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水泥及先进水泥基材料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应用与研究

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应用与研究

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应用与研究一、引言水泥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因此在建筑、道路、桥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材料特性、应用场景、研究进展等方面综述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应用与研究。

二、材料特性1.力学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拉、抗压、抗弯强度,可用于制作大型的预制构件,如梁、板等。

同时,该材料的抗裂性能、韧性等也得到了提升,可用于加固和修复混凝土结构。

2.耐久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够抵御氯离子、硫酸盐等化学腐蚀,同时其抗渗性能也较好,可用于制作防水材料。

3.可塑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可塑性较好,可根据需要进行加工成型,如喷涂、浇铸等,同时也能够与其他材料进行复合使用。

三、应用场景1.建筑领域水泥基复合材料能够制作各种形状的构件,如梁、板、柱等,可用于建筑的主体结构。

同时,由于该材料的耐久性较好,可用于制作防水材料、加固材料等。

2.道路领域水泥基复合材料可用于道路的路面、边坡等部位的加固和修复,能够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3.桥梁领域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都较好,可以用于桥梁的建造和修复,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四、研究进展1.配合比设计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配合比对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者们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探索出了一些优化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2.增强材料的选择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一般选择纤维材料、微粒材料、网格材料等,不同的增强材料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有不同的影响,因此研究者们对不同增强材料进行了深入研究。

3.加工工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对其性能和应用有重要影响,研究者们探索出了一些优化的加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如喷涂、浇铸等。

五、结论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领域。

未来研究应继续深入探索其配合比设计、增强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等方面,以提高其性能和应用效果。

水泥基建筑材料的改性与创新研究

水泥基建筑材料的改性与创新研究

水泥基建筑材料的改性与创新研究水泥基建筑材料是现代建筑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之一,包括混凝土、水泥砂浆等。

然而,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对建筑质量、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传统的水泥基建筑材料在某些方面逐渐显露出不足。

因此,对水泥基建筑材料进行改性与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水泥基建筑材料的性能特点与应用现状水泥基建筑材料具有许多优点,如良好的抗压强度、耐久性和经济性等。

混凝土作为最常见的水泥基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结构,如房屋、桥梁、道路等。

然而,其也存在一些缺陷,如抗拉强度低、易开裂、抗渗性差等。

在实际应用中,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原材料的质量和配合比、施工工艺和养护条件等都会对其最终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而且,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如海洋环境、高温环境或化学侵蚀环境中,传统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可能无法满足要求。

二、水泥基建筑材料改性的必要性为了克服水泥基建筑材料的固有缺陷,提高其性能,改性成为了重要的研究方向。

首先,随着建筑结构的大型化和复杂化,对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改性,可以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抗冲击性能,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受力情况。

其次,在一些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如海洋中的氯离子侵蚀、化学工业中的酸碱腐蚀等,传统水泥基材料容易发生损坏。

改性可以增强其抗腐蚀性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另外,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也受到了关注。

通过改性,可以降低水泥基材料的水泥用量,减少碳排放,实现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

三、水泥基建筑材料改性的方法(一)纤维增强改性纤维增强是一种常见的改性方法,如使用钢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等。

纤维可以有效地阻止裂缝的扩展,提高材料的抗拉强度和韧性。

例如,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钢纤维,可以显著提高其抗裂性能和抗冲击性能。

(二)聚合物改性聚合物改性是将聚合物乳液或粉末掺入水泥基材料中。

聚合物可以填充水泥浆体中的孔隙,改善材料的微观结构,从而提高其抗渗性、粘结强度和耐久性。

石墨烯∕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进展

石墨烯∕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进展

石墨烯∕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进展论文
近年来,石墨烯/水泥基复合材料在建筑行业及其他工业应用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它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耐久性能、高的温度稳定性,这使得它在广泛的行业中受到广泛的应用,从而解决了部分技术难题。

本文就介绍石墨烯/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进展。

石墨烯/水泥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其力学性能、化学性能和热性能都有巨大的改善。

实验表明,结合石墨烯可以改善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其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比不加石墨烯时提高了18%和20%。

此外,石墨烯/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温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会上升,并且其高温抗拉强度比单独的水泥基材料提高了45.2%。

此外,石墨烯/水泥基复合材料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实验表明,当抗导电性能高的石墨烯被加入水泥基复合材料中时,复合材料的耐久性更高。

它的耐久性能比单一的水泥基复合材料提高了48.6%,这表明石墨烯/水泥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更加耐用的材料。

另外,在石墨烯/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形成过程中,加入的石墨烯会使水泥胶凝物显著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这也是它受到广大应用的一个原因。

总之,石墨烯/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环保性能,这使得它在各个行业中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备受研究者的重视。

新型水泥基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新型水泥基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降噪是控制噪声污染的有效手段 。如在交通拥挤的
路段设立道路隔声屏障可以减小交通噪声。 目前 。 在 我 国许多 大城 市在 建或拟 建 的轻 轨项 目中设 计 了隔
声屏 障 。因此 , 制 出一种 具有 高效 吸声 、 研 高粉 的平均 粒径 为 1~ 1 m, 入 量 为 1%~ 0 , 类 磁 性 材 料具 有 价 .I 掺 5x 0 6% 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汽车的使用量越来 越多.而汽车尾气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也 日益严 重 .尤其是汽车尾气排放出的氮氧化物对环境造成
了巨大 污染 。 由于汽车 尾气 排放 后首 先与 路 面材料 接触 . 因此 , 以路 面水泥 基材 料为 载体 负载 光催 化剂 来 降解氮 氧化 物得 到 了研 究… 。钱 春香 等【 究 了 以 研 路 面水 泥基 材 料 负 载 纳米 TO 对 氮 氧 化 物 的降 解 i 作用 结 果 表 明 . 泥基 材 料 负载 纳米 TO 光催 化 水 i 氧化 二氧 化氮 整个 过程 的反应 速率 由表 面 反应过 程
格低 、 容易 加工成 型 、 保磁性 强 、 强度 高 的优 点 。 叶青 等[ 卅 对掺 石 墨 和铁 氧体 磁 粉 的水 泥 基 复合 材 料 进行 了研究 。结 果表 明 , 在水泥 一 石墨 系统 中 。 水一 当石 墨
和低成本的新型吸声材料意义重大。黄学辉等-以 l 4 1
一一 7
维普资讯
载 昌 亚 , : 型 水 泥 基功 能 复合 材 料 的研 究进 展 等 新
化粒子可分为两类 :铁氧体 ( 如钡铁氧体和锶铁氧 体) 和稀 土类磁性 材料 [ 8 1 。这类 磁性 材料 的性能 主要
取决 于可磁 化粒 子 的性质 ,磁 化粒子 定 向排列 的有 序 化 程度越 高 ,材料 的磁性 越好 ;同时还 与水 泥 品

高强水泥基材料研究进展

高强水泥基材料研究进展

第28卷第4期硅 酸 盐 通 报 Vo.l 28 N o .4 2009年8月 B U LLET I N OF THE CH I N ESE CERAM IC SOC I ETY A ugust ,2009高强水泥基材料研究进展汪智勇,张文生,叶家元(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材行业水泥基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4)摘要:高强水泥基材料是水泥基材料的一个重要发展分支。

通过介绍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高致密水泥基均匀体系、无宏观缺陷水泥、活性粉末混凝土等高强水泥基材料的发展、特点、制备方法以及研究应用进展,归纳总结出了水泥基材料高强化的途径,并且指出了高强水泥基材料发展方向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强;水泥基材料;高强化途径中图分类号:TQ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625(2009)04-0761-06Research Progress i n H igh Strength C e m ent -based M ateri alsWANG Zhi -yong,Z HANG W en -sheng,Y E J ia-yuan(Ch i n a Bu ildi ng M at eri a l s Acad e my ,State Key Laborat ory ofGreen Bu il d i ngM aterial s ,The Key Laboratory ofC e m en t -bas ed M ateri al Science ,B eiji ng 100024,Ch i n a)Abst ract :H igh streng t h ce m en-t based m aterials is an i m portant branch i n the developm en t o f ce m en-tbased m aterials .H i g h streng th concrete /H i g h perfo r m ance concrete (H SC /HPC ),Densitified syste mconta i n i n g ho m ogeneously arranged ultrafi n e partic l e s(DSP),M acro defect free ce m ent(MDF),Reacti v epo w der concrete(RPC)and other h i g h strength ce m en-t based m a terials are rev ie w ed i n th is paper ,andseveral m easure m ents for i m prov i n g streng t h o f ce m en-t based m aterials are proposed.A t las,t thedeve l o p m ent direction o f h i g h -strength ce m en-t based m aterials is explored and ex isti n g proble m s i n h i g h -streng th ce m en-t based m ateri a ls are pointed ou.tK ey w ords :h i g h streng th ;ce m en-t based m ateria ls ;m easure m ents for i m proving streng t h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No .2006BA J 03A09-01)资助项目作者简介:汪智勇(1983-),男,硕士,助理工程师.E-m ai:l w angzh i yong0124@126.co m 。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及其工程应用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及其工程应用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及其工程应用摘要: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因具有突出性能优势,在工程领域展现中良好应用前景,本文从材料基本性能、设计原理、组分构成三个方面分析已有研究进展,并探究材料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以便确定材料的下一步研究方向。

关键词: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工程应用引言: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基于细观力学理念、断裂力学原理进行设计,对材料纤维、基体、纤维基体界面均进行调整,复合材料硬化后将出现明显的准应变硬化特征,从而使拉应变能力超过普通混凝土的100~300倍。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从不同角度对材料性能进行了优化,使材料优势更为突出。

为不断提高材料性能,通过综合论述相关研究进展、工程应用现状,能够更全面了解材料性能以及应用上的不足,确定未来研究方向。

1 ECC材料的研究进展1.1.基本性能研究目前研究中发现ECC材料具有以下性能优势:(1)受压特性,由于材料中不含粗骨料,较之传统混凝土其弹性模量下降,水灰比有了明显优化,从而使应变能力超过传统混凝土的0.5%;(2)抗弯能力,随着弯曲荷载作用加大,ECC 材料展现出具有弯曲-硬化特性、微小多裂缝特性、超高弯曲韧性等性能,主要与材料中掺杂的碳纤维、聚丙烯纤维、玄武岩纤维等相关,且使用过程中,任何浇筑方式均对材料抗弯性能无影响;(3)抗剪性能,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测试,采用ECC材料制作无配筋小梁与传统混凝土制作小梁并进行抗剪强度相比,差距为40%,而且梁的跨中极限挠度也超出传统混凝土梁的50%,由此可以看出,ECC材料在荷载作用下,可逐渐产生裂缝,但裂缝呈密集、微小状分布,从而不会导致刚度突然下降,与传统混凝土出现的典型性脆性破坏特征有着本质的区别,从而使材料具有更强大的剪切变形能力与抗剪承载能力;(4)抗疲劳性能,ECC材料的疲劳寿命超过200万次循环,且抗疲劳荷载也显著超出传统混凝土,从而决定疲劳荷载下也能够有效进行裂缝控制,有实验中使ECC板经过10万次循环,发现其裂缝宽度变化幅度仅在50μm内,而普通混凝土板经过10万次循环后,最大裂缝宽度超过600μm[1]。

国内外水泥及水泥基材料发展研究[修改版]

国内外水泥及水泥基材料发展研究[修改版]

第一篇:国内外水泥及水泥基材料发展研究新世纪国际水泥工业的发展趋势是以节能、降耗、环保、改善水泥质量和提高劳力生产率为中心,实现清洁生产和高效率节约化生产,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围绕水泥工业节能降耗、减少厂有害气体(C02、S02和NOx等)排放以及低品位原燃料、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际水泥工业技术与装备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向着大型化、节能化以及自动化方向发展,如高效预热分解系统、第三代“控制流蓖板”和第四代“无漏料横杆推动”蓖式冷却机、新型辊式磨及混压机粉磨系统、自动化控制及网络技术、新的熟料烧成方法如流态化床和喷腾炉烧成技术、高效除尘技术、炯气脱硫除氮技术等的开发和应用,使水泥工业进入现代化发展期。

二是水泥及水泥基材料的研究是以水泥的生态化制备、先进水泥基材料、水泥的节能和高性能化、废弃物出资源化利用以及水泥制备和应用中的环境行为评价和改进等方面为研究开发重点,两者相辅相成,推动了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泥的生态化制备和生态水泥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得到重视,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就已研究和推进废弃物替代天然资源的工作,并在二次能源的资源化利用方面取得良好进展。

生态水泥的研究也是目前水泥研究的热点之一。

生态水泥是一种新型的波特兰水泥,其中含有20%左右的C11A7.CaCl2(代替C3A),它适用于建造房屋、道路、桥梁和混凝土制品等。

这种水泥的研制不仅解决了城市及工业垃圾处理问题,而且还通过垃圾的循环利用系统保护了环境。

二、先进水泥基材料的研究随着建筑业、海洋业和交通业等的飞速发展,超高、超长、超强和在各种严酷条件下使用建筑物的出现,对水泥与混凝土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强度、长寿命、低环境负荷是当代水泥材料发展的主要方向。

先进水泥基材料以现代材料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未来胶凝材料为主要研究目标,其目的是把传统的水泥与混凝土材料推向高新技术领域进行研究和开发。

新型水泥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新型水泥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新型水泥材料的研究及应用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建筑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而建筑材料是建筑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当前高速发展的建筑市场中,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其中,新型水泥材料便是备受瞩目的一种。

本文将探讨新型水泥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一、新型水泥材料的研究新型水泥材料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以来。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R. L. Himes率先提出了活性晶体原理的概念,并开始研制新型水泥材料。

随后,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学者也加入了这一研究领域。

新型水泥材料是一种以高硬度、高强度材料为基础,通过复合或混合技术将其改良或增强后,形成新的高性能水泥材料。

其研究领域涵盖材料、化学、环境等多个学科。

然而,由于研究困难和成本高昂,新型水泥材料的研究进展较为缓慢。

目前,新型水泥材料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

首先,是活性晶体原理阶段,旨在开发基于硅酸钙等矿物的高性能水泥材料;其次,是结构优化阶段,关注构造水泥材料微观结构,以实现优化工艺和提高耐久性;最近,是可持续性发展阶段,着眼于开发生态友好型新型水泥材料。

二、新型水泥材料的应用新型水泥材料的应用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建筑领域在建筑领域,新型水泥材料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例如,若使用了新型水泥材料,建筑物的质量和性能将会得到显著提高。

新型水泥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好的耐久性,能够减少建筑物的崩塌和老化的风险。

此外,新型水泥材料还具有更高的阻燃性能和抗冻性能,对于建筑物的安全和生命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2.交通领域新型水泥材料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例如,对于公路建设,使用新型水泥材料能够显著提升路面的强度和平整度,减少路面崩塌的风险;对于铁路建设,新型水泥材料能够减少铁路的修理和养护成本。

3.环保领域新型水泥材料在环保领域的应用是一种重要的趋势。

例如,由于新型水泥材料的制造过程更加环保,并且其出产过程可以回收材料,这能够大幅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介绍 了有关 先进水泥 和先进 水泥基材料 的探索 和研究进展 。消纳 工业废渣的低环境 负荷水 泥技术 、高胶凝性高 钙水
泥 熟 料 体 系 的 研 究 、高 贝 利 特 水 泥 的 研 究 和 应 用 、地 聚 合 物 的深 入 开发 等 成 果 反 映 了 我 国 在 水 泥 科 学 领 域 的 突破 。 水 泥 基 材 料 的 研 究 进 展 主要 体 现 在 多 因素 协 同作 用 下 水 泥 基 材 料性 能 劣 化 和 寿命 预 测 的研 究 、大 流 动 度 自流 平 混 凝 土 的研 究 、改 善 水 泥 基 材 料 体 积稳 定 性 的 研 究 、高 延 性纤 维 增 强 水 泥 基 复合 材 料 的研 究 方 面 。 水 泥 和 水 泥 基 材 料 近 期 研 究 重 点 将 主 要 集 中在 与 节 能 减 排 、 环 保 利 废 有 关 的新 设 备 、新 材 料 和 新 技 术 方 面 ;水 泥 基 材 料 的 抗 裂 性 和 耐 久 性 ,功 能 性 复 合 材 料 的开 发 也 将 是 研
第2 9卷
第 9期
中 国 材 料 进 展
M ATERI ALS CHI NA
Vo _ 9 No 9 l2 . S p 2 1 e.00
21 0 0年 9月
先 进 水 泥 及 先 进 水 泥 基 材 料 研 究 进 展 的
姚 燕
( 国 建 筑 材 料 科 学 研 究 总 院 绿 色 建 材 国 家 重 点 实 验 室 ,北 京 10 2 ) 中 0 0 4
c mpa i o c e e, i p o e nto o u tb lt o ct ng c n r t m r v me fv l me sa iiy, h g uciiy ngne rd e n iiu c i h d t t e i ee c me tto s ompo ie m ae il . Fu l st tras — tr r c in fr s a c n c me n e ntt us ma e il l o u n ne mae i l a v nc d tc oo is a u e die to s o e e r h o e nta d c me ii t ras wi f c s o w tras, d a e e hn lge nd o l
a m e ii us n a e i l nd Ce ntto t ra s
YA0 n Ya ( tt K yL brtr o re uligMa r l,C i uligMa r l A ae y eig10 2 Sa e a o o f enB i n t i s hn B i n t i s cd m ,B in 0 0 4,C ia e a y G d ea a d e a j hn )
究的重点 。
关 键 词 :高胶凝性水 泥熟料 ;高贝利特水 7;T 5 8 Q 7. U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6 4—3 6 ( 0 0 0 0 0 0 9 2 2 1 )9— 0 1— 8
Th o r s n t s a c f Ce e e Pr g e s i he Re e r h o m nt
d e n t i p r Re e tr s a c o usi e e ts i n e a e i r d e uc d i h spa e . c n e e r h fc n c m n ce c r nto uc d, s c s lw nvr nme tl i u h a o e io n a mpa tc m e t c e n whih u i z d m o nto nd ti lwa t a diin f c m e , c me lnk r s se c tl e a u f i usra se as d to o e nt i e ntc i e y tm wih ih e ntn r pet t hg c me i g p o ry.
c mp ee e u p ns a o te e g a i g a d e v rn n rt ci n S u i s o u c in l y c mp sts c a k n — — o l t q i me t b u n ry s vn n n io me tp oe t . t d e n f n t a i o o i , r c i g r o o t e e
h g — ei c me t g o oy rw t o l aic n e ta d h g t n t . Re e r h s i d a c d c me t iu tras i h b l e n , e p lme i lw ak l o tn n ih s e gh t h r s a c e n a v n e e ni o s ma eil t c v ra olws p r r n e d g a ai n a d l e p e it n u d rs n rit ci n o te sa d c e c 1a t n s I o e sf l o : e o ma c e rd t n i r d ci n e y eg si a t fsrs n h mi a ci , e - f o f o c o o f
Abs r t Ap ra h sa d po rs nters ac fa v n e e n n e ni o smaeil i hn r nr— tac : po c e n rge si h e e rh o d a c d c me ta d c me tiu tr s n C iaae ito t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