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功能评定

合集下载

完整版)感觉功能评定

完整版)感觉功能评定

完整版)感觉功能评定感觉评定是一种客观、量化的方法,用于有效和准确地评估康复病人的感觉功能障碍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

通过对感觉检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判断引起感觉变化的原因,感觉障碍对日常生活、功能活动及使用辅助具的影响,以及采取哪些安全措施可防止患者由于感觉上的变化而再受损伤。

此外,还可以预测将来的变化,判断何时需要再次检查。

感觉评定的方法和步骤包括本体觉评定、痛觉评定、压觉评定、温度觉评定和关节觉评定。

本体觉评定需要准备大头钉、测试管、棉花、纸巾、软刷等物品,以及常见物品如钥匙、钱币、铅笔、汤勺等。

对于不同部位的感觉检查,需要注意刺激的方向和频率。

痛觉评定需要使用大头针或尖锐的物品轻轻刺激皮肤,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觉。

对于痛觉减退的患者,需要从有障碍的部位向正常的部位检查,而对于痛觉过敏的患者,需要从正常的部位向有障碍的部位检查,以确定异常感觉范围的大小。

压觉评定需要让患者闭眼,用大拇指使劲地去挤压肌肉或肌腱,请患者指出感觉。

对于瘫痪的病人,常从有障碍部位到正常的部位进行压觉检查。

温度觉评定包括___和温觉,需要使用装有冷水或温水的试管。

在闭目的情况下,交替接触患者皮肤,嘱患者说出冷或热的感觉。

选用的试管直径要小,管底面积与皮肤接触面不要过大,接触时间以2-3秒为宜,检查时两侧部位要对称。

关节觉评定包括位置觉和运动觉,需要让患者闭目,将患者手指、脚趾或一侧肢体被动摆在一个位置上,让患者说出肢体所处的位置,或用另一侧肢体模仿出相同的角度。

测量触觉敏感度时,需要让患者将手背放在桌子上的油腻子上,以避免受测手移动。

检查者应该用隔帘或其他物品遮住患者的双目,持数值最小的单丝开始试验,使丝垂直作用在患者手指掌面皮肤上,不能打滑。

在试验前,与患者约定,当患者有触感时应告知检查者。

使用1.65-4.08号丝时,每号进行3次,施加在皮肤上1-1.5秒,提起1-1.5秒为一次。

当丝已弯而患者仍无感觉时,换较大的一号再试,直到连续两次丝刚弯曲患者即有感觉时为止,记下该号码,然后查表觅结果。

康复评定感觉功能评定

康复评定感觉功能评定

平均值
42.4 37.8 45.4 39.8 35.9 31.5 30.7 2.6 2.6 2.5
标准差
14.0 13.1 15.5 12.3 11.6 8.9 8.2 0.6 0.7 0.7
正常年轻者(20-24y)下肢两点分辨值
皮肤区域
大腿
小腿
大趾尖 第1-2跖骨间隙
第5跖骨
近端前面 远端前面 中部外侧 中部内侧 中部后侧 近端外侧 远端外侧
• 检查者使用大拇指或指尖用力压在肌肉或肌腱, 请患者指出感觉。
• 对瘫痪的患者压觉检查常从有障碍的部位开始知 道正常的部位。
感觉功能的评定-深感觉
常见疾病
• 任何关节的轻微本体感觉障碍都会引起肢体运动 的功能障碍。
• 关节觉障碍、震动觉障碍均见于脊髓后索损害; • 本体体感觉障碍主要表现为协调障碍,即运动失
【浅感觉】 包括皮肤及粘膜的感觉、
痛觉、温度觉和压觉。此类 感觉是受外在环境的理化刺 激而产生。 【深感觉】
包括运动觉、震动觉、 位置觉,又名本体感觉。此 类感觉是由于体内肌肉收缩, 刺激了本体感受器(肌梭、 腱梭等)而产生的感觉。 【复合感觉】
包括皮肤定位感觉、两 点辨别感觉、体表图形感觉、 实体辨别觉。这些感觉是大 脑综合分析、判断的结果, 故也称皮质感觉。
慢性疼痛与残疾评定 (chronic pain grading scale)
• 适用于持续6个月以上头、颈、肩、腰、腿痛患者
• 评分:
(1)疼痛程度=(A+B+C)/3
(2)致残程度=(E+F+G)/3
(3)致残天数:问题D的天数,如果应用3个月标准的版 本,将天数乘以2后计算残疾评分。
(4)残疾评分:残疾评分为致残天数换算分+致残程度 换算分。

感觉功能评定量表

感觉功能评定量表

感觉功能评定量表感觉功能评定量表姓名。

性别。

年龄。

科室。

床号。

门诊/住院号。

诊断:项目:1.浅感觉:触觉、痒觉、痛觉、温度觉2.深感觉:压觉、位置觉、震动觉3.运动觉4.复合感觉:皮肤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实体觉检查方法:1.浅感觉:患者闭目,治疗师用棉签或软毛笔轻触患者皮肤,让患者回答是否有轻痒感觉。

患者闭目,治疗师用圆头针针尖在患者正常皮肤区域用针尖刺激数下,让患者回答是否疼痛。

患者闭目,治疗师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试管两支,交替、随意接触患者皮肤,让患者说出“冷”或“热”的感觉。

2.深感觉:患者闭目,治疗师用大拇指用力挤压肌肉或肌腱,让患者指出所挤压部位。

患者闭目,治疗师轻握住患者手指或脚趾,向下或上移动,让患者辨别移动方向。

患者闭目,治疗师把患者肢体放在一定的位置,让患者说出所在位置。

患者闭目,治疗师将每秒震动256次的音叉放置在患者身体的骨骼突出部位,询问患者有无震动感和持续时间。

3.运动觉:患者闭目,治疗师让患者触摸熟悉的物件,触摸后说出物件的属性和名称。

先患侧再健侧。

4.复合感觉:患者闭目,治疗师用手指在患者皮肤上划一几何图形,让患者说出所画图形名称。

患者闭目,治疗师用两脚规的两尖端同时轻触片皮肤,距离由大到小,测定能区别两点的最小距离。

评定者:评定时间:以上是感觉功能评定量表,用于评估患者的感觉功能。

通过不同的检查方法,可以评估患者的浅感觉、深感觉、运动觉和复合感觉等方面。

评定者应注意记录评定时间和是否存在压觉、皮肤定位觉、两点辨别觉等细节。

儿童感觉功能评定量表

儿童感觉功能评定量表

儿童感觉功能评定量表一、触觉评定。

1. 轻触反应。

- 对脸部轻触(如用羽毛轻触脸颊):- 正常反应:能迅速察觉并做出适当表情或动作,如微笑、转头(3分)- 反应稍慢:经过1 - 2秒才有所反应(2分)- 几乎无反应:3秒以上才有轻微反应或无反应(1分)- 对手臂轻触(用软布轻擦手臂):- 正常反应:立即缩手或看向手臂(3分)- 反应延迟:1 - 2秒后有反应(2分)- 反应迟钝:3秒以上才有反应或无明显反应(1分)2. 触觉辨别。

- 分辨不同质地物体(如粗糙砂纸、光滑塑料、柔软棉球):- 能准确分辨三种质地,描述清晰(3分)- 能分辨出两种质地,对第三种有些混淆(2分)- 只能分辨出一种质地或完全无法分辨(1分)二、本体觉评定。

1. 关节位置觉。

- 闭眼时,被动活动手腕关节(向上、向下弯曲一定角度),让儿童说出关节位置:- 能准确说出关节位置(3分)- 大致能说出,但有一定偏差(2分)- 完全无法说出或回答错误(1分)- 被动活动膝关节(伸直、弯曲)后让儿童判断:- 准确判断(3分)- 部分准确(2分)- 无法判断(1分)2. 肌肉力量感知。

- 让儿童拿起不同重量的小物品(轻、中、重三种):- 能根据重量调整用力,轻松拿起合适重量物品(3分)- 对重量判断有偏差,拿起时有些吃力或用力过度(2分)- 完全无法根据重量调整用力,尝试多次才能拿起或拿不起(1分)三、前庭觉评定。

1. 旋转后反应。

- 坐在转椅上缓慢旋转5圈后停下:- 能迅速恢复平衡,无头晕、恶心等不适(3分)- 稍微摇晃,有短暂头晕但很快恢复(2分)- 站立不稳,头晕恶心持续较长时间(1分)- 头眼协调(在旋转过程中观察儿童眼睛跟随周围环境的能力):- 眼睛能平稳跟随周围环境(3分)- 眼睛有轻微晃动,跟随不太稳定(2分)- 眼睛无法正常跟随,晃动厉害(1分)2. 直线行走。

- 在平坦地面直线行走5米:- 行走平稳,无偏离直线(3分)- 稍有偏离,但能自行调整(2分)- 严重偏离直线或无法直线行走(1分)四、视觉评定。

感觉功能评定(xin)PPT课件

感觉功能评定(xin)PPT课件
感觉功能评定(xin)ppt课件
• 引言 • 感觉功能评定方法 • 感觉功能评定指标 • 感觉功能评定流程 • 感觉功能评定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 感觉功能评定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了解感觉功能评定的目的
通过对人体感觉功能的评定,了解被评定者的感觉功能状况,为制定个性化的 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通过比较手术前后的感 觉功能评定结果,评价 手术的治疗效果。
06
感觉功能评定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
心理障碍患者感觉功能特点分析
01
感觉过敏
心理障碍患者常表现出对刺激过敏,如疼痛、触觉等感觉异常敏感。
02
感觉减退
患者可能出现感觉减退现象,如对疼痛、温度等刺激反应迟钝。
03
感觉倒错
患者可能对某些刺激产生错误的感觉,如听到不存在的声音或看到不存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标准化评定方法的建立
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可能会 建立更加标准化的感觉功能评 定方法,包括评定指标、评定 流程、数据分析和解释等方面 。
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的应 用
未来可能会利用多模态数据融 合技术,整合不同来源的数据 ,提高感觉功能评定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个性化评定的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 的发展,未来可能会实现个性 化的感觉功能评定,根据不同 个体的特点和需求,制定针对 性的评定方案。
仪器评定法
借助专业的感觉功能评定 仪器,对被评定者的感觉 功能进行精确测量。
观察法
通过观察被评定者的行为 表现,判断其感觉功能状 况。
综合评定法
主客观结合法
将主观评定法和客观评定法相结合, 综合考虑被评定者的自我感受和实际 测量数据,对其感觉功能进行全面评 价。

感觉功能的评定

感觉功能的评定
– 白质前联合型:双侧、对称性、节段性痛温觉 障碍,深感觉和触觉保留。
神经系统不同部位损害对感觉的影响
脊髓损害:
– 脊髓型:脊髓横断损伤时,损伤平面以下各种 感觉及运动缺失或减退。脊髓半侧损害时,受 损平面以下同侧深感觉障碍伴中枢性瘫痪,对 侧痛、温度觉障碍,即脊髓半切综合征。如果 脊髓前部损伤,则损伤平面以下运动和温度觉、 痛觉消失,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保留,称为前 束综合征。如果是脊髓后部损伤,则损伤平面 以下本体感觉消失,而温度觉、痛觉、运动功 能和粗触觉保留,为后束综合征。
主要讲述的内容
具体介绍几种重要的评定方法和量表
– 轻触-深压觉检查 – Moberg触觉识别评定 – Fugl-meyer四肢感觉功能评测法
疼痛的评定
–疼痛的定义 –疼痛的分类 –疼痛的评定方法 –疼痛评定的注意事项
感觉的定义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 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个别属性有大 小、形状、颜色、坚实度、温度、味道、气味、 声音等。
➢ 患肢做4-5次位置的变化,记录准确回答的次数,将检查的次数做为 分母,准确地说出或模仿出关节位置的次数做为分子记录(如上肢关 节觉4/5)。
感觉评定方法—深感觉
感觉评定方法—深感觉
震动觉: 让患者闭目,用每秒震动128或256次(Hz)
的音叉柄置于患者骨骼突出部位上,请患者指出音叉 有无震动和持续时间,并作两侧、上下对比。检查时 常选择的骨突部位:胸骨,锁骨,肩峰,鹰嘴,尺桡 骨茎突,棘突,髂前上棘,股骨粗隆、腓骨小头,内 外踝等。
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 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感觉的分类
特殊感觉:包括视、听、嗅、味等。 一般感觉:

什么是感觉评定(康复评定技术课件)

什么是感觉评定(康复评定技术课件)

感觉功能评定概述 (五)感觉障碍分类——周围神经型
4.后跟损害
主要表现;
感觉障碍呈节段性带状分布,在受损 的后根支配区域内各种感觉减退或消失, 常伴发神经根痛和神经根的牵拉痛。
感觉功能评定概述 (五)感觉障碍分类——脊髓型
1.脊髓横断性损害
主要表现; 病变节段水平以下各种感觉障碍外,
还伴有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和截瘫。
感觉功能评定概述
感觉功能评定概述 (一)定义及分类
【浅感觉】 包括皮肤及粘膜的触觉、痛觉、温度觉和压觉。
【深感觉】 包括运动觉、震动觉、位置觉,又名本体感觉。
【复合感觉】 包括皮肤定位感觉、两点辨别感觉、体表图形感觉、实体辨别觉。
【特殊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
感觉功能评定概述 (二)感觉传导路—浅感觉
感觉功能评定概述 (五)感觉障碍分类——脊髓型
2.脊髓半切综合征
主要表现; 损伤同侧肢体本体感觉和运动丧失
对侧温痛觉丧失
感觉功能评定概述 (五)感觉障碍分类——脊髓型
3.后角损害
主要表现;
病灶同侧节段性痛觉和温度觉障碍, 但深感觉和触觉存在。见于脊髓空洞症。
感觉功能评定概述 (六)感觉评定适应症和禁忌症
头部以下躯体浅感觉—脊神经后根—脊 髓后角换神经元—神经交叉到脊髓对 侧—脊髓丘脑侧束(痛、温觉)及脊髓 丘脑前束(轻触觉)—丘脑。
感觉功能评定概述 (二)感觉传导路—深感觉
脊神经后根——脊髓同侧后索(薄束、 楔束)上行——延髓(薄束、楔束核) 换神经元——神经交叉到对侧——内侧 丘系—丘脑
感觉功能评定概述 (三)体表感觉阶段分布
感觉功能评定概述 (三)体表感觉阶段分布
S1 足跟外侧 S2 腘窝中点 S3 坐骨结节 S4~5 肛门周围

10第十章-感觉功能评定PPT课件

10第十章-感觉功能评定PPT课件
疼痛区域的涂盖。
.
26
(三)视觉模拟评分(VAS)
1.直线法:被评定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感觉在直线上 标出疼痛的程度表。
2.数字评分法(NRS):以无痛的0的11个点来描 述疼痛强度,0表示无疼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 痛。
3.注意事项
1)间歇评定。
2)周期性动态评分不宜过度频繁。(以免加重患者 焦虑)
(一)感觉评定的设备 1.大头钉若干个(一端尖、一端钝)。 2.两支测试管及试管架。 3.一些棉花、纸巾或软刷。 4.4~5件常见物:钥匙、钱币、铅笔、汤勺等。 5.感觉丧失测量器,或心电图测径器头、纸夹和 尺子。 6.一套形状、大小、重量相同的物件。 7.几块不同质地的布。 8.音叉(256Hz)、耳机或耳塞。
有限的急性发作。
.
22
三、常用的评定方法
(一)压力测痛法
1.压力测痛法 适用于肌肉骨骼系统疼痛。 2.评定方法 找准痛点将压力测痛器的探头对准痛点
逐渐施加压力并观察和听取评定者反应,记录被评 定者诱发疼痛第一次出现所需的压力强度和最高疼 痛耐受限度所需的压力强度。
3.注意事项 (1)合适体位以提高检查准确性。 (2)测痛器探头须平稳地放在待测部位。
.
28
( 五 ) 简 化 McGill 疼 痛 问 卷 ( SF-MPQ )
SF-MPQ疼痛问卷在临床应用上具有 简便、快速等特点适用于对疼痛特性进 行评定的评定者和存在疼痛心理问题者。
.
29
(六)疼痛日记评定法
1.适用范围:适用对疼痛发展过程的评定, 特别适于癌性疼痛的镇痛治疗应用。
2.评定记录:由评定者、评定者亲属或护士 记录。以日或小时为时间段记录与疼痛有 关的活动、使用药物名称及剂量、疼痛的 强度等。疼痛强度用0~10的数字量级来表 示。睡眠过程按无疼痛记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觉功能评定
一、概述
1、概念:感觉评定是用客观的量化的方法有效地和准确地评定康复病人感觉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方法。

2、目的及意义:感觉障碍的程度。

可按感觉消失、感觉减低、感觉过敏、感觉异常四类。

通过对感觉检查的结果分析,应能判断引起感觉变化的原因,感觉障碍对日常生活、功能活动及使用辅助具的影响,以及采取哪些安全措施可防止患者由于感觉上的变化而再受损伤,要能预测将来的变化,判断何时需要再次检查。

二、评定的方法和步骤:
1、本体觉评定方法:需要准备的物品:大头钉若干个(一端尖,一端钝)两支测试管及试管架,一些棉花、纸巾或软刷;4-5件常见物:钥匙、钱币、铅笔、汤勺等;感觉丧失测量器或心电图测径器头、纸夹和尺子;一套形状、大小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件,几块不同质地的布。

轻触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棉花或软毛笔对其体表的不同部位依次接触,询问患者有无感觉,并且在两侧对称的部位进行比较。

刺激的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

检查四肢时刺激的方向应与长轴平行,检查胸腹部的方向应与肋骨平行。

检查顺序为面部、颈部、上肢、躯干、下肢。

痛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大头针或尖锐的物品(叩诊锤的针尖)轻轻刺激皮肤,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觉。

先检查面部、上肢、下肢,然后进行上下和左右的比较,确定刺激的强弱。

对痛觉减退的患者要从有障碍的部位向正常的部位检查,而对痛觉过敏的患者要从正常的部位向有障碍的部位检查,这样容易确定异常感觉范围的大小。

压觉:让患者闭眼,检查者用大拇指使劲地去挤压肌肉或肌腱请患者指出感觉。

对瘫痪的病人压觉检查常从有障碍部位到正常的部位。

温度觉:包括冷觉与温觉。

冷觉用装有5—10 c的冷水试管,温觉用40一45C 的温水试管。

在闭目的情况下交替接触患者皮肤,嘱患者说出冷或热的感觉。

选用的试管直径要小。

管底面积与皮肤接触面不要过大,接触时间以2—3秒为宜,检查时两侧部位要对称。

关节觉:是指关节所处的角度和运动方向的感觉,包括位置觉和运动觉。

位置觉:患者闭目,检查者将患者手指、脚趾或一侧肢体被动摆在一个位置上,让患者说出肢体所处的位置,或用另一侧肢体模仿出相同的角度。

运动觉:患者闭目,检查者以手指夹住患者手指或足趾两侧,上下移动5度左右,让患者辨别是否有运动及移动方向,如不明确可加大幅度或测试较大关节,让患者说出肢体运动的方向。

患肢做4—5次位置的变化,记录准确回答的次数,将检查的次数做为分母.准确地模仿出关节位置的次数做为分子记录(如上肢关节觉4/5)。

震动觉:让患者闭目,用每秒震动128或256次的音叉置于患者骨骼突出部位上,请患者指出音叉有无震动和持续时间并作两侧、上下对比。

检查时常选择的骨突部位:胸骨,锁骨,肩峰,鹰嘴,桡、尺骨小头,棘突,髂前上棘,股骨粗隆、腓骨小头,内外踝等。

复合感觉:大脑皮质(顶叶)对感觉刺激的综合、分析、统一与判断的能力,因此又称为皮层感觉。

必须在深、浅感觉均正常时检查才有意义。

两点辨别觉:用特制的两点辨别尺或双脚规或叩诊锤两尖端,两点分开至一定距离,同时轻触患者皮肤,患者在闭目的情况下,若感到两点时,再缩小距离,直至两接触点被感觉为一点为止。

测出两点间最小的距离。

两点必须同时刺激,用力相等。

正常人全身各部位的数值不同,正常值:口唇为2—3mm;指尖为3一6mm;手掌、足底为15—20mm:手背、足背为30mm;胫骨前缘为40mm;背部为40一50mm。

图形觉:患者闭目,用铅笔或火柴棒在患者皮肤上写数字或画图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询问患者能否感觉并辨认,也应双侧对照。

实体觉:患者闭目,将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某物品放于患者手中(如火柴盒、刀子、铅笔、手表等)。

让患者辨认该物的名称、大小及形状等。

两手比较。

定位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手指或棉签轻触一处皮肤,请患者说出或指出受触的部位,然后测量并记录与刺激部位的距离。

正常误差手部小于3.5mm,躯干部小于1cm。

重量识别觉:给患者有一定重量差别的数种物品,轻其用单手掂量后,比较、判断各物品的轻重。

质地识别觉:分别将棉、毛、丝、橡皮等不同质地的物质放入患者手中,让患者分辨。

2、手感觉功能评定:
轻触-深压觉检查(light touch-deep pressure)
是一种精细的触觉检查,可客观地将触觉障碍分为5级,以评定触觉的障碍程度和在康复中的变化。

检查时采用Semmes-Weinstein单丝法,简称SW法。

单丝为粗细不同的一组笔直的尼龙丝,一端游离,另一端装在手持塑料棒的一端上,丝与棒成直角,丝的规格有多种。

测量时为避免受测手移动,可让患者将手背放在预先置于桌子上的一堆油腻子上。

用隔帘或其他物品遮住患者双目,检查者持数值最小的单丝开始试验,使丝垂直作用在患者手指掌面皮肤上,不能打滑!预先与患者约定,当患者有触感时即应告知检查者。

用1.65-4.08号丝时,每号进行3次,施加在皮肤上1-1.5秒,提起1-1.5秒为一次。

当丝已弯而患者仍无感觉时,换较大的一号再试,直到连续两次丝刚弯曲患者即有感觉时为止,记下该号码,然后查表觅结果。

用4.17-6.65号丝时,仅需作一次。

Moberg触觉识别评定
试验时在桌上放一个约12cm*15cm的纸盒,在纸盒的旁边放置螺母、回形针、硬币、别针、尖头螺丝、钥匙、铁垫圈、约5cm*2.5cm的双层绒布块、直径2.5cm 左右的绒布制棋子或绒布包裹的圆钮等9种物体,让患者尽快地、每次一件地将桌面上地物体拾到纸盒内。

先用患手进行,在睁眼情况下拾一次,再闭眼拾一次;然后用健手睁闭眼做一次。

计算每次拾完所需的时间,并观察患者拾物时用哪几个手指,何种捏法。

将物品散布在纸盒旁20cm*15cm的范围内,在睁眼时,利手需7-10秒,非利手需8-11秒,在闭眼情况下,利手需13-17秒,非利手需14-18秒。

两点辨别觉(2PD):
压力会影响结果应测轻触下的2PD,可用伸直的回形针两端进行测定。

测定时掌心向上,手背放在预先放在桌子上的油腻子上,以防移动影响结果。

然后沿长轴测试,10次中有7次极准确的数值即为结果,也可测3次有2次报正确为准。

掌侧面:2PD<6mm为正常,7-15mm为部分丧失,>15mm为完全丧失。

2PD与功能的关系
正常:<6mm,可做上表弦等精细工作
尚可:6-10mm,可持小器械(镊子等)
差:11-15mm,可持大的器械(锹、锄)
保护性:仅有一点感觉,持物有困难
感觉缺失:无任何感觉,不能持物。

压力测痛法
测痛时,先以手按,找准痛点,将压力测痛计的探头平稳对准痛点,逐渐加力下压,直至引起疼痛。

记下指针所指刻度,定为痛阈。

继续加压,记下受试者不能
耐受时的压力刻度,定为耐痛阈。

同时记录所测痛区的体表定位,以便对比。

应定期复查。

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法(VAS)
用纸笔的方式或评分尺的供检查者使用。

0无痛------------5中度疼痛-------------10极痛
在纸上或尺上划10cm长的直线,按mm分度,直线左端表示无痛,右端表示极痛,中间表示中度疼痛。

让患者目测后在直线上用手指、笔画或移动评分上游标,在尺的直线上定出某一点,表示疼痛程度。

便于前后对比。

注意:显示清楚,教会患者,保存记录。

三、感觉评定的注意事项
检查者需耐心细致,使患者了解检查方法并充分配合,注意调整患者的注意力。

患者体位合适,检查部位应松弛,以提高检查准确性。

先检查正常的一侧,使患者知道什么是“正常”。

然后让患者闭上眼,或用东西遮上。

在两个测试之间,请患者睁眼,再告诉新的指令。

先检查浅感觉再查深感觉和皮质感觉。

根据感觉神经和它们支配和分布的皮区去检查。

采取左右、前后、远近端对比的原则,必要时多次重复检查。

避免任何暗示性问话,以获取准确的临床资料。

所给的刺激以不规则的方法由远及近。

先检查整个部位,如果一旦找到感觉障碍的部位,就要仔细找出那个部位的范围。

将检查的结果按感觉的种类,障碍的程度和范围.分别记录在身体感觉分布图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