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全麻手术术后麻醉复苏的观察与护理

合集下载

小儿全麻苏醒期的手术室护理

小儿全麻苏醒期的手术室护理

小儿全麻苏醒期的手术室护理1.小儿全麻苏醒期会发生什么情况?当前,全麻在小儿外科手术中较为常见,主要通过麻醉药物暂时性抑制患者中枢神经系统。

此类抑制具有可逆性,待麻醉药物排出体外或分解后,患者意识清醒并且没有后遗症。

但需要注意,全麻结束后,麻醉仍影响着患者,患者部分保护性反射不能马上恢复至正常水平,并且患者全麻苏醒期也易产生一定并发症。

例如,小儿全麻苏醒期极易产生躁动等情况,其是较为常见的手术麻醉并发症,是小儿全麻苏醒期间短暂性意识和行为分离的精神行为,较为异常,严重时会降低手术效果、威胁小儿的生命健康安全。

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常表现为,语言无序、肢体无序、妄想思维,情况严重时小儿会出现偏执思维、四肢乱动、拔除输液管等情况。

上述情况会加剧小儿循环系统波动,从而引发气管痉挛等,阻碍小儿正常呼吸或加大创面出血。

由此,医护人员应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实时观察,科学护理,保障小儿的生命健康安全。

2.小儿全麻苏醒期手术室护理的重要性?相较于普通患者,小儿患者意识状态发育不完全、自控能力差,手术过程中难以配合或合作,由此,此类患者手术多选择全麻。

近些年,随着全麻在小儿外科手术中普遍应用,其手术室护理愈发重要,护理人员能及时发现小儿躁动、呼吸等异常情况并且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保障小儿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3.小儿全麻苏醒期如何进行手术室护理?3.1观察和监护生命体征小儿全麻苏醒前,护理人员应专门观察和监护小儿的生命体征、循环系统、神志状态等,保证氧气供应充足,及时连接监护仪器导线并且稳固引流管,例如肠胃减压管、血浆引流管等。

护理人员应观察小儿的瞳孔、脉搏等,预估麻醉程度,若小儿瞳孔正常或呈放大状态,睫毛存在反射反应,呼吸平稳匀速,则代表着小儿处于待苏醒状态,应加强监护。

同时,护理人员应监测小儿的血压、心率等,听麻醉师讲述术中情况等。

3.2呼吸观察与护理针对不同情况的小儿患者,护理人员应选择不同的护理方法:对于气管插管的小儿患者,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麻醉程度等选择呼吸护理方法,呼吸机或连接气囊辅助呼吸。

小儿全麻苏醒期的护理管理

小儿全麻苏醒期的护理管理

小儿全麻苏醒期的护理管理全麻已广泛应用于小儿外科手术。

其麻醉方式是利用麻醉药物使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暂时性抑制。

整个抑制过程是可逆的,当药物排出体外或在体内分解破坏后,病人即恢复清醒,且无后遗症。

但是全麻结束后,麻醉对病人的影响并未全部消除,一些保护性反射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全麻也有一些并发症易在苏醒期发生。

因此,苏醒期要加强对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1观察全麻苏醒前,应有专人看护。

在全麻完全苏醒前注意监护生命体征、循环、神志的变化。

应保证氧气的供给,连接监护仪的各条导线,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开放静脉,监测肛温、心率、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听取麻醉师介绍术中情况。

通过观察瞳孔、神经反射、脉搏、呼吸等估计麻醉深度,如瞳孔大或正常,睫毛反射存在,呼吸浅速,表示即将苏醒,应密切监护。

2护理2.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要在手术前开始。

多数患儿为初次手术,他们对手术缺乏认识,较大的患儿可能有紧张、焦虑,甚至恐惧。

较小的患儿也可受其家属的影响表现烦躁、哭闹不安。

因此护士应该在手术前多与患儿及家属沟通交流,根据患儿的年龄、文化程度和性格等个体差异,结合病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由浅入深的介绍与其疾病有关的基本医学知识,讲解手术麻醉苏醒期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应措施。

取得患儿的理解,增强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对手术的恐惧感、绝望感,使患儿及家属都能积极配合治疗。

2.2预防意外损伤全麻苏醒期常出现躁动、意识不清、幻觉等表现。

患儿常会不自觉地拔除氧气导管、胃管、静脉点滴等。

因此应对患儿进行保护性约束,双手进行功能位的固定,一旦躁动发生,应明确原因,去除诱因,耐心解释及安慰患儿,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患儿镇静剂。

2.3呼吸的观察及护理2.3.1手术后带气管插管回来的患儿根据病情及麻醉深浅选择呼吸机辅助呼吸或连接气囊给氧。

在未拔除气管插管前,应保证气管插管固定牢固,患儿须安静,以防止患儿因躁动导致气管插管脱出。

也应保持气管插管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确保氧气的供给。

小儿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复苏期观察及护理

小儿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复苏期观察及护理

血压情况 、 皮肤颜色 、 皮 肤温度及足部动脉搏动强弱 ; 重视 呼吸道管理 , 严格 掌握拔管 指征 。根据 小儿不 同年 龄给予
不同心理 护理及安全护理 。结果 ; 本组 3 2 6 例患儿在 复苏期 间及 时发现并处 理喉痉挛 2例 , 喉头水肿 3 例, 窒息 1 例。最后通过严密 观察 配合医生及时处理 , 均安全度 过复苏期送 回病房 。结论 : 加强气 管插管全麻 d , J L 复苏期病 情
[ 1 ] 欧文嫦. 雾 化 吸人治疗 婴幼 儿肺 炎 的观察 与护理 C J ] . 现代 护
理, 2 0 0 6 , 2 ( 1 3 ) : 7 2 .
[ 2 ] 王艳梅 . 雾 化吸人 治疗 呼吸道 感染的护理体 会E J ] . 内蒙古中医
药 , 2 0 1 0 , 3 ( 6 ) : 1 6 2 — 1 6 3 .
而上轻拍后背 , 拍打 速度 为 1 0 0 1 2 0次/ ai r n , 禁 止拍 脊柱 、 肾区 。吸痰时 , 缺氧 严 重 的应 先 给予 高浓 度 氧 气 吸人 1 ~
2 mi n , 新生儿插管 5  ̄7 c m, 婴幼儿 插管深度 7  ̄9 c m, 当 遇 有 阻力 时 后 退 0 . 5  ̄l c m, 边 吸 边 退 吸痰 管 , 一 次不 能 超 过 1 5 s ,
[ 3 ] 刘美凤 . 雾 化吸人 治疗对 小儿 的心理影 响及 护理对策 C J ] . 中国
基 层 医药 , 2 0 0 6 , 4 ( 1 3 ) : 6 9 1 .
不能上下来 回吸引 , 以免损伤 呼吸道黏膜 。 3 . 7 预 防交叉感染 我 科使 用 的是 一次 性雾化 器 , 雾化器 专人 专用 , 告 知 家长 用后 用 温开 水 冲净 , 专 用包 装 袋包 裹 。

小儿全麻术后苏醒期护理体会

小儿全麻术后苏醒期护理体会

小儿全麻术后苏醒期护理体会目的探讨小儿全麻手术后苏醒期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我院近1年181例全麻小儿苏醒期的观察和护理,进行经验总结。

结果经过规范化护理,无1例小儿因苏醒期护理不当而发生意外事故。

结论术后恢复室护士的优质综合护理是小儿全麻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标签:小儿术后;苏醒;护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先进的仪器设备在术前和术后的管理期间的应用,幼小儿童手术量逐渐增多,小儿由于术中生理功能不健全,极易发生各种意外。

因此,在工作中我们主要从观察病情及加强护理来确保小儿麻醉苏醒期的安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麻醉蘇醒室2012年12月~2014年5月共收治患者181例,男孩116例、女孩65例,年龄2个月~12岁;体重(3.2~46)Kg。

其中开腹小儿疝修补术48例,腹腔镜下疝修补术10例,睾丸鞘膜积液修补术36例,睾丸固定术7例,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54例,气管异物2例,斜颈矫正术5例,唇腭裂修补术1例,多指(趾)3例,阑尾切除及肠梗阻15例。

1.2方法静脉全麻,静吸复合全麻,骶管、连硬加静脉全麻。

入室时意识均未完全清醒,复苏时间为20~180 min,入室时有气管插管带入的患儿医护人员适时的予以拔除气管导管。

1.3麻醉苏醒室条件要求每个苏醒单元配置有监护仪、给氧装置、吸引装置、床头柜,床头柜内装电极片、吸痰管、氧气管、约束带等常规监测、护理用物。

监护仪放置高度应超过病床高度至少30 cm。

麻醉苏醒室应备气管插管用物、简易呼吸器、麻醉机和苏醒期常用的镇静、镇痛、止吐、止血药物。

苏醒室为千级层流洁静室,温度为18℃~22℃,湿度为55%~65%,给患儿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苏醒环境。

2一般护理2.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要在手术前开始。

多数患儿为初次手术,对手术缺乏认识,较大的患儿可能有紧张、焦虑,甚至恐惧。

较小的患儿也可受其家属的影响表现烦躁、哭闹不安。

因此护士应该在手术前多与患儿及家属沟通交流,根据患儿的年龄、文化程度和性格等个体差异,结合病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由浅入深的介绍与其疾病有关的基本医学知识,讲解手术麻醉苏醒期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应措施。

全麻术后观察及护理措施

全麻术后观察及护理措施

全麻术后护理是麻醉恢复期的重要环节,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全麻术后观察及护理措施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全麻术后观察1.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应立即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心率等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

对于病情危重、手术复杂或高龄患者,应延长监测时间。

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 意识状态观察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如患者意识模糊、嗜睡、烦躁不安等,应立即通知医生。

若患者出现抽搐、惊厥等症状,应立即给予镇静剂,并做好急救措施。

3. 呼吸道观察观察患者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等,注意有无呼吸困难、窒息等情况。

若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应立即给予吸氧、吸痰、气管插管等处理。

4. 伤口观察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感染等迹象。

若出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5. 引流管观察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若引流液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6. 尿量观察观察患者尿量,若尿量过少或无尿,应考虑是否有尿路阻塞、肾功能不全等情况,并及时通知医生。

二、全麻术后护理措施1. 体位护理术后6-8小时内,患者应采取去枕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

6-8小时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体位,如半卧位、斜坡卧位等。

2. 饮食护理术后6-8小时内,患者应禁食禁水,以防呕吐。

待麻醉药物代谢后,根据患者情况逐步恢复饮食。

3. 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有痰的患者,及时给予吸痰。

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给予吸氧、气管插管等处理。

4. 伤口护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感染等迹象,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按时更换敷料,预防感染。

5. 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折叠、滑脱。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若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6. 舒适护理给予患者适当的镇痛措施,如口服止痛药、静脉注射镇痛剂等,减轻患者疼痛。

7. 心理护理关心患者,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等情绪。

小儿全麻手术苏醒期的观察及护理

小儿全麻手术苏醒期的观察及护理

小儿全麻手术苏醒期的观察及护理小儿全麻手术苏醒期的观察及护理手术是对小儿身体的一种侵袭性操作,全麻手术需要对儿童进行麻醉处理,使其失去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进入一种昏迷状态。

手术结束后,小儿需要经历一个苏醒期,这个阶段是十分关键的,需要进行详细观察和护理,以保障儿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讨论小儿全麻手术苏醒期的观察及护理,以帮助各位医护人员更好地处理与小儿全麻手术有关的问题。

一、观察方面在小儿全麻手术苏醒期,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以下方面的情况:1. 氧饱和度在麻醉过程中,小儿的呼吸系统表现为节律性、有规律的呼吸,术后苏醒期间,呼吸系统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如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等,导致呼吸不畅。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小儿的氧饱和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处理。

2. 心率全麻手术过程中,儿童的心率可能会变化,手术过后苏醒期间,也需要监测小儿的心率,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3. 血压手术过程中,麻药可能会对儿童的血压造成影响。

在术后苏醒期间,也需要密切观察小儿的血压情况,以便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4. 意识状态在麻醉过程中,小儿的意识受到明显的抑制,术后苏醒期间需要观察小儿的意识状态,以便发现意识障碍或意识清醒度降低的情况。

5. 过敏反应全麻手术中使用的药物可能引起小儿的过敏反应。

在苏醒期间,需要密切观察小儿是否有皮肤瘙痒、荨麻疹等过敏反应,一旦发现要及时处理。

二、护理方面在小儿全麻手术苏醒期,医护人员需要开展以下护理工作:1. 观察情况医护人员需要坚持在第一时间观察小儿的情况,及时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并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2. 维持生命体征在苏醒期间,医护人员需要维持小儿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跳、血压、氧饱和度等等。

3. 给予适当营养手术对小儿的身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荷,因此,在术后苏醒期间,需要给予充足的营养,确保儿童的身体机能得到恢复。

4. 镇痛措施在全麻手术过程中,小儿比较疼痛。

全麻术后麻醉恢复室护理常规

全麻术后麻醉恢复室护理常规

全麻术后麻醉恢复室护理常规
【概念】全身麻醉:麻醉药物经呼吸道、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疼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

全身麻醉分为静脉麻醉、吸入麻醉、静吸复合麻醉。

【护理措施】
一、执行麻醉恢复室一般护理常规
患者入PACU前做好相应物品、药品准备,如呼吸机、监护仪、氧气、吸引器、拮抗药品、急救物品等。

二、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一旦发生异常,立即通知恢复室医生,即刻遵医嘱给予相应处理。

三、做好体温监测及给予保暖措施,低体温患者及时采取复温措施。

四、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妥善固定引流管并保持引流管通畅,如有导管固定不住或引流量突然增多、管腔不通时,应立即报告医生。

五、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如发现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六、识别并遵医嘱处理麻醉恢复期相关并发症,如疼痛、恶
心呕吐、寒战、低体温、低氧血症等。

7、记录麻醉恢复护理记录单及患者交接单。

8、充分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确认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平稳,经麻醉医师确认并签字后字后方可转出患者。

婴幼儿手术全麻的护理配合与观察

婴幼儿手术全麻的护理配合与观察

婴幼儿手术全麻的护理配合与观察【摘要】婴幼儿手术全麻是婴幼儿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式,护理配合和观察至关重要。

在术前,护理配合包括婴幼儿的准备和家长的安抚,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过程观察要及时记录生命体征、麻醉效果和手术情况。

麻醉后的护理注意事项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意识恢复和疼痛管理。

麻醉后的观察指标包括心率、呼吸频率和皮肤颜色等。

了解婴幼儿手术全麻的常见并发症也是重要的。

婴幼儿手术全麻护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正确的护理和观察可以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保障婴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关键词】1. 婴幼儿手术全麻2. 护理配合3. 观察4. 术前护理5. 手术过程6. 麻醉后护理7. 麻醉后观察8. 并发症9. 结论10. 重要性1. 引言1.1 婴幼儿手术全麻的重要性婴幼儿手术全麻是一种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全身麻醉方法,适用于需要进行较长时间手术或对手术需求较高的婴幼儿患者。

婴幼儿手术全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够确保手术过程中婴幼儿的安全、舒适和合理的止痛。

在麻醉状态下,婴幼儿不会感受到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同时可以有效控制婴幼儿的体动,避免对手术的干扰。

婴幼儿手术全麻还能够减轻婴幼儿手术时的焦虑情绪,帮助他们更快地恢复健康。

在婴幼儿手术全麻的过程中,专业的护理配合和细致的观察至关重要。

只有充分了解婴幼儿手术全麻的特点和要求,才能够提供更加周到和有效的护理服务,保障婴幼儿的安全和健康。

婴幼儿手术全麻的重要性在于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手术风险,确保婴幼儿的健康和康复。

2. 正文2.1 术前护理配合术前护理配合是保证婴幼儿手术全麻安全进行的首要环节。

在手术前,护士需要做好准备工作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要检查患儿的基本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体温等,确保患儿的身体状况适合手术。

要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儿的病史、药物过敏史等信息,以便在手术中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要告知患儿家属手术前禁食禁水的时间,避免手术时患儿出现呕吐等不良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全麻手术术后麻醉复苏的观察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5-10-30T16:59:58.5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7期供稿作者:陈利伶
[导读] 衡阳市中心医院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行全麻手术患儿麻醉复苏期护理中,有利于维持患儿心率和血压的平稳,减少其躁动发生率,对提高护理满意度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陈利伶
衡阳市中心医院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全麻手术术后麻醉复苏的观察与护理。

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8月行全麻手术患儿100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50例。

对照组患儿术后麻醉复苏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将两组患儿麻醉复苏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对比,并对比苏醒后小儿躁动发生率和家长满意度。

结果:两组患儿麻醉复苏期SBP、DBP、MAP和HR存在显著差异P<0.05,SpO2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苏醒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行全麻手术患儿麻醉复苏期护理中,有利于维持患儿心率和血压的平稳,减少其躁动发生率,对提高护理满意度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全麻手术;术后麻醉复苏;观察与护理
小儿行手术治疗时一般采取全身麻醉,但是这种麻醉方式容易使患儿因术后疼痛和创伤而产生应激反应,甚至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

因此对麻醉过程中维持机体平稳,降低应激反应,是麻醉科急需解决的问题[1]。

为了探讨小儿全麻手术术后麻醉复苏的有效护理方法,本文选取行全麻手术患儿5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护理效果颇为明显,现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8月行全麻手术患儿100例,根据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儿共计50例,其中男孩24例,女孩26例;年龄3岁-8岁,平均年龄(6.25±1.36)岁;体重12kg-30kg,平均体重(21.45±4.56)kg;患儿母亲文化程度包括本科10例、大专15例、高中18例、初中7例。

观察组患儿共计50例,其中男孩25例,女孩25例;年龄2岁-9岁,平均年龄(6.33±1.41)岁;体重11kg-32kg,平均体重(21.58±4.63)kg;患儿母亲文化程度包括本科9例、大专16例、高中17例、初中8例。

对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母亲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术前帮助患儿完成术前检查和准备工作。

术中配合麻醉师摆放体位,辅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

复苏期严密观察患儿体征,及时处理紧急情况。

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1)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需增加巡视病房的频次,对患儿的血压、心率值和呼吸频率等体征进行密切监测,以便在出现异常时可即刻联系主治医师处理。

(2)呼吸系统护理。

气管插管患儿需要被保持气管通畅,防止出现滑脱,并及时清理分泌物,确保氧气供给。

无气管插管患儿应将头偏向一侧,稍微后仰,确保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分泌物,避免出现误吸。

(3)安全护理。

术后在麻醉苏醒期帮助患儿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因舌后坠和分泌物过多引起窒息,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

对患儿进行保护性约束,嘱患儿家长注意看护,防止因躁动、意识不清而发生坠床、自伤等意外事件[2]。

(4)体温监测。

麻醉苏醒期注意将室温控制在25-28摄氏度,避免患儿着凉,可给予棉被保暖。

对于术后体温升高患儿,需要及时处理,避免发生高热惊厥和酸中毒。

(5)循环系统检测。

加强对患儿心音检测,如出现心率减缓,可能是迷走神经亢进或严重缺氧,需要在明确原因后及时给予纠正[3-4]。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儿麻醉复苏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对比,并对比苏醒后小儿躁动发生率和家长满意度。

家长满意度调查表为我院自行设计,其内容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

在护理人员不在现场情况下由患儿家长采用不记名方式自行完成填写[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对两组对比数据进行处理,计数数据比较行卡方检验,并采用率表示;计量数据比较行t检验,并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将P<0.05确定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两组患儿麻醉复苏期SBP、DBP、MAP和HR存在显著差异P<0.05,SpO2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一。

3 讨论
任何手术都会使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其主要包括术前紧张、焦虑及术后创伤和疼痛等,导致机体耗氧量大大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导致术中、术后病死率增加[6-7]。

小儿全麻手术术中儿茶酚胺激素释放增多,容易引起患儿心率加速和血压升高,且后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因此需要加强护理,尤其是麻醉复苏期间的护理工作质量,对患儿手术效果和预后有重要影响[8]。

本研究对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结果两组患儿麻醉复苏期SBP、DBP、MAP和HR存在显著差异,且观察组患儿苏醒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行全麻手术患儿麻醉复苏期护理中,有利于维持患儿心率和血压的平稳,减少其躁动发生率,对提高护理满意度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贾旭,裴凌.盐酸右美托咪定与氯胺酮鼻内给药用于小儿术前镇静及预防术后躁动的比较[J].山东医药,2014,13(24):80-82.
[2]郭彩凤.小儿喉罩全麻未清醒时拔管的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7):1614-1615.
[3]沈婷,王英伟.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对小儿全麻术后躁动的影响[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3,34(11):965-969.
[4]朱琼芳,房洁渝,陈旭素等.全麻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啶对腺样体切除术儿童苏醒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1,32(6):803-806.
[5]朱进,屈倩倩.小儿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复苏期观察及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4,15(13):258-258.
[6]彭爱红,赵旭芸,钟转好等.麻醉复苏期间父母陪伴对全麻患儿苏醒的意义[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8):1374-1376.
[7]王明思,冯祖莲,林菊珍等.全麻苏醒期家长陪伴对患儿麻醉恢复和术后心理的影响[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4,23(2):219-220.
[8]杨凌云.小儿全麻手术术后麻醉复苏的观察和护理[J].医学信息,2013,21(27):365-3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