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元素分析(改)

第三章 元素分析(改)
第三章 元素分析(改)

-刘宇-
§3.2 特征元素的定性
第三章 元素检测
The element measuring
目的(purpose):高材除了含有C、H元素之外,还 可能含有O、N、Cl、F、S、Si、P、B等元素, 添加剂或杂质使涉及到的元素更多。 包括: 钠熔法(sodium fusion method): 定性鉴定试样中含有哪些元素; 氧瓶燃烧法(oxygen flask method):定性+定量, 确定元素的百分含量。
14:11:16
第三章元素分析
§3.1 钠熔法 sodium fusion method
分析与定量分析 characteristic element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3.3 根据元素分析对 高材的鉴别
14:11:16
一般规律(Universal law): ? 试样先分离,再分别进行聚合物和添加剂的元素检测较准 确;未分离,注意辨别哪些来自聚合物,哪些来自添加剂或 杂质。 ? 一般高聚物的元素含量至少在百分位(percentile); ? 微量(tittle)、痕量(trace quantity)多半来自添加剂或杂 质, 例如:一个烯烃试样中发现0.2%的Cl,不可能是PVC或其 他含氯高分子,很可能来自残余催化剂(remaining catalyst)。 ?高聚物所含元素的可能性顺序为: C、H、O、N、Cl、F、S、Si、P、Ti、B、Br
14:11:16 14:11:16
§3.1 钠熔法
sodium fusion method 一、试液的制备(preparation of the test solution ) 一、试液的制备(
原理:高分子 Na NaCNS 小的Na 小心在煤气灯上加热至金属熔化 小心的把灼热试管放入装有10~15ml蒸馏水的小烧杯中试 管炸裂,反应产物溶于水中,未反应的 Na与水反应
加热
NaCl、NaCN、NaF、NaOH、Na2S、
试管中放入50~100mg分散均匀的高分子试样,一颗豌豆大
用玻璃棒小心搅拌至无反应发生,过滤液体,或用移液管( transfer pipette)小心吸取液体,留下炭化残渣(residue of the char)和玻璃碎片(chip of the glass)。
原始液即为试液,分成几分供以下试验: 二、N的测定(identification of nitrogen) 二、N的测定( nitrogen)
? 原理:6 NaCN + FeSO4 3Na4Fe(CN)6 + 4FeCl3 Na4Fe(CN)6 + Na2SO4 Fe4[Fe(CN)6]3 + 12NaCl 普鲁士蓝沉淀
14:11:16
测定步骤( determine step ) FeS 有S(sulphur)存在 1小勺 1ml试液 FeSO4煮 过滤 几滴1.5% 用稀HCl酸化 沸 冷却 FeCl3溶液 至Fe(OH)3溶解 有N则溶液慢慢变成蓝绿色,后生成普鲁士蓝 N很少,则产生微绿色溶液,静置几小时后才沉淀 无N,溶液仍为 黄色 注意:不能检测硝基-NO2和氮杂环化合物
14:11:16
此处是标题
1

-刘宇-
三、Cl 的测定(Br、I) 三、Cl 的测定(Br、 identification of the chlorine ( Bromine / Iodine )
1ml试液 +稀H2SO4 煮沸 2gAgNO3 +100ml水 除去H2S、 HCN等 溶解 难溶 不溶 有Cl 有Br 有I
四、F 的测定(Fluorine) 四、F 的测定(Fluorine)
1、锆-茜素溶液法
zirconium-alizarin solution method
? 10ml 1%茜素的乙醇溶液 +10ml 2%Zr(NO3)4在5%HCl中 的溶液,混合后稀释到30ml; ? 1ml试液+5~6滴上述溶液,若由红紫色 有F 黄色,表明
白色(AgCl) + 过量NH3.H2 O 浅黄色(AgBr) +过量NH3 .H2 O 黄色(AgI) +过量NH3.H2 O
? Zr(Aliz)4 + 6F-红紫色
O
(ZrF6)2- + 4Aliz-OH OH
黄色
Aliz:
O
14:11:16 14:11:16
四、F的测定 四、F
2、 1ml 试液+稀HCl或HAC酸化 凝胶状沉淀(CaF2) 有F 煮沸 1min 2滴饱和 冷却 CaCl2
五、S的测定(identification of the sulphur) 五、S的测定( sulphur) 1、1ml试液+1%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出现深紫 色(modena),表明有S Na2S + Na2Fe(CN) 5NO NaFe(CN) 5NOS) 深紫色 2、一滴试液于银器上,有褐色的Ag2S斑点 有S 3、试液+HAC酸化+几滴2mol/L的Pb(AC) 2溶液 或用醋酸铅试纸,若出现黑色的沉淀(PbS) 有S
14:11:16
14:11:16
§3.2 特征元素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3.2 特征元素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characteristic element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characteristic element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一、C的定性测定 一、C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carbon element ) 1、一般直接将试样点火试验足以说明有没 有C,C能燃烧,常会产生黑烟和黑色残渣。
2、取50mg试样于小试管中+200mg重铬酸 钾+10滴浓H3PO4 将产生的CO2导 入BaCl2溶液试管 150~250℃ 若有白色沉淀Sediment(BaCO3) 有C 表明
14:11:16
14:11:16
此处是标题
2

-刘宇-
3、小心将2~5g试样 + 等量的Na + 干燥的硫酸 胺混合 加热 至混合物发红; 冷却后将其溶于0.3ml水中,加入 2mg硫酸亚铁 (green vitriol or ferrous sulfate ),煮沸,冷却; 将此清亮溶液与2mg硫酸铁(ferric sulfate)混 合,用10%盐酸酸化, 有蓝色出现表明有C; 黄色或棕绿色表明没有C
二、H的测定(identification of the hydrogen) ) 二、H的测定( ? 取少许试样与几十毫克S于小试管中200~
250℃

Pb(AC) 2试纸盖住试管口,若2min内试纸出现棕色 斑点Brown spot(PbS) 有H存在。
14:11:16
14:11:16
三、O的测定(identification of the oxygen) ) 三、O的测定(
1、反应试剂的配制(preparation of the test solution ): ? 5g KCNS 溶于20ml水 ? 4gFeCl3溶于20ml水 2、 测定(determination) ?试样+氯仿 饱和溶液(Saturated solution) Saturated solution 如果头部 含氧的高分子 ?取一滴该溶液于小试管中 ?细玻璃棒头部预先浸入反应试剂中,空气干燥 有亮到暗的红色出现 混合 乙醚 萃取 以乙醚溶液为 反应试剂
四、C、H、O的定量测定——燃烧分析法 四、C 的定量测定——燃烧分析法
将试样在氧气流中和催化剂(高锰酸盐或Pt盐)存在下 燃烧,生成的CO2和水分别用碱石棉及吸水剂(CaCl2或 MgClO4)吸收后称重,计算: C在CO2 中的百分含量 m
1
C%=
m m2
×27.27
m1:试样燃烧后生成的CO2质量:mg
水中H的百分含量
H%=
m
×11.11
m2:试样燃烧后生成的H2O质量:mg m:试样质量mg
O含量:测定其他元素后用减量法推算
14:11:16 14:11:16
五、N的测定(identification of nitrogen) 五、N 的测定( nitrogen) 1、定性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 ):
少量试样于试管底部,用碱石灰盖住,厚度约2~3cm,加 热试管底部,若试样中有N存在,会放出NH3,在试管口 用润湿的PH试纸或石蕊试纸检测。
2、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在克氏 长颈瓶中加入
0.3~0.4g试样 40ml浓硫酸 1gCuSO4.5H2O 0.7gHgO 0.5~0.7gHg 9g无水Na2SO4 随水蒸气冷凝的NH3用 装有50ml0.1mol/L的硫 酸溶液的接收器接受 慢慢加热, 煮沸1h后将 其转移到水 蒸气蒸馏装 置中 加入过量的 40%NaOH 溶液(其中 加有7g硫代 硫酸钠)
Put a small amount of sample in the test tube bottom, covered with the soda lime, the thickness invites 23cm, heat the test tube bottom, if there is nitrogen that exists in the sample, will emit ammonia gas , that can be measured with the wettish PH test paper or litmus paper at the test tube mouth.
14:11:16
用0.2mol/LNaOH 溶液滴定,并作一 空白试验
计算
14:11:16
此处是标题
3

-刘宇-
五、N的测定 五、N
N%= 14×(V0-V)C Na OH
六、Cl、F的定性测定 六、Cl、 (identification of the chlorine / Fluorine) Fluorine)
×100
1000m
1、Cl:焰色试验(flame test):在煤气灯上加 热直径0.5~1mm的铜线一端直至火焰无色,冷 却后沾上一点试样并在火焰外部加热,开始C燃 烧,火焰明亮,最后变为亮绿色表明有Cl (CuCl2挥发产生) 2、F:0.5g试样于试管中,煤气灯火焰中热解, 冷却后加入几ml浓硫酸,若试管壁不挂液珠,表 明有F(HF腐蚀玻璃产生了洁净的新表面)。
14:11:16
V0-滴定空白所需的 Na OH 溶液体积 ml V-滴定试样所需的 Na OH 溶液体积 ml C Na OH - Na OH 溶液浓度mol/L m:试样质量
14:11:16
§3.3 根据元素分析对高材的鉴别 Distinguish the polymer material according to the element analysis 一、根据元素定性分析的鉴别
1. 按杂原子(heteroatom )初步分类,缩小范围: ? 不存在杂原子 聚烯烃(polyalkemer)、PS、 非硫化橡胶(unvulcanized rubber); ? 含Cl ? 含N PAN、PU;
14:11:16
?含S PSF、硫化橡胶(vulcanized rubber) ?同时含有两种以上杂原子,范围可进一步缩小,例 如同时含有N、S、P,只有酪朊树脂(Junket protein resin ) 2.进一步分组鉴别——根据杂原子鉴定,把高材分 成以下四组,每组再按简单方法综合分析,就可鉴别 出高分子:
? 第一组:含Cl或F高分子 将试样+50%硫酸 在试管中加热
PVC和一些弹性体(elastomer) PA、氨基塑料(amino plastic )、
有醋酸气味
氯乙烯-醋酸 乙烯共聚物
无醋酸气味,用吡啶显色试验 进一步区分
14:11:16
?第二组:含N高分子(PA、PAN、PU、脲醛树脂、蜜胺 ? 第一组:含Cl或F高分子 ? 含F:两个特征 ? 高密度——2.1~2.2; ? 室温下不溶于任何溶剂; 进一步鉴别:利用聚三氟氯乙烯在氯试验(如吡啶 显色)中有反应与PTFE区别出来。
14:11:16
树脂、硝基纤维素)——二苯胺试验(diphenylamine test) 30ml水+0.1g二苯胺+100ml浓H2SO4 二苯胺试剂 加一滴二 苯胺试剂 于试样上 有暗蓝色出现 无反应 硝基纤维素
铬变酸 正反应 有甲醛 显色 脲醛树脂
将试样与10%KOH的 氨味 使红色石蕊 乙二醇溶液一起加热 试纸变蓝 少量试样于试管中,加几滴浓HCl, 油浴加热至190~200℃
14:11:16
此处是标题
4

-刘宇-
试样 直至刚果红试纸不再变蓝,冷却,再加入一些Na2S2O3结 晶,并用经30%H2O2浸润过的试纸盖住试管口,在油浴中 再加热至160℃,有蓝色出现 (melamine formaldehyde resin); 若甲醛试验呈负反应,则: PA 有氨水味 在试管中 加热试样 熔融 刺激性气味且试 和无水 纸为中性或微酸 Na2CO3 性有时为碱性 甜气味试纸明显显碱性 三聚氰胺树脂

硝酸纤维素
二苯氨试验

甲醛试验

Na2CO3分解 PU PAN NH3味 弱碱性 PA PU
14:11:16

与KOH-乙二醇 溶液加热生成NH3
刺激性气体 甜气味 弱碱、中性 明显碱性 或碱性 PAN


Na2S2O3 反应 蜜胺树脂
脲醛树脂
14:11:16
? 第三组:含S高分子 ? 硫脲(thiocarbamide)由于同时含有N,可以在 第二组中鉴别;
PVA
试样

热水

甲醛试验
- -
苯酚试验

酚醛树脂 聚缩醛
? 聚烷基硫醚:高密度1.3~1.6 (R-S)n ,室温 下可闻到臭鸡蛋味(H2S),加热更显著; ? 各种硫化橡胶:外观上易于与塑料区别。 ?第四组:不含可鉴别杂原子的高材 -

酚醛树脂、环 氧树脂、PC
醋酸酯试验 (§5.5)

化学惰性 高分子
PVAc、醋酸 纤维素、醋酸 -丁酸纤维素
用特殊个别试验(chap5)及简单定性分析方法(chap1)鉴别
14:11:16 14:11:16
二、根据元素定量分析结果的鉴别 Distinguish the polymer material according to the element quantitative analysis
1.高材品种的鉴别(differentiation of Variety of the polymer material ) ? 只适用于结构单元明确的高分子,不适用于组成 复杂,组成不确定的高分子(如酚醛树脂 formaldehyde phenol resin);
14:11:16
?对于具有不同结构、相同元素组成的高分子,须用 其他方法鉴别,如PE和PP,PVA和聚乙二醇, PMMA和聚丙烯酸乙酯等(polyethyl acrylate)
2.共聚物组成分析(analysis of copolymer’s makeup) ?二元共聚物(binary copolymer)——作共聚物的组 成-元素含量(C/H比)之间的工作曲线,对某一 个C/H的试验值在曲线上找到对应的共聚组成。
14:11:16
此处是标题
5

-刘宇-
例如:Bu-St共聚物
Bu -S t共 聚 物 组成 与 元 素 含 量的关 系
12
o St百分含量为0,Bu为100%时,C/H比 =12×4/6×1=8 o St百分含量为20%,Bu为80%时,C/H比=8.50 o St百分含量为80%,Bu为20%时,C/H比=10.88 o St百分含量为100%,Bu为0时,C/H比 =12×8/8×1=12
14:11:16
10
C/ H 比
8 6 4 2 0 0 20 40 60 80 1 00
St百分含量(%)
14:11:16
? 三元共聚物(ternary copolymer )——作类似处理,如ABS (AN:C3H3N) (36+3) / 14
作业与练习
1.高分子材料中元素含量具有什么一般规律? 2.含氯和含氟的高分子分别具有什么特征?怎样用元 素检测的方法来确定这两种元素? 3.在二苯胺试验中有正反应的是哪一种高分子材料? 4.有一未知的高分子试样,在铬变酸显色试验中呈正 反应,吉布斯靛酚显色试验中为负反应,经过元素检 测不含有可鉴别的杂原子,在火焰中易于点燃,离火 不会熄灭,有很亮的蓝色火焰,其可作为工程塑料使 用,具有自润滑性能,试从上述信息推断它属于哪一 种高分子材料?
14:11:16
§ 从N含量分析中计算AN含量:AN%=3.787×N% (12×3) / 14 § 计算AN中C、H的质量百分含量:C%=2.572×N% (1×3) / 14 § H%=0.216×N% § 从试样的试验结果中减去上列数值,剩余为Bu—St部分的 C/H比,同样可作校正曲线。 ?注意:只适用于纯净的高分子共聚物——测定前须分离提 纯。
14:11:16
内容选择
第一节 钠熔法
sodium fusion method
第二节 特征元素定性、定量分析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第三节 在高材鉴别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in polymer
结束
14:11:16
此处是标题
6

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方法

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方法 赵梦姣 (湖北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介绍了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及各种分析方法, 重点说明了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布及影响因素;讨论了影响土壤环境中重金属形态转化的因素, 重金属形态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性、可给性、活性的关系,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与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关系。形态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自然与人为作用对土壤中重金属来源的贡献, 并反映重金属的生物毒性。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形态分析;分析方法 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重金属污染与防治的研究工作备受关注,目前重金属污染物已被众多国家列为环境优先污染物。重金属的总量往往很难表征其污染特性和危害,环境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规律、毒性以及可能产生的环境危害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赋存形态[1],不同的形态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是当今面积最广、危害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其所含的重金属可以通过食物链被植物、动物数十倍的富集[2], 但土壤中的重金属的毒性不仅与其总量有关, 更大程度上由其形态分布所决定。环境中重金属的迁移性、生物有效性及生物毒性与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有关, 因此, 土壤中的重金属形态分析已成为现代分析化学特别是环境分析化学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

1重金属的形态及形态分析方法 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定义,形态分析是指表征与测定的一个元素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不同化学形态与物理形态的过程[3]。形态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具有生物毒性的重金属含量,当所测定的部分与重金属生物效应或毒性一致时,形态分析的目的就可实现。重金属形态是指重金属的价态、化合态、结合态和结构态4个方面,由于土壤化学结构复杂及各种影响因素复杂多变,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形态分析,与水环境中重金属的分析方法:如溶出伏安法、离子选择电极法不同,土壤中重金属大多采用连续提取的形态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浸提和萃取,然后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提取液中的每种形态重金属的浓度,许多学者关于土壤中重金属形态提出了不同的方法。FORSTNER[4]则提出了7步连续提取法,将重金属形态分为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无定型氧化锰结合态、有机态、无定型氧化铁结合态、晶型氧化铁结合态、残渣态; SHUMAN[5]将其分为交换态、水溶态、碳酸盐结合态、松结合有机态、氧化锰结合态、紧结合有机态、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和硅酸盐矿物态8种形态;为融合各种不同的分类和操作方法,CAMBRELL[6]认为土壤中重金属存在7种形态,即水溶态、易交换态、无机化合物沉淀物、大分子腐殖质结合态、氧化物沉淀吸收态、硫化物沉淀态和残渣态;而具有代表性的形态分析方法是由TIESSER等人提出的[7]。将土壤或者沉积物中的金属元素分为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与残渣态。在TIESSER方法的基础上,欧共体标准物质局(European

主成份分析因子分析毕业论文终稿

学科分类号110 黑龙江科技大学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题目主成分与因子分析对黑龙江 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and factor analysis of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 evaluatio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姓名 学号 院(系)理学院 专业、年级数学与应用数学 指导教师 2014年6月12日

摘要 经济是指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称。我们要提高某地方人民的生活水平,要更好更快地发展某个地区,就必须充分了解这个地区现有的经济发展状况。因此,现有的经济发展状况研究对将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主成分分析也称主分量分析,就是设法将原来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几个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指标。因子分析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广和发展,它也是将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综合为数量较少的几个因子,以再现原始变量与因子的相互关系,同时根据不同因子还可以对变量进行分类。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都是多元分析中处理降维的一种统计方法。本文通过学习与查阅相关资料找到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的10个具有代表性指标,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这些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到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及公共因子等相关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对12个市经济水平划分等级。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经济spss统计分析软件

Abstract Economy refers to the floorboard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of a country. We will improve the level of a local people's life, to somewhere better and faster development, we must fully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existing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a very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lso call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is to try the original index combined into a new set of several comprehensive index instead of the original index has nothing to do with each other,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 to recommend a few less comprehensive response as much as possible the original information of indicators. Is a generalization of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factor analysis, it is also will have the intric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ables comprehensive to a small number of several factors, and to recreat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original variables and factor,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factors can also categorize variable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factor analysis is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a statistical method of dealing with the dimension reduction.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learning and access to relevant data found nine representative indexes of 12 citi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using the SPSS statistical analysis software to the indicator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factor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 value, the variance contribution rate and public factor and related data. And using the data of 13 cities economic grade level. Key word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Economic SPSS statistical analysis softwar

(完整word版)重金属检测方法汇总

重金属检测方法汇总 重金属检测方法及应用 一、重金属的危害特性 从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实际上主要是指汞、镉、铅、铬、砷等金属或类金属,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铜、锌、镍、钴、锡等。我们从自然性、毒性、活性和持久性、生物可分解性、生物累积性,对生物体作用的加和性等几个方面对重金属的危害稍作论述。 (一)自然性: 长期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人类,对于自然物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有人分析了人体中60多种常见元素的分布规律,发现其中绝大多数元素在人体血液中的百分含量与它们在地壳中的百分含量极为相似。但是,人类对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其耐受力则要小得多。所以区别污染物的自然或人工属性,有助于估计它们对人类的危害程度。铅、镉、汞、砷等重金属,是由于工业活动的发展,引起在人类周围环境中的富集,通过大气、水、食品等进入人体,在人体某些器官内积累,造成慢性中毒,危害人体健康。 (二)毒性: 决定污染物毒性强弱的主要因素是其物质性质、含量和存在形态。例如铬有二价、三价和六价三种形式,其中六价铬的毒性很强,而三价铬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天然水体中一般重金属产生毒性的范围大约在1~10mg/L之间,而汞,镉等产生毒性的范围在0.01~0.001mg/L之间。 (三)时空分布性: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随着水和空气的流动,被稀释扩散,可能造成点源到面源更大范围的污染,而且在不同空间的位置上,污染物的浓度和强度分布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同。(四)活性和持久性: 活性和持久性表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稳定程度。活性高的污染物质,在环境中或在处理过程中易发生化学反应,毒性降低,但也可能生成比原来毒性更强的污染物,构成二次污染。如汞可转化成甲基汞,毒性很强。与活性相反,持久性则表示有些污染物质能长期地保持其危害性,如重金属铅、镉等都具有毒性且在自然界难以降解,并可产生生物蓄积,长期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五)生物可分解性: 有些污染物能被生物所吸收、利用并分解,最后生成无害的稳定物质。大多数有机物都有被生物分解的可能性,而大多数重金属都不易被生物分解,因此重金属污染一但发生,治理更难,危害更大。 (六)生物累积性: 生物累积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食物链和化学物理作用而累积。二是污染物在人体某些器官组织中由于长期摄入的累积。如镉可在人体的肝、肾等器官组织中蓄积,造成各器官组织的损伤。又如1953年至1961年,发生在日本的水俣病事件,无机汞在海水中转化成甲基汞,被鱼类、贝类摄入累积,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当地居民食用后中毒。 (七)对生物体作用的加和性: 多种污染物质同时存在,对生物体相互作用。污染物对生物体的作用加和性有两类:一类是协同作用,混合污染物使其对环境的危害比污染物质的简单相加更为严重;另一类是拮抗作用,污染物共存时使危害互相削弱。 二、重金属的定量检测技术

重金属各元素

重金属各元素 砷 砷(As)是人体非必须元素,元素砷的度相较低而砷的化合物均有剧毒,三价砷化合物比五价砷化合物毒性更强,有机砷对人体和生物都有剧毒,砷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接触人体。如摄入量超过排泄量,砷就会再人体的肝、肾、肺、子宫、胎盘、骨骼、肌肉等部位,特别是在毛发、指甲中蓄积,从而引起慢性砷中毒,潜伏期可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慢性砷中毒有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和皮肤病变等。砷还有至癌作用,能引起皮肤癌。砷危害植物作物的原因是由于砷阻碍了作物中水分的输送,使作物根以上的地上部分氮和水分的供给受到限制,造成作物枯黄。在一般情况下,土壤、水、空气、植物和人体都含有微量砷,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砷是我国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指标之一,砷的污染主要来源于采矿、冶金、化工、化学制药、农药生产、纺织、玻璃、制革等部门的工业废水。 测定砷的两个比色法,新银盐分光光度法和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光度法,其原理相同,具有类似的选择性。但新银盐分光光度法测定速度快、灵敏度高,适合于水和废水的测定,特别是对天然水样,而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光度法适合分析水和废水,但使用三氯甲烷,会污染环境。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是将水和废水中的砷以氢化物形式吹出,通过加热产生砷原子,从而进行定量。样品采集后,用硫酸将样品酸化至pH<2保存,废水样品酸化至含酸达1%。现多以采用原子荧光法测定。 镉 镉(Cd)不是人体必须的元素,镉的毒性很大,它可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和人体,可以在人体内蓄积,主要蓄积在肾脏,引起泌尿系统的功能变化,镉在人体内形成镉硫蛋白,它与含羟基、氨基、巯基的蛋白质分子结合,影响酶的功能,导致蛋白尿和糖尿等;镉还能影响维生素D3的活性,使骨质疏松、萎缩、变形等。镉对植物的危害表现在其破坏叶绿素,从而降低光合作用,还能使花粉败育,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水中含镉0.1mg/L时,可轻度抑制地表水的自净作用。用含镉0.04mg/L的水进行农业灌溉时,土壤和稻米就会受到明显的污染。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实证分析

吉林财经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期末作业) 论文题目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实证分析 课程名称多元统计分析与spss软件应用 姓名 xxxxxx 学号 xxxxxxxxxx 专业会计学年级 2014 级 院、所会计学院日期 2015.6.27 (以上内容由研究生本人填写) 教师评阅意见: □95 □90 □85 □80 □75 论文成绩 □70 □65 □60 □60以下 吉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院制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实证分析 摘要:选取了2013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发展的10项指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计算,依据因子分析的结果对我国各省的经济发展做出综合评价,得出了这31各省份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排名,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北京排在前5位,是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沿海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甘肃、海南、青海、宁夏、西藏排在后5位,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较为客观反映了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为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今后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经济发展;因子分析;综合评价;主成分法 一、引言 我国地域辽阔,由于历史、地理位置及经济基础等原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民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但区域发展不协调、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仍未根本改变。本文从我国31 个省市自治区经济的发展视角入手,运用对应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用以说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由于衡量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指标有很多,故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十个指标。 二、相关统计指标与数据的选取 本文运用了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价。选取了10项经济指标:第一产业增加值(X1);第二产业增加值(X2);第三产业增加值(X3);地方财政预算收入(X4);地方财政预算支出(X5);固定资产投资额(X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7);货物进出口总额(X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X9);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X10)。X2,X3,X4 反映的是经济总量中构成三大产业的不同增加值;X5,X6 反映的是地方财政预算收支;X7 反映的是居民的购买能力;X8反映的是对外贸易;X9,X10反映的是居民的收入与储蓄。本文数据资料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具体数据资料见表1。 表1 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2013) 地区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10 北京11.63 293.03 1316.50 3661.11 4173.66 6847.06 8375.10 4289.96 93997.00 23086.41 天津16.85 612.86 846.57 2079.07 2549.21 9130.25 4470.43 1285.02 68864.00 7612.31

论文_因子分析在市场研究中的应用

嘉应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2009届) 题目:因子分析在市场研究中的应用 姓名:吴启英 学号: 2050122135 系别:数学系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指导老师:张乐 申请学位:学士学位 嘉应学院教务处制

摘要 本文对因子分析的基本理论做了详细的论述与探讨,并对因子分析与其他分析的概念的区别作了比较。文中描述了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与意义,并分析了因子分析应用的步骤。在实际市场研究中,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14家上市银行2007年的盈利状况进行了分析。运用SPSS软件,得出了评价上市银行“盈利性综合实力”的三项因子,分别命名为:盈利性因子、投资回报因子和成长性因子。然后通过回归得到14家银行三项因子的得分系数并从银行规模和利润增长模式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到了各样本的综合得分和排名,并从各行具体经营状况的角度进行总评。 关键词:因子分析,因子载荷矩阵,因子旋转,因子得分,利润增长模型

Abstract This article has made the detailed elaboration and the discussion to factorial analysis's elementary theory, and has made the comparison to the factorial analysis with other analysis's concept's difference. In the article described the factorial analysis mathematical model and the significance, and has analyzed the factorial analysis application step. In the actual marketing research, the utilization factor analytic method 2007 profit condition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to the Chinese 14 on city banks. Using the SPSS software, has obtained in the appraisal the city bank “the profit making synthesis strength” three factors, the distinction naming is: Profit making facto r, investment repayment factor and expanding factor. And then get 14 banks three terms factor score modulus by return and increase pattern different two angles go along analysis from bank scale and profit, have got every synthetical sample book score and row and have carried out an overall appraisal from every concrete business performance of bank angle. Keywords:factor analysis, the factor matrix, the factor rotates , factor score , profit increase model

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的改进BCR方法

BCR连续提取法分析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 ?1、重金属形态 ?2、重金属形态研究方法及发展历程 ?3、本实验的目的 ?4、实验原理 ?5、实验步骤 ?6、数据处理 1.重金属形态 ?重金属形态是指重金属的价态、化合态、结合态、和结构态四 个方面,即某一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以某种离子或分子存在的实际形式。 ?重金属进入土壤后,通过溶解、沉淀、凝聚、络合吸附等各种 作用,形成不同的化学形态,并表现出不同的活性。 ?元素活动性、迁移路径、生物有效性及毒性等主要取决于其形 态,而不是总量。故形态分析是上述研究及污染防治等的关键 2、重金属形态研究方法及发展历程 ?自Chester 等(1967)和Tessier 等(1979)的开创性研究以来, 元素形态一直是地球和环境科学研究的一大热点。 ?在研究过程中,建立了矿物相分析、数理统计、物理分级和化学 物相分析等形态分析方法。

?由于自然体系的复杂性,目前对元素形态进行精确研究是很困 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在诸多方法中,化学物相分析中的连续提取(或逐级提取) (Sequential extraction) 技术具操作简便、适用性强、蕴涵信息丰富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 逐级提取(SEE) 技术的发展历程 ?60~70年代(酝酿期) ?以Chester 和Hughes(1967) 为代表的一些海洋化学家尝试 用一种或几种化学试剂溶蚀海洋沉积物,将其分成可溶态和残留态两部分,进而达到研究微量元素存在形态的目的。 ?70 年代末(形成期)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Tessier et al. (1979) 用不同溶蚀能力的化学试剂,对海洋沉积物进行连续溶蚀和分离操作,将其分成若干个“操作上”定义的地球化学相,建立了Tessier 流程。 ?80 年代(发展期) ?不同学者在对Tessier 流程改进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20 多种逐级提取流程。其中,影响较大的逐级提取流程有Salomons 流程(1984) 、Forstner 流程(1985) 、Rauret et al流程(1989) 等。 ?90 年代(成熟期) ?为获得通用的标准流程及其参照物,由BCR 等主办的以“沉积物和土壤中的逐级提取”(1992) 、“环境风险性评价中淋滤/ 提取测试的协和化”(1994) 和“敏感生态系统保护中的环境分析化学”(1998) 等为主题的欧洲系列研讨会先后召开,并分别出版了研究专刊。 ?Ure et al. (1993) 在Forstner (1985) 等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Ure 流程,后经Quevauviller et al. (1997 ,1998) 修改,成为BCR 标准流程,并产生了相应的参照物(CRM 601) 。 ?BCR 为欧洲共同体参考物机构( European 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 的简称,是现在欧盟标准测量和测试机构(Standards Measurements and Testing Programme ,缩写为SM &T) 的前身。 ?Rauret et al. (1999) 等对该流程作了改进,形成了改进的BCR

燃料元素的快速分析方法 (高温燃烧红外热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燃料元素的快速分析方法(高温燃烧红外热导法) DL/T568—95 Fast test methods for ultimate analysis of fuel by infrared absorption&thermal conductivity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5-05-03批准1995-10-01实施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及液体燃料中碳氢氮元素的测定和氧元素的计算。 本标准的测定结果与GB476—91《煤的元素分析方法》等同使用。 2引用标准 GB21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214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218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GB483煤质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 DL/T灰及渣中硫的测定和煤中可燃硫的计算 3方法要点及原理 称取一定量的样品,在高纯氧气中及高温下燃烧,燃烧产物中的SO x和氯用炉内填充剂于高温下除去;而H2O (汽)、CO2和NO x进入贮气筒中混和均匀。定量抽取一份混匀后的气体送入红外测定室分别分析CO2和H2O含量,从而计算出C、H元素含量;定量抽取另外一份混合气由高纯氦载气带动经热铜把NO x 还原为N2;经烧碱石棉和高氯酸镁分别除去CO2和H2O进入热导池分析N2含量,从而计算出N含量。 所得结果中碳元素包括有机碳、元素碳和碳酸盐矿物碳;氢包括有机氢元素,燃料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及结晶水中的氢元素;氮包括有机氮、硝酸盐氮。 4仪器设备 4.1碳氢氮元素测定仪:附燃烧炉,可控制温度在950~1100℃;附红外检测器和热导检测器;附催化加热管,可控温在750℃,用于加热铜丝以把NO x还原为N2;附微机以执行参数选控、分析程序选控、存储样品质量数据以及计算结果等。 4.1.1燃烧系统:待测样品应能充分完全燃尽而转化为二氧化碳、水蒸气、氮气和氮氧化物。影响燃尽性能的因素有氧化剂的有效性、燃烧温度和燃烧时间,因而对于不同燃烧特性的样品,应能对以上三个影响参数加以调整,以保证燃烧完全。 4.1.2过滤系统:在燃烧气体产物进入贮气筒之前,应有效地滤除硫氧化物和卤化物,然后方可用红外吸收法检测碳和氢;检测氮之前必须滤除碳氧化物、水蒸气、残留氧化剂,并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 4.2电子天平:量程不小于20g,精密度0.0002g,可附带数据传送连线与主机相连,或相同量程和精密度的分析天平。 5试剂和材料 5.1氧气:测元素氮时应使用高纯氧气,纯度不小于99.995%;不测氮元素时可用普通氧气,纯度不小于99.5%;氧气压力不小于0.27MPa。建议不用电解氧;由于普氧易使铜丝失效加速,也建议不用。

重金属在水体中的存在形态及污染特征分析

重金属在水体中的存在形态及污染特征分析 摘要阐述了重金属在水体中的存在形态类型及迁移性质,介绍了重金属迁移规律的研究方法,并分析了重金属在水体中的污染特征。 关键词重金属;水体;存在形态;迁移规律;污染特征 1重金属在水体中的存在形态 1.1存在形态的类型 要分析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规律,首先就要了解污染物在水体中以何种形式存在以及各存在形态之间的关系,对重金属污染物的研究也不例外。汤鸿霄提出“所谓形态,实际上包括价态、化合态、结合态和结构态4个方面,有可能表现出来不同的生物毒性和环境行为”,这里所分析的存在形态主要指重金属在水体中的结合态。水体中重金属存在形态可分为溶解态和颗粒态,即用0.45μm滤膜过滤水样,滤水中的为溶解态(溶解于水中),原水样中未过滤的为颗粒态(包括存在于悬移质中的悬移态及存在于表层沉积物中的沉积态)。用Tessier等[1]提出的逐级化学提取法又可将颗粒态重金属继续划分为以下5种存在形态:一是可交换态,指吸附在悬浮沉积物中的黏土、矿物、有机质或铁锰氢氧物等表面上的重金属;二是碳酸盐结合态,指结合在碳酸盐沉淀上的重金属;三是铁锰水合氧化物结合态,指水体中重金属与水合氧化铁、氧化锰生成结合的部分;四是有机硫化物和硫化物结合态,指颗粒物中的重金属以不同形式进入或包括在有机颗粒上,同有机质发生螯合或生成硫化物;五是残渣态,指重金属存在于石英、黏土、矿物等结晶矿物晶格中的部分。 1.2迁移性质 不同存在形态的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性质不同。溶解态重金属对人类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最直接,是人们判断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常用依据之一。颗粒态重金属组成复杂,其形态性质各不相同。可交换态是最不稳定的,只要环境条件变化,极易溶解于水或被其他极性较强的离子交换,是影响水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碳酸盐结合态在环境变化,特别是pH值变化时最易重新释放进入水体;铁锰水合氧化物结合态在环境变化时也会部分释放;有机硫化物和硫化物结合态不易被生物吸收,利用较稳定;残渣态最稳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释放到水体中。

因子分析小论文1

案例六 因子分析在党风廉政建设民意测评中的应用 (王学民 编写) 一、 引言 对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及施政状况进行民意测评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的民意测评还是比较多见的,这对促进党风好转和廉洁施政具有很好的积极意义。但许多组织民意测评的机构或部门对调查得到的数据结果往往只是进行简单的数据汇总和处理,并未采用更为科学的统计方法对这些资料作进一步加工和分析,这样就使得民意测评结果中所包含的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未能得到很好、充分的提炼和显现,这是很可惜的。如何对这些调查结果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这类民意测评的结果具有这样一个共同的特点:许多调查指标之间的相关程度往往较高,即它们所含的信息大量地重复着,因此分析处理这类问题的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方法是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将众多的调查指标归因于少数几个因子,从而较好地达到降维的目的。如果该方法成功,则可以对民意测评中反映出的问题得到比较清晰的认识,有利于对领导干部的廉政情况给出一个高度概括的、清楚的评价。 本文以上海财经大学纪委对各院系领导班子所作的民意测评为例,对其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并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对各院系的党风廉正建设状况给出一个有效、直观和清晰的比较分析。 二、数据的预处理 上海财经大学纪委每年都要对各院系的整个领导班子进行民意测评,学校共有七个学院和四个(校级)系。2003年度的民意测评汇总结果经整理后列于表1中,11个院系在表中分别用字母a,b,c,d,e,f,g,h,i,j,k 表示。所有11个测评指标有“好”与“不好”两方面的比例,为了有效地进行因子分析,我们让每个指标“好”的方面比例减去“不好”的方面比例,将其作为该指标的综合值,表明“好”的程度,并分别记为1121,,,x x x ,结果列于表2。

常用材料测试方法总结

成分分析: 成分分析按照分析对象和要求可以分为微量样品分析和痕量成分分析两种类型。 按照分析的目的不同,又分为体相元素成分分析、表面成分分析和微区成分分析等方法。 体相元素成分分析是指体相元素组成及其杂质成分的分析,其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原子发射ICP、质谱以及X 射线荧光与X 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其中前三种分析方法需要对样品进行溶解后再进行测定,因此属于破坏性样品分析方法;而X射线荧光与衍射分析方法可以直接对固体样品进行测定因此又称为非破坏性元素分析方法。 表面与微区成份分析: 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10纳米,表面) 俄歇电子能谱(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AES);(6nm,表面) 二次离子质谱(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 SIMS);(微米,表面) 电子探针分析方法;(0.5微米,体相) 电镜的能谱分析;(1微米,体相) 电镜的电子能量损失谱分析;(0.5nm) 为达此目的,成分分析按照分析手段不同又分为光谱分析、质谱分析和能谱分析。 1.光谱分析:主要包括火焰和电热原子吸收光谱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ICP-OES,X-射线荧光光谱XFS 和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法XRD; (1)原子吸收光谱(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AS) 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基于试样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由光源发出的该原子的特征性窄频辐射产生共振吸收,其吸光度在一定范围内与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浓度成正比,以此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量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 原子吸收分析特点: (a)根据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含量; (b)适合对纳米材料中痕量金属杂质离子进行定量测定,检测限低,ng/cm3,10-10—10-14g; (c)测量准确度很高,1%(3—5%); (d)选择性好,不需要进行分离检测; (e)分析元素范围广,70多种; 应该是缺点(不确定):难熔性元素,稀土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不能同时进行多元素分析;(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ICP-AES)

因子分析论文

关键词:因子提取正交旋转因子分析因子得分 1.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从而家庭耐用品的拥有量也有所提高。但各省市的拥有量也存在差异。为了准确的把握各省市的情况及其差异。本文采用多变量统计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以期对各省市的耐用品拥有量的情况有个客观的把握,及反映各省市的经济发展情况。 2.耐用品拥有量指标的选择。 为了更好的反映各省市的耐用品拥有量的情况,且根据当今社会家庭拥有耐用品的档次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低,中,高档。从而本文使用2005年统计年鉴的数据。选取了具有代表的三类九个指标: (一):低档消费耐用品:普通电话拥有量(部); (二):中档消费耐用品:电冰箱拥有量(台),彩电拥有量(台),电视机拥有量(台),空调拥有量(台),移动电话拥有量(部); (三):高档奢侈消费耐用品:家用电脑拥有量(台),家用汽车拥有量(辆),摄像机拥有量(台),照相机拥有量(台); 3.各省市耐用品情况分析: 1.本文所采取的定量分析方法: 本文的研究主要采取因子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是近些年来颇为流行的多元变量统计方法。它是用较少个数的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和特定因子之和来表达原有观测的每个变量,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的变量归纳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当这几个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和达到85%以上时,就说明这几个公共因子反映了研究问题的大部分信息,而又不相关,信息不重叠。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用矩阵的形式表示为:X=AF+E 其中F为公共因子,E为特殊因子。 本文在对数据标准化以后,采取主成分法提取公共因子,并采用方差最大化正旋转。 2.考察原有变量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一)是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距阵。可看到大部分的相关系数都较高,各变量呈较强的线性关系。且表(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检验可以看出,k值大于0.7且接近0.8是很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的。所以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 Correlation Matrix 表(一)

重金属分析方法

微波消解_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检测大米中的6种重金属元素_梁书怀 准确称取大米约0.5g(精确至0.0001g)于50mL密闭式聚四氟乙烯的微波消解罐中,加入7.0mL硝酸在智能控温电加热器中预消解3h后,再加入2.0mLH2O2在设定的微波消解条件进行消解。消解完毕后,冷至室温。打开消解罐,用少量 水冲洗上盖内壁,合并至罐中。置消解罐中于140~160℃智能控温电加热器中赶酸,待溶液剩约1.0mL时,用水洗涤消解罐3~5次,洗液合并于50mL塑料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混匀备用。

ICP_OES_ICP_MS测定葵花子中28种无机元素_刘宏伟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蔬菜中5 种重金属李延升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全量及形态 陈坚 采用BCR( 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 顺序提取法提取重金属形态,同步分析沉积物中的As,Cd,Cr,Pb,Co,Cu,Mn,Zn,Ni 9 种元素的含量和形态。 欧盟BCR 形态提取法是目前广泛用于提取沉积物重金属形态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再现性,便于国内外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数据对比验证[8 ~10]

KaziT G,Jamali M K,Kazi G H,et al.Anal Bioanalhem,2005,383: 297 叶宏萌,袁旭音,赵静.中国环境科学,2012,( 10) : 1853 Davidson C M,Duncan A L,Littlejohn D,et al.AnalChim Acta,1998,363: 45

GB476-91煤的元素分析方法代替GB476-1979

GB476-91 煤的元素分析方法 代替GB476-1979 本标准参照采用了国际标准ISO625:1975(E)《煤和焦炭碳和氢测定方法利比西法》和ISO333:1983(E)氮测定方法半微量开氏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中碳、氢、氮含量的测定方法和氧含量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2.引用标准 GB211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GB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214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218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3.碳和氢的测定 I.方法提要 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在氧气流中燃烧,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分别用吸水 剂和二氧化碳吸收剂吸收,由吸收剂的增重计算煤中碳和氢的含量。煤样中硫 和氯对测定的干扰在三节炉中用铬酸铅和银丝卷消除,在二节炉中用高锰酸银 热解产物消除。氮对碳测定的干扰用粒状二氧化锰消除。 II.试剂和材料 i.碱石棉:化学纯,粒度1~2mm;或碱石灰(HGB3213):化学纯,粒度0.5~2mm。 ii.无水氯化钙(HGB3208):分析纯,粒度2~5mm;或无水过氯酸镁:分析纯,粒度1~3mm。 iii.氧化铜(HGB3438):分析纯,粒度1~4mm,或线状(长约5mm)。 iv.铬酸铅(HG3-1071):分析纯,粒度1~4mm。 v.银丝卷:丝直径为0.25mm vi.铜丝卷:丝直径约0.5mm。 vii.氧气:不含氢。 viii.三氧化二铬(HG3-933):化学纯,粉状,或由重铬酸铵、铬酸铵加热分解制成。 制法:取少量铬酸铵放在较大的蒸发皿中,微微加热,铵盐立即分解成墨绿色、 疏松状的三氧化二铬。收集后放在马弗炉中,在600±10℃下灼烧40min,放在 空气中使呈空气干燥状态,保存在密闭容器中备用。 ix.粒状二氧化锰:用化学纯硫酸锰(HG3-1081)和化学纯高锰酸钾(GB643)制备。 制法:称取25g硫酸锰(MnSO4·5H2O),深于500mL蒸馏水中,另称取16.4g高 锰酸钾,溶于300mL蒸馏水中,分别加热到50~60℃。然后将高锰酸钾溶液慢 慢注入硫酸锰溶液中,并加以剧烈搅拌。之后加入100mL(1+1)硫酸(GB625, 化学纯),将溶液加热到70~80℃并继续搅拌5min,停止加热,静置2~3h。 用热蒸馏水以倾泻法洗至中性,将沉淀移至漏斗过滤,然后放入干燥箱中,在 150℃左右干燥,得到褐色、疏松状的二氧化锰,小心破碎和过筛,取粒度0.5~ 2mm的备用。 x.氧化氮指示胶: 制法:在瓷蒸发皿中将粒度小于2mm的无色硅胶40g和浓盐酸30mL搅拌均匀。在 沙浴上把多余的盐酸蒸干至看不到明显的蒸气逸出为止。然后把硅胶粒浸入

毕业设计因子分析资料

第八章 因子分析 §8.1 什么是因子分析及基本思想 1904年Charles Spearman 发表一篇著名论文《对智力测验得分进行统计分析》视为因子分析的起点。因子分析的形成和发展有相当长的历史,最早用以研究解决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问题,由于计算量大,又缺少高速计算的设备使因子分析的应用和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停滞了很长时间。后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才使因子分析的理论研究和计算问题,有了很大的进展。目前这一方法的应用范围已十分广泛,在经济学、社会学、考古学、生物学、医学、地质学以及体育科学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 什么是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广和发展,它也是将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或样品)综合为数量较少的几个因子,以再现原始变量与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根据不同因子还可以对变量进行分类,它也是属于多元分析中处理降维的一种统计方法。 例如,某公司对100名招聘人员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测试,出了50道题的试卷,其内容包括的面较广,但总的来讲可归纳为六个方面: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事物的敏捷和果断程度、思想修养、兴趣爱好、生活常识等,我们将每一个方面称为因子,显然这里所说的因子不同于回归分析中因素,因为前者是比较抽象的一种概念,而后者有着极为明确的实际意义,如人口密度、工业总产值、产量等。 假设100人测试的分数{}100 ,,1, =i X i 可以用上述六个因子表示成线性函数: ,1001,i 662211 =++++=i i i i i F a F a F a X ε 其中61,,F F 表示六个因子,它对所有X i 是共有的因子,通常称为公共因子,它们的系数 61,i i a a 称为因子载荷,它表示第i 个应试人员在六个因子方面的能力。i ε是第i 个应试人 的能力和知识不能被前六个因子包括的部分,称为特殊因子,通常假定),0(~2i i N σε,仔细观察这个模型与回归模型在形式上有些相似,实质很不同。这里的61,,F F 的值未知的, 并且有关参数的统计意义更不一样。因子分析的任务,首先是估计出{} ij a 和方差{} 2 i σ,然 后将这些抽象因子{}i F 赋予有实际背景和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达到降维和对原始变量进行分类的目的。 因子分析的内容十分丰富,本章仅介绍因子分析常用的两种类型:R 型因子分析(对变量作因子分析)和Q 型因子分析(对样品作因子分析)。 2 基本思想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变量(或样品)的相关系数矩阵(对样品是相似系数矩阵)

重金属的危害特性及重金属分析方法原理介绍

重金属的危害特性及重金属分析方法原理介绍 一、重金属的危害特性 从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实际上主要是指汞、镉、铅、铬、砷等金属或类金属,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铜、锌、镍、钴、锡等。我们从自然性、毒性、活性和持久性、生物可分解性、生物累积性,对生物体作用的加和性等几个方面对重金属的危害稍作论述。 (一)自然性: 长期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人类,对于自然物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有人分析了人体中60多种常见元素的分布规律,发现其中绝大多数元素在人体血液中的百分含量与它们在地壳中的百分含量极为相似。但是,人类对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其耐受力则要小得多。所以区别污染物的自然或人工属性,有助于估计它们对人类的危害程度。铅、镉、汞、砷等重金属,是由于工业活动的发展,引起在人类周围环境中的富集,通过大气、水、食品等进入人体,在人体某些器官内积累,造成慢性中毒,危害人体健康。 (二)毒性: 决定污染物毒性强弱的主要因素是其物质性质、含量和存在形态。例如铬有二价、三价和六价三种形式,其中六价铬的毒性很强,而三价铬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天然水体中一般重金属产生毒性的范围大约在1~10mg/L之间,而汞,镉等产生毒性的范围在0.01~ 0.001mg/L之间。 (三)时空分布性: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随着水和空气的流动,被稀释扩散,可能造成点源到面源更大范围的污染,而且在不同空间的位置上,污染物的浓度和强度分布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同。 (四)活性和持久性: 活性和持久性表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稳定程度。活性高的污染物质,在环境中或在处理过程中易发生化学反应,毒性降低,但也可能生成比原来毒性更强的污染物,构成二次污染。如汞可转化成甲基汞,毒性很强。与活性相反,持久性则表示有些污染物质能长期地保持其危害性,如重金属铅、镉等都具有毒性且在自然界难以降解,并可产生生物蓄积,长期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五)生物可分解性: 有些污染物能被生物所吸收、利用并分解,最后生成无害的稳定物质。大多数有机物都有被生物分解的可能性,而大多数重金属都不易被生物分解,因此重金属污染一但发生,治理更难,危害更大。 (六)生物累积性: 生物累积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食物链和化学物理作用而累积。二是污染物在人体某些器官组织中由于长期摄入的累积。如镉可在人体的肝、肾等器官组织中蓄积,造成各器官组织的损伤。又如1953年至1961年,发生在日本的水俣病事件,无机汞在海水中转化成甲基汞,被鱼类、贝类摄入累积,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当地居民食用后中毒。 (七)对生物体作用的加和性: 多种污染物质同时存在,对生物体相互作用。污染物对生物体的作用加和性有两类:一类是协同作用,混合污染物使其对环境的危害比污染物质的简单相加更为严重;另一类是拮抗作用,污染物共存时使危害互相削弱。 二、重金属的定量检测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