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细胞LE检查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红斑狼疮细胞(LEC)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红斑狼疮细胞(LEC) >>>
临床意义: 阳性结果见于以下疾病: 1.系统性
红斑狼疮。 2.偶见于风湿病、类风湿病、 硬皮病、皮肌炎、活动性肝炎等。
医学检验·各论:红斑狼疮细胞(LEC) >>>
正常值: 阴性。
医学检验·各论:红斑狼疮细胞(LEC) >>>
相关检查: 抗双链DNA抗体(ani-DNA)、狼疮样抗凝 物质检测、抗核抗体(ANA)、自身免疫 性疾病14项。
医学检验·各论:红斑狼疮细胞(LEC) >>>
相关症状: 关节疼痛、脊柱和四肢畸形、呼吸异常、 斑疹、鳞屑、紫绀。
医学检验·各论:红斑狼疮细胞(LEC) >>>
相关疾病:
风湿性关节炎、面部播散性粟粒状狼疮、 Bazin硬红斑、病毒性肝炎、皮肌炎、硬 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风湿 热、暴发性肝炎样综合征、戊型病毒性肝 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关节炎、小儿风湿 热、盘状红斑狼疮、风湿性多肌痛。
谢谢!
医学检验·各论 红斑狼疮细胞(LEC)
内容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红斑狼疮细胞(LEC) >>>
别名: LEC。
医学检验·各论:红斑狼疮细胞(LEC) >>>
简介: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液内的红斑狼 疮因子,是一种抗核蛋白的免疫球蛋白 G(IgG)抗体,它作用于细胞膜,使得细胞 膜受损,并使细胞核胀大形成一种均匀无 结构的圆形烟雾状物质,这种物质被多形 核白细胞吞噬后,形成红斑狼疮细胞。检 测血液中有无中性多形核白细胞吞噬均匀 体的现象,即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进行诊 断。
红斑狼疮细胞检查-完整版PPT课件

02 检验方法
03 临床意义
• 正常健康人检查结果为阴性,而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来说,在疾病 的活动期,LE细胞阳性率一般为70%~90%,缓解期或激素治疗后不易找 到。
• 除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其它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硬 皮病、活动性肝炎等亦可呈阳性反应。因此发现LE细胞,必须结合临床 表现,才能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另外,未找到LE细胞,并不能完全 否定红斑性狼疮的诊断,应进一步作其它有关的免疫学指标检查。
01 红斑狼疮(LE)细胞的形成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清中,存在一 种红斑狼疮因子。它属于一种IgG型自身 抗体,在体外可使白细胞退化,导致细 胞核染色质失去正常结构,变成游离肿 胀的圆形或椭圆形烟雾状的均匀性物质 ,称为“游离均匀体”;均匀体可吸引吞噬 细胞在其周围形成“花形细胞簇”;最后被 其中一个吞噬细胞吞噬形成红斑狼疮细 胞。
练一练
➢ 找一找:有无LE细胞?
谢谢,再见!
职业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2 检验方法
• 简要操作为:先采集静脉血3ml,待其凝固后,搅碎血凝块,去除残余 凝块。再进行离心,使白细胞聚集在同一层面,之后孵育,去除白细胞 层,离心、涂片、进行瑞-吉染色,最后在油镜下找红斑狼疮细胞。
• 该法费时费力,阳性率低,且受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影响,目前已少用 。现实验室主要通过检查血中的自身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进行诊断 与鉴别诊断。
01 红斑狼疮(LE)细胞的形成
• 形成红斑狼疮细胞是需要条件的: • 首先,病人血清中需存在LE因子,这是形成LE细胞的首要条件。 • 其次,受损或退变的细胞核,即被LE因子作用的细胞核,通常为中性粒
细胞或淋巴细胞的核。该细胞核无特异性,病人本身或白血病患者提供 的细胞均可。 • 再者,具有吞噬活性的白细胞,通常为中性粒细胞,亦可是单核细胞或 嗜酸性粒细胞。
PPT系统性红斑狼疮(SLE)ppt课件

02 红斑狼疮(SLE)的 病因和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
家族聚集性
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
SLE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患者家族 成员中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增加 SLE的发病风险。
遗传易感性
某些基因变异与SLE的易感性相关, 如HLA-DR2、HLA-DR3等。
环境因素
感染
某些病毒、细菌感染可能触发SLE 的发病,如EB病毒、细小病毒 B19等。
05 红斑狼疮(SLE)的 治疗和预后
治疗原则和目标
治疗原则
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控制病情,预 防复发
治疗目标
缓解症状,减轻组织损害,提高生活 质量,延长生存期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和发热
糖皮质激素
控制炎症,缓解症状,需根据病情调整剂 量
免疫抑制剂
生物制剂
用于控制病情活动,减少激素用量,如环 磷酰胺、硫唑嘌呤等
针对特定靶点进行治疗,如抗B细胞抗体、 抗TNF-α抗体等
非药物治疗
01
02
03
心理治疗
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 等情绪问题,提高生活质 量
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和 保健,如避免阳光暴晒、 预防感染等
并发症防治
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骨 质疏松等并发症
预后和随访
预后因素
早期诊断、合理治疗、病情活动度、脏器损害程度等影响预后
紫外线辐射
紫外线辐射可诱发或加重SLE的皮 肤症状。
药物和化学物质
某些药物(如异烟肼、普鲁卡因胺 等)和化学物质(如硅、石棉等) 可能与SLE的发病有关。
免疫异常
自身抗体产生
2023版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实验室检查解读PPT课件

结果解读
阳性结果支持SLE的诊 断,但阴性结果不能排 除SLE。
注意事项
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 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 合判断。
肾活检和狼疮肾炎的病理分型
肾活检的意义
明确肾脏病变的性质、程度和活动度,为治疗提供依据。
狼疮肾炎的病理分型
根据国际肾脏病学会/肾脏病理学会(ISN/RPS)的分类, 狼疮肾炎可分为6型,各型具有不同的病理特点和预后。
MRI检查
对于评估神经系统受累情况具有较高敏感性,可发现脑白质病变、脊 髓炎等病变。同时也可用于评估关节、肌肉等部位的受累情况。
注意事项
影像学检查在SLE中的应用需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选择,不 同检查方法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07 SLE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 与临床意义
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
补体检查
包括C3、C4等补体成分的检测, 用于评估SLE患者的免疫状态和病 情活动度。
一般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全套 等,用于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 况和各器官功能。
其他相关检查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可能还需 要进行其他相关检查,如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X线检查等。
03 常规实验室检查
血液常规检查
炎症指标
如C反应蛋白(CRP )和血沉(ESR), SLE患者这些指标可 能升高,反映疾病活 动度。
04 免疫学检查
抗核抗体(ANA)
ANA是SLE的标志性抗体
01
在SLE患者中,ANA阳性率很高,且滴度与疾病活动性相关。
ANA的检测方法
02
间接免疫荧光法是检测ANA的常用方法,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
个体差异
不同患者之间实验室检查结果可 能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根据患者 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解读。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PPT课件

鳞 屑 丘 疹 样 皮 疹
亚 急 性 皮 肤 型 红 斑
疮
狼
疮
:
.
23
亚
系 统 性 红
环 形 皮 疹
急 性 皮 肤 型
斑 狼 疮
红 斑
狼
疮
:
.
24
日
晒
系
后
统 性
大
红 斑
疱
狼
样
疮
皮
疹
.
25
从直肠延续
到乙状结肠
弥漫性黏膜
充血、发红
系
、水肿,糜
统 性
烂红斑呈点
红
状分布,血
斑 狼
管纹理欠清
疮
晰。上两图
神经系统
肺脏
.
11
浆膜炎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
12
肌肉骨骼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关节痛
疮
肌痛
股骨头 坏死
.
13
神经精神狼疮(NP狼疮)
头痛
系
统
精神
性
障碍
红
斑
狼
疮
意识
障碍
呕吐 偏瘫
癫痫
.
14
NP狼疮的病理基础
脑局部血管炎的微血栓
系
统
心瓣膜赘生物的小栓子
性
红
斑
狼
疮
针对神经细胞的自身抗体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准-准3 标
定义
9.血液系 a)溶血性贫血伴网织红细胞增多;或
统异常
系
b)白细胞减少—两次或两次以上检测<
统
4000/mm3;或
系统性红斑狼疮PPT课件【56页】

• 1851年 Cazenave(Paris)首次提出红斑狼疮(盘 状)
• 1895年 Osler(Baltimore)提出系统性红班狼疮 • 1848年 Hargraves(Rochester)LE细胞
2024/7/28
4
SLE
• 不是传染病,不是肿瘤,不是性病 • 有遗传倾向性 • 具有多种自身抗体、多脏器受累,病程迁延反复、
• 消化系统损害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腹水、腹膜炎、肠系膜血管炎
• 眼病变 眼底出血、乳头水肿、视网膜渗出、 干燥性角结膜炎
• 继发性干燥综合征 口眼干燥、外分泌腺受累、 抗SSA、抗SSB阳性
2024/7/28
14
五、实验室检查
• 一般检查:血尿常规、血沉 • 自身抗体检查:
抗核抗体(ANA):敏感性高、特异性低, 是SLE的主要 筛选试验。
2024/7/28
26
SLEDAI积分
• 0~4分 基本无活动; • 5~9分 轻度活动; • 10~14分 中度活动; • ≥15分 重度活动。 • 不同的评分,决定着的不同剂量激素的使用和不同免疫
抑制剂的选择。
2024/7/28
27
SLE病情严重程度及狼疮危象的定义
• 轻型SLE:指SLE诊断明确,重要靶器官(包括肾脏、血 液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 统)未受累。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治
2024/7/28
1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自身免 疫性结缔组织病,临床主要特点为患者体内产生 多种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造成多系统、 多脏器的损伤。SLE常被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 型
• 1895年 Osler(Baltimore)提出系统性红班狼疮 • 1848年 Hargraves(Rochester)LE细胞
2024/7/28
4
SLE
• 不是传染病,不是肿瘤,不是性病 • 有遗传倾向性 • 具有多种自身抗体、多脏器受累,病程迁延反复、
• 消化系统损害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腹水、腹膜炎、肠系膜血管炎
• 眼病变 眼底出血、乳头水肿、视网膜渗出、 干燥性角结膜炎
• 继发性干燥综合征 口眼干燥、外分泌腺受累、 抗SSA、抗SSB阳性
2024/7/28
14
五、实验室检查
• 一般检查:血尿常规、血沉 • 自身抗体检查:
抗核抗体(ANA):敏感性高、特异性低, 是SLE的主要 筛选试验。
2024/7/28
26
SLEDAI积分
• 0~4分 基本无活动; • 5~9分 轻度活动; • 10~14分 中度活动; • ≥15分 重度活动。 • 不同的评分,决定着的不同剂量激素的使用和不同免疫
抑制剂的选择。
2024/7/28
27
SLE病情严重程度及狼疮危象的定义
• 轻型SLE:指SLE诊断明确,重要靶器官(包括肾脏、血 液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 统)未受累。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治
2024/7/28
1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自身免 疫性结缔组织病,临床主要特点为患者体内产生 多种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造成多系统、 多脏器的损伤。SLE常被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 型
临床检验基础_红斑狼疮细胞(LE)检查

多见于青年女性,男女之比约为
临床表现
发热:可为唯一首发症状 皮肤:面部蝶形红斑、盘状红斑 骨、关节:骨无菌性坏死 心脏: 肾脏: 神经系统: 消化系统:口腔黏膜溃疡
目前仍未真正明了,多因素参与 免疫机制缺陷 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形成和沉积、免
疫调节障碍等 遗传因素 雌激素 环境因素
测定方法及评价
1.LE细胞显微镜检查
1948年 由Harg raves发现
LE形成需要的条件
患者血清中存在LE因子 受损或退变的细胞核,即被LE因子作用的核 具有吞噬活性的白细胞
LE的三种形态
游离均匀体 花形细胞簇
吞噬体 必须找到典型的吞噬体才能报告阳性结果
2.免疫学检查法自身抗体:多多样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 抗Sm抗体
临临床床意意义义
发现LE细胞,结合临床表现方可诊断 SLE
未找到LE细胞,应进一步做免疫学检查
红斑狼疮细胞(LE)检查
检验教研室
一、概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 是一种常见自 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生率:
国外 约50 / 10万人
我国
70 / 10万人
特 点
累及多系统、多脏器
皮肤、肾脏、血液、神
经系统等
具有多种自身抗体
09745_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概述幻灯片课件

通过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减轻情绪困扰,提高应对能力。
放松训练
家庭和社会支持
教授患者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放松 技巧,缓解紧张情绪和身体症状。
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参与心理干预过程, 提供情感支持和理解,帮助患者建立积极 的社会关系。
2024/1/26
27
生活质量评估指标选取
生理指标
包括疼痛、疲劳、睡眠等身体症状,以及生 理功能如日常活动能力、工作能力等。
2024/1/26
7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SLE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发热、关 节痛、皮疹、口腔溃疡、脱发等。此 外,还可累及肾脏、心血管、呼吸系 统、神经系统等多个脏器。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受累脏器不同,SLE可 分为多个亚型,如皮肤型、关节型、 肾型、神经精神型等。
2024/1/26
8
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饮食调整
建议患者保持均衡的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 料,增加营养摄入。
ABCD
2024/1/26
运动锻炼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医生建议,制定合适的运 动计划,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心理社会支持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社会支持网络,帮助患者减 轻心理压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29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6
11
危险因素分析
01
02
03
遗传因素
SLE具有家族聚集性,患 者一级亲属患病风险增加 。
2024/1/26
环境因素
紫外线、某些药物和化学 物质等环境因素可诱发或 加重SLE。
免疫异常
SLE患者存在免疫调节异 常,如T细胞、B细胞功能 异常和自身抗体产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有多种自身抗体 多见于青年女性,男女之比约为 1:9 发病年龄高峰 13~40 岁,>60岁约5%
临床表现
❖ 发热:可为唯一首发症状
❖ 皮肤:面部蝶形红斑、盘状红斑 ❖ 骨、关节:骨无菌性坏死 ❖ 心脏: ❖ 肾脏: ❖ 神经系统: ❖ 消化系统:口腔黏膜溃疡
目前仍未真正明了,多因素参与
免疫机制缺陷
红斑狼疮细胞LE检查优秀课件
一、概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
matosus, SLE ) 是一种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发生率:
国外 约50 / 10万人
我国
70 / 10万人
黑人及亚裔人群发病率高于欧美人
❖特 点
累及多系统、多脏器
皮肤、肾脏、血液、神经系统等
❖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形成和沉积、免疫调 节障碍等
遗传因素 雌激素 环境因素
❖病毒感染、药物、阳光和紫外线
测定方法及评价
❖ 1.LE细胞显微镜检查
1948年 由Harg raves发现
LE形成需要的条件
❖ 患者血清中存在LE因子 ❖ 受损或退变的细胞核,即被LE因子作用的核 ❖ 具有吞噬活性的白细胞
LE的三种形态
பைடு நூலகம்游离均匀体
花形细胞簇
吞噬体
必须找到典型的吞噬体才能报告阳 性结果
2.免疫学检查法
自身抗体:多种多样 ❖抗核抗体
❖抗ds-DNA抗体 ❖抗Sm抗体
临临床床意意义义
❖ 发现LE细胞,结合临床表现方可诊断 SLE
❖ 未找到LE细胞,应进一步做免疫学检查
临床表现
❖ 发热:可为唯一首发症状
❖ 皮肤:面部蝶形红斑、盘状红斑 ❖ 骨、关节:骨无菌性坏死 ❖ 心脏: ❖ 肾脏: ❖ 神经系统: ❖ 消化系统:口腔黏膜溃疡
目前仍未真正明了,多因素参与
免疫机制缺陷
红斑狼疮细胞LE检查优秀课件
一、概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
matosus, SLE ) 是一种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发生率:
国外 约50 / 10万人
我国
70 / 10万人
黑人及亚裔人群发病率高于欧美人
❖特 点
累及多系统、多脏器
皮肤、肾脏、血液、神经系统等
❖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形成和沉积、免疫调 节障碍等
遗传因素 雌激素 环境因素
❖病毒感染、药物、阳光和紫外线
测定方法及评价
❖ 1.LE细胞显微镜检查
1948年 由Harg raves发现
LE形成需要的条件
❖ 患者血清中存在LE因子 ❖ 受损或退变的细胞核,即被LE因子作用的核 ❖ 具有吞噬活性的白细胞
LE的三种形态
பைடு நூலகம்游离均匀体
花形细胞簇
吞噬体
必须找到典型的吞噬体才能报告阳 性结果
2.免疫学检查法
自身抗体:多种多样 ❖抗核抗体
❖抗ds-DNA抗体 ❖抗Sm抗体
临临床床意意义义
❖ 发现LE细胞,结合临床表现方可诊断 SLE
❖ 未找到LE细胞,应进一步做免疫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