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连接技术

合集下载

材料连接的原理有哪些应用

材料连接的原理有哪些应用

材料连接的原理有哪些应用1. 引言材料连接是工程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将不同材料的部分结构连接在一起,以实现更大的功能和应用。

在各种工程领域,材料连接技术被广泛应用,如机械制造、航空航天、建筑工程和电子设备制造等。

2. 常见的材料连接原理2.1 焊接•焊接是一种通过加热或压力将两个或多个材料部分连接在一起的技术。

•常见的焊接方法包括电弧焊、激光焊、气焊和电阻焊等。

•焊接可以实现强固的连接,适用于连接金属材料。

2.2 胶接•胶接是使用胶粘剂将两个或多个材料部分连接在一起的技术。

•胶粘剂可以填充材料表面的微小间隙,并形成坚固的连接。

•胶接适用于连接不同种类的材料,如金属、塑料和玻璃等。

2.3 螺纹连接•螺纹连接是使用螺纹将两个部件连接在一起的技术。

•螺纹连接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方便维护和更换。

•螺纹连接适用于连接金属部件。

2.4 铆接•铆接是通过钉子和铆钉将两个或多个材料部分连接在一起的技术。

•铆接可以实现高强度和可靠的连接,适用于连接金属材料。

2.5 搭接连接•搭接连接是将两个部件重叠在一起,并用螺栓或铆钉等连接元素进行连接的技术。

•搭接连接适用于连接较厚的材料,如钢板等。

2.6 紧固连接•紧固连接是通过螺栓、螺母和垫圈等紧固件将部件连接在一起的技术。

•紧固连接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并且可以调节连接的紧密度。

3. 材料连接的应用3.1 机械制造•在机械制造中,各种材料连接技术被广泛应用,如焊接、胶接、铆接和紧固连接等。

•这些连接技术可以用于制造机械设备的结构件、连接件和密封件等。

3.2 航空航天•在航空航天领域,材料连接技术对于飞机和航天器的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航空航天中常用的连接技术包括焊接、铆接和胶接等。

3.3 建筑工程•建筑工程中,各种连接技术被用于连接建筑结构的部件,并提供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连接技术包括焊接、螺纹连接和搭接连接等。

3.4 电子设备制造•在电子设备制造中,材料连接技术被用于连接电子元件和电路板,以实现电子设备的功能和性能。

10 先进连接技术

10 先进连接技术

10 先进连接技术10.1概述广义上实现材料连接有多种方法,如机械连接、化学连接(胶接)、冶金连接等。

机械连接是通过宏观的结构关联性实现材料和构件之间的连接,这种连接是暂时的、可拆卸的,承载能力和刚度一般较低;化学连接主要是通过胶黏剂与被粘物间形成化学键和界面吸附实现连接,连接强度低,且服役环境和温度存在局限性;冶金连接是指借助物理冶金或化学冶金方法,通过材料间的熔合、物质迁移和塑性变形等而形成的材料在原子间距水平上的连接,连接强度高、刚度大,且服役环境和温度可以与被连接材料(母材)相当。

冶金连接是材料连接的主要方法,应用最为广泛,通常材料加工中所讨论的“材料连接”均是指冶金连接。

材料连接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以前,但现代材料连接技术的形成主要以19世纪末电阻焊的发明(1886)和金属极电弧的发现(1892)为标志,真正的快速发展则更是20世纪30、40年代以后的事。

科学上的发现、新材料的发展和工业新技术的要求始终从不同角度推动着材料连接技术的发展,例如,电弧的发现导致电弧焊的发明,电子束、等离子束和激光的相继问世形成了高能束焊接;高温合金和陶瓷材料的应用促进了扩散连接技术的发展;高密度微电子组装技术的要求推动了微连接技术的进步等等。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材料连接技术已经成为材料加工、成形的主要技术和工业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领域遍及机械制造、船舶工程、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电子技术、建筑、桥梁、能源等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各部门,在航空航天、电子技术和船舶等领域甚至成为部门发展的最关键技术。

材料连接方法众多,仅常用的就有近30种。

按照连接机理(母材和填充材料的状态)可以将连接技术分为熔化焊,固相焊和钎焊三大类,如图10-1所示。

熔化焊是指通过母材和填充材料的熔合实现连接的一类连接方法,包括电弧焊、电子束焊和激光焊等;固相焊是通过连接材料在固态条件下的物质迁移或塑性变形实现连接的一类连接方法,主要有扩散焊、摩擦焊、爆炸焊等;钎焊是利用低熔点液态合金(钎料)对母材的润湿和毛细填缝而实现连接的一类连接方法。

塑料与金属的接合技术

塑料与金属的接合技术

塑料与金属的接合技术1. 概述塑料与金属的接合技术是将塑料和金属材料通过特定的方法加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塑料与金属的接合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电器、冶金等领域。

(1) 填充法填充法是一种简单的塑料与金属的接合方式。

该方法采用填充剂来填充金属表面,在填充剂与塑料的反应下形成牢固的接合层。

填充剂通常是一种聚合物,可以是塑料、粘合剂或环氧树脂。

填充剂通过加热使其软化,并涂在金属表面上,然后与塑料进行接合。

该方法有简单、容易实现的优点,但不能满足高档次机械制造的需求。

(2) 胶接法胶接法是常用的塑料与金属接合技术,其原理是利用胶水作为粘结剂,在塑料和金属表面形成化学键结构或物理结构从而产生牢固的连接。

常见的胶水有聚氨酯、环氧树脂、丙烯酸材料等,适应范围广泛,容易实现,并且不会破坏金属和塑料的物理性质。

但是胶接法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全固化,同时不适合在高温下进行接合。

(3) 热融法热融法是将塑料和金属材料通过加热加压等方式融合到一起的技术,常见的方法包括超声波焊接、热板焊接等。

这种方法在接合过程中可以对位精度高,可以达到很高的接合强度和密封性,但是需要考虑材料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形等问题。

3. 塑料与金属的选择在进行塑料与金属接合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塑料和金属材料。

首先要考虑两种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否相容,这是影响接合质量的关键因素。

例如,对于塑料来说,聚丙烯(Polypropylene)、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等材料与金属接合效果较好。

其次,需要考虑两种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是否相似,否则在热膨胀/冷缩时可能会产生接合层的脱落或者失效。

4. 应用场景(1) 汽车工业:塑料和金属是汽车零部件中常见的材料,如车身、发动机、底盘、转向系统等,通过塑料与金属的接合技术可以实现轻量化、节能等目标。

(2) 轨道交通:轨道交通的车辆中也广泛应用了塑料与金属的接合技术,例如地铁的车厢、车门等部件。

陶瓷与金属的连接技术

陶瓷与金属的连接技术

陶瓷与金属的连接技术1. 引言陶瓷和金属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它们在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上存在明显差异。

由于这种差异,将陶瓷与金属进行有效连接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程需求的增加,陶瓷与金属之间的连接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陶瓷与金属连接技术,并对其优缺点进行探讨。

2. 黏结剂连接黏结剂连接是一种常见且简单的方法,用于将陶瓷与金属材料连接在一起。

该方法通过使用黏合剂或粘合剂来实现连接。

黏结剂可以是有机或无机材料,如环氧树脂、聚酰亚胺等。

2.1 优点•黏结剂连接方法简单易行。

•可以实现大面积接触。

•黏结剂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可以缓解因材料差异而引起的应力集中问题。

2.2 缺点•黏结剂连接的强度受到黏结剂本身性能的限制。

•黏结剂可能会受到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失效。

•黏结剂连接需要进行精确的表面处理和涂覆工作,增加了制造成本和复杂度。

3. 焊接连接焊接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连接技术,它也可以用于将陶瓷与金属材料连接在一起。

在焊接过程中,通过加热和冷却来实现材料之间的结合。

3.1 激光焊接激光焊接是一种高能量密度焊接方法,适用于陶瓷与金属之间的连接。

激光束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加热材料,从而实现快速焊接。

3.1.1 优点•激光焊接可以实现高强度连接。

•焊接区域小,对周围区域影响小。

•可以实现高精度、无损伤的焊接。

3.1.2 缺点•激光设备昂贵且操作复杂。

•对材料表面质量要求较高。

•需要进行精确的焊接参数控制。

3.2 电子束焊接电子束焊接是一种利用高速电子束加热材料并实现连接的方法。

它可以在真空或低压环境下进行,适用于陶瓷与金属之间的连接。

3.2.1 优点•电子束焊接可以实现高强度连接。

•焊接区域小,对周围区域影响小。

•可以实现高精度、无损伤的焊接。

3.2.2 缺点•电子束设备昂贵且操作复杂。

•对材料表面质量要求较高。

•需要进行精确的焊接参数控制。

4. 氧化铝陶瓷与金属连接技术氧化铝陶瓷是一种常见的工程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耐腐蚀和绝缘性能。

100种材料连接工艺技术

100种材料连接工艺技术

100种材料连接工艺技术在制造行业中,材料连接工艺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艺,它能够将不同的材料连接在一起,使之形成一个整体。

目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材料连接工艺技术,下面将介绍其中的100种材料连接工艺技术。

1. 焊接:将两个或多个材料通过加热至熔化状态然后冷却,使其形成牢固的连接。

2. 钎焊:通过将焊条加热至熔化状态,然后借助毛细力进行连接。

3. 热压焊接:通过加热两个材料,然后将它们压合在一起形成连接。

4. 气压焊接:利用高压气体将两个材料连接在一起。

5. 熔融连接:将材料熔融,然后使其冷却形成连接。

6. 热融解连接:将两个材料通过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使其冷却形成连接。

7. 冷压焊接:将两个材料在室温下压合在一起形成连接。

8. 压滚焊接:通过将两个材料压在一起,然后在其表面滚动形成连接。

9. 炉甲焊接:将两个材料放在炉中加热,然后利用介质的作用产生化学反应形成连接。

10. 复合焊接:将两个或多个相似或不同的材料通过加热压合形成连接。

11. 冷胶焊接:通过使用胶水将两个材料粘在一起形成连接。

12. 超声波焊接:通过使用超声波进行振动加热形成连接。

13. 粘结焊接:通过使用胶水将两个材料粘在一起形成连接。

14. 碳化连接:通过将两个材料暴露在碳化环境中形成连接。

15. 感应焊接:通过在材料中引入电磁感应形成连接。

16. 铆接:通过使用铆钉将两个材料连接在一起。

17. 螺纹连接:通过使用螺纹形成连接。

18. 螺旋连接:通过将材料螺旋在一起形成连接。

19. 锁紧连接:通过使用螺母来固定材料形成连接。

20. 自锁连接:通过使用特殊的连接件使材料自锁形成连接。

21. 簧夹连接:通过使用簧夹将两个材料连接在一起。

22. 硅胶连接:通过使用硅胶将两个材料粘在一起形成连接。

23. 粘接:通过使用黏合剂将两个材料粘在一起形成连接。

24. 框架连接:通过将材料嵌入到框架中形成连接。

25. 合成连接:通过将多个材料合成在一起形成连接。

复合材料的连接技术

复合材料的连接技术

复合材料的连接技术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材料按规定方式组合而成的新材料。

由于复合材料具有结构轻、强度高、刚性好、耐热耐腐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建筑等领域。

而连接技术在复合材料的制造和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面板接头技术面板接头技术是将两块或多块面板连接在一起的一种常见连接技术。

常用的面板接头技术包括胶接、机械连接和固化连接。

1.胶接技术胶接是一种常用的连接技术,通过胶粘剂将两个或多个面板连接在一起。

胶接技术适用于连接不同材料的复合材料,可以提供良好的强度和刚度。

常用的胶粘剂有环氧树脂、聚酰亚胺、丙烯酸酯等。

胶接的优点是连接面积大、均匀受力、密封性好,缺点是工艺复杂、需要专用设备、对环境要求较高。

2.机械连接技术机械连接是通过螺栓、铆钉、螺母等机械连接件将面板连接在一起。

机械连接技术适用于连接同种或相似材料的复合材料,可以提供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机械连接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易于实施,缺点是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连接面处存在较大孔隙和裂纹。

3.固化连接技术固化连接是通过填充固化剂将两个或多个面板连接在一起。

固化连接技术适用于连接同种或相似材料的复合材料,可以提供良好的强度和刚度。

常用的固化剂有聚氨酯、环氧树脂、聚酰亚胺等。

固化连接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无需专用设备,缺点是连接面积有限、需要特殊固化条件。

二、管接头技术管接头技术是将两根或多根管材连接在一起的一种常见连接技术。

常用的管接头技术包括钎焊、焊接、胶接和机械连接。

1.钎焊技术钎焊是一种常用的连接技术,通过热源使钎料熔化并流入连接部位形成连接。

钎焊技术适用于连接同种或相似材料的复合材料,可以提供较高的强度和密封性。

常用的钎料有铜、银、镍等。

钎焊的优点是连接坚固、密封性好,缺点是需要高温操作、对环境要求较高。

2.焊接技术焊接是一种常用的连接技术,通过高温使被连接材料熔化并形成连接。

焊接技术适用于连接同种或相似材料的复合材料,可以提供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异种材料先进连接技术及在航空航天发动机中的应用

异种材料先进连接技术及在航空航天发动机中的应用

异种材料先进连接技术及在航空航天发动机中的应用引言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一直处于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前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航空航天发动机的设计和制造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先进的材料和连接技术在航空航天发动机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它们不仅可以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也可以降低发动机的重量和成本。

本文将重点介绍异种材料先进连接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在航空航天发动机中的应用。

一、异种材料先进连接技术概述1.1 异种材料连接技术的发展历程异种材料连接技术是指将不同种类的材料通过连接设备、连接件或连接工艺进行组合,在实现功能联合的同时实现材料连接的技术。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对材料连接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传统的连接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因此异种材料连接技术应运而生。

异种材料连接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早期的手工焊接和黏接、自动化焊接和黏接、机械连接技术、化学连接技术和结构胶连接技术。

每一种连接技术都有其特定的应用领域和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随着先进材料的发展和制造技术的进步,异种材料连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为航空航天发动机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1.2 异种材料连接技术的分类根据连接材料的性质和使用条件的不同,异种材料连接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焊接技术、黏接技术、机械连接技术、化学连接技术和结构胶连接技术。

每一种连接技术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和条件进行选择。

1.3 异种材料连接技术的研究热点目前,异种材料连接技术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高温高压环境下的连接技术、复合材料的连接技术、新型材料的连接技术、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技术在连接工艺中的应用。

这些研究方向将为航空航天发动机中的异种材料连接技术提供更多的创新和突破契机。

二、异种材料连接技术在航空航天发动机中的应用2.1 轴承系统的连接技术发动机的轴承系统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运转性能和寿命。

《材料工程基础》课件——第八章 材料的连接

《材料工程基础》课件——第八章 材料的连接

工件 接触引弧
钢焊条焊接钢材时的焊 接电弧
焊接电弧是在电极和工件间的气体介质中长时间放电的现象。 电弧引燃时,弧柱中充满了高温电离气体,发出大量的光和热
手工电弧焊的焊接过程
焊缝附近 基体金属
焊条
焊芯 药皮




熔化 焊缝
熔 渣 CO2↑ 保护熔池
手工电弧焊的优缺点
优点:设备简单,易于维护,使用灵活;适于多种 钢材和有色金属等,是应用最广泛的焊接方法。
熔炼焊剂:在熔炼炉中制备,成分均匀,适 于大量生产;
陶瓷焊剂:利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颗粒强 度低。
埋弧自动焊的特点
焊接质量高且稳定; 熔深大,节省焊接材料; 无弧光,无金属飞溅,焊接烟雾少; 自动化操作,生产效率高。 设备昂贵,工艺复杂,适于长的直线焊缝和圆筒形
工件的纵、环焊缝的批量生产。
栓接
由头部和螺杆(带有外螺纹的圆柱体)两部分组成的一类 紧固件,需与螺母配合,用于紧固连接两个带有通孔的零 件。 这种连接形式就称为螺栓连接,即栓接。如把螺母从 螺栓上旋下,又可以
使这两个零件分开, 故螺栓连接是属于可 拆卸连接。
焊接
焊接是一种永久性连接金属材料的工艺方法。焊接 过程的实质是用加热或加压等手段,借助于金属原 子的结合与扩散作用,使分离的金属材料牢固地连 接起来。
硬钎焊
硬钎焊是指使用的钎料熔点高于480℃的钎焊。其主 要加热方式有:火焰加热、电阻加热、感应加热、 炉内加热、盐浴加热等。软钎焊的接头强度不高 (>800MPa)。
硬钎焊所用的钎剂主要有:硼砂、硼酸和氟化物等。 硬钎料主要用于钎焊受力大,工作温度较高的工件。
钎焊接头的形成过程
钎焊接头的形成包括两个过程: ⑴ 钎料熔化和流入、填充接头间歇形成钎料充满焊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货车时代到 轿车时代,从“公车”到“私车”,其创建、成长 的每一步都记载着中国的巨变,成为中国制造业发 展与开拓的见证。 通过合资或引进国外先进的产品技术和制造技术, 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迅猛。
汽车工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 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汽车工业是用高新技术牵动国民经济整体水平 的典型产业。基础工业的水平与汽车制造技术 具有密切的联系。 汽车重量的65%以上是采用钢材、铝合金、铸 铁等材料并通过铸造、锻压、焊接等加工方法 完成的。 焊接加工是汽车车体与零部件制造链中一个关 键环节,与冲压、涂装和成车装配等构成了汽 车制造的四大主要生产部门。
1) 新型电阻焊机 目前电阻焊机大量使用交流 50Hz的单相交流电源,容量大、功率因数低; 发展三相低频电阻焊机、三相次级整流接触 焊机与逆变电阻焊机。
在用普通工频焊机焊接难度加大甚至焊接质量无法保 证的场合,如焊接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等导热性 好的金属,异种金属材料焊接,高强度钢板焊接,镀 锌钢板焊接,多层板、厚钢板焊接,逆变式电阻焊机 独具优势。
4) 焊接高效率。提出了高效化焊接方法与工艺的 应用,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焊接接头的质量。 5) 产品零缺陷 提出了自动化焊接过程的监测与 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促进了以计算机、信息技术 为平台的焊接制造过程质量控制系统的应用。 6) 焊接工艺柔性与创新 新材料推广应用、汽车 构造创新、汽车制造工艺改进,不断推动汽车焊 装设备、工艺与工装的发展与提高。
3 特种焊
1)摩擦焊用于汽车阀杆、后桥、半轴、转向杆和 随车工具等。 2)电子束焊用于齿轮、后桥等。 3)激光焊割用于车身底板、齿轮等。
4 其他方法
1)氧乙炔焊主要 用于车身总成的补焊。 2)钎焊主要用于散热器、铜和钢件、硬质合金 的焊接。
三、几个发展方向
1 电阻焊的节能及控制技术
汽车生产中点焊约占75%,其他焊接方法只占25%。
一、我国汽车工业概况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黄帝造车之说,故黄帝又号称轩 辕氏。轩是古代一种有围棚的车,辕是车的基本构件。 所以车辆应当是黄帝首先发明的。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候国之间由于频繁的战争,马车便 纳入了战争的行列,对于当时来说,这便是代表一个国 家强盛的极明显标志。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相继 完成了工业革命,随着生产力大幅度地增长,要求用于 交通运输的工具也要有相应的发展。从德国人奔驰和戴 姆勒于1886年制造的第一辆汽车开始,各国都争相发展 汽车,使汽车工业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法国制成第一 辆汽车的时间是1890年;美国是1893年;英国是1896年; 日本是1907年;俄罗斯是1910年。
涉及的焊接方法包括电阻焊(点焊、凸焊、
缝焊、滚凸焊、螺柱焊等),电弧焊(手弧 焊、气体保护焊、高能束焊等)以及钎焊、 摩擦焊等。
其中,点焊、气电焊、钎焊自动化程度高,
易操作的特点,在汽车生产中应用最多。在 投资费用中点焊约占75%,其他焊接方法只 占25%。
二、汽车制造中的焊接技术
1 电阻焊 1)点焊 主要用于车身总成、地板、车门、侧围、后围、 前桥和小零部件等。
3 焊接的应用范围
已经渗透到汽车制造的各个环节。
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车桥、车架、车身、
车厢等六大总成都离不开焊接技术的应用。
覆盖了从车身、车架、底盘到悬挂系统、制
动系统、转向器、离合器、变速器直至车轮 轮圈等部件的成形加工。
涉及的焊接方法包括电阻焊、气体保护焊、
螺柱焊、钎焊、摩擦焊、高能束焊等。
汽车车体焊接装配生产线
国外汽车生产线的引进,大大加快了先进的 焊接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汽车工业在焊接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方面起 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2 汽车制造业焊接的特点
汽车作为用途广泛的消费品,具有种类多,产量 高的特点,对汽车零部件生产专业化、标准化以 及汽车制造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等提出综合 要求。
2)多点焊 用于车身底板、载货车车厢、车门、发动机 盖和行李箱盖等。 3)凸焊及滚凸焊 用于车身零部件、减震器阀杆、制动 蹄、螺钉、螺帽和小支架等。 4)缝焊 用于车身顶盖雨檐、减震器封头、油箱、消声 器和机油盘等。 5)对焊 用于钢圈、排进气阀杆、刀具等。
2 电弧焊 1) CO2保护焊用于车箱、后桥、车架、减震器 阀杆、横梁、后桥壳管、传动轴、液压缸 和千斤顶等。 2) 氩弧焊用于机油盘、铝合金零部件的焊接 和补焊。 3) 焊条电弧焊 用于厚板零部件如支架、备胎 架、车架等。 4) 埋弧焊 用于半桥套管、法兰、天然气汽车 的压力容器等。
课程编号:302706
材料连接技术 Materials Welding and Joining Techniques
赵兴科
第三章
典型行业中的连接技术
§3-1 航天航空工业 §3-2 汽车工业 §3-3 造船业
§3.2 汽车工业中的连接技术
我国汽车工业概况
汽车制造中的连接技术 几个发展方向
2) 电阻焊的智能化控制 将智能控制器(可编程控 制器) 用于电阻焊工艺过程控制,提高焊接质 量和焊接生产率。
现代阻焊控制器应具有下列功能:

1 53年,毛泽东亲笔题写 “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 。 1958年5月5日 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东风牌 CA71型轿车。 1988年起, 汽车工业定位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 业,形成了上海桑塔纳,一汽奥迪,二汽神龙三大轿 车生产基地。还有北京切诺基,天津夏利和广州标 致小轿车基地。
成就了汽车制造对焊接技术的特有要求: 1) 接头尺寸精确 为了保证产品的装配精度和尺 寸稳定性,要求尽可能减少薄板冲压组合部件 在焊后的热应力与变形。 2) 接头性能好 不仅要满足静态和动态的力学性 能指标,而且有苛刻的低周疲劳性能要求。 3)焊接质量稳定 以机器人为核心的自动化焊接 生产方式代替手工焊接操作方式,以确保焊接 产品的一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