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流行病学课件
流行病学PPT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课件

流行病学系
罹患率 attack rate
较短的疾病流行期间,暴露人群中新病例发生的 频率
发病率 局限范围、短时间 (日、周、旬、月) 内的发病率 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暴发(传染病暴发、中毒)
罹患率
流行病学系
续发率 secondary attack rate,SAR
定义
也称二代发病率,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 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续发病例)占
ill children at child care center =7
contacts (of those 7) at home =25
ill contacts =5
AR = 7/70 = 10% SAR = 5/25 = 20%
流行病学系
患病频率测量指标
患病率 prevalence rate 感染率 infection rate
流行病学系
生存率 survival rate
公式
n年生存率=随访随满访n年 满n尚年存的活病的例病数例数
随访起点:确诊、出院、手术等日期。 随访终点:1年、3年、5年等。
应用
评价某些慢性病的远期疗效。
评价随访研究的结局,研究病因。
流行病学系
残疾失能评价指标
健康 疾病
康复
死亡 (早亡)
残疾
潜在减寿年数 (PYLL) 伤残调整寿命年 (DALY)
流行病学系
疾病分布 distribution of disease
疾病分布是指疾病在不同人群、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 的存在状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主要描述疾病发病 率、患病和死亡的群体现象。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即是: 描述这种态势(分布)-是否流行? 分析这种态势产生的原因-为何流行? 如何控制这种态势-如何防制?
流行病学第九版PPT课件

医疗机构使用的电子病历系统,存储 患者的诊疗信息,方便数据提取和分 析。
对出生缺陷进行监测和登记的制度, 提供关于出生缺陷的流行病学数据。
健康保险数据库
包含个人健康保险信息和就诊记录的 数据库,可用于研究健康与保险的关 系。
05
CATALOGUE
流行病学中的统计分析方法
描述性统计分析
总结词
描述性统计分析是流行病学中常用的基本方法,主要用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初步 整理和描述,帮助研究者了解数据的分布特征和规律。
行为干预
流行病学研究可以帮助了解健康相关 行为的分布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 性和有效的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健康促进
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可以评估健康促 进活动的实施效果,不断完善和优化 活动方案,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行 为改变率。
健康相关政策制定与评价
政策制定
流行病学研究可以为健康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详细描述
高级统计分析方法包括生存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混合效应模型等多种统计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用于处理更为复 杂的研究问题,如多元数据的分析、重复测量数据的分析、因果关系的推断等。这些方法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具有 广泛的应用价值,能够帮助研究者更加准确地揭示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06
CATALOGUE
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实践中的应用
人口普查资料
定期进行的人口普查,提供关 于人口数量、年龄、性别、地
区分布等基本信息。
卫生机构记录
医疗机构、预防保健机构和公 共卫生部门的记录,包括疾病 报告、预防接种等数据。
实验室数据
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等机构进 行的实验室检测数据,包括病 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流行病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14
四、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1.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
系列病例报告(a report for a serial of cases)
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 生态学研究(ecological study)
主动给予研究对象某种干预。
2. 实验性研究的种类: 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现场试验(field trial) 社区干预和整群随机试验(community and
cluster randomized trials) 类实验(quasi-experimental study)
17
四、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6
流行病学定义的诠释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 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 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 科学
研究内容
7
流行病学定义的诠释
疾病
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非传染性疾 病等
伤害
意外、残疾、智障、身心损害等
健康状态
生理生化机能状态、疾病前状态、长寿等
8
流行病学定义的诠释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 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 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19
五、流行病学研究的特点
群体特征 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对比的特征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 社会医学的特征 预防为主的特征
20
疾病的分布
21
一、疾病的频率测量指标
传统的流行病学统计指标
一、反映疾病发生、发展及流行强度的指标 二、反映疾病防治工作及其效果的指标 三、反映暴露因素与疾病关联强度的指标
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急救措施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案例二:校园意外窒息案例分析
案例描述
伤害分析
详细描述在校园发生的儿童意外窒息事件 ,如食物噎住、异物吸入等。
分析窒息事件的原因,如食品安全教育不 足、儿童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等。
预防措施
急救方法
提出针对校园窒息事件的预防措施,如加 强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 等。
介绍针对窒息事件的急救方法,如海姆立 克急救法、心肺复苏等。
儿童意外伤害预 防和急救措施ppt 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儿童意外伤害概述 • 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 • 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措施 • 儿童意外伤害的案例分析和讨论
01
儿童意外伤害概述
儿童意外伤害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儿童意外伤害是指突发事件或意 外事故对儿童造成的身体伤害。
分类
儿童意外伤害可分为交通事故伤 害、溺水、跌落、烧烫伤、中毒 、窒息等。
创伤的急救措施
止血
对于创伤出血的儿童,首先要进行止 血。可以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 加压包扎,减少出血。
清洁伤口
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洁伤口,减少感 染的风险。
涂抹抗菌药
如伤口较小,可以涂抹适量的抗菌药 膏,如红霉素软膏等。
包扎伤口
用无菌纱布包扎伤口,注意包扎不宜 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窒息的急救措施
海姆立克急救法
对于窒息的儿童,可以使用海姆 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即通过腹 部冲击的方式,使气道异物排出
。
口对口人工呼吸
如儿童窒息导致呼吸停止,应立即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保证氧气供 应。
拨打急救电话
在进行急救的同时,应立即拨打急 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 。
流行病学概述PPT课件

失年。
二、疾病的三间分布
疾病的地区分布 疾病的时间分布 疾病的人群分布 疾病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
地区分布
判断 疾地方病性在疾国病家的间依与据国家内的分布 1随.居年住疾龄在的病当增的地长城的而乡各上分人升布群,组相该反病,发居病住率在均其高他,地并区的且 相似 疾人群病组的该地项方病聚发集病率性均低,甚至不发病。
死亡专率
某期间内(因某病)死亡总数
死亡专率=-------------------------×K
同期平均人口数
死亡频率的测量--病死率 (fatality rate)
表示在一定时间内,患某病的病人中因该 病而死亡者的比值。
一定时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病死率= -------------------------×K
疾病频率的测量-罹患率 (attack rate)
与发病率一样,也是测量新发病例的指 标, 但它常用于较小范围或短期间的疾病流行。
观察期间的新病例
罹患率= 同期暴露人口数
×K
疾病频率的测量--患病率 (prevalence rate)
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 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某时间内某病病例数
2. 外来健康人在地进方入性当地居自住然一地定方性时间后可发病, 其经一发定病时率间同后当该地输病居入的民性发相病似率;自可自然下该疫降地源区,性 迁患出者的症居状民减,
轻或呈自愈趋势。
统计地方性
3.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也可能发生类似的疾病。
时间分布
1、短期波动(rapid fluctuation) 2、季节性(seasonal variation) 3、周期性(cyclic change) 4、长期变异(secular change)
流行病学第八版第十三章伤害流行病学课件

反馈调整
根据评估和监测结果,及 时反馈并调整预防控制措 施,提高伤害预防控制的 效果和针对性。
04
伤害流行病学在各领域 的应用
交通伤害流行病学
定义与重要性
交通伤害流行病学是研究交通事故及其造成的伤害在人群 中分布和决定因素的科学,对于交通政策的制定和干预措 施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研究方向
包括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事故类型、伤亡情况、高危人群 和危险因素等。
伤害的发生率与流行特征
发生率
伤害的发生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 ,特定人群中发生伤害的频率。 伤害的发生率通常以每千人或每 十万人的年发生率来表示。
流行特征
伤害的流行特征包括不同年龄、 性别、职业和地域人群的分布特 征,以及伤害的时间趋势和季节 性变化等。
伤害的地区、人群和时间分布
地区分布
伤害的地区分布特征可以揭示不 同地区的伤害发生情况和危险因 素分布,为地区性的伤害预防和
主要研究方向
包括工伤发生率、工伤类型、工伤与职业因素的关系、工伤的高危 人群和危险因素等。
预防策略
通过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者技能、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等措施,降 低工伤发生率,保障劳动者健康。
暴力与自杀流行病学
定义与重要性
暴力与自杀流行病学研究暴力行为和自杀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 响因素,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探讨个体、环境、社会等多种因素在伤害发生中的作用和交互机制,为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更为全面和科学 的依据。
推动研究方法和工具的创新
积极引进和发展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提高伤害流行病学研究的深度和广 度,为揭示伤害事件的发生规律和发展趋势提供更为强大的技术支持。
2024版《创伤急救》ppt课件完整版

《创伤急救》ppt课件完整版REPORTING2023 WORK SUMMARY目录•创伤基本概念与流行病学•创伤评估与初步处理•常见创伤类型及临床表现•并发症预防与治疗策略•康复训练与心理支持工作•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PART01创伤基本概念与流行病学创伤定义及分类创伤定义指机械性致伤因子所造成的损伤,为动力性损伤,如砸伤、切割伤、刺伤、挫伤、撕裂伤、骨折、脱臼、挤压伤等。
创伤分类按致伤原因可分为锐器伤、钝器伤、火器伤等;按受伤部位可分为颅脑伤、面颈部伤、胸部伤、腹部伤、四肢伤等;按皮肤完整性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创伤发生原因及危险因素发生原因交通事故、暴力事件、工伤事故、运动损伤、意外坠落等是常见的创伤发生原因。
危险因素年龄、性别、职业、环境因素、个人行为等均可影响创伤的发生。
例如,年轻人、男性、从事高风险职业、居住在犯罪率高或交通状况差的地区、酗酒或吸毒等不良行为都会增加创伤的风险。
创伤流行病学特点地区分布创伤的发生与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卫生条件等有关。
例如,城市地区交通事故和暴力事件较多,而农村地区则以农业事故和意外坠落为主。
时间分布不同时间段的创伤发生率也有差异。
例如,交通事故在夜间和节假日较为多发,而工伤事故则多发生在工作日。
人群分布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人群创伤发生率也不同。
例如,年轻人和男性是创伤的高发人群,而从事高风险职业如建筑工人、矿工等也更容易发生创伤。
国内外创伤救治现状国内现状我国创伤救治体系不断完善,救治能力不断提高。
政府加大了对创伤救治的投入,建立了多层次的创伤救治网络,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专科救治等。
同时,创伤救治技术也不断更新,如损伤控制性手术、快速康复理念等的应用,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国外现状国外发达国家的创伤救治体系更加完善,救治效率更高。
他们注重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的衔接,建立了高效的创伤救治流程。
同时,国外在创伤救治技术方面也更加先进,如机器人手术、3D打印技术等的应用,为创伤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救治效果。
预防医学第二讲(流行病学概论)课件

健康状况的评估与预测
健康状况评估
流行病学研究可以全面评估人群的健 康状况,包括各种疾病的患病率、死 亡率等指标,以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 素。
健康预测
基于历史数据和流行病学模型,可以 对未来疾病流行趋势进行预测,提前 制定应对策略。
健康相关行为干预
行为干预
流行病学研究揭示了影响健康的各种行为因素,如吸烟、饮 酒、饮食和运动等,通过行为干预措施改善这些不良习惯, 降低疾病风险。
THANKS
感谢观看
预防医学第二讲(流 行病学概论)课件
目录
• 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 • 流行病学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实践中的应用 • 流行病学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的定义
01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 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并研究如何制定、实施和评价预 防和控制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健康促进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可以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 ,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05
流行病学的发展趋势与挑 战
大数据与流行病学
总结词
大数据技术为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更高效、更精确的数据分析方法,有助于揭示 疾病的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
详细描述
大数据技术可以整合多来源、多维度的数据,对疾病流行趋势进行实时监测和预 测,提高预警和应对能力。同时,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疾病的传 播途径和影响因素,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病因和病因模型
病因
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包括生物、环境、 行为和遗传等因素。
因果推断
根据流行病学证据,确定病因与疾病之间的 因果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0年世界主要死因构成(%)
死因
心血管疾病 恶性肿瘤 慢性肺阻塞性病 传染病寄生虫病 损伤和中毒 围产期死亡 其他 合计
发达国家
47.47 21.15 3.41 4.37 7.60 0.79 15.21 100.00
发展中国家
16.88 7.01 6.49 44.16 6.75 9.09 9.62 100.00
第十一章 伤害流行病学
Chapter 11 injury epidemiology
1
第一节 概述
伤害(injury): 由于运动、热量、化学、电或放射线的能量
交换,在机体组织无法耐受的水平上,所造成 的组织损伤或由于窒息而引起的缺氧称为伤害。 意外事故:潜在有害的、无意识的、意料之外 的突发事件。 伤害:有意识的(自杀、谋杀、暴力)行为和
人口中51%的死亡为伤害死亡,而伤害 的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PYLL)占全部PYLL的24%。
19
1977-1981年58个国家伤害在前5位死因中的排名
排
男性
女性
名 1- 5- 10- 15- 20- 1- 5- 10- 15- 20-
1 29 41 41 48 43 12 35 22 31 24
全世界
23.89 10.25 5.79 35.04 6.95 7.19 10.89 100.00
1996年我国部分城乡前5位死因的死亡率和构成比
顺
部分城市
位 死因
死亡率 1/10万
1 脑血管病
134.59
2 恶性肿瘤
130.87
3 心脏病
98.91
4 呼吸系病
92.2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 损伤和中毒 39.41
合计
E7 自然和环境因素所致 E15 他杀 事故
E8 溺水 14
伤害流行病学(injury epidemiology)
运用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描述伤害的 发生频率及其分布,分析伤害发生的原 因及危险因素,提出干预和防制措施, 并对措施效果做出评价的一门流行病学 分支学科。伤害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目 的是确定重点需要和优先安排,阐明分 布,明确因果关系,制定控制策略。
15
伤害的危害
1.伤害是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 全球每年有500多万人死于伤害,伤
害死亡占年龄调整死亡率,发达国家为 7.6%,发展国家为10.7%,在各国的死 因顺位排列中伤害位居第4~5位。我国的 伤害死亡率为65.24/10万,每年大约有70 万人死于各类伤害,伤害死亡占全部死 亡的11%。
2 12 9 14 7 9 21 13 26 16 19
32422585858
4 15 5 1 1 1 17 4 2 5 3
50100001013
>5 0 0 0 0 0 0 0 0 0 1
20
伤害的危害
3.多发、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特点: 美国每年8万人因伤致残,车祸伤害导致6000例 截瘫。 我国肢体残疾中26.14%是由意外伤害所致。 1996年全世界53个国家数据显示,每年自杀死亡 约占全部伤害死亡的16%。 据WHO统计, 2000年全球约有100万人口自杀, 我国2000年城市自杀死亡率为5.96/10万,农村为 20.88/10万。
21
伤害的危害
4.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巨大: 劳动力人口健康丧失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伤害本 身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美国伤害导致的医 疗花费占总医疗花费的12%,约2 600亿美元。 我国1990~1995年的疾病监测显示,伤害疾病负 担占全部疾病负担的17%。世界银行估计中国每 年约有2000万因伤害需要急诊处置和入院治疗者。
意料之外(如车祸、溺水、跌倒等)行 为的后果。
2
3
4
5
7
伤害的分类
伤害意图分类 意外伤害(unintentional injury) 自杀与自伤(suicide and self-inflicted injury) 暴力与他杀(violence and homicide injury)
8
23
第二节 伤害的分布特征
全球分布特征 1, 世界卫生组织1995年报告,全球每年有500余
万人死于伤害,占全部死亡的1/10。 2, 伤害的高发年龄为15-59岁。伤害是美国
1995年1-44岁人群的第1位死亡原因 。 3,男性占2/3。 4,伤害的死亡原因是:交通事故、自杀、
构成 %
22.28 21.66 16.37 15.28
6.52 82.11
部分县乡
死因 呼吸系病
死亡率 1/10万
161.11
构成 %
25.20
脑血管病 110.92 17.35
恶性肿瘤 104.61 16.36
损伤和中毒 71.15 11.13
心脏病
69.07 10.80
80.84
伤害的危害
2.低年龄人群的首位死因: 伤害是美国0-44岁人口首位死因。 我国1990-1995年疾病监测显示,35岁以下
22
伤害流行病学研究的意义
1.摸清我国伤害发生的频率、种类和分布特点。 2.收集、整理和分析伤害发生率、死亡率、潜在
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 建立全国或地区性伤害监测系统。 3.进行伤害原因或影响因素的研究,寻找伤害的 主要危险因素。开展伤害的防制工作。 4. 进行伤害干预研究。减少社会经济负担。
伤害地点分类 1. 机动车 2. 劳动场所 3. 家庭 4.公共场所
9
伤害性质分类
国际分类: WHO1992年《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0) 我国卫生部2002年开始正式推广ICD-10。 ICD-10中对伤害的分类有两种体系, 卫生领域常用伤害部位分类(S00-T97), 临床上则更多地使用伤害性质分类(V01-Y98)。
10
11
12
中国疾病分类
13
中国CCD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分类
E1 损伤和中毒全部原因 E9 意外机械窒息
E2 机动车辆交通事故 E10 砸死
E3 机动车辆以外交通事 E11 机械切割和穿刺
故
工具意外事故
E4 意外中毒
E12 触电
E5 意外跌落
E13 其他意外效应和 有害效应
E6 火灾
E14 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