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钢张力控制策略与应用

合集下载

连轧时的张力设定计算和张力的自动控制

连轧时的张力设定计算和张力的自动控制
31
(3)双机连轧时的无张力控制系统 首先,当轧件在R3机架中进行轧
制,而尚未进人R4机架之前,R3机架 的压头(LC)测出其轧制压力,经乘法 器和求和放大器将力臂值a计算出来, 并在采样保持器中记忆保持,作为轧
件在R3和R4机架中进行双机连轧时计 算轧制力矩之用。
然后,当轧件在R3和R4机架只进
转矩原则进行张力恒定的控制。
7
2. 方法一的讨论 (1)控制系统的组成——二部分构成 电枢电流控制部分:它是通过调节电
动机电枢电压来维持 Ia恒定。 磁场控制部分:它是通过调节电动机
的励磁电流,使磁通Φ随着钢卷直径D 成正比例变化,从而使Φ/D的比值保 持恒定。
8
(2)控制系统的调节

,而 Ia较小,U或E的微小
18
由此可见:热轧时所谓的“无张力自动 控
制”,其实质为微张力控制,
以达到轧件尺寸、形状准
确,轧制过程稳定的目的。
应用:无张力自动控制技术主要应用于
难以形成活套的场合,如:热轧
带钢的粗轧连轧机、大中型型钢

轧机、线材棒材的粗轧和中间轧
机,得到广泛地采用
19
二、无张力自动控制的方式
1. 方式——通常有三种 电流记忆方式 (简称为AMTC) 力矩记忆方式 轧制力矩-轧制压力记忆方式(简称为
36
(2)动态速降:
= (2%~3%)nmax

(3)活套量的形成 :因动态速降造成 vH(i+1) <vhi,而动态速降的恢复时间约 为 03s~0.5s,因而在 i 和 i 十 1 机架之 间便形成了一定的活套量Δld, Δld值较 小,一般为30~50mm ⇒ 微套量小张力 连轧是当代宽带钢热连轧的一个重要 特点。

金属压力加工张力控制及对策思考

金属压力加工张力控制及对策思考

金属压力加工张力控制及对策思考发布时间:2022-01-19T07:32:12.186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24期作者:赵晓君[导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科学合理地控制恒张力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因为良好的张力控制方法能有效地提高产品厚度和表面粗糙度。

建龙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041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科学合理地控制恒张力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因为良好的张力控制方法能有效地提高产品厚度和表面粗糙度。

就整个工业领域的发展而言,张力控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由于缺乏全面、多角度的深入研究,对许多问题缺乏相应的控制方法,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关键词:金属压力;加工;张力控制;对策引言众所周知,金属压力加工是当前我国工业生产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基于这种金属压力加工操作来说,最为核心的就是对于张力的控制问题,只有保障相关张力的控制标准化和精确性,才能够提升其加工效果,保障其最终的生产质量。

但是在当前我国现阶段金属压力加工张力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很容易影响到最终的加工质量。

一、材料成型与控制工艺概述在对金属复合材料进行加工时,可以通过使用一定量的辅助性增强物质,从而提高材料的耐磨性和抗压性。

同时,还能根据金属复合材料的种类以及应用情况选择不同的加工工艺,从而提高对金属原材料的应用水平。

相对于普通的金属材料加工方式,金属复合材料的加工相对繁琐,同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仔细分析材料的基本特征,这些都依赖于研究人员对各类金属复合材料的研究力度。

因此我国对于金属材料成型与控制工艺的研究,依然需要借鉴发达国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投入,不断改善材料成型后的质量。

二、金属压力加工张力控制的问题(一)机械设备选择不适当我国现在的冶金工业所采用的设备已经相较于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且我国现在所使用的机械设备相比于很多的发达国家所使用的冶金设备已经基本持平。

冷轧后带钢处理线卷取张力控制

冷轧后带钢处理线卷取张力控制

冷轧后带钢处理线卷取张力控制杨光(迁安市思文科德薄板科技有限公司,河北064400)内容摘要:主要介绍了在冷轧后带钢处理线卷取作业中张力控制系统的原理及应用,适用于脱脂、连续退火线、重卷、镀锌、镀锡等机组。

关键字:张力控制、带钢处理线Coiling tension control of strip steel after cold rollingYang guang(Qian'an City SWKD Co. Ltd. cod sheet,hebei 064400,China)Content summary: mainly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tension control system in coiling process of cold rolledstrip,Apply to degreasing, continuous annealing line, heavy coil,zinc plating, tin plating and other units.Keywords: tension control, strip processing line引言:目前就轧后带钢处理线卷取方式多采用张力控制,较之速度控制系统,张力控制系统能保证产品质量及工艺的连贯性,所以张力控制系统开发的是否完善,不仅会影响到机组工艺的连贯性,还会导致产线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因此张力控制系统是否完善也成为了机组自动化开发维护人员值得研究的课题。

我公司现阶段除已建成一条80万吨酸连轧机组外,还有电解脱脂、罩式退火炉、平整机组及电镀锡机组,近期的产品升级改造项目——连续热镀铝锌项目也将于年底投入生产,这其中除了罩式退火炉外,其他机组卷取均采用间接张力控制系统。

而对于因卷取张力控制不完善造成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课题。

一、张力控制系统概述张力控制系统在控制方式上分为直接张力控制和间接张力控制,在工艺控制上分为恒张力控制和非恒张力控制。

张力设置及驱动控制浅谈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张力设置及驱动控制浅谈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连续生产线张力设置及驱动控制浅谈一. 张力的作用及数值选择1. 张力的作用及其影响连续生产线的带钢必须在张力之下运行,张力的最基本作用是保证带钢的正常运行,即使带钢尽可能沿着生产线中心线运行而不致因走偏造成边部刮伤甚至断带。

同时,纠偏辊也只有在张力足够的情况下才能起到纠偏的作用。

在镀锌生产线上,连续进行着各种工序,不同的工序各有其特点,张力的产生和作用也不尽相同。

有了张力辊,就可以把各个区域的张力隔开,在不同的区域设置不同大小的张力。

1.1开卷张力开卷张力主要是防止开卷时具有弹性的轧硬卷发生松动,在开卷机轴上发生横向偏移,形成喇叭状,影响带钢沿着中心线进入生产线。

1.2清洗段张力清洗段一般需要较大的张力,因为清洗段有很多的挤干辊、刷洗辊,不管其是在动力作用之下主动运转还是无动力作用之下被动运行,它们对带钢都有一定的作用力,如果其轴线与生产线中心线不垂直,或其水平度偏差较大,都会造成给带钢的作用力与生产线运行方向不一致的现象,会有一个侧向分力,使带钢沿辊子的表面向侧面滑行,严重时被箱体内的机件刮伤,造成断带事故,如图所示。

生产实际表明,这种现象经常发生。

防止这一事故发生的办法除严格检测挤干辊、刷洗辊的垂制度、水平度以外,就是适当加大清洗段的张力。

1.3活套张力卧式活套的张力过小除易造成钢带走偏以外,还会使钢带严重下垂,活套摆壁开合时对钢带造成刮伤甚至断带,也会使钢带和卷扬机钢丝绳产生振动而引起张力的波动。

一般卧式活套之后带钢便进入炉区,活套张力过大会影响到炉区张力的稳定。

1.4炉区张力炉区张力控制是镀锌生产线的重点和难点,这是因为炉区内带钢必须被加热到再结晶温度范围以上,而生产线出现故障,速度下降或停车时,带钢的温度会更高。

在700~800℃下的带钢的抗拉强度极低,塑性很高。

如果张力较高,甚至由于张力波动造成的瞬时张力过高,都会使带钢拉断而造成停产事故的发生。

在生产线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张力的作用也会使炉区带钢受到拉伸而发生宽度变窄的现象。

金属压力加工张力控制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金属压力加工张力控制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CAIXUN财讯-140- 金属压力加工张力控制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新余钢铁有限公司线棒材厂 李 贺 / 文结合现阶段的冶金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分析,想要切实提高冶金行业的发展,制造出高质量的金属产品,其中的重要关键技术点就是对金属压力加工的处理,而在整个金属压力加工的过程中,着重关注点就是对张力的控制。

通过对张力实现良好的控制,致使生产出令市场满意的高质量冶金产品。

因此,本文主要是展开对金属压力加工中张力的控制进行简单的简述。

仅供参考。

金属压力加工 张力控制问题对策在现在的工业生产发展中,金属的压力加工是其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而言金属压力加工的核心关键点就是在于对张力的控制。

只要在实际生产中,能够确保相关张力的控制是精确的,较为标准化的。

那么就可以进一步提升金属压力加工的水平,实现最终的产品质量保证。

结合实际发展,我国在工业制造的这一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所以站考对问题的研究探讨,逐步推进金属压力加工的实际生产水平,对促进我国的工业发展有着极其现实的重要意义。

金属压力加工张力控制问题的分析 金属压力加工过程中张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存在的诸多问题,最终导致后续的一系列生产的相关金属产品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较多的问题故障。

尤其是对于那些应用比较重要的干钢材表面来说,会出现褶皱、鼓包等问题。

致使所生产的材料无法得到较好的应用。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钢材的问题钢材的本身质量问题对于金属压力加工过程中的张力控制有较大的影响,现阶段市面上,钢材种类呈现较多的就是一些质地比较软的钢材,其中这种钢材在生产处理张力控制环节上,就会加大张力控制技术处理难度。

在生产这种稍有问题把握不当,就会出现较多的问题故障。

还有其他的一些钢材,如果存在较多的质量问题,适不适合进行下一步的加工操作的,如果操作以后会对后续的张力控制造成严重的干扰。

(2)张力控制所需的精确度不足。

把随着工业生产中对于金属压力加工中张力控制难度要求提高,需要着实有效的提升其加工的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发现,在金属压力加工张力控制过程中,展现出的较多问题是与张力控制的精确度有着着实密切相关的联系,由于精确度造成的问题影响尤其表现在对干相关机器设备上的应用上,相关的设备参数设置存有一定的偏差,就会造成张力控制问题的出现,也就致使后续的金属压力加工呈现较多的问题表现。

首钢京唐公司2230酸轧机组带钢张力偏差自动调整功能控制与应用

首钢京唐公司2230酸轧机组带钢张力偏差自动调整功能控制与应用
0 . 4~ 2 . 5 mm ,宽度 为 8 7 0~2 0 8 0 m m,最 高轧 制 速 度为 1 4 0 0 m / m i n ,年产 量 为 2 2 2 . 1 1 5万 t 。
1 带钢张力测量原理及画面显示
1 . 1 测量原 理
生 产 过程 中 带 钢 偏 离 轧 制 中心 线 ( 简 称 带 钢 跑 偏 ) 事故一 直 是 困 扰 生 产 的 主要 难 题 , 由于 带
方 向分量 。带 钢张力 测 量原理 如 图 l所 示 。
警信 息进 行设 置 。报警 形式 采用 张力 偏差 柱 状 图 颜色 改变 的形 式体 现 ,特殊 情况 采用 正 常停 车 的 方式 。不 同位 置 带钢 张力 偏差 柱状 图报 警颜 色 见
d e v e l o p e d,w h i c h e n s u r e d t h e r o l l i n g s t a b i l i t y e f f e c t i v e l y a n d a v o i d e d s t ip r b r e a k a c c i d e n t s a t h i g h
a u t o m a t i c a d j u s t m e n t f u n c t i o n o f s t i r p t e n s i o n d e v i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t w o s i d e s w a s s u c c e s s f u l l y
Ad j u s t me n t F u n c t i o n f o r S GJ T 2 2 3 0 mm T a n d e m Mi l l
WA N G S h a o f e i D 0 U A i mi n S U N K a n g Q I Ha i f e n g

热连轧带钢张力控制问题及对策

热连轧带钢张力控制问题及对策

热连轧带钢张力控制问题及对策作者:张自强来源:《消费导刊》2015年第03期摘要:保证带钢正常连轧的基本条件是各机架在单位时间内的“金属秒流量”相等。

从现有的带钢连轧工作来看,连轧张力问题的控制技术,通常都采取各种措施来加强控制而避免其发生不正常情况,目前的热连轧带钢采取了一些新的工艺和新的控制处理方法,其短期内的工作比较理想,但要保持长期运转正常,还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着手,制定多元化的张力控制对策,确保热连轧带钢生产过程平稳,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热连轧张力控制对策对于热连轧而言,从工艺要求和轧机控制方便性的角度考虑,希望采取无张力轧制,使各机架的“金属秒流量”始终相等。

但是,对于我国而言,目前的技术体系和操作手法还不是很完善,无张力轧制的应用还没有到时机。

因此,现阶段的热连轧带钢张力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势必会导致各项工作出现滞缓,不仅仅是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还会影响其他工作的顺利展开。

在此,本文主要对热连轧带钢张力控制问题及对策展开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张力控制措施和办法。

一、无活套微张力控制在目前的生产制造中,热连轧带钢张力问题,已经导致很多的企业出现了生产下降的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势必会对连轧生产过程产生很大影响。

在长期的研究中,无活套微张力控制,是一种可行性较高的方法,该方法比较容易操作,且在张力的控制上,不会造成反复的现象,收到了应有的良好效果。

(一)双机架微张力控制电流比较法无活套微张力控制方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对热连轧带钢的张力控制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在应用该方法的过程中,可首先推行双机架微张力控制电流比较法,顾名思义,该方法主要是在电流上进行控制。

在连轧生产过程中,热连轧带钢的张力出现,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避免的情况,为此,双机架微张力控制电流比较法,就是从日常生产中出发的。

当扎件咬入第一个轧机,并且没有咬入第二架轧机的时候,工作人员可以对第一架轧机的电流,进行多次采样工作,将得到的样本来求出平均数值。

热镀锌生产线的张力控制

热镀锌生产线的张力控制

热镀锌生产线的张力控制摘要在镀锌生产线上,不同的工序张力的产生和作用也各不相同。

设计了张力辊,就能把各个区域段的张力隔开,在不同的区域段设置不同大小的张力,以保证镀锌线的连续生产。

关键词镀锌生产;张力控制在连续生产线中,张力最基本作用是保证钢带的正常运行,使钢带尽可能沿着生产中心线运行而不致因走偏造成边部刮伤或出现断带。

同时,纠偏辊也只有在张力足够的情况下才能起到纠偏的作用。

1 镀锌线的网络组成主要分三个段,每个段有单独的PLC控制采用Profibus—DP总线把每个段的设备连在一起进行通讯,每个设备都有它的站地址,PLC周期的访问它们控制它们,每个段就组成了DP网络。

再将三个段用交换机连在一起组成了以太网。

2 工艺流程流程顺序:开卷机→液压剪→焊机→1#张力辊→碱喷碱刷洗→电解清洗→水清洗烘干→2#张力辊→1#纠偏→入口活套→2#纠偏→3#纠偏→3#张力辊→4#纠偏→5#纠偏→退火炉→6#纠偏→热涨辊→锌锅→冷却塔→7#纠偏→风冷系统→8#纠偏→水淬→烘干机→4#张力辊→拉矫机→5#张力辊→钝化→烘干→9#纠偏→出口活套→10#纠偏→6#张力辊→液压剪→EPC(错边控制)→卷取机3 全线张力辊与速度辊控制方式3.1 开卷、清洗段采用恒张力控制F﹦T/r,r值是变化的,要想保证恒张力,就得调T值。

开卷张力。

开卷张力主要是防止冷轧板在开卷机轴上发生横向偏移,影响带钢进入生产线的中心方向。

开卷机采用基于最大力矩原则的间接张力控制。

清洗段张力。

避免生产线运行方向不一致的现象导致的钢带表面向侧向滑行,防止被箱体内的机件刮伤,造成断带事故。

3.2 1#张力辊、4#张力辊、5#张力辊、拉矫机3#4#辊、活套辊采用间接张力控制方式,速度环饱和(主给定多或少于速度辊5 %左右,从而产生张力方向),张力给定信号做为速度调节器输出的力矩限幅,电动机的输出电流间接反映钢带的张力。

3.3 2#张力辊、6#张力辊、拉矫机1#2#辊采用基准速度控制系统,速度调节器为比例积分,速度无静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分器积分时间常数是实际电机的等效积分时间常数 Tθ)就
得到电机的实际转速 nD 。
图 2 实际电机框图 3.2 负荷观测器的原理
依据电机的传递框图可构成观测 ML 的负荷观测器,如图 3 所示。“负荷观测器”的虚框里表示了负荷观测器的传递函数[2]。 在负荷观测器的系统中,测出电机发出的电磁转矩 *MD,减去 计算出的损耗力矩 *M0,再减去 *ML,经积分后(此处积分时间 常数为计算出的电机等效积分时间常数 *Tθ),就得到负荷观 测器观测出的电机转速 *nD。把 *nD 与 nD 相减,当 *nD≠nD 时, 就有误差 e 存在,e 通过比例通道(kB)和积分通道(1/τ1 S)经 闭环调节后,最终使 e=0 即使 *nD=nD。显然,只要负荷观测器 的参数 * MD、*M0、*Tθ 。与实际电机的参数 MD、M0、Tθ 是一样 的,在 *nD=nD 时负荷观测器的输出 *ML 就一定和实际的负荷 转矩 ML 相等。
行分析。利用此控制策略用于微张力控制系统,特别是在无测压仪的多数棒、线构轧机中,采用负荷观测器型微张力控制系统效果
显著,明显提高了控制精度。
【关键词】 张力;负荷观测器;力矩
【中图分类号】TG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518(2012)10-55-02
在带材、棒材和线材轧机中都有轧件同时在几个机架中连 轧的问题[1]。为了保证顺利地轧制,轧件中要有一定的张力,但 这个张力又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轧件的尺寸。在机架间设置 活套机构是控制轧件中张力的常用有效办法。但有时在机架间 无法设置活套机构,因而就提出了不用活套机构的微张力控制 问题。根据反馈闭环控制理论可知,如果能把控制对象的实际 值在线测出来,控制就容易了。对于轧件张力控制而言,只要能 直接或间接地测出轧件中存在的张力,然后把测出的张力和给 定的张力即我们希望的张力相比较,再根据比较后的差值去控 制相应的对象(例如机架的速度),从而将该差值消除或减到最 小,就可以实现对轧件张力闭环控制。因此,问题就归结为如何 准确而又实时地测出轧件中的张力,只要能把轧件中的张力准 确又实时地测出来,其他问题就好办了。
M0= M01+M02+ M03
(6)
2.2 电动机的电磁力矩 MD
MD=KM×φ×IA= KM×(f I)f ×IA
(7)
式中,KM:电机转矩常数;φ:电机磁通 φ= (f I)f ;If:电机励
磁电流;IA:电机电枢电流。
IA 和 If 均可实测,再根据电机的磁化曲线即 (f I)f 由 If 得到
ΣE
2பைடு நூலகம்

MD= 375
×
dn dt
+ M0+ ML
(10)
尺寸不匀,温度不匀等引起的轧制力矩变化,会被认为是张力 发生了变化,即使实际上轧件内的张力并没有变化也会去进行 调节,反而使张力发生变化了。当然可以设置一定的调节死区
ΣGD2
来克服这一现象,但带来的是微张力控制的精度降低了[4]。
乙 375 ×n= (MD-M0-ML)dt
(11)
ML1= MR1+ MB1-MF1
(13)
把上式写成算子形式可得:
由于是第 1 机架,因前张力 TF1=0,MF1=0。又由于还没有咬入
n=
1 Tθ

(MD-

0-

L)
(12)
第 2 机架,故后张力 TB1=0,MB1=0。因此,这时测得的 ML1= MR1。此 值被己下来,而且认为在这块钢的轧制过程中保持不变。
(5)
2 各种力矩的测量
如果已知电动机发出的电磁力矩 MD、电动机的加速力矩 Ma、轧制力矩 MR 和空载损耗力矩 MO,就可以算出张力力矩的 代数和 MB-MF,下面来研究如何测量出这些力矩。 2.1 空载损耗力矩 M0
M0 的测取是在电动机空载不加负荷的情况下,测量电动 机转速 n 与电动机发出的转矩 MD 的关系得到 MD =f(n0)曲线。 这时的 MD 就是 M01,因而就得到了 M01 与 nD,的关系曲线;M02 通过齿轮效率计算;M03 主要是轴承中摩擦所损耗的力矩,通过 计算得到。
φ,再由式(7)得到 MD。
2.3 电动机的加速力矩 Ma
Ma= !GD2 /375 "× ! dn/dt "
(8)

根据机械及电机参数可以计算
GD 375
,ddnt
也可以实测出来。
图 1 轧制压力和前后张力
轧制力矩:MR=p×a
(1)
前张力力矩:MF=TF×c≈ TF×RW
(2)
后张力力矩:MB=TB×b≈ TB×RW
1 张力检测的基本原理
直接测量机架间轧件的张力是比较困难的,通常都是采用 间接测量轧件中张力的办法。其方法是:先测出电机发出的转 矩,然后减去轧制力矩,加速力矩和空载力矩,剩下的就是张力 力矩,知道了张力力矩就可求出张力。 1.1 轧制力矩与张力力矩
载转矩,则电动机的力矩平衡公式: MD=MR+Ma+MO+MB-MF
2012 年 10 月 第 10 期(总第 167 期)
轻工科技
LIGHT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机械与电气
带钢张力控制策略研究与应用
葛笑寒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摘 要】 对张力的基本原理进行研究,并分析出张力的参数计算;在此基础上研究负荷观测控制模型,并对其工作过程进
ÁÅÆÇÈÉÁÂÃÄΣ2
式中,Tθ 电机等值积分时间常数,Tθ =
GD 375
×
NDN MDN

NDN:电机额定转速;MDN:电机额定转矩。
根据微分算子传递函数得到系统传递函数框图,如图 2 所
示。即电机发出的电磁转矩 MD 减去损耗力矩 M0,再减去负荷
力矩 ML (实际上剩下的就是加速力矩 Ma),经积分器积分后
据电动机传动力矩平衡式和负荷力矩的定义可以得到:
【作者简介】葛笑寒(1983-),男,河南三门峡人,河南科技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控制工程。
55
MD=Ma+M0+ML 结合(8)式可以得到:
(9)
制。由于多数棒、线构轧机没有测压仪,故多用这种无测压仪的 微张力控制系统[3]。这种控制系统的缺点是:在一块钢内,由于
(3)
张力力矩:M= MB-MF
(4)
式中,a、b、c:张力力臂系数, RW:工作辊半径
1.2 传动电动机力矩平衡公式
设 MD 为电动机发出的电磁力矩、Ma 为加速力矩、MO 为空
3 负荷观测控制模型
上述方法从理论上可以求出 MD、Ma、MR、M0 这些参量,从 而计算出 MB-MF,但是这些方法都有精度和实时性的问题,特 别是 MR 的测量比较困难准确度不高。因此要考虑别的方法来 求张力力矩。若令 ML 为负荷力矩,则由轧制力矩 MR、前张力力 矩 MB 和后张力力矩 MF 构成,若果能够直接测出 ML,从 ML 里 减去 MR,就可以得到张力力矩的代数和,这样就不必检测 MR。 3.1 电机传递函数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