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硒
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硒

土壤中的硒在微生物和化学作用下 会发生形态转化,影响其生物有效 性。
土壤中硒的含量与分布
土 壤中硒的含量存在显著差 异。
分布规律
土壤中硒的分布受到气候、 地形、母质等多种因素的 影响。
富硒土壤
部分地区存在天然富硒土 壤,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 态价值。
03 植物对硒的吸收与利用
硒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分布不均
硒在地壳中的含量非常低,且分布不均,导致不同地区土壤中的硒含量差异很 大。
富硒土壤
一些地区由于地质条件特殊,土壤中的硒含量较高,这些地区被称为富硒土壤。
硒的生理作用与健康影响
生理作用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方面发 挥着重要作用。
健康影响
适量摄入硒对预防某些疾病,如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具有积 极作用。
适量的硒可以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提高土壤的肥力。
降低土壤污染风险
适量的硒可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降低土壤污染的 风险。
05 土壤-植物系统中硒的研 究方法与展望
土壤-植物系统中硒的研究方法
土壤硒含量的测定
通过化学分析法、原子吸收光 谱法、原子荧光法等手段测定 土壤中硒的含量,了解土壤硒 的分布和丰度。
运输途径
吸收的硒通过植物的木质部输送到地上部分,参与植 物的生理活动。
分布规律
不同植物对硒的积累和分布能力不同,通常在叶片、 茎和根部有不同程度的积累。
富集植物
某些植物对硒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被称为“硒指示 植物”。
植物对硒的利用与需求
生理需求
01
适量的硒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如提高抗逆性和
探索土壤-植物系统中硒的高效利用途径
硒在植物中的作用

硒在植物中的作用硒在植物中的作用土壤中的硒是植物的主要来源,大气中的硒也是植物硒的来源之一。
根据植物对硒的吸收能力,可分硒积聚植物和硒非积聚植物两大类。
硒积聚植物常被称为“硒指示植物”。
包括两种:(1)原生硒积聚植物,如黄芪属(Astragalus)植物,含硒量常超过1000ug/g;(2)次生硒积聚植物,如紫苑属(Aster)植物,每克含硒量很少超过几百微克。
许多杂草和大部分农作物类植物,是硒积聚植物,含硒量不超过30ug/g,其中十字花科植物对硒的积聚能力最强,其次是豆科,谷类最低。
谷类中,小麦对硒的积聚最多。
据研究,在土壤中增施硒肥或在植株叶面上喷洒硒剂溶液,可提高植物的含硒量。
植物中的硒主要以有机硒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植物对硒的吸收是一个主动过程,但一些因素也会影响植物对硒的吸收。
土壤类型不同,硒的存在形式和含量不同,植物对硒的吸收也不同。
在酸性土壤中(pH值4.5~6.5),硒常以难溶解的碱式亚硒酸铁存在,不易被植物利用和吸收;在劫难在碱性土壤中(pH值7.5~8.5),硒可氧化成硒酸根离子而成水溶性的,易被植物吸收和利用。
在某些气候极潮湿的地区,土壤中硒的大部分被雨水等淋滤掉了,植物含硒量因此受影响。
以不同形式存在的硒,它们被植物吸收的程度是不相同的。
硒酸盐的吸收比亚酸盐更容易,单质硒不易为植物所吸收。
由于硒酸盐、亚硒酸盐与硫酸盐、亚硫酸盐的相似性,硫对硒的吸收有竞争作用。
植物所生长的环境以及植物的种类都将影响植物对硒的吸收。
据研究报道,硫饥饿能促进番茄对厅的吸收和运输;在低浓度范围(0.025mgSel-1)、硫(60mgsL-)对硒的吸收有协助作用,这有大豆、大麦、水稻吸收硒、硫的研究例证,但在较高浓度下对硒、硫的吸收表现出相互拮抗。
硒是硒积聚植物的必需微量元素。
原生硒积聚植物总是生长在含有可利用形式的硒的土壤中,含硒量每克土高达几千微克的硒,而生长在其附近的同一类植物的硒非积聚各种,仅含有几微克的硒。
植物硒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植物硒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简介植物硒片是一种含有丰富硒元素的天然健康食品,由植物提取而成。
硒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植物硒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作用1.抗氧化作用:植物硒片含有丰富的硒元素,硒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2.促进免疫功能:硒元素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减少疾病的风险。
3.抗癌作用:硒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减少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4.调节甲状腺功能:硒对甲状腺功能有调节作用,可以提高甲状腺素的合成和分泌,改善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代谢问题。
5.保护心血管系统:硒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减少血管内膜的黏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6.抗衰老作用:硒元素具有抗衰老作用,可以延缓皮肤老化,保持肌肤弹性和光泽。
功能主治植物硒片具有多种主治功效,适用于以下方面:1. 提高免疫力植物硒片中的硒元素能够增强免疫细胞活性,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感冒、流感等常见疾病。
2. 缓解疲劳植物硒片中的硒元素可以提高肌肉和神经的活力,缓解疲劳,恢复体力。
3. 改善睡眠硒元素对神经系统有调节作用,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帮助人们更好地入睡。
4. 减少辐射伤害植物硒片中的硒元素可以减少电子设备辐射对身体的损害,保护人体健康。
5. 支持化疗康复植物硒片中的硒元素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可以辅助化疗,促进康复。
6. 提高肝脏功能硒元素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可以促进肝细胞的修复,改善肝功能。
7. 预防老年痴呆硒元素对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可以减缓大脑衰老,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使用方法1.每日建议摄入量为20-50微克,根据个人情况酌情调整;2.可以直接食用植物硒片,也可以将其加入饮料、食物中食用;3.如有需要,可咨询医生或保健师的建议。
注意事项1.人群应当避免过量摄入硒元素,以免造成有害效应;2.孕妇、儿童、老年人及患有肝肾疾病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3.如出现过敏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植物硒

植物硒植物硒,顾名思义,就是植物体内蕴含的硒元素。
硒(Selenium,Se)是人和动物必须的微量元素,具有防癌抗癌,清除体内自由基,抗衰老等作用。
1932年,人们从植物体中检测出硒,发现人或动物摄取的硒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植物,植物硒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活性,并且植物硒的生物功能与其形态和含量密切相关。
1957年,确证硒为高等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
2010年,位于世界硒都——中国恩施的盛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始规模化种植超聚硒植物——壶瓶碎米荠,成为首家规模开发植物硒的公司。
1.植物吸收硒的形式及机理植物吸收硒的主要形式为硒酸盐和亚硒酸盐。
在同一植物中,不同的硫酸根转运体对硫酸根和硒酸根的选择性不同。
在该转运途径中,硒酸根被还原为亚硒酸根,进一步还原为硒化物(Se ),从而形成有机态硒SeCysth,SeCys,SeMet。
2.植物体内硒的赋存形式硒被植物吸收后,形成非常复杂的化学形态,分为无机硒和有机硒两大类。
无机硒较少,包括硒酸、亚硒酸和其他一些无机形态(如Se 一和HSe一),且主要以Se(IV)形式存在。
有机硒占硒总量80%以上,由大分子硒和以硒代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形式存在的小分子硒化物(表1)组成;大分子硒主要包括硒蛋白、硒核酸和硒多糖等,小分子硒化物包括硒甲基硒半胱氨酸、硒代高胱氨酸、硒代蛋氨酸和硒肽等]。
硒代氨基酸是人日常膳食中获取硒的主要来源。
2. 1硒蛋白普遍认为硒蛋白复合物是硒在有机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
硒蛋白是硒以硒半胱氨酸( Sec) 形式参入形成的蛋白质。
Sec 作为参入蛋白质的第21 种氨基酸, 由硒蛋白mRNA 上的UGA 编码。
在原核生物中, Sec 参入硒蛋白的相关因子及其参入机制已基本阐明, Sec 在SELA、SELB、SELC、SELD 及Sec 插入序列( SECIS) 等的共同作用下参入到蛋白质中。
在真核生物中, Sec 参入硒蛋白的可能途径是:SertRNA[ Ser] Sec 通过磷酸丝氨酰t RNA[ Ser ] Sec 最终转变为Sect RNA[ Ser] Sec, 并在延伸因子及相关蛋白质因子的作用下参入到硒蛋白中。
硒在植物中的作用及代谢途径-海洋科学

度硒 不大于
可促进极大螺旋藻 Σπ ιρυλινα
µ αξ ιµ α 的生长≈ ∀ 但也有实验说明 硒不是硒非积
聚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例如苜蓿!潜水三叶
草≈ ∀即使是 Α στραγ αλυσ 中的硒积聚植物 硒对其也没 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 在加硒培养条件下得到的植物
种子含硒量远远低于野外同样硒浓度下生长的 自这
感 例如大豆!烟草 甚至在 ≥ 低于
的条件下
都被抑制 但小麦却能在高于几倍这样的浓度下生
长∀ 其实溶液中硒抑制作用的真实浓度取决于溶液中
硫酸盐和组织中硫的含量 当硫的含量较大时
的 ≥ 浓度并没有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但在低
硫条件下
这样的硒浓度对植物体就能产生毒害
作用 在培养基中提高磷酸盐的水平也会降低硒对小
ϑ Πηψχολ 31
用 从而表现出明显的刺激作用 而这种植物对相对
低的磷酸盐都比较敏感∀近来有研究表明 硒可能是某
些高等农作物 如水稻!大麦!油菜!玉米!大豆等生长 的必需营养元素≈ ∀
综上所述 硒可能是藻类生长和发育的必需微量 元素 除硒积聚植物外 硒不一定是高等植物生长所必 需的≈ ∀
硒对植物的毒性
某些植物对培养基中的亚硒酸盐或硒酸盐特别敏
2
°
°×
ετ αλ
ϑ Πηψ2
χολ
2
≥
≥∏
Β ιοχηιµ Β ιοπ ηψσ Α χ2
τα
2
≥
≥
Σ ιολ Σ χι
2
×
≥ƒ
2
•
•
⁄
Α θυατ Σ χι
•
∞
Μ αρ Β ιολ Ε χολ
∏
100微克植物活性硒的功能

100微克植物活性硒的功能100微克植物活性硒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强化技术的结晶,农作物从富含硒的土壤中通过纳米根部吸收,将硒吸收到体内,经过农作物的整个生长过程,通过光合作用和农作物自身的生物转化作用,将矿物质和有机状态的硒元素,转化成易于人体吸收和代谢的硒代氨酸等,其对人体的主要功效有以下几点:1、具有抗氧化剂,能清除人体内过多的氧自由基,防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破坏,它的抗自由基作用是维生素E和维生素C的300~500倍。
2、提高整体免疫力,具有辅助防癌抗癌功能。
3、减低血脂、血压,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减少血栓形成,缩小心肌梗塞面积。
4、防止肝脏病毒疾病、肝硬化、肝脏癌变、脂肪肝、酒精肝等。
5、代替胰岛素功能,激活胰岛细胞正常工作。
6、提高前列腺局部抗感染能力,控制炎症,控制增生。
7、保护视力,防止男女不孕、抗衰老。
8、清除体内垃圾,排除体内毒素,排除重金属毒物。
9、能促进T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增殖和杀伤作用,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和抗体生成,增强人体抗病毒的能力,抑制病毒活化,减少脂褐斑的形成。
10、能防治克山病、大骨节病外,还能够抗病毒、抗过敏、抗衰老、消炎、抗黄曲霉毒素B1和苯并蒽、亚硝胺等致癌作用,减轻放疗、化疗的毒副作用。
摄入量过多会引起人体生化反应紊乱和中毒,症状为,恶心、呕吐、毛发脱落、精神疲乏和贫血等。
增加蛋白质如鸡蛋蛋白的摄入可降低硒的毒性,蛋氨酸、维生素E可促进硒的排泄,减轻硒的毒副作用。
众多美容专家也指出,保持年轻肌肤的关键是多食抗氧化剂食品,硒具有极强的抗氧化作用,防止有害自由基的形成及其对不饱和脂的攻击,这不仅对全身细胞有作用,同样对表皮细胞及皮下组织也有作用,可以延缓皮肤细胞的衰老死亡。
女人想要永葆青春,从饮食出发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方法。
可以每天适量吃些富含硒的食品,如大米,芝麻、菠菜大蒜、芦笋、蘑菇、大虾、金枪鱼、沙丁鱼等一般经历过化疗的朋友,最大的反应就是没食欲、吃不下东西、呕吐、便秘等等。
硒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硒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一、硒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硒是一种必需微量元素,虽然存在于植物体内的量很少,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硒可以促进植物体内酶的活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同时,硒还可以增强植物对抗病虫害的能力。
二、硒缺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由于硒是微量元素,植物需要的量很少,但缺乏硒会导致植物生长发育缓慢,甚至会出现畸形。
硒缺乏还会引起植物叶片的黄化、枯萎和脱落,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从而降低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三、硒过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虽然硒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过量的硒会给植物带来负面影响。
硒过量会导致植物体内产生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引起膜脂过氧化、蛋白质和核酸的降解等现象,严重时会引起植物死亡。
四、硒在植物中的吸收和转运植物通过根部吸收土壤中的硒元素,但硒的吸收和转运与植物的生长状态、土壤性质、气候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硒的转运主要通过植物体内的转运蛋白进行,其中硒转运蛋白Selenoprotein P和Selenoprotein W是最为重要的。
五、硒对植物的促进作用在不同植物中的表现硒对植物的促进作用在不同的植物中表现不同。
例如,硒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改善番茄的品质和保鲜性,提高玉米的抗氧化能力等。
六、硒在植物中的应用硒在植物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为肥料添加到土壤中,通过植物吸收利用;二是作为植物的生理活性物质,通过叶面喷施等方式,直接作用于植物体内,起到促进植物生长、改善产量和品质的作用。
硒对植物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植物生产中,合理利用硒元素可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和人体健康。
但是,硒的应用需要注意剂量和方式,以避免对植物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药用植物硒多糖的

•药用植物硒多糖概述•药用植物硒多糖的提取与分离•药用植物硒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药用植物硒多糖的生产工艺研究•药用植物硒多糖的产业化发展现状与趋势目•药用植物硒多糖的研究展望录硒多糖富硒药用植物药用植物硒多糖的定义药用植物硒多糖的生物活性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抗病毒药用植物硒多糖的应用前景功能性食品利用硒多糖的生物活性开发新型药物,如抗肿瘤药物、抗炎药物、抗病毒药物等,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医药领域农业领域药用植物硒多糖的提取方法030201药用植物硒多糖的分离纯化技术药用植物硒多糖的结构鉴定抗氧化作用抑制脂质过氧化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1抗炎作用23硒多糖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和前列腺素等,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抑制炎症因子表达硒多糖能够增强抗炎细胞如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活性,促进炎症的消退和组织修复。
增强抗炎细胞活性硒多糖能够抑制炎症相关酶类的活性,如环氧化酶和脂氧合酶等,从而降低炎症反应。
抑制炎症相关酶类03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抗肿瘤作用01抑制肿瘤细胞生长02增强免疫监视功能增强端粒酶活性抑制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保护细胞免受衰老损伤抗衰老作用原料选择预处理原料的选择与预处理药用植物硒多糖的生产工艺流程提取采用适当的溶剂从原料中提取出植物中的多糖成分。
分离与纯化通过离心、过滤、干燥等手段,去除杂质,得到纯度较高的多糖。
硒化修饰在多糖分子中引入硒元素,对其进行硒化修饰。
精制与干燥对硒多糖进行精制,去除未修饰的多糖和杂质,并进行干燥处理。
质量控制通过理化性质、生物学活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检测,对药用植物硒多糖的质量进行控制。
标准制定根据质量控制结果,制定药用植物硒多糖的生产标准,包括原料选择、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规定。
药用植物硒多糖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药用植物硒多糖的产业化发展现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药用植物硒多糖的市场需求也在持续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硒
植物硒,顾名思义,就是植物体内蕴含的硒元素。
硒(Selenium,Se)是人和动物必须的微量元素,具有防癌抗癌,清除体内自由基,抗衰老等作用。
1932年,人们从植物体中检测出硒,发现人或动物摄取的硒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植物,植物硒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活性,并且植物硒的生物功能与其形态和含量密切相关。
1957年,确证硒为高等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
2017年,位于世界硒都——恩施硒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始规模化种植硒茶油植物——从而诞生了ZWSehoo플랜트셀렌후 (中国品牌名称:ZWSehoo植物硒后)
1.植物吸收硒的形式及机理
植物吸收硒的主要形式为硒酸盐和亚硒酸盐。
在同一植物中,不同的硫酸根转运体对硫酸根和硒酸根的选择性不同。
在该转运途径中,硒酸根被还原为亚硒酸根,进一步还原为硒化物(Se ),从而形成有机态硒SeCysth,SeCys,SeMet。
2.植物体内硒的赋存形式
硒被植物吸收后,形成非常复杂的化学形态,分为无机硒和有机硒两大类。
无机硒较少,包括硒酸、亚硒酸和其他一些无机形态(如Se 一和HSe一),且主要以Se(IV)形式存在。
有机硒占硒总量80%
以上,由大分子硒和以硒代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形式存在的小分子硒化物(表1)组成;大分子硒主要包括硒蛋白、硒核酸和硒多糖等,小分子硒化物包括硒甲基硒半胱氨酸、硒代高胱氨酸、硒代蛋氨酸和硒肽等 ]。
硒代氨基酸是人日常膳食中获取硒的主要来源。
2. 1硒蛋白
普遍认为硒蛋白复合物是硒在有机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
硒蛋白是硒以硒半胱氨酸( Sec) 形式参入形成的蛋白质。
Sec 作为参入蛋白质的第21 种氨基酸, 由硒蛋白mRNA 上的UGA 编码。
在原核生物中, Sec 参入硒蛋白的相关因子及其参入机制已基本阐明, Sec 在SELA、SELB、SELC、SELD 及Sec 插入序列( SECIS) 等的共同作用下参入到蛋白质中。
在真核生物中, Sec 参入硒蛋白的可能途径是:SertRNA[ Ser] Sec 通过磷酸丝氨酰t RNA[ Ser ] Sec 最终转变为Sect RNA[ Ser]
Sec, 并在延伸因子及相关蛋白质因子的作用下参入到硒蛋白中。
硒蛋白的合成在翻译前水平、mRN A水平、供硒水平等都受到相应的调控。
郭静成等也已证实,植物体中含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硒蛋白是植物体内含量最高的一类大分子化合物, 在富硒茶叶中,硒蛋白占有机硒的80.0%左右;在富硒枸杞中,硒蛋白占有机硒的79.4%;在番茄中,硒蛋白占有机硒的90.9%; 在富硒大蒜中,硒蛋白占有机硒的18.2%;在玄参中,硒蛋白占总硒的58.7%;在富硒大豆中,硒蛋白占总硒的62.9%。
2. 2 硒多糖
根据单糖的成分不同, 天然硒多糖可分为单一聚糖和杂聚糖。
尚德静等从灵芝加硒培养的菌丝得到了2种灵芝硒多糖, 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 硒取代了灵芝多糖中 OCH3 上的 OCH3 与O 以双键的形式结合, 形成了O = Se =O 结构。
天然硒多糖一般存在于植物或微生物中, 但含量较低, 即使在高硒地区的富硒植物或微生物中, 硒多糖中的硒含量也相对较低。
硒多糖的普遍制备方法是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将无机硒添加到真菌、藻类等的培养基中, 通过真菌、藻类等的生长代谢,对硒进行富集和生物转化来获得硒多糖。
其中, 成功获得的人工富集的硒多糖和天然硒多糖有灵芝硒多糖、大蒜硒多糖和螺旋藻硒多糖等。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纸上层析分析硒多糖的水解产物得知, 大蒜硒多糖是一种甘露聚糖, 可能是以硒酸酯存在。
从富硒螺旋藻中分离到的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都
结合有硒, 推测可能硒与藻体表面多糖分子形成硒酸酯, 胞外多糖含硒量大多是因为胞外的氧化环境可能使多糖- 金属离子- 亚硒酸根离子易于形成配合物;而胞内的还原环境不利于多糖与硒结合, 故胞内多糖结合硒的能力很弱。
2. 3 硒核酸
在对植物无机硒的生物有机化研究中发现,核酸中有硒存在。
左银虎研究表明, 宁夏富硒枸杞中含有很小比例的SeRNA。
研究表明, 硒和硫、氧同属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主族元素, 在一定条件下硒可取代硫形成硒代化合物。
植物中发现的SeRNA 确切形式都是tRNA, 结构为5-甲胺基-2-硒代尿嘧啶。
但还未发现DNA 或RNA 直接键合的硒, 含硒核酸中还有许多要探索的问题, 例如硒的结合形式、硒的含量及生物学意义等。
3 . 植物硒的不可替代性
人体内的硒总含量为15mg,有两个硒储存库,一为身体蛋白质的甲硒胺酸(SelenoMethionine),它的储量由饮食中的硒含量而定;二为肝脏酵素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glutathione peroxidase)的硒。
甲硒胺酸无法由人体合成,仅能由植物合成后经摄食、吸收而获得。
盛硒生物是全球首家专业的天然植物硒蛋白生产商。
4 . 小结
硒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食物中的有机硒容易被人体
吸收, 并能降低癌的发病率, 改善心脏病人状况, 有益于整个身体机能的改进。
因此, 对于植物中有机硒的研究和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目前,随着含硒氨基酸密码子(UGA)的破译及含硒氨基酸进入蛋白质机制的阐明,人们对硒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生物学水平,对硒的生物学作用的重要性认识进一步深入。
硒在动物体内的生理生化机制已越来越清楚,多种含硒蛋白逐渐被纯化出来,其生理生化功能也逐渐成为营养学界所注目的焦点。
因此,大分子植物硒蛋白方面的研究将是相关领域内科研工作中的重点与方向,随着植物各种硒蛋白和含硒蛋白的深入研究,以及硒与食品中其他营养物质相互作用的探索,功能性食品(优良的硒补充剂)的开发将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