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桃园组二段砂砾岩体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桃园组沉积体系研究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桃园组沉积体系研究

收稿 日期 : 0 00 -0 2 1 - 2 ;改回 日期 : 0 0 9 1 4 2 1- .7 0
21 年 () O 1 1
泌 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桃 园组沉积 体系研究
4 9
其沉积物多由泥石流沉积 、 分流河道及 漫流沉积构 成, 其中分流河道沉积较为发育。分 流河道沉积是
灾 变期从 扇 三角 洲 近端 切 入 扇 面 的河 流 沉 积 , 性 岩 为砾 岩 、 砾状 砂岩 、 砂 岩 , 中 主体 部 分 为 砾 状 砂 粗 其 岩, 沉积 体显示 清楚 的下 粗 上 细 层序 特征 。 由于 河
文献标识码 : A
中 图分 类 号 :52 2 P 1 .
1 区域 地质概况
泌阳凹陷是南襄盆地的一个次级 凹陷 , 由陡 是 倾平面状正断层控制 的典型裂陷盆地 , 具有 以半地 堑型 为 特 征 性 构 造 样 式 。该 盆 地 的一 边 受 一 条 或 多条空间上相联系的主边界断层限制 , 沿边界断层 的位 移 可 以通 过 调 节 带 转 移 到 另 一 条 边 界 断 层 之 上 。断层 控 制盆地 基 底 地 貌 形 态 , 穿 过 盆地 的横 使 断 面上 形 成 不 对 称 的 几 何 形 态 , 积 约 10 m 。 面 00 k 。 自北 向南可 分为 3个构 造 带 : 部斜 坡带 、 北 中部 深 凹 带 和南 部 陡坡 带 … ( 1 。 图 )
下段 。
2 沉积体 系及特征
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 , 通过对研究 区多 口井 的
岩心 观察及 对 泌 23井 、 3 6 泌 3井 、 19井 、 17 泌 2 泌 1 井 、 23井 、 24井 等 进行 重 点 分 析 , 泌 5 泌 5 配合 测 井

属性分析在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储层预测中应用

属性分析在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储层预测中应用

属性分析在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储层预测中的应用摘要: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发育多类型岩性圈闭,因其多物源多期次砂体相互叠置,储层不易预测。

本文从地震属性入手,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沉积时期的沉积特征,利用属性分析技术,选取合适的地震属性,预测储层。

主要针对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两个地区三个储层的沉积特征,通过层位属性、剖面属性和数据体属性等三种不同提取方式的属性技术分析,结合地质资料,预测储层在平面及空间的展布特征,为合理部署井位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陡坡带;储层;属性分析技术;层位属性;剖面属性;数据体属性泌阳凹陷是一个以“小而肥”而著称的新生代富含油气的小型断陷,位于河南省南部唐河县与泌阳县之间,属南襄盆地中的一个次级凹陷。

根据凹陷的古构造地貌特征和现今构造格局,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带:南部陡坡带、中部深凹带和北部斜坡带。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受南部和东部断裂的影响,不仅局部构造最发育、最复杂,沉积也最丰富、沉积作用最复杂,发育多类型岩性圈闭。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深入,勘探开发对象复杂程度日益增加,地震资料解释技术已从单纯的构造解释,向精确的构造解释指导下的储层预测、油藏描述和监测等范畴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地震属性技术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1]。

1地震属性技术概述地震属性技术近几年发展迅速,已成为油藏地球物理的核心部分,在勘探地震与开发地震之间起着桥梁作用[2]。

地震属性是指由叠前或叠后地震数据,经过数学变换导出的有关地震波的几何形态、运动学特征、动力学特征和统计学特征。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可以概括为以地震属性为载体从地震资料中提取隐蔽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转换成与岩性、物性或油层参数相关的,可以为地质解释或油藏工程直接服务的信息,从而达到充分发挥地震资料潜力,提高地震资料在储层预测、表征和监测方面能力的一项技术[3]。

储层物性和充填在其中的流体性质的空间变化,造成地震反射速度、振幅、频率等的相应变化。

这些变化是用地震属性来预测储层的主要依据。

河南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油气藏特征及勘探技术

河南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油气藏特征及勘探技术

河南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油气藏特征及勘探技术全杰【摘要】河南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平行于边界断裂,北边紧邻深凹生油区,油源丰富.该带发育有岩性侧缘尖灭圈闭、扇内小型岩性圈闭、断层+岩性圈闭以及基岩内幕圈闭;实钻在砂砾岩体、基岩层发现油气显示,并试获工业油流,砂砾岩层厚度大、有效厚度薄、物性差、油层产量低;从北向南油层埋藏深度逐渐变浅,原油性质相应变差,南边有稠油油藏.准确落实圈闭分布,综合研究砂砾岩体、基岩层油气聚集规律是勘探成功的关键.不断完善的三维地震构造解释、测井、现场录井、井筒及油气层保护等技术,提高了南部陡坡带油气勘探效益.【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年(卷),期】2010(030)001【总页数】3页(P101-103)【关键词】圈闭;油气藏特征;勘探技术;河南泌阳凹陷【作者】全杰【作者单位】中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长春1300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0.2泌阳凹陷基地为秦岭褶皱带元古界变质岩,沉积盖层主要为新生界,厚约8 000m,地层自下而上为玉皇顶组、大仓房组、核桃园组、廖庄组、上第三系上寺组、第四系平原组。

其中,下第三系构成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其中部的核桃园组是主要含油气目的层。

根据沉积构造、油气藏分布特征以及现今的构造格局,泌阳凹陷可划分为南部陡坡带、中部深凹带、北部斜坡带,南部陡坡带勘探程度相对较低,是近年勘探的重点。

1 南部陡坡带石油地质特征南部陡坡带北边紧邻深凹生油区,油源丰富,边界断裂以及发育的同生断层是油气的主要运移通道,运移距离近,有圈闭即可成藏。

陡坡带北缘曾布井钻探,南边多为新钻探井,实钻岩性较粗、分选差,多为细砂岩、含砾砂岩、砂状砾岩,胶结致密。

岩屑录井油气显示以荧光、油迹、油斑为主,含油岩屑占定名岩屑含量一般不超过30%,荧光颜色多黄色、暗黄色;气测录井有异常,异常绝对值不高,但相对幅度能到3倍以上,组分齐全,槽面无油花和气泡;地化录井分析数据Pg小于12mg/g,TPI在0.5~0.8之间变化。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三段砂体沉积和油气分布特征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三段砂体沉积和油气分布特征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三段砂体沉积和油气分布特征摘要: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三段发育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沉积砂体:扇三角洲砂体,辨状河三角洲砂体,曲流河三角洲砂体。

不同类型的砂体分布在凹陷区域的不同位置,受物源等地质条件的影响,其砂体沉积特征及储集性能和油气的分布均具有明显的差异。

本文通过岩石组成、层理类型、内部相带的发育情况等方面阐述了三种类型的沉积砂体特征,并进一步对三种沉积砂岩的储集性能及其油气分布做了论述。

论文关键词:泌阳凹陷,砂体沉积,储集性能,油气分布泌阳凹陷是南襄盆地的一个次级凹陷,位于河南省南部唐河与泌阳县之间,其基底属于秦岭褶皱带的褶皱基底,新生代由于受南部北西西向的唐河—栗园断裂和东部北东向的泌阳—栗园断裂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南陡北缓的扇形箕状断陷盆地。

凹陷总面积1000 km2,有效勘探面积800km2,中、新生界沉积岩厚度达8000m,其中油源岩的最大厚度为2200m。

根据凹陷的古构造地貌特征和现今构造格局,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带:南部陡坡带、中部深凹带和北部斜坡带(图1)。

2 砂体分布特征泌阳凹陷属于断陷湖盆,因其南缘和东缘长期受北西向及北东向断裂张性活动控制,形成南深北浅的箕状,沉降中心和沉积中心偏向东南部安棚—安店一带。

核三段时期,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沿边界断裂带下盘一侧发育了平氏,杨桥,侯庄,古城,井楼,长桥,桂岸等一系列的不同类型的砂体。

通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根据录井资料、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分析化验资料和古生物资料的分析,对该地区的砂体类型可以归纳为以下3种:扇三角洲砂体,辨状河三角洲砂体,曲流河三角洲砂体。

扇三角洲砂体扇三角洲主要发育于靠近南部边界断层的陡坡带,如井楼,长桥,桂岸,平氏,杨桥形成扇三角洲群,在东部边界断层梨树凹,下二门一带也有扇三角洲分布。

其中平氏扇三角洲沉积规模最大,相带发育比较完整,且双河,赵凹等主力油田也与该砂体的储性有关系。

该地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亚相,扇三角洲平原亚相不发育,根据钻井资料揭示只有泌150井核三段V砂组底部基岩不整合面之上见有一套厚约40m的扇三角洲平原块状砾岩沉积【1】。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三段砂体沉积和油气分布特征分析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三段砂体沉积和油气分布特征分析
况等 的分 析 , 阐述 了 3种 类 型 沉 积 砂体 的 特 征 ,并 进 一 步 对 3种 沉 积 砂 岩 的储 集 性 能 及 其 油 气 分 布 进 行 论 述 ,从 而 为该 地 区的 油 气 勘 探 开 发提 供 依 据 。
[ 关键 词 ] 砂 体 沉 积 ;储 集 性 能 ;油 气 分 布 ; 泌 阳 凹 陷
泌 阳 凹 陷南 部 陡坡 带核 三段 砂体 沉 积 和油气 分 布 特征 分 析
刘 良 刚 ,罗 顺 社 ,刘 启亮 ,伍 媛 (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 学院, 湖北削州442) 30 3
[ 要 ] 泌 阳 凹 陷 南部 陡坡 带 核 三 段 发 育 了 3种 不 同 类 型 的 沉 积 砂 体 :扇 三 角 洲砂 体 、 辫 状 河 三 角 洲 砂 摘 体 、 曲流 河 三 角 洲 砂体 。 不 同类 型 的 砂 体 分 布 在 凹 陷 区域 的 不 同位 置 , 受 物 源 等 地 质 条 件 的 影 响 ,其 砂 体 沉 积 特 征 及 储 集 性 能和 油气 的分 布 均 有 明 显 的 差 异 。 通 过 对 岩 石 组 成 、 层 理 类 型 、 内 部 相 带 的 发 育 情
水 下分流 河道沉积 、水下 分流河 道间沉 积及河 口砂坝 、席 状砂沉 积组成 。碎 屑流为平 原环境 中灾害事 件 形 成 的泥 石流在水 下 的延 伸 ,其沉 积特征 类似 于泥 石流沉 积 ,但颜 色 多 为浅灰 一 色 。其 由砾岩 、砂砾 灰 岩 构成 ,砾石大小 不等 ,分选差 ,含 量在 4 %~6 左右 ,其 填 隙物 为不 等粒 砂 级颗 粒 及 泥质 。水 下 0 O
2 1 扇 三 角 洲 砂 体 .
扇 三角洲 主要发 育于靠近 南部边界 断层 的陡坡 带 ,如井 楼 、长桥 、桂 岸 、平 氏和杨 桥扇 三 角洲 群 ,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二段古地貌恢复及其对沉积体系的控制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二段古地貌恢复及其对沉积体系的控制

石 油 天 然 气 学 报 ( 汉石 油学 院 学 报 ) 江
2 1 年 3月 01
2 古 地 貌恢 复方 法
古地 貌作 为沉积 地层 发育 的背景 ,不仅 再现 了原始 构造格 局 ,还构 建 了古 物源供 给系 统 ,包 括物源 区 、沉积 区 、搬 运方 向和 方式 等 。 目前对古 地貌恢 复 的研究 大多停 留在定 性 阶段 ,恢 复 的精 度多 取决
面图 ( 2。 图 )
部斜坡 带 ( 1 。其 中南 部 图 )
陡 坡 带 平 行 于 边 界 断 裂 ,基 底 断 面 坡 度 陡 、 落 差 大 , 不
图 1 泌 阳 凹 陷 构 造 格 局 分 布 及 地 理 位 置 图
仅局 部构造 发育 ,而且 沉积 丰富 ,沉 积作用 复杂 ,北 边 紧邻深 凹生 油 区 ,油 源丰 富 。 泌阳 凹陷 内的沉积 地层 主要 为下第 三 系 , 自下而 上 由玉 皇顶 组 ( y 、大 仓 房 组 ( d 、核桃 园组 E) E ) (h E )和廖庄 组 ( 1 E )组成 ,其 中 E h最 为发 育 ,为湖 盆相 对 稳 定沉 积 时 期 ,以较 深湖 相 的 泥岩 、砂 岩
[ 作者 简介 ] 罗 顺 社 ( 6 一 ,男 ,1 8 1 1) 9 9 3年 大 学 毕业 ,博 士 ,教 授 ,硕 士 生 导 师 ,中 国 石 油学 会 、中 国 矿 物 岩 石 地 球 化 学 学 会 会 员
现 主 要 从 事 沉积 学 、深 水 异 地 沉 积 、储 层 地质 学 的 教 学和 科 学 研 究 工 作 。
盆地 在 经 受 长 期 地 பைடு நூலகம் 历 史 时 期 后 ,
现今 残 留 下 来 的 地 层 厚 度 分 布 特 征 。笔者对 目的层 位 进行 古 地貌 恢 复 时 ,根据 泌 阳 凹陷 南 部陡坡 带 三 维 地 震 数 据 体 ,结 合 钻 井 分 层 数 据 ,编制 了 E 。 h 的残 留 地层 厚度 平

泌阳凹陷安棚地区油气成藏条件及富集主控因素

泌阳凹陷安棚地区油气成藏条件及富集主控因素

收稿 日期 :21 -1 — 6 0 0 1 1
作 者简 介 :蔡佳 ( 92 ,男 ,湖 北人 ,工 程 师,主 要从事 石 油地质 、层 序地 层学 、沉 积学 方面 的研 究工作 18 -)
42 0
泌阳凹陷安棚地 区油气成藏条件及富集 主控因素 深层系的勘探 , 从而取得 了新 的突破 , 在该区新增探 明油气储量 10 余万吨 , 20 使赵 凹一安棚油田的储量 由原来 的 9 0多万 吨增 加 到 20 0 0 0万吨 以上 。
1 构 造特征
泌 阳凹陷是一个封闭的山间内陆断陷湖盆 ,在北西西向唐河一栗园及北北东向泌阳一栗园两条边界 大 断裂 的共 同控制 下 ,该 凹 陷经历 了 晚 白垩世 初始 断 陷期 、古近 纪 主断 陷期 和新近 纪一 第 四纪坳 陷期三 个演化 阶段L 1 J 。从晚 白垩世初始断陷期开始 ,两条边界断裂继承性地发生张扭性活动,最大断距均在 8 0 0 以上 , 0m 其夹角近 10 。 1。 不同演化时期的沉降中心始终在两条断裂的交汇处, 最终形成了泌阳凹陷南 深北浅 、南 陡北缓 的湖盆形态。安棚地 区为一由北西向南东倾没的鼻状构造带 ,是深凹区主要隆起 。利 用钻井及三维地震资料编制 的核三下段顶部构造图显示 , 该构造长 7m, 2 k 面积约 1. m 。 k 宽 . m, 5 7 k 构 5 造轴向为北西一南东走 向 上而下顺时针方向偏转 , 向南东方 向倾没 , 并 地层从南东向北西方向逐渐抬 升 。从上到下 ,构造幅度增加 ,两翼变陡 ,构造隆起幅度 10 10 0~ 5 m。通过对各 目的层作层拉平处理 , 结合钻井 、 地质资料分析其断裂及构造发育特征为 : ①该区发育两条较大规模 的断层 , 即南部边界断层 , 平面上呈北西西 向和: :东 向展布 ,该断裂控制了安棚地区的沉积和演化。②泌阳凹陷是 由两组交汇断 tl lt  ̄ 裂所夹持的块体作拉张运动形成的断陷盆地。 舢 晚期 ,北西西向区域断裂作左旋活动时在泌阳凹陷南 部 表现 为 张剪性 ,同时诱 导 出: :东 向的张 l II LI  ̄ 生断裂 。安 棚地 区位 于两组 断 裂 的交 汇 处 ,东 西 两侧沿 断层

泌阳凹陷陡坡带砂砾岩体预测

泌阳凹陷陡坡带砂砾岩体预测

泌阳凹陷陡坡带砂砾岩体预测
陈萍
【期刊名称】《石油勘探与开发》
【年(卷),期】2006(033)002
【摘要】在对泌阳凹陷陡坡带砂砾岩体空间展布预测中,以层序地层学研究为基础,依据古地貌沟扇对应理论,利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和地震反演技术,寻找砂砾岩扇体并确定其分布边界.预测结果,在陡坡带边界断层附近发现了新的砂砾岩扇体,在深凹区过渡带发现了浊积砂体,均为有利的油气聚集区,经钻探获得了良好效果,对陡坡带砂砾岩体的勘探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图3参10
【总页数】3页(P198-200)
【作者】陈萍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32.1
【相关文献】
1.浅谈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结合沉积微相的油层研究方法——以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赵凹油泌304区为例 [J], 马学研;杨璐;孙强;
2.混沌属性预测泌阳凹陷陡坡带小型砂砾岩体 [J], 张永华;张悦;杜伟;郭飞飞;刘俊青
3.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桃园组二段砂砾岩体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 [J], 朱俊强;罗军梅
4.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预测技术与方法 [J], 卜旭强
5.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预测方法 [J], 刘振东;陈萍;昝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 大 , 北部 高 庄 一前 杜 楼 和东北 部 的孙 岗 一程 两
候 , 1 利用 抱 粉 资料恢 复 植被 是 研究 卉气 候 的 [此 大 基础 。通过对 孢粉组 合特 征进 行分析 有利 于 明 当
关 键 词 : 坡 带 ; 砾 岩体 ; 制 因素 ; 阳 凹 陷 ; 二段 陡 砂 控 泌 核 中 图 分 类 号 : 5 82 P 8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 l 52 1 )2 l 8 0 l 7 —4 3 (0 1 0 —0 0 — 6
1区域 地 质 概 况
结构 控 ‘ ’构造转 换带控 ‘ ’古 地貌控 ‘ ’复合 型 、 源 、 砂 、 基准 面控 ‘ 层位 ”的规律 。 ’
2 1 造活 动 .构
带 面 积约 20k 构 造简 单 , 5 m, 断层 稀 少 , 以鼻 状构 造
为主, 分布在生油区内或邻近生油I , 叉 为油气聚集提 =
小也 有所 变化 。母岩 的性 质决定 了物 源区风 化剥蚀
生 物是 油气 生 成 的物 质 基础 , 物 的生 长 发 育 生
( 括植 物 和动 物) 包 与气 候 条件 有 密切 的关 系 , 一 徉
定程 度 上 , 气候 带 是生 油 源 区发育 的重要 环境 凶素 之一 。植物 历来有 自动 “ 温度计 ” 之称 , 植被能 及时
长期 以来, 泌阳凹陷油气勘探的重点一直集中在核桃 园组三段, 认为核桃 园组二段( 下简称核二段 ) 生油能力不足、 随 着油 田勘探程度 的提高和相关理论研 究的深入, 特别 是对低 熟 、 熟油成藏理论和 下生上储 成藏规模 量化研 究的突 未 破, 奠定 了在 泌阳凹陷核二段找油 的基础。经综合研 究认 为, 在核二段 沉积 时期 南部 陡坡 带砂 砾岩体发育受控于边 界 断裂 、 古地 貌 、 物源 、 水动力及古 气候 等 因素, 中断裂 的活 动强度及古地貌 为主控 因素。通过研 究砂砾岩体发育 其 及不 同规模砂 砾岩『分布 与主要控制 因素间的关系, 本 建立 了南部 陡坡带核二段的控砂模 式图。
供 了 良好 的构造 背景 。 泌 阳 凹陷所钻 遇 的地 层 自上而下 依 次为第 四 系 平 原组 、 近 系 上寺 组及 古 近 系廖 庄 组 、 新 核桃 园组 、 是 凹 陷油 气勘 探 的主要 目的层 系 。根 据 岩石 组 合 、 沉 积旋 回及岩 性 特征 , 自上 而 下将 核桃 园组 分为 i 段 , 核 一 段 、 二 段 、 三 段 。 其 中 核 二 段 厚 即 核 核 70 ~ 80m 为灰 、 灰色 泥岩 、 质 白云岩 夹灰 褐 0 0 , 深 泥 色 和 浅 褐 色 白云 岩 、 页 岩 、 岩 和 天 然 碱 , 部 油 砂 上
的程 度 , 影响 到砂体 发 育 , 并 具有 易风化 母岩 的物 源
区更 易为沉 积 区补给更 多 的物源 。所 以西 南部 的井
地 随 气候 及 生长 地 区 的纬 度 、 高度 变 化 而发生 更 替
或 迁 移 。实践 证 明 一定 的植物 群落 反 映一定 的气
楼一 桥 、 岸 和 南部平 氏 一杨桥 物源 区更 易为邻 近 长 桂 的 凹 陷地 的砂体 发 育提 供 物 源 , 应 的砂 体 规模 相
收 稿 日期 : 0 0 1- 6 2 1- 2 2
陡坡 带断 裂 活动 尤 为强 烈 , 沉积 具 有很 强 的 对
控 制作 用 , 即陡坡 带 砂 、 岩扇 体 的发 育 、 砾 演化 主 要 受控 于 断裂 活 动 的发 育 程度 。陡坡 带 断裂 活动 不 仅 控制 了凹 陷 的形 态和 规模 , 而且控 制 着砂 砾 岩 体 的分 布特 征 , 主要 体 现在 以下断 层 的 活动 强度 和 断
模 的辫 状河三 角洲沉积 , 伸较远 。 延
23物 源 .
古地 貌形 态对 沉积 体 系发育 的类 型具有 一定 的 控 制 作 用 , 而 控制 了储 集砂 体 的类 型 , 从 因此正 确 、
核 二 段沉 积 时 期 , 南部 陡坡带 主 要 物源 区为杨桥 、 平 次 桂
质 岩 岩屑 为 主 , 东北 部侯 庄 以花 岗岩 和变 质 岩岩 屑
24古气 候 .
为 主 。 详细研 究 岩 屑组 成 和 含量 , 以发 现不 同物 可
源 区不 同母岩 类 型 对沉 积物 的贡献 大 小有 所差 异 , 而且 同一 物源 不 同母 岩类 型供 给沉 积物 的贡献 大
以变 质 岩 和花 岗岩岩 屑 为 主 , 树 凹 以花 岗岩 和 变 梨
带砂砾岩扇体 的研究表 明, 古地貌对砂砾岩扇体的
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控制作用 : 凸起和古断层剥 古 蚀 面上 的冲沟对应着凹陷 内砂砾岩扇体的发育, 大
沟 对大 扇, 沟对小 扇 。如核 二段古 地貌 与沉积体 小
动都大大减弱或基本停止 , 凹陷内沉积格局稳定, 沉
降 中心 与沉 积 中心 基本 统 一 , 志着 盆 地 断 陷 阶段 标
结束 。
由于倾 向伸展作用逐渐加大, 盆地基底沿该断 裂的伸展掀斜旋转作用增强, 占主导地位, 且 基底掀
斜旋 转方 向发 生 了变化 , 断层 转折 带发 育位 置 、 向 方 产生 了变 化 , 体展 布方 向也 随之 发生 变化 , 由西 砂 有 北 转 向东 南方 向的趋势 。
岸、 杨桥 、 及东 部 的梨树 凹地 区发育 隆起 一下 切 栗原
沟谷 一 陡坡断裂坡折带 一凹陷组合样式 。下切沟谷
与下 方 陡坡 断 裂坡 折 带耦 合 , 着 沟谷 的方 向在 陡 顺 坡坡 折 带上发 育扇 i角 洲沉 积 。该 沉积 时期南 部 的 陡坡 坡折 带 扇体 的延 伸方 向发生 变 化 , 由核 三 段 整 体 的北 西 向东开始 过渡 。南 部平 氏地 区的古 地貌 组 合样 式 为隆起 一断裂转 换带 一陡坡 断裂 坡折带 一凹 陷, 构成 该沉 积 时期最 大 的物 源供 给系统 , 裂转换 断 带 的输 送 能 力 明显 较其 他 类 型 的沟 谷强 , 导致 该 系
泌 阳凹陷是 我 国东 部南襄 盆地 中的一个小 型 凹
灰 一灰绿 色 泥 岩增 多 。长 期 以来 , 阳 凹陷 油气 勘 泌
探 的重 点一 直集 中在 核 段, 为核 二段 生 油能 力 认
不 足 。随着 油 田勘 探程 度 的提 高和相 关理 论研究 的
陷, 其基 底属 于秦 岭褶皱 带 的褶皱 基底 , 新生代 由于 受 南部 北西西 向的唐河 一栗 同断裂 和东 部北东 向的 泌 阳 一栗 同断裂 的共 同作 用 , 形成 了南 陡北 缓 的扇 形箕 状断 陷盆地 。凹陷总面积 1 0 m, 效勘探 面 0k 0 有 积 8 0k 中 、 生界沉 积 岩厚 度达 80 0m其 中油 0 m, 新 0 ,
第2 期
朱俊强 等 : 阳凹陷南部 陡坡带核 二段 砂砾 岩体 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 泌
图 1 泌 阳 凹 陷 的构 造 格 局 及 地 理 位 置 图
Fi 1 Ditiu i h e t nc fa e g. srb t onof e t c o i r m wor n at n o y ngd t ka d l oc i fBia epr si o es on
源 岩 的最 大厚度 为 22 0m 0 。根据 凹陷的古构造 地貌 特 征 和现今构 造格 局 , 以将其 划分 为三 个带 : 可 南部 陡坡 带 、 中部深 凹带 和北部斜 坡带 ( 1 。南部 陡坡 图 )
深 人, 特别 是对 低熟 、 油成 藏理论 和下 生上储 成 未熟 藏 规 模量 化 研究 上 的突破 , 奠定 了在 泌 阳 凹陷核 二
第3卷 第2 5 期
2 1 年 0 月 01 6
地 质 调 查 与 研 究
GE0 L0GI CA L U RVEY AND R ESEARCH S
Vo 35 l No2 . J n. Oll u 2
泌 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桃园组二段砂砾岩体发育的 控制 因素分析
朱俊 强 , 罗军梅 ’
(. 江大学地球科学学 院 , 1 长 湖北 荆州 4 4 2 ; 30 3 2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 室 , . 湖北 荆州 4 4 2 ) 30 3
摘 要 : 据 古 构 造 地 貌 特 征 和 现 今 构 造 格 局 , 泌 阳 凹 陷 划 分 为 三个 带 : 根 将 南部 陡坡 带 、 中部 深 凹带 和 北 部 斜 坡 带 。
层转换 调节带两个 方面 。
基金项 目:中石化河南油 田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项 目: 阳凹陷南部 陡坡带控砂机制研究( 0 0 — 8Z 一 5 ) 泌 G 5 3 0 一 S 0 3 作者简介 : 朱俊强 (9 5 , , 17 一) 河南省登封市 ,0 1 6 男 2 1 年 月毕业于长汀大学地球科学学 院矿物学 、 岩石学 、 『 专、 研 矿 未学 究方 向为储层沉积学 , m i ld ht ia o E al amb i n . m。 : g @s e
精细的古地貌恢复和研究对面上沉积体系配置及储 集砂体的展布研究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对 陡坡
岸和梨树 凹。各个物源 区母 岩类型以变质岩为主 , 岩石类型有混合岩 、 片岩 、 板岩 、 大理岩等 , 其次为花 岗岩 , 而沉积岩较少。但不同物源区母岩类型不同 , 南部井楼 一 长桥 以变质岩和花 岗岩岩屑为主, 南部 平氏以花岗岩 、 混合岩 、 片岩和碳酸盐岩为主 , 桂岸
段 找油 的基础 。
2砂砾 岩体 发育 的控制 因素分 析
结 合南部 陡坡 带构造 背景 , 经分 析研究 认为 , 砂
砾 岩体发 育 主要受控 于 断裂活 动强度 、 带位 置 、 转换
古地貌 、 物源 、 动 力 及古 气候 等 因 素 。概括 起 来, 水 砂 砾 岩体 的发育 ( 间分布 及 沉积 成 因) 有 “ 裂 空 具 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