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化学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论化学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化学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52721应用化学班摘要:灌注氢气的飞艇正是第一种能够真正由人进行操作的飞行器;在航空制造发展的过程中,材料的更新换代呈现出高速的更迭变换,材料和飞机一直在相互推动下不断发展。
“一代材料,一代飞机”正是世界航空发展史的一个真实写照;航空器、航天器往往要承受剧烈的温度变化,并被要求适应一个很宽的温度区间,这便严格要求了材料的使用。
航天工程要求我们对航天器内的能量进行精密的调配,并构建物质循环系统。
关键词:气球飞艇、填充气体、航空航天材料、航空燃料、火箭燃料、电池、隔热、循环系统1. 气球飞艇:氢气到氦气的历程。
不论在哪个时代,在哪个文明中,人类对天空的向往从未停止过。
在1783年,人类制造出了在确切可考的历史中出现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飞行器——热气球之后,紧接着在1784年,罗伯特兄弟便制造并试飞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种飞行器——飞艇。
而飞艇正是第一种能够真正由人进行操作的飞行器。
而飞艇的出现,则与世界上最轻的气体——氢气的发现与制造收集密不可分。
氢气于1766年被卡文迪许(H.Cavendish)在英国发现。
而在1780年,法国化学家布莱克(J.Black)把氢气灌入猪膀胱中,制得世界上第一个氢气球。
由于氢气球无需外界提供能量,能够近乎无限的进行漂浮,布莱克的氢气球为人所知后,人们马上就开始想方设法地将之扩大规模,推进并驾驶气球。
罗伯特兄弟便是先行者。
1784年,罗伯特兄弟制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艘人力飞艇,它长15.6米,最大直径9. 6米,充氢气后可产生1000多公斤的升力。
罗伯特兄弟认为,飞艇在空中飞行和鱼在水中游动差不多,因此,把它制成鱼形,艇上装上了桨,而桨是用绸子绷在直径2米的框子上制成的。
(齐柏林飞艇)二十世纪初,齐柏林飞艇的出现标志着飞艇的初步成熟,飞艇开始被大量应用于民用和军用领域,在20世纪20至30年代,美国建造了86艘,英国建造了72艘,德国建造了188艘,法国建造了100艘,意大利建造了38艘,苏联建造了24艘,日本也建造了12艘。
氢气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氢气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随着人类技术的不断发展,航空航天事业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航空航天中,氢气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正逐渐被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发掘并优化,被广泛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本文旨在探讨氢气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并分析其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1. 氢气在飞行器动力系统中的应用氢气在飞行器动力系统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氢气燃料电池和推进系统。
其中,氢气燃料电池作为一种先进的动力系统,能够为飞行器提供高效、低污染、低噪音的动力;而氢气推进系统则是利用氢气的化学性质,将其在高温下燃烧,产生巨大的推力来推动飞行器做运动。
1.1 氢气燃料电池氢气燃料电池,在航空航天中被广泛应用。
与传统的燃油发动机相比,燃料电池具有能源效率高、排放低、噪音小等优点,以及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其中,氢气燃料电池的最大特性是能够将氢气和氧气作为充电电池,通过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
实际上,飞行器燃料电池系统的运行原理是,将储存的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然后将产生的电能提供给飞行器。
目前,在航空航天领域,氢气蓄氢技术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因为蓄氢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氢气的高储能量以及氢气燃料电池的高效能等特点,大大提高了飞行器的工作效率。
同时,氢气燃料电池还具有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能减少外部环境污染的产生,并且满足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1.2 氢气推进系统氢气推进系统,与燃油推进系统相比,具有能量密度高、导热性能好、一次排放的污染物少等优点,并且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环境污染物。
在实际应用中,氢气推进系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在航空运输和航天系统的推进中都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例如,在航空运输中,氢气推进系统可以为航空器提供足够的推力和能量。
在航天领域,氢气推进系统则广泛应用于火箭等太空器推进系统中。
总之,氢气推进系统将成为航空航天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推进技术。
2. 氢气在航空航天环保中的应用氢气的应用不仅局限于动力系统,还可以在航空航天的环保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化学元素知识:钛-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和医疗行业的金属元素

化学元素知识:钛-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和医疗行业的金属元素钛是一个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医疗行业的金属元素。
它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22号(Ti),属于过渡金属元素。
钛是一种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的金属,被称为“21世纪的金属”。
钛的物理特性钛的密度仅为4.5克/立方厘米,比许多其他金属如钢、铜、铝等都要轻。
它的熔点是1668度摄氏度,比许多其他金属都要高。
钛是一种非常强的金属,具有优异的拉伸和弯曲强度。
此外,钛在常温下也非常耐腐蚀,能够抵抗一些酸、碱和盐的侵蚀。
钛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钛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
由于钛的高强度和轻量化特性,它被广泛用于制造飞机和宇宙飞船。
例如,美国的F-22和F-35战斗机、欧洲的空中客车A380、波音787梦想飞机等飞行器都采用了大量的钛材料。
此外,钛还被用于制造火箭外壳、发动机部件、卫星等。
钛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钛在医疗领域中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由于它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钛被用于制造人工假体、牙科植入物、骨接合器等。
在手术中,医生常用钛器械进行手术,由于它不会引起过敏反应和组织损伤,因此非常受欢迎。
此外,钛还被用于制造药品、药片,以及用于把人造器官植入人体中的支架等。
钛的开采和生产钛的开采和生产并不容易。
钛多以四氯化钛(TiCl4)的形式存在于天然矿石中,但四氯化钛本身是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物质,需要在高温下还原才能得到纯钛。
目前,世界的主要钛矿资源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美国等国家。
因此,钛的开采和生产需要大量的能源和成本。
总结钛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医疗领域的金属元素,具有优异的轻量化、强度、耐腐蚀等特性。
虽然钛的开采和生产成本较高,但由于其在航空航天和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钛仍然是一个价值非常高的元素。
在未来,随着科技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钛的应用还将继续扩展。
航空航天领域的多学科交叉研究

航空航天领域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当我们仰望星空,畅想宇宙的奥秘时,航空航天领域的成就无疑是人类智慧的璀璨结晶。
然而,这些令人惊叹的成果并非来自单一学科的努力,而是众多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的结果。
航空航天领域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充满魅力的领域。
从物理学、化学到数学、计算机科学,从材料科学到工程学,从生物学到人文学科,众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在这里汇聚,共同推动着航空航天事业的不断前进。
物理学在航空航天领域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为我们理解天体的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热力学定律帮助我们设计高效的航空发动机;相对论则在卫星导航和宇宙航行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力学原理更是贯穿于飞行器的设计、制造和飞行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例如,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对于优化飞行器的外形,减少阻力,提高飞行效率至关重要。
通过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科学家们能够深入了解气流在飞行器表面的流动规律,从而为设计出更加先进的飞行器提供依据。
化学学科在航空航天领域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燃料的研发和燃烧过程的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高性能的燃料不仅能够提供强大的动力,还需要具备高稳定性、低污染等特性。
同时,材料的化学组成和性能也是航空航天领域关注的焦点。
例如,高强度、耐高温的复合材料的研发,使得飞行器能够承受极端的环境条件,如高温、高压和强烈的辐射。
数学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
从飞行器的轨道计算到控制系统的设计,从数据分析到模型建立,数学方法无处不在。
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等数学工具为解决航空航天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精确的理论支持。
例如,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我们可以预测飞行器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和行为,为飞行试验和实际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为航空航天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高性能计算技术使得对复杂的航空航天系统进行大规模数值模拟成为可能。
通过计算机模拟,我们可以在实际制造和飞行之前,对飞行器的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降低了成本。
推进剂概论及其应用

推进剂概论及其应用导言推进剂作为推动火箭的关键物质,一直是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研究领域。
推进剂被用于控制火箭的速度,方向和离开地球的大气层。
本文将探讨推进剂常见的类型及其应用。
第一部分:推进剂的常见类型推进剂可以分为化学推进剂和非化学推进剂两种类型。
本文将主要探讨化学推进剂。
1.液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液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是由一个氧化剂和一个可燃烧的物质组成的燃料。
其中,液氧是常见的氧化剂之一,液氢则是与之匹配的可燃烧物质。
常见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还包括液体甲烷、液氟等。
2.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是由固体的氧化剂和可燃烧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它们常常被制成颗粒,填充在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内。
常见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包括铝-氧包、硝酸羟胺盐等。
3.复合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在复合火箭发动机中,液体推进剂用于主发动机燃烧室,而固体推进剂则用于助推器。
这种推进剂是由上述两种推进剂的混合物组成的,能够提供高于液氧-液氢混合物和纯固体推进剂的推力。
常见的复合火箭发动机推进剂包括硝酸羟胺盐/固体推进剂、高能燃料/液氧等。
第二部分:推进剂的应用推进剂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领域。
1.空间探索推进剂被广泛用于空间探索的任务中,包括发射太空飞船、卫星等。
它们是火箭发动机运转所必需的物质,可以提供足够的推力,使太空航行器达到足够的速度,以超越地球的引力。
2.军事应用推进剂也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
军队用火箭来运载各种武器和装备,用于远程打击战斗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推进剂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火箭发射器装载的推进剂,可以使导弹迅速起飞并击中目标。
3.民用领域推进剂还被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中,例如高速动力运输和危险质料销毁等。
在这些应用中,推进剂可用于提供动力源,达到必要的推力。
结论推进剂是航空航天领域的非常重要的领域。
推进剂的不同类型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对推进剂的常见类型及其应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未来的技术发展将会引领这一领域发生更多变化,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我们相信推进剂这个领域依然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化学技术在航天航空领域有什么创新应用

化学技术在航天航空领域有什么创新应用关键信息项1、化学技术的具体类型2、航天航空领域的具体应用场景3、创新应用带来的优势和突破4、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5、潜在的挑战和解决方案11 引言化学技术在航天航空领域的创新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为航天航空工程带来了诸多突破和改进。
本协议旨在深入探讨化学技术在该领域的创新应用,分析其现状、优势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111 化学技术概述化学技术涵盖了广泛的学科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材料化学、燃烧化学、推进剂化学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为航天航空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112 航天航空领域的需求航天航空领域对材料的性能、燃料的效率、飞行器的可靠性等方面有着极高的要求。
化学技术的创新应用正是为了满足这些苛刻的需求。
12 化学技术在航天航空材料中的创新应用121 高强度轻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发,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等,具有高强度、低密度的特点,大大减轻了飞行器的重量,提高了飞行性能。
122 耐高温材料在航天器再入大气层和发动机高温部件中,需要能够承受极端高温的材料。
化学合成的耐高温陶瓷和金属间化合物发挥了重要作用。
123 自修复材料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材料能够延长飞行器部件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通过特殊的化学结构设计,实现材料在受损时自动修复。
13 化学技术在推进系统中的创新应用131 新型推进剂高效、高比冲的推进剂是提高火箭运载能力的关键。
化学研究开发出了诸如液氧甲烷推进剂、离子液体推进剂等新型燃料,提高了推进系统的性能。
132 燃烧过程优化通过对燃烧化学的深入研究,优化燃烧过程,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133 电推进技术利用化学原理开发的电推进系统,如离子推进器、霍尔推进器等,具有高效、长寿命的特点,适用于卫星的轨道调整和深空探测任务。
14 化学技术在能源存储与转化中的创新应用141 高性能电池为航天器提供可靠的能源供应,研发出了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等,提高了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化学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与展望

化学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与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化学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航空航天领域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化学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广泛而多样,促进了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突破。
首先,化学技术在燃料领域的应用为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航空航天器的推进系统离不开高效、稳定的燃料。
化学工程师通过研究不同燃料配方的比例和结构,以及燃烧反应控制的优化,使得燃料的能量输出更加高效,推动航空器在空中飞行更加稳定、快速。
其次,化学技术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也为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飞跃。
在航空航天器制造过程中,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化学工程师通过对新型材料的研发,如高强度、轻量化、耐高温的复合材料,使得飞机的结构更加轻巧、坚固,提高了航空器的飞行性能和安全性。
此外,化学技术还在航空航天的制冷与保温技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极端温度条件下,航空航天器对制冷与保温系统有着严格的要求。
化学工程师通过研究开发新型制冷剂和保温材料,提高了航空航天器在极寒或极热环境中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此外,化学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还延伸到了环境保护与减排方面。
航空器的排放物对大气环境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化学工程师通过研究和设计高效的尾气净化设备,能够有效降低航空器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与革新,化学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也将持续发展与创新。
一方面,新型燃料技术的推进将进一步提高航空器的燃烧效率和能量输出,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有望成为航空领域的新宠,这将为航空航天器提供更清洁、高效的能源。
另一方面,新型材料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将推动航空航天器结构性能的提高。
纳米材料、高能量材料和自修复材料等的应用将使航空器的轻量化和耐久性更上一个台阶,为航空器安全性的提升提供更多可能。
此外,化学技术的进步也将推动航空航天领域的智能化发展。
例如,化学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将使得航空器能够实时监测环境和设备状态,提前预警和处理潜在问题。
化学在科技上的成就

化学在科技上的成就【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化学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二、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1.高性能塑料与合成橡胶2.纳米材料与石墨烯三、化学在能源科学中的贡献1.化石能源的开采与利用2.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四、化学在环境科学中的作用1.污染物的检测与处理2.环保材料的研发五、化学在生物科学中的突破1.生物医药的研发2.基因编辑技术的进步六、结论:化学在未来科技发展中的前景与挑战正文一、引言:化学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与物理学、生物学共同构成了现代科技的三大支柱。
在科技领域中,化学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从日常生活到工业生产,从环境保护到宇宙探索,化学的影子无处不在。
本文将重点介绍化学在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以及生物科学等领域的成就,以展示化学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1.高性能塑料与合成橡胶化学在材料科学的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尤其是在高性能塑料与合成橡胶的研发上。
这些材料具有优越的性能,如高强度、耐磨损、耐腐蚀等,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
2.纳米材料与石墨烯纳米材料是指尺寸在 1-100 纳米之间的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催化、传感、电子等领域。
石墨烯是一种具有高强度、导电性、透明性等优异特性的二维纳米材料,被誉为“新材料之王”,在能源、电子、环保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化学在能源科学中的贡献1.化石能源的开采与利用化石能源,如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
化学在化石能源的开采与利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石油裂化、催化裂化等技术提高了石油的利用率,煤炭气化技术实现了煤炭的清洁利用。
2.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化学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中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太阳能电池的研发与生产需要化学技术的支持,风能的发展也离不开化学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如高性能复合材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52721应用化学班摘要:灌注氢气的飞艇正是第一种能够真正由人进行操作的飞行器;在航空制造发展的过程中,材料的更新换代呈现出高速的更迭变换,材料和飞机一直在相互推动下不断发展。
“一代材料,一代飞机”正是世界航空发展史的一个真实写照;航空器、航天器往往要承受剧烈的温度变化,并被要求适应一个很宽的温度区间,这便严格要求了材料的使用。
航天工程要求我们对航天器内的能量进行精密的调配,并构建物质循环系统。
关键词:气球飞艇、填充气体、航空航天材料、航空燃料、火箭燃料、电池、隔热、循环系统1. 气球飞艇:氢气到氦气的历程。
不论在哪个时代,在哪个文明中,人类对天空的向往从未停止过。
在1783年,人类制造出了在确切可考的历史中出现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飞行器——热气球之后,紧接着在1784年,罗伯特兄弟便制造并试飞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种飞行器——飞艇。
而飞艇正是第一种能够真正由人进行操作的飞行器。
而飞艇的出现,则与世界上最轻的气体——氢气的发现与制造收集密不可分。
氢气于1766年被卡文迪许(H.Cavendish)在英国发现。
而在1780年,法国化学家布莱克(J.Black)把氢气灌入猪膀胱中,制得世界上第一个氢气球。
由于氢气球无需外界提供能量,能够近乎无限的进行漂浮,布莱克的氢气球为人所知后,人们马上就开始想方设法地将之扩大规模,推进并驾驶气球。
罗伯特兄弟便是先行者。
1784年,罗伯特兄弟制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艘人力飞艇,它长15.6米,最大直径9. 6米,充氢气后可产生1000多公斤的升力。
罗伯特兄弟认为,飞艇在空中飞行和鱼在水中游动差不多,因此,把它制成鱼形,艇上装上了桨,而桨是用绸子绷在直径2米的框子上制成的。
(齐柏林飞艇)二十世纪初,齐柏林飞艇的出现标志着飞艇的初步成熟,飞艇开始被大量应用于民用和军用领域,在20世纪20至30年代,美国建造了86艘,英国建造了72艘,德国建造了188艘,法国建造了100艘,意大利建造了38艘,苏联建造了24艘,日本也建造了12艘。
这是飞艇的鼎盛时期,所以人们把这期间称作飞艇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飞艇灌装的是氢气这一易燃易爆气体,很不安全。
在1937年,“兴登堡”号在着陆时因静电火花引起氢气爆炸,35人遇难。
英、美也有多艘大型飞艇大都相继失事,此后飞艇的发展陷于停滞状态。
70年代以来,随着压缩空气技术与分馏技术的进步,成规模地制取氦气(He)成为了可能,飞艇改用安全的氦气,其发展又呈活跃。
采用多种新技术的新型飞艇被用于空中摄影摄像、巡逻等方面,洛杉矶、汉城和巴塞罗那奥运会和北京亚运会都可在会场上空看见它的身影。
2.飞机时代:机体材料的革新解放了飞机性能提升的枷锁,航空燃料的发展得以满足喷气式发动机的需求。
2.1机体材料的革新在航空制造发展的过程中,材料的更新换代呈现出高速的更迭变换,材料和飞机一直在相互推动下不断发展。
“一代材料,一代飞机”正是世界航空发展史的一个真实写照。
自莱特兄弟于1903试飞了飞行者1号之后,飞机在机体材料方面的革新与进步便从未停止过。
第一架飞机由木材、帆布和金属构件组成,气动效率低,需要较大面积的机翼,固最早的飞机主体结构为木质双翼。
此后飞机迅速地升级为钢管骨架,硬铝蒙皮的材料形式,提高了结构强度,优化了气动效率并发展出了单翼机。
随着金属材料的发展,钢管骨架和铝皮的强度一步步提升,然而,随着喷气式飞机突破音障,飞机出现了热障问题,铝合金耐高温性能差的弱点越发凸显,限制了飞机的提速,需要选用耐热性更好的钛或钢。
70年代以后,随着化学的发展,高强度的轻质材料涌现,飞机越来越多地使用以硼纤维或碳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
铝、钛、钢和复合材料已成为飞机的基本结构材料。
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刚度大、质量轻、并具有抗疲劳、减振、耐高温、可设计等一系列优点。
目前应用在飞机上的复合材料多采用夹层结构的设计来满足强度、刚度的要求。
冲击韧性好的超高强度结构钢出现,为主起落架寻找到了合适的材料,飞机的重量规模上的限制被进一步放宽。
附:以下是目前航空材料的主要类型清单。
航空材料▪超高强度钢▪高温合金▪变形高温合金▪铸造高温合金▪镍基高温合金▪铁基高温合金▪钴基高温合金▪硼碳高温合金▪定向凝固高温合金▪定向共晶高温合金▪单晶高温合金▪低膨胀高温合金▪变形铝合金▪硬铝合金▪高强铝合金▪耐蚀铝合金▪锻铝合金▪线铝合金▪铸造铝合金▪铝锂合金▪变形镁合金▪铸造镁合金▪钛合金▪变形钛合金▪铸造钛合金▪结构钛合金▪抗蠕变钛合金▪粉末高温合金▪粉末钛合金▪粉末铝合金▪快速凝固材料▪雾化金属粉末▪惰性气体雾化粉末▪超声气体雾化粉末2.2航空燃料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推动下,燃气轮机技术开始走向实用化,开始制造大批涡轮喷气发动机。
由于这些飞机需要在1万米之上高空飞行,发动机必须适应高空缺氧,气温、气压较低的恶劣环境,所以要求喷气燃料清澈透明、不含悬浮和沉降的机械杂质和水分,还要有较好的低温性、安定性、蒸发性、润滑性以及无腐蚀性,不易起静电和着火危险性小等特点。
随着精密分馏乃至超精密分馏技术的发展进步,以及对各种烃类性质的理解掌握程度加深,我们可以通过精确地控制燃料中各种烃类的配比,并研发添加防爆剂等添加成分控制并改善燃料的性能。
2.3 航空燃料的展望目前由于燃油紧缺和价格上涨,使得替代性航空燃料的研究成为当务之急。
生物柴油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它以大豆和油菜籽等油料作物、油棕和黄连木等油料林木果实、工程微藻等油料水生植物以及动物油脂、废餐饮油等为原料制成的液体燃料, 是优质的石油柴油代用品。
3火箭时代:高热值燃料带来的磅礴动力3.1早期酒精燃料二战期间,韦纳·冯·布劳研发了V2火箭,至此现代火箭诞生。
V2火箭采用乙醇(酒精)与液态氧作为燃料,可是,酒精热值仅仅有5450千卡/公斤,而液氢的热值则高达40200千卡/公斤,超出酒精热值近七倍。
这注定了酒精不适合作为火箭燃料。
3.2 肼类燃料而后出现了热值更高的燃料组合:即使用偏二甲肼等肼类作为还原剂、使用四氧化二氮作为氧化剂的火箭,我国的长征系列火箭即使用含氮燃料。
1968年2月,由李俊贤主持研制的高性能化学推进剂——偏二甲肼诞生了,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黎明化工研究院院长李志强:李院士是冒着安全上的风险和责任的风险,组织上决定让他用气相氯氨法去做偏二甲肼,但气相的偏二甲肼虽然速率高,但它毒性相对大,李院士和课题组就用液相法去开发偏二甲肼的生产,用了半年的时间,开发成功了。
然而,偏二甲肼作为四级毒物中毒性最强的化学品之一,和属于三级毒物的四氧化二氮,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3.3航天煤油航天煤油也是火箭燃料的一个选择,碳氢燃料的效率较高,密度更高。
但是燃烧的时候,燃烧室压力温度太高,发动机质量会收缩,温度难以控制。
原始的煤油会分解和聚合。
因为煤油是混合物,轻质量的成分会产生气泡,重质量的成分会产生沉积物,沉积在发动机上,并阻塞狭窄的冷却通道,缺乏冷却则进一步提升了燃烧室的温度,加速了煤油的分解。
如此恶性循环,很快发动机就完蛋了。
于是化学家造出来能抗热不分解的碳氢燃料,也就是航天煤油。
首先,硫的含量必须严格控制,因为化石燃料都含有硫。
而且硫在高温下会腐蚀金属,也会加剧碳氢燃料的聚合。
烯烃和芳香烃降到很低的水平。
这些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不仅在高温下,在储存中都会聚合。
也因为烯烃和芳香烃的含量低,RP-1比柴油更无毒,更不用说有毒的汽油了。
人们合成了更合适的同分异构体,消除了线形的烷烃,取而代之的是高度分支和环状的分子。
这增加了抗热分解的能力,并提高了辛烷值。
而航空煤油,对抗热分解和同分异构体成分的要求就低很多。
3.4液氢液氢作为除核燃料之外热值最高的燃料,理应在火箭燃料中占有一席之地被应用。
液氢与液氧组成的双组元低温液体推进剂的能量极高,已广泛用于发射通讯卫星、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等运载火箭中。
液氢还能与液氟组成高能推进剂。
其具有以下优点:(a)氢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在地球上的储量也排在第十位,几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氢是可再生的——当氢元素与氧元素发生化学反应时,其副产物为水(H2O),同样水也可以通过水解反应(使其分解为氢元素与氧元素)产生更多的氢气。
(c)氢气可以干净地燃烧——与矿物燃料不同,氢气的燃烧不产生任何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
(d)氢气与烃类燃料相比,其重量更轻,产生的能量却更多。
然而,液氢液氧燃料发动机一般只装载于第一节火箭中,因为其发射需要临时进行加注燃料,且是超低温加注,缓慢费时,属于高效但是缓慢的燃料。
液氢的储运一直是巨大的难题。
3.5固体燃料固体火箭发动机为使用固体推进剂的化学火箭发动机。
固体推进剂有聚氨酯、聚丁二烯、端羟基聚丁二烯、硝酸酯增塑聚醚等。
固体火箭发动机与液体火箭发动机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推进剂密度大,推进剂可以储存在燃烧到中常备待用和操纵方便可靠等优点。
适用于军事用途。
然而固体燃料普遍效能不如液体燃料。
所以液体火箭发动机才是航天发射的主流。
4.航天时代:轻便耐热、隔热、航天器内部循环。
4.1轻量化在航天工程中,每多运载一千克的物质进入太空,都要消耗大量的资金与资源。
更重要的是,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是颇为有限的,这便对航天材料的轻量化提出了要求。
航天器的减重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需求,在保证结构强度、使用寿命、安全性能等指标的前提下尽可能选取轻质材料。
含Mg、含Al的高性能合金,由于其密度小,在航空航天工程中被广泛地作为结构材料使用。
而仅在需要高强度的零件上使用钛合金和特种钢铁。
研制出轻量化高性能材料一直是提升航空航天器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航天航空科学进步的重要动力。
4.2隔热、耐高低温航空器、航天器往往要承受剧烈的温度变化,并被要求适应一个很宽的温度区间。
在高温下利用材料所具有的熔解热、蒸发热、升华热、分解热、化合热以及高温粘性等物理性能来设计高温耐烧蚀材料和发汗冷却材料以满足高温环境的要求。
而在低温下部分金属材料和绝大多数高分子材料在这种条件下都会变脆。
我们通过发展或选择合适的材料,如纯铝和铝合金、钛合金、低温钢、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和全氟聚醚等,才能解决超低温下结构承受载荷的能力和密封等问题。
载人载具及装有精密仪器的还要求有着良好的保温性能。
这些要求都对航空航天器的材料和其设计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化学研究者们一步步克服这些挑战带来的困难,推动着航空航天事业的进步。
4.3内部循环系统航天工程要求我们对航天器内的能量进行精密的调配,并构建物质循环系统。
许多航天器中都有着和太阳能电池组配合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通过循环使用氢氧元素,在能接触阳光的部分电解水生成氢氧,在暗面氢氧发电生成水以保障设备的能量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