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电力机车现状及新技术

合集下载

电力机车检修业务和技术发展展望

电力机车检修业务和技术发展展望

电力机车检修业务和技术发展展望现阶段,我国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电力机车进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从而保障电力机车车辆的运行安全。

通过对电力机车进行检修,并可以对机车运行过程中的早期故障进行预报处理,这样工作人员便可以及时地针对早期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从而减少电力机车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事故的概率。

此外,对电力机车进行检修还有效地促进了电力机车车辆的安全性能、可靠性能、经济性能和运行性能。

目前,各国的铁路都在积极地开展电力机车的检修业务,同时,随着我国现代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过故障诊断技术在电力机车车辆检修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

标签:电力机车;检修业务;技术;发展1电力机车检修概述对于电力机车,没有需要接触网或电气化轨道网第三轨提供电能的发动机,牵引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电力机车具有起动快、加速性好、适应性强、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等优点。

电力机车使用一段时间后,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变形和磨损,需要对机车进行有计划的检修。

为保证机车良好的运行状态,各国机车的检修制度各不相同,预防控制系统、备品备件和主要零部件由我国机车按专业化集中检修制度接管。

电力机车的固定检修周期25000~35000km,机车的检修率和平均检修时间是衡量机车检修效率的标准,因此,应采取一些措施,尽可能提高电力机车的检修水平。

2电力机车检修中存在的问题2.1电力机车检修核心技术发展滞后受制于检修行业技术发展滞后于制造行业的客观因素,加之前期直流机车核心检修技术的积累不能有效平移到交流机车,导致检修技术出现断层,跟不上机车制造行业的技术发展步伐。

尤其是在对配件的核心修复能力方面,检修过程中大部分关键配件只能采取更新的方式来满足生产需求,严重压缩了检修利润空间。

检修成本压力的增加,导致在检修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能力下降,也使得在检修核心技术方面难有突破。

2.2检修数据不能发挥应有作用传统的维护概念不注意产品维护前的计量参数。

电力机车检修业务和技术展望

电力机车检修业务和技术展望

电力机车检修业务和技术展望内容提要: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交通建设工程的增多。

铁路行业近年来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其中以电力机车发展尤为突出。

在我国机车中,电力机车是运能最大的机车,具有起动快、效率高、功率大、速度快等诸多优势。

此外,电力机车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动力源,具有良好的运行条件和较低的噪音污染,是今后世界机车的研制方向。

但是,由于电力机车长时间在室外作业,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因此需要注意机车的检修和维护,对提高电力机车的运行质量,需要及时发现故障并加以改进。

本文分析了电力机车维修和技术观点。

关键词:电力机车;检修业务;检修技术引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交通建设项目规模和数量的快速增长,极大地带动了铁路行业的不断创新发展,特别是在电力机车方面,电力机车运输能力优异。

高效、大功率、高速等特点,实现了多种能源的综合应用,实际中电力机车运行条件优良,不会出现较大的噪音和污染等问题,使用电力机车的发展很有前途。

但是,电力机车也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亟待改进,随着长期的使用,缺陷问题变得更加明显,合理的检查和维护方法可以发现运行问题。

并确保电力机车的工作质量更好。

1电力机车检修概述电力机车没有原动机,需要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或三轨接触网来提供电能,而电力机车体积较大,是通过牵引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车。

电力机车的优点是启动快、加速性好、适应性强、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电力机车需要有计划的维护,以保证机车良好的运行状态,因为每个部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变形和磨损情况是不同的。

国内电力机车主要采用预防性维修、更换维修和专业化密集维修制度。

由于维修时间是衡量机车维修效率的标准,因此有必要制定电力机车维修计划,以便尽可能提高部分电力机车的维修业务。

[1]2电力机车常见的故障类型由于电力机车的大规模使用,运行的安全性更加受到重视,有效地避免了各种故障,保障了乘客的安全。

深入分析电力机车故障的原因,完成机车维修是头等大事。

我国铁道机车现状及发展

我国铁道机车现状及发展

3、0号机车
1882年10月,中国第一次 从英国纽卡斯尔的史蒂芬森机 车厂购进了两台机车,由于它机 身上有一个大大的0字,人们便 把它称为0号机车.
0号机车没有导轮和从轮, 只有两对动轮,车轴排列为0-20式,动轮直径为812.8毫米.
它们比较幸运,有识之士 将其中一辆保存下来了,成为中 国乃至世界现存古老的机车之 一.
厂还有四方厂、太原厂、铜陵厂.
10、其他型号的蒸汽机车
1跃进型调车用蒸汽机车,代号YJ. 1958年济南机车厂设计 制造,1961年停产,唐山、牡丹江、武昌、济南等工厂共制 造202台.机车全长18326毫米,构造速度每小时60公里,模数 牵引力千牛,轴式1-3-1.
2星火型蒸汽机车是地方铁路使用的小型蒸汽机车,由大同 工厂1960年设计,长春工厂试制成功,代号XH.1961年停产, 长春、牡丹江工厂共制造48台.机车全长13480毫米,构造速 度每小时25公里,模数牵引力75千牛,轴式0-4-0.
4、解放型机车
从 1950 年到 1952 年末,青岛四方机车工厂抓紧修复组装了首批 20 台蒸汽机车. 铁道部将这批1-4-1轴式机车定为 ㄇㄎ 1 型音:摩科, 注音符号,编号2101-2120号, 1959年变更机车型号后改称为 解放型,代 号JF .
2101 号是这批机车的首台, 它于1950 年9 月修复完毕,正逢新中 国成立一周年前夕,滕代远部长亲自批准命名为国庆周年号简称国庆号, 镌刻铜匾镶在车身上,向祖国献上了一份厚礼.尽管不是真正意义上我国 自己制造的第一台火车头,但在很长时间内还是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国产 第一台
二、蒸汽机车的基本结构
• 蒸汽机车由锅炉、机械、走行、煤水车四个主要部 分组成.
• 1、锅炉部:燃料在炉床上燃烧,使锅水吸收燃料放出 的热能变为具有一定压强的蒸汽,并将蒸汽贮存在锅炉 中以备使用.

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现状及关键性技术分析

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现状及关键性技术分析

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现状及关键性技术分析摘要:电气化铁路占比不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但是,大量的电气化铁路工程出现,势必会增加电网谐波,导致无功问题或是电流问题。

要想解决电气化铁路所存在的牵引供电问题,应总结各类不足,及时进行总结与归纳,提出全新思路,以关键技术为基础,合理管控供电系统出现的问题,最终为电气化铁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大众出行、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关键词: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发展现状;关键性技术铁路出现具有诸多优势,近些年,对铁路出现关注度逐渐提升,其中,以电气化铁路为例,电气化铁路出现,为铁路行业发展开创全新时代。

铁路不仅兼具群众出行功能,更维系百姓生计,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电气化铁路作为重要构成部分,具有不可或缺作用。

这也意味着,在社会不断发展与变革的今天,应给予电气化铁路充分重视,促使电气化铁路进一步发展。

因此,在电气化铁路发展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机车铁路牵引性能,构建完善网络化供电系统,促使电力系统稳步发展,解决电气化铁路电网存在的问题,维护电气化铁路稳定运行。

1.电气化铁路内部的牵引供电系统1.1牵引变电所在电气化铁路运行过程中,为维护其稳定运行能力,需要借助牵引供电所,在供电所对电能进行转换。

其主要工作原理为,将高压电逐步转换,转换为低压交流电[1],而此种交流电,是电气化铁路电网传输重要能源,更是维护电气化铁路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确保机车所需电能。

但是,在牵引供电系统中,应重点关注单相负荷,借助常规变压设备,使单相负荷均匀分布到电气化铁路三相系统中,促使单相负荷平均分配,在机车牵引过程中,为其提供稳定电力资源。

1.2电气化铁路牵引网对电气化铁路内部所用牵引网进行分析,此种网络结构相对复杂,主要由馈电线、基础网以及回流部分共同构成。

对牵引网供电方式进行分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其一,为直接供电。

其二,为变压器供电。

其三,为耦合供电[2]。

我国电力机车四十年技术发展综述

我国电力机车四十年技术发展综述
科 技专 家, 长 期从 事 电 力机车总体工作。
Survey on 40 years technical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locomotives in China
Zhuzhou Elect ric L oco cmo tive Works( Z huzhou 412001) Liu Youmei
Abstract: It is summar ized the t echnical features o f differ ent st ages dur ing the 40 year s electr ic lo co mot ive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specific dev elo pment o f elect ric dr ive sy st em for locomo tiv es. T he aut hor po ints o ut that along w ith the dev elo pment o f new t echnolo gies, the pha se co nt ro l electr ic lo como tiv es a re being ser ialized and nor malized, w hich satisfy the dema nds for heavy haul and high speed in Chinese railw ay tra nspor tation.
的成功经验, 一开始就采用供电制式为 AC 25 000 V、 交直交传动的基础研究、地面装置功率试验、交直交电
50 Hz 的交直传动方式, 走了一条捷径。所以我国干线 力机车原型车研制及试验工作。目前已完成轴式 B0—

电力机车运用现状分析报告

电力机车运用现状分析报告

电力机车运用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电力机车是指以电能为动力源的机车,它具有环保、高效、低噪音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矿企业等领域。

本报告将从技术发展、运用现状和前景等方面对电力机车进行分析。

2. 技术发展自19世纪末电力机车问世以来,其技术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最初采用的是直流电动机,随后发展出了交流电动机和矢量控制技术,使电力机车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目前,电力机车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包括高速电气传动、智能控制系统、能量回馈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机车在运用环境上更加灵活可靠。

3. 运用现状3.1 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是电力机车的主要运用领域之一。

在国内外很多大中城市的地铁、轻轨交通系统中,电力机车已经成为主力机车。

电力机车具有轻便、节能、环保等特点,能够为城市轨道交通提供高效、便捷、舒适的运输服务。

3.2 工矿企业工矿企业也是电力机车的重要应用领域。

这些企业通常有复杂的运输需求,需要长时间、高负载的运输能力。

电力机车具有强大的牵引力和大容量的电池,能够满足工矿企业的需求,并且具有低污染、低噪音的特点,有助于改善工矿企业的生产环境。

3.3 其他领域除了上述两个领域,电力机车还在其他领域得到了应用。

例如,一些旅游景区、港口、机场等地也采用电力机车进行运输。

此外,一些高速铁路系统和特种铁路系统中,电力机车也占据了重要地位。

4. 前景展望电力机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和工矿企业的不断发展,对高效、环保的运输方式的需求越来越大。

电力机车作为一种低碳、高效的运输工具,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同时,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力机车的性能还将不断提升,包括能量利用率的提高、智能化的控制系统的应用等。

这些发展将进一步推动电力机车的应用范围扩大。

5. 结论电力机车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运输工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它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矿企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在其他领域也逐渐展开应用。

关于中国电力机车发展的研究报告

关于中国电力机车发展的研究报告

关于中国电力机车发展的研究报告1、总体概括中国制造的电力机车自1958年第一台电力机车诞生到2010年的52年发展历程中,经历了由韶山型系列直流传动电力机车到和谐型系列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发展,经历了由技术引进到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的历程,走出了具有中国铁路特色的技术创新道路。

2003年以来,为适应中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中国铁路制造业在“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基本原则指导下,坚持“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方针,遵循“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路线,卓有成效地实施了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以中国南车株机公司、中国南车戚机公司、中国北车连车公司、中国北车同车公司为代表的四家中国电力机车制造企业,在铁道部总体部署下,锁定世界铁路最先进技术,分别与德国西门子公司、美国GE公司、美国EMD公司、法国阿尔斯通公司、日本东芝公司进行技术合作,通过技术转让,联合设计等方式先后研制成功了HXD1、HXD2、HXD3、HXD1B、HXD2B、HXD3B、HXD1C、HXN3、HXN5等和谐系列交流传动机车。

通过技术引进,中国电力机车制造企业成功掌握了机车总成、车体、转向架、牵引变压器、牵引变流器、网络控制系统、牵引电机、驱动装置、制动系统等九大关键技术,以及受电弓、真空主短路器、高压(电压/电流)互感器、司机控制器、辅助设备/牵引电机通风机、空压机、机车空调、复合冷却塔、车钩缓冲器、车载卫生装置十项主要配套技术。

开创了我国自主研制牵引变流器、网络控制系统、大功率牵引变压器、大功率牵引电机等重要零部件的先河;构建了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标准体系。

中国铁路牵引技术实现了从直流传动到交流传动的根本转换,由采用直流传动技术的韶山系列机车上升到和谐系列交流传动机车。

通过技术引进工作,和谐型机车制造企业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完成了2642台机车的生产任务,极大缩短了机车设计制造周期,满足了铁路运输高速增长的需求。

2024年电力机车技师技术总结范本(2篇)

2024年电力机车技师技术总结范本(2篇)

2024年电力机车技师技术总结范本____年电力机车技师技术总结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机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

作为一名电力机车技师,我在过去几年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

在____年,我以____字的篇幅为大家总结了我在电力机车技术上的心得体会和专业知识。

一、电力机车的发展趋势在过去几年中,电力机车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1. 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应用: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电力机车的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应用逐渐成为主流。

太阳能和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的引入使电力机车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2. 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提升: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电力机车能够更加智能化地进行监控和控制。

例如,智能诊断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机车的运行状态并进行故障诊断,大大减少维修时间和成本。

3. 高速和高效运行:电力机车的运行速度和效率不断提高。

高速列车的出现使得出行更加便捷,电力机车的动力系统改进使得能量利用更加高效,提高了运行效率。

4. 电力机车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技术在电力机车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数字化转型包括车辆状态的实时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维修保养的预测和计划等,提高了运营效率和维修效果。

综上所述,未来电力机车将更加注重环保、智能化、高效化和数字化的发展。

二、关键技术与创新在过去几年中,电力机车领域涌现了许多关键技术与创新,我在其中也积极参与和应用。

1. 超导技术的应用:超导技术的引入使电力机车的输电和储能更加高效和节能。

超导材料在电力机车的牵引传动和能量回馈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2. 人工智能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机车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对电力机车的牵引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调整,提高运行效率;智能诊断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机车状态,及时预测和修复故障。

3. 高效节能的电力系统设计:电力机车的电力系统设计也得到了重要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电力机车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第三个里程(90年代末~21世纪)
加强国际合作坚持自主创新研制出国内外市场 需求的交流传动电力机车
2000年9月DJJ1型高速客运交流传动动力车(蓝箭号)试制成功,动车功率 4800Kw,持续速度105km/h,最高运行速度210km/h ,起动牵引力211kN,持续牵引力 164kN,再生制动功率4400kW,最大制动力150kN,采用水冷IPM模块组合VVVF调速控 制的变流器,1200kW牵引电机半体悬挂式、六连杆二级空心轴传动,中间推挽式牵引 装置,一系单螺旋弹簧支承加单杆式轴箱定位,二系高绕弹簧支承,整体车轮及空心 轴轴盘制动和储能式停放制动、全分裂式牵引变压器;采用MITRAC分布式微机控制、 MVB车辆总线和WTB列车总线,实现全部机车逻辑控制和自诊断功能。8列交流传动动 车组投入广深线运营。
我国电力机车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第三个里程(90年代末~21世纪)
加强国际合作坚持自主创新研制出国内外市场 需求的交流传动电力机车
第一至第三代产品均为交直传动方式,仅以调压调速方式和单轴功率等级来区分,而 第四代电力机车产品的基本特征是以电传动方式来确定。交流电传动方式定为第四代 产品标志,采用VVVF变频调速方式。
1999年5月,200km/h 高速电动车组DDJ1动力车试制成功,机车功率4000kW,牵 引力112kN, 速度124km/h ,最高速度200km/h ,机车电气原理与SS9机车类同,但 辅助电源采用逆变装置来供给;按负载需要为变频变压(VVVF)和恒频恒压(CVCF) 。车头采用流线型结构;牵引电机采用架承式全悬挂结构,此外,还采用微机控制系 统的总线重联(多接点)控制装置等先进技术。
我国电力机车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第一个里程(50~70年代)
由仿制到自力更生研制出第一、二代电力机车, 开创了中国干线电力机车的历史
1969年SS2型电力机车诞生, 是在消化吸收法国进口的6Y2 型引燃管电力机车基础上、自力更生研制成我国电力机车另一 种的第一代产品。
其特征是:SS1型电力机车为低压侧调压方式,机车功率为 3780kw,6轴客货两用,C0-C0轴式,630kw脉流牵引电机拖动, 最高速度90km/h;SS2型电力机车为高压侧调压方式、机车功 率为4620kw、6轴客货两用、C0-C0轴式、770kw脉流牵引电机 拖动,最高速度为100km/h。
我国电力机车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第二个里程(80~90年代)
由系统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到自主攻关研制出第 三代多机型配套客货运电力机车
1985年9月,第一台SS4型电力机车顺利落成,该车型投产后 至1993年共生产158台。以此为起点,我国电力机车由第一代 、第二代的单一机型,发展到第三代多机型配套,实现了电 力机车的“从少到多”。
我国电力机车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第二个里程(80~90年代)
由系统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到自主攻关研制出第 三代多机型配套客货运电力机车
1998年底SS9准高速六轴客运电力机车试制成功,机车功率4800kw,最大功率 5400kw,C0-C0轴式,牵引力169kN,速度99km/h,最大速度170km/h,主电路采用不等 分三段半控桥整流电路和磁场无级削弱,加馈电阻制动,采用微机控制及逻辑控制单 元,转向架采用轮对空心轴全悬挂,配备了6台900kw牵引电机,使机车具有强大牵引 动力。
1997年出口伊朗首都城郊铁路的TM1电力机车研制成功,以它构成推挽式电动车 组(2动10拖)用于德黑兰—梅赫尔铁路城郊客运。机车功率3200kw,B0-B0轴式,牵引 力135.1kN,速度80.9km/h,最大速度140km/h,机车电气原理和主要部件与SS8机车 基本相同,采用了电机空心轴传动结构,并首次采用先进的IGBT列车供电逆变器、列 车门控、广播系统等先进技术。
1994年底SS6B型客货两用电力机车研制成功。该型机车是我国郑宝铁路电气化工程第 三批6轴 交流电力机车的国际竞标中标机车。机车功率4800kw,最高速度100km/h。 主电路采用不等分三段半控桥式整流电路;恒流、准恒速特性控制,加馈电阻制动, 采用中电压、有补偿、半叠片结构的ZD114型串励脉流牵引电机,滚动轴承抱轴式半 悬挂,单边刚性传动,低位平杆牵引装置,2C0转向架;机车设有PFC功率因数补偿装 置及轴重转移电气补偿及防空转防滑装置、空电联合制动、双机重联装置等;机车当 年投入批量生产。
我国电力机车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第二个里程(80~90年代)
由系统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到自主攻关研制出第 三代多机型配套客货运电力机车
1995年12月,首台SS4B电力机车顺利落车,该型机车在SS4改进型机车基础上进 一步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实施重大部件标准化,简统化,如牵引电机采用同日立 公司联合设计,合作生产的ZD114型牵引电机,其悬挂方式为滚动轴承抱轴悬挂式, 单边直齿刚性传动;采用了微机控制技术,仿8K的TSG3受电弓等;机车功率相同于 SS4改进型机车。机车的性能与可靠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我国电力机车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第二个里程(80~90年代)
由系统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到自主攻关研制出第 三代多机型配套客货运电力机车
其主要车型为:
1989年9月中国株洲电力机车厂与法国ALSTHOM牵头的50赫兹集团合作完成149#与 150# 8K机车,机车功率6400kW,牵引力471kN ,速度48km/h 。
Welcome to CSR Zhuzhou Electric Locomotive Co., LTD
电力机车现状及新技术 介绍
我国电力机车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我国电力牵引运载工具— 电力机车,自1958年诞生 到2004年的46年发展历程中,我国电力机车的技术发 展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性里程,三个阶段形成四代产 品。它同国际上技术发展路径相类似,即由直流到交 直电传动到交流电传动的发展。但我国干线电力牵引 没有经过直流电传动体系,直接进入了交直电传动体 系。经过了从二极管全波整流和调压开关调幅式有级 调压,到调压开关粗调和晶闸管相控微调相结合的级 间平滑调压,到多段桥晶闸管相控无级调压的交直传 动系统到变频调速交流传动的四代产品。我国电力机 Nhomakorabea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第二个里程(80~90年代)
由系统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到自主攻关研制出第 三代多机型配套客货运电力机车
1992年完成了SS3B电力机车试制,并投入批量生产。SS3B型是SS3型电力机车的派生 车型。主要改进的项目是:改为不等分三段半控桥相控调压、机车恒流、准恒速特性 控制;2003年6月SS3B型固定重联电力机车在原SS3B电力机车基础上完成,机车采用 了符合TCN标准总线连接的机车网络控制系统。两节机车之间由各自的中央控制单元 CCU网关通过网卡及WTB总线进行通讯。各部件通过自带网卡及MVB总线进行通讯原电 子柜改为传动控制单元DCU(微机控制柜)。
90年代以来,国产电力机车的研发重点由系统引进国际8K、 6K、8G电力机车先进技术, 到自主攻关在第三代相控电力机 车的技术完善、性能提高、功能配套上。第三代产品为多机 型组成,其共同的特征是采用多段桥(3或4段)相控无级调压 方式,构成B0-B0,C0-C0、B0-B0-B0、2(B0-B0)轴式,货运 机车单轴功率为800kw,客运机车单轴功率为900kw。
我国电力机车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第二个里程(80~90年代)
由系统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到自主攻关研制出第 三代多机型配套客货运电力机车
1994年底,SS8型准高速客运电力机车两台样机试制成功,并于1996年开发应用了 900kw全叠片串励牵引电机,使机车功率提高到3600kw ,牵引力126kN ,速度 100km/h ,最高速度170km/h ,主电路采用不等分三段半控桥式整流电路和磁场无级 削弱,加馈电阻制动,为适应准高速的需要,减少轮轨作用力,采用了轮对空心轴传 动的架悬式2B。转向架,采用微机控制的恒流准恒速特性控制、空转(滑行)保护控制 、轴重转移补偿控制、速度分级控制,具有列车供电单相电源。1998年在京广线高速 试验中创造240km/h的速度。
1993年完成了对SS4型电力机车的重大改进,改进型机车简称SS4改。主要攻关项目 是:经济四段桥相控改为不等分三段桥相控,加装功率因数补偿装置;二级电阻制动 改为加馈电阻制动;机车控制由恒流、恒压控制改为恒流准恒速特性控制;加装防空 转/滑行保护装置,轴重转移补偿装置,空电联合制动装置,双机重联系统,压缩空 气干燥装置;转向架牵引装置由Z形低位斜杆牵引装置改为推挽式中间低位斜牵引装 置等。自主攻关的成功使SS4电力机车的性能、质量、可靠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在 当年形成批量生产。成为我国重载货运电力机车的主型机车.
我国电力机车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第一个里程(50~70年代) 由仿制到自力更生研制出第一、二代电力机车, 开创了中国干线电力机车的历史
1958年底,株洲电力机车厂成功研制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即 6Y1-0001引燃管整流器式电力机车, 机车小时功率3900kW,小 时牵引力为304.4kN,小时速度为45km/h。
我国电力机车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第一个里程(50~70年代) 由仿制到自力更生研制出第一、二代电力机车, 开创了中国干线电力机车的历史
1978年12月30日,SS3型0001号样机研制成功,我国电力机 车有了第二代产品,该型机车吸取SS1型和SS2型电力机车设 计、制造与运用的成熟经验,并在SS1型电力机车改进的基础 上设计研制而成。机车持续功率4320kW ,持续牵引力 317.8kN ,持续速度48km/h 。最高速度为100km/ h。6轴客 货两用、C0-C0轴式,到1993年,该型机车共生产677台。韶山 3型电力机车主要性能指标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国际上 同类产品的水平相当。
1996年6月,开发完成了我国第一台交流传动电力机车AC4000型(原型车)。机车功率 4000kw,2B0转向架,异步牵引电动机1000kw,交直交变流方式为四象限变流器加PWM 逆变器,电制动方式为再生制动,制动功率3200kw,辅助电源为GTO单/三相变流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