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危机挑战与应对

心理危机挑战与应对
心理危机挑战与应对

大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挑战与应对目前,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承载着诸多的压力和冲击,其心理危机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危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也在增加。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建立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预警机制,对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把握心智成长的契机,顺利完成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工作如何把握做才合理、合情、合法?

一、什么是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是指突然遭受重大变故、应激事件或长期累积的压力,原有的生活状况发生了突然的变化,依靠自身的力量难以克服,陷入痛苦和不安状态,出现绝望、焦虑、麻木和行为障碍。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对心理危机进行早期的预警,当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危机及心理问题时,各级相关人员通过对预警信息的评估,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或现实的危机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以减少危机发生的突然性和意外性并采取相应措施给予及时的保护,防止过激行为和严重侵害事件的发生,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的目的。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危机

一般来讲,心理危机的高危险人群有:有自杀倾向的学生、患有抑郁症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因失恋等导致个人感情受挫的学生、性格过于内向或孤僻的学生、经济条件很差且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人际关系失调、学习压力过大、解决问题能力较弱、身体有严重疾病的学生等。如果上述多种特征并存,其危险程度更大。

1、重要考试失败

小A,女,四年级本科生。入校以来,该生每年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前就会生病。有时是上吐下泻,有时是持续咳嗽。

2、身体疾病引起的心理反应

3、父母关系不好影响孩子

小C,女,二年级本科生。该生入校报名是由男朋友陪同来报名注册。大一期间,有一次周末点到没有来,第二天辅导员找她了解情况,教育她周末点到必须要到,有病有事要请假,她认真写了检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以后,她会时不时来辅导员老师处请个病假。大二上学期开学不久,该生找到辅导员,很不好意思的要请事假,妈妈和爸爸闹了矛盾,现在妈妈不知去向,爸爸一个人在家不好好吃饭,她很担心,想回家看看。

4、求职受挫

小D,男。大学四年级学生。9月上旬,离毕业还有10个月左右,小D找到辅导员老师说:面临毕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感,不知道自己到底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入校以来,该生一直学习非常努力,成绩较好,多次获得奖学金,担任班级干部,一直是班上同学学习的榜样,跟同学关系也不错。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他因为学习成绩好,一直是父母的骄傲,母亲对他期望较高,希望他能找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去过几家培训机构实习,没有呆多长时间就放弃了,感觉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

5、与同学或老师的人际冲突引发的人际关系失衡或人际交往困难

小E,女。某文科专业二年级本科生。该生入住四人间寝室。一天,寝室里面另外三位同学找到辅导员,集体反映没法和小E同住一间寝室了,理由是小E经常打游戏到很晚,深夜敲击键盘的声音会影响其它三位同学休息,寝室同学给她提过好多回意见她都不改正。

三、识别心理危机

当我们遇到上述问题,陷入困境时,如果出现下面的情况就

要引起重视:第一、是否出现失眠、疲乏、易惊吓、肠胃不

适、饮食或体重明显增加等生理反应;第二、是否出现注意

力不集中、健忘、无法做决定、缺乏自信等认知问题;第三、

是否出现情绪持续低落、常常流泪、烦躁不安、易发脾气、

过分敏感、表现为无望或无价值等情绪反应;第四、是否出

现社交退缩、逃避、不易信任他人、自责,甚至自伤或自杀

行为。

当周围同学出现下面情况时也要引起关注:学习成绩无原因的急剧下降;生活习惯和生活规律突然改变;饮食和睡眠习惯发生变化;个性发生明显变化;出现不符合逻辑的言行,谈论与自杀有关的事。突然与亲友告别,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等。

四、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挑战与应对

第一、学会自助。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首先,要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人的一生

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乐观的人不仅能坚持自己的目标和追

求,保持高度的自信,积极应对困扰,还能乐于助人,与他人

一起分享快乐。看问题不拘泥于某一点,善于换个角度看问题,

这样路就越走越宽,心也越来越敞亮。其次,要学会控制自己

的情绪。情绪持续低落不仅会带来生理上的紊乱,甚至会诱发

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等。当负面情绪出现时,

我们不要任由情绪来控制我们,可以通过户外运动、跳舞、唱

歌等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最后,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很多心理问题都和人际关系相关,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减缓不良

心理的滋生。倾诉、聆听、接纳和理解是我们建立和维持良好

关系的法宝。同时还要学会关心他人、宽恕他人,站在对方的

立场去看问题,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在与人的交往中获得

乐趣。

第二、寻求帮助。当我们凭借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自己面临的难题是,可以向身边的同学、朋友、辅导员老师或家人、朋友等自己信

赖的人寻求帮助来解决问题,如果仍然无法解决,就应该立即

到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寻求专业心理咨询老师的帮助。他们会根

据我们的实际情况,从专业的角度给我们建议、启发和支持,

帮助我们走出危机。

第三、积极助人。积极关注身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及时发现异常的心理行为,尤其当我们看见周围有同学处于危机状态

时,应立即向辅导员或学院领导、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报告,不

要让他独处,并对他实施监护。在老师到来之前,我们可以作

为陪伴者留在他身边,可以什么都不说,仅是陪伴,也可以耐

心倾听,让他倾诉自己的感受,直到老师来了以后,再根据老

师的要求,协助老师开展工作。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实施方案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教育部办公厅于2011年2月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提出了高校要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预警机制,要认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摸排工作,积极做好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预防和干预工作,特别要注意防止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的发生,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现结合我系实际制定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工作实施方案: 一、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工作的意义与目的 心理危机是可以预防的,这有赖于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的建立。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就像一盏心理警示灯一样通过收集学生的心理信息,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可能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尽可能把他们的心理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中。它是高校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关键。 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是为了促进心理卫生科学知识在我系大学生中的普及和推广,密切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发展,及时帮助心理异常学生,指引需要心理援助的学生到相关部门寻求帮助,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及时为发生危机事件后的当事人和涉及的学生提供心理危机援助。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竞争加剧,大学生面临的经济、学业、就业、情感等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或由此引发的休学、自杀等事件逐渐增多,给学生、家长等带来巨大痛苦,同时也影响了学校的工作。 二、建立“三级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 为预防此类事件发生,确保学校稳定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我系决定建立“班级心理委员——系部心理辅导联络员——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三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和疏导机制,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快速反应,即: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分析和应对方法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分析和应对方法 【摘要】近几年大学生心理危机日益增多,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探讨了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原因分析;应对方法 1.概述 心理危机干预研究鼻祖G.Caplan认为当一个人面对困境,而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处境时,即他必须面对的困境超过了他的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心理危机的产生不但与应急事件有关,而且与个体解决危机的有效资源及个体对困境的评估有关。因此,心理危机不是个体经历的事件本身,而是他对自己经历的困境的情绪反应状态[1]。同样,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也存在心理危机,大学生心理危机是大学生个体或群体面临或认为自己面临某种重大生活事件,并认为自己不能解决、处理和控制时产生的心理失衡状态。大学生心理危机一旦发生并出现结果,就会对自身、他人乃至社会产生强烈的影响,如近几年出现的大学生自伤(杀)、伤(杀)害动物甚至他人等一系列事件都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主要有如下特点:(1)突发性;(2)紧急性;(3)痛苦性;(4)无助性;(5)危险性。 心理危机大致可分为三类:(1)发展性危机:指大学生在正常成长、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危机,如学业问题、理想与现实的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其特点是持续时间较短,但变化急剧,这种危机在人生的每一发展阶段都可能遇到;二是境遇型危机:是指现实中突然遭遇亲人离去、失恋等突发性事件,其特点就是事发突然,难以接受;三是存在性危机:指因对一些人生根本问题(生活意义、生命价值等)的认识而导致的心理危机。 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过程,一般可分为:(1)警觉阶段:大学生遇到重大的或自己认为重大的,但自己又不能处置的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等事件时,一时表现茫然、不知所措,但随后出现应激状态,该状态可增加个体紧张度、提高个体警戒水平、调动自我调控力等;(2)阻抗阶段:大学生试图找到解决办法,消除不良心理反应;(3)衰竭阶段:表现为大学生解决办法失败,心理防御机制夸大,出现心理失常表现,如脱离现实、悲观、绝望、自伤(杀)、伤(杀)害动物甚至他人等行为。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大学生心理危机发展过程主要表现为前两个阶段,若在这两个阶段处理不好,危机才会进入第三阶段。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这就为危机预防及干预提供了可能性。 2.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青少年心理学综合练习题答案

青少年心理学综合练习题答案(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0503[转贴2006-01-01 15:39:27] 字号:大中小一、填空题 1.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主要心理危机是 基本的同一性感对基本的同一感混乱 。 2.智力三元理论的核心内容是 智力成分亚理论 。 3.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个性特质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卡特尔 。 4.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义可分为两种社会思维类型:假想观众和个人童话。 5.通过观察榜样示范而进行的学习是观察学习。 6.青少年表现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心理特征就是性格的 意志特征。 7.社会性只是社会化的内涵之一,并非社会化内涵的全部。在社会化过程中,青少年不仅形成了发展了社会性,而且使个性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8.压力具有情绪性和动力性。 9.评价一个问卷或量表的两个指标是信度和效度。 10.由于遗传素质的差异、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同及个体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个体的心理发展存在 个别差异 性。 11.通常,我们把意志行动区分为采取决定和__执行决定____两大阶段。 12.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辩证的儿童心理发展观。 13.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是道德信念。 14.青少年期属于皮亚杰所谓的思维发展四阶段中的形式运算阶 段。 15.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 16.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个性特质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卡特尔 。 17.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义可分为两种社会思维类型:假想观众和__个人童话_。 18.由威胁性刺激带来的一种被压迫的主观感受就是压力感。19.评价一个问卷或量表的两个指标是信度和效度。 20.个体心理发展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的时期是 青少年期 。

《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与管理》心得体会

《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与管理》心得体会 昨天下午听了河师大学院刘小先教授带来的题目为《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与管理》的讲座,在工作中,我拥有的多是实践经验,在假期的培训中,终于在这些专家、教授的引领下,去思考自己平日做的事情,上升为理论,然后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更好的去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更好地开展今后的工作。我的感受有以下几点: 1.非典属于瘟疫,像瘟疫、地震、水灾、空难、恐怖袭击、战争等这些是属于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 2.失恋、失业、丧失亲人、破产、人际关系紧张、失败、遭遇性侵犯等这些现象的术语是个人内在的冲突。 3.校园危机事件有五大类 ●学生意外事件:车祸、疾病身亡、运动及游戏伤害、溺水、自伤、实验实习伤害等。这些好理解。 ●校园安全维护事件:火警、地震、人为破坏、校园侵扰、失窃等, ●学生暴力与偏差行为:学生斗殴、暴力**、枪炮弹药刀械违规、财产**、赌博**、滥用药品与烟毒、破坏校园、性侵害**、飚车。这个概念令我很惊讶,在刚毕业的这一届学生中,皓是一个问题学生,他常常上课违纪,带食物进班,与同学们发生冲突,有一次和其他班一个男孩骑别人的电动车在高架上飙车,他

就属于这种情况。我处理他的事情很多次,总是屡教不改,原来,处理学生心理的问题时间常常是两三个月或者几年时间才会有效果。 ●管教冲突事件:师生冲突、亲子冲突、管教体罚、学生抗争申诉。这一概念让我想到了班里的皓、铭、茹、宗这几个学困生的问题,家长只是觉得孩子小不懂事,其实背后的道理都是青少年心理危机。 ●儿童少年保护事项:离家出走、乱伦、遗弃、长辈凌虐、出入不正当场所等。面对危机的身心反应 ●生理方面:肠胃不适、头痛、失眠、恶梦、易惊吓、呼吸困难或哽塞感、肌肉紧张 ●情绪方面:焦虑、恐惧、怀疑、抑郁、悲伤、易怒,绝望、愤怒、烦躁、自责 ●认知方面: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无法做决定,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

浅议中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与应对

浅议中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与应对 内容提要: 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学生群体中的心理危机现象,主要从学生心理危机的形成原因,以及应对这种心理危机所要达到的目标。结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应对学生心理危机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心理危机应对目标应对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断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从疾病发展史来看,人类已进入“心理疾病”时代。被列为当今人类十大死因之一的自杀,大多是由心理疾病引起的,所以,专家们把“能正确处理心理危机”定为健康的新标志。 近年来,各种媒体频频报道青少年自杀等恶性事件,引起全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这种事件的出现与青少年缺乏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与技巧,以及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对陷于心理危机中的青少年没有进行及时的监护与干预有很大关系。青少年期是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的时期,就像心理学家霍尔所说:“此时的男孩和女孩们处于一个骚动的年龄,一个与情绪冲动、精神混乱有着必然联系的发展阶段。”

一、心理危机的界定及应对的意义 心理危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以定义,一般来说,当人们由于自身或外界的变化致使心理失去平衡,而又无力主要依靠自己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常态的状况,便可称为危机。心理危机,可以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失常,还可以指心理障碍。 我们的教育对象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急剧变化之中,身心发育的未成熟,社会阅历的缺乏,心理承受力差,使得他们对生活学习中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不善处理。尤其当他们面临来自家庭、学校自身等各方面的特殊情况,而他又无法通过以前的方式去对付,便容易陷于惊惶失措中,这时如果没有得到来自外界的帮助,有一些学生就会迅速滑向危机,这种现象的出现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业及正常生活,甚至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二、学生心理危机的形成原因 心理危机既是“危险”,也是“机会”。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清醒地意识到青少年所心理面临的危机,它既可以导致消极后果,也可以成为个人的成长机会。我们的任务是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学生心理危机的监护并提供及时干预,将心理危机转变成学生人生发展的机会,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协助其顺利渡过中学阶段,尽量减少甚至杜绝恶性事件的发生。 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形成因素涵盖生理、心理、社会诸多方面:

常见心理问题与危机应对

《常见心理问题与危机应对》 第一次形成性考核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危机: 可以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还可以指发生心理障碍。当一个人出现心理危机时,当事人可能及时察觉,也有可能“木知木觉”。 2、心理治疗: 是指以临床心理学的理论系统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运用临床心理学的技术与方法治疗病人心理疾病的过程。 二、简答题 1、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一、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与同学、老师或其他成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人交往、乐于帮助别人,对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变化、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及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变化有适应能力; 二、健全的个性:开朗、待人坦诚、意志坚强、有一定的自控能力、行为符合社会规范; 三、情感和情绪稳定协调:有积极乐观的情绪,热爱学习和工作,对生活充满信心; 四、智力正常:能胜任学习与工作任务,从事正常的生活和活动,并保持在一定的能力水平上。一般智力商数在70以上(包括130以上的超常儿童)都属于此列; 五、行为协调:儿童的行为能与社会的要求相符合,并与儿童的年龄及角色身分相称; 六、适度的反应能力:对于周围环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作出适度的反应,遇到突发事件时,在紧急状态下有一定的应变能力,采取和年龄相适应的解救措施,而不是退缩、逃避现实; 七、心理特点符合实际年龄 八、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不仅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有符合实际的发展目标;

九、注意力集中; 十、完好的感知能力十、完好的感知能力 2、简述心理健康的表现。 1.智力正常 2.情绪稳定而愉快 3.意志健全 4.统一协调的行为 5.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 6.行为反应适度 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三、论述题 如何建立良好的咨询与治疗关系?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辅导者或教育者与来访的当事人或学生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家帕特森曾写道:咨询或心理治疗是一种人际关系,请注意,我不是说咨询或治疗涉及人际关系,我是说它就是一种人际关系。辅导者与来访求助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是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中最重要的方面,更是决定咨询与辅导成败的关键因素。在建立良好关系过程中,咨询与辅导人员的态度和相应技术起着主导作用。罗杰斯认为,基本条件是共情、尊重和真诚,除此之外,还有具体化、即时性、对峙等。 一、共情 又叫共感、同感、移情、同理心等等。所谓共情,罗杰斯认为就是能体会当事人之内心秘密世界,仿佛身临其境。通俗说,共情就是能设身处地去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感受,达到对当事人境况的心领神会。用别人的眼睛看世界,就是共情的形象说法。共情包含同情的成分,但又不是同情,同情不一定会有对对方感受的理解和体会。共情不仅有同情,更有理解。也就是说,在咨询与辅导过程中,辅导员不但有能力正确地了解当事人的感受和那些感受的意义,同时还要将这种对这些感受的理解和体会准确地传达给双方。由于共情,来访求助者感到自己被理解和接纳,这样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使辅导员了解来访者更多的情况。

心理危机预防处置预案

彭家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一、心理危机与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运用寻常方式不能应对或处理目前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而陷入极度的焦虑、抑郁、甚至失去控制、不能自拔的状态。确定对象存在心理危机一般指对象存在具有重大影响的生活事件或刚刚经历重大突发事件,情绪剧烈波动或认知、躯体、行为方面有较大改变,且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暂时不能应对或无法应对眼前的危机。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对处在心理危机下的个人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人,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之能安全度过危机,尽快恢复社会功能。现实生活中灾难、暴力、事故、意外等创伤性事件时有发生。在学校,学生面对学习压力、亲子关系、环境适应、人际关系等诸多问题。因此,心理危机干预迫切而重要。针对高危人群的心理干预能够防止或减轻创伤后的不良心理反应,避免心理痛苦的长期化和复杂化乃至极端化,促进创伤性事件的适应和心理康复。这不仅是对每一个学生的人文关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幸福高州的现实要求。为此,特制定彭家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应急方案,以期尽最大努力帮助师生解决面临的可能心理困境,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更好发展。 二、心理危机干预的目标:

处理突发心理危机事件,避免造成的更大的伤害;解决心理危机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群体或个体危机消除,恢复常态。 三、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 对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 1、情绪低落抑郁者(超过半个月); 2、过去有过自杀的企图或行为者; 3、存在诸如人际冲突明显、学业严重受挫、躯体疾病、家庭变故,或突遭重挫者; 4、家庭亲友中有自杀史或自杀倾向者; 5、性格有明显缺陷者,如孤僻内向、与别人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者; 6、有强烈的罪恶感、缺陷感或不安全感者; 7、感到社会支持系统长期缺乏或丧失者;如父母离异、家庭破裂、亲子关系恶化等; 8、有明显的精神障碍者; 9、存在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或其它可能对自身、他人、社会造成危害者。 四、心理危机干预组成人员:校长、班主任 五、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分工: 1、校长全面组织协调指挥。 2、班主任了解信息、通知家长、稳定班级;现场疏导、

《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和应急机制研究》结题报告

《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和应急机制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简介】梨树县郭家店镇第二中学郭丽的《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和应急机制研究》于2015年10月由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立项为“十三五”规划课题(立项编号为D/2011/02/443)。 一、研究背景及课题的提出 林德曼于1944年最早提出了“心理危机”这一概念;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卡普兰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研究;20世纪70年代初,心理危机干预已正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课题。迄今为止,发展出很多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 20世纪80年代,“心理危机”这一概念逐渐引入我国。1992年12月,在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自杀预防和危机干预讨论会;1994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成立,国内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正式进入起步阶段。但其时的研究还停留在对国外理论进行综述和概括的层面。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既要面对来自生理、心理、环境的重大变化,又要承受更多的来自于学业、人际关系、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容易产生各种问题。如社交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严重者还会悲观厌世、出现轻生念头。近几年来,学生因为心理危机而造成的恶性案例不绝于耳。目前至少有16.%的青少年学生存在程度不等的心理障碍问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心理障碍的人数比例呈快速上升趋势。 此外,由于学校生活的集群性和群体构成的同质性,发生在学校领域的心理危机往往更具有传染性,很容易带来整个校园的混乱。中学生心理危机已成为一个不得不关注的紧迫问题,为了防止突发事故的发生,必须实行科学性和强制性的干预,还必须建立一整套应急机制。研究青少年学生面临的压力状况,指导和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与心理压力有关的各种问题,这对于维护与增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 1、危机:是一种认识,是个体认识到某一事件或境遇,是个人的资源和应付机制所无法解决的困难,超过了自己的应对能力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 2、心理危机:是人们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遭遇(意外伤害、亲人死亡、学习成绩下降、重要考试失败、人际关系紧张等)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是一种严重的应激反应。 3、危机干预:心理学领域中,危机干预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体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一是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二是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危机的成功解决有利于维护与增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为人生的宝贵经验和积极向上的动力。 4、应急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是指部学校建立专门的常设机构,通过有效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现有教育、治疗、安全等资源进行预防和控制学生心里突发事件而形成的一整套机制的总和。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现代心理危机干预之父caplan认为,当一个人面临困难情景超过了他的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心理困扰,但这种心理失衡状态或出现的心理危机是暂时的,只要帮助当事人建立起足以克服困难处境的支持系统,他们就能走出心理危机。

《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与管理》心得体会

《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与管理》心得体会 ●学生意外事件:车祸、疾病身亡、运动及游戏伤害、溺水、自伤、实验实习伤害等。这些好理解。 ●校园安全维护事件:火警、地震、人为破坏、校园侵扰、失窃等, ●学生暴力与偏差行为:学生斗殴、暴力**、枪炮弹药刀械违规、财产**、赌博**、滥用药品与烟毒、破坏校园、性侵害**、飚车。这个概念令我很惊讶,在刚毕业的这一届学生中,皓是一个问题学生,他常常上课违纪,带食物进班,与同学们发生冲突,有一次和其他班一个男孩骑别人的电动车在高架上飙车,他就属于这种情况。我处理他的事情很多次,总是屡教不改,原来,处理学生心理的问题时间常常是两三个月或者几年时间才会有效果。 ●管教冲突事件:师生冲突、亲子冲突、管教体罚、学生抗争申诉。这一概念让我想到了班里的皓、铭、茹、宗这几个学困生的问题,家长只是觉得孩子小不懂事,其实背后的道理都是青少年心理危机。 ●儿童少年保护事项:离家出走、乱伦、遗弃、长辈凌虐、出入不正当场所等。面对危机的身心反应 ●生理方面:肠胃不适、头痛、失眠、恶梦、易惊吓、呼吸困难或哽塞感、肌肉紧张… ●情绪方面:焦虑、恐惧、怀疑、抑郁、悲伤、易怒,绝望、愤怒、烦躁、自责…

●认知方面: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无法做决定,健忘、 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 ●行为方面:社交退缩、逃避与疏离,自责或怪罪他人、不易 信任他人…1.焦虑——学生首先表现出来。 ●焦虑是一种无明确对象的游离不定的紧张状态,处于焦虑状 态的人警觉程度很高,而且常常抱着对未来的恐惧,总觉得未来的结果不尽如人意。 ●在焦虑状态下,人们通常会出现“认知狭窄”的现象。 2. 内疚、羞耻和负罪感 ●自责、内疚、羞耻和负罪感一种非常消极的思维模式,结果 会导致个体不断贬低自我,甚至是无法容忍自己。听到刘教授的这 些理论的分享,我想到我的学生军,在学期初他的家长跟我说,她的儿子晚上睡着觉,背上、屁股上都是汗,孩子晚上一两点了还睡不着,这些都属于生理方面的表现,家长在跟我叙述的时候,我竟然说不出个所以然。我的心理学知识及医学常识严重匮乏,我现在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的太多,我可能在大学期间学习的英语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还可以,我在英语学科教学知识和学科教学能力方面在自己这20年的教 学中也已具备并且还说的过去,但我对于教育心理学的了解太过肤浅,在大学时作为公修课来学习,在工作中明显是捉襟见肘。我必须不断的去努力。了解学生的心理。 内容仅供参考

中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对策

中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对策 近年来在中学生中时有发生的一些不良行为收应或过激行为,甚至一些违法犯罪行为,都是青少年心理发育不健康甚至心理健康出现危机而导致的。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否,已成为家长,学校,社会都广泛关注或重视的向题。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时期是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特殊时期,心理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危机期”,这是个体从动稚走向成熟,从家庭走向社会的重要转折期。身心的意剧成熟给青少年带来了巨大的困惑或压力,而伴随着这个年龄特征的学业压力,常规压力,人际关系压力,自我适应压力等都使青少年面临着严山爱的考验。学生处于极度困惑和压力,自我处理得不好,这些压力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不良行为反应或出现过激行为,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出现心理行为障碍等方面的向题,甚至导致较学,自杀,但若处理好了,则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促进其成长。因此,如何帮助中学生度过心理危机已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心理危机的定义及应对意义 一般而言,心理危机,可以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予盾激烈冲突难心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前溃或精神失常,还可以指发生心理障碍。每个人都在努力保持一种内心的稳定状态,保持自身与环境的平衡和协调,当重大向颗或变化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已有的平衡状态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思维或行为的奈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急剧变化之中,身心发育的未成熟,社会阅历的缺乏,心理承受力差,使得他们对生活学习中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不善处理。尤其当他们面临来自家庭,学校自身等各方面的特殊情况,而他又无法通过以前的方式去对付,便容易陷于惊怪失指中,这时如果没有得到来自外界的帮助,有一些学生就会迅速滑向危机,这种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业及正常生活,甚至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二,中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 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面临着来自社会和自身的双重压力。近年来,关于中学生因不堪生活重负和学业压力而选择轻声的报道举不胜举。有的学

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应对

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应对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至少会遇到一次的经历,这个主题叫做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应对。讲到心理危机,我想和大家互动下,你觉得哪些事件会引起心理危机呢?……2008年国际创伤心理研究学会指出,大多数人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创伤性事件,包括: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难;空难、交通意外等人为灾难;离异活失恋;家庭暴力;重大疾病;丧亲;出生——与母体分离;入幼儿园与家庭的分离等。 为什么这些事件对我们影响如此之大。首先我们来看一组句子。 1.生活是可以预期的(灾难面前) 2.生活是公平的(疾病面前) 3.生活是有意义的 4.自我是有价值的(救援人员) 5.危险离我很远 6.我能够掌控生活 你觉得哪句是正确的,其实以上都是安全的错觉,非合理的乐观,(马航、地震、轮船、车祸、病故等等)这些事件首先破坏了我们的核心信念。 基本需要 安全:受到保护,不受环境和他人的伤害(周围充满威胁)eg大病的人都非常容易发脾气 信任:信任他人,信任自己(对周围的基本信任被破坏) eg.年轻

妈妈 控制:能控制自己,对他人有影响力(失去对现实世界的安全感和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 Eg.骆水中学群体厌学、教师辞职 自尊:重视自己的感觉、想法和信念(自我价值和自尊下降)eg.领导,那房子倒了啊,房子质量有问题,可是房子又不是他建的 爱:接受自己、亲近他人(难以建立亲密关系)eg.地震后的重组家庭 社会关系 与自我的关系:陌生 与家人的关系:疏远 其他关系:失去联系,隔离 基于此,所以我们需要用科学的,符合人性的方式来应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机。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心理危机的概念,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使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 人们对危机的反应方式和反应程度取决于个人的生活经历、个性特点、受危机的影响严重程度、得到社会支持的程度等因素。一般来说会经历4个阶段

如何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及相应措施

如何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及相应措施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二、1、环境适应问题。在大一新生中较为常见。 三、2、学习问题。大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目的问题、学习动力问题、学习方法问题、学习态度问题,以及学习成绩差等等。大学期间,学习往往不再如高中阶段那样得到绝大多数人的重视,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态度不好构成了学习问题的主要方面。 3、人际关系问题。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同高中阶段相比,大学生对人际关系问题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学习,也成为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来源之一。人际关系问题常常表现为难以和别人愉快相处,没有知心朋友,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过分委曲求全等,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孤单、苦闷、缺少支持和关爱等痛苦感受。 四、4、恋爱与性心理问题。大学生处于青年中后期,性发育成熟是重要特征,恋爱与性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一般包括:单相思、恋爱受挫、恋爱与学业关系问题、情感破裂的报复心理等,而性心理问题常见的有:手淫困扰,以及由婚前性行为、校园同居等问题引起的恐惧、焦虑、担忧等

五、5、性格与情绪问题。性格障碍是大学生中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其形成与成长经历有关,原因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自卑、怯懦、依赖、神经质、偏激、敌对、孤僻、抑郁等。 六、6、求职与择业问题,是高年级大学生常见问题。在跨入社会时,他们往往感到很多的困惑和担忧。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涯,求职需要些什么样的技巧等等问题,都会或多或少带来困扰和忧虑。 七、7、神经症问题。长期的睡眠困难、焦虑、抑郁、强迫、疑病、恐怖等都是神经症的临床表现症状 八、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九、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复杂、多变,具有独特性,其引发原因多种多样,在具体处理过程中应全面细致地分析其诱因,以便对症下药,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十、1、环境、角度的变化引发心理冲突 十一、大学生的角色地位及生活环境与高中时期有着很大的 不同。首先大学生要自己安排生活,靠自己的能力处理学习、生活、人际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据调查,80%的学生以前在家没有洗过衣服,生活自理能力差,对父母有较强的依赖性。生活问题对这部分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其次,大学中评判学生优劣的标准已不再是单纯的学习成绩,而已包括了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它

浅析青少年自杀行为因素及其危机干预

浅析青少年自杀行为因素及其危机干预 吴丝(化学化工学院) 摘要近年来,青少年学生自杀事件时有发生,构建青少年自杀危机干预体系已成为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的一项迫切任务。在分析青少年自杀心理几大来源的基础上,提出对青少年进行自杀的危机干预的对策,即建立自杀危机干预中心,为有自杀倾向的人提前提供有效的心理治疗,建立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呼唤更多的人文支持和关爱,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增强珍爱生命意识。 关键词青少年;预防;自杀;危机干预 自杀,是一个极其沉重的字眼。青少年自杀,是令人扼腕痛惜的悲剧。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本身就是人类的责任。为什么一些正处于“花样年华”的青少年会用如此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预防青少年自杀,挽救企图自杀者的生命呢? 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构建青少年自杀危机干预体系已成为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中一项迫切且意义重大的任务; 积极关注自杀、研究自杀、有效预防自杀不仅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更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1 青少年自杀的现状考察 2003年9月10日被世界卫生组织指定为首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世界卫生组织的这一举动旨在提醒各国政府必须面对自杀问题对世界各国公共健康的威胁,并强调需要调动更多的科学和经济方面的力量,用以研究如何更加有效地预防自杀。 近年来,青春期自杀率明显升高而且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医学问题。自杀已成为目前青少年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当前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中一个巫待重视又比较敏感的问题。2002年北京自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公布了其历时7 年的大规模自杀调查结果:自杀已成我国人口的第5 位致死原因,同时是15-34岁人口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其比例为相应人群死亡人数的19%,国外将青少年自杀称为“黑发人”(ungreying) 自杀。令人忧虑的是,目前我国“黑发人”自杀率居高不下,且呈明显的递增和低龄化趋势。九十年代前后出生的大、中、小学生正处于这一危险年龄段,如何做好他们危机心理的预防干预工作成为我们应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正如WHO驻华代表Crietobal Tunon博士所说:“青少年好比蝴蝶,他们经历着从毛毛虫到蝴蝶之间的层层蜕变。这种蜕变充满着潜能,但又很脆弱。”圆近年来,各地时常有青少年自杀事件的报道,青少年自杀在某些地区还比较严重。各地的心理咨询报告和心理测验结果表明,有潜在自杀危险性的青少年大有人在。值得关注的是,青少年自杀意念阳性率很高。据国外学者报道,青少年自杀意念出现率为20 % 一75 % ,自杀行为出现率为9% 一2 0%。而国内一项关于中学生自行报告压抑和自杀意念比例及严重程度的调查显示:有113 的中学生受严重的压抑症状所苦,16% 的承认有自杀意念,9% 的承认确实尝试过自杀。 许多研究表明,青少年自杀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一项比较研究也显示,有自杀意念的青少年各心理问题得分及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有自杀意念的青少年伴有2 种以上心理问题的占6 .8 5%。阁上海一项对1036 名中学生进行的调查表明:中学生心理障碍发

常见心理问题与危机应对练习题

常见心理问题与危机应对练习题 一、问答题 1、心理健康的表现是什么? 答:心理健康的表现是:有良好的自我意识;有良好的社会功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积极的劳动实践。 2、心理危机典型的个人心态特点是什么? 答:心理危机典型的个人心态特点是: 遭遇重大心理压力的生活事件; 患者出现一些不适,但都构不成精神病的程度,不符合任何精神病的诊断; 依靠个人的能力无法应付或适应; 产生极大的心理痛苦。 3、心理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的等级划分? 答:心理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的等级划分是: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4、心理疾病的特点是什么? 答:心理疾病的特点是:强烈的心理反应;明显的躯体不适感;社会功能损害大;需要心理医生的治疗。 5、心理和谐的表现是什么? 答:心理和谐的表现是: 它表现为个体内部心理成分(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的协调统一;

表现为人在处理事情时的冷静、适度和乐观,善于“息事”; 人与人交流上的默契和融洽,善于“宁人”。 6、什么是幸福?、 答:什么是幸福:在心理学中,用主观幸福感来表示人的幸福程度和生活质量,它是个人对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 主观幸福感是人的主观感受和评价,在物质条件很优越的时候可能有主观幸福感,在物质条件一般甚至很差的时候仍可能有主观幸福感。 二、简答题 1、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答:(1)加强修养,遇事泰然处之;(2)合理安排生活,培养多种兴趣; (3)尽力寻找情绪体验的机会;(4)保持心理宁静; (5)适当变换环境;(6)正确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2、青少心理保健包括什么? 答:科学认识性心理保健;学习人际交往;融洽与父母师长的关系;处理好异性关系;正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丰富业余生活。 3、如何预防青春期综合征? 答:科学用脑,劳逸结合;睡前练习“静养”,放松身心,帮助睡眠;注重课间活动;努力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有意识地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 4、如何应对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挑战与应对

大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挑战与应对目前,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承载着诸多的压力和冲击,其心理危机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危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也在增加。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建立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预警机制,对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把握心智成长的契机,顺利完成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工作如何把握做才合理、合情、合法? 一、什么是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是指突然遭受重大变故、应激事件或长期累积的压力,原有的生活状况发生了突然的变化,依靠自身的力量难以克服,陷入痛苦和不安状态,出现绝望、焦虑、麻木和行为障碍。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对心理危机进行早期的预警,当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危机及心理问题时,各级相关人员通过对预警信息的评估,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或现实的危机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以减少危机发生的突然性和意外性并采取相应措施给予及时的保护,防止过激行为和严重侵害事件的发生,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的目的。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危机 一般来讲,心理危机的高危险人群有:有自杀倾向的学生、患有抑郁症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因失恋等导致个人感情受挫的学生、性格过于内向或孤僻的学生、经济条件很差且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人际关系失调、学习压力过大、解决问题能力较弱、身体有严重疾病的学生等。如果上述多种特征并存,其危险程度更大。

1、重要考试失败 小A,女,四年级本科生。入校以来,该生每年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前就会生病。有时是上吐下泻,有时是持续咳嗽。 2、身体疾病引起的心理反应 3、父母关系不好影响孩子 小C,女,二年级本科生。该生入校报名是由男朋友陪同来报名注册。大一期间,有一次周末点到没有来,第二天辅导员找她了解情况,教育她周末点到必须要到,有病有事要请假,她认真写了检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以后,她会时不时来辅导员老师处请个病假。大二上学期开学不久,该生找到辅导员,很不好意思的要请事假,妈妈和爸爸闹了矛盾,现在妈妈不知去向,爸爸一个人在家不好好吃饭,她很担心,想回家看看。 4、求职受挫 小D,男。大学四年级学生。9月上旬,离毕业还有10个月左右,小D找到辅导员老师说:面临毕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感,不知道自己到底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入校以来,该生一直学习非常努力,成绩较好,多次获得奖学金,担任班级干部,一直是班上同学学习的榜样,跟同学关系也不错。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他因为学习成绩好,一直是父母的骄傲,母亲对他期望较高,希望他能找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去过几家培训机构实习,没有呆多长时间就放弃了,感觉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 5、与同学或老师的人际冲突引发的人际关系失衡或人际交往困难 小E,女。某文科专业二年级本科生。该生入住四人间寝室。一天,寝室里面另外三位同学找到辅导员,集体反映没法和小E同住一间寝室了,理由是小E经常打游戏到很晚,深夜敲击键盘的声音会影响其它三位同学休息,寝室同学给她提过好多回意见她都不改正。 三、识别心理危机 当我们遇到上述问题,陷入困境时,如果出现下面的情况就 要引起重视:第一、是否出现失眠、疲乏、易惊吓、肠胃不 适、饮食或体重明显增加等生理反应;第二、是否出现注意 力不集中、健忘、无法做决定、缺乏自信等认知问题;第三、

常见心理问题与危机应对平常作业答案

常见心理问题与危机应对平常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危机: 可以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还可以指发生心理障碍。当一个人出现心理危机时,当事人可能及时察觉,也有可能“木知木觉”。 2、心理治疗: 是指以临床心理学的理论系统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运用临床心理学的技术与方法治疗病人心理疾病的过程。 二、简答题 1、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来保持心理健康:一方面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认识世界的能力,很多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是不合理的认知造成的;另一方面需要处理好与家庭、亲人和朋友的关系,爱人亲人朋友是人生的三大护卫舰,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第三,设想自己不出现一点心理问题也是不现实的,人的心情如同钟摆,有时好一点有时坏一点都是人之常情,重要的是要及时发觉及时调整,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情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2、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1)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与同学、老师或其他成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人交往、乐于帮助别人,对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变化、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及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变化有适应能力; (2)健全的个性:开朗、待人坦诚、意志坚强、有一定的自控能力、行为符合社会规范;(3)情感和情绪稳定协调:有积极乐观的情绪,热爱学习和工作,对生活充满信心;(4)智力正常:能胜任学习与工作任务,从事正常的生活和活动,并保持在一定的能力水平上。一般智力商数在70以上(包括130以上的超常儿童)都属于此列; (5)行为协调:儿童的行为能与社会的要求相符合,并与儿童的年龄及角色身分相称;(6)适度的反应能力:对于周围环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作出适度的反应,遇到突发事件时,在紧急状态下有一定的应变能力,采取和年龄相适应的解救措施,而不是退缩、逃避现实; (7)心理特点符合实际年龄 (8)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不仅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有符合实际的发展目标; (9)注意力集中; (10)完好的感知能力十、完好的感知能力 三、论述题 1、如何建立良好的咨询与治疗关系?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辅导者或教育者与来访的当事人或学生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家帕特森曾写道:咨询或心理治疗是一种人际关系,请注意,我不是说咨询或治疗涉及人际关系,我是说它就是一种人际关系。辅导者与来访求助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是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中最重要的方面,更是决定咨询与辅导成败的关键因素。在建立良好关系过程中,咨询与辅导人员的态度和相应技术起着主导作用。罗杰斯认为,基

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48039

校 园 心 理 危 机 干 预 应 急 预 案 单位名称:东莞市大岭山星塘学校建档日期:2008年春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生的严重心理问题由此引发的自伤或伤害他人等严重事件,并且维护学校的生活、学习秩序,从而建立和谐校园。现制定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一、具体目的: 1.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学生对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2.通过心理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学生把握现状,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并掌握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 3.通过提供适时的介入帮助防止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过激行为。 4.通过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做到心理困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应对,减少和尽量避免危机对学校正常工作的影响。 5.通过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成长营造健康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品质。 二、干预原则、对象

(一)心理危机是指学生运用通常方式不能应对目前所遇到的情形时,出现的严重心理失衡状态。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采取紧急应对的方法帮助学生尽快恢复心理平衡,安全度过危机。 心理危机干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学校领导负总责,政教处主要领导负责统一指挥协调,班主任及学校有关工作人员参与,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联动配合。 (二)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 1.生命第一的原则。发现危机情况,立即采取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 2.亲属参与的原则。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时,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学生家长或亲属。 3.全程监护的原则。实施危机干预过程中,安排专人对干预对象全程监护。 4.分工协作的原则。实施危机干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三)干预对象 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是我校在读的存在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具体包括: 1.通过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出来的需要关注的重点学生; 2.遭遇重大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3.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

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

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 目录 序 第一章 动荡青春:青少年危机干预——一个不得不提的重要课题 第二章 理解青春:青少年心理危机的成因、表现和特征 第一节何谓青少年心理危机 一、心理危机的含义 二、青少年心理危机的含义 第二节青少年面临心理危机的原因 一、青少年心理危机源的理论研究 二、青少年心理危机源的实证研究 第三节青少年心理危机的表现 一、青少年心理危机表现的理论研究 二、青少年心理危机表现的实证研究第四节青少年心理危机的特征 一、性别差异 二、年级差异 三、家庭差异 四、城乡差异 五、地区差异 第三章 解读青春: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中的who、when、和who 第一节何时人需要心理危机干预 一、卷入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个体 二、处于紧急状态下的个体 第二节何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一、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心理危机干预的时机 二、处于紧急状态时心理危机干预的时机 第三节谁来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一、家长: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支持者 二、学校: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主力军 三、社会和政府:青少年心理危机的保护伞

第四章 校正青春:危机发生后的干预方式——创伤后的生活第一节心理危机干预的技能、方法、策略 一、干预的技能 二、干预的方法 三、干预的策略 第二节青少年的居丧干预 一、青少年居丧干预的必要性 二、青少年居丧干预的方法和策略 三、青少年居丧干预案例分析 第三节青少年遭受性侵犯心理危机干预 一、青少年遭受性侵犯心理危机干预的必要性 二、青少年遭受性侵犯心理危机干预 三、青少年遭受性侵犯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分析 第五章 拯救青春:青少年自杀及干预 第一节自杀的表现及原因 一、自杀的表现 二、自杀的原因 第二节青少年自杀心理危机的干预 一、对有自杀意念的青少年的干预 二、青少年自杀未遂的干预 三、青少年自杀已遂后的干预 第三节自杀案例分析 案例一:自杀少年——活着其实很有意义 案例二:无助少年——其实你并不孤独 案例三:轻生少女——总在风雨后 第六章 关爱青春:青少年灾后心理危机干预 第一节青少年灾后心理危机的表现及特点 一、青少年灾后心理危机的表现 二、青少年灾后心理危机的特点 第二节灾后青少年的心理危机干预 一、青少年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原则 二、青少年灾后心理危机干预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