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法律保障生活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法律保障生活》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法律保障生活》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法律保障生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法律保障生活》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以及我们应该如何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法律的重要性,理解法律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于新鲜事物有很强的探索欲望。

但是,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他们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法律保障生活》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法律,理解法律的作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理解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法律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

2.教学难点:法律的具体作用,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遵守法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示法律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兴趣,导入新课。

2.教学新课: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讲解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的具体作用。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理解和遵守法律。

5.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法律实践,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9.2 法律保障生活 教案 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9.2 法律保障生活 教案 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身边第二课时法律保障生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行为规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法律的特征3.认识法律对我们行为的规范作用和对权利的保护作用。

过程与方法:体会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法律的特征和法律的作用难点: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分别徒手和用尺子、圆规画一个方、一个圆。

其他同学认真观察,然后说一说这两位同学画得怎么样。

学生:第一位同学画得不是很好,因为他是徒手画的,第二位同学画得很好,因为他是用尺子和圆规画的。

教师:你们可以用一句古训说明吗?学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规,是画圆用的工具,如圆规、两脚规矩,是画直角或长方形用的曲尺,如直角三角板或丁字曲尺。

画圆而无规,会因笔走龙蛇而画不出圆;制方而无矩,会因角不正、线不直而制不出方。

(二)、讲授新课一、寻找规则教师:请同学们列举自己生活中所熟悉的各种规则。

学生:①乘车得遵守乘客须知:②看电影得遵守观众须知③看病得遵守病人须知;④到商场购物得遵守顾客须知;在餐厅就餐得讲究先后次序;⑥来学校读书得遵守班规校纪;⑦参加运动会得遵守各项比赛规则;③日常生活中做事要遵守法律法规,一且作出违法行为要受到制裁……教师:如果要你对这些规则进行分类,你会将它们分成几种类型呢?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种,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类型:道德、规章和法律。

教师总结:我们的社会生活因为有了规则会越来越顺畅,越来越有秩序。

因此,我们做事情的过程中,任何人都不得触碰“红线”;如果碰了,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0页“探究与分享”的内容,根据以上情境,从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方面,讨论法律与道德、校纪校规有什么不同。

初中部编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9.2【教学课件】《法律保障生活》

初中部编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9.2【教学课件】《法律保障生活》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学习目标
1.认识法律的含义,明确法律的特征,懂得法律是生活的保障,知道公民既受
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能够体会法律是我们的“保护神”。
2.通过对法律特征的学习,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明白法律规定公
民的权利和义务,懂得法律规定的权利不容侵犯,法律规定的义务必须履行;通 过用法律知识分析简单的案例,培养学生判断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养成遵 纪守法的好习惯。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思考:法律是什么? 提示: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 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的 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一 二 一 探究点二:法律的实施
(一)法律靠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
活动三:从实施上看法律
阅读下列材料: “6.26”国际禁毒日,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对5起毒品犯罪案件进行 了集中公开宣判。当天宣判的5起案件均为一审案件,分别是文礼红贩卖、制 造毒品案,刘家良等走私、贩卖毒品案,被告人张亨等制造毒品案,尼特尔坡 运输毒品案,芦龙等制造、贩卖毒品、非法持有枪支案。在审理的这5起案件 中,刘家良、文礼红等四人一审被判死刑,张亨等四人获无期徒刑。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一 四 一 探究点四: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活动七:请同学们填写下面的表格,归纳法律 和道德的区别 法律 道德 约定俗成的
不同点
产生的来源上 国家制定或认可 实施的方式上 约束的范围上 共同点 国家的强制力 全体社会成员
风俗习惯
范围内的成员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 《生活需要法律》 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 《生活需要法律》 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 《生活需要法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生活需要法律》是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规范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知道法律对生活的影响,并能够遵守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作用可能理解不深。

他们对法律的认识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和媒体,缺乏系统性和深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出发,逐步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能力。

3.引导学生认识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提高法律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学生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法律的认识和体会。

3.角色扮演法: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作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制作课件,展示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3.准备角色扮演的场景和剧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案例,如交通事故,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法律,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让学生了解法律是对个人和社会的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保障。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法律的认识和体会。

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汇报,总结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巩固(5分钟)通过角色扮演法,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作用。

如模拟购物时遇到侵权行为,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法律,还有其他方式可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吗?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只是其中一种手段,还需要道德、自律等共同努力。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法律保障生活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法律保障生活课件(共21张PPT)

总结: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 有普遍约束力。 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 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 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法律的作用
✧我国旅游法规定,旅游者应当遵守旅 游文明行为规范。对于刻划、涂污或者 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 名胜古迹的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 可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 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 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在我国,行人违章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各地根据道路交通安全 法的规定,对行人闯红灯行为处五元至五十元不等的罚款。
有人认为,对上述行为可以说服教育,没必要进行法律处罚。你的看法是什么?
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1)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
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1)举例要简练概括。举例记事虽然也要用到记叙的表达方式,但和记叙文的写法不同,不需要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以及人物之间的对话、神态、动作,故事发生的场景
认可
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根据实际需要,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上已经存在的某 些习惯、道德规范等以法律效力的活动。
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实行法治的前提。 社会生活发展无止境,法律发展也无止境 建设法治中国,立法任务仍很艰巨。
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老虎” “苍蝇”一起打。2014年来,我国开展“天网行 动”,抓捕外逃官员。
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她一边打着散工,一边独自照顾儿子,用博大的母爱继续无怨无悔地爱护着她的孩子。
①在生活中,我们既受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4.9.2《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共3篇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4.9.2《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共3篇

〖最新〗⼈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4.9.2《法律保障⽣活》教学设计共3篇⼈教版七下道德与法治《9.2法律保障⽣活》教案9.2 法律保障⽣活教案【教学⽬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标:感受法律对⽣活的保障作⽤。

初步树⽴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树⽴法律⾯前⼈⼈平等的观念。

能⼒⽬标:初步形成⾃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为的能⼒。

知识⽬标:知道法律是⼀种特殊的⾏为规范。

理解法律的作⽤。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法律的特征和作⽤。

教学难点是法律的特征。

【教学过程】⼀、导⼊新课开场⽩:通过前⾯第⼀框《⽣活需要法律》的学习,我们对法律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法律保障⽣活》。

组织学⽣阅读教材P89运⽤你的经验。

指导学⽣开展词语接龙⽐赛。

学⽣分组参与词语接龙⽐赛。

⽤不同词语表达对法律的感受。

归纳学⽣发⾔,引导学⽣体会法律的威严与关爱。

⼆、新课教学⽬标探究⼀、法律的特征活动⼀:法律与道德等规范的区别指导学⽣阅读教材P90探究与分享三个情境,探讨:根据以上情境,从产⽣⽅式、实施⼿段、调整对象和范围⽅⾯,讨论法律与道德、校纪校规有什么不同?2.回答三幅漫画分别体现哪种⾏为规范。

3.分组讨论三种⾏为规范在产⽣⽅式、实施⼿段、调整对象和范围⽅⾯的不同。

4.派代表展⽰探究成果。

5.学⽣填写表格进⾏⽐较。

归纳总结,提升认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的⼀种特殊的⾏为规范。

(⼀)法律是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特征⼀教师根据教材P91相关链接阐述什么是法律的制定、认可。

学⽣阅读相关链接。

活动⼆:我为⽴法建⾔献策指导学⽣阅读教材P91探究与分享。

想⼀想:你认为还有哪些⽣活⽅⾯需要加强⽴法?阅读教材,分⼩组探讨问题,交流发⾔。

多媒体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图⽚,引导学⽣思考社会⽣活中还有哪些公民权利需要⽴法加以保护。

活动三:以案说法多媒体出⽰案例,列出问题:以上材料分别反映法律的什么特征?阅读案例,思考问题,举⼿回答。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9.2 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9.2 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9.2 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4.9.2 法律保障生活》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节重要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并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他们对法律的认识还比较片面,理解不够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

2.学生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境模拟法:设置情境,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实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时间:45分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思考,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教材中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

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和汇报,进行点评和讲解,巩固学生对法律的认识。

5.拓展(5分钟)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模拟参与,学会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加深学生对法律的认识。

9.2 法律保障生活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9.2 法律保障生活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设计意图】用抽盲盒的形式激起学生对问题探究的欲望和兴趣,并使之在与教师的交流中意识到法律与道德、校规校纪的不同,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法律的探究之心,水到渠成地引出课题。

环节二:法律大家“辨”目标导学1:扶起善良和正义活动1:评析案件·明法理(一)呈现评价任务(PPT播放视频)问题设计意图:问题一使学生通过认真观看视频,记录关键信息为自己的展示观点寻找依据,引发深度思考,感受法律的力量,提升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二则是通过对部分网友评论观点的评价,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树立“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观念。

(检测目标1)(二)执行评价任务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形成组内形成相对完整、统一的结论;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巡回倾听,了解学生讨论的信息与真实想法。

(三)交流学习成果1.针对问题一,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并及时补充,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简要评价引导总结。

2.针对问题二,通过学生评价,教师归纳,进一步提升、总结出表达规范的结论。

【设计意图】结合社会热点话题“扶不扶”,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利用女大学生先被讹诈后又获胜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对探究法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案例分析、观点评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提升辩证思维和概况能力,树立“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观念,惩恶扬善,维护社会正义。

活动2:纵横比较·析特征(一)呈现评价任务(PPT出示要求与表格)问题设计意图:主要通过比较三种行为规范的不同,总结法律在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的特点,并且对每一个特征的表现均相应地进行深入地分析。

(二)执行评价任务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填写表格,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法律在每个角度的特征表现。

(三)交流学习成果小组代表分别展示法律三个角度的特征,并回答每个特征的表现,教师则根据学生的解答结合案例进行深入解析、补充。

【设计意图】法律的特征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理论性强,并且需要联系实际,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不言、不敲碗等

每天离家和回家的时候要向父母道别、问好, 家庭成员间相互尊重、关爱

乘公共汽车时主动为老弱病残礼让座位,不
往地上乱扔东西;在马路上遵守交通法。
中学生行 为守则
文体活动
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上下楼梯时自觉右行 等。
遵守活动规则
公共场所 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遵守公共秩序、法律
法律与道德等其他的行为规范 相联系
收财产。
动物,那不是不构成犯罪
启示?
的理由。
法律允许做的才能去做, 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木受绳则直,人学法则慎。” 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
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 做。
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 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法律
道德 校规 校纪
产生方式
国家制定 或认可
自然形成
教育行政 机关
实施手段
靠国家强制力 保证实施
靠社会舆论、 信念、自觉遵

批评教育、学 生自觉遵守
调整对象和范 围
全体社会成员
全体社会成员
学校师生
? 法律的作用
大学生掏鸟16只 被判10年半
在家没事掏鸟窝,卖鸟挣了钱
90后小闫,原本是郑州一所职业学院的在校大 学生。2014年7月,小闫在家乡辉县市的小山村过 暑假。7月14日,小闫和朋友小王发现自家大门外 有一个鸟窝。于是二人拿梯子攀爬上去掏了一窝 小鸟共12只。饲养过程中逃跑一只,死亡一只。
——法律对人们的言行起规范作用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劳动法》
你能说出两幅漫画涉及的相关法律吗? 如果没有这相关的法律规定,情况将会怎样?
这主要体现了法律的一种什么作用?
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 受到法律的保护。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 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 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没有 超越法律的特权” 表现在:
1、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 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2、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只要 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 任。
根据以上情境,从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 围方面,讨论法律与道德、校规校纪有什么不同。
1823年,在英格兰一所大学的 一场足球比赛中,一位队员突然做 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跳起来用 手接住队友的传球,直奔对方球门, 把球扔了进去。双方对这个进球是 否有效争执不下,因为当时没有规 则可依。后来,为了防止出现类似 的问题,英国足协制定了“不许用 手触球和持球跑动”的足球比赛规 则,并成为全世界通用的规则,一 直延续至今。
“我爸是李刚”!
2010年10月16日晚, 一辆黑色迈腾车在河北 大学校内撞倒两名女生, 一死一伤,司机不但没 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 内宿舍楼接女友。返回 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 该肇事者不但没有关心 伤者,甚至态度冷漠嚣 张,高喊:“有本事你 们告去,我爸是李刚!”
后经证实了解,该男子名 为李启铭,父亲李刚是保定市 某公安局副局长,这位“官二 代”的蛮横和狂野,无礼和无 理立即引起网络一片声讨,也 成为媒体热议的焦点,“我爸 是李刚” 这句话成为网友们 嘲讽跋扈“官二代”的流行语。
警察抓获犯罪分子
国家强制力的运用必须以合法为前提。
庄严的法庭
监狱中的服刑人员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P92+②
2016年9月30日,以受贿罪判处广东 省委原常委、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 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 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2016年7月4日,中共中央统战部原 部长令计划因受贿、非法获取国家 秘密、滥用职权,依法判处无期徒 刑。
后来,小闫将鸟的照片上传到网上,就有网 友与他取得联系,说愿意购买小鸟。小闫以800 元7只的价格卖给郑州一个买鸟人,280元2只的 价格卖给洛阳一个买鸟人,还有一只卖给了辉县 的一个小伙子。
再次掏鸟引来森林警察
7月27日二人又发现一个鸟窝,又掏了4只鸟。 不过这4只鸟刚到小闫家就引来了辉县市森林公 安局。第二天二人被刑事拘留,同年9月3日二人 被逮捕。2015年11月28日,市检察院向市法院提 起公诉。法院三次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他们掏 的鸟是燕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法律的作用: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 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 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律将 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国家制定或认可 法律的特征: 强制性
普遍约束力
法律的作用: 规范 保护
这说明了什么?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
一天中,你曾经历或直接感受到 哪些有关衣、食、住、行、学习、文体 活动等方面的规则?
探究与分享
判断下列情景属于道德、法律还是校规校纪? 小伙子,能给老人 让个座位吗?
无故迟到、旷课,是 违法校规的。

当你走在大街上时,不得衣不蔽体,穿戴
不求西服领带,但最起码要齐整洁净。
我国立法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立法程序:
提出议案——审议草案——通过草案——公布法律
全国人大表决宪法修正案草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通过法律文件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P92+①
——法律的最主要特征
力法法 保庭律 证、靠 实监军 施狱队 。等、
国警 家察 暴、
军队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安全
法律、道德等都是人
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
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
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
秩序。
根据以上情境,从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 围方面,讨论法律与道德、校规校纪有什么不同。
产生方式
法律
实施手段
调整对象和范 围
道德
校规 校纪
自然形成
教育行政 机关
靠社会舆论、 信念、自觉遵

批评教育、学 生自觉遵守
法院一审判决,以非法收购、猎捕珍贵、濒 危野生动物罪判处小闫有期徒刑10年半,以非法 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小王有期徒刑10 年,并分别处罚金1万元和5000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6只鸟==10年半?
检察官指出,被告人之 一闫某曾非法收购1只凤头
鹰转手出售,其在网上兜
《刑法》第341条规定,售非时法特猎意捕标、注杀信害息国为家“重阿点
受害者哥哥抱 着妹妹的遗像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李启铭为何这般张狂?
2望、都“县我人爸民是法李院刚对”此这案句依话法反判映决了如一下个:什么样 的社会现象? 李启铭醉酒驾车,致一死一伤,交通肇事
3罪、成看立了,肇判事处者有的期致徒歉刑以6及年其。父死的者身家份属,和对伤他者 能依从法轻获处得罚了吗相?应的经济赔偿共计55.1万元。
全体社会成员 学校师生
第二框 法律保障生活
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 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P91+①
所有法律均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
(天津市政府不可以制定法律,河北省政府 也不可以。)
制定,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订法 律、修改或废止现有法律的活动。 认可,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根据实际需要,以一定 形式赋予在社会上早已存在的某些习惯、道德规 范等以法律效力的活动。
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穆的尔,隼或”者。非因法此收,购闫、某运应输、
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该濒知危道野,生他动抓物的及是其燕制隼品,的,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这役说,明并他处主罚观金上;是情故节意严的重。
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至徒于刑有,人并说处他罚可金能;不情知节
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道期燕徒隼刑属,于并国处家罚二金级或保者护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