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油砂分离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油砂萃取技术研究进展

油砂萃取技术研究进展

油砂萃取技术研究进展孙锡博;孙林;潘一【摘要】Oil sands are unconventional energy, and it has large reserves and higher mining cost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petroleum energy. With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for oil resource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oil sands mining and separation technology. Most domestic oilfields use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 retorting method and aqua treatment to extract oil sands. In this paper, research status of the oil sand extraction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 was described, such as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 ultrasonic assisted extraction method, the oil sands separation reagent method, stripping extraction method, ionic liquid extraction method, inorganic hot caustic soda method and oil sand washing separation method. Then these methods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 and research direction of the oil sands extraction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 was proposed.%油砂属非常规能源,其储量较大,与传统石油能源相比其开采成本较高,随着石油资源争夺日益激烈,油砂开采与分离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大多数油田对油砂采用溶剂萃取法、热解干馏法、水剂处理等技术进行分离。

《2024年油砂热水洗分离室内研究》范文

《2024年油砂热水洗分离室内研究》范文

《油砂热水洗分离室内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世界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石油资源逐渐枯竭,寻求新的替代能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油砂作为一种潜在的石油替代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然而,油砂的开发过程中,油砂中重质油与砂粒的分离是一个关键的技术难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室内实验,探讨油砂热水洗分离的方法,以期为油砂的工业化开采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背景油砂主要由有机物(重质油)和矿物质(砂粒)组成,因此需要进行分离。

传统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处理方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分离,但效率较低且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近年来,热水洗技术因其高效、环保的特点,逐渐成为油砂分离的研究热点。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室内实验方法,通过热水洗技术对油砂进行分离。

具体步骤如下:1. 选取合适的油砂样品,进行预处理;2. 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热水洗实验,控制温度、压力等参数;3. 对分离出的重质油和砂粒进行称重、化验;4. 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出最佳的热水洗条件。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温度对油砂分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油砂的分离效果逐渐增强。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如90-110℃),重质油与砂粒的分离效果最佳。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不利于油砂的分离。

2. 压力对油砂分离的影响压力也是影响油砂分离的重要因素。

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如5-10MPa),压力的增加有助于提高油砂的分离效果。

但过大的压力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能耗增加。

3. 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总结出了最佳的热水洗条件:温度控制在95℃左右,压力控制在7MPa左右。

在此条件下,重质油的回收率较高,同时砂粒的纯度也较高。

此外,我们还发现,在热水洗过程中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有助于提高分离效果。

五、结论与建议本研究通过室内实验,探讨了油砂热水洗分离的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通过热水洗技术可以实现油砂的高效分离。

同时,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可以进一步提高分离效果。

油砂分离

油砂分离

摘要从2007年到2008年,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开展油砂资源勘探和热水分离技术在西北准噶尔盆地凤城地区的研究,其中分布在80-140米厚的白垩系,侏罗系中,保护层厚度为50-90米的可收回油砂油资源为5498万吨同含油量为7.1-10 %。

结合油砂在这方面的特点,并根据在油砂热水分离机理的研究,已成功研制出热水分离试剂,且它的分离率达到90 %,分离试剂的浓度是4%,分离温度是85°C。

基于一系列的研究,能够处理万吨油砂的测试网站建设完成后,和油砂的现场分离试验用的90 %在正常运行的回收率推出和热水分离技术及设备的研究和开发是成功的。

关键词:油砂;热水分离技术;分离试剂;测试引言根据中国新一轮油气资源的评价,地质中的油砂油相当于59.7亿吨,排名世界第五,其中可采资源量为22.58亿万吨,评估的结果预测在0-100米深的地质层中油砂油达18.56亿吨,在此期间,可采资源量为11.31亿吨,预测在深达100-500米的地质资源中油砂油含量为41.14亿吨,在此期间,可采资源达11.27亿吨。

油砂油地质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的新疆,青海和内蒙古。

其中新疆凤城地区的油砂资源是目前在中国发现油砂质量最好的。

油砂热水分离法是目前国际上地面油砂行业最先进的萃取技术,而且,这种方法已被大量应用于商业化开采行业,如加拿大辛克鲁德公司森科尔公司。

经过几十年的现场挖掘经验的研究和积累,目前加拿大油砂行业发展迅速,其发展技术技领先于世界水平。

目前共有26个油砂项目在艾伯塔省投入生产,其中7个分别是条状矿山,九个矿井采用现场提取技术,日产量达830,000桶,占加拿大石油产量的3%。

自2006年以来,中国科学研究院石油勘探开发廊坊分院一直致力于油砂提取工艺的研究和提取设备的研究,和配料油砂抽提剂的自主开发,具有“一高两低”(即高提取效率,低温,低浓度)的特点,并在节能降耗和降低成本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国内外油砂资源研究现状

国内外油砂资源研究现状

第26卷第4期2007年12月世界地质GLOBALGEOLOGYVoI.26NO.4Dec.2007文章编号:1004—5589(2007)04—0459—06国内外油砂资源研究现状单玄龙1,车长波2,李剑3,范超颖1,臧春艳4,王清斌1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26;2.国土资源部油气战略研究中心,北京100034;3.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廊坊065007;4.中海油采油技术服务公司渤海研究院,天津300452摘要:介绍了油砂的概念,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量及其主要分布。

中国油砂资源相当丰富,主要分布在四类盆地中:西部挤压盆地,东部伸展盆地,中部过渡型盆地及南部地台盆地。

依据油砂形成的构造背景,我国可分为西部挤压盆地油砂、东部伸展盆地油砂、中部过渡型盆地油砂和南部地台盆地油砂。

新一轮全国油砂资源评价结果表明,中国油砂资源量达到4.0×1010桶。

中国油砂资源潜力较大,可能是不久将来重要的替代能源之一。

关键词:油砂资源;加拿大;俄罗斯;美国;中国;替代能源中图分类号:P618.1文献标识码:APresentstatusofoilsandresourcesathomeandabroadSHANXuan—lon91,CHEChang.b02,LIJian3,FANChao—yin91,ZANGChun.yan4,WANGOing—binl1.CollegeofEarthSciences,JilinUniversity,Changchun130026,China;2.CentreofOilandGasStrategicResearch,MinistryofLandandResources,Beijing100034,China;3.Instituteof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ofPetroleum,CNPC,Langfang65007,Hebei,China;4.CollegeofGeoexplor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JilinUniversity,Changchun130026,China;5.BahaiOilResearchInstitute,OilProductionTechnology&&roiceCompany,CNOOC,Tia巧in300452,ChinaAbstract:Theauthorsintroducedtheconceptofoilsand,itsreservesanddistributionintheworld.TheoilsandisrelativelyabundantinChina,whichismainlydistributedinfourkindsofbasins,westerncompres—sionalbasin,easternextendingbasin,centralintermediatetypebasin,southernplatformbasin.Accordingtostructuralsettingofformingtheoilsand,thereexistthecorrespondingtypesofthem.Dependingonthenewe?valuationresultforthenationaloilsandresources。

《2024年油砂热水洗分离室内研究》范文

《2024年油砂热水洗分离室内研究》范文

《油砂热水洗分离室内研究》篇一一、引言油砂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含有丰富的石油成分。

然而,油砂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分离油、水和固体颗粒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油砂热水洗分离的室内研究,通过实验分析热水洗技术对油砂中各组分的分离效果,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本实验所使用的油砂来自某油田,其主要成分为石油、水和固体颗粒。

实验中所需的其他化学试剂和设备包括热水、离心机、滤纸、称量纸等。

2. 实验方法(1)将油砂样品进行破碎、筛分,得到不同粒径的油砂颗粒。

(2)将油砂颗粒与热水混合,进行热水洗操作,观察并记录各组分的分离情况。

(3)通过离心机对热水洗后的混合物进行离心分离,收集各组分,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检测。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热水洗效果通过热水洗操作,油砂中的石油、水和固体颗粒得到了初步分离。

实验发现,热水洗过程中,温度、时间和搅拌强度对分离效果有显著影响。

在适当的温度、时间和搅拌强度下,可以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

2. 离心分离结果离心分离是对热水洗后的混合物进行进一步分离的重要步骤。

通过离心机的作用,各组分得以更好地分离。

实验发现,离心时间和转速对分离效果有较大影响。

在适当的离心时间和转速下,可以得到较高纯度的各组分。

3. 成分分析对收集到的各组分进行成分分析,发现油砂中的石油主要存在于固体颗粒的表面和孔隙中。

通过热水洗和离心分离,可以有效地将石油从油砂中提取出来。

此外,实验还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部分水也可以从油砂中提取出来。

四、讨论与结论1. 讨论油砂热水洗分离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油砂开采和利用方法。

通过实验发现,温度、时间、搅拌强度、离心时间和转速等参数对分离效果有显著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这些参数,以获得最佳的分离效果。

此外,还需要考虑设备的选型和操作成本等因素。

2. 结论(1)油砂热水洗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地将油砂中的石油、水和固体颗粒进行初步分离。

油砂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油砂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油砂开采技术的研究 与应用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油砂开采技术的发展 历程
油砂开采技术的原理 与工艺流程
油砂开采技术的应用 领域与案例分析
油砂开采技术的优势 与局限性
油砂开采技术的发展 前景与展望
添加章节标题
油砂开采技术的发 展历程
19世纪末:开始使用蒸汽动力开采油砂 20世纪初:引入电力和内燃机技术,提高开采效率 20世纪中叶:发展出热力开采和化学开采技术 20世纪末:开始使用水力压裂技术,提高油砂开采率
适应性强:油 砂开采技术可 以适应各种地 质条件,具有 较强的适应性。
开采成本高:油砂开采需要大量的能源和设备投入,导致成本较高。
环境污染严重:油砂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资源浪费严重:油砂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废料,导致资源浪费严重。 技术难度大:油砂开采技术需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如地下压力控制、地 下水处理等。
油砂开采技术在化工领域的应用案例包括:加拿大油砂项目、委内瑞拉奥里诺科河 油田项目等。
油砂开采技术在金属冶炼领 域的优势
油砂开采技术在金属冶炼领 域的应用
油砂开采技术在金属冶炼领 域的案例分析
油砂开采技术在金属冶炼领 域的发展趋势
油砂开采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油砂开采技术在化工领域的应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水力压裂技术:通过高压水力压裂 岩石,提高油砂开采效率
火驱技术:通过燃烧部分油砂,降 低粘度,提高开采效率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利用蒸汽 降低油砂粘度,提高开采效率

水基提取技术用于油砂分离的研究进展

水基提取技术用于油砂分离的研究进展

水基提取技术用于油砂分离的研究进展摘要:油砂实际上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油气资源体系,其中所涉及到的分离技术已经成为了目前国内外研究学者的研究重点。

本篇文章主要针对目前世界上最为重要的油砂分离技术进行了分析,着重分析了水基提取技术的发展状态,以期为我国油砂分离工作的完善做出贡献。

关键词:油砂;水基提取;沥青;原子力显微镜引言在进行石油开采的过程中,油砂所涉及到的开采方式和传统石油开采工作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就现目前来说,开采技术最为成熟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使用蒸汽辅助重力驱的方式来针对深埋的油砂进行原位分离处理;第二种便是在距离地面位置较近的油砂贮藏区通过露天法进行开采。

而露天开采措施使用最为广泛的分离提取技术,便是水基提取技术,通过该技术能够将油砂中90%的沥青油采出。

下文主要针对谁集体去技术用语油砂分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1 油砂的结构特点及其水基提取的基本原理按照目前油砂矿藏的沙粒表面来看,可以划分成为油湿性油砂、水湿性油砂、中性油砂等几种形式,一般来说,水湿性油砂中所呈现出的固体组成有着较为良好的润湿特征,通常学者认为沥青油和沙粒层间位置,由于双电层斥力影响下,形成了稳定的水膜,进而衍生出了水湿性油砂。

但这一原理目前还没有完全证实。

水湿性油砂在进行开采的过程中,主要就是使用水基提取技术执行相应的分离回收处理工作,而在使用该技术的过程中,其中有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首先,要先针对水相体系中所存在的沥青油直接从沙粒表面上进行脱落处理;之后,脱附下来的沥青油便和鼓入到其中的气泡紧密的结合起来,进而上浮到水面位置上,在这一情况下便可以对沥青泡沫进行收集。

而油砂的水基分离处理是,通常都是在弱碱性的热水中来进行,在这一环境中,沥青油本身的漂浮性大幅度降低,并且逐渐开始在沙砾的表面位置上,形成沥青油滴,进而逐渐从固体上完全脱落。

在这其中,沥青油表现出的脱落难易程度,完全是由油砂、水、油这几个部分呈现出的张力决定的。

《油砂热水洗分离室内研究》范文

《油砂热水洗分离室内研究》范文

《油砂热水洗分离室内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油砂作为替代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油砂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油、水、砂的有效分离成为了关键问题。

油砂热水洗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分离方法,其通过高温高压的热水对油砂进行清洗,从而实现油、水、砂的分离。

本文旨在通过室内实验研究,深入探讨油砂热水洗分离技术的原理、方法及效果。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本实验所使用的油砂取自某油田,经过破碎、筛分等预处理后,得到粒度均匀的油砂样品。

实验中使用的热水为自来水经过加热得到。

2. 实验方法(1)将预处理后的油砂样品放入实验装置中;(2)通过加热装置将热水加热至设定温度;(3)将热水注入实验装置,对油砂进行清洗;(4)清洗后的油、水、砂分别进行收集与检测。

三、实验原理与过程油砂热水洗分离技术的原理是利用高温高压的热水对油砂进行清洗,使油、水、砂之间的黏附力降低,从而实现油、水、砂的有效分离。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随着温度的升高,油、水、砂的分离效果逐渐增强。

此外,我们还发现不同的粒度对分离效果也有一定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室内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温度下油、水、砂的分离效果数据。

同时,我们还对不同粒度的油砂进行了实验,以探究粒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2. 结果分析(1)温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油、水、砂的分离效果逐渐增强。

这主要是因为高温能够降低油、水、砂之间的黏附力,使它们更容易分离。

(2)粒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不同粒度的油砂在相同温度下,其分离效果存在差异。

一般来说,粒度较小的油砂更容易被热水清洗干净,从而得到较高的分离效果。

五、结论与展望通过室内实验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油砂热水洗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油、水、砂分离方法;2. 温度和粒度是影响油砂热水洗分离效果的关键因素;3. 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温度和减小粒度有助于提高油砂的分离效果。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油砂热水洗技术的优化方法,以提高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率与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崔 清军 ,李东胜 ,李晓鸥 ,谭 克 ,李春 笋
( 辽 宁石 油化 工大 学 , 辽 宁 抚顺 1 1 3 0 0 1 )

要 :对油砂成矿 特性进行 分析 ,并对油砂分离技术进展进行概述 。概括 了水洗分离技术 、溶剂抽提技
术 、超声波辅助分离技术 、热解干馏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等室 内研究及其分离原理。对各种油砂分离方法的优 劣及发 展发向进 行讨论 。 关 键 词 :油砂 ;成矿特性 ;分离技术
第4 2卷第 2期 2 0 1 3 年2 月 当 代 化 Nhomakorabea工
C o n t e mp o r a r y C h e mi c a l I n d u s t r y
V O ] . 4 2 . N 0 . 2 F e b r u a r y, 2 0 1 3
国内外 油砂分 离技术研 究
CU / Qi n g - j u n ,L I Do n g — s h e n g ,L I Xi a o — O U , Ⅳ ,L I C h u n — S I I F I
( Li a o n i n g S h i h u a Un i v e r s i t y , Li a o n i n g F u s h u n 1 1 3 0 0 1 , Ch i n a )

其 中还有一部分水和其他杂质 。其成分 比例 大致 为: 其中油砂油 砂沥青) 的质量比约为 4 %~ 2 0 %, 非结 合水 约 占 1 % ~6 %, 无机 质f 以硅 酸盐 和碳 酸盐 为 主1 约占8 0 % ~9 0 %。 具体 的油 砂矿 品质划 分标 准 是 :富矿的油砂油含量要求高于 1 0 %,而贫矿则一 般小 于 6 % 。 。 当然 如果 油砂 资 源开采 地 区不一样 , 其 中各 成 分 的 比例 可能不 尽 相 同。其 中我 国 内蒙 古 的油砂含沥青约 1 2 %~1 5 %, 含水约 1 %~ 3 %,其 余 为二 氧化 硅 等矿 物 质 。 印尼 油 砂 矿 中含 油 砂 油 2 0 %~3 0 %,含水量 1 0 %~ 2 0 %,其余都为碳酸盐 和杂质 。 油 砂 油 在 常规 条 件 下 粘度 是 超 过 超 过 1 X 1 0 4 mP a・ S ,油 品密度 也是 大 于 1 g / c m ,所 以流动性 极差 ,对 开采 带来 了很 大 的困难 ,尽管采 用一 般开 采 稠油 的方法 获 取油砂 沥 青也是 不可 行 的 。
Ab s t r a c t :M e t a l l o g e n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 o i l s a n d we r e a n a l y z e d, a n d s e p a r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a n d s e p a r a t i o n p r i n c i p l e s o f t h e o i l s a n d we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s u c h a s wa s h i n g s e p a r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s o l v e n t e x t r a 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 u l t r a s o n i c a s s i s t e d s e p a r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S O o n .At l a s t , Ad v a n t a g e s a n d 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 o f t h e s e s e p a r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we r e d i s c u s s e d a s we l l a s t h e i r d e v e l o p me n t d i r e c t i o n . Ke y wo r d s : Oi l s a n d; M e t a l l o g e n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S e p a r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近些年 , 油气资源的 日益紧缺己成为严重制约 我 国 国 民经 济 和 社 会 可 持 续 性 发 展 的重 大 问题 。 据有关资料… 显示 ,2 0 1 2年国内石油需求将继续增 加, 可能达 到 4 . 9 3亿 t , 同 比增 长 5 %, 略高 于 2 0 1 1 年 。2 0 1 1年 我 国 原 油 进 口量 超 过 了 总 需 求 量 的 5 5 %, 估 计在 2 0 1 2年 我 国原油 进 口的依 存度 将上 升 到5 7 %。 目前 ,油 页岩 、重 质原 油 、油 砂及 超重 原 油等被 I E A( 国际能源机构 ) 称为非常规石油资源 0 并且他们认为非常规石油 的供应和利用对未来 世界能源的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随着常规能源的 日 益枯竭, 寻找新 的替代资源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发展非常规石油资源一油 砂就 成 为一个 后 石油 时代 的 大趋势 。开发 油砂 资源 符合 国家能源政策, 对确保我国的能源安全具有重 要 的战 略意 义 。在 目前 的技 术条 件下 ,油 砂分 离 的 主要 方法 有 :热水 碱 洗提 取法 ,有 机溶 剂提 取法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6 7 1 — 0 4 6 0( 2 0 1 3) 0 2 — 0 1 9 3 — 0 4 中图分 类号 :T E 3
Re s e a r c h o n Oi l - s a nd S e pa r a t i o n Te c h no l o g i e s a t Ho me a nd Abr o a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