性地把景观展示出来。同时采用独特的风格营造、融合周边景观资源等造园手法,力求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现出高品位、高质量的楼盘“浓缩”景观。

东莞黄江金地湖山大境 递进水域轴线 生态度假园林 金地湖山大境以原生态、自然的度假酒店园林形式作为景观主线,运用递进化的水境理念串联成律动的水域空间,结合建筑简约法式的新古典造园风格,并通过开敞的前花园和精致的湖岸花园的设计,达到生态资源的最大化共享,将原生态的山湖打造成自然度假复合社区,回归到轻松休闲、自然健康的惬意生活。 区位概况金地湖山大境地处黄江新城中心,东莞前庭、深圳后院,莞深高速直达项目,半小时生活圈辐射莞深。项目山环水绕,内揽纯澈湖泊,外拥天然山林,是莞深黄金生态轴心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设计理念项目以大湖为中心,三面山体环抱,拥有近万亩连绵起伏的山体与茂密的树林,生态资源十分丰富,呈现全自然极致私占的格局。基于项目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开发意愿,设计师力图挖掘场地丰富的景观元素,以纯天然的山湖为依托,画山为疆,揽湖为境。设计手法上突破传统度假模式,以度假复合社区的功能构架为基础,结合简约法式的新古典造园风格,通过规划、景观、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实现生态资源的共享。 景观轴线——递进水域设计规划设计充分利用地势的高差,以水域为景观设计重心,引山林活水入园,并运用递进化的水境理念串联成律动的水域景观轴线,形成景观主题。同时,以景观游泳池、坡地水景和国内最大住宅瀑布的形式将私家庭院的功能酒店化,扩充湖岸花园和私家庭院的功能,使每一户的私家庭院都能够直接临湖。 设计手法——共享生态资源私家庭院设计结合简约法式的新古典造园风格,巧妙运用了“对景”、“借景”、“障景”等手法,突出环境与建筑的渗透性,与公共景观相互融合,给人们带来宁静、闲适的度假感受。而800米私家林荫道、1公里长的三级循环叠水溪流、六公里环山清心栈道、壮观的丛林半 山瀑布、烂漫的樱花谷等充满东方意境,展现山湖风光,使生态景观得到合理利用。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功能及设计趋势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功能及设计趋势 环景1201 12503021 佟亮

前言: 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外部公共空间体系的一种重要组成形态,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人流密度比较高,聚集性比较强的城市开放空间。城市广场不仅是各种功能活动的载体,也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深层表现。因此在广场的景观设计中必须综合考虑形象、功能、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与关系。以下简要分析不同文化不同地域对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影响,来进一步探讨我国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的功能也越来越广泛。城市广场在城市发展中,不断赋予各种意义、象征和使命,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的开放空间。作为城市中心地位的城市广场的功能和景观也在发展中相互融合与进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许多多具有鲜明特色和历史价值的著名广场,对现代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1 当代欧洲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 在全球化、欧洲一体化的今天,欧洲的文化传统又在进行新的大融合,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也不列外。这不仅体现在设计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频繁,而且大量设计师在跨地域工作,西班牙设计师在法国,法国设计师在德国,或者是荷兰设计师在西班牙都有自己的设计作品,他们把自己的文化背景、个人风格融入当地。虽然如此,当今欧洲不同国家、地区的广场景观设计仍然呈现出强烈的地方特征,因为外来设计师同样非常尊重当地的历史文化,总是努力挖掘地方特色。 在欧洲这样一个地理上没有什么阻碍,文化源头相同的区域,各个国家似乎更强烈地试图把自己的文化和别人的文化区别开来,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自然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 2 我国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 2.1 发展背景 1、中国古代城市以街道和院落为显著特征,广场在中国古代城市中较少,只有以下几类:有的是庙前广场作为定期集市之用,如城隍庙、文庙;有的是以街道相交的节点作为隐含的广场,如北京的菜市口;有的是通过街道的变形放入产生公共活动场地,如四川的罗城;还有一些如天安门前广场是“颁招仪式”之地,平民百姓是不能进入的。 2、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对城市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并引用苏联模式对城市进

某商业广场设计说明

XXX项目设计说明书 一、规划背景 1、项目概况 XXX项目位于洛阳市老城区东南部,由洛阳市XXX公司开发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36544㎡,总建筑面积267610㎡,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为217702㎡,地下总建筑面积为49908㎡,容积率为5.96 ,绿地率31.5%,机动车车位631个。该项目是一个包含百货、超市、电影院、餐饮、服装、高档酒店及写字楼为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建成能很好地结合周边的文化休闲娱乐设施,成为集工作、休闲、娱乐、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服务区。 2、位置与现状 该项目南邻九都东路、北临吕氏街、东临柳林街、西邻校场街,周边道路网络发达,交通十分便利。该基地地理位置优越,周边资源十分丰富,坐拥老城区及瀍河回族区的大量人脉,但其周围缺少能有效聚集人气的大型商业建筑,因此该项目的开发将改变地块及周边的商业形态。地块总用地面积36544㎡,场地现状多为二、三层民居,用地平整,并无太大的高差变化。 3、设计依据 本工程应执行的主要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 (3)《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08-88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7)《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7-2006 (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9)国家有关工程设计规范、规定和技术要求。 二、设计理念 洛阳市作为国家的中部重镇,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和老城区改造的大背景下,需要通过商业综合体的成功开发来提升城市竞争力。因而该项目的建立很好地满足当今这个大环境。 商业综合体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酒店、会展、餐饮、娱乐和交通等各个功能复合、互相作用、形成价值链的高度集合化的建筑群体。 该项目从“城市性、开放性和集合性”的层面上出发,把城市功能与城市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建筑实体与城市其他空间有机结合,从而形成的一种城市实体。 中国城市的发展方向,将是人口越来越多,空间越来越拥挤。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市民对亲近自然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强烈。生态的、环保节能的绿色建筑空间就会成为城市的主体。本案以此为出发点,塑造了一个绿色生态的建筑综合体。建筑设计以人为本,体现建筑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把人纳入到建筑中,人融入自然中,人、自然、建筑融为一体。建筑充分考虑气候、日照、通风以及建筑空间对人的影响。考虑对残疾人及老年人的关怀等等,期望做到以人为本,创造适宜的建筑内部环境。 洛阳自然条件优越。本案取法自然,整个布局,建筑依托地形展开,利用景观绿化带、广场绿化以及屋顶绿化,以形成不同绿地层次,人工自然相得益彰,补充和完善了该地区的城市景观。 三、规划构思 1、总体布局的目标是在有限用地的基础上,最大化的发掘使用价值,同时充分结合地形现状,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相得益彰,形成完整统一的空间形态,强调为城市做贡献。位于老城区的XXX项目建筑综合体,在融于整体环境的同时,应表现自身卓尔不凡的文化特质,因此和环境协调的办法并非简单的吸收和移植。相反,他是从城市场所中吸收若干属性,继而使其转化为具有个性特征的建筑群落形态。 2、道路交通组织 机动车流线分析: (1)静态交通:静态停车交通空间由地下停车库及部分地上临时停车位构成。地下二层停车556辆,地面临时停车75辆, (2)动态交通:动态交通空间依据规划用地可开口位置确定机动车流线从东西两边的校场街和柳林街两条城市次干道引入。从而避免了人车间相互干扰,

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大连乾豪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总体概念得主题定位 延续甲方提出得楼盘开发理念: “自然,阳光,人文,健康,运动” “移动得森林,漂流得花海” “开放式公共绿地,封闭式组团管理” “各组团得公共绿地应有良好得识别性” 根据上述得主题想法,设计师将此一一融入整体得景观规划设计中。 设计将总体规划分为三部分去着手深入。分别为:开放式公共绿地得景观规划;商业街得景观设计;居住区组团中得公共绿地设计。以下逐一介绍。 开放式公共绿地景观规划 开放式公共绿地贯穿于整个楼盘得南北,因楼盘按三期开发销售,设计为使每期开发时都拥有一个相对完整得公共绿地,考虑在每一期设计一处公共活动得广场,并以广场为景观核心向四周辐射,这不仅充分考虑了整盘在公共绿地设计中得均好性,同时也满足了每一期楼盘在开盘时都有自己得核心景观内容。 设计在考虑了公共绿地均好性得同时,还注意到绿地在三期建成时,整体得连贯性。并能始终融入“移动得森林”得主题。景观将常绿及色叶乔木有规律得由北到南成组成团得布置在中心开阔得常绿草坪中,从而寓意森林在流动得概念主题。在“流动得森林”下方设计师考虑布置常绿及开花色叶灌木,灌木按优美得 S 型布点种植。根据灌木不同得色差及开花时期得不同布置,小区居民在四季变化时将会欣赏到宛如流水图案般变化得灌木种植,从中寓意“花海在流动”得概念主题。乔木与灌木得种植理念反映设计师想表达“流动”得主题概念,将植物引喻为流动得水。 设计在分析了基地规划图后( 04-12-28 ),认为规划在公共绿地中设计得两条消防紧急路过为浪费,也使绿地东西两侧得组团间距离过于狭窄。景观考虑尽可能得将消防要求得扑救场地设计结合到各个组团中,使中心公共绿地得宽度加大,从而能使景观有更好得发挥空间。为此景观提出将一条 4 米宽具有景观意义又兼消防要求得路 S 型环绕点式小高层布置,在 S 形路两侧布置寓意“流动得森林,漂流得花海”主题得植物,使单调得消防路具有设计得生动性。

广场景观设计说明

灰汤紫龙湖南广场景观设计说明 一、设计背景 1、本广场用地狭长,位于灰汤国际温泉度假区紫龙湖核心景区的南入口。也是灰汤健翔综合商业开发项目的南入口。需要同时满足核心景区入口广场的要求和商业地产开发项目南入口的要求。 2、东边蒋琬路将来是步行街,场地内部需要增加一条机动车道,并结合布置40个停车位供游客使用。 3、广场南端正对着长花灰韶高速路的连接线路口,是未来灰汤度假区的门户位置。 4、广场东临紫龙湖,湖岸线较长。对岸是紫龙湾温泉大酒店。 二、设计思想 1、设计目标:打造大气、优美、温馨、引人入胜的文化景观休闲广场 2、设计理念:“三带迎宾” 设计绿青黄三条景观带连接南端主入口的沸玉广场和北端商业区的紫龙广场。 “绿带”指蒋琬路东边的机动车绿道,夹在两侧的绿化当中,引导游客驾车进入生态停车区。“青带”指中间由青石板和青砖地面为主的步行景观道,是游客从入口广场进入商业区的主要道路,种植带和微地形隔离机动车道,可横向进入滨水带。 “黄带”指滨湖的木质栈道,是游客休闲观光和亲水活动的场所。 三、总体设计 1、空间结构 三条纵轴一条横轴、两个广场 三纵轴就是三带 一横轴联系停车场到滨水区的木平台 南北两个广场:沸玉广场和紫龙广场 2、交通分析 人车分流 “绿带”是车行道,包括停车场、南端车行出入口、北端度假别墅区专用出入口; “青带”是主要人行流线,主要流向北端的商业区,有三个人行出入口; “黄带”是休闲观光的人行流线。 3、种植设计 绿道两侧种植香樟、栾树等较为高大荫浓的乔木。 车道与人行区的隔离带选用斑竹、凤尾竹、红枫绣线菊、金桂等色彩丰富和四季变化的树种,并配以景天、甘野菊、八角金盘等地被植物。 滨水区种植水杉、垂柳、荷花、鸳尾等亲水植物和水生植物。 四、具体景观设计 南广场八景 1、灰汤沸玉 沸玉广场中石阵喷雾景观,寓意温泉形成的“灰汤沸玉”景观。

小区设计说明

“”小区规划设计说明 1. 项目概述 1.1 区位 该项目地块位于城市东部,北接湖南东路,西沿慈湖河路,南接规划中的花园路,东临慈湖河。 1.2 用地范围 规划用地范围东至慈湖河、南到规划中前进路、西到慈湖河路、北到湖南东路,东西约300米,南北约580米,总用地面积为173556平方米。 1.3 自然条件 花山区自然、人文景观丰厚。濮塘风景区为“国家4A 公里。区内山势连绵、沟整险峻,生态植被保持完好, 作物遍布, 新四军曾在这里开辟抗日根据地, 园、佳山山体公园、盆山度假村, 1.4 规划目标 宜城际铁路将为发展服务业提供极大的便利条件。 2. 规划设计依据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3、《安徽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4、《安徽省住宅设计标准》; 2.5 2.6、1 / 1000地形图(规划红线图)。 3. 规划设计理念 涵。 3.1人本主义,充分体现对家庭生活的关怀 居住区是家庭生活的原点,通过对家庭发展趋势的关注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因此,居住区规划设计定位于为每个人及每个家庭提供具有优美环境和温馨氛围的家园社区。 3.2便捷交通,引入符合时代特征的交通手段 二十一世纪人们对交通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公共交通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城市人居环境提供了较为优越的外部公共交通环境。同时,小汽车进入普通家庭将成为一种强大的发展趋势。规划设计为适应这一发展态势,努力营造流畅快捷的道路交通系统和充足的停车场库用地,同时使交通空间与步行开敞景观空间之间既有一定分隔又能达到相互交流。 3.3 适应市场,努力适应动态的市场变化与居民居住需求 大规模的居住开发必须具有良好的市场适应能力,本方案在两个层面上体现出对动态变化着的市场的呼应:其一,通过建设标准的差异形成多元化的供方市场,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居住需求;其二,通过与住区分时序开发的协调,满足不断发展的居住需求,随着建设时序的变化,适时调整建设标准。 4. 规划设计原则 4.1 作为新世纪的现代化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及建筑单体设计应面向二十一世纪,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 4.2 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环境为规划目标,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绿意盎然、生活方便,具有文化内涵的住区。注重居住地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的生活质量,合理分配和使用各项资源,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把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作为规划设 ,步行绿带,开放绿地等多层次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场所 1/5,为商业用地。南面地块占总用地 空间景观效果。 这种空间布局形式的主要特点是打破了以往居住组团处理手法,通过线性的空间组织,将不同层次的开敞空间结合起来,使每一个住宅单元融入整体结构之中,赋予每一个住宅组合单元不同的空间特点,增强场所感和可识别性。并在保证总体开发规模和绿地容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为每一个住户争取一个好的环境,体现小区的均好性,并为老人、儿童以及每一个居民多样化的居住生活活动提供空间和交往的机会,创造出安全、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 小区主出入口设于地块中部面对慈湖河路,地块北部、南部设置车辆出入口。主入口采用设置小区入口广场的手法,形成小区的入口标志,在内部通过强烈的轴线引入中心绿地,居民通过广场的引导,进入小区内部,豁然开朗之感油然而生。 独立的步行系统与小区绿带相结合,到达住宅的每一区域。

华润销售示范区景观设计任务书

慈溪中央公园三期销售示范区 景观设计任务书 委托方:华润置地(宁波)发展有限公司 受托方: 1项目名称 慈溪橡树湾小区三期(中央公园)销售示范区 2设计背景 展示项目品质、树立高端社区形象,促进三期产品销售。 3设计范围 设计区块位于项目三期南入口建筑回廊以北、32#楼和33#楼以南、27#楼以东、36#楼以西,占地约为2300平方米;其中两个样板户型、大堂、品牌展示通道及大堂外约20平方米的灰色空间由建筑完成。(具体详见任务书附件) 4设计内容 4.1设计依据 1委托方提供的电子图、规划方案文本及设计要求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4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5宁波市城市绿化条例2005.11.30 6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政府文件 7甲方提供的其他相关文件和资料 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4.2设计深度及内容 4.2.1设计深度 最终提交的设计成果需满足景观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4.2.2设计内容 销售示范区用地范围内的室外景观及其他相关景观配套设施之设计,包括周界围墙、植栽、地形、园路及场地铺装、水景及其设备(如有)、景观构筑物及其他硬景部分的内容、景观给排水及照明系统、景观家具、室外营销道具(导示牌、刀旗、精神堡垒)、雕塑(如果有)等,并保证完成后的效果与设计目标接近一致。 5设计要求 5.1项目定位: A.慈溪高端客户的终极居所,精装修豪宅,套总价约300~1000万。 B.客户主要组群为处于金字塔尖的再改善型客户,民营企业家为主,少部分企事业高 级管理者及高级公务员。 C.主要居住者特性:平均年龄约40岁,有高端房产置业经历,对楼盘品质的识别力强; 要求小区业主较纯粹(均为高端同质人群),关注细节,要求小区设计人性化。 5.2建筑特色: 项目三期住宅设计采用经典的ARTDECO风格语汇,通过建筑形体的变化、结合线脚、材质等来塑造清晰明确建筑形象,塔楼式退台、对称构图、刚柔并济的横竖线条则体现了建筑挺拔稳重的建筑个性。 5.3景观设计原则: 1、遵循项目规划设计立意,结合建筑风格,突出尊贵感和创新精神。 2、设计布局要求达到场地的最大化利用,景观的空间尺度舒适、景观的场景感强。 3、硬景设计强调细节的精细以及与建筑环境的融合度。 4、植栽设计的苗木选择上要求结合示范区开放计划,达到最佳的成景效果。 5、突出个性化的设计主题,融入文化元素避免景观环境的呆板和空洞。 5.4景观设计细则: 1、处理好设计区块与三期已建成的入口景观轴线在空间上的过渡及转换关系。 2、考虑到周界围墙的收口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其设计应与建筑外墙高度协调并具有较

文化休闲广场设计说明书

文化休闲广场设计说明书 一、基本概况: 某小城市集中建设文化局、体育局、教育局、广电局、老干部局等办公建筑。在建筑群东侧设置文化休闲广场,安排市民活动的长虹第、绿地和设施。广场内还建设了图书馆和影视厅等,设计面积约36000m2。 二、设计依据: 1.文化休闲广场设计要求,具体如下: (1)建筑群中部有玻璃覆盖公共通廊,是建筑群两侧公共空间的步行主通道。 (2)建筑东侧的入口均为步行辅助入口,应和广场交通系统有机衔接。 (3)应有相对集中的广场,便于市民聚会锻炼以及开展节庆活动等。 (4)场地和绿地结合,绿地面积(含水体面积)不小于广场总面积的1/3。 (5)现状场地基本为平地,可考虑地形竖向上的适度变化。 (6)需布置面积约50m2的舞台一处,并有观演空间(观演空间固定或临时均可,观演空间和集中广场结合也可以)。 (7)在丰收路和跃进路上可设置机动车出入口,幸福路上不得设置。 (8)需布置地面机动车停车位8个,自行车停车位100个。 (9)需布置3m见方(9 m2)的服务亭两个 2.规划设计图纸一份。 3.规划设计的相关规范。 三、设计主导思想: 1.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不同要求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 2.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广场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3.广场之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实用。并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建筑相适应。周围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又独立成景,使全区的绿地形成以集中广场为中心的绿地体系。 四、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 “人”是文化休闲广场的使用者。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2.“以绿为主”,最大限度提高绿视率,体现自然生态。 设计中主要采用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 在文化休闲广场的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立地条件。选择适生树种和本地特色树种,要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

居住区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建筑设计 一、工程概况 XX市北大花园住宅小区位于XX市新区,北临东风东路,西临纵贯七路,总用地面积约3.62公顷。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 二、规划依据 1、XX省北大花园住宅小区总体设计招标文件; 2、XX省北大花园住宅小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 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年版); 6、《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2003年版); 7、《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JGJ48-88; 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25-2005; 9、《XX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寒冷地区)DBJ41/062—2005; 10、其它有关规范、规程。三、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1、建立“城市—社区—小区—院落—住栋—家庭”的尺度序列,把最小的生活单元—“家庭”融入城市范畴。站在城市的高度看待社区建设,创造与城市完美和谐的居住环境,使社区成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并为城市所接纳。 2、在小区这一尺度级上始终贯彻“道路—绿化—公建”作为社区建设三大要素的观点,为住宅建设先行开道,细致入微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建设生机盎然的社区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突出环境设计的宗旨,以“绿化中的建筑”和“建筑中的绿化”两种手法营造小区中心,形成集中景区与庭院绿地,有效利用土地,突出小区的整体特色。 4. 居住区的主要功能就是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居住需求,因此在环境设计上要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尺度,人的需求及人的活动为根本出发点,充分提供生活、居住、娱乐、等功能和服务设施,从而体现对人的细致关怀。 5、规划与单体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生活方便、利于管理、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住宅小区。

华润销售示范区景观设计任务书.doc

合同管理制度 慈溪中央公园三期销售示范区 景观设计任务书 委托方:华润置地(宁波)发展有限公司 受托方: 1项目名称 慈溪橡树湾小区三期(中央公园)销售示范区 2设计背景 展示项目品质、树立高端社区形象,促进三期产品销售。 3设计范围 设计区块位于项目三期南入口建筑回廊以北、32#楼和 33#楼以南、 27#楼以东、 36#楼以西,占地约为 2300 平方米;其中两个样板户型、大堂、品牌展示通道及大堂 外约 20 平方米的灰色空间由建筑完成。(具体详见任务书附件)

4设计内容4.1 设计依据 1 2 3 4 5 6 委托方提供的电子图、规划方案文本及设计要求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 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 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宁波市城市绿化条例2005.11.30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政府文件 7甲方提供的其他相关文件和资料 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4.2 设计深度及内容 4.2.1 设计深度 最终提交的设计成果需满足景观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4.2.2 设计内容 销售示范区用地范围内的室外景观及其他相关景观配套设施之设计,包括周界围 墙、植栽、地形、园路及场地铺装、水景及其设备(如有)、景观构筑物及其他硬景部分的内容、景观给排水及照明系统、景观家具、室外营销道具(导示牌、刀旗、精

神堡垒)、雕塑(如果有)等,并保证完成后的效果与设计目标接近一致。 5设计要求 5.1 项目定位: A.慈溪高端客户的终极居所,精装修豪宅,套总价约300~1000万。 B.客户主要组群为处于金字塔尖的再改善型客户,民营企业家为主,少部分企事 业高级管理者及高级公务员。 C.主要居住者特性:平均年龄约 40 岁,有高端房产置业经历,对楼盘品质的识别力 强;要求小区业主较纯粹(均为高端同质人群),关注细节,要求小区设计人性化。 5.2 建筑特色: 项目三期住宅设计采用经典的ARTDECO风格语汇,通过建筑形体的变化、结合线脚、 材质等来塑造清晰明确建筑形象,塔楼式退台、对称构图、刚柔并济的横竖线条则体 现了建筑挺拔稳重的建筑个性。 5.3 景观设计原则: 1、遵循项目规划设计立意,结合建筑风格,突出尊贵感和创新精神。 2、设计布局要求达到场地的最大化利用,景观的空间尺度舒适、景观的场景感强。

景观设计说明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景观工程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项目总体概况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景观工程 1.1.2项目地址: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坐落于南宁市相思湖新区管委会辖区内,距南宁市中心约15公里,罗文大道东侧、相思湖北路南侧,东临思圣路,南面为西庄路。 1.1.3建设单位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1.1.4编制单位 柳州园林规划建筑设计院 1.1.5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一期总用地面积333335.00平方米(约500亩),净用地面积280659.9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46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14600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主要建设教学楼42360平方米,实验实训楼86000平方米,图书馆19320平方米,综合办公24840平米,学生宿舍78000平方米,学生食堂15600平方米,多功能体育馆5640平方米,礼堂3600平方米,教工食堂2760平方米,后勤及附属用房36480平方米等,配套建设室外运动场及供电、供水等设施。园林景观投资约1904.15万元;二期规划用地面积87016.31平方米,净用地面积64503.24平方米,园林景观投资596.17万元。 本次设计内容为一期用地范围内的道路、广场、停车场、运动场、大门、雕塑、建筑间的周边绿地景观设计方案,同时考虑二期园林景观工程的总体方案,以确保新校区园林景观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和统一协调性。 1.1.6项目建设背景 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是广西“南北钦防”战略的重点发展城市。该市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东南沿海和西南腹地两个经济区域的结合部,东北部毗邻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IfTTR Vfm-GCCK UlMrVTFPSJ TY OF 5CIFNCE ? TT 亡K屮址>网+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姓名:韩忠强 班级:城乡规划2015级

学号:1563166104 指导老师:赵勇强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互利共生居住区规划设计 地理位置:基地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北一街以西,南至规划外环路,西至西河槽,该块基地近似梯形,用地面积为266315.95 平方米,基地三面邻路,西面为干涸的河槽,北面挨着一个工业厂区和110 国道,基地离乔家金街较近,缺乏其他商业设施。交通较发达。 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住宅设计规范 (3)、《包头市总体规划》 (4)、基地地形图总体想法 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1)、充分利用基地的 自然条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创造园林式、环保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小区。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及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立面造型,更好地契合了当今时代人们得需求,创造了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设计了流畅而经济实用的贯通式小区主道路系统,在汽车驶入小区后,能就近地停靠,使小区内部靠近中心的道路做到了“人车分流”,保证了小区内部中心区的人流的安全与便捷。小区路及宅间小尽量做到流畅且方便使用,以满足人们对于小区内部的步行的要求。 主题互利共生从字面理解是两个小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谁也离不开谁,虽然分成了两个小区来设计,但是两个小区之间还是互相联系,并且共用一套公共建筑,例如幼儿园、商场、物业。并且从景观和广场方面来相互呼应。 设计构思 一条南北的直线形城市道路将小区分隔成两个次级小区,道路为车行道,上下班高峰期更方便。沿街商业,中心公建,住宅居中。建筑布置北高南低,有利于冬季保温,夏季通风,节能环保,造型上丰富天际线。建筑色彩提取周围建筑,和谐暖调。 交通系统“道路开放,人车分流,步行优先” 首先在每个小区单位都设置了一个外环车行道,使汽车进入不到小区内部,小区内全部为人行道,关键时刻可以使消防车进入,平时坚决不让进车,保证小区内不进车。 曲线形道路宽度为9m,且从一个小区一直延续到另一个小区,每个小区被这条道路划分为两部分,定义为次级小区,两4 个次级小区地上部分只能通过步行通达,无法行车。次级小区内部均设环形的车行道,为小区级道路,道路宽度为9m。组团级道路和宅间路只能 人行,道路宽度分别为6m和3m但组团级道路在特殊时候可作消防车道,满足消防需求。同时在两个次级小区车行入口处均设置地下停车场入口,降低地面行车数量,最大限度实现人车分流,居民可以从各个入口进入小区,营造和谐小区。

亚新_《示范区景观设计任务书范本》

示范区景观设计任务书 (xxx项目) 发包人: 设计人:

使用说明 ?本范本供具体项目的设计管理人员在编制相应设计任务书时参考使用。使用 过程中有不同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以利于范本的更新和完善。 ?本范本是在公司过往使用的设计任务书的基础上,结合新的管理要求,做适 当扩充调整;并结合公司过往开发经验,依据国家及郑州市相关规范、规程与标准编制而成。 ?本范本的体例(即文件的编排形式,用正体字表示的部分)具备模板的意义 对实际任务书的编制有重要提示作用;但其中具体条目(即文件中用斜体字表示的部分)仅为参考示例其表述方式、相关数据以及具体条目的数量需结合实际项目确定。 ?本范本中所列的尺寸,未注明单位的按毫米记,注明单位的以所标注单位为 准。

目录 1 项目名称 (1) 2 设计背景 (1) 3 设计范围 (1) 4 设计内容 (1) 4.1设计依据 (1) 4.2设计深度及内容 (1) 5 设计要求 (2) 5.1项目定位: (2) 5.2建筑特色: (2) 5.3景观设计原则: (2) 5.4景观设计细则: (2) 6 设计限价 (3) 7 设计成果要求 (3) 7.1方案阶段 (3) 7.2施工图阶段 (4) 8 设计进度要求 (4) 9 附件 (5)

1项目名称 XX项目销售示范区 2设计背景 展示项目品质、树立高端社区形象,促进产品销售。 3设计范围 设计区块位于项目XX,占地约为XX平方米;其中两个样板户型、大堂、品牌展示通道及大堂外约20平方米的灰色空间由建筑完成。 4设计内容 4.1设计依据 1委托方提供的电子图、规划方案文本及设计要求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4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5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政府文件 6甲方提供的其他相关文件和资料 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4.2设计深度及内容 4.2.1设计深度 最终提交的设计成果需满足景观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4.2.2设计内容 销售示范区用地范围内的室外景观及其他相关景观配套设施之设计,包括周界围墙、植栽、地形、园路及场地铺装、水景及其设备(如有)、景观构筑物及其他硬景部分的内容、

怎么写景观设计说明要点

一、现状分析二、设计依据三、指导思想四、总体特色五、种植特色六、具体景观分析七、投资造价估算目录第一部分车站大道景观设计一、项目概况1、区位 2、基地现状 3、设计范围二、设计依据三,设计构架 1、指导思想 2、设计原则 3、设计理念四、设计布局五、种植设计 1、设计原则 2、具体设计3、树种选择六、照明设计七、景观小品设计八、无障碍设计九、设施布置第二部分车站大道沿街建筑立面整治规划一、存在问题二、沿街建筑分类三、整治对策 1、已建成建筑的整治 2、在建建筑的整治 3、未建空地的整治 4、需改建旧宅地块的整治第三部分附件:温州市规划局关于车站大道整治规划说明第四部分附图 1、总平面彩图 1:1000 15 铺地设计详图 2、总平面图 1:1000 16-21 环境小品设计详图 3、分析图 1:2000 22 市府路口景观效果图 4、道路断面 1:200 23 城南大道路口景观效果图 5、沿街立面 1:200 6-9 节点详图 1:500 10-13 绿化详图 1:500 14 隔离带设计第一部分车站大道景观设计一、工程概况 1.区位:温州市车站大道位于温州城市中心,是规划建设中城市中心区西侧边界,整体呈南北走向,南到火车站,北至江滨路。 2.基地现状:车站大道道路两侧地块分四种情况:A 类:新建地块:90年代以后建成的建筑,较整洁美观。B类:已批未建或在建地块:部分未建地块旧房未拆迁,较杂乱;部分为已拆迁的空地,场地内较脏乱。在建地块部分基地围墙较整洁,无占道;部分基地围墙、建材占道;另有部分基地虽无占道,但场地外观不整洁。C类:需改善的地块:大多为70-80年代建成,建筑整体性较好,但外表陈旧,部分建筑防盗窗罩及底层商铺乱设,破坏立面效果。D类:未改建的地块:分三类:一类为旧房:相当杂乱、破旧;一类为空地:较脏,有些堆满垃圾;一类为违章棚屋:脏、乱。道路红线内:存在部分路段架空电线等未入地,部分公交停靠站破损及人行道北临时绿化占用、不成系统等问题。 3.设计范围:本次景观设计范围为南起疏港路火车站、北至江滨路火车站,总长4.12km,宽50m的道路红线,以及两侧建筑后退道路红线>10m的用地。设计重点在从人行道至建筑物临街面15.5m之间,还有车站大道与市府路、城南大道、学院路、黎明路形成的几处景观节点空间。二、设计依据 1、《温州市城市 总体规划》 2、《温州市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 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97 4、《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CJJ83-99 5、开发和管理部门提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姓名:韩忠强 班级:城乡规划2015级 学号:1563166104 指导老师:赵勇强

互利共生居住区规划设计 地理位置: 基地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北一街以西,南至规划外环路,西至西河槽,该块基地近似梯形,用地面积为266315.95平方米,基地三面邻路,西面为干涸的河槽,北面挨着一个工业厂区和110国道,基地离乔家金街较近,缺乏其他商业设施。交通较发达。 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住宅设计规范 (3)、《包头市总体规划》 (4)、基地地形图 总体想法 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1)、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条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创造园林式、环保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小区。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及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立面造型,更好地契合了当今时代人们得需求,创造了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设计了流畅而经济实用的贯通式小区主道路系统,在汽车驶入小区后,能就近地停靠,使小区内部靠近中心的道路做到了“人车分流”,保证了小区内部中心区的人流的安全与便捷。小区路及宅间小尽量做到流畅且方便使用,以满足人们对于小区内部的步行的要求。 主题 互利共生从字面理解是两个小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谁也离不开谁,虽然分成了两个小区来设计,但是两个小区之间还是互相联系,并且共用一套公共建筑,例如幼儿园、商场、物业。并且从景观和广场方面来相互呼应。 设计构思 一条南北的直线形城市道路将小区分隔成两个次级小区,道路为车行道,上下班高峰期更方便。沿街商业,中心公建,住宅居中。建筑布置北高南低,有利于冬季保温,夏季通风,节能环保,造型上丰富天际线。建筑色彩提取周围建筑,和谐暖调。 交通系统 “道路开放,人车分流,步行优先” 首先在每个小区单位都设置了一个外环车行道,使汽车进入不到小区内部,小区内全部为人行道,关键时刻可以使消防车进入,平时坚决不让进车,保证小区内不进车。 曲线形道路宽度为9m,且从一个小区一直延续到另一个小区,每个小区被这条道路划分为两部分,定义为次级小区,两4个次级小区地上部分只能通过步行通达,无法行车。次级小区内部均设环形的车行道,为小区级道路,道路宽度为9m。组团级道路和宅间路只能人行,道路宽度分别为6m和3m,但组团级道路在特殊时候可作消防车道,满足消防需求。同时在两个次级小区车行入口处均设置地下停车场入口,降低地面行车数量,最大限度实现人车分流,居民可以从各个入口进入小区,营造和谐小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