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

合集下载

心脏病与心肌梗死的区别是什么

心脏病与心肌梗死的区别是什么

心脏病与心肌梗死的区别是什么心脏病与心肌梗死都是心脏疾病的一种,但是它们在病因、症状和治疗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详细探讨心脏病和心肌梗死之间的区别。

一、病因1.1 心脏病的病因心脏病是指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

其病因多种多样,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疾病等。

高血压导致心脏长期承受过载,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脏瓣膜疾病则涉及到瓣膜的功能异常。

1.2 心肌梗死的病因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进而造成心肌细胞坏死。

最常见的原因是冠心病。

由于冠状动脉阻塞的血液供应不足,造成心肌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导致心肌细胞死亡。

二、症状2.1 心脏病的症状心脏病的症状各不相同,包括胸闷、气短、心悸、心绞痛等。

这些症状主要是由于心脏功能障碍引起的。

有些人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在体检时发现心脏异常。

2.2 心肌梗死的症状心肌梗死的症状通常比心脏病更为严重。

它的主要特点是剧烈、持续的胸痛,可以向左臂、颈部和下颚放射。

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出冷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心肌梗死是一种急性疾病,需要立即就医。

三、诊断方法3.1 心脏病的诊断方法心脏病的诊断通常包括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

医生还可能会根据患者的病史、家族病史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来确定诊断。

3.2 心肌梗死的诊断方法心肌梗死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和心电图检查。

在心肌梗死发生后的几小时内,心电图通常会显示特定的改变,这有助于确认诊断。

四、治疗方法4.1 心脏病的治疗方法心脏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改变生活方式。

药物治疗可以控制症状、减轻心脏负荷,如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等。

改变生活方式包括戒烟、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

4.2 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心肌梗死需要紧急治疗,目的是恢复心肌血流。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溶栓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搭桥术。

这些方法可以恢复冠状动脉的通畅,减少心肌梗死的范围,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心血管内科常见的20种疾病

心血管内科常见的20种疾病

心血管内科常见的20种疾病心血管内科是专门研究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科室。

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淋巴管。

以下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20种疾病:1. 高血压: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状况,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2. 冠心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组心脏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3. 心力衰竭:心脏功能不全导致心脏泵血能力下降,常引起疲劳、呼吸困难等症状。

4. 心律失常:心脏节律异常,包括心搏过速、心搏过缓、心房颤动等。

5. 功能性心脏杂音:非器质性心脏病所致的心脏杂音,常见于贫血、发热等情况。

6. 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发生血栓形成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严重心血管疾病。

7. 心肌炎:心肌感染或炎症导致心肌功能障碍,常伴有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

8. 心肌病:一组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疾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

9. 心包炎:心包膜感染或炎症引起的心包炎症反应,常伴有胸痛、胸闷等症状。

10. 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动脉壁发生斑块形成,引起动脉狭窄和血液供应不足。

11. 心源性休克:心脏泵血功能极度衰竭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

12. 高脂血症: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13. 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发育异常引起的心脏结构缺陷,常见于婴幼儿。

14. 风湿性心脏病: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心脏瓣膜受损。

15. 动脉瘤:动脉血管壁局部扩张和脆弱,常见于主动脉和脑血管。

16. 血栓性静脉炎:静脉内发生血栓形成导致炎症反应,常见于下肢静脉。

17. 淋巴结炎:淋巴结感染或炎症导致淋巴结肿痛,常见于颈部和腋窝。

18. 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水平升高,容易导致痛风和尿酸肾病等疾病。

19. 瓣膜病:心脏瓣膜结构和功能异常,常见于二尖瓣和主动脉瓣。

20. 心肺复苏后遗症:心脏骤停后常导致心脏肌肉损伤等并发症。

以上列举了心血管内科常见的20种疾病,其中包括一些常见的疾病如高血压和冠心病,也包括了一些较罕见但重要的疾病如心肌病和瓣膜病。

心脏功能的名词解释

心脏功能的名词解释

心脏功能的名词解释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起着泵血、供氧、排除废物的关键作用。

它由四个腔室组成: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心脏功能是指心脏完成这些重要任务的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解释一些与心脏功能相关的重要名词。

1. 心肌收缩力心肌收缩力是指心肌收缩时产生的力量。

心肌是构成心脏壁的肌肉组织,收缩时心肌能够将血液推向全身循环系统。

心肌收缩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心肌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状态。

如果心肌收缩力不足,心脏泵血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2. 心率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正常成年人的心率约为60-100次/分钟。

心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情绪、体温、药物、体力活动等。

心率过快或过慢都可能导致心脏功能不正常。

3. 心输出量心输出量是指心脏每分钟向全身输送的血液量。

它是心率和每搏输出量的乘积。

心输出量的正常范围约为4-8升/分钟。

心输出量过低可能导致全身组织器官供氧不足。

4. 充盈压力充盈压力是指心脏腔室在舒张期内的内压。

舒张期是指心脏收缩松弛的阶段,心腔室内充盈了血液。

充盈压力对心脏功能有重要影响,过低或过高的充盈压力都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异常。

5. 心律心律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律规律性。

正常人的心律应该是规律的,即心脏跳动的间隔时间相等。

心律异常可能导致心脏功能不齐,影响血液供应。

6.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血管疾病,其特征是动脉壁内形成血管斑块,逐渐阻塞或狭窄血管。

当心脏供应动脉受到影响时,心脏功能可能受到损害,造成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7. 心脏瓣膜疾病心脏瓣膜疾病是指心脏瓣膜功能异常或损害的疾病。

心脏瓣膜是控制血液流向的关键部位,当瓣膜关闭不完全或开启不畅时,会影响心脏泵血功能。

8. 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是指心肌供血不足的状态。

当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时,心肌的供血会受到限制,长期缺血可能导致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

9.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血液供应中断,导致部分心肌细胞坏死。

心源性休克指南

心源性休克指南

心源性休克指南引言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通常由心脏无法有效泵血所致。

这种状况可能发生在心脏病发作、心肌病变或心脏瓣膜疾病等情况下。

心源性休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因此及早识别和正确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提供心源性休克的指南,以帮助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迅速作出判断和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一、定义心源性休克是指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受损而导致的全身组织灌注不足的状态。

常见的病因包括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变等。

二、病因1. 心肌梗死:冠心病是心源性休克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和坏死,进而引发休克状态。

2. 心肌炎: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或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心肌病变。

心脏受损后,泵血功能下降,导致心源性休克。

3. 心肌病:心肌病是一组心肌损伤的疾病,可能是遗传性的或由其他因素引起的。

心肌病变会导致心脏功能减退,最终演变为心源性休克。

4. 心脏瓣膜病变:心脏瓣膜疾病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退,引发心源性休克。

三、临床表现心源性休克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1. 血压降低: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患者通常表现为低血压状态。

收缩压一般低于90 mmHg。

2. 心率加快:机体为了补偿心输出量下降,会导致心率加快。

心率一般高于100次/分钟。

3. 皮肤苍白、湿冷:由于全身组织灌注不足,患者的皮肤可能呈苍白、湿冷的状况。

4. 神志改变:由于脑部供血不足,患者可能表现出意识模糊、嗜睡等症状。

5. 呼吸困难:心源性休克会导致肺淤血,进而影响呼吸功能,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四、诊断诊断心源性休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血常规等检查结果。

关键是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休克,如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

五、治疗1. 氧气供应:给予患者充足的氧气,以提高组织供氧量。

2. 血流动力支持:通过输入血容量扩充剂(如生理盐水、胶体溶液等)和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液循环。

3. 心脏重建治疗:对于心脏病变引起的休克,可能需要通过冠状动脉支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心脏起搏器等手段进行重建治疗。

心脏瓣膜疾病知识点总结

心脏瓣膜疾病知识点总结

心脏瓣膜疾病知识点总结一、分类根据病理生理变化,心脏瓣膜疾病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瓣膜关闭不全(valve regurgitation):是指心脏瓣膜在收缩期不能完全关闭而有一部分血液回流,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如二尖瓣关闭不全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2. 瓣膜狭窄(valve stenosis):是指心脏瓣膜瓣叶增厚、硬化,导致瓣膜口径变窄,血液流动受阻,引起心脏负荷加大,如二尖瓣狭窄和主动脉瓣狭窄等。

3. 瓣膜脱垂(valve prolapse):是指心脏瓣膜叶片过分松弛、膨出,导致瓣膜口径增大,形成脱垂性关闭不全,如二尖瓣脱垂和三尖瓣脱垂等。

4. 其他:如二尖瓣狭窄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二、病因心脏瓣膜疾病的病因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先天性畸形:即胎儿期发育不良或发育异常,致使心脏瓣膜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

2. 风湿性心脏病:是瓣膜狭窄和闭合不全多发病因,常在青春期后遗留,长期发展可引起瓣膜纤维化、钙化和钙盐沉积等。

3.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细菌、真菌和寄生虫感染引起的心内膜炎症,可导致瓣膜损伤和瓣膜功能异常。

4. 退行性变性:年龄增长导致的瓣膜老化、硬化和钙化,是瓣膜狭窄的主要病因。

5. 心肌梗死后瓣膜病变:心肌梗死后,心室壁运动异常、室壁运动均匀性减弱,可导致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6. 肥厚型心肌病:心肌肥厚可导致瓣膜关闭不全,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三、发病机制心脏瓣膜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和瓣膜功能异常和心脏负荷增加等因素有关。

1. 瓣膜结构异常:包括先天性瓣膜畸形、瓣膜增厚、纤维化、脱垂、钙化和粘连等,均会影响瓣膜的正常开闭,并且不同瓣膜病变对心脏功能的影响也不同。

2. 瓣膜功能异常:瓣膜关闭不全和狭窄导致左心室、右心室压力升高,心脏负荷增加,影响心脏功能而导致心功能不全。

3. 心脏负荷增加:瓣膜病变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进而引起左心室、右心室大小和形态的改变,影响心脏功能。

各类心脏病中英文对照

各类心脏病中英文对照

各类心脏病中英文对照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2. 高血压性心脏病(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3. 心肌病(Cardiomyopathy)4. 心律失常(Arrhythmia)5. 心脏瓣膜病(Heart Valve Disease)6.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7. 心包炎(Pericarditis)8. 心肌炎(Myocarditis)9. 心脏肿瘤(Cardiac Tumor)10. 肺源性心脏病(Pulmonary Heart Disease)11.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12.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13.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14. 心脏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15. 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16.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17.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18. 限制型心肌病(Restrictive Cardiomyopathy)19. 心脏电生理疾病(Cardiac Electrophysiological Disorders)20. 心脏神经症(Cardiac Neurosis)这份对照表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的心脏疾病,并便于在跨语言交流中使用准确的医学术语。

记住,每一种心脏病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治疗方式,了解它们的中英文对照名称,对于医患沟通和专业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

21.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22. 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23. 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 PVCs)24. 房室传导阻滞(AV Block)25. 心脏起搏器和植入式心脏除颤器问题(Pacemaker and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 Issues)26. 动脉瘤(Aneurysm)27. 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28. 心脏血栓(Cardiac Thrombus)29. 心内膜炎(Endocarditis)30. 心脏瓣膜关闭不全(Heart Valve Insufficiency)这些心脏疾病的名称可能听起来复杂,但了解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心脏健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胸心外科知识点总结

胸心外科知识点总结

胸心外科知识点总结胸心外科知识点总结一、心脏疾病心脏疾病是胸心外科的重要疾病范畴之一,主要包括冠心病、心脏瓣膜疾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等。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及其引起的心肌缺血、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一种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心脏疾病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心脏瓣膜疾病是指心脏瓣膜发生病变,导致瓣膜关闭不全或者狭窄等病变,严重影响心脏的功能和血液循环。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指为了治疗心脏病患者的心律失常等疾病而进行的一种手术。

胸心外科医生需要熟练掌握心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手术技术,以及对手术后的护理和康复指导等内容。

胸心外科知识点总结二、肺部疾病肺部疾病是胸心外科另一个重要的疾病范畴,主要包括肺癌、肺气肿、肺结核等。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

肺气肿是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

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胸心外科医生需要掌握肺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手术技术,特别是肺部肿瘤的手术治疗。

肺部肿瘤的手术治疗是胸心外科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肺癌根治术等。

胸心外科知识点总结三、食管疾病食管疾病是胸心外科另一个重要的疾病范畴,主要包括食管癌、食管裂孔疝、食管损伤等。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食管裂孔疝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饮食和消化功能。

食管损伤包括化学性食管损伤、外伤性食管损伤等,严重影响患者的食管功能和健康。

胸心外科医生需要掌握食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手术技术,特别是食管癌的手术治疗。

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是胸心外科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食管切除术、食管重建术等。

胸心外科知识点总结四、胸肋部外伤胸肋部外伤是胸心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主要包括肋骨骨折、胸腔积液、气胸等。

肋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性损伤,在外伤后及肋骨成了不显性即能诊治不少数骨折患者在尖与病情影像身在jcfvjcusbsbsvucvucggedgfdgh此外,临床上还有如限急性延道然不document文。

心脏病的分类和诊断方法

心脏病的分类和诊断方法

心脏病的分类和诊断方法心脏病是指心脏结构、功能异常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的一类疾病。

不同类型的心脏病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准确地分辨和诊断心脏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心脏病的分类和诊断方法进行探讨。

一、心脏病的分类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过程,心脏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冠心病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多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

狭窄或堵塞的冠状动脉会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坏死,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

2.心肌病心肌病是一类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疾病,可包括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和限制型心肌病。

心肌病会导致心肌肥厚、纤维化或者扩张,进而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3.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异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和心脏传导阻滞等。

心律失常可能会导致心跳过快、过慢或者不规律,严重时可导致心脏停跳。

4.心包疾病心包是覆盖在心脏外面的一层薄膜,心包疾病包括心包炎、心包积液和心包缩窄等。

心包疾病会导致心脏被包围和压迫,影响其正常的收缩和舒张。

5.心脏瓣膜病心脏瓣膜病是指心脏瓣膜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包括二尖瓣狭窄、三尖瓣脱垂和主动脉瓣返流等。

心脏瓣膜病会导致血液倒流或者瓣膜狭窄,造成心脏负荷增加和功能受损。

二、心脏病的诊断方法准确的心脏病诊断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下是常用的心脏病诊断方法: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听诊、触诊和询问病史等方式进行体格检查,以了解心脏是否存在异常。

例如,心脏杂音可能提示心脏瓣膜病,心肌震颤可能暗示心肌病等。

2.心电图(ECG)心电图是一种用于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检查方法。

通过在患者胸部、手臂和腿上粘贴电极,医生可以观察到心脏的电信号变化,判断心律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情况。

3.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显示和记录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医生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肌运动、瓣膜功能和血液流速等情况,从而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异常。

4.心血管造影心血管造影是一种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需要在手术室或导管室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肌梗死
一、病因:最常见的原因是斑块血栓形成。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1)好发:左前降支。

(2)好发时间:饱餐后,用力后,6-12点。

(3)胸痛--最先出现,有濒死感,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多不缓解。

(4)心律失常:
a、最常见:室早,早期死亡原因多为室颤。

b、左冠状动脉前壁心梗→→快速心律失常;右冠状动脉下壁心梗→→缓慢心律失常。

(房室传导阻滞)。

记忆:快左前,慢右下。

(5)低血压和休克:心源性休克,心急广泛坏死----40%以上
2、体征:
(1)心包摩擦音----纤维性心包炎;
(2)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尖区粗糙的收缩期杂音或收缩中晚期喀刺音。

记忆:一过性的是失调,持续性的是断裂。

三、实验室检查:确诊:心肌酶肌钙蛋白,首选检查:心电图
(一)心电图:
1、ST段抬高型----宽而深的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

2、非 ST段抬高型---始终无Q波,ST段压低。

3、心梗定位和定范围
心梗定位歌:
①、胸前导联我只说数字,如我说1,就是指V1导联,我说2,就是指V2导联……以此类推。

②、心电图的Ⅰ、AVL导联任何时候都代表“侧”;Ⅱ、Ⅲ、AVF导联任何时候都代表“下”。

下面我说的“见侧加L”就是指加“Ⅰ、AVL”;“见下加F”就是指加“Ⅱ、Ⅲ、AVF”。

③、歌诀:
前间123。

①①前间壁V1V2 V3。

局前345。

②②局限前壁V3 V4 V5
前侧567。

③③前侧壁V5 V6 V7+Ⅰ、AVL
广前1-5。

④④广泛前壁V1 V2 V3 V4 V5
下间123。

⑤⑤下间壁V1 V2 V3+Ⅱ、Ⅲ、AVF
下侧567。

⑥(特例只加下)⑥下侧壁V5 V6 V7+Ⅱ、Ⅲ、AVF
见下加F。

(Ⅱ、Ⅲ、AVF)
见侧加L。

(加Ⅰ、AVL)
正后有78。

⑦⑦正后壁V7V8
高侧L8。

⑧⑧高侧壁Ⅰ、AVL、V8
(二)血清心肌酶:
记忆:
肌钙蛋白I(cTnI):我们3人11月24号去玩,7-10天后回来!
肌钙蛋白T(cTnT):他们3人最近1,2天要值班,十天半月不能去玩了。

CK-MB:小梅和我说好4点约会,现在16:24了,他还没来,我准备3,4天不理他
(1)诊断心肌梗死特异性最高的指标是:肌钙蛋白。

(2)急性心肌梗死时,持续时间最长的血清酶是:LDH
(3)心肌梗死患出现最早的是:肌红蛋白
(四)并发症
(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尖区出现收缩中晚期喀喇音和吹风样杂音;功能失调为一过性收缩期杂音,断裂为持续性收缩期杂音。

(2)心脏破裂:常在起病1周出现,好发部位:左心室游离壁。

(3)栓塞:最常引起脑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部分脱落,产生肺栓塞。

左脑右肺
(4)心室膨胀瘤(室壁瘤):好发部位:左心室。

左侧心界扩大(心脏搏动较广)
心梗+心界左扩(心脏搏动较广)-----室壁瘤
(5)心肌梗死后综合症(Dressler’s综合征):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

(五)治疗:原则是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
1、ST段抬高性心梗:30分钟内溶栓。

时间窗6-12小时,有出血倾向的不能溶栓。

首选药物:尿激酶;最好的:rt-PA,重组型链激酶。

溶栓是否成功的金标准:冠脉造影。

其他标准三二一提前
①2小时内ST下降>50%
②两小时内胸痛消失
③两小时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④CK-MB峰值提前2小时。

2、非ST段抬高,90分钟内介入。

3、镇痛:吗啡:5-10mg;哌替啶(杜冷丁)50-100mg
第六节心脏瓣膜疾病
血脂紊乱(没书,有书的同学自己补充)
加油(甘油三酯)通过(TG)有点气(>1.7),高甘用贝特
肝胆(胆固醇)同窗(TC)扶一把(>5.18),高胆用他汀
分低(低密度脂蛋白LDL)捣乱生生气(>3.37)
分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动力蚁力神(<1.04)
总考点:
1、所有瓣膜疾病的发病原因:我国风心病;外国瓣膜退行性改变。

2、所有瓣膜疾病诊断金标准:超声心动图,银标准:心脏听诊。

3、所有瓣膜疾病的治疗:瓣膜置换术。

①二尖瓣:心尖部
②主动脉瓣:胸骨右缘第二、胸骨左缘三肋间
③三尖瓣:胸骨下端
④肺动脉瓣: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各型瓣膜疾病鉴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