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控释注射给药系统的研究开发进展

合集下载

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缓控释制剂是近数十年来制剂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

本文对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常用缓控释制剂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促进临床正确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制剂是药物的临床应用形式。

60年代初美国SKF公司技术人员受西式点心上小颗粒的启示,开始了缓释颗粒以及装囊后成为缓释胶囊的研究。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缓控释制剂理论更趋完善、系统,缓控释制剂工艺日趋成熟。

本文就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并对常用缓控释制剂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1 缓控释制剂的概念和特点缓释制剂是指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

控释制剂是指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地释放药物[1]。

与其相应的普通制剂相比,这两种制剂给药频率至少减少一半或有所减少,能增加或显著增加患者的依从性[2],其中控释制剂比缓释制剂的血药浓度更加平稳。

缓控释制剂是应临床治疗需要而产生的。

临床实践发现,一些慢性病患者在用普通制剂进行治疗时依从性差,而缓控释制剂缓慢释放药物有以下特点:(1)能使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是对于治疗窗窄的药物,可保证其安全性及有效性。

(2)使血药浓度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内,对于半衰期短的药物,可降低给药频率,避免夜间给药,使用更方便[3]。

(3)最大限度减少毒副作用。

2 缓控释制剂类型及特点缓控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法和药剂法两大类。

2.1 化学法是指通过化学修饰将药物制成难熔盐、酯类以及酰胺类化合物,达到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的目的。

甾体激素C-21位羟基成酯可以使作用时间明显延长[4]。

2.2 药剂法是制备缓释制剂的主要方法,工艺原理主要是使用阻滞材料使药物溶出速率降低和扩散速度减慢。

2.2.1 骨架片骨架片是指药物与一种或多种惰性固体骨架材料通过压制或融合技术制成的片剂。

按骨架材料的性质可分为三种:(1)亲水凝胶骨架片,如格列奇特缓释片(达美康)。

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王武涛(陕理工生工院(系)生物工程专业072班,陕西汉中 723001) 【摘要】文章介绍近年来国内外缓释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为缓控释制剂提供参考。

近年来缓控释制剂的发展有常用辅料在缓控释制剂中的应用进展、三种缓释控释剂的释药特性、缓控释制剂技术研究进展等。

缓释控释制剂发展迅速,其研究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缓控释制剂;释药特性;研究进展缓释、控释制剂是以药物的疗效仅与体内药物浓度有关而与给药时间无关这一概念为基础发展的第三代剂型。

缓(控)释制剂能够降低血药浓度波动,减少给药次数,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而且使用方便,同时相对于其他制剂,因其研究开发周期短、资金投入少、经济风险小、技术含量高、利润丰厚而为制药工业界所看重,是国内外医药工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向,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传统的药理学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哮喘、胃酸分泌、关节炎、偏头疼等都有昼夜节律性,例如哮喘、心肌梗死等多在凌晨发作,传统的制剂不能在最危险的时刻有效防治这些疾病的发生,而缓控释制剂则可以克服传统制剂的某些缺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新辅料、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及药物载体的修饰等,更为药剂工作者在缓控释制剂领域的探索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目前其理论与技术发展日趋成熟,所研究的药物品种和制剂类型都不断增加和扩大,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现将该制剂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一、常用辅料在缓控释制剂中的研究进展1(多糖水凝胶在缓控释制剂中的应用水凝胶(hydrogel)是一些高聚物或共聚物吸收大量水分子后形成的溶胀交联状态的半固体,其具有三维网状结构。

水凝胶与其他高分子聚合物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显著的溶胀性能,这主要是由于水凝胶中存在大量的亲水基团,如一OH、一CONH2、一COOH、一SO3H等,因此能够吸收并保持大量水分。

不仅重量增加而且体积增大。

水凝胶对低分子溶质具有良好的透过性,自身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且容易合成。

药物制剂的缓控释技术研究

药物制剂的缓控释技术研究

药物制剂的缓控释技术研究缓控释技术在药物制剂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能够调控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率和时间,从而有效地提高药物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药物制剂的缓控释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一、缓控释技术的概述缓控释技术是指通过改变药物制剂的结构和/或使用特定的载体材料,实现对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率和时间的调控。

这种技术可以使药物在给药后快速释放,或者缓慢释放,甚至持续释放,以满足临床上的不同治疗需求。

二、缓控释技术的研究方法1. 多层包裹系统多层包裹系统是一种常用的缓控释技术,它通过将药物包裹在多个层次的载体中,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

常用的载体材料包括聚乙烯醇、聚乳酸羟基磷灰石等。

这种方法具有制备简单、释放稳定的特点,适用于延长药物释放时间的需求。

2. 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在缓控释技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将药物制剂的颗粒尺寸控制在纳米尺度范围内,可以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

纳米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还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常见的纳米技术包括纳米颗粒、纳米胶囊等。

3. 水凝胶技术水凝胶技术是一种利用水凝胶材料制备缓控释制剂的方法。

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温度敏感性和可逆性,可以根据体内环境的变化,调控药物的释放速度。

这种技术适用于需要根据疾病的程度或不同的治疗阶段来调整药物释放速率的情况。

三、缓控释技术的应用前景缓控释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它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以及长期使用药物的情况,如抗癌药物。

通过调控药物的释放速率和时间,能够减少药物的频繁给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此外,缓控释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药物的控制性释放和定向释放。

通过合理设计药物制剂的结构和选择合适的载体材料,能够使药物在体内的释放更加精确和高效,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

四、缓控释技术的挑战和发展方向尽管缓控释技术在药物制剂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载体材料和制备方法,以保证制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缓控释制剂一直成为医药界的研究热点,并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

本文就缓控释制剂的概念、优点、剂型分类及常见的制备技术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缓控释制剂剂型分类制备技术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国外就已经开始了对缓控释制剂的开发研究,至今已经有50年的历史。

近些年,随着药物制剂技术的不断发展,缓控释制剂理论和制备技术趋于完善和成熟,同时人们对药品疗效越来越重视,要求也随之提高,缓控释制剂以其独特的优势,目前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1]。

本文对近几年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1. 缓控释制剂的概念缓控释制剂可分缓释制剂和控制制剂,缓释制剂指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较少一半或有所减少,且能显著增加患者依从性的制剂;控释制剂是指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释放药物,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少一半或有所减少,血药浓度比缓释制剂更加平稳,且能显著增加患者依从性的制剂[2]。

2. 缓控释制剂的优点相比于普通制剂,缓控释制剂具有明显的优势,具体如下:①降低给药频率。

一般对于半衰期较短的药物,患者需要频繁服药才能达到或维持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而缓控释制剂通常比普通制剂载药量大,可减少服药次数,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服药顺从性。

②平稳释药。

普通制剂在一天内需要多次给药,导致患者的血药浓度会产生较明显的峰谷波动现象,而缓控释制剂因释药缓慢平稳,可有效减少或避免血药浓度峰谷现象。

③提高疗效。

相对普通制剂,缓控释制剂释药缓慢且能长时间维持在有效治疗浓度,在吸收部位也可较长时间停留,因此能使药物较为完全地被吸收,显著提高药物疗效[3]。

④降低毒副作用。

普通制剂峰谷现象明显,当血药浓度处于波峰时,易产生不良反应,尤其对于治疗床较窄的药物,甚至出现中毒情况。

而缓控释制剂血药浓度波动小,可减少药物毒副作用,提高用药安全性[4]。

缓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和开发

缓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和开发

缓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和开发缓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和开发中国药科⼤学平其能⼀、缓控释制剂的现状与进展⼝服药物缓释及控释药物制剂是国内外医药产品发展的重要⽅向。

由于开发周期短、投⼊少、经济风险低、技术含量增加⽽附加价值显著提⾼等⽽被制药⼯业看重。

国外上市的该类制剂品种达200余种,500多个规格。

2002年,全球⼝服缓控释制剂的市场规模为216亿美元,年增长率为9%。

国内缓释、控释药物制剂也在不断增加,中国药典收录的缓控释制剂也在逐版增加。

近年来我国缓释及控释制剂的研发和⽣产得到很⼤发展,⽆论从⽣产的品种、数量还是从剂型和释放机理的研究等多⽅⾯已经⼤⼤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距离,还有⼀些中药有效成分或部位正在开发缓控释制剂。

但是,作为⼀类新剂型和新制剂,其⽣产⽔平、质量控制和重现性等⽅⾯有待提⾼,⽅便临床⽤药的不同剂量和规格还有待发展。

缓控释制剂发展的趋势是,从延长药物作⽤时间、⽅便⽤药、平稳⾎药浓度、减⼩毒副作⽤为⽬标进⽽以提⾼病⼈在疾病状态下的药效为⽬标。

根据这⼀⽬标,设计缓控释制剂具有治疗需要的释药速度(并⾮恒释就好)、释药时间(并⾮延长释放时间就好)及释药部位或靶位。

从剂型⽽⾔,近⼏年研发较多的是根据疾病治疗时⾠药理学的定时脉冲缓释系统和⼀天⼀次⽤药的缓控释系统。

从药物⽽⾔,则有更多不同类型的药物进⼊了⼝服缓释及控释选择的范围,如⼀些抗菌素药物开发了缓控释制剂。

⼆、缓控释药物制剂的设计原则1、设计⽬的(1)适应症及治疗需要主要适⽤于长期性及慢性疾病如⾼⾎压、抑郁、过敏、糖尿病、抗菌、慢性疼痛、关节炎、⾼胆固醇和癫痫等,但没有严格的限制。

(2)⽅便⽤药⽅便⽤药是开发缓控释制剂的重要⽬的之⼀。

缓控释制剂提⾼病⼈⽤药顺应性,减少⽤药次数。

液体⼝服缓控释制剂⽅便⼉童、⽼⼈和吞咽困难病⼈⽤药。

复⽅缓控释制剂可以减少漏药率、提⾼效果、减少花费等。

(3)缓控释制剂的经济学缓控释制剂延长药物专利的保护时间、开辟新的有效专利。

浅析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doc

浅析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doc

浅析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摘要】缓释、控释药物可依照使用目的的差别分成口服、腔道粘膜、透皮吸收、植入等类别。

因为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给药次数并不频繁、对胃肠刺激较小、治疗时间较长、峰谷时期血药浓度波动不大、使用安全,所以也促进了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令其获得了良好的进展。

【关键词】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研究进展;临床应用引言:由于缓释、控释药物制剂具备了研发周期较短、资金投入较低的特征,并且制作的经济风险较低,单位药物含有的技术含量较高,商家获取的利润较为丰厚,使其与传统制剂相比更具有市场优势,所以被制药行业所重视。

一、缓控释制剂的定义与特点缓释制剂指的是在相应的释放介质中,通过标准缓慢、非恒速的方式释放药物。

控释制剂指的是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依照需求渐渐恒速或靠近恒速释放药物。

与其对应的普通制剂对比,这两类制剂给药次数至少降低一半或相对降低,可以提高或明显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其中控释制剂远比缓释制剂血药浓度更为稳定。

缓控释制剂为需要临床治疗所需而引发的[1]。

透过临床实践可以发现,有些慢性病患在通过普通制剂进行治疗时依从性较差,而缓控释制剂逐渐释放药物具有以下特征:1、可以稳定药物浓度,以免峰谷现象的发生,对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十分有利。

尤其对治疗窗窄的药物,能够确保其安全性与有效性;2、令血药浓度在长期内保持良好的治疗浓度,对半衰期短的药物,可以减少给药次数,以免夜间还需给药,使用更为方便;3、最大程度降低毒副作用。

二、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技术类别1、定速释放技术此种药物运用后在相对时间中可令药物释放与呼吸速度相持衡,并与自身的代谢有关。

此类制剂依照零级释放动力学定律,通过相应的速率在体内释放药物。

定速释放技术能够降低血浓度波动,确保药效能长时间有效,提高病患的顺从性。

能够透过转变药剂的几何形状来转变药物的释放状况,比如环形骨架片、双凹型带孔包衣片、迭层扩散骨架片等。

2、定位释放技术为了提高局部治疗效果,可对病患采用定位释放。

农药缓释、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农药缓释、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摘要:综述 l r 具有缓释控释功能的农 药制剂 的最近进展 ,并着 重介绍 了微胶囊和共聚物的特 点、制备方法和释放机
理 。指 出 具 有 缓释 控 释 功 能 的剂 型 近 年 来 成 为 农 药 制剂 的新 热 点 、新 趋 势 。
关 键 词 : 农 药 ; 缓 释 ; 控释
中图分类号:T 4 04 Q 5.
将 另一 种物 质 ( 芯) 裹起 来 形成 一 种 具有 半透 膜 囊 包 的微 型胶 囊技 术 。而 微胶 囊农 药制 剂 就是利 用微 胶
囊 技术 把 固体或 液体 原药 等包 覆在 囊壁 材料 中形成
发 新的 剂型 ,以实现 农药 高效 、低毒 和环 保 的理念 。 上 个世 纪末在 发达 国家 普及 的一些 剂型 , 如悬 浮剂 、 水 乳剂 、 微 乳 剂和水 分散颗 粒 剂等 ,目前在 中 国也
常用 的方法 有微胶 囊技 术 、吸 附技术 、均一 体技 术、 化学键 合和 聚合 技术等 。
放 。这 种 制剂 常用 于 地下 害 虫 的防 治 。 1%的毒 死 0
蜱 颗粒 剂就属 于这 类产 品 。
2 缓 释 、控 释 制剂 的特 点 和 优 点
由于缓释 、 释剂在制 备工艺上通 常使用一 定 的 控 介质进行 包覆 、 附或交联 ,避 免和减 轻 了其在 使用 吸 过程 中对人 和环境 的危害和污 染 。同时,这种包 覆和 包结作用 也降低 了原药在 l产 、 存 、 牛 储 运输 和使用过 程 中于环境 中的降解 、 发和流失 。而更 重要的是 由 挥 于药剂 释放量和 时间得 到了控 制 ,使 施药到位 到时 , 原药 的功效得 到提 高 活 跃 。本文 就缓 释 、控释
的技术和 剂型 进行 介绍 。

缓控释药物实验报告(3篇)

缓控释药物实验报告(3篇)

第1篇1. 抗晕动病缓控释药物的研究现况:- 目前,针对晕动病的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盐酸苯环壬酯、抗组胺药(如茶苯海明、苯海拉明)、拟肾上腺素类药(如苯丙胺、麻黄碱)、镇吐药(如盐酸地芬尼多、多潘立酮)以及钙拮抗剂类药(如桂利嗪)等。

-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来缓解晕动病引起的症状,如减轻恶心、呕吐和眩晕等。

2. 药物化学实验报告:- 以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合成为例,实验通过酯化反应制备阿司匹林,并进行了重结晶纯化。

- 实验操作涉及了溶解、加热、冷却、析出和过滤等步骤,体现了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

3. 难溶性药物缓控释制剂研究进展:- 难溶性药物在口服制剂中生物利用度低,因此需要通过增溶技术提高其溶解度。

- 缓控释制剂具有减少用药总剂量和用药次数、避免血药浓度峰谷现象、降低毒副作用等优点,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4. TiO2纳米结构作为载体在药物缓控释传递系统的应用:- TiO2纳米结构因其生物相容性好、机械强度高、耐热耐腐蚀等优点,被广泛用作药物缓控释传递系统的载体。

- 通过制备和功能化TiO2纳米结构,可以实现对药物的缓释和靶向释放。

综上所述,药物研究和开发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涉及有机合成、药剂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

在药物研究和应用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药物的性质、作用机制、制剂工艺等因素,以实现药物的安全、有效和便捷应用。

第2篇实验名称:缓控释药物的制备及释药特性研究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实验目的:1. 掌握缓控释药物的基本原理和制备方法。

2. 学习药物缓释机理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

3. 了解不同载体材料和缓释技术对药物释放特性的影响。

4. 通过实验验证缓控释药物在模拟体内的释药特性。

实验材料:1. 仪器:旋转蒸发仪、电子天平、磁力搅拌器、药物溶解度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等。

2. 药品:阿司匹林、羧甲基纤维素钠(CMC)、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PEG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活
LH-RH
垂体
抑制
LH-RH
缓释1月亮丙瑞林微球在PBS中形态
1天
1周
Buffer pH 7.0 37℃ Tween 80(0.02%)
3周
4周
大鼠注射亮丙瑞林微球后 血清药物浓度和睾酮浓度
市售生物降解聚合物产品
• 德国Boehringer Ingelheim Resomer® 502, 503; 502H, 503H
• 年销售额 (美国)
1995年:3亿美元 (目前:12-15亿美元) 95%—可吸收外科缝线, 5%—整形外科固定装置
• 有关研发论文
七十年代 60~70篇/年 九十年代 400篇以上/年
(目前:千篇以上)
外科可吸收缝线
• 易打结缝线(Braid Suture)
• 单股缝线 (Monofilament Suture)
化学合成生物降解聚合物优点
•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 通过规范的化学聚合工艺,可很好控制质量和保
证质量重现性 • 体内外降解速度可通过改变聚合单体比例、聚合
物分子量调节 • 可大批量生产、成本较低
PLGA 合成与降解
O
O
O
O
HO CH C O
CH C x
O CH2 C
O
CH2
C
OH y
蓖麻油
8周
女性避孕药
丙酸睾酮(Sustanon)
பைடு நூலகம்花生油
2周
雄性激素缺乏症
庚酸睾酮(Primoteston Depot) 蓖麻油 性功能:3-6周 性功能减退和乳癌

乳癌:2-3周
苯丙酸诺龙(Deca-Durabolin 100) 花生油 贫血:1周 贫血和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3周
己酸羟孕酮(Proluton Depot)
商品名 Decapeptyl® Enantone ® Prostap SR ® Tap-144 SR ® Synarel ® Superfect ® Zoladex ®
载体规格 PLCG(50:50) PLGA(75:25) PLGA(75:25) PLA PLGA(75:25) PLCG(75:25) PLCG(50:50)
材料: PGA,GA和l-LA共聚物,GA—二噁烷三叉 碳酸酯共聚物和GA—l-LA共聚物
整形外科紧固件
• 固定件紧固螺栓(踝关节,膝关节,手部) • 固定件平头钉,骨针(韧带联接,关节半月
板) • 固定装置(颅骨,颌骨,面部) • 其他:
牙科创口护膜;牙周手术前固定膜,可吸收 绷带;肠切除吻合圈,夹;人工喉管;组织 再生支架等
缓控释注射给药系统的研究开发 进展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陈庆华
内容
• 生物降解聚合物类型 • 生物降解聚合物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
– 外科缝线 – 整形外科紧固件 – 血管支架
• 缓控释注射剂
– 微球注射剂 – 原位凝胶注射剂 (1.沉淀型 2.温敏型)
• 埋植型缓控释制剂
– 可注射型埋植剂 – 聚酸酐埋植剂(片剂,微棒)
微球注射剂 & 原位凝胶注射剂
Depot?
缓控释注射剂药物筛选条件
缓控释注射剂的药物类型
• 需长时间使用的药物 化学药物
生物大分子药物 其他
• 高的疗效
甾体激素
多肽
兽用药
• 低的不良作用 • 半衰期短 • 有依从性问题
麻醉药抑制剂 疫苗
抗精神病药物
DNA或RNA或 其片断
抗肿瘤药物
昆虫激素 类似物
用途
• —————————————————————————————————————
——
葵酸氟哌丁苯(Haldol Decanoate) 芝麻油
4周
神经安定剂
棕榈酸哌泊噻嗪(Piportil Depot)
芝麻油
4周
神经安定剂
葵酸奋氟乃静 (Modicate)
芝麻油
2-5周
神经安定剂
庚酸炔诺酮(Noristerat)
• 嵌段共聚物(纳米)胶束 • 结语
生物降解聚合物类型
生物降解聚合物类型
类型 天然聚合物
分类 多糖类
多肽蛋白质类
举例
壳聚糖、葡聚糖、海藻酸盐、淀粉、玻 璃酸等 骨胶、明胶、牛血清白蛋白(BSA) 人血清白蛋白(HSA)
化学合成聚合物
聚酯类 聚酸酐类 聚原酸酯 聚磷腈 聚磷酸酯 聚酰胺
PGA、PLA、PCL、DL-PLG、PDO
抗生素
抗炎药物
麻醉药
Depot 类型
Ⅰ 药物油溶液/ 晶体混悬注射剂 Ⅱ 皮下埋植剂( Implantation), Ⅲ 生物降解聚合物为骨架的微球注射剂/埋
植剂
表一. 一些上市的药物长效油溶液注射剂
• ―――――――――――――――――――――――――――――――――――――
• 制剂名称
油相
给药周期
• 美国Birmingham Polymer. Inc. Lactel® 50/50 DL PLG; 50/50 DL PLG-COOH
国内-武田研制的PLGA微球质量比较
a.GPC (Mw/Mn)
蓖麻油
孕前:1周
习惯性流产
丙酸睾酮 (Virormone)
油酸乙酯 2-3次/周 更年期妇女乳癌治疗
庚酸睾酮
1周
男性避孕药
生物降解微球图示
LH-RH 类似物缓释微球注射剂
药物 Tryptorelin (曲普瑞林) Leuprorelin (亮丙瑞林)
Nafarelin (那法瑞林) Buserelin (布舍瑞林) Goserelin (高舍瑞林)
缓释时间(月) 1
研发/生产公司 Debiopharm
1
Takeda
1
Abbott
3
Takeda
1
Roche
1
Aventis
1
ICR
LHRH不同给药方式 对药效的影响
• 脉冲用药(激活)
– 诱导排卵 – 隐睾症 – 月经不调
性腺
• 长期用药(抑制)
– 前列腺癌 – 乳腺癌 – 子宫纤维瘤 – 性早熟 – 子宫内膜异位 – 避孕
CH3
CH3
Catalyst
H2O
O HO CH C OH
CH3
Lactic acid(乳酸)
O HO CH2 C OH
Glycolic acid (羟基乙酸)
PLGA
PLA/PLGA 体内动向
一.生物降解聚合物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1. 外科缝线 2.整形外科紧固件 3.血管,腔道支架
缝线和整形外科固定装置
材料:l-PLA,dl-LA和GA共聚物
血管,腔道用支架 (钴铬合金)
冠状动脉支架, 食道支架, 肠道,胆道支架等
外涂生物可降解聚合物 (含药物) 合金支架
Biodegradable stend
抗血栓:雷帕霉素支架 腔道肿瘤:紫杉醇支架等。 目前世界年销售额:25.3亿美元
二.药物缓控释注射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