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公园设计说明

广场公园设计说明
广场公园设计说明

城市广场设计说明

作者:严鹏

Q Q:345269294

城市广场,被称为城市的客厅,是提供人们散步休息、接触交往和娱乐等的公共活动场所。

⒈文化原则

广场设计力求挖掘高安历史文化底蕴,并体现新时代的城市风貌。

⒉以人为本

该广场作为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在设计时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广场空间充分考虑了人们的多维感觉。

⒊生态原则

充分考虑田南气候特征,并评估周边地区环境特征,实现人与自然,广场和区域的和谐共生。

⒋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

广场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以后的发展,在协调全局的同时,并为以后的发展预留了空间。

⒌经济原则

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其经济因素,广场构成要素力求在利用最少的资源和能源的同时,获得环境上、经济上和社会上最大的利益。

⒍分期建筑原则

广场建筑可以分阶段及分片实施。每一步实施的过程都以整体空间形态相结合。三、绿色景观设计

㈠本方案绿色景观设计原则如下:

1. 充分发挥乡土植物生命力强的作用。

2. 创造人工植物群落的群体效益,季相色彩效益。

3. 创造良好的小气候生态环境。

4. 建立人文与自然景观的融洽关系,创造回归自然的环境条件。

5. 使绿地林荫等“软质景观”与道路广场等“硬质景观”达到平衡。

6. 把人们的审美及保健游赏需求和创造生态景观结合起来,取得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效益。

(二)植物配植要点

1. 整个广场的植物造景设计遵循生态学和美学理论,以生态为特色,生物多样性为特色,充分尊重功能需求和人与自然的融合;综合考虑当地气候和土壤因素,以乡土树种为主,突出地方文化内涵;追求绿地的景观效益,最终形成季相分明、个体优美、群体宏伟的景观效果。

2. 绿化景观考虑一定的层次,并采用复合混交林的绿化方式,增加绿化覆盖面积和叶面指数。在空间竖向上求得景观的平衡和增加植物的层次美和景观展示条件。

3. 植物配置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力求意境上的独特性、功能上的综合性、生态上的科学性、经济上的合理性、风格上的地方性。以香樟、桂花、红枫、银杏等为基调树种,选用多种乔木、花灌木进行搭配,做到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丰富多彩。这些花木合理搭配形成四季有花可赏、四季有景可观的景观效果,并使人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四季更迭、时间流转和万物生长的变化。

4. 在林间绿地,为了不影响广场的采光、通风,在林间种植小乔木、花

灌木,设置种植有台湾四季青草、金叶女贞、瓜子黄杨、红花继木、杜鹃、茶梅的模纹花坛等。从而在整体上形成乔、灌、草相互交错的完整的植物群落。

5. 充分运用垂直绿化等形式,增加绿化的景观效果,美化广场环境。

一、规划设计背景

登封市为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世界闻名的少林寺位于该市。本次规划的广场位于登封市区北部,通往少林寺的公路从此地经过,本广场上承著名风景区少林寺,下接旅游城市登封市,上可观嵩山巍峨雄姿,下可览登封市现代的城市建设新貌。次广场为登封市主要的一处景观节点,是联结登封市区和少林寺的重要的节点。

二、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该广场环境设计上,充分体现本广场的观景、休闲功能,利用植物在环境与观赏上的主要功能,改变由大面积的铺地形成的硬质大空间(主空间),创造由植物构成的软质小空间(次空间),将两者有机结合,构成一系列亲切的富有生命力的、和谐的绿化空间,使在次地游玩、休闲的人们真正能感受到亲切、自然、赏心悦目。因此,我们确立了在使用功能、观赏功能及景观质量设计中的几条原则:

a)在设计中、充分结合环境,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使用功能要求,运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手法,创造一种开朗明丽、恬静自然的新世纪高品位的广场绿化景观。

b)充分突出其观赏性和使用功能,给从此地经过的人们在视觉上产生强大冲击,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印象;让在次地游玩、赏景的人们留恋忘返。

c)广场内植物配置上选择落叶和常绿树木相结合,观花、观果、观叶树木兼顾,创造“季季有变化,四季色不同”的景观效果。

d)在总体设计中,大面积地进行绿化,提高其观赏性;绿地内硬化地面,为人们提供休憩、游玩的空间;园林小品控制在较低限度,以提高绿化率,降低资金投入。

e)依据确定的特色和绿地的空间形式,创造与之协调的地形、地貌,建设出独具特色、高质量、高品位、高标准、低投资、优美宜人的环境氛围。

三、设计构思

广场环境的设计中运用规则简洁的图案突出其开朗明丽、恬静自然、简洁大方的特色;绿化以烂漫的春景和绚丽的秋韵为主旋律,以浓荫的夏景和翠绿的冬景为基调;以简单、活泼、明了的雕塑群反映登封市文化特色。广场规划共分为东、西、中三部分:中部礼仪广场区,为整个广场的重点部分,是整个广场的主题、灵魂所在;东部、西部分别为两处休闲观景区,为中心广场的展开部分:1)礼仪广场区

该区位于广场中部,是文化广场的主要部分,采用规则对称手法,入口处两侧运用彩色卵石铺装,创造充满活泼、自然情趣的意境;沿入口中间部分向里为规则整齐的花岗岩铺装,其上嵌条形草坪,草坪上沿中心轴线两侧布置两排灯柱,再往里正对广场中间部分布置了主题雕塑,其后设置了四根景观柱,作为主题雕塑的背景。这样就形成了广场前后高低错落有致的空间。

该区为广场中心部分,通过规则铺装、草坪,使其主题、灵魂功能更加突出。另外,广场主题雕塑群为抽象少林武僧样式,生动活泼、直观地体现了登封少林寺特色。

2)东西部休闲观景区

东西部景观区为广场的展开和丰富部分。在该部分设置了景观柱廊、附属雕塑、景石等小品设施,景观柱廊不仅构成了广场的背景,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处观景平台;附属雕塑为主题雕塑的补充,与主题雕塑共同组成了完整的雕塑群。另外还布置了行列式的林木,突出广场的简洁大方。

四、绿化景观效果

根据季节的变化,设计多种多样的植物,达到“四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效果,且层次分明,色彩鲜艳,对比感强烈,早春时节,万物复苏,碧桃、紫荆、红叶李、白玉兰等花满枝头,给人暖暖春意,紧接着鲜艳的各种草花竞相怒放,更使明媚春光富于浪漫情怀,夏秋期间,绿茵芳草地,浓浓绿树成荫,繁花似锦

的合欢、紫薇花满枝梢,呈现出绚丽多姿、色彩斑斓、欣欣向荣的夏秋景观。金秋送爽,那果实簇簇的木瓜、黄山栾挂满枝间,盛开的桂花香飘万家。在万物凋零的冬季,树姿优美的龙柏,整齐一致的海桐球,枝叶红艳的南天竹、浓香的腊梅等各领风骚,总体看来,绿化景观层次鲜明,错落有致,季季有景。

公园设计说明范本

江西某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项目认知 1.1区位关系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共3800万人,地域分为三区: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赣南及东南边境山地。鄱阳湖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庐山为世界名山。 德安县地处江西省北部,处于九江至南昌的中间。地理座标界于东经115°23′—115°50′,北纬29°16′—29°35′之间。县辖9乡4镇,1个国营林场,1个园艺场,国土面积863km2(不含共青),总人口16.07万人,人口密度为186人/ km2。京九铁路、昌九高速公路、105及316国道横贯境内,北距九江市55km,南至省会南昌城69km,交通十分便利。 1.2区域自然条件 1.2.1气候条件 天津德安县属中亚热带(北缘)季风湿润气候区,温暖湿润、雨水丰而不调,上半年多阴雨,下半年光照充足,春阴夏热,秋旱冬冷,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8℃,年平均降雨量为1354.1mm,无霜期为214—281天,全年超过10℃的活动积温为5341.5℃,年日照时数为1878.6小时。春秋季短,夏冬季长(春季66天,夏季115天,秋季59天,冬季125天)。最冷月份为1月,平均气温为4.1℃,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为28.8℃,年较差为24.7℃。全年盛行风向为东、北风。 1.2.2土壤条件 德安县土壤由泥质岩类风化物(占总面积55.89%,石灰岩类风化物占22.57%),石英岩类风化物(11.22%),第四级红色粘土(7.48%),河积物(2.04%),湖积物(0.76%),紫色泥岩(少量)等七类成土母质发育而成,可分7个土类,10个亚类,29个土属,79个土种。 1.2.3水文条件 德安县属鄱阳湖水系,县域干流博阳河主源小坳水发源于瑞昌市和平乡粒杂尖,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全长95km,境内79.7km,流域面积863.0 km2,大小支流34条,其中流域面积30 km2以上的有洞霄水、田家河、车桥水、金带河、下头水、庙前港、涂山水等7条支流,水面346.7 hm2。 1.2.4地形地貌 德安县属低山丘陵地区,南北高、东南低,三面环山,东南角临近鄱阳湖滨;北有幕阜山东延余脉—茶子山、潘狮山、金盆寺绵延构成北部低山地形;西南有小岷山呈北东及东西延伸,构成南部低山地形;中部广大丘陵地带尚有彭山呈北东展布高耸。一般山岭海拔高度在200—600m,最高峰为西北部茶子山,海拔为665.1m。最低处为东南角共青天南湖郑泗一带,海拔15m,为全县径流分口处。全县低山面积约169.1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9.6%,丘陵地区面积558.4km2,占64.7%,滨湖波状平原(包括临近鄱阳湖的岗丘缓坡和博阳河两岸的河谷阶地)135.5 km2,占15.7%。 1.3历史文化 1.3.1历史沿革 德安历史悠久,从望夫山(敷阳山)西南麓发掘的商代遗址和城南米粮铺袁家咀发掘的商代遗址表明上古时期人类就在这块土地上休养生息。德安县治蒲亭镇古称敷浅源,属扬州,春秋介于吴楚之间,后随朝代变迁,数易隶属,至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立为蒲亭驿,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驿为蒲亭场,至五代吴乾贞元年(公元927年)始升县,命名为德安。至今已有1077年历史。民国期间,先后隶属九江府、浔阳道、第四行政专区、第

新版公园设计规范.pdf

2.1.1 公园的用地范围和性质,应以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为依据。 2.1.2 市区级公园的范围线应与城市道路红线重合,条件不允许时,必须设通道使主要出入 口与城市道路衔接。 2.1.3 公园沿城市道路部分的地面标高应与该道路路面标高相适应,并采取措施,避免地面 径流冲刷,污染城市道路和公园绿地。 2.1.4 沿城市主次干道的市区级公园主要出入口的位置,必须与城市交通和游人走向,流量 相适应,根据规划和交通的需要设置游人集散广场。 2.1.5 公园沿城市道路,水系部分的景观,应与该地段城市风貌相协调。 2.1.6 城市高压输配电架空线通道内的用地不应按公园设计。公园用地与高压输配电架空线 通道相邻处,应有明显界限。 2.1.7 城市高压输配电架空线以外的其他架空线和市政管线不宜通过公园,特殊情况时应符 合下列规定: 一、选线符合公园总体设计要求; 二、通过乔灌木种植区的地下管线与树木的水平距离符合附录二的规定; 三、管线从乔灌木设计位置下部通过,其埋深大于 1.5m,从现状大树下部通过,地面不得开 槽且埋深大于3m。根据上不荷载,对管线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四、通过乔木林的架空线,提出保证树木正常生长的措施。 内容和规模 2.2.1公园设计必须以创造优美的绿色自然环境为基本任务,并根据公园类型确定其特有的 内容。 2.2.2 综合性公园的内容应包括多种文化娱乐设施、儿童游戏场和安静休憩区。也可设游戏 型体育设施。在已有动物园的城市,其综合性公园内不宜设大型或猛兽类动物展区。全园面积不宜小于10hm. 2.2.3 儿童公园应有儿童科普教育内容和游戏设施,全园面积宜大于2hm. 2.2.4 动物园应有适合动物生活的环境;游人参观、休息、科普的设施;安全、卫生隔离的 设施和绿带;饲料加工场以及兽医院。检疫站、隔离场和饲料基地不宜设在园内。全园面积宜大于20hm。 2.2.5 植物园应创造适于多种植物生长的立地环境,应有体现本园特点的科普展览区和相应 的科研实验区。全园面积宜大于40hm。 专类植物园应以展出具有明显特征或重要意义的植物为主要内容。全园面积宜大于 2hm. 盆景园应以展出各种盆景为主要内容。独立的盆景园面积宜大于2hm。 2.2.6 风景名胜公园应在保护好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基础上,设置适量游览路、休憩、服务和 公用等设施。 2.2.7 历史名园修复设计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为保护或参观使 用而设置防火设施、值班室、厕所及水电等工程管线,也不得改变文物现状。 2.2.8 其他专类公园,应有名副其实的主题内容。全园面积宜大于2hm. 2.2.9 居住区公园和居住小区游园,必须设置儿童游戏设施,同事应照顾老人的游憩需求。 居住区公园陆地面积随居住区人口数量而定,宜在5-10hm之间。居住小区游园面积宜大于0.5hm。 2.2.10 带状公园,应具有隔离、装饰接到和供短暂休憩的作用。园内应设置简单的休憩设施,植物配置应考虑与省市环境的关系及园外行人、乘车人对公园外貌的观赏效果。 2.2.11 街旁游园,应以配置精美的园林植物为主,讲究街景的艺术效果并应设有供短暂休憩

设计说明范文

: 设计说明范文 —

设计说明 这是一套专门为成熟、稳健、行为优雅的人群精心设计的家装方案,面积为120平方。整体的风格体现了“幽然淡雅,温馨生活”的雅致主义的宗旨,适合生性温和,喜欢情调的现代白领的生活现状,在忙碌的工作之外能有一个温馨的港湾,城市的喧嚣渐渐远去,推开门,发现:一缕斜阳,一叶清风,一种浪漫,一丝舒缓,一杯淡茶,一曲清音。整体造型温馨柔和展现了人淡如菊的平和而淡定的心态,而各个家具相互呼应的颜色又给这份淡定的环境渲染出一朝气,一份温馨,冷暖色调的完美配合,拼凑出精美的生活。 1、方案位置及其周边环境 该项目为合肥市御景前城小区8栋2单元302王先生雅致设计。 御景前城小区位于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潭路与习友路交汇处,规划用地面积约130多亩,是滨湖前城的全新升级版,项目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北倚3000亩国家级旅游度假风景区南艳湖,东眺巢湖千里湖光,西接塘西河生态湿地公园,水岸诗意生活,灵气跃动其间。王先生居室所属小区建成于,该小区由二十一栋住宅楼组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总层数为六层,区域环境、绿化环境、物业管理和附近附近居民素质良好,拥有很好的环境区位优势。

2、方案基本概况 王先生雅居户型为三室两厅套房,建筑总面积约为125m2,整体层高。 业主调查 客厅,也叫起居室,是主人与客人会面的地方,也是房子的门面。用大面积的白色为整体色调,让客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使来宾消除一天奔波的疲劳。外立面简洁流畅,以幽然淡雅,温馨生活为特征,立面立体层次感较强,外飘窗台外挑阳台,合理运用色块色带处理。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没有过分的装饰,一切从功能出发,讲究造型比例适度、空间结构图明确美观,强调外

公园规划设计规范

公园设计规范2007-11-05 21:41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一节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第2.1.1条进行公园设计,首先要确保城市绿地按规划所要求的面积实现,公园的用地范围即不能超出规划范围线,更不得被任何非公园设施占用或变相占用,缩小用地范围服务;服务对象:市外旅游者、本市居民或者居民中的老人、儿童、盲人等。然后确定公园的内容,做到符合整体需要,满足居民各种爱好与不同闲暇时间的游憩要求。所以必须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如没有已经批准的城市规划或绿地系统规划,应与相应部门协商确定。 第2.1.2条为方便广大游人使用与美化市容,市、区级公园应沿城市主、次路或支路的红线设置,条件不允许时,应设通道解决主要出入口的交通。主要出入口指游人流量大的出入口。 第2.1.3条用工程措施处理好公园与城市道路规划标高的关系,避免因有不适当的高差而造成地表迳流污染或影响城市道路与公园的景观。 第2.1.4条市、区级公园各个方向出入口的游人流量与附近公交车设站点位置、附近人口密度及城市道路的客流量密切相关,所以公园出入口位置的确定需要考虑这些条件。主要出入口前设置集散广场,就是为了避免大股游人出入时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并确保游人安全。 第2.1.5条公园内沿城市道路或水系部分的土山高度及形状,植物配置,园林建筑,围墙或栏杆、园门等的高度、体量、色彩等都应与所在地段城市风貌谐调。 第2.1.6条为保证游人与架空线的安全,在城市高压输配电架空线通道内不应设计供居民游憩的公园。公园与通道相邻可设标志或栏杆与其分开。 第2.1.7条在公园用地上已有城市架空或地下管线(除高压输配电以外),可参照第三章第四节有关条款处理。管线与公园同时建设的配合,按本条款规定。由于城市市政管线的管径一舰都大于公园内的管线管径,对位于树木下部的管线,不避免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埋深必须在树根分布区以下。保护性措施就是要求种种管线不得经常返修与渗入灌溉水。 第二节内容与规模 第2.2.1条公园类型就是指:综合性公园、儿童公园、植物园、动物园、或街旁游园等等。其内容应与类型一致。无论哪种类型的公园都有应有足够的绿化,否则不能称为公园。 第2.2.2条一般城市都有一个到几个综合性公园,内容丰富但公园内不应设置专业性体育设施,以免变成体育场用地,混淆城市用地性质,减少城市绿地面积;

公园设计方案说明

公园设计方案说明

目录 一、背景与分析 2 1.项目背景 2 2.区位分析 2 3.上位规划分析 2 4.现状分析 2 5.文脉分析 2 5-1.竹文化 2 5-2.禅文化 2 5.3.红色文化 3 6.设计依据 3 7.设计原则 3 8.案例分析 4 二、设计理念 4 1.项目定位分析4 4 1-1. 在宜丰县绿地系统中的定位 4 1-2.在城市风水体系中的位置 4 1-3. 在宜丰县的定位 4 2.设计策略 5 3.设计目标 5 4.总体设计理念 5 三、总体设计 5 1.公园规划总平面图+现场地形分析图 5 2.总体鸟瞰景观效果图 5 3.景观结构分析图+功能分区平面图 5 4.空间结构分析图 5 5.景观视线分析图 5 6.功能分区图 5 7.景区分区图 6 8.景点分布图 6 9.竖向设计图+土方平衡图 6 10.交通体系图 6 11.游览路线规划图 6 12.景观夜景照明设计 6 13.基础设施布置图 7

14.无障碍设计 7 四、分区设计 8 1.分区平面图 8 2.节点介绍及效果 8 3.节点及效果图 8 4.园区道路交通图 10 5.竖向设计 10 6.主要节点剖面图 10 五、专项设计 10 1.车行桥设计 10 2.景观建筑设计 10 2-1. 公园入口大门设计 10 2-2. 崇文塔修缮 10 2-3. 服务建筑设计 10 3.公共艺术规划 10 4.植物专项设计 10 4-1. 绿化设计手法 10 4-2. 绿化设计原则 10 4-3. 特色之物选择 11 4-5. 林相季相 11 4-6. 分区植物配置 11 5.驳岸设计 13 6.防灾及预警系统规划 13 7.旅游安全保障系统级设施规划设计 13 六、指标与估算 13 宜丰县公园大桥及南屏公园改造规划设计说明 一、背景与分析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 1、景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 公园作为划分城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的结构单元,随着城市不断地扩张开发、结构的调整,城市公园的功能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公园建设中,要善于利用城市原有的地理地貌、人文景观、水系和植被等客观条件,使公园景观与城市各个空间相互融合渗透、优势互补、和谐统一。所以,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景观的空间结构特点,尽量创造一种让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的意境。此外,在公园的景观设计中,还要提倡景观与周围建筑的协调一致,通过垂直层次的植物群落和衬托出地势的变化,使其成为整体景观的一部分,同时还可以借助于建筑的颜色基调丰富景观空间上的色彩,使得整个景观充分体现了自然和谐的设计主题,创造公园新空间。在公园景观设计中,还要注重景观设计与城市的良好的互动关系,公园是个开放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熔炉,而不是一个固步自封建筑小品,景观设计必须关注公园与周边街区在空间方面的开放、功能设施方面的共享和文化取向方面的一致,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公园的使用价值、观赏价值,与城市建设、历史文化基调相呼应。在城市不断发展可谓是寸土寸金的今天,城市公园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空间,在景观设计中要合理利用城市可以利用的道路、站台、排水沟、集市等空间,使其成为公园景观可以利用的一部分。综上所述,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开放空间,与传统公共空间构成要素相比,其外向型的空间风格和生活化公共空间之间的综合化、

多样化将吸引尽可能多的使用者,并随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新。 2、体现地方特色及历史文化特色 每座城市都有其特定的地域性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在进行公园景观设计的时候注重城市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再现,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风情、宗教信仰、历史古迹等融入景观设计之中,突出公园景观的地域文化主题,使其彰显独特的个性与魅力。把握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重视对景观的建设与城市旅游开发的结合,以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为基调,将城市"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主题融入公园景观设计中,从而将城市打造成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和艺术氛围的旅游景点。 3、体现人性化 在景观设计中,突出人性化是公园景观设计的一个趋势,社会的进步推动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公园景观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对公园景观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公园景观设计时,必须突出"人"的价值,全方位、多层次的从人性化角度入手,整体上考虑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包含的各种问题充分分析和研究,使得景观设计和人们生活节奏和需求向协调,让人们在欣赏景观的时候感觉更加舒适,还能陶冶情操、缓解压力。还需要考虑人们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生理特点,设置明确的功能分区,构建多层次动静结合的空间结构,从而更好地满足居民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此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还要顾及人的感官理性评价。充分利用景观设计出来能引起人们思维变迁

设计说明参考范本

设计理念 倡导新的生活概念、新的生活方式。 阳光+水景+空气+健康+生态+品位+欧式风情=金科香水湾 香水湾是将这种意境融入到景观设计中,择位而居,择邻而住,修身、养性、赢天下。 营造了一种远离城市喧嚣的自然舒缓的东南亚风情健康自然园林景观社区。 可持续发展的社区(Sustainable Communities) Sustainable(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作为设计的基础,设计构筑维系业主生活及自然生态能够紧密关系life-style(生活方式)的场所。使业主之间、业主与大自然之间都能有一个相互自由交流的空间环境,使天、地、人达到和谐、持续发展。 所谓Sustainability就是生态系可持续发展的意思。 让人们无时无刻不亲近大自然,使人们的各种感觉在景观空间中升华为精神情感的交流。设计上追求空间、动静、时间上的变化特色,在私密与开放的变化,四季交替的变化及各种景观元素的变化,透过大自然与人文创造的各种独特元素,融合人体的五种感官,演绎出一个具有亚热带风情的,富有保健性、互动性、教育性、观赏性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品质现代居住环境。 生态系可持续发展的五大因素 HEALING(治愈的环境) NATURE(自然的环境) SHARE&SYMBIOSIS(共存的环境) SAFETY(安全的环境) BEAUTY(美丽的环境) 设计特色 1.注重细部、突出“东南亚风韵” 为了彰显香水湾的无上尊容的豪门领地,独具匠心的名流府邸。景观设计中处处以人为本,对细节精雕细刻,融合中西文化和古今园林的手法,使园区既有宛如天工的自然景观也有栩栩如生、精致灵动的人工景观。从铺装、雕塑小品、设施小品、材料、植物配置等方面都能融合东南亚文化、风情,体现出别具东南亚特色的繁花似锦园林,创造出天上人间,风景人家。 2.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 香水湾的景观设计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为基础,所以设计中大量运用传统手法和自然材料进行造景。园区的中心自然水系和人工水景运用了不同处理,营造了不同的景观效果和空间环境。另外园区根据不同环境、私密与开放过渡空间等运用了植物、小品、景墙、自然置石与杂木林混植等技法,也充分体现了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 3.源于自然、升华自然:注重自然与人性的关系的设计 金科香水湾的景观设计以生态自然为根本,尊重自然,保护利用原有自然资源的前提下进行改造,创造不同功能、不同特性的主题空间,营造出东南亚风情。对于植物、材料的选择上能够尽量的因地制宜,将自然界中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绿色的植物、可爱的小动物、清秀的远山、亦静亦动的水系都有机的融合到环境里。在组团花园和公共区域不同空间形态的处理上也尽量满足住户最大限度亲近自然,享受自然。 4.独一无二的水文化景观:人工水景与自然水景 水系景观是整个楼盘景观设计的灵魂,金科香水湾秉承古典园林写意、象征的造园手法,力图再现传统精神世界的幽静从容。景观水系由北向南,在中心景观带形成一条贯穿于整个小区,呈龙脉情系整个园区之势。水网及道路布置“曲曲有情”,各具特色源头的支流,岸线

公园绿地绿化规划设计规范

公园绿地绿化规划设计规范 1.1 总体规定 公园绿地按类型可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头游园五类。 (1)综合公园面积宜大于10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70%,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结合花坛、花镜等形式,丰富公园整体绿化效果。 (2)社区公园的面积随居住区人口数量而定,面积大于0.5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70%,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 (3)专类公园包括儿童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盆景园、历史名园等多种特定主题的公园,其中儿童公园全园面积宜大于2公顷;植物园面积宜大于40公顷;盆景园面积宜大于2公顷;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依据不同的公园主题灵活的配置,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 (4)带状公园的绿地率不低于65%,绿化宜采用自然式手法。 (5)街头游园应以园林植物造景为主,提供短暂休憩的设施。其面积宜大于0.1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65%。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手法。 1.2植物配置 (1) 公园绿地乔木与灌木的比例约为1:3(数量比)或7:

3(面积比),常绿树与阔叶树的比例控制在1:3(数量比)比较符合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地带性植被针阔混交林的特征,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的数量比例约为10:1。 乔木是园林树木的骨干,它具有良好的改善气候调节环境的功能。公园绿地乔木覆盖面积不低于绿地面积的60%,速生树种与中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的比例约为3:4:3(数量比)。 长春南湖公园鸟瞰 (2) 乔木应大量种植胸径8-12cm的壮龄树,胸径在15-20cm的苗木可少量搭配,胸径在20cm以上的大树根据景观 需要个别搭配,但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成活。古

公园设计说明书

一.实施区域现状 1.区域位置:本项目位于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北临德赛二街,南街益洲大道,东临盛华南路,西接元华路,占地222亩,不规则四边形,地势比较平缓,属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气候。平均温度16摄氏度,年降雨量1500mm,四季分明。 2.实施区域现状特点:天府新城是成都南部园区的重点发展区,新城位于成都中轴线南段,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该段轴线定义为科技商务中轴线,以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为主导,属于整个城市向南发展的光导区和核心区。 3.交通区位条件优越,距离双流机场12公里,紧临成都火车南站。距成雅、成仁高速公路3公里 二. 设计依据 综合分析场地现状、所处地理条件及地方历史文化沿革,以及城市生态化、园林化发展带来的契机,利用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将自然生态、树木云水、历史文化的表现特性化为园林景观中的视觉效果。通过表征水脉、绿脉、文脉、生态脉的景观设计元素展现一个生态的空间、艺术的空间、文化的空间、休闲的空间和一个永恒的空间;营造一个静穆湿润、游览休闲、康身健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荣的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满足人民对物质和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需要。将公园建成以植被景观为主要景观特色,以历史文脉、地域文化、自然生态为内涵,集观赏游览、文化、娱乐、休闲、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景观优美、使用方便的开放式综合性公园。 整体规划目标是创建“四境”,即“品质高雅的文化环境”、“生机盎然的绿化环境”、“舒适宜人的活力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 三.设计原则 1 以人为本原则 人是设计的使用者。因此首先应考虑使用者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创造清新、优美、舒适的公园生态环境,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往往有着不同的行为需求和喜好,创造一处从美学和功能上富于变化的空间,满足不同人群对多样化空间的渴求,实现人民接触自然的最大化,强调服务对象“人”的多重需求和体验要求,强调人的参与性,强调景观延续性、适用性和多样性。 2 生态原则 设计中注意绿化植物配臵结合自然,富有野趣,避免城市化倾向。大处着眼,注意整体效果;小处着手,结合景区、景点创造相应的植物景观。植物观赏区、滨湖休闲活动区、密林游览休闲区,分别运用松、柏、樟等常绿树种以及各种花灌木、耐阴性花卉植物,与相应的或密林幽静、或四季常青、浪漫诗境等的景点氛围相符合。再者就是在保护场地原有林木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多运用本土植物或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北山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北山公园现为一个具有简单的游步道及休息凉亭的部分开发的山体公园。按照温岭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形态为“一带二轴八组团”,“一带”为由北山公园、中央生态水网保护区构成的绿色空间,南北向贯穿城市,是城市生态防洪、景观、旅游空间主体。“二轴”为以万昌路和76复线为交通通道;以中华路和城西大道为交通通道串联城市八个组团。因此北山公园位于“一带二轴”的核心交汇地带,其生态、景观、旅游休闲功能就显得更为突出。同时北山公园与温岭胜景石夫人峰隔城相望,其规划设计应设计应充分考虑与石夫人、东辉阁、下保山公园、塔下山公园等城市景观的统一性与协调性。是城市的主要景观点和观景点。 根据景区性质、地域特征、资源分布特点将公园共划分为六大功能区:1、自然风景生态区、2、中心景观带、3、休闲观景区、4、生态文化景区、5、娱乐休闲带、6、入口景区。 从景观地理环境特点及景区划分的实际出发,根据山体公园的特征以及景区地规划布置,本次规划形成了“一线、一环、四点”的结构。 “一线”指的是由南线公路入口——休闲度假别墅区——观景台——台地园的一系列景点所组成的空间轴线序列。“一环”指沿山脚下居民区附近的带状娱乐休闲区。“四点”是指别墅区、观景台、台地园、入口景观广场所组成的各具特色的景点。 “点”、“线”和“环”由园路游线加以沟通,以多种方式丰富了游览形式和游览内容,满足了不同游人的需要。 一、规划布局 表3-1景区功能划分 功能分区 景观功能 服务对象 区内特色 休闲观 景区 保持两座山头的互动关系,提供游人合适的观景扬所。

本市居民、周边城市游客和附近居住区居民。 俯瞰城市,观景为主 生态文化 景区 观光览胜、休闲度假、生态康体健身。 本地居民、周边地区的香客及居民。 健身休闲与生态文化的结合 中心景观带 为开发区城市中轴上的绿带,保持两座山体的连续性。 本市居民及开发区居民。 城市绿地 自然风景生态区 以生态植被与自然风景为主,山坡上分布有台地园、生态竹林,山顶上建立石塔,成为公园标志物,也是市西北区中的标志性景观。 本市居民及游客。 自然气息强烈,设计中体现自然生态特色。 娱乐休闲景区带 绿色教育、健身康体、结合废弃采石场的改造,创造良好的休闲环境等。 本地区市民,特别是北山附近的居民区、各类学校、厂矿。 娱乐休闲的典型范例、生态恢复的先进代表 入口景区 结合北山面水的优美环境,创造品味高雅的休闲环境,成为反映城市文化面貌的窗口 本市居民及游客。 文化品味高雅,档次高、优美的滨水环境。 (一)休闲观景区 位于南部山体的北端,这里植被相对稀疏,视野开阔,是俯瞰全市的绝佳景点。依附照山形走势在地势较高处规划三处观景建筑,彼此分隔,相得益彰。

带状园林景观设计说明书范本

8Xx带状景观绿化工程设计说明书 8.1总平面设计 8.1.1设计依据 (1)《xx项目工程设计合同》 (2)经建设单位确认的设计方案 (3)建设单位提供的周边道路、地形图等 (4)《风景园林制图标准》CJJ/67-2015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 《公园设计规范》(GB 51192-2016)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GB/T50001-2010)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2005版)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10)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修订版 8.1.2场地概述 xx西起xx,东至x,位于带状河流黄金旅游发展带上,全长23.146公里,连接三大风景区,并途径生态园等多个景点。起着连接景区、组织游览路线的重要功能。 公路两侧地形复杂,主要通过的界面有村庄、乡镇、田园、陡壁、沟堑等。目前道路周边植物以松柏类、柳类植物为主,缺乏色叶树种,品种较为单一。 本次设计范围: (1)公路全长23.146公里的道路两侧各10米的绿化带。 (2)湿地东侧占地面积8245㎡的停车、休憩节点绿地。 (3)节点景观小品、水、电设计。

8.1.3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体现彭阳当地风貌 (2)主题凸出,节点提优 (3)适地适树,控制造价 (4)产业指引,带动发展 (5)用材生态环保,优先使用当地材料 8.1.4设计内容 (1)硬景设计 ①道路工程 道路在湿地旁观景平台附近,主道路长53.5米,路宽5米。结构采用200厚C20砼垫层+ 300厚级配砂石垫层。人行步道全长16.5米,宽2米,结构采用150厚C20砼垫层+ 300厚级配砂石垫层。 ②场地工程 本工程场地铺装面积为568.6平方米。其中硬质铺装面积146.5平方米,结构采用200厚C20砼垫层+ 300厚级配砂石垫层;木平台铺装面积422.1平方米,面层采用50厚140宽栗色山樟防腐木,采用红杉木柱子与扶手,扶手外绑φ10麻绳。 ③小品构筑物工程 xx沿线从带状河流瀑布景区到城区设计有7个标识构筑物和1个景观廊架。其中城区和带状河流瀑布景区各设计一个10米高的标识小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饰面用杂色文化石贴面,用耐候钢板作为衬托;在xx进入xx观景平台的位置设计一个标识景墙,高4米、最宽处宽2.8米,用杂色文化石贴面和黄锈石光面贴面;通往中共红河地下支部景区,临近杨万珍生态园的路口构筑物高3米、宽5米,以杂色文化石为主要材料;位于xx进入xx旅游区的主要入口小品,以城墙为设计元素反映景区内的xx的特色文化底蕴;位于xx通往xx的主要路口,设计塑石假山叠水景观;位于xx进入xx入口,提取xx文化融入雕塑,形成进入景区的标志、指向性景观;观景平台上设计廊架一个,采用石木结构。 本工程中室外家具主要分布在xx湿地旁观景平台处,设计有木坐凳4个,果皮箱2个。坐凳长1.6米,宽0.4米,高距地面0.4米,用栗色山樟防腐木作

2020最新《公园设计规范》GB 51192-2016

2020最新《公园设计规范》GB 51192-2016

前言 为全面发挥公园的游憩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科普教育功能、应急避险功能及其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确保公园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城乡各类公园的新建、扩建、改建和修复的设计。 1 总则 1.0.1 为全面发挥公园的游憩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科普教育功能、应急避险功能及其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确保公园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乡各类公园的新建、扩建、改建和修复的设计。 1.0.3 公园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公园 public park 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较完善的设施,兼具生态、美化等作用的绿地。 2.0.2 用地比例 proportion of park land 公园内各类用地,包括绿化用地、建筑占地、园路及铺装场地用地等,占公园陆地面积的比例。 2.0.3 绿化用地 planting area 公园内用以栽植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的用地。 2.0.4 建筑占地 building area 公园内各种建筑基底所占面积。 2.0.5 水体 water area 公园内河、湖、池、塘、水库、湿地等天然水域和人工水景的统称。 2.0.6 公园游憩绿地 recreation green space 公园内可开展游憩活动的绿化用地。 2.0.7 雨水控制利用 rainwater utilization facilities 对雨水进行强化入渗、收集回用、降低径流污染、调蓄排放处理措施的总称。 2.0.8 竖向控制 vertical planning

公园初步设计景观说明

宁东基地生态水系景观工程马跑泉公园二期勘察设计 (初步设计阶段) 景观总说明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零一七年三月

宁东基地生态水系景观工程马跑泉公园二期勘察设计 项目名称:宁东基地生态水系景观工程马跑泉公园二期勘察设计 合同编号:018A0102-04H17 委托单位(甲方):宁夏回族自治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土地局 设计单位(乙方):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等级:城乡规划编制甲级(编号:141019) 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编号:A111000795) 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编号:A111000795) 市政公用行业(环境卫生、给水、排水、热力、道路) 甲级 (编号:A111000795)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 19001-2000-ISO9001:2000 注册号:02708Q10121R2M 院长(法定代表人):王敬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总工程师:徐海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编制完成时间:2017年3月 编制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分管副院长:王磐岩(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咨询工程师)项目负责人:苏红玉(高级工程师) 专项负责人:景观——李铁军(高级工程师) 赵瑾(高级工程师) 建筑——桑映辉(高级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师) 水电——郑剑云(高级工程师) 概算——冯晓军(注册造价师) 项目组人员:景观——滕依辰(工程师)李景(工程师) 公超(工程师)柴娜(工程师) 毕婧(工程师)白雪(工程师) 段明淳(助理工程师) 建筑——张瑞栋(建筑师)崔乃夫(助理建筑师) 水电——杨泉(高级工程师)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1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公园现为一个具有简单的游步道及休息凉亭的部分开发的山体公园。按照温岭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形态为“一带二轴八组团”,“一带”为由北山公园、中央生态水网保护区构成的绿色空间,南北向贯穿城市,是城市生态防洪、景观、旅游空间主体。“二轴”为以万昌路和76复线为交通通道;以中华路和城西大道为交通通道串联城市八个组团。因此北山公园位于“一带二轴”的核心交汇地带,其生态、景观、旅游休闲功能就显得更为突出。同时北山公园与温岭胜景石夫人峰隔城相望,其规划设计应设计应充分考虑与石夫人、东辉阁、下保山公园、塔下山公园等城市景观的统一性与协调性。是城市的主要景观点和观景点。 根据景区性质、地域特征、资源分布特点将公园共划分为六大功能区:1、自然风景生态区、2、中心景观带、3、休闲观景区、4、生态文化景区、5、娱乐休闲带、6、入口景区。 从景观地理环境特点及景区划分的实际出发,根据山体公园的特征以及景区地规划布置,本次规划形成了“一线、一环、四点”的结构。 “一线”指的是由南线公路入口——休闲度假别墅区——观景台

——台地园的一系列景点所组成的空间轴线序列。“一环”指沿山脚下居民区附近的带状娱乐休闲区。“四点”是指别墅区、观景台、台地园、入口景观广场所组成的各具特色的景点。 “点”、“线”和“环”由园路游线加以沟通,以多种方式丰富了游览形式和游览内容,满足了不同游人的需要。 一、规划布局 表3-1景区功能划分 功能分区 景观功能 服务对象 区内特色 休闲观景区 保持两座山头的互动关系,提供游人合适的观景扬所。 本市居民、周边城市游客和附近居住区居民。 俯瞰城市,观景为主 生态文化 景区 观光览胜、休闲度假、生态康体健身。 本地居民、周边地区的香客及居民。 健身休闲与生态文化的结合

(精品论文范文)滨水公园设计说明

滨水公园设计 摘要 畅春园景观设计从生态的角度出发,着重对当地绿色景观的缺乏与大小东湖的水系进行治理规划,改善该区域景观环境匮乏现状,有效地防止生态的破坏欲恶化。提高市容市貌和市民生活环境质量,提供优美静雅的城市滨水景观,满足市民对户外活动的需求。同时将该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向联系起来,打造成城市对外展示的门窗,运用畅春园设计主题中蕴含的交流合作思想与充实的文化底蕴,来树立城市形象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既迎合了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又满足了人们对现代城市景观欣赏的眼光需求,达到城市发展的需求与景观规划的双赢。 关键字:生态景观、城市滨水景观、城市形象。

Abstract Changchunyuan landscape is designed from the point of ecological ecological view.Based on the warter system of Daxiao east Lake, it focises on consummating of local green landscape: the effeltive preventing of the deterioration of ecological desteruction:the imporving of resideuts living standard and quality of the city envioronment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cling a beautifui warterfornt landscape for the citizens altivities.Atthe same time,as a citys display window, it link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sign the me of Changchunyuan Landscape, which mainly contains the idea of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and envichment of cultural foundation, it establishes upstanding image and good mental outlook of the city. All in all ,Changchunyuan Landpscape meets the needs of morden citys development and the demand of peoples appreciative Vision of the urban landscape , which is oibsolutely a win-win situation for both city development and landscape dewign. Key Words:Ecological landscape, urban waterfront landscape, city image

(完整版)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要点

浅谈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要点 摘要:城市生态公园是保护及改善城市系统的生态基础和生态结构,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生存环境,保护自然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城市生态公园的本质还是公园,可以供游人休息,散步,锻炼身体,享受清新空气。人有亲近自然的天性和权利,城市当中的生态公园,不应该以隔离人的活动为代价,而因适当引导和规范人的活动,使之遵循生态原理,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所。远景设计研究院提出以下几点的要素: 1、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指导思想 生态公园是以森林植物与生态环境等自然景观为主体的郊野型公园, 其规划设计应突出自然景观, 而以人文景观为辅。生态公园在整体上应该是点、线、片、面相结合形成的生态植物群体, 并且通过植物、水体、地形、道路、建筑等要素创造森林公园环境和园林景观。在植物配置上, 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形式,使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够各得其所, 充分利用环境因子, 构成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 在景观上应该体现丰富多彩城市风貌, 体现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2、城市生态公园的特征 城市生态公园具有“真”、“健”、“美”的基本特点。 所谓“真”,就是生态公园的建设要体现自然,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给人们建设真正的自然生态环境。“健”,首先是生态健康,就是生态公园的建设要注重生态效益,要科学的配置,做到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等方面有显著作用;其次是能为人们提供一个旅游、休闲、散步、锻炼、娱乐等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美”,就是景观美学功能, 生态公园是通过绿色植物与建筑、雕塑与绘画的相结合, 营造出自然与意境美。使人们置身其中愉悦心情, 陶冶情操, 提高艺术修养。 3、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格局原则 生态优先原则:城市生态公园是建立在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导的城市区域内,它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因此,其景观规划应服从于生态优先的原则,即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格局规划应首先满足“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设计目标”,其余的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应该尽可能地服从和协调于生态设计的要求。 空间异质性和多样性原则:异质性是景观的重要特征之一,景观空间的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是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原则。景观多样性是描述景观中嵌块体复杂性的指标,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多样性对于景观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准则。 空间异质性依赖于空间尺度,景观中不同斑块的类型与尺度都有不同的变异性和复杂性。空间异质性可以根据其斑块类型的数目和比例、空间排列、斑块形状、相邻板块之间对比度、相同类型板块之间的连接度来形成。 多样性原则不仅讲求的是空间的多样性,也应充分体现在植物品种的丰富性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上,营造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首先依赖于丰富多样的环境空间的塑造,同时也是为各种植物群落营造更加适宜的生境。 生态可协调性原则:生态可协调性原则是指景观格局构成并不是被动的,完全依据现有自然状况、过程以及现有资源条件来营造景观生态的过程,而是可以主动结合生态、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来反复协调以最终达到一个满意方案的过程。

城市公园设计任务书

城市公园设计任务书 一、基地现状: 城市公园位于宜宾市临港经济开发区,规划设计范围约17.2公顷,详见基地地形图及土地利用规划图; 临港经济开发区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酒都—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主要是以居住、工业、港口物流和商贸为主的综合性新区,其规划目标是强化产业集群功能,努力打造西部发展环境最优、增长速度最快、产业集聚度最高、核心竞争力最强的现代化综合经济新区。它延续了老城的发展轨迹、与老城和谐共生、是能带动周边功能组团协调发展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宜宾发展新引擎。临港经济开发区背靠龙头山、观斗山良好的生态植被,面临万里长江“黄金水道”,形成以平坝槽地、台地、坡地相结合的风貌特色。 二、设计要求: 1.认真收集并分析现状基础资料和相关背景资料,研究地域自然特征、 城市片区环境与基地的相互关系,分析公园使用对象的构成,形成 设计理念; 2.掌握分析基地建设条件(地形、小气候等),分析视线条件(基地内 外景观的利用、视线和视廊),分析交通状况,分析基地与周边环境 关系的方法,充分利用地形,塑造地形,合理布置不同性质的用地; 提出城市公园规划的结构分析图,包括平面布局结构,空间组织结 构,道路交通结构和景观视线组织结构; 3.分析基地与道路的关系,协调公园布局与出入口布局; 4.仔细分析基地现状,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满足不同人群对生 态、景观与使用功能的需求,主题明确、构思新颖、功能分区合理; 进一步熟悉城市公园的外部空间设计的尺度,运用人在外部环境空 间的行为心理和活动规律,规划设计符合各种功能的环境空间,适 当考虑动静分区,空间的开敞与郁闭、交往活动和私密性的要求; 从心理文化的角度,研究如何塑造使人赏心悦目,健康上进的优美 环境; 5.因地制宜,适度改造场地地形,以利于造景;并结合植物配置和景 点设计,综合考虑,统一布局,创造出丰富的公园景观空间; 6.分析并提出城市公园空间及绿地内部的游线组织方式和交通系统组 织,考虑入口与周围城市道路,停车及疏散的关系,确定与残疾人 通行相应的道路联系方式及坡度(无障碍设计),设计并绘制相应的道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项目建设综述 城市环境条件及人文背景分析 建设用地自然条件及河流流域分析 地域文化分析 1、自然条件 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是广西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科技、信息、金融中心。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亚热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适合植物生长,所谓“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仍奔放”,是一座环境优美适合人类居住的绿色之城。南宁历史悠久,各族人民长期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南宁旅游资源丰富,作为广西黄金旅游带的中心部分,壮丽的边关风采、浪漫的海滩风貌、迷人的异国情调,星罗棋布的灵山秀水,古朴悠远的古迹故址,山、水、人、情构成南宁多层次的旅游景观。南宁绿地系统条件良好,青秀山、南湖等绿地空间楔入城市,形成“一江串三环,两轴连八楔,绿网点线面”的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南宁市十分重视环境建设,全面启动城市建设“136”重点工程,进一步加强完善区域综合性核心城市的功能,建成区园林绿地总面积为3580公顷,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为38.78%和9.51平方米。城市山清水秀,绿水映带,自然环境极其优美,被授予“联合国人居奖”,素有中国绿城之称,是一座环境优美适合人类居住的绿色之城。 经济条件 南宁区位条件优越。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连接东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重要枢纽,也是西部重要的省会城市。同时是国家级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城市。近年来,南宁市委、市政府的前瞻性规划理念加上市民的创造和热情,打造出了南宁快速崛起、迈向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六张独特名片。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地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也成为南宁独特的地缘优势。南宁人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努力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进程,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经济增长迅速。 人文条件 南宁古代属于百越之地。唐朝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定名为邕州,南宁简称“邕”由此而来。元朝为取南疆安宁而定名为“南宁”。两千多明年的城市文史使南宁这座西南边城与中原文化得以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具有独特名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特色。 南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以壮族为主的29个少数民族在这片热土上长期繁衍生息。各民族独特的民族习惯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各民族和谐共处、安居乐业的景象。在新的世纪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为南宁的经济腾飞而奋斗。 规划设计概论 设计范围 本次江北环城水系二期工程是在一期运河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开掘运河,将心圩江、朝阳溪、二坑溪与邕江共通构成相思湖环城水系,实现水系互通游船、互动调节的江北区域核心环城水系和旅游景观通道。包括1 心圩江-朝阳溪连通运河、2 心圩江~二坑溪连通运河、3 二坑溪~朝阳溪连通运河、4 朝阳溪(中华路~北湖西三里)综合整治改造的两岸绿地景观带的设计。 建设条件分析 政策条件 近年来南宁在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提出创建“中国绿城”的城市形象的战略目标。随着一系列工程的深化,城市景观系统的完善,南宁的绿城形象已基本建成。在此基础上,南宁又充分结合滨河城市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特征,加快水系综合整治,推进水体生态保护,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把南宁打造成“水畅、水清、岸绿、景美”,独具南方民族和地域文化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