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小心,饲料中的“霉菌毒素”

合集下载

饲料霉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饲料霉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饲料霉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1、霉菌对饲料的危害饲料或原料受霉菌污染后,霉菌大量繁殖,对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消耗较高,导致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降低。

霉变可导致饲料产生极难闻的气味,适口性明显下降,畜禽出现采食量降低或拒绝进食的情况。

此外,霉变还会释放大量热量,导致饲料温度升高,其他各类霉菌的繁殖速度明显加快,饲料的储存质量有所下降。

2、霉变饲料对畜禽的危害饲料霉变可导致饲料中呕吐毒素、曲霉毒素等大量积存,畜禽食用受污染的饲料常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下降、免疫力降低、生长性能受到抑制等情况,甚至会导致畜禽中毒死亡。

若10%左右的饲料出现霉变,肉鸡食用后极易出现白痢或呼吸闲难等情况,鸡群的健康水平及抗病能力降低;若40%的饲料出现霉变,则会对肉鸡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干扰,导致其生长受限或生长停滞,甚至死亡。

黄曲霉毒素在饲料中的大量积存,畜禽食用会对体内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脂肪的正常代谢循环产生影响,导致畜禽的抗病能力下降,免疫功能受限。

3、霉菌毒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饲料霉变不仅会对食用畜禽的正常生长产生影响,还会在食物链中不断循环积累,最终影响人类健康。

如人在日常饮食中摄入了大量被霉菌污染的蛋、肉、奶等产品,可造成肝脏、肾脏病变或免疫功能降低。

黄曲霉毒素是导致人类癌症疾病发生的重要源头,属于一类致癌物,在霉变的花生、谷物、大米等的积存量均较高,其中较为常见的黄曲霉毒素类型为黄曲霉毒素B1。

黄曲霉毒素B1经哺乳动物肝脏代谢后,可产出黄曲霉毒素M1。

黄曲霉毒素M1属于羟基化代谢产物,在畜禽的肝脏组织、乳汁、蛋类等产物中均可存在,以乳汁中含量较高具有极强的致癌性及致毒性。

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左右,是砒霜的20倍,是敌敌畏的30倍,尤其对哺乳动物基因毒性极强,极易造成DNA 损伤。

因此,对乳制品黄曲霉毒素M1检测标准要求含量不可超过0.5 μg/kg。

二、防止饲料霉变的措施1 、严格控制饲料原料质量。

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及防控措施

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及防控措施

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及防控措施霉菌毒素是由霉菌在发酵和存放过程中产生的一类有害物质,它们极易产生在粮食、饲料、食品等食品中,对动物健康和发展带来重大威胁。

本文将针对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的情况及防控措施进行介绍。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来源主要是由于原料、存放环境和制造过程中的不卫生导致的。

主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素、赤霉素、玉米赤霉烯酮等。

1. 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一种影响饲料的镰刀菌属(Aspergillus)霉菌毒素,它主要存在于玉米、谷粉、糯米、糙米中。

黄曲霉素的长期食用会对猪、鸡、牛等动物的肝脏、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等产生严重的危害。

赤霉素是由赤霉菌( Fusarium)产生的毒素,它主要存在于小麦、大麦、玉米、燕麦等谷类作物中。

传统地,赤霉素主要导致的韧皮癌(粗毛规)病对雌性动物是有危害的。

二、饲料污染预防措施尽管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非常危险,但通过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可提高饲料的品质和保证动物的健康。

以下是防控措施的关键点:1. 采购优质原料饲料生产企业应该要采购经过严格检验合格的高质量原料。

采购的原料必须被登记并经过检验批准。

同时,不能使用失效、霉变、有毒有害、不能吃的原料作为饲料原料。

2. 合理运输、存储原料的运输过程中,要确保饲料的完整性和干燥性,以防止霉菌的生长。

它必须在干燥、阴凉、不潮湿的环境下储存。

3. 空气环境和维护设备清洁卫生在饲料生产的过程中,应确保空气和设备的清洁,以减少霉菌生长的机会。

4. 审查饲料抽样检测饲料企业应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饲料的抽样检测,以确保饲料中不含过量的霉菌毒素。

如果检测结果超标,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扔掉超标部分或重新制作饲料。

5. 给动物隔离开药三、总结随着饲料生产和市场需求的增长,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饲料污染导致动物群体病的概率。

因此,饲料企业应重视饲料污染问题,采取更有效的防控策略,确保饲料的安全和质量,并保护动物的健康。

霉菌毒素的毒性作用及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

霉菌毒素的毒性作用及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

霉菌毒素的毒性作用及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霉菌毒素是一种由霉菌产生的有害物质,它在畜禽养殖业中可能会对动物的生长和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

霉菌毒素广泛存在于饲料、饮用水和环境中,畜禽摄入过量的霉菌毒素会引起多种疾病和健康问题,从而影响养殖业的发展和利润。

霉菌毒素对畜禽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

霉菌毒素会抑制动物的食欲和消化吸收能力,导致动物摄食减少,生长缓慢,肌肉质量下降,从而影响畜禽的经济效益。

2. 霉菌毒素会影响动物的免疫功能。

霉菌毒素会导致动物的免疫系统受损,使得动物易受到疾病侵袭,增加了畜禽养殖业的疾病防控难度和成本。

3. 霉菌毒素会影响动物的生殖功能。

一些霉菌毒素具有致畸和致畸性效应,会对动物的生殖系统产生损害,造成繁殖能力下降,影响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1. 生产成本增加。

为了减少霉菌毒素对畜禽的危害,养殖业需要增加对饲料的检测和筛检,购买高品质的饲料和饮水设备,加强卫生管理等,这些都会增加养殖成本。

2. 产出质量下降。

受到霉菌毒素影响的畜禽会出现生长迟缓,免疫力下降,生殖能力受损等问题,从而导致产出的质量下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3. 影响市场信誉。

因为霉菌毒素对畜禽的毒性作用和对养殖业的危害,养殖企业在市场上的声誉可能会受损,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形象。

为了减少霉菌毒素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饲料和饮用水的检测和筛检。

养殖企业应加强对饲料和饮用水中霉菌毒素的定量和定性检测,及时发现和排除带有霉菌毒素的饲料和饮用水,减少对畜禽的影响。

2. 优化饲料配方。

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饲料,控制饲料中的湿度和pH值,减少霉菌的生长条件,避免霉菌毒素的产生。

3. 强化饲料和饮用水的贮存与管理。

严格控制饲料和饮用水的贮存环境,保持通风干燥,定期对贮存设施进行清洁和消毒,减少霉菌毒素对饲料和饮用水的污染。

4. 加强卫生管理。

定期对畜禽舍的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和整治,减少霉菌的滋生和扩散,降低畜禽受到霉菌毒素侵害的风险。

饲料霉菌毒素的分类

饲料霉菌毒素的分类

饲料霉菌毒素的分类饲料霉菌毒素是指在饲料中产生的一类由霉菌代谢产生的有毒化合物。

饲料霉菌毒素主要来自霉菌,霉菌是一种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土壤、空气、植物和食品中。

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霉菌会繁殖生长,并产生各种毒素,对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根据其化学结构和毒理作用,饲料霉菌毒素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

一、黄曲霉素类黄曲霉素是一种常见的饲料霉菌毒素,主要由黄曲霉等霉菌产生。

黄曲霉素对多种动物和人类都有较强毒性,长期摄入会导致免疫抑制、肝脏损伤、生殖系统毒性等。

因此,控制饲料中黄曲霉素的含量尤为重要。

二、赭曲霉素类赭曲霉素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会对动物神经系统产生损害,引起中毒症状。

赭曲霉素主要存在于玉米、小麦、大米等粮食中,饲料中如果检测出赭曲霉素,就需要及时处理,以避免对动物造成危害。

三、玉米赤霉素类玉米赤霉素是一类常见的饲料霉菌毒素,在较高温度、湿度下易于产生。

玉米赤霉素对动物的肝脏和肾脏有明显毒害,严重时会引起动物死亡。

因此,在饲料中控制玉米赤霉素的含量至关重要。

四、黄麴毒素类黄麴毒素是一类潜在毒性较大的饲料霉菌毒素,对动物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黄麴毒素存在于谷物、豆类等饲料原料中,要做好饲料的霉菌毒素检测和控制,杜绝黄麴毒素带来的危害。

五、曲霉毒素类曲霉毒素是一组由曲霉属真菌产生的毒素,包括A、B、G等几种类型。

曲霉毒素对动物的肝脏和免疫系统有较强破坏作用,长期摄入会引起动物生长缓慢、免疫力下降等问题,严重时可能导致动物死亡。

综上所述,饲料霉菌毒素的分类涵盖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毒素,这些毒素会直接影响到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对动物的健康以及人类的食品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在饲料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饲料霉菌毒素的检测和控制,确保饲料的安全性和质量,保障动物和人类的健康。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与防控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与防控

养猪场使用的饲料在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霉变,霉变后产生的霉菌毒素不仅污染饲料、降低营养价值,还会引起猪产生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出现中毒、腹泻、生长和繁殖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猪的生产。

本文简要介绍了霉菌和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以及对霉菌毒素中毒的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猪的绿色、健康养殖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霉菌与霉菌毒素霉菌也叫丝状真菌,即“发霉的真菌”。

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的肉眼可见,呈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就是霉菌。

有些霉菌是有益菌,可用于制作酱料、酶制剂或酿酒的原料,但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与防控文│武玉华(山东省沂水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有些霉菌在谷物(玉米、小麦、高粱、棉籽等)或饲料上生长繁殖,会产生二次代谢产物,对生猪健康有害,这就是霉菌毒素。

1.霉菌的种类。

按生活习性分,霉菌可分为田间霉菌和仓储霉菌两种。

田间霉菌主要包括青霉菌属、麦角菌属和镰孢菌属(梭霉菌属),谷物收获前即可感染。

阴冷、潮湿的气候有利于这类菌的生长繁殖,但遇干旱、高温等应激因素时,也容易繁殖,如玉米收获前遇到干旱气候、高温高热、虫害、收获时机械损伤等,均可诱使田间霉菌感染。

仓储霉菌主要以曲霉菌属和青霉菌属为主,如遇适宜条件,在仓储环境中会生长繁殖。

收获后的玉米储存在仓库中,温度合适时,玉米粒继续呼吸产生水分,湿度增加,促进霉菌生长繁殖;春秋季节,冷暖空气交替,有利于仓库内水分的转移和冷凝,湿度增加,一些受损的破粒、粉碎的谷物易感染霉菌;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贮存饲料,短时间内就会感染霉菌。

2.常见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

(1)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某些菌株产生的双呋喃环类毒素。

饲喂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猪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低;肝受损会加剧维生素A、E 的缺乏,降低猪的免疫性能,导致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以及流感、支原体肺养殖顾问Consultant63☆2021年第9期炎等易感多发;并可在猪的肝、肾、肌肉、血液中测出极微量的毒素。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极具危害的毒素,它会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来保障动物的健康。

本文将就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黄曲霉毒素的危害1. 对动物的直接危害黄曲霉毒素是一种高度毒性的真菌毒素,它会对动物的肝脏、肾脏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使得动物的生长受到限制,甚至出现生长迟缓、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一旦饲料中含有较高水平的黄曲霉毒素,动物就可能出现中毒症状,甚至引发严重的疾病,对畜禽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

2. 对人类的间接危害除了对动物造成直接危害外,黄曲霉毒素还会通过动物食物链传递到人类体内,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长期摄入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或食品,可能会引发肝癌、肾损伤等严重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1. 选择优质原料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潮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下,所以在选料时,应尽量选择质量好、无霉变的玉米、豆饼等原料,避免使用霉变、变质的饲料原料。

2. 保持饲料库房的清洁饲料库房是存放饲料的重要场所,必须保持干燥、通风,并且经常进行清洁消毒,避免灰尘、霉菌等微生物的滋生,从而降低黄曲霉毒素的产生。

3. 加强饲料加工与存储管理在饲料加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加工工艺,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导致黄曲霉毒素的生成。

同时在饲料储存过程中,要做好防潮、防霉等工作,避免饲料受潮发霉而造成黄曲霉毒素的产生。

4. 定期检测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为了及时了解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情况,可以委托专业实验室进行定期的检测分析,确保饲料符合相关标准,保障动物健康。

5. 科学添加黄曲霉毒素吸附剂可以合理添加一些黄曲霉毒素吸附剂,如活性炭、膨润土等,在饲料中起到吸附黄曲霉毒素的作用,降低毒素的危害。

6. 注意饲养环境的卫生养殖场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动物的健康,要加强对饲养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降低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

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和防控措施

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和防控措施

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和防控措施
霉菌毒素是一种由霉菌产生的毒素,存在于多种饲料中,如玉米、大豆、麦麸等。


菌毒素对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以下将详细介绍其危害和防控措施。

霉菌毒素可以通过饲料污染进入养猪场,对猪只的健康产生危害。

其危害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
1.对生长发育的影响:霉菌毒素会影响猪只的摄食量、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

2.对繁殖的影响:霉菌毒素可以降低母猪的受孕率和繁殖能力,导致生殖障碍。

3.对免疫的影响:霉菌毒素降低猪只的免疫能力,导致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引发疾病。

4.对肉品质量的影响:霉菌毒素会影响肉品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

第二,防控措施
1.科学管理饲料:要保持饲料的良好质量,及时清理、消毒饲料仓库,定期检查饲料
质量,防止霉变和感染。

2.多种饲料搭配使用:适量添加蛋白质饲料和维生素,控制猪只的膳食比例和饮食量,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

3.定期检测饲料:要进行定期检测霉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含量,及时发现并采取
合适的处理措施。

4.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养猪场的清洁、卫生和通风,减少疫情出现的机会。

5.加强预防接种: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猪只的抗病能力。

总之,霉菌毒素对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来保护猪只的
健康和肉品的安全。

只有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健康的饲料才能保障养猪业的发展。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摘要】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常见的家禽饲料污染物,对家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黄曲霉毒素的来源主要包括饲料原料和储藏条件不佳。

黄曲霉毒素会对家禽的免疫系统、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造成损害,甚至引发疾病甚至死亡。

家禽曝露在黄曲霉毒素中的途径有多种,包括食用受污染的饲料、空气中的霉菌孢子等。

预防和控制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方法包括加强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定期清洁饲料储存设施、注意饲料的保质期等。

最重要的是使用合格的饲料,确保家禽的健康和生长。

加强对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防治意识对于保护家禽健康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饲料、黄曲霉毒素、家禽、危害、防治、来源、曝露途径、预防、控制、污染、合格饲料、重要性。

1. 引言1.1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毒素,它可以在饲料中产生并对家禽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

家禽一旦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可能会引发多种疾病,如呼吸道疾病、消化系统问题甚至中毒死亡。

预防和控制黄曲霉毒素污染是非常重要的。

家禽曝露在黄曲霉毒素中的途径主要是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饲料或饮水。

黄曲霉毒素可以在饲料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产生并残留,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污染风险。

预防和控制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方法包括清洁卫生、控制湿度、及时更换饲料等措施。

使用合格饲料也是预防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重要措施,只有确保饲料质量符合标准,才能保障家禽的健康和安全。

通过加强对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防治工作,可以有效减少家禽的生产损失,保障家禽生产的质量和安全。

2. 正文2.1 黄曲霉毒素的来源黄曲霉毒素是一种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黄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产生的毒素。

这两种真菌通常存在于土壤中,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可以在谷物、豆类、坚果等食物上繁殖并产生毒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定要小心,饲料中的“霉菌毒素”

一定要小心,饲料中的“霉菌毒素”
当您的爱鸽吃进了沾有“霉菌毒素”的饲料之后,通常不会迅速引发中毒现象,但是
当您进行种鸽配对或比赛鸽参加竞翔时,在不知不觉中种鸽繁殖能力或赛鸽翔绩表现了不良结果,导致产生严重后果,并无法追查出真正原因,造成莫名其妙的损失。

所谓霉菌毒素,相信很多养鸽朋友不认识它。

但如果提起黄曲毒素就有很多朋友明白。

其实“霉菌毒素”的种类很多,黄曲毒素只是其中的一种。

假如人吃了含有黄曲
毒素的食物会影响健康,最明显的是引起肝脏方面的疾病,严重者甚至于死亡。

我们都晓得所有用于养鸽的饲料几乎全是农作物,其种类也繁多,诸如谷物、豆类、油籽类、杂粮类等,来源也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国,也有分季节性的农作物。

有时
候储存条件及至运输过程所产生变化等诸多因素,也都会促使这些农作物容易受到霉菌丛生,而招致霉菌毒素的残留。

本文就以霉菌毒素为主题,详细介绍有关的资料提供给养鸽朋友参阅,呼吁大家在往后使用饲料时,能够注意到保存条件,防止不必要的挫败。

认识霉菌毒素:首先要认识的是霉菌毒素和我们熟悉的抗生素,两者都是霉菌的代谢物。

而霉菌毒素是霉菌的毒素,就是霉菌趋附在各种谷粒表皮作为有机基质生长后所产生具有毒性的二次代谢物。

这些霉菌毒素有一部分排出于生长的基质中,有一部分则存在于霉菌体内。

当鸽子摄取食入含有毒素基质(被污染的养鸽饲料),有
时候甚至只接触到含有毒素的饲料,也会发生局部性的中毒。

霉菌毒素与环境:要了解的是霉菌的生长和霉菌毒素的产生是因环境适合霉菌生长所致,主要视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而有所不同。

其衍生蔓延的程度也会因季节与每年气候变化而有差别。

所以在亚热带地区特别容易导致霉菌的繁殖丛生,因而产生了霉菌毒素之污染。

这些霉菌毒素污染了我们饲养信鸽时一直在作为主要饲粮的谷物、豆类及一些油籽类等农作物,其主要原因乃是上述农作物含有丰富的醣类(主
要为淀粉质)和适量的蛋白质,是提供霉菌生长的最好基质。

尽管这些农作物本身
都拥有一层保护膜可以避免霉菌的入侵,然而在生长期间遇到被昆虫咬伤,或者在
收割采收受到机械性的损害,尤其是对玉米胚芽的损害。

甚至收割后遇到不良的运输和储藏,加上大气中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尤为容易引起谷物的龟裂等现象而造成表皮的损伤。

这些因素就是促使霉菌入侵到基质的机会,在适合霉菌生长环境(温
度和湿度)之下就产生了大量霉菌毒素。

这种情形可归纳为下列几点提供给养鸽朋
友了解:
1.温度对霉菌的影响:
同样的霉菌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之下,会产生化学结构完全不同的毒素。

2.水分及温度对霉菌的影响:
霉菌通常无法在浸水中的基质中存活。

不过,如果基质本身含水分则不影响霉菌的生存。

3.PH质(酸碱度)对霉菌的影响:
一般霉菌对酸碱的耐力是相当强,因此酸碱度对霉菌的影响不大。

目前的研究报告知道只有钙离子是抑制霉菌产生毒素的要件。

(所以市售防霉剂都是以钙离子组成
的化合物,如丙酸钙),但是酸雨会冲洗掉土壤中的钙离子,因而使得霉菌产生的
毒素增加了许多。

4.空气对霉菌的影响:
与温度一样,相同的霉菌在不同的空气条件下,会产生化学结构完全不同的毒素,换言之,在氧气充足时产生的毒素与在二氧化碳充足时产生的毒素(缺氧状态)是完
全不同。

霉菌毒素中毒的特征:当爱鸽吃进了沾有霉菌毒素的饲料之后,通常不会迅速引发中毒现象。

但是,当进行种鸽配对或比赛鸽参加竞翔时,在不知不觉中,种鸽繁殖能力或赛鸽翔绩表现了不良结果,导致严重后果,并且无法追查出真正原因,造成鸽主莫名其妙的损失。

即使霉菌毒素普遍存在于各类饲料原料中,但多年来霉菌毒素症并没有受到养鸽朋友的认识与重视。

为何如此重要的“霉菌毒素中毒症”会被忽视?此乃因为霉菌毒素的中毒具有如下特点所致:
1.霉菌毒素中毒的病因很难迅速被鉴定出来。

2.霉菌毒素中毒没有传染性,中毒后不会再发生。

3.霉菌毒素中毒用抗生素、曂氨类药剂,甚至血清或其他药物治疗处理效果不明显。

4.霉菌毒素中毒的发生与季节气候有关联。

5.霉菌毒素中毒主要由于特定的饲料居多,如玉米、花生或米及有破损的谷粒。

6.如果检查可疑饲料很容易可以发现一些霉菌的生长和毒素。

霉菌毒素之来源和毒性:根据专家的研究报告,约有164种霉菌能产生大约200
多种的霉菌毒素,而且各种毒素的毒力和致病性差异很大,毒力最强者当鸽子急性中毒时会立刻造成死亡,慢性中毒会造成癌症和其他组织器官的损伤和生理障碍(种鸽会有遗传不良的后代,或不孕及不产卵;参赛鸽会严重影响到翔续),甚至死亡。

现在分述几种霉菌毒素供读者参考。

黄曲毒素:是一组极具有毒性的化学物质,存在的范围很广,可以寄生于活体或已死亡的动植物体。

其产生毒素的条件在温度12℃-42℃,饲料含水量12%-18%(此
观点是笔者一直建议养鸽饲料的水分含量应维持在13%以下的理由)。

甚至,外界
空气湿度低于8%-10%均会发生,尤其最容易侵袭花生、玉米及稻米。

当鸽子吃
了含有黄曲毒素的饲料会阻碍鸽子体内DNA与RNA合成聚合酵素之作用,以致
产生肝脏免疫系统。

通常中毒的现象会发现鸽子食欲减少、生长停滞、腔部苍白、行动迟缓、精神萎靡,或有下痢现象,解剖检视可以看到肝脏出血,亦就是肝脏和肾脏有变性和坏死。

赭曲毒素:温度在4℃-30℃,含水量17%以上的饲料如玉米、大麦、小麦、花生、燕麦、米、黄豆等最容易发生。

赭曲毒素主要作用是抑制分解肝醣为磷酸化肝醣,并直接影响到参赛鸽的飞翔力和持翔力,是断送参赛夺标的隐形杀手。

在解剖检视明显可见到肝脏肿胀:肝脏、肾脏、腺胃、筋胃(腱)有出血现象。

黄霉毒素:温度在12℃-42℃,含水分在13%-18%最易产生。

与黄曲毒素相类似,容易产生的饲料是玉米、小麦、大麦、米。

主要作用是降低DNA及RNA合成聚
合酵素之作用。

引起肝脏疾病及免疫系统功能,信鸽一旦感染会产生食欲低落、生长停滞、下痢、倦飞。

解剖检视肝脏出血,且肝脏、肾脏有坏死现象。

新月毒素:温度在8℃-25℃,含水分20%以上的饲料,如玉米、小麦、大麦、燕
麦较易产生,这类毒素主要是影响淋巴球的功能,并会造成免疫系统功能的不健全,抑制蛋白质合成,也会破坏神经系统,鸽子最容易发生的部位是嗉囊。

F-2毒素:温度在12℃-25℃,含水量15-16%的饲料,如玉米、小麦、大麦、燕
麦等较易产生。

此毒素最常见的是会影响繁殖功能。

如何辨识饲料是否受污染:在你使用或要购买饲料时,要仔细检视饲料原料有无粉末混杂或有否霉菌之菌丝蜘蛛网状物的缠结变成块状,同时也要检视自己的饲料贮存桶或饲料是否因长期疏于清理而残留一些饲料或粉末于桶底及角落。

虽然有时外表检视不出,然而你的爱鸽会有拒吃的现象(有轻度异味)等,都是辨识的最佳方法。

污染比较严重的谷物甚至还会发热现象,致使饲料原料的光亮色泽变为暗褐色。

摄取到霉菌毒素饲料时:当你的爱鸽摄食含有霉菌或霉菌毒素后,首先要认识的是这些被霉菌寄生的饲料会降低“维生素、氯基酸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于是降低了
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并且会使鸽子产生营养吸收不良及不被利用。

这乃是因为
毒素引起减少了鸽子体内分泌消化酵素的数量,致使消化及吸收能力降低。

这不只是生长缓慢,更会造成你“日夜期待”的比赛鸽形成“倦飞”状态。

另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当鸽子(含种鸽、参赛鸽)因主人的失察而吃进有“霉菌毒素”的饲料,造成鸽体
内免疫系统的“移形抗体”以及“接种疫苗”来保持鸽体健康的免疫系统完全被破坏。

同时也降低聚合抗体导致异嗜细胞失去吞噬细菌的能力,以致处理血液里的外来异物的功能不正常,严重影响比赛鸽对疾病的抵抗力。

清除与破坏霉菌毒素:台湾地理位置处于亚热带区域,全年高温多湿是最适合各种霉菌的繁殖丛生。

而用于信鸽的饲料来源除了本产外,从国外进口也很多。

由于饲料在产地农民保存条件及至输送过程的变化和受到机械搬运造成谷粒破损,同时在温度高与湿度高低变化影响造成霉菌繁殖的有利条件。

为了防止与避免我们的爱鸽受到侵害与损失,在此提供一些预防霉菌毒素污染的方法:
1.选择饱满和完全没有损粒的饲料。

2.防止霉昧,饲料贮存桶、饲料槽随时保持干净,不受粉尘、灰尘、受潮等的污染。

3.饲料贮存桶应置于通风凉爽的处所,避免日光照射产生温度高低过大的差异。

4.饲料使用期限不要太长以5-7天为宜。

购买饲料以少量多次购买为好。

5.每日饲喂鸽子之前要仔细检视饲料原料的外观与味道。

6.饲喂量要适当,饲料槽不要有残剩饲料,以免受潮产生霉菌。

7.对己污染霉菌毒素的饲料建议全部丢弃不可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