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第一课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

第一节社会财富增长之源

第二框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知道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理解各个要素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作用;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分析现实具体的问题。

2.过程和方法:通过投资策划一个企业所需要的几大环节,讨论并收集典型例证,学生在参与课堂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认识问题和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明确构成社会生产的几大要素及其作用,强调劳动者及科学技术在其中的地位,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生产的快速前进而努力。

二、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学生作业设计的企业投资策划书

三、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教师展示: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生产过程必须有多重要素组成。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有哪些?让我们来看一下同学们自己设计的企业投资策划书。(分班级制作成PPT)

教师提问:从这些策划书的内容看出,要创办一个企业哪些条件是必要的?

学生回答:钱、厂房、设备、人力、土地……

教师:是的,我们需要许多必要的条件,对于我们同学们自己设计的“智能玩具公司”,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的差异。让我们来看一看这样一份策划书。

●投资方向:智能玩具公司

●投资理念:让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玩具。针对不同年龄层次需求,推出系列玩具。

幼儿——智力,行为,感官开发

儿童——智力,行为,爱心培养,素质,娱乐

少年——智力,心理,思维,纯娱乐

成年——实践模拟,纯娱乐,怀旧

●公司选址、厂房规划:

●设备技术要求:

?先进的设备,技术与国际接轨(次品少、低噪音、低消耗)

?新型的安全的材料(柔软、耐磨、无毒)

?全自动流水线(智能终端电脑控制)

?全自动回收装置

●员工招聘条件:

?经理: 年龄不限,男女不限,本科以上学历,能领导群众,有较强的号召力,口才好,人际交往能力强。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设计师:男女不限,年龄20~45岁,本科以上学历。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强,对儿童的想法有一定的了解,有美工基础和电脑绘图制作能力者优先考虑。

?工厂工作人员:男女不限,18~45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对待工作认真、务实,有良好的纪律观念和时间观念,责任心强。

教师总结: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有:

(一)劳动者的劳动

地位:是社会生产赖以进行的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

教师提问:根据学生《投资策划书》中“人员选聘条件”提问:招聘中对各个岗位的诸多条件限制是否合理?为什么对于管理人员和一线的工作人员的要求并不相同。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各个岗位的劳动者提出的素质要求是不同的,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创造的数量和质量。所以,在现在“充电”一词成为上班族们适应工作岗位要求,一直需要做的事情。同时,对于农民工也进行相应的岗位培训,使他们更快适应并融入岗位。

(二)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

这里的土地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土地、水源、森林、矿藏等在内的自然资源。没有土地,不能进行生产活动。

地位: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自然要素。特征:不可再生性。因此,虽然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大大增强,但是我们要贯彻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的道路。不能为了现在的生产而破坏子孙后代的资源。(三)资本

教师提问:资本=钱??

●只有用于组织生产以求增值的钱才是资本。

●资本的三态:

货币形态:货币

实物形态:厂房、机器、设备、原料等

商品形态:产品

地位:是现代社会生产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

(四)经营管理

对其它要素起组织、联结、整合作用的要素。也称“企业家才能”。企业家经营管理才能表现:眼光敏锐、判断准确、善抓时机、果断决策、科学

管理。

教师总结:企业家经营管理水平作用:直接关系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影响社会生产的总体水平。而企业家管理水平的高低和企业家自身的素质有关。一个好的领导者不仅可以凝聚团队的力量,而且能够发现每个团队成员的优点,并加以扩大,在工作分配中寻求最优化、最捷径的方法去完成任务目标。因此,提高人的素质对社会经济发展是很重要的。

拓展阅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家上网查找丰田的精益生产模式,耐克的虚拟组织模式,戴尔的直销模式,安利的传销模式,沃尔马的连锁、特许经营商业模式,苹果的饥渴式销售模式等等。

(五)科学技术

作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作用表现:

第一,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二,更合理、有效利用资源

第三,促进生产和生态的平衡协调。

教师总结:我们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有人用公式表示: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科技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吴阶平指出,科技的能量有多大,应是:

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高科技

即:科技对生产力所起的作用不是用倍数来计算的,而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

美国一台标准带钢热轧机由工人拉制,每周钢产量只有500吨;用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每月钢产量达50000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0倍。日本在二战后所建立的由人工控制生产500万吨的钢铁厂,需要15000个工人;采用电子计算机拉制的同样产量的钢铁厂,只需4000人。

教师归纳:这五个基本要素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各有自己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缺一不可。其中,劳动、土地、资本这三类要素看的见,摸的着,被称为实体性要素;经营管理,被称为联结性要素;科学技术是渗透性要素。各种生产要素只有合理

的搭配在一起,才能进行现实和有效的社会生产。各类要素的使用效率都和人的素质有关。

作业:

一、单选题

1、人们首先必须解决吃、穿、住、行、用等问题,然后才能进一步去从事

政治、科学、艺术等活动,这说明()

A.生活资料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一起精神文化的基础 C.社会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生产、交换、分配是消费的基础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生产关系由生产力决定,

并对生产力具有()

A.决定作用 B.促进作用 C.阻碍作用 D.反作用

3、经济增长可用以下函数式表示Y=F(K,L,A,R…),公式表明,国内生产

总值Y的大小取决于资本K、劳动力L、技术A、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R等生产要素投入的水平。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需要加大投入比重的要素是()

A.K(资本)

B.L(劳动力)

C.A(科学技术)

D.R(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

二、图表题

请用在一张图表中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各基本要素、生产关系各要素及其相关关系表示出来。

三、连线题

劳动者的劳动联结性要素

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

资本实体性要素

经营管理

科学技术渗透性要素

四、问答题

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CDC

劳动者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生产工具生产力生产关系各个社会集团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劳动对象反作用产品分配形式

劳动者的劳动联结性要素

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

资本实体性要素

经营管理

科学技术渗透性要素

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二,更合理、有效利用资源

第三,促进生产和生态的平衡协调。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提示

通过投资策划书的交流。学生在这个过程锻炼了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同时,课堂交流时,对于同学的评价给予打分。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同时使他们能够听到更多的声音,学会倾听他人意见。

五、教学设计说明

学生感兴趣的策划案在本节课作为作业反馈引入到新授课中。通过自己思考,并设计出来的策划案更具吸引力,在知识点的推进中,在不断的比较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愿意听,也愿意思考。使得构成社会生产的几大基本要素深入的印刻在脑海之中。

六、反思

生产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生产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⑴构成生产力基本要素是: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⑵生产工具(劳动资料)是标志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 ⑶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能动要素,起主导作用,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智能性要素,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 产力”,它渗透于生产力三个实体要素之中,它可以转化为劳动者的知识 a. 它对现代生产力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引起生产力成倍或跳跃 式发展。 b.现代科学技术明显的超前性,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客观依据。 同时它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先导和基础。 c.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的最主要的驱动力并日益成为推动 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d.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崛起和发展,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体现 和实践佐证。 e.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实践意义: 1.它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江泽民 2.发展生产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3.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 也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4.要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③生产力的物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 ⑴生产力具有物质性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其三大实体要素(劳 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都属于物质范畴。 ⑵生产力具有社会性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⑶生产力具有历史性,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人们总要继承前人改造自然所 取得的成果。 ④顺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⑴先进生产力是集中体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并以此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 ⑵先进生产力是一个相对的历史的范畴,是相对于落后生产力而言的,在不 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⑶在我国当前,先进生产力有三重含义: 1.具有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劳动者,这是先进生产 力中间的人的因素;

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与类型

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与类型 □青连斌 何为社会组织 大多数人都工作、学习和生活在社会组织中。马克斯·韦伯是最早对现代社会组织的兴起作出系统解释的社会学家。按照他的观点,社会组织是以一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稳定的方式把人类的活动或他们所生产的物品协调在一起的手段。韦伯强调,社会组织的发展依赖于对信息的控制,以及书面文字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说,一个社会组织要实现自己的功能,必须有书面的规章制度以及储存其“记忆”的档案。后来的功能主义学者认为,社会组织是追求同一目标的成员相互协同以实现共同目标的社会群体。当追求明确的、经常性的目标的个体发现,单靠个人的力量不能达到目标而需要进行经常性的、有规律的合作时,社会组织也就产生了。所以,社会组织是人们为了减少经常性合作的不确定性或风险性而作出的选择。 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并不是任何一种人类社会生活共同体都能成为社会组织。一个社会组织必须具有如下几个基本要素,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构成要素都难以称之为社会组织。 一是组织目标。没有明确目标的社会组织是不存在的。明确的目标是组织的灵魂,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也是衡量组织活动成效的标准。根据功能主义的观点,社会组织就是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的特定目标而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艾兹奥尼认为,组织目标是组织致力于达到的某种期望的境界,是指向未来的东西,是组织期望达到的状态。管理学家则从更加具体和操作的角度来认识组织目标,认为组织目标是组织努力争取达到的、期望的未来状态,它包括使命、目标对象、指标、定额和时限等。 二是规章制度。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是关于特定组织的性质、目标、任务、结构、组织原则、组织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组织活动规则等的规定。现代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一般都是成文的和成体系的。社会组织自身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组织规章制度的复杂程度。

社会工作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https://www.360docs.net/doc/749650801.html,/newsview4.asp?id=436&categoryid=93&url=news 社会工作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来源:中国社会报发布时间:2011-9-14 17:27:03 浏览次数:205 社会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或者说是同服务对象一起工作。社会工作也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互动过程。作为一种专业助人活动,社会工作由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价值观念、工作方法和社会互动等几个基本要素构成。 服务对象 服务对象(也称受助者、案主或工作对象)是社会工作者直接服务或帮助的对象。服务对象的概念把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看做是提供服务,接受服务者即服务对象。而受助者这一概念反映的是社会工作者向对方提供帮助,对方是遇到困难,自己不能解决并愿意接受社会工作者帮助的人。实际上,在社会工作中,提供帮助与提供服务具有基本一致的含义,即当事人遇到比较大的、自己难以解决的困难,需要别人帮助和支持。 服务对象或受助者的存在是社会工作得以发生的基本前提。没有服务对象或受助者,没有他们遇到的问题,社会工作就失去了对象,失去了必要性。所以,服务对象是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正如前面已经说过的,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不只是个人,还可能是家庭、群体和社区。不应把他们看做是被动接受帮助的人,而应该把他们看做是有主动性、有潜能的人。 社会工作者 没有社会工作者就没有社会工作,所以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或者可以说,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受助者)是社会工作的两个缺一不可的要素。 社会工作是专业助人的活动。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通过了解、评估服务对象的困难与需要,去设计和实施助人活动,通过与对方的相互配合与合作,达到助人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是助人行动的主体,他设计并引导助人过程的进行。没有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就不会发生。 社会工作者是接受一定的专业教育或培训从事职业化社会服务的人。社会工作者的素质、能力和经验直接影响着社会工作的进程和成效。应该说明的是,社会工作者不只是一个个体概念,它也是一个群体概念。从事社会工作的不只是指单个的社会工作者,也指一个机构和一个团队。 社会工作价值观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它包括社会工作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自己和服务对象的看法。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利他主义,即以帮助他人、服务于他人、促进社会福利和社会公正为自己行动的目标。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因为社会工作是在其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社会工作作为专业的、职业性的助人活动,只有在牢固的价值观的指导下才会自觉地、持久地进行,才会尽最大可能去帮助他人、服务于工作对象。由于社会工作是一种真心实意的服务,而不是社会工作者要行使手中的权力,所以利他主义的价值观十分重要。价值观不仅表现在社会工作者对自己工作的看法上,更反映在他的全部工作之中。 专业助人方法 社会工作是专门的助人活动,助人方法作为达到助人目的的手段和措施,在服务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社会工作的助人方法不只是指在实际工作中所使用的一般方法,而且指社会工作者群体在长期的助人实践中形成的、经过实践检验后

医院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要求

医院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要求 1 医院生产力的涵义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力) 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人的需要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一切社会劳动生产能力的总和[1]。从社会生产力的一般定义及特征出发,医院生产力的本质可以理解为:是医院维护与促进人的健康的能力(包括诊断、治疗、康复、保健、预防等医学服务力),以及创造与传播医学科学技术(特别是临床医学科学技术)的能力(即科技创新力和科技传播力)。 2 医院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要求 社会生产力由劳动者、生产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和管理所构成[1],医院生产力的构成同样包括此5大要素。各要素的发展要求以其本质的内在规定性为依据。 2.1 劳动者主要是指直接从事医学服务、科研、训练的医务人员(一线工作人员),也包括医院中从事医院运行管理、政治思想文化建设及后勤支撑、安全保障等的二线工作人员。这些劳动者又称“现实人力资源”,能否形成“现实生产力”取决于劳动者的智力、体力、技术(工作经验和劳动技能)及其社会性的一面(劳动态度和人文理念)。劳动者是医院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和最活跃的要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医院劳动者要素的整体发展要求是:(1)劳动者的素质全面提高,包括具有良好的服务理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掌握最新的医疗技术、科研技能、教学经验和管理科学,具有人文理念、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等,并有一批拔尖创新人才。(2)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劳动者能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地干事业而又能干成事业,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得到全面发展[2]。 2.2 劳动资料主要包括直接用于医学服务的物资(药品制剂、医疗器械设备、人流物流信息流传递系统、救护交通工具等)、物质环境(门诊部、病房室内外环境及服务保障设施等)和人文环境(以人为本、道德伦理等服务保障理念),也包括医院辅助部门(如洗涤车间、营养室、消毒供应室等)的物资设备。就医院的科研教学而言,劳动资料主要是指实验室、科研仪器设备和教学设施。劳动资料的先进程度及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医院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医院劳动资料要素的发展要求是:(1)医疗仪器设备的配置与医学服务的需求相适应,能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又有合理规划、论证和成本核算,不盲目引进而造成浪费;(2)实验室及科研仪器设备的配置与科研需求相适应,特别是有成龙配套且运行良好的高新技术平台;实验室有健全的“流动、开放、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设备资源优化配置,使用效益发挥到最大;(3)医院的营院设施体现“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 2.3 劳动对象主要是指医学服务的对象(有维护与促进健康需求的人)、科研对象(人及一切与健康相关的自然物)和科技传播对象(医务人员及社会公众)。这些劳动对象既是医院一线劳动者劳动能力得以发挥的物质客体,又是这种能力本身的必要成分和实际体现,更是推动医院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根本依据。一方面,医学服务对象医学知识的占有量、从医性、文化水平、法律意识、道德水准、经济状况,以及对服务需求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劳动

政治:1.1.2《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A教案

第一课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 第一节社会财富增长之源 第二框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A) 审核:李小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理解各个要素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作用;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分析现实具体的问题。通过完成企业投资策划书幻灯片制作,锻炼学生电脑操作和制作技能。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小组活动,分工合作完成企业投资策划书,锻炼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课内阅读、讨论及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总结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举例说明各类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领会各类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都与人的素质有密切关系,感悟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提高对“可持续发展”以及“科教兴国”的认同感。 二、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学习小组完成企业投资策划书,部分学生制作幻灯片。 2、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三、教学内容: 【导入】: 【多媒体演示】请一个学习小组的学生交流企业投资策划书。 学生投资策划书(作者:蔡杨珺、许奕琛、沈超、俞艳) ●投资方向:智能玩具公司 ●投资理由:如今社会充满压力,适当放松,利于健康。

●投资理念:让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玩具。针对不同年龄层次需求,推出系列玩具。 幼儿——智力,行为,感官开发 儿童——智力,行为,爱心培养,素质,娱乐 少年——智力,心理,思维,纯娱乐 成年——实践模拟,纯娱乐,怀旧 ●公司选址、厂房规划: ●设备技术要求: ?先进的设备,技术与国际接轨(次品少、低噪音、低消耗) ?新型的安全的材料(柔软、耐磨、无毒) ?全自动流水线(智能终端电脑控制) ?全自动回收装置 ●员工招聘条件: ?经理: 年龄不限,男女不限,本科以上学历,能领导群众,有较强的号召力,口才好,人际交往能力强。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设计师:男女不限,年龄20~45岁,本科以上学历。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强,对儿童的想法有一定的了解,有美工基础和电脑绘图制作能力者优先考虑。 ?工厂工作人员:男女不限,18~45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对待工作认真、务实,有良好的纪律观念和时间观念,责任心强。 提问学生:从同学策划书的内容看出,要创办一个企业哪些条件是必要的? (学生回答:钱、厂房、设备、人力、土地……) 从同学的回答可以总结归纳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课题】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要素顺序按照同学回答机动安排) (一)劳动者的劳动 地位:是社会生产赖以进行的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 根据学生《投资策划书》中“人员选聘条件”提问:招聘中对各个岗位的诸多条件限制是否合理?你认为这份策划书是否需要改善?(学习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归纳:应该对各个岗位的劳动者提出不同的素质要求,因为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创造的数量和质量。 同学是未来的劳动者,应从现在开始注重培养自己各方面的素质。请同学看一下教室过道里的纸团(教师课前准备)是否被捡掉了?请捡纸团的同学说说出于什么理由去捡。(同学发言)这就是道德品格素质一种表现。培养各种素质应从身边小事做起。 (二)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

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和

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二,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1,劳动者的劳动地位:是社会生产赖以进行的最基本;经济观察;德国工业品在国际上的良好口碑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它;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创造的数量和质量.;尾气排放超标村童在污染严重,村童在污染严重,臭气;我国的土地资源我国耕地面积18.37亿亩,草地面;辩一辩;资本=货币?资本=货币?;资本的三态货币 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二,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1, 劳动者的劳动地位:是社会生产赖以进行的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 地位:是社会生产赖以进行的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 2,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地位: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自然要素. 地位: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自然要素. 3,资本地位: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 地位: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 4,经营管理地位:起组织,联结,整合作用的要素. 地位:起组织,联结,整合作用的要素. 5,科学技术地位: 地位: 决定性要素. 决定性要素.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经济观察 德国工业品在国际上的良好口碑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建 立起来的?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你有什么启迪? 什么启迪? 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创造的数量和质量. 数量和质量. 尾气排放超标村童在污染严重, 村童在污染严重,臭气熏天的渭河中游泳 我国的土地资源我国耕地面积18.37亿亩,草地面积60 我国耕地面积18.37 亿亩,草地面积60 18.37亿亩亿亩,林业用地面积27.6亿亩, 27.6亿亩亿亩,林业用地面积27.6亿亩,荒地面积 16.2亿亩我国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10%, 亿亩. 16.2亿亩.我国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10%, 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耕地资源短缺,人均占有耕地1 44亩短缺,人均占有耕地1.44亩,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5%.我国耕地面积仅2003年就 45%.我国耕地面积仅2003 均水平的45%.我国耕地面积仅2003年就减少了3750多亩, 3750多亩减少了3750多亩,目前中国荒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约1/5 1/5, 国土面积约1/5,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3 1/3. 积的1/3. 辩一辩 资本=货币? 资本=货币? 资本的三态货币形态实物形态商品形态 货币=资本? 货币=资本?

社会保障的构成要素

第五章社会保障的构成要素 案例一:职工的哪些收入应列入工资总额 案情描述: 2006年3月,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布,在过去4年对9680户次缴费单位进行的专项审计显示,64.54%的被审计单位存在漏逃社会保险费问题。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有关人员介绍,缴费单位漏缴、少缴社会保险费的方法主要是在缴费人数和缴费基数上做手脚,有的单位只给部分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缴费手续,而以各种理由不给季节工、外地城镇职工、农民工缴纳保险费,逃避缴费义务;有的单位不按职工实际发生的工资收入申请缴费基数,奖金、津贴等补助没有列入缴费工资额,致使社会保险缴费大量流失。其中,不按职工人数缴费的单位占22%,不按职工工资总额缴费的单位占78%。针对这一状况,北京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出了补缴通知书,限期整改补缴。职工的哪些收入应该列入工资总额? 案例分析: 根据1995年《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的规定,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职工月平均工资应按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计算,其中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职工月平均工资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200%或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60%的,则按60%计入。根据2004年国务院公布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时,瞒报工资总额或者瞒报缴费职工人数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其改正,并处以瞒报工资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对有重大违法情节的缴费单位,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本案中,瞒报缴费工资或者职工人数的单位要受到相关的处罚。 本案暴露了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征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征缴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征缴、欠缴社会保险费。一些企业经济效益比较好,但是,就是拒缴、欠缴社会保险费。这同我国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方

建筑和建筑构成的基本要素

1. 建筑一般来讲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 2.建筑的基本要素:(1),建筑功能(目的)(2),建筑技术(手段)(3)建筑形象(具体体现),建筑形象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三者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分割并相互制约。 3.建筑物分类:按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分(1),居住建筑(2).公共建筑(3).工业建筑(4).农业建筑。按建筑物的规模分(1).大量性建筑(2),大型性建筑按建筑物的层数分(1)住宅建筑:(1)低层建筑:1-2层(2)多层建筑:3-6层(3)中高层建筑:7-9层(4)高层建筑≥10层2.(三)其他民用建筑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1.砖木结构建筑2.砖混结构建筑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4.钢结构建筑 5.其他结构建筑4.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主要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规模大小来划分5.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两个方面来决定的6,构建的耐火极限:建筑构件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称为耐火极限,用小时(h)表示。7,设计内容(一)建筑设计(二)结构设计(三)设备设计8.依据:一,空间尺寸的要求二,自然条件的影响: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及房屋建筑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建筑平面设计:各个房间的设计和要求均可归纳为适用房间和交通联系部分,使用房间又可分为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9.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决定房间的面积的因素有三个方面:1.房间人数以及人们使用活动所需要的面积2.房间内家居设备所占面积3.交通面积10.房间的门窗设置:1.门的宽度是由人流多少和搬运家居设备时所需要的宽度来确定的11.辅助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厕所,浴室卫生间,厨房(一)走道;分类:1.交通型2.综合型(二)楼梯:形式:直跑,双跑,三跑。按使用性质分:主要楼梯,次要楼梯,消防楼梯12. 楼梯的设计要求:单股人流通过的楼梯宽度不小于900mm,双股人流通过时为1100-1200mm,三股人流通过时为1650-1800mm 13.门厅:1,形式:对称式,非对称式。2设计要求:处于明显而突出的位置14.组合设计的形式1。走道式组合2.套间式组合3.大厅式组合4.单元式组合5.混合式组15.基地环境对平面组合的影响:日照间距的计算一般以冬至日或大寒日正午12时太阳光线能直接照到底层窗台为设计依据。计算式为:L=H/tanh16.建筑平面定位轴线:确定房屋主要结构构件位置和尺寸的基准线,是施工放线的依据。17.建筑模数:是建筑物中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一个完整的建筑模数制是由:基本模数(100MM)、扩大模数(3、6、12、15、30、60M)、分模数(1/10、1/5、1/2 M)组成的 适用范围:基本——门窗洞口,建筑层高,构配件尺寸;扩大——建筑开间、进深、柱距、跨度,建筑高度、层高,构配件标志尺寸,门窗洞口尺寸;分模数——缝宽,构造节点,构配件断面尺寸。 18. 净高:搂地面到结构层地面(梁、板)底面或顶棚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其值反映了 房间的高度。 19、层高:该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地面之间的距离。 20、基础:是建筑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递下来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连同基础的自重一起传到地基上。 21、地基:是支承基础的土体和岩体,它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22、勒脚:是外墙接近室内地面的部分,高度一般指室内地坪与室外地面的高差部分(石砌、 抹灰、贴面),起保护墙身,增加建筑物的立面美观的作用。 22、勒脚:是外墙接近室内地面的部分,高度一般指室内地坪与室外地面的高差部分(石砌、 抹灰、贴面),起保护墙身,增加建筑物的立面美观的作用。 23.础基: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24.墙和柱:在建筑物基础的上部25.楼层和地层:在墙或柱上架梁、搁板即形成楼层26.楼梯:建筑物中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人和物上下楼层和紧急舒缓之用27.屋顶:建筑物最上部的承重和维护构件28.天然地基:只具有足够承载能力的天然土层;人工地基:天然土层的承载力不能满足荷载要求,即不能在这样的土层上直接建造基础,必须对这种土层进行人工加固以提高他的承载力 29.基础:根据基础埋置深度的不同,基础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一般,埋置深度不超过5m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包括哪些要素

物质资料生产三个基本要素 1、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主要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的活动。它是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 2、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主要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场所、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3、劳动对象,即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它分成两类:一类是未经人加工可直接纳入生产过程的自然物,如原始森林的树木、地下埋藏的煤层和矿石等;另一类是经过人的劳动加工过的物质资料,如棉花、钢铁等原材料。 扩展资料 作用: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凭借他们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文化科学知识,不断改进劳动资料,创造新材料,推动技术革命不断向前发展。

劳动资料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在生产力物的因素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劳动资料是人类支配和控制自然的强大手段,它的状况表明人类征服自然的水平。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往往是从劳动资料的发展开始的。劳动资料的改进和提高,还可以促使劳动者技术水平的提高,引起劳动对象范围的扩大。劳动资料不仅是衡量生产力发展的指标,而且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标志。 劳动对象是人类劳动加于其上的物质条件。它是生产力物质要素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没有劳动对象就不能进行生产,也就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劳动对象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影响着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条件下,劳动对象的革命已成为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劳动对象范围的扩大和质量的改进,使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 生产力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人类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费用构成要素划分)剖析讲解

附件1: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 (按费用构成要素划分) 建筑安装工程费按照费用构成要素划分:由人工费、材料(包含工程设备,下同)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和税金组成。其中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和利润包含在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中(见附表)。 (一)人工费:是指按工资总额构成规定,支付给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和附属生产单位工人的各项费用。内容包括: 1.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或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 2.奖金:是指对超额劳动和增收节支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如节约奖、劳动竞赛奖等。 3.津贴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个人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个人的物价补贴。如流动施工津贴、特殊地区施工津贴、高温(寒)作业临时津贴、高空津贴等。 4.加班加点工资:是指按规定支付的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加班工资和在法定日工作时间外延时工作的加点工资。

5.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 (二)材料费: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或成品、工程设备的费用。内容包括: 1.材料原价:是指材料、工程设备的出厂价格或商家供应价格。 2.运杂费:是指材料、工程设备自来源地运至工地仓库或指定堆放地点所发生的全部费用。 3.运输损耗费:是指材料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耗。 4.采购及保管费:是指为组织采购、供应和保管材料、工程设备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费用。包括采购费、仓储费、工地保管费、仓储损耗。 工程设备是指构成或计划构成永久工程一部分的机电设备、金属结构设备、仪器装置及其他类似的设备和装置。 (三)施工机具使用费:是指施工作业所发生的施工机械、仪器仪表使用费或其租赁费。 1.施工机械使用费:以施工机械台班耗用量乘以施工机械台班单价表示,施工机械台班单价应由下列七项费用组成:

社会政策的构成要素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 社会政策的构成要素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13小题.每题1.0分,共13.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关于社会政策的对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社会政策对象是社会政策的接受者 B .社会政策对象的被动性是绝对的 C .低保差额补助是社会政策对象差异性的表现 D .青少年作为社会政策对象是与未成年人保护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连在一起的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B 项,社会政策对象是一定政治产品的消费者。在许多情况下,由于产品的原因或者消费者自身的原因,消费者对某些政治产品是没有选择的,只能逆来顺受,表现出一定的被动性。然而,这种被动性是相对的,消费者也可以依据自己作为公民的权利,对某些政治产品提出自己的意见,间接地参与社会政策过程。 第2题 社会政策的直接主体有( )。 A .行政机关 B .利益集团 C .参政党 D .公民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 [解析] 社会政策的直接主体是指直接参与社会政策的制定者,这类社会政策主体主要包括以下社会政策制定者:①立法机关;②行政机关;③执政党。BCD 三项属于社会政策的间接主体。 第3题 社会政策对象在社会政策过程中主要扮演的角色不包括( )。 A .政策诉求者 B .政策接受者 C .信息提供者 D .政策调整者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与社会政策主体相比,社会政策对象在社会政策过程中主要扮演以下三个角色: ①政策诉求者;②政策接受者,社会政策主体是社会政策的实施者,社会政策对象则是社会政策的接受者;③信息提供者,相对于社会政策主体来讲,社会政策对象也是信息提供者。D 项属于社会政策主体的角色。 第4题 为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部分地区开展了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从社会政策主体角度分析,政府在这些社会过程中扮演了( )的角色。 A .政策制定者 B .政策实施者 C .资源提供者 D .政策调整者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资源提供者是社会政策主体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政策制定是对社会资源的再分配,社会政策实施则是把这种对社会资源的再分配落到实处。即使是社会政策的评估和调整,也不能没有社会资源

生产关系各基本要素

(一)生产关系各基本要素(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原理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物质资料生产要消费生产资料;人口自身生产要消费生活资料;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与生产之间具有同一性,生产是消费(生产性的消费),消费也是生产(消费性的生产)。 2.生产与分配的关系分配分为生产条件的分配和生产成果的分配。日常生活中,我们较多接触到的往往是生产成果的分配。其实,社会的分配是先有生产条件的分配,其次才是产品的分配。生产决定分配,而不是分配决定生产。“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就对象说,能分配的只是生产的成果,就形式说,参与生产的一定方式决定分配的特殊形式,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 3.生产和交换(流通)的关系交换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中介环节。生产决定交换:“交换就其一切要素来说,或者是直接包含在生产之中,或者是由生产决定。”生产过程中和社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交换本身就属于生产,独立于生产之外的产品与消费者的交换也是由生产决定的。 如果没有生产的分工,也就没有交换;即使是私人交换也以私人生产为前提;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都由生产的发展和结构所决定。交换反作用于生产,交换的发展,市场的扩大,既可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又可以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使用于交换的产品需求增长,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 归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联系可以看出: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关系,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分配、交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任何把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割裂和并列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二)价格机制的相关原理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物价上涨可能有以下的情况:价值真正增加,就是说生产一件商品的平均劳动时间增加,在这件商品中含的劳动价值增加;商品供应少于需求,在供小于求的情况下,商品成了稀有物品,价格自然上扬。当然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商家一起哄抬物价,造成供小于求的假象,使人以为商品中的价值增加,从而价格升高。 (三)结合物价上涨的社会现象予以分析1.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价格上扬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生产关系的链条出了问题?我们的社会生产是不 是不够?我们的交换、分配甚至是消费有不均衡和大量的泡沫?单从市场来看,是不是商家故意形成垄断,哄抬物价? 通货膨胀的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从目前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状况看,中国宏观经济在快速的运行。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价

社区基本要素

1.人口要素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口要素是社区的第一要素。对社区的人口要素进行分析主要从数量、质量、人口结构、分布和流动等方面进行。人口是社区发展的承担者,是社会生活的主体;社区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社区人口数量是指生活在某一时期社区的人数。人口数量决定了社区的社会关系的数量和复杂程度,它既是衡量社区规模的重要标志,又是确定社区层次的重要依据。人口质量是指一定时间、地域和一定社会制度下,人口群体所具有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人口质量既是社会进步的力量和基础,又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和表现。人口结构是指一定时间内社区人口的内部组合状态,如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民族、宗教等方面的情况。社区的人口结构有时间上的规定性,没有具体时间标志的社区人口结构是不存在的。人口分布是指居民及其活动在社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状况,即社区内人口的自然或地理分布情况,包括人口密度大小、距离、互相交往或与其他社区相互联系的方式。人口流动是指社区内居民数量的进出和增减,及其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 2.地域因素 地域是人们从事各项社会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是人们基本的生存空间,是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作用形成的综合体。不同的地域会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别具一格的地域景观。地域要素是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群体相区别的根本之处,社区要素有一定面积的区域,有明确的地域界限。社区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包括地势、气候、动植物等,对整个社区的性质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3.组织要素 社区内成员必须在一定的社区组织的管理下生活,需要有一定的机构来协调人们的行为,这样就产生了社区组织,社区组织保证了社区内人们共同、协调地生活在一起,它也是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社区组织是指社区内有目的、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以满足社区居民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各种团体和机构。根据社区内组织的人际关系性质的不同,社区组织可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两大类。正式组织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严格的组织制度、体系和运行方式,以及组织的场地、设备、资源等特点,如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服务中心、工作站、银行、学校等;非正式组织具有自然形成、规模较小、组织规范约束力弱、成员间关系紧密和认同感强等特点,如社区合唱团、舞蹈队等。 4.文化要素 社区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区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社区文化反映了社区的地域特点、人口特性以及居民长期共同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全部,包括社区内人们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地方语言和特定象征等内容。社区内人们在经常性的互动中,逐渐产生共同的、特有的行为规范和观念。社区文化能使社区成员获得相似的行为或价值观念,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并使社区产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5.心理要素 社区居民在情感和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社区产生的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被称为社区的心理要素。不同社区的不同结构会对社区成员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人们对生活的社区会产生或自豪或羞耻的情感,这就是社区的归属感;一个人与他人互动,把自己看成是社区的成员并承担着一定的义务,这就是社区的认同感,它既与社区特有的风土地貌相联系,更与血缘、地缘、业缘等所结成的

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一、填空题 1、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3、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两部分。 4、商品经济的产生有两基本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5、劳动的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6、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7、商品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它体现着(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 8、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四个发展阶段,即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9、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 10、生产的社会化,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2)(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3)(产品的社会化)。 11、社会化大生产,是由(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 12、从历史上看,分工有(自然分工)、(社会分工)和(个别分工)三种。 1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它一方面是(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价值增殖过程)。 14、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15、资本集中最强有力的杠杆是(竞争)和(信用)。 16、再生产按其规模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17、资本周转速度同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 18、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19、用公式表示: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基本实现条件是(Ⅰ(v+m)=Ⅱc),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Ⅰ(υ+△υ+m/x)=x(c+△c))。 20、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 21、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是(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是(利润率)。 22、垄断价格是(成本价格)与垄断利润之和。 23、资本主义地租有两种基本形式:(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24、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先后出现了(自由竞争型)、(垄断竞争型)、(国家干预下的垄断竞争型)。 2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主要垄断组织形式是(混合联合公司和跨国公司)。 26、垄断资本主义下的竞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垄断组织和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27、决定劳动力商品市场价格的基础是(劳动力价值)。 28、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国有经济成分是(垄断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 29、当代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成分形成的途径主要有:(继承传统的国有企业)、通过实行资产阶级的国有化,将私人垄断企业转化为国有企业、(通过政府投资兴建国有企业)。 30、财政政策的内容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31、国家运用货币政策的中心点是:(调节货币供应量)。 32、国家出面开展对外贸易竞争所采取的手段主要有:(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鼓励出口政策、倾销、贸易谈判。 33、汇价的标价方法有两种:(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34、在浮动汇率制下,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包括:(货币本身代表的价值)、一国国际收支、(利息率)、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等。 35、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3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刻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37、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三个阶段。 3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二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41、我国经济按所有制来划分,有(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两大类型。 42、我国农业中集体所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家庭承包经营)。 43、现代企业制度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企业组织形式 是(有限公司)。 44、现代企业制度主要由(企业法人制度)、(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的组织制度)构成。 45、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是(董事会),权利机构是(股东会),监督机构是(监事会)。 46、影响企业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企业的(治理结构)和企业的(外部环境)。 47、企业经济核算的主要内容包括(资金核算)、(成本核算)、(生产经营成果核算)。 48、商品市场是由(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服务市场)构成的。 49、按资金的(性质)来分类,金融市场可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50、我国价格改革的目标是(形成的国家调控下主要由市场调节的价格机制)。 51、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是(投资量)、(劳动量)、(生产率)。 52、经济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两方面条件。一是(资源条件);二是(制度条件)。 53、按实现经济增长算什么的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另一类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54、按照三次产业划分法,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 55、我国现在的小康是一种(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很不平衡的小康。 56、工业化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人口)中工业份额上升、农业份额下降的过程。 57、一国国民一年内所生产和提供的用货币表现的最终产品的总和是(国民生产总值)。一国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年内所生产的用货币表现的物质产品的总和是(社会总产值)。一国物质生产部门拓一年所创造的新价值(国民收入)。 58、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 59、我国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应当坚持的原则是(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

社会工作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 社会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或者说是同服务对象一起工作。社会工作也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互动过程。作为一种专业助人活动,社会工作由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价值观念、工作方法和社会互动等几个基本要素构成。 服务对象 服务对象(也称受助者、案主或工作对象)是社会工作者直接服务或帮助的对象。服务对象的概念把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看做是提供服务,接受服务者即服务对象。而受助者这一概念反映的是社会工作者向对方提供帮助,对方是遇到困难,自己不能解决并愿意接受社会工作者帮助的人。实际上,在社会工作中,提供帮助与提供服务具有基本一致的含义,即当事人遇到比较大的、自己难以解决的困难,需要别人帮助和支持。 服务对象或受助者的存在是社会工作得以发生的基本前提。没有服务对象或受助者,没有他们遇到的问题,社会工作就失去了对象,失去了必要性。所以,服务对象是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正如前面已经说过的,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不只是个人,还可能是家庭、群体和社区。不应把他们看做是被动接受帮助的人,而应该把他们看做是有主动性、有潜能的人。 社会工作者 没有社会工作者就没有社会工作,所以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或者可以说,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受助者)是社会工作的两个缺一不可的要素。 社会工作是专业助人的活动。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通过了解、评估服务对象的困难与需要,去设计和实施助人活动,通过与对方的相互配合与合作,达到助人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是助人行动的主体,他设计并引导助人过程的进行。没有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就不会发生。 社会工作者是接受一定的专业教育或培训从事职业化社会服务的人。社会工作者的素质、能力和经验直接影响着社会工作的进程和成效。应该说明的是,社会工作者不只是一个个体概念,它也是一个群体概念。从事社会工作的不只是指单个的社会工作者,也指一个机构和一个团队。 社会工作价值观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它包括社会工作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自己和服务对象的看法。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利他主义,即以帮助他人、服务于他人、促进社会福利和社会公正为自己行动的目标。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因为社会工作是在其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社会工作作为专业的、职业性的助人活动,只有在牢固的价值观的指导下才会自觉地、持久地进行,才会尽最大可能去帮助他人、服务于工作对象。由于社会工作是一种真心实意的服务,而不是社会工作者要行使手中的权力,所以利他主义的价值观十分重要。价值观不仅表现在社会工作者对自己工作的看法上,更反映在他的全部工作之中。专业助人方法 社会工作是专门的助人活动,助人方法作为达到助人目的的手段和措施,在服务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社会工作的助人方法不只是指在实际工作中所使用的一般方法,而且指社会工作者群体在长期的助人实践中形成的、经过实践检验后行之有效的做法,它们作为一种知识被社会工作者共享,并有效地支持着社会工作者的实践。科学的助人方法是现代社会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以至于有相当多的社会工作者认为社会工作的核心就是一整套助人的方法。特别是在微观社会工作中,助人方法更凸显出其重要性。从大的角度来说,社会工作有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几种,它们之中的每一个又由多种具体的方法组成。专业助人方法是社会工作者的基本功,也是社会工作者区别于一般助人者的明显之处。 助人活动 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者依据其价值观向服务对象提供帮助或服务的行动,也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互动及合作的过程。助人或服务活动将受助者的需求与社会工作者的服务活动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