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支架的注塑模具设计毕业设计

合集下载

注塑模型毕业设计说明书

注塑模型毕业设计说明书

注塑模型毕业设计说明书
注塑模型毕业设计说明书
设计背景:
注塑模型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的生产工艺,它对于零件原型的制造以及各种产品的批量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毕业设计的目的就是开发一种高效的注塑模型制造方案,通过对注塑机、注塑模具以及注塑温度等参数的优化设置,实现注塑模型的质量提升和处理效率的提升。

设计方法:
本设计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注塑模型的优化制造:
1.优化模具结构。

采用CAD软件进行模具设计,优化模具结构、角度和片数,提高模具运行效率,节约材料成本。

2.优化注塑机设备。

根据注塑模型的特性,选择最适合的注塑机设备,采用高效的注塑技术,确保生产效率。

3.优化注塑温度。

根据不同材料的特性,制定不同的注塑温度方案,减少退火现象,并提高模型质量。

4.生产过程管理。

对于注塑模型的生产过程进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确保模型质量稳定。

设计结果:
通过优化以上设计方法,本毕业设计成功实现了注塑模型的高效制造,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设计的成功应用,表明了优化注塑模型生产的重要性和行业应用前景。

同时,本设计也为学术研究和工业生产领域提供了支持和借鉴。

结论:
本毕业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优化注塑模型制造方案,实现模型质量提升和处理效率的提升,为注塑模型的生产提供优化解决方案。

经过实验验证,本设计成果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为注塑工艺的研究和优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打印机注塑件模具设计

打印机注塑件模具设计

打印机注塑件模具设计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打印机注塑件的模具设计展开了探讨,系统分析了注塑件的工艺,对注塑件模具的设计和模具工作的行程作了详细的阐述,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注塑件;模具;设计好的模具设计工作对于打印机的注塑件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打印机注塑件的模具设计工作非常必要。

我们需要熟练注塑件的工艺,以做好模具设计工作。

基于此,本文就打印机注塑件的模具设计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1 注塑件的工艺分析塑料注射成形是利用塑料的可挤压性与可模塑性,首先将粒状或粉状的塑料加入到注塑机的料斗,由螺杆带动塑料前行进入料筒,由料筒壁的加热器及螺杆的摩擦作用令塑料在料筒内加热至熔融状态,在螺杆的高压推动下,以一定的速度和压力经浇注系统进入闭合模具中,经过保压冷却凝固成形后开模,模具推出机构推出制件,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塑料制件。

模具设计应根据塑件的使用要求及相应的技术指标,选择合理的工艺方案。

(1)注塑件的结构形状分析。

该塑件是打印机上一个部件,受到振动、摩擦等情况比较多,制件材料要求韧性好,表面粗糙度低。

制件结构简单,形状规则,大批量生产。

采用单分型面注塑模有利于降低模具复杂程度,有利于模具加工制造。

(2)注塑件的性能指标及成型特性分析。

工件材料为HIPS,是PS的改性材料,分子中含有5%~15%橡胶成份,韧性好、冲击强度高,成型加工性能好、着色力强。

HIPS制品不透明,吸水性低,可不需预先干燥。

主要性能指标:弯曲强度13.8~55.1MPa;拉伸强度13.8~41.4MPa;断裂伸长率为15%~75%;维卡软化点185°~220°F。

(3)注塑成型工艺参数分析。

根据经验数据和推荐值,初步确定成型工艺参数选择往复螺杆式注塑机,由公称注射量选定注射机。

打印机零件的注塑模采用单分型面注塑模,一模四腔。

产品材料HIPS,其密度为1.035~1.04g/cm3,收缩率为0.3~0.8,计算其平均密度设为1.04g/cm3,平均收缩率为0.5%。

注塑模的毕业设计

注塑模的毕业设计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系部:电子工程系题目:注射模具课程设计班级:模具设计与制造082班姓名:孙一凡学号:080105231指导教师:金老师二〇一〇年六月十二日注射模具设计1、设计任务书(1)塑料制品名称:塑件。

(2)成型方法与设备:在XS-ZY-500型注射机上成型。

(3)塑料原料:低密度聚乙烯。

(4)收缩率:1.0% ~ 3.0%。

(5)生产批量:100万件。

如图一2、塑件成型工艺分析1.塑件成型特性低密度聚乙烯又称高压聚乙烯,为支链型线型分子结构的热塑性塑料。

其结晶度为对方付费55%~65%,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密度为0.91~0.94g/cm3,压缩比为1.84~2.3,比热度为2.30j/(g.0c)。

低密度聚乙烯的化学稳定性比较高,能耐大多数酸、碱及盐的侵蚀,但不耐强氧化酸腐蚀;除苯及汽油外,一般不溶于有机剂。

低密度聚乙烯耐低温性能好,在-60摄氏度下仍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但其使用温度不高(在80摄氏度以下)。

低密度聚乙烯在热、光及氧的作用下会发生老化变脆,力学性能和电性能下降。

在成型时,氧化会引起熔体黏度下降和变色,产生条纹,影响塑件质量。

因此,需添加抗氧化剂及紫外线吸收剂等。

低密度聚乙烯的成型特性为:(1)成型性好,可采用注射、挤出及吹塑等成型加工方法。

(2)吸湿性小,成型前可不干燥。

熔体黏度小、流动性好,溢边值为0.002mm;流动性对压力敏感,宜采用较高的压力注射。

(3)可能发生熔体破裂,与有机溶剂接触会发生开裂。

(4)成型温度范围为160~240摄氏度。

熔融温度低且塑件质量轻,塑件可采用柱塞式注射机成型。

应严格控制模具温度,一般以35~65摄氏度为宜,模具应采用调质处理。

(5)冷却速度慢,必须充分冷却,模具设计时应有冷却系统。

(6)收缩率大而且波动范围大,方向性明显,不易采用直浇口,易翘曲,结晶度及模具冷却条件对收缩率影响大,应控制模温,保证冷却均匀稳定。

(7)易产生应力集中,应严格控制成型条件,塑件成型后应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内应力;塑件壁厚宜小,应避免有尖角,脱模斜度宜取1~3度。

打印机支架的注塑模具设计毕业设计

打印机支架的注塑模具设计毕业设计

打印机支架的注塑模具设计1 绪论1.1塑料的基本知识塑料是以树脂为主要成分,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塑造成一定形状,并在常温下能保持既定形状的高分子有机材料,它大多采用合成树脂。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塑料具有可塑性,可以利用模具将其成型为具有一定几何形状和尺寸精度的塑料制件。

塑料密度小、质量轻、耐磨性好,此外,许多塑料还具有透光性能和绝热性能以及防水、防透气和防辐射等特殊性能,因此它能够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塑料作为一种新的工程材料,其不断被开发与应用,加之成型工艺的不断成熟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塑料成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和塑料成型模具的开发与制造。

塑料目前尚无确切的分类,一般分为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其中热塑性塑料在特定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热软化和冷却硬化,如聚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等。

而热固性塑料的特点是能在受热或其他条件作用下固化成不溶性物料,如酚醛塑料、环氧塑料等[1]。

1.2塑料工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早在19世纪以前,人们就已经利用沥青、松香、琥珀、虫胶等天然树脂。

1868年将天然纤维素硝化,用樟脑作增塑剂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塑料品种,称为赛璐珞,从此开始了人类使用塑料的历史。

1909年出现了第一种用人工合成的塑料-酚醛塑料。

1920年又一种人工合成塑料-氨基塑料(苯胺甲醛塑料)诞生了。

这两种塑料当时为推动电气工业和仪器制造工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到20世纪20、30年代,相继出现了醇酸树脂、聚氯乙烯、丙烯酸酯类、聚苯乙烯和聚酰胺等塑料。

从40年代至今,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石油资源的广泛开发利用,塑料工业获得迅速发展。

品种上又出现了聚乙烯、聚丙烯、不饱和聚酯、氟塑料、环氧树脂、聚甲醛、聚碳酸酯、聚酰亚胺等等。

目前塑料制件几乎已经进入一切工业部门以及人民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塑料工业又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工业领域,现已发展成为塑料产品系列化、生产工艺自动化、连续化以及不断开拓功能塑料新领域[2-3]。

毕业答辩支架注塑模设计

毕业答辩支架注塑模设计
5/2/2020
方案一
方案二
5/2/2020
七、导向机构和推出方式
1.导向机构:导向定位机构采用导柱导套配合。 导柱与导套的配合采用H7/f7,导套与模具孔的配合 采用H7/m6,导柱与模具的配合采用H7/m6。 2.推出方式:顶出机构采用推杆推出机构。
5/2/2020
八、抽芯机构 • 抽芯机构的方案:制品需要三个侧型
• (5)绘制正式模具装配图; • (6)拆画全部需加工的模具零件图; • (7)编写模具设计计算说明书。
5/2/2020
一、塑件分析
三维造型
• 零件名称:支架 • 批量:1.6万件/月 • 材料:ABS
5/2/2020
(一)制件要求: • 1.外观必须平滑、光亮,
无裂纹; • 2.塑件颜色均匀,无烧伤,
支架的塑料注射成型模的设计
答辨人:莫现深 专业:2010级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 模具方向 指导老师:李晓棠老师
设计目的
设计支架注塑模具,是基于以下几个目的: (1)熟悉拟定塑料成型工艺和模具设计原则、步骤 和方法; (2)增加对注塑模具的认识,对塑料模具制作过程 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3)培养从事模具设计的初步能力,为实际工作打 下良好的基础。
5/2/2020
变色等痕迹 • 3.未注圆角为R0.6 • 4.脱模斜度为0.5° (二)结构分析 • 侧面有三个孔,其中有两
个孔在一个方向。 • 零件上表面有8个筋板。 • 零件下表面是一个平面
二、总体方案设计
本设计是对支架进行模具设计。具体方案如下: 1.一模一腔:要考虑产量、工厂的设备及塑件的精度要求,本设计选择一模一腔结
5/2/2020
五、浇注系统设计
主流道尺寸

打印机外壳注塑模具设计

打印机外壳注塑模具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打印机外壳注塑模具设计系别:机电信息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学生:学号:指导教师:2013年05月打印机外壳注塑模具设计摘要本设计为打印机外壳注塑模的设计。

设计中采用一模一腔,浇口采用点胶口,分型面选在截面最大处,塑件成型后利用推杆将成型制品从动模上推出,回程时利用复位杆复位。

设计中需要对塑件的尺寸进行计算,确定尺寸精度,然后进行注射机的初步选取。

以及对注塑机的浇注系统、成型零件的结构、成型零件的尺寸、脱模推出机构、排气系统、温度调节系统进行了设计与计算。

并且对注射机参数进行校核,包括模具闭合厚度、模具安装尺寸、模具开模行程、注射机的锁模力等。

各个参数都满足要求后才能确定注射机的型号。

在设计过程中,为了更清楚的表达模具的内部结构,因此附有动模镶块、定模镶块、定模推板的二维零件图和模具三维爆炸图。

关键词:打印机外壳;分型面;浇口;工艺分析Ink jet printer cover injection mold designAbstractThis design is the design of injection mould for the cabinet. The design uses two mold cavity, type of the sprue is latent gate, the parting surface is chosen in the maximum section of the plastics. After plastics are molded,molding products are driven by putting from dynamic model,then using reset stem returned.In the design ,The need to calculate the size design, determine the size precision, the preliminary selection and the injection machine. And the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of gating system, forming part of the structure, forming part of the size, mold release mechanism, exhaust system,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design and calculation. And to check the injection machine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thickness of mold closing, mold installation size, mold opening stroke, the clamping force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etc.. All the parameters meet the requirements to determine the type of injection machine.In the design process, in order to express more clearly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mold, so a moving die insert, fixed die insert, the fixed mould push plate 2D part drawing and 3D map explosion.Keywords: Cabinet;Parting;surface;Runner;Process analysis主要符号表T额定锁模力q模腔压力K安全系数H最小模具厚度minH最大模具maxδ塑件尺寸误差sS塑料的最大收缩率maxS塑料的最小收缩率minL塑件尺寸sS塑料的平均收缩率∆塑料的公差δ模具制造公差[]δ型腔许用变形量E型腔材料的弹性模量σ型腔材料的需用压力[]α脱模斜度f摩擦系数F脱模力φ推杆长度系数Q总脱模力σ应力σ屈服极限s目录1绪论 (1)1.1题目背景 (1)1.2题目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1)1.2.1国内研究的情况 (1)1.2.2国外研究情况 (2)1.3中国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 (2)1.4塑料模具发展走势 (2)2 产品分析 (4)2.1塑件分析 (4)2.1.1结构分析 (4)2.1.2尺寸精度分析 (5)2.1.3 塑件厚度检测 (5)2.1.4表面质量分析 (5)2.2 塑件材料选择 (6)2.2.1物理性能 (6)2.2.2 ABS的主要性能指标 (6)2.2.3ABS成型塑件的主要缺陷及消除措施 (6)3拟定模具结构形式及注射机的初步选择 (7)3.1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7)3.1.1模具的分型面 (7)3.1.2分型面的确定 (7)3.2塑件相关计算 (8)3.2.1塑件相关计算 (9)3.3 型腔数量的确定 (10)3.4初步选择注塑机 (11)4浇注系统的设计 (13)4.1浇注系统 (13)4.1.1浇注系统的作用 (13)4.1.2浇注系统布置 (13)4.2浇注系统设计 (13)4.2.1浇口套的设计 (13)4.2.2 浇注系统的设计 (16)4.2.3 分流道与浇口 (17)4.3浇口设计 (18)4.3.1浇口的类型 (18)4.3.2浇口的位置 (18)5 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20)5.1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20)6成型零件结构设计 (24)6.1 PRO/E中的模具模块设计 (24)6.1.1凹模结构设计 (25)6.1.2凸模结构设计 (25)7导向机构设计 (27)7.1导向机构 (27)7.1.1导柱 (27)7.1.2 导套 (28)7.1.3 导柱与导套的配用 (29)7.1.4 导柱布置 (30)7.2 定位装置 (30)7.2.1拉杆 (30)7.3尼龙开闭器装置 (30)8 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32)8.1 在设计脱模推出机构是应遵循下列原则 (32)8.2 脱模力的计算 (32)8.3推出机构设计 (32)8.3.1推杆布置 (32)8.3.2推杆结构及固定 (33)8.3.3推杆强度交核 (33)8.4 拉料机构 (34)9 排气系统设计 (36)10 温度调节系统设计 (37)10.1对温度调节系统的要求 (37)10.2 冷却系统设计 (37)10.2.1 冷却回路的布置 (37)10.2.1 设计原则 (37)10.2.2冷却时间的确定 (38)10.3模具冷却系统的计算 (39)11注塑机的校核 (40)11.1最大注塑量的校核 (40)11.2锁模力的校核 (40)11.3 喷嘴尺寸校核 (40)11.4定位圈尺寸校核 (41)11.5模具外形尺寸校核 (41)11.6模具厚度校核 (41)11.7模具安装尺寸校核 (41)11.8开模行程的校核 (41)12 模具工作过程 (43)12.1 模具总体结构 (43)12.2开合模动作 (45)13模具可行性分析 (46)13.1本模具的特点 (46)13.2市场效益及经济效益分析 (46)结论 (47)致谢 (48)参考文献 (49)毕业设计(论文)知识产权声明 (50)毕业设计(论文)独创性声明 (51)附录 (52)1 绪论1绪论1.1题目背景近年来,我国塑料模具业发展相当快,目前,塑料模具在整个模具行业中约占30%左右,而在整个塑料模具市场以注塑模具需求量最大。

(毕业设计论文)塑料注射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塑料注射模具设计

塑料注射模具设计目录第1章绪论 (1)1.1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 (1)1.2塑料模工艺与注塑模具 (1)1.3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3)第2章注塑模的工艺分析 (4)2.1注塑模组成部分 (4)2.2模具的毛坯、制造特点和使用关系 (5)2.3注塑模结构分析 (6)2.4注塑模工作原理及装配图 (7)第3章定模板的制造加工 (9)3.1定模板的加工 (9)3.1.1制定定模板加工步骤 (9)3.1.2 选择加工设备 (12)3.2加工工艺过程 (12)第4章型芯的加工制造 (13)4.1型芯的加工 (13)4.1.1制定动模板加工步骤 (13)4.1.2 加工工艺过程 (16)第5章定模座板、动模座板的加工 (18)5.1定模座板的加工 (18)5.1.1制定定模座板加工步骤 (18)5.1.2 选择加工设备 (20)5.1.3工工艺过程 (20)5.2动模座板的加工 (20)5.2.1制定动模座板加工步骤 (21)5.2.2 选择加工设备 (22)5.2.3工工艺过程 (22)第6章型芯固定板的加工 (23)6.1制定型芯固定板加工步骤 (23)6.1.1分析型芯固定板的结构 (24)6.1.2 确定加工方法 (24)6.1.3 选择加工设备 (24)6.2加工工艺过程 (24)第7 章支承零部件的加工 (26)7.1支承板的加工 (26)7.1.1制定支承板加工步骤 (26)7.1.2 加工工艺过程 (27)7.2垫块的加工 (28)7.2.1制定垫块加工步骤 (28)7.1.2 加工工艺过程 (29)第8章推出机构的制造 (30)8.1推件板的加工步骤 (30)8.1.1制定推件板加工步骤 (30)8.1.2 加工工艺过程 (34)8.2推板的制造 (34)8.2.1制定推板加工步骤 (35)8.2.2 加工工艺过程 (35)8.3推杆固定板的加工 (36)8.3.1制定动模板加工步骤 (36)8.3.2 加工工艺过程 (37)第9章标准件的选用 (38)9.1导柱的选用 (38)9.2浇口套的选用 (39)第10章模具装配、试模与调试 (41)10.1模具装配工艺过程 (41)10.2连接件的调试与修整 (43)10.3注塑模中出现的问题 (44)10.4成型设备的参数 (44)结论 (46)参考文献 (47)致谢 (48)附录 (49)第1章绪论1.1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模具是工业生产的重要装备,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注塑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模板

注塑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模板

1.前言 (3)1.1毕业设计的目的 (3)1.2题目内容及要求 (3)2.塑件的工艺分析 (3)2.1塑件材料的选择 (3)2.2塑件的工艺特性分析 (3)3.注射机的选择与模具结构形式 (3)3. 1 设备的选择与参数校核 (3)3.1.1注射机型号的选择 (3)3.1.2 模具参数的校核 (4)3.2模具结构确定 (4)3.2.1确定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 (4)3.2.2分型面的设计 (5)4.浇注系统设计 (5)4.1浇注系统的组成 (5)4.2主流道设计 (5)4.3分流道设计 (7)4.3.1分流道的形状及尺寸 (7)4.3.2 分流道的长度 (7)4.3.3分流道的粗糙度 (7)4.4浇口的设计 (7)4.5浇注系统的平衡 (7)4.6冷料穴的设计 (7)5.成型零件的设计 (7)5.1注射成型零部件结构设计 (7)5.1.1凹模 (7)5.1.2凸模 (8)5.2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8)5.2.1凹模的径向尺寸的计算 (10)5.2.2 凹模深度尺寸的计算 (11)5.2.3 凸模径向工作尺寸的计算 (11)5.2.4凸模高度工作尺寸的计算 (12)5.3成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12)6. 注射模导向与推出机构设计 (12)6.1导向机构的设计 (12)6.1.1导柱的结构形式 (12)6.1.2导套 (13)6.2脱模力计算 (13)6.3 推出机构的设计 (14)6.3.1推出机构的组成 (14)6.3.2推杆位置的设定 (14)6.3.3推出机构的导向 (15)6.4复位零件 (15)6.4.1复位杆复位 (16)6.4.2弹簧复位 (16)7.冷却系统的设计 (17)7.1冷却系统的设计 (17)8.1固定板 (18)8.2模脚 (18)8.3支承板与垫块 (18)9.设计总结 (18)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印机支架的注塑模具设计1 绪论1.1塑料的基本知识塑料是以树脂为主要成分,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塑造成一定形状,并在常温下能保持既定形状的高分子有机材料,它大多采用合成树脂。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塑料具有可塑性,可以利用模具将其成型为具有一定几何形状和尺寸精度的塑料制件。

塑料密度小、质量轻、耐磨性好,此外,许多塑料还具有透光性能和绝热性能以及防水、防透气和防辐射等特殊性能,因此它能够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塑料作为一种新的工程材料,其不断被开发与应用,加之成型工艺的不断成熟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塑料成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和塑料成型模具的开发与制造。

塑料目前尚无确切的分类,一般分为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其中热塑性塑料在特定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热软化和冷却硬化,如聚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等。

而热固性塑料的特点是能在受热或其他条件作用下固化成不溶性物料,如酚醛塑料、环氧塑料等[1]。

1.2塑料工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早在19世纪以前,人们就已经利用沥青、松香、琥珀、虫胶等天然树脂。

1868年将天然纤维素硝化,用樟脑作增塑剂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塑料品种,称为赛璐珞,从此开始了人类使用塑料的历史。

1909年出现了第一种用人工合成的塑料-酚醛塑料。

1920年又一种人工合成塑料-氨基塑料(苯胺甲醛塑料)诞生了。

这两种塑料当时为推动电气工业和仪器制造工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到20世纪20、30年代,相继出现了醇酸树脂、聚氯乙烯、丙烯酸酯类、聚苯乙烯和聚酰胺等塑料。

从40年代至今,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石油资源的广泛开发利用,塑料工业获得迅速发展。

品种上又出现了聚乙烯、聚丙烯、不饱和聚酯、氟塑料、环氧树脂、聚甲醛、聚碳酸酯、聚酰亚胺等等。

目前塑料制件几乎已经进入一切工业部门以及人民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塑料工业又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工业领域,现已发展成为塑料产品系列化、生产工艺自动化、连续化以及不断开拓功能塑料新领域[2-3]。

1.3塑料成型工业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模具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工艺装备,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塑料模具是指用于成型塑料制作的模具,它是型腔模的一种类型。

随着机械工业、电子工业、航空工业、仪表工业和日常用品工业的发展,塑料成型制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成型塑件的模具开发、设计和制造的水平也必须越来越高。

因此,模具设计水平的高低、模具制造能力的强弱以及模具质量的优劣,都直接影响着各种产品的质量、经济效益的增长以及整体工业水平的提高[4]。

1.4塑料成型技术的发展趋势21世纪,塑料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速发展。

塑料,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乃至国民经济中已拥有举足轻重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工艺装备。

由于用模具加工成形零部件,具有生产高效、质量好、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已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

模具制造是一个生产周期要求紧迫,技术手段要求较高的复杂生产过程。

总之,模具具有结构复杂、型面复杂、精度要求高、使用的材料硬度高、制造周期短等特点,因此传统的模具设计方法已无法适应当今的要求,与传统的模具设计相比,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无论是在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方面,还是在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利用CAE技术,可以在模具加工前,在计算机上对整个注塑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准确预测熔体的填充、保压和冷却情况,以及制品中的应力分布、分子和纤维取向分布、制品的收缩和翘曲变形等情况,以便设计者能尽早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修改,而不是等到试模后再返修模具。

这不仅是对传统模具设计方法的一次突破,而且在减少甚至避免模具返修报废、提高制品质量和降低成本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技术、经济意义。

塑料模具的设计不但要采用CAD技术,而且还要采用CAE技术,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2]。

1.5 塑料模具的分类按照塑料制件的成型方法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注射模注射模又称为注塑模。

塑料注射成型是在金属压铸造成型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首先将粒状或粉状的塑料原料加入到注射机的料筒中,经过加热熔融成粘流态,然后在螺杆的推动下,熔融塑料以一定的流速通过料筒前端的喷嘴射入闭合的模具型腔中,经过一定的保压,塑料在模内冷却、硬化定型,接着打开模具,从模内脱出成型的塑件。

(2) 压注模又称传递模。

压注模的加料室与型腔是通过浇注系统连接起来的,通过压柱将加料室内受热塑化熔融的热固塑料经浇注系统压入被回执的闭合型腔,最后固化定型。

(3) 挤出模又称为挤出机头。

挤出成型是利用挤出机料筒内的螺杆旋转加压的方式,连续地将熔融状态的物料从料筒中挤出,通过特定截面形状的机头口成型并借助于牵扯引装置将挤出的塑料制件均匀拉出,同时冷却定型,获得截面形状一致的连续型材。

(4) 压缩模又称压塑模。

压缩成型是塑件盛开方法中较早采用的一种方法。

将预热过的塑料原料直接放在经过加热的模具型腔内,凸模向下运动,在热和压力的作用下塑料呈熔融状态并充满型腔,然后再固化成型。

压注模多用于热固性塑料制件的成型,但这种方法成型周期长、生产效率低。

除了上述介绍的几类常用的塑料成型模具外,还有泡沫塑料成型模、气动成型模、浇铸成型模、滚塑成型模、压延成型模以及聚四氟乙烯冷压成型模等[5-6]。

2 塑件的分析2.1 塑件的结构分析由图2-1可以看出,该塑件结构简单,在塑件上有几个孔,这部分由型腔与型芯镶件成型,其余部分由凹模与凸模直接成型。

图2-1 塑件图制品要求表面光洁度比较高,不允许有明显的熔接痕、飞边等工艺痕,也正是由于对外表的严格要求,以及使产品容易脱模,降低制造时的废品率,因此设置了塑件的脱模斜度为1°。

打印机支架的工艺参数如表2-1所示。

2.2 塑件材料的选取及分析塑料成型原料的选取应该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应充分了解制品的用途、特性、设计参数及要求,在满足以上要求后,并考虑使用塑料的成本、成型加工的难易程度等要求。

根据分析可知此塑件要求有较强的抗冲击强度、具有较强的抗湿性能,以及抗腐蚀性能。

通过分析,比较可选用聚丙烯(PP)作为些制品的材料[9]。

下面将对PP加以介绍[1-4]:1.基本特性聚丙烯无味,无毒,无色。

外观似聚乙烯,但比聚乙烯更透明更轻。

密度为0.9~0.91g/㎝3。

它不吸水,光泽好,易着色。

聚丙烯的屈服强度,抗拉,抗压强度和硬度及弹性比聚乙烯好。

定向拉伸后的聚丙烯可制作铰链,其具有特别高的抗弯曲疲劳强度,如用聚丙烯注射成型的一体铰链,经过7×107次开闭弯折未产生损坏和断裂现象。

聚丙烯的熔点为164~170℃,其耐热性好,能在10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消毒灭菌。

聚丙烯耐低温的使用温度可达-15℃,在低于-35℃进会脆裂。

聚丙烯的高频绝缘性能好,而且由于其不吸水,绝缘性能不受湿度的影响。

聚丙烯在氧、热、光的作用下极易解聚、老化、所以必须加入防老化剂。

2.主要用途聚丙烯可用于制作各种机械零件如法兰、汽车零件和自行车零件;可作水、蒸汽、各种酸碱等的输送管道,化工容器和其他设备的衬里、表面涂层;可制造盖和本体合一的箱壳,各种绝缘零件,并用于医药工业中。

3.成型特点聚丙烯成型收缩范围大,易发生缩孔、凹痕及变形;聚丙烯热容量大,注射成型模具必须设计能充分进行冷却的冷却回路;聚丙烯成型的适宜模温为80℃左右,不可低于50℃,否则会造成成型塑件表面光泽差或产生熔接痕等缺陷,且温度过高会产生翘曲现象。

4.PP的注射工艺参数PP的注射工艺参数如表2-2所示。

表 2-2 PP的注射工艺参数3 模具的设计3.1 确定型腔数及塑件排列方式为了使模具与注塑机的生产能力相匹配,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性、保证塑件精度,模具设计时应首先确定型腔数目。

与多型腔模具相比较,单型腔模具具有塑料制件的形状和尺寸一致性好、成型的工艺条件容易控制、模具结构简单紧凑、模具制造成本低、制造周期短等特点。

但在,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多型腔模具应是更为合适的形式,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塑件的整体成本。

由于此塑件体积小,如果采用单型腔模具,虽然可以保证制品的质量,但不适合大批量生产[1]。

综合以上因素,本制品采用一模两腔的多型腔模具。

模具的型腔排列方式如图3-1所示:图3-1 模具的型腔排列方式3.2 分型面的设计为了便于将塑件从密闭的模腔内取出,也为了便于安放嵌件或取出浇注系统,必须将模具分成两个或几个部分,通常将分开模具能取出塑件的面称为分型面,另外,以分型面为界,模具又可分成两大部分即动模与定模部分,而其他的面则被称作分离面或分模面,注射模只有一个分型面。

分型面的选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它会受到塑件的几何形状、壁厚、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嵌件位置、脱模方法以及塑件在模具内的成型位置、顶出方式、浇注系统的设计、模具排气的方式等方面的影响。

常见的分型面有水平分型面、斜分型面、阶梯分型面、曲线分型面[2-3]。

在本模具设计中。

由于制品的结构比较特殊,分型面应选在制品的最大外形尺寸处,因为这样有利于排气,使注射出来的塑件不会产生气孔,并且要有利于型芯、型腔镶件的安装。

综合以上各因素,得分型面如图3-2所示:图3-2 分型面的设计示意图3.3 排气系统的设计当塑料熔体充填模具型腔时,必须将浇注系统和型腔内的空气以及塑料在成型过程中产生的低分子挥气体顺利地排出模外。

如果型腔内因各种原因产生的气体不能被排除干净,塑件上就会形成气泡、产生熔接不牢、表面轮廓不清及充填不满等成型缺陷,另外气体的存在还会产生反压力而降低充模速度,因此设计模具时必须考虑型腔的排气问题。

对于由于排气不畅而造成型腔局部充填表困难时,除了设计排气系统外,还可以考虑开设溢流槽,用于在容纳冷料的同时也容纳一部分气体有时采用这种措施是十分有效的。

注射模通常以如下三种方式排气:(1) 利用配合间隙排气对于简单型腔的小型模具,可以利用推杆、活动型芯、活动镶件以及双支点固定的型芯端部与模板的配合间隙进行排气。

这种类型的排气形式其配合间隙不能超过0.05mm,一般为0.03~0.05mm,视成型塑料的流动性性能的好差而定。

(2) 在分型面上开设排气槽分型面上开设排气槽是注射模排气的主要形式。

(3) 利用排气塞排气如果型腔最后充填的部位不在分型面上,而其附近又没有活动型芯或推杆,可以在型腔深处镶入排气塞,排气塞可以用烧结金属块制成。

排气系统的主要设计要点一般如下:(1) 保证迅速、有序、通畅,排气速度应与注射速度相适应。

(2) 排气槽设在塑料流末端。

(3) 应设在主分型面凹模一侧:①便于加工和修整。

②若产生气体起边,容易脱模和去除。

(4) 尽量设在塑件较厚的部位。

(5) 设在便于清理的位置以免积存冷料(6) 排气方向应避开操作区,以防高温熔料溅出伤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