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偏振光的观测与研究》教学内容

大学物理实验《偏振光的观测与研究》教学内容
大学物理实验《偏振光的观测与研究》教学内容

大学物理实验《偏振光的观测与研究》

实验3.8 偏振光的观测与研究

偏振光的理论意义和价值是,证明了光是横波。同时,偏振光在很多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偏振现象应用在摄影技术中可大大减小反射光的影响,利用电光效应制作电光开关等。

【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对光波传播规律的认识。

2.掌握偏振光的产生和检验方法。

3.观察布儒斯特角及测定玻璃折射率。

4.观测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

【实验仪器】

光具座、激光器、光点检流计、起偏器、检偏器、1/4波片、1/2波片、光电转换装置、观测布儒斯特角装置、带小孔光屏、钠光灯。

【实验原理】

按照光的电磁理论,光波就是电磁波,电磁波是横波,所以光波也是横波。在大多数情况下,电磁辐射同物质相互作用时,起主要作用的是电场,因此常以电矢量作为光波的振动矢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0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

量。其振动方向相对于传播方向的一种空间取向称为偏振,光

的这种偏振现象是横波的特征。

根据偏振的概念,如果电矢量的振动只限于某一

确定方向的光,称为平面偏振光,亦称线偏振光;

如果电矢量随时间作有规律的变化,其末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的轨迹呈椭圆(或圆),这样的光称为椭圆

偏振光(或圆偏振光);若电矢量的取向与大小都随时间作无规

则变化,各方向的取向率相同,称为自然光,如图3-26所示;

若电矢量在某一确定的方向上最强,且各向的电振动无固定相位

关系,则称为偏振光。

1.获得偏振光的方法

(1)非金属镜面的反射,当自然光从空气照射在折射率为n

的非金属镜面(如玻璃、水等)上,反射光与折射光都将成为部

分偏振光。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特定值φ0时,镜面反射光成为

完全偏振光,其振动面垂直于射面,这时入射角φ称为布儒斯特

角,也称起偏振角,由布儒斯特定律得:

0tan n φ= (3-51)

其中,n 为折射率。

图3-26 自然光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2)多层玻璃片的折射,当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入射到叠在

一起的多层平行玻璃片上时,经过多次反射后透过的光就近似于

线偏振光,其振动在入射面内。

(3)晶体双折射产生的寻常光(o 光)和非常光(e 光),

均为线偏振光。

(4)用偏振片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线偏振光。

2.偏振片、波片及其作用

(1)偏振片

偏振片是利用某些有机化合物晶体的二向色性,将其渗入透

明塑料薄膜中,经定向拉制而成。它能吸收某一方向振动的

光,而透过与此垂直方向振动的光,由于在应用时起的作用不

同而叫法不同,用来产生偏振光的偏振片叫做起偏器,用来检

验偏振光的偏振片叫做检偏器。

按照马吕斯定律,强度为I 0的线偏振光通过检偏器后,透射

光的强度为:

θ20cos I I = (3-52)

式中θ为入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检偏器偏振化方向之间的

夹角,显然当以光线传播方向为轴转动检偏器时,透射光强度I

发生周期性变化。当θ=0°时,透射光强最大;当θ=90°时,透射

光强为极小值(消光状态);当0°< <90°时,透射光强介于最大和最小之间。

自然光通过起偏器后可变为线偏振光,线偏振光振动方向与起偏器的透光轴方向一致。因此,如果检偏器的透光轴与起偏器的透光轴平行,则在检偏器后面可看到一定光强,如果二者垂直时,则无光透过,如图3-27所示。其中(a)图为起偏器透光轴P1与检偏器透光轴P2平行的情况;(b)图为起偏器透光轴P1与检偏器透光轴P2垂直的情况。此时透射光强为零,此种现象称为消光。在实验中要经常利用“消光”现象来判断光的偏振状态。

图3-27 偏振光

(2)波片

波片也称相位延迟片,是由晶体制成的厚度均匀的薄片,其光轴与薄片表面平行,它能使晶片内的o光和e光通过晶片后产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4

生附加相位差。根据薄片的厚度不同,可以分为1/2波长片,

1/4波长片等,所用的1/2、1/4波长片皆是对钠光而言的。

当线偏振光垂直射到厚度为L ,表面平行于自身光轴的单轴晶

片时,则寻常光(o 光)和非常光(e 光)沿同一方面前进,但传

播的速度不同。这两种偏振光通过晶片后,它们的相位差φ为: ()o e 2π

n n L ?λ=- (3-53)

其中,λ为入射偏振光在真空中的波长,n o 和n e 分别为晶片

对o 光e 光的折射率,L 为晶片的厚度。

我们知道,两个互相垂直的,同频率且有固定相位差的简谐

振动,可用下列方程表示(通过晶片后o 光和e 光的振动):

()e o sin sin X A t Y A t ωω?=???=+??

从两式中消去t ,经三角运算后得到全振动的方程式为:

222222cos sin e o e o X Y XY A A A A ??++= (3-54)

由此式可知;

①当?=K π(K = 0,1.2.……)时,为线偏振光。

②当()π212K ?=+(K = 0,1.2.……)时,为正椭圆偏振光。在A o = A e 时,为圆偏振光。

③当?为其他值时,为椭圆偏振光。

在某一波长的线偏振光垂直入射于晶片的情况下,能使o 光

和e 光产生相位差?= (2K + 1)π(相当于光程差为λ/2的奇数

倍)的晶片,称为对应于该单色光的二分之一波片(λ/2波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5 片),与此相似,能使o 光和e 光产生相位()π212

K ?=+(相当于光程差为λ/4的奇数倍)的晶片,称为四分之一波片(λ/4波

片)。本实验中所用波片(λ/4)是对6328A (H e -N e 激光)而言

的。

如图3-28所示,当振幅为A 的线偏振光垂直入射到λ/4波片

上,振动方向与波片光轴成θ角时,由于o 光和e 光的振幅分别

为A sin θ和A cos θ,所以通过λ/4波片后合成的偏振状态也随角

度θ的变化而不同。

① 当θ=0°时,获得振动方向平行于光轴的线偏振光。

② 当θ=λ/2时,获得振动方向垂直于光轴的线偏振光。

③ 当θ=λ/4时,A e = A o 获得圆偏振光。

④ 当θ为其他值时,经过λ/4波片后为椭圆偏振光。

3.椭圆偏振光的测量

椭圆偏振光的测量包括长、短轴之比及长、短轴方位的测

定。如图3-29所示,当检偏器方位与椭圆长轴的夹角为?时,则

透射光强为:

222212cos sin I A A ??=+

图3-28

大学物理实验预习报告(力学基本测量)

大学物理实验预习报告

实验原理及仪器介绍: 圆柱体密度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H D m V m 2 4πρ== (1) 液体密度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 水 水 待测液体待测液体水 水 待测液体 待测液体 m m m m ρρρρ?= ?= (2) 实验仪器: 1.游标卡尺 如图1所示,游标卡尺有两个主要部分,一条主尺和一个套在主尺上并可以沿它滑动的副尺(游标)。游标卡尺的主尺为毫米分度尺,当下量爪的两个测量刀口相贴时,游标上的零刻度应和主尺上的零位对齐。 如果主尺的分度值为a ,游标的分度值为b ,设定游标上n 个分度值的总长与主尺上( n-1 )分度值的总长相等,则有 a n n b )1(-= (3) 图1 游标卡尺示意图

主尺与副尺每个分度值的差值即游标尺的分度值,也就是游标尺的精度(最小读数值): - =-a b a n a n a n =-)1( (4) 常用的三种游标尺有50,20,10=n ,即精度各为、、。 游标尺的读数方法是:先读出游标零线以左的那条线上毫米级以上的读数L 0,即为整数值;然后再仔细找到游标尺上与主尺刻线准确对齐的那一条刻线(该刻线的两边不对齐成对称状态),数出这条刻线是副尺上的第k 条,则待测物的长度(即为小数值)为 n a k L L ? +=0 (5) 图2是50=n 分度游标卡尺的刻度及读数举例。图上读数: 00.0215.00120.0515.60L L k mm =+?=+?= 图2 游标卡尺读数示意图 螺旋测微器 如图3所示,螺旋测微器是在一根测微螺杆上配一螺母套筒,上有分度的标尺。测微螺杆的后端连接一个有50个分度的微分套筒,螺距为50mm 。当微分套筒转过一个分度时,测微螺杆就会在螺母套筒内沿轴线方向改变。也就是说,螺旋测微器的精密度(分度值)是。由此可见,螺旋测微器是利用螺旋(测微螺杆的外螺纹和固定套筒的内螺纹精密配合)的旋转运动,将测微螺杆的角位移转变为直线位移的原理实现长度测量的量具。 图3 螺旋测微器示意图 在使用螺旋测微器时,应该检查零线的零位置,当螺杆的一端与测砧相接触时,往往会0

浅谈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设计

浅谈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设计 【摘要】大学物理实验是高等院校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实施新型实验教学方式已成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的热点。本文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对该实验教学模式中的“完善实验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创新能力;教学模式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凡是物理学的概念、规律及公式都是以客观实验为基础的,即物理理论绝不能脱离物理实验的验证。大学物理实验作为大学生进校后的第一门科学实验课程,不仅应让学生受到严格的、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综合能力。因而实验教学应该面对时代的发展、科技进步的新趋势和新挑战不断有所改变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知识和科学素质越来越高的要求[1]。为了搞好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教师必须重视和研究实验教学。首先,要进行完善的实验教学设计,确定明确的实验目标;其次,要提供开放的实验环境和及时的辅导,让学生不断自主地进行实验探索并获得成就感;再次,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对实验的探索兴趣和重视[2-3]。本文对如何完善实验教学设计结合我院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是消化理论知识验证知识的过程它有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方法和技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物理实验将在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以素质教育为目的,建立物理实验课程新体系 课程体系重新设置的重点是: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把“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贯穿整个实验教学改革过程。实验课程体系的设计必须让学生系统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打好基础;同时还必须与现代科学技术接轨,现代科技成果与经典课程内容相互渗透,是在对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时应充分给以关注的问题。 2 授课对象起点分析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针对全体工科专业开设,开设时间在大学第二、三学期。学生为地方高考青年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经过大学第一学期物理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大学物理的一般规律和一般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对常见物理现象具有感性认识和一般的理性理解。本科学生总体知识水平较好,但动手能力一般,实操经验不强,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学习大

大学物理实验:长度测量13页word文档

长度测量 长度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许多其他的物理量也常常化为长度量进行测量;如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就是确定水银柱面在温度标尺上的位置;测量电流或电压就是确定指针在电流表或电压表标尺上的位置等。因此,长度测量是一切测量的基础。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测量长度的仪器有: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读数显微镜等。通常用量程和分度值表征这些仪器的规格。量程表示仪器的测量范围;分度值表示仪器所能准确读到的最小数值。分度值的大小反映了仪器的精密程度。一般来说,分度值越小,仪器越精密。 【实验目的】 1. 掌握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读数显微镜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学习正确读取和记录测量数据; 3. 掌握数据处理中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及表示测量结果的方法; 4.熟悉直接和间接测量中的不确定度的计算. 【实验仪器】 不锈钢直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读数显微镜,铁环、细金属丝、钢珠 【实验原理】 一、游标卡尺 用普通的米尺或直尺测量长度,只能准确地读到毫米位。毫米以下的1位要凭视力估计,实验中要使读数准确到0.1mm或更小时,一般采用游标

游标上分度格数 主尺上最小分度值== -=y m x y x 1δ卡尺和螺旋测微计。 1.游标卡尺的结构 游标卡尺又叫游标尺或卡尺,它是为了使米尺测量的更准确一些,在米尺上附加了一段能够滑动的有刻度的小尺,叫做游标。利用它可将米尺估读的那位数值准确地读出来。因此,它是一种常用的比米尺精密的测长仪器。利用游标卡尺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孔深及内外直径等。 游标卡尺的外形如图4-1-1所示。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与量爪AA ’相连的主尺D ;与量爪BB ’及深度尺C 相连的游 标E 。游标E 可紧贴着主尺D 滑动。量爪A 、B 用来测量厚度和外径,量爪A ’、B ’用来测量内径,深度尺C 用来测量槽的深度,他们的读数值都是由游标的0线于主尺的0线之间的距离表示出来。 2.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 游标卡尺在构造上的主要特点是:游标刻度尺上m 个分格的总长度和主刻度尺上的(m -1)个分格的总长度相等。设主刻度尺上每个等分格的长度为y ,游标刻度尺上每个等分格的长度为x ,则有 mx =(m -1)y (4-1-1) 主刻度尺与游标刻度尺每个分格的差值是 图4-1-1 游标卡尺 (4-1-2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doc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72201008/72201009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 英文名称: 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s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 72学时 学分: 2分 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物理实验课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教育的入门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习物理实验基础知识 的同时,受到严格训练,掌握初步的实验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并掌握一些基本仪器的使 用方法。 三、实验项目与类型 力学部分

热学部分 电磁学学部分

光学部分 四、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基础知识 测量与误差,主要讲述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 力学部分 实验一长度的综合测量 1.目的要求 练习使用测长度的几种常用仪器,练习做好记录和计算不确定度。 2.方法原理 用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测滚珠的直径和圆柱管的内外半径和高度。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滚珠、圆柱管。 4.掌握要点 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的使用方法及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 5.实验项目: (1)用游标卡尺测圆柱管的内外半径及高度,并计算其体积。 (2)用螺旋测微仪测滚珠的直径。 (3)不确定度的计算。 实验二单摆 1.目的要求 用停表和米尺,测单摆的周期和摆长,并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 2.方法原理

g l T π2= ()()2 22)(?? ? ??+??? ??=t t u l l u g g u 。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单摆、停表、钢尺。 4.掌握要点 测量单摆周期的注意事项、重力加速度的不确定度的计算。 5.实验项目: (1)用游标卡尺测小球的直径。 (2)用钢尺测悬线的长度。 (3)用停表测单摆的周期(不改变摆长,测5次,每次30个周期的时间) (4)计算重力加速度和它的不确定度。 (4)改变摆长,测单摆的周期,用作图法算出重力加速度。 实验三 测重力加速度 1.目的要求 掌握几种测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2.方法原理 自己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自由落体装置、数字毫秒计、光电计时装置 ,单摆 气垫导轨。 4.掌握要点 掌握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5.实验项目: (1)根据原理设计实验方案。 (2)记录实验数据 (3)数据处理及不确定度的计算。 实验四 密度的测定 1.目的要求 熟练掌握物理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掌握静力称衡法和比重瓶法。 2.方法原理 v m = ρ,质量用天平称量,体积用阿基米德定律求出。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物理天平,游标卡尺、比重瓶,小烧杯、温度计、酒精、不规则玻璃块。 4.掌握要点 物理天平的调节和方法、测量密度的两种方法:静力称衡法和比重瓶法。 5.实验项目: (1)学习调整和使用物理天平。 (2)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固体的密度。 (3)用比重瓶法测酒精的密度。 实验五 拉伸法测杨氏弹性模量 1.目的要求 用伸长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学习光杠杆原理并掌握使用方法。

大学物理实验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可以减小随机误差 B.多次测量可以消除随机误差 C.多次测量可以减小系统误差 D.多次测量可以消除系统误差 2.用分度值为0.05的游标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下面读数正确的是() A.12.63mm B.12.64mm C. 12.60mm C.12.635mm 3.牛顿环测曲率半径实验中,观测到的同心干涉圆环的疏密分布是什么() A.均匀分布 B. 从内到外逐渐变得稀疏 C.从内到外逐渐变得密集 D.无规律的 4.0.070的有效数字有() A.1位 B.2位 C.3 位 D.4位 5.某电流值的测量结果为I=(30.55±0.05)mA,则下面关于被测电流的真值I0的哪种理解是正确的( ) (A) I0=30.55mA (B) I0=30.50mA或I0=30.60mA (C) 30.50mA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4长度测量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 1.掌握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和移测显微镜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2.根据仪器的精度和有效数字的定义,正确记录原始数据。 3.掌握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并用不确定度报告测量结果。 实验仪器: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移测显微镜、滚珠、圆管、毛细管、铝块。 实验原理: 1. 游标卡尺 普通测长度的尺子其准确度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由于其分度值(即仪器能准确鉴别的最小量值)较大。例如米尺的分度值为1mm 而不能更小,否则,刻度线太密将无法区分。为此,在主尺上装一个能够沿主尺滑动的带有刻度的副尺,称为游标,这样的装置称为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的结构如图1 所示。主尺 D 是一根钢制的毫米分度尺,主尺头上附有钳口 A 和刀口A ′,游标E 上附有钳口 B 、刀口 B ′ 和尾尺 C ,可沿主尺滑动。螺丝F 可将游标固定在主尺上,当钳口AB 密接时,则刀口 A ′B ′对齐,尾尺C 和主尺尾部也对齐,主尺上的0线与游标上的0线重合。 图1 游标卡尺 钳口AB 用来测物体的长度及外径,刀口 A ′B ′用来测物体的内径,而尾尺C 则用来测物体的深度。它们的读数值,都是表示游标的0线与主尺的0线之间的距离。 游标卡尺的规格有多种,其精密程度各不相同,但不论哪一种,它的原理和读数方法都是一样的。常用游标尺的设计,在游标尺上刻有m 个分格,游标上m 个分格的总长,正好与主尺上(m –1)个分格的总长相等,如果用 y 表示主尺上最小分格的长度,x 表示游标上每一小格的长度,则 (m –1)y = mx 所以,主尺与游标上每个分格长度的差值是 m y x y = - 这个量就是游标卡尺的分度值。通常主尺最小分格y 都为1mm ,因此,游标的分格数越多,分度值就越小,卡尺的精密度就越高。 常用的游标卡尺的分度值有0.1mm 、0.05mm 、0.02mm 三种。 利用游标卡尺测物体的长度时,把物体放于钳口之间,游标右移。游标0线对准主尺上某一位置,毫米以上整数部分l 0可以从主尺上直接读出,毫米以下部分△l 从副尺上读出。

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附件2: 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相互作用及其转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许多部门,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在人类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物理学展现了一系列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影响着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基本认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是人类文明的基石,在人才的科学素质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物理学本质上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是科学实验的先驱,体现了大多数科学实验的共性,在实验思想、实验方法以及实验手段等方面是各学科科学实验的基础。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物理实验课是高等理工科院校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修基础课程,是本科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 物理实验课覆盖面广,具有丰富的实验思想、方法、手段,同时能提供综合性很强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它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适应科技发展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实践类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课程的具体任务是: 1.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基本素质,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 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2.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主动的探索精 神,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爱护公共财产的优良品德。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大学物理实验应包括普通物理实验(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具体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如下: 1.掌握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基本能力。 (1)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能逐步学会用不确定度对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结果进行评估。 (2)处理实验数据的一些常用方法,包括列表法、作图法和最小二乘法等。随着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的普及,应包括用计算机通用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的基本方法。 2.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例如:长度、质量、时间、热量、温度、湿度、压强、压力、电流、电压、电阻、磁感应强度、光强度、折射率、电子电荷、普朗克常量、里德堡常量等常用物理量及物性参数的测量,注意加强数字化测量技术和计算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3.了解常用的物理实验方法,并逐步学会使用。 例如:比较法、转换法、放大法、模拟法、补偿法、平衡法和干涉、衍射法,以及在近代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的广泛应用的其他方法。 4.掌握实验室常用仪器的性能,并能够正确使用。 例如:长度测量仪器、计时仪器、测温仪器、变阻器、电表、交/直流电桥、通用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分光仪、光谱仪、常用电源和光源等常用仪器。 各校应根据条件,在物理实验课中逐步引进在当代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中广泛应用的现代物理技术,例如,激光技术、传感器技术、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光电子技术、结构分析波谱技术等。 5.掌握常用的实验操作技术。

大学物理实验小论文

大学物理实验小论文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大学物理实验小论文 班级姓名学号 摘要:主要介绍我在本次大学物理实验中获得的知识与体会。 关键词:认识体会数据处理总结 一、对大学物理实验的认识 大学物理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课,其目的是培养我们掌握实验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培养我们严谨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别是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综合能力;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对于我们将来独立从事实际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大学物理实验中的体会 1、养成实验前预习的好习惯。 实验时,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高效率地完成实验,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需要认真地预习,才能在课上更好的学习,收获的更多、掌握的更多。根据实验教材的相关内容,弄清楚所要进行的实验的总体过程,弄懂实验的目的,基本原理,了解实验所采用的方法的关键与成功之处;思考实验可能用到的相关实验仪器,对照教材所列的实验仪器,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正确的操作步骤,特别是要注意那些可能对仪器造成损坏的事项。然后写预习报告,包括目的,原理,仪器,操作步骤等。

2、上课时认真听老师做讲解,切记老师所讲的重点内容。 记下老师实验指导的内容有助于自己实验时避免犯错及实验报告的书写。 3、大学物理实验培养了我做事的耐心与细心。 课堂操作时需要严格的遵守实验的各项原则,要将仪器放置在合理的位置,以方便使用和确保安全。读数,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尤其是对一些精度比较高的仪器,读数一定要按照正确的读数方法并且一定要细心。对于数据的记录,则要求我们要有原始的数据记录,它是记载物理实验全部操作过程的基础性资料。 4、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现在,大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大学物理实验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这一平台。每个实验我都亲自去做,不放弃每次锻炼的机会。 三、大学物理实验数据处理 1、作图法 选取适当的自变量,通过作图可以找到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并便于找出其中的规律,确定对应量的函数关系。作图法是最常用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之一。 描绘图象的要求是:①根据测量的要求选定坐标轴,一般以横轴为自变量,纵轴为因变量。坐标轴要标明所代表的物理量的名称及单位。②坐标轴标度的选择应合适,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基本测量

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_____ 大学物理实验(一)_________ 实验名称:实验1 基本测量___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 课程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号:16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 报告人: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实验地点__________ 科技楼906 __________ 实验时间:______ 年_______ 月 ____ 日星期________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四、实验容和步骤 五、数据记录 1用游标卡尺R测量圆筒的外径D径d、和高H 表1

2、用螺旋测微计测量粗铜丝、细铜丝的直径表2单位:________ 千分尺零点:____________ 千分尺基本误差:_____________ 六、数据处理: 1、计算圆筒的外径D ,并计算D(5分) 2、计算圆筒的径d ,并计算d(5 分)

2 3、计算圆筒的高 H ,并计算 H (5分) 4、计算粗铜丝直径 D 1及 D 1 (6分) 5、计算细铜丝直径 D 2及 D 2 (6分) 6、间接量B D 1D 2 D 1 D 2 ,计算B 的平均值、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 (5 分) 提示: D 2 D i D 2

七、实验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果1: 圆筒的外径: D P = D D ( ) 实验结果2: 圆筒的径:d P = d d ( ) 实验结果3: 圆筒的高:H P = H H ( ) 实验结果4: 粗铜丝的直径: D i P = D i D i ( ) 实验结果5: 粗铜丝的直径: D2 P = D2 D2 ( ) 实验结果讨论:6: B P = B B ( )

大学物理实验-驻波实验(原始数据与分析)

1、调节震动频率测横波波速数据记录 线密度m kg /10322.03-?=ρ;砝码质量m=40g ;张力F=0.39N ;弦长l=0.6m 。 半波数n 1 2 3 4 5 6 平均值 频率/Hz 36 61 84 111 147 167 )./(21-=s m n l γ γ 43.2 36.6 33.6 33.3 35.28 33.4 36.4 2、调节弦长测横波波速数据记录 线密度m kg /10322.03-?=ρ;砝码质量m=40g ;张力F=0.39N ;频率γ=150Hz 。 半波数n 1 2 3 4 5 6 平均值 l/m 0.12 0.24 0.36 0.48 0.60 0.72 )./(21-=s m n l γ γ 36 36 36 36 36 36 36 3、弦线上横波波长与张力关系测量数据记录 线密度m kg /10322.03-?=ρ;频率γ=150Hz 。 砝码质量m/kg 310- 20 30 40 50 60 70 张力F/N 0.2 0.3 0.4 0.5 0.6 0.7 半波数n 3 4 4 4 4 4 弦长l/m 0.216 0.353 0.394 0.429 0.477 0.498 波长m /λ 0.144 0.1765 0.197 0.2145 0.2385 0.249 λln -1.9 -1.7 -1.6 -1.5 -1.4 -1.3 F ln -1.6 -1.2 -0.9 -0.7 -0.5 -0.4 思考题答案: 1、1 3 .8.3410 322.039.0--=?= = s m F v ρ 2、图略。由图得斜率53.07 .11 .10.2=-+-=a 截距b=-1.1 理论值a=0.5 b=-0.99 相对误差:%6%1005.05.053.01=?-= E %11%10099 .099 .01.12=?-+-=E 3、原因: ①存在空气阻力 ②弦长长度的精确度 ③拨弦的方式和计算机采样的步数 改进:①在真空环境下完成②多次取值减少误差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大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大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认识与实践摘要:大学物理实验课是理工科学生的一门基础课。对每一位教师而言, 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是每一位实验课教师探究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 从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谈了自己几点体会。 关健词:物理实验教学;实验兴趣;教学效果;综合素质 一、引言 大学物理实验是学生接受大学教育最早接触到的一门系统而全面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验基础教育课程。大学物理实验的特点在于它具有普遍性(力、热、电、光) 、基本性(一切实验的基础) 、通用性(适用于一切领域),把高、精、尖的科研实验分解,绝大部分与常见、常做的普通物理实验有关,所以学好大学物理实验课就为学生今后从事任何科技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同时, 大学物理实验课又是一系列后续专业实验课的重要基础。通过物理实验课,可以培养学生周密实验设计、精确科学测量、熟练操作仪器、准确数据计算和处

理能力。物理实验技能是学生今后进行其它实验和从事科技工作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 有部分学生对实验课不重视, 认为实验课枯燥、没有兴趣, 上课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和示范做实验。做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不去分析,等待老师解决。实验报告照抄实验讲义, 实验只是机械的操作实验仪器, 被动地接受知识, 没有发挥自己的 自主学习积极性。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学生对如此重要的环节不予重视? 我们分析,其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随着 __的不断发展,社 会对同学们的计算机、英语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同学们会自觉不自 觉地在它们上面花费大量的时间,另外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很 多同学选择考研,对于考研要考的科目如英语、数学等课程,不用老师督促他们也会加紧学,此外他们还要应付专业课等等。因此,大部分同学们自然而然地将物理实验放到了比较次要的位置。其次是有的同学就怕动手做实验,有的同学在高中基本没有做过实验,特别是有些女 学生畏电如虎,实验仪器根本就不敢摸。还有就是传统的实验课教学 方法上有问题,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如何转变学生对实验课的态度,启发他们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实验操作技能乃至创新 精神,是摆在全国各高校教学部门和物理实验室面前的现实问题。针 对这一问题,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 我们根据具体实验内容,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x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1. 课程名称(中文):物理实验英文名称:Physics Experiments 2.课程编码: 01000102 3.课程类别:基础独立设课 4.课程要求:必修基础实验 5.课程属性:独立设课 6.课程总学时:总学分: 7.实验学时: 51 学时总学分: 1.5学分 8.应开实验学期:第 2 学期至第 3 学期 9.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信息 与计算科学。 10.先修课程:大学物理 11. 编写人:徐子湘俸永格编写日前:2005年9月1日 一、实验课程简介 物理学是实验科学,物理规律的研究都是以严格的实验为基础,实验与数学分析相结合是 物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特点。物理实验是大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训练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实验过程中,通过理论的运用与现象的观测分析,充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提高学生综 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本实验课程需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大学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能根据需要选学参考书,查阅手册,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 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 (1)学生通过实验学习物理实验的基本理论、典型的实验方法及其物理思想。 (2)获得必要的实验知识和操作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工作能力、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树立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 2、本实验课程应达到下列要求: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大学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能根据需要选学参考书,查阅手册,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大学物理实验复习资料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大学物理实验复习资料 复习要求 1.第一章实验基本知识; 2.所做的十二个实验原理、所用的仪器(准确的名称、使用方法、分度值、准确度)、实验操作步骤及其目的、思考题。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1.指出下列情况导致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还是系统误差 ⑴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面不垂直。——————————该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⑵ 将待测物体放在米尺的不同位置测得的长度稍有不同。——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⑶ 天平平衡时指针的停点重复几次都不同。——————该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⑷ 水银温度计毛细管不均匀。——————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⑸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根据欧姆定律R x=U/I,电流表内接或外接法所测得电阻的阻值与实际值不相等。———————————————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2.指出下列各量为几位有效数字,再将各量改取成三位有效数字,并写成标准式。 测量值的尾数舍入规则:四舍六入、五之后非零则入、五之后为零则凑偶 ⑴ cm ——四位有效数字,×10cm 。 ⑵ cm ——五位有效数字,, -2 ⑷ ——五位有效数字,×10-1m , ⑸ kg ——五位有效数字,, ⑹ g ——五位有效数字,×103g , ⑺ s;——四位有效数字,×102s , ⑻ s ——四位有效数字,×10-1s , ⑼ ×10-3 m. ——四位有效数字,×10-3m ⑽ ℃ ——四位有效数字,×10℃ 3.实验结果表示 ⑴ 精密天平称一物体质量,共称五次,测量数据分别为:,,,,,试求 ① 计算其算术平均值、算术平均误差和相对误差并写 出测量结果。 ② 计算其测量列的标准误差、平均值标准误差和相对 误差并写出测量结果。 解:算术平均值 = m3 612 3 5 15 1 . ≈ ∑ =i i m (g) 算术平均误差m ? = - =∑ = 5 1 5 1 i i m m = 00003(g) 相对误差m m E m ? = ==≈ 用算术平均误差表示测量结果:m = ±(g) 测量列的标准误差 ()()()( 1 5 3 2 6123 3 6121 3 2 6123 3 6122 3 2 6123 3 6127 3 - + - + - + - =. . . . . . =(g) 经检查,各次测量的偏差约小于3σ,故各测量值均 有效。 平均值的标准误差5 0003 0. = = n m σ σ ≈(g) 相对误差

《大学物理实验A》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实验》(A类)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编号:实验学时:实验学分: 面向专业:非物理学本科 一、本实验课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一)课程性质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独立的、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受到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基本训练的开端,是理工科类专业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训练的重要基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和物理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既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又有各自的任务和作用。 (二)课程的任务与目的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物理量的测量,学习物理实验知识,加强对相关物理学原理的理解。 2、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 ①能自行阅读实验教材或资料,作好实验前的准备; ②借助教材或仪器说明书能正确使用仪器; ③能够运用物理理论对实验现象进行初步分析; ④能正确记录数据,掌握列表法、作图法和遂差法等数据处理方法,初步具备处理数据、分析 结果、用不确定度表示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能撰写完整规范的实验报告;了解 并学会使用本课程的网上教学系统。 ⑤能够完成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3、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质,要求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遵守纪律、爱护公共财产的优良品质。 4、掌握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为后继的实验课程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二、本实验课的基本理论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的一门必修课,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本实验课是基于大学物理理论的重于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实验课程。 (一)误差基本理论(在绪论课中介绍,并在各实验的学习中逐步掌握): 1、测量与误差的基本知识 2、测量的不确定度和测量结果评定 3、有效数字 4、数据处理方法(列表法、作图法和逐差法) (二)各实验原理所依据的物理理论知识 1、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近代物理的基本知识 2、各实验的设计思想和基本原理 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实行分层次教学:基础(必做)实验教学→开放(选做)实验教学 1、基础实验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对于基础(必做)实验的教学要求: (1)由指导教师讲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基本要求、目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2)分组实验,循环进行,基本实验每人一套设备,每位教师同时指导学生人数一般为20-25人,每个实验3学时,由教师指导、学生独立操作完成。 (3)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并撰写实验预习报告,遵守实验课守则,认真实验,按时完成实验报

物理实验知识点整理

实验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1、选用的尺子量程应尽量大于被测物体 2、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 持平行 3、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4、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还必须注明测量单位 5、常用的特殊测量法:累积法(例如:测量纸的厚度),化曲为直法(测量花 坛圆周、硬币周长等) 实验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v=s/t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金属片,停表,刻度尺,木块 斜面(增加坡的长度,减小坡度可以减小测量时间误差,但是坡度不能过小,否则会导致实验失败1,测出的平均速度过于接近2,小车无法下滑)金属片(阻挡小车、便于测量时间) 刻度尺(这里使用的是量程较大的刻度尺,注意不是卷尺) 实验过程: 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通过 的路程s1并记录(测出的应该是计时开始时车头到计时结束车头的距离,而不是斜面长度) 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下到装机金属片的时间t1 3、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v=s/t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 v1 4、将金属片移动到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5、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 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实验三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1、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一般 情况下容器底温度高于液体温度)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因为温度计最直接显示的是温度计内液体的温度,所以要等温度计内液体温度与被测液体温度一致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 平(仰视读数偏低,俯视读数偏高) 4、注意事项:a、测量前先估计温度值,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b、记录温度 时,不用估读,但是要单位;c、注意是零度以上还是零度以下 实验四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石棉网、烧杯、试管、秒表、搅拌器、水、海波等 酒精灯(不能吹灭,要用盖子盖灭;不能用一盏酒精灯点燃另外一盏酒精灯;用外焰加热) 石棉网(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搅拌器(使海波均匀受热) 烧杯、试管和水(把试管放在热水中加热(水浴加热),使海波均匀受热)安装顺序:自下而上,以酒精灯外焰为基准

中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比较与分析

中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比较与分析 摘要:本文根据对美国及国内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概况的了解,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大学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手段等方面的差异。总结出美国的大学在培养学生创造性综合能力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方面,并提出一些加快我国高校物理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键词:物理实验;美国大学;教学模式 一、教学理念 美国大学十分重视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师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很活。这与美国教育中鼓励冒尖、创新、标新立异是分不开的。教师主要是提出问题、启发思路和引导争论,绝不“抱”着学生走。物理实验的目的不只是教学生使用各种仪器设备,也不仅是让学生学会一些实验的方法与手段,而是让学生在实验中既动手又动脑,通过实践真正掌握物理规律的真谛,学会用实验方法去检验理论。美国大学为学生开设实验课的目的十分明确。在斯坦福大学,DouglasD,Osheroff教授特意在黑板上写下“GOAL:Learn how to do Physics,not specifictechnique,”意思是说要通过物理实验使学生懂得如何去研究物理问题,而不是只局限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范围内。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应该更加充分地认识到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和性质,在实验教学中树立更高的目标。在我国部分高校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其实验仪器往往由实验室技术人员提前备好,实验时由学生被动地按照规定好的步骤与方法进行,然后计算结果。学生往往进行的是美国人称之为“COOK”实验,即像照着菜单煮饭一样,学生按照老师安排好的程序和结构进行实验,为了使实验具有精确性,学生不能过于随意,不能有创造性。可见,我们对于学生独立探索的训练有欠缺,学生只是简单模仿,真正自己动脑动手较少,这样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不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模式 美国学生的实验动手意识和能力普遍较强。物理实验课的教学过程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基础训练阶段,学生主要进行基本实验技能、基础实验方法和基本实验仪器使用的学习和训练,该阶段主要由助教和工程技术人员来指导;第二是教师指导性阶段,主要由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基础阶段已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和掌握一些高一层次的物理思想、物理模型、物理方法和物理实验。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

0前言 物理实验是大学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理工科院校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要课程[1]。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更是大学物理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实验技能、理论思维、科学计算三大科学素质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现行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与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相当不协调,方法陈旧,手段落后,不利于实验发挥对理论教学的促进作用,制约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不能适应实验教学的要求[2]。 1目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产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的沿袭,一些学校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实验教学在高校中的地位比较低,尽管近年来这种现状有所改变,但还没有彻底扭转[3]。这导致很多实验课程的时间安排缺乏合理性;教师对实验课的讲解,只是强调实验步骤而忽略了对实验原理和仪器组成的讲解;实验课程的期中或者期末的考核方式只是学生们按照平时的记忆重复了实验的过程,因此,物理实验教学并不能全面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全面素质;简单归纳之,大学物理实验教过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1实验课程的时间安排不合理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往往安排在上午的后两节课或者下午的前两节课,这样的时间安排,学生不能全身心的投入试验,往往在实验之前或者试验之后还要考虑其他课程,这分散了学生的精力,并且实验的时间较短,不利于一个实验的完整进行更不利于学生对实验的全面掌握。 1.2教课方式存在严重的缺陷 教师在讲授实验的过程中,往往担心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没有按照实验的步骤进行而造成教学事故,所以不断的反复强调实验的步骤。同时,很多学生也是为了试验能够顺利的进行只是生搬硬记这些试验过程,而忽略了实验的最初的目的。这样的后果是老师缺乏对实验原理,仪器组成等方面内容的讲解,而学生只是简单的记住了实验的过程,导致实验过程稍作调整便会变得手足无措。 在我们实验教学中有这样的事例,在一次用油滴法测量重力加速度的试验中,由于平时实验的过程中,观察油滴下落状态的显示器的线路都是连接完好的,学生在开始试验的时候,只需要打开显示器便可以看到显示屏幕上下落的油滴。然而在期末考核过程中,就是为了考核学生对实验仪器的组成是否熟悉,实验老师仅仅把显示器后面的线路取下来摆放在了显示器前面,但学生只知道按照平时的实验过程进行,当打开显示器开关,发现显示器不能显示的时候,学生们不去检查线路却示意老师显示器是坏的,当老师在明确告诉学生显示器没有问题请他们检查线路时,学生便手足无措,一直到考试结束仍是一片茫然,最终面对的只有考试失败。 1.3最终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 实验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学生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观察各种实验现象,处理实验过程中的突发问题,发现实验预期之外的新现象,从而加深对某些物理定理和定律的理解,进而使自身的创新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现在实验课的考核总是以平时学生做过的实验为考点,然后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这个实验过程再重复的进行一遍,这种考核方式,显然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大学物理实验的改革措施 针对目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合理安排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时间,使学生们有精力、有时间去进行全面的实验;在授课方式上,不但要讲解清楚试验本身的内容,还要注意实验原理以及实验仪器结构组成的讲解,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把以老师为主导转移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最终的考核方式上更要强调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等全面素质的考核,而不是局限在对日常实验的再一次重复操作。具体的改革措施如下: 2.1试验时间的调整 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时间最好能够安排在晚上,这样学生既不需要担心实验结束之后还要忙着去上其他的课程,又有足够的时间能够全心的开展实验。由于实验的时间表较充足,教师就可以用一节的课时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测,并且还可以强调一些实验的注意事项,学生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本实验的内容,在剩余的时间内,学生更可以开展一些更深层次的研究。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对试验本身的掌握,对实验仪器熟悉程度的加深和巩固,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2.2教学方式的转变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的某些实验科目确实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譬如电学实验,电工实验等,都是有可能接触到日常用电或者高压电路的实验,所以严格的按照实验的步骤进行实验室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让学生们掌握了实验过程的同时又能有进一步的创新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一定要强调学生实验前的预习,学生一定要提前明白此次试验的目的,操作流程。而老师应该把整个实验的课件放在网上,把需要强调的部分以特殊的颜色做标记,使学生们明白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目的以及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存在危险的地方。 其次,还要加强对实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的讲解,以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教师可以采用图片的方式将实验仪器的每个组成部分标识出来,并在课件中讲解每一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将这些课件放在网络共享中,供同学们学习和掌握。 最后,对于这种有一定风险的实验课程,一定在实验开始之前要有严格的检查手段,可以在实验开始前随机的抽取学生讲述实验的方法,实验的注意事项等与试验相关的一些问题,以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的做到实验前的预习,并且这些平时的成绩作为学生最终期末成绩的一部分,从而便能够把实验课以老师为中心,学生不关心,转移为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指导,从而使大学物理实验课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作用。 2.3最终考核方式的多样化 学生最终的考核成绩应该是学生平时实验课堂的预习情况,对实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的了解情况,平时实验的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全面素质的一个综合反映。 把每次实验课学生的预习情况作为考核的一项指标,能够有效地督促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便于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把对实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的掌握情况作为考核的一项指标,有利于学生对实验仪器有全面的了解,是学生(下转第13页)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探讨 张鑫王松伟马垒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0) 【摘要】本文分析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在时间安排,授课方法和考核方式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针对性的列举了目前学生在大学物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合理现象,最终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大学物理;物理实验;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8C64、2008C65。 作者简介:张鑫(1981—),女,汉族,河南漯河人,博士,主要从事材料物理与教学研究。 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