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终极版)

合集下载

白内障中医临床路径执行方案

白内障中医临床路径执行方案

白内障临床路径执行方案白内障是指眼晶状体混浊的一种最常见的致盲眼病。

本病一般属于中医的“圆翳内障”、“胎患内障”、“惊震内障”范畴。

一、诊断依据:(一)西医诊断依据1.主要症状:视力模糊、下降2.眼部检查:晶状体混浊(二)中医诊断标准1.主要症状:视力模糊、2.眼部检查:晶珠混浊F降二、路径入选标准[111.纳入标准:1)老年性白内障者视力低于0.5以下者手术治疗:2)先天性白内障者一般宜在婴儿3~6个月时手术3)并发性白内障视力低于0.5以下,眼部原发病稳定情况下,手术治疗。

4)外伤性白内障视力低于0.5以下,以眼部外伤性炎症反应基本平静后施行。

如合并角巩膜裂伤,大量皮质涌入前房,特别是合并继发青光眼、晶体过敏性葡萄膜炎者,可尽早手术。

2.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全身疾病如严重感染;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脑出血或脑梗塞发病6月内;肾功能衰竭患者。

2)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9mmoL/l者。

3)有其他眼病未得到控制者,如急性结膜炎、角膜炎、葡萄膜炎、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视网膜脱离、眼底血证等;4)伴有精神疾病患者。

三、评估方法:1.是否符合手术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如上所述)2.根据患者眼部情况、全身情况和经济情况选择适当手术方式。

四、护理[2]:1.术前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和全身情况选择2级护理或1级护理:据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如剪眼睫毛和术前散瞳等;2.术后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和全身情况选择2级护理或1级护理。

五、饮食[3]:1.一般普食;2.老年人建议清淡饮食或普食;3.合并高血压者低盐饮食;4.糖尿病患者选择糖尿病饮食:5.血脂异常者选择低脂饮食六、监测[4]:1.手术使用全麻者须监测P R BP T;2.高血压患者须监测BP;3.糖尿病患者须监测血糖;4.老年患者须时刻注意神志七、一般处理[5]:1.高血压患者须控制血压在160/90mmHg下,超过者须使用降血压药物治疗2.糖尿病患者须控制空腹血糖在8mmol/L,超过者须使用降血糖药物治疗3.准备在全麻下行手术者术前要禁食禁水6小时八、特殊处理[6]:1.术后发热患者可对症处理;2.术后全身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不超4天;九、治疗方案选择[要和本专科的诊疗规范以及特色优势指南吻合](一)中医治疗[7]:1、术前辩证治疗1)肝肾亏虚:以视物模糊,眼目干涩,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面色白,小便清长,夜尿多,眼前有黑花飞舞,或视灯、月数个;眼部外观端好,晶珠部分混浊,眼底如常。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临床路径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临床路径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临床路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临床路径一、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ICD10:H25.901);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IOL)(ICD-9-CM-3:13.41+13.7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病史:渐进性视力下降;2.体格检查:晶体出现混浊;眼底模糊,红色反光黯淡。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1.诊断明确;2.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疾病编码(ICD10:H25.901);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必须的检查项目。

1.检查眼压、泪道;2.感染性疾病筛查(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3.心电图;4.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肝功能、肾功能、血糖);5. 裂隙灯+眼底检查、眼科A超和B超、角膜曲率;6.其他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的检查项目: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地形图、角膜厚度、验光、视觉电生理检查、视功能、眼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胸透或胸部X线片、血糖、血压。

(七)术前用药。

术前抗菌药物眼药水,4-6次/天,用药1-3天。

(八)手术日。

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或球后/球周阻滞麻醉;2.手术方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IOL);3.眼内植入物:人工晶体;4.术中用耗品:粘弹剂、一次性手术刀、缩瞳剂、眼内灌注液或平衡液、显微手术缝线;5.手术用设备:显微镜、超声乳化仪;6.输血:无。

(九)术后1-3 天,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裂隙灯检查;2.视力;3.眼压;4.术后用药:抗菌眼药水+类固醇激素眼药水,必要时加用非甾体类消炎眼药水;(十)出院标准。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2019年版)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2019年版)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2016版)一、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ICD10:H25.901)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IOL)(ICD-9-CM-3:13.41+13.7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渐进性视力下降;2.体格检查:晶体出现混浊;眼底模糊,红色反光黯淡。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诊断明确;2.视力低于0.5;3.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25.901老年性白内障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检查眼压、泪道;2.感染性疾病筛查(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3.心电图;4.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包括肝肾功能、血糖);5.眼科A.B超+角膜曲率;6.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胸透或胸部X光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显然验光。

(七)术前用药。

术前抗菌药物眼药水,4-6次/日,用药2-3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2-3天。

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或球后/球周阻滞麻醉;2.手术方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IOL);3.眼内植入物:人工晶体;4.术中用耗品:粘弹剂、一次性手术刀、缩瞳剂、眼内灌注液或平衡液、显微手术缝线;5.手术用设备:显微镜、超声乳化仪;6.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3 天,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裂隙灯检查;2.视力;3.眼压;4.术后用药:抗菌药物+类固醇激素眼药水,必要时加用非甾体类消炎眼药水;5.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第一、二代头孢类,术后72小时停止使用。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2009版)一、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ICD10:H25.901)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IOL)(ICD-9-CM-3:13.41+13.7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渐进性视力下降;2.体格检查:晶体出现混浊;眼底模糊,红色反光黯淡。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诊断明确;2.视力低于0.5;3.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25.901老年性白内障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检查眼压、泪道;2.感染性疾病筛查(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3.心电图;4.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包括肝肾功能、血糖);5.眼科A.B超+角膜曲率;6.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胸透或胸部X光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显然验光。

(七)术前用药。

术前抗菌药物眼药水,4-6次/日,用药2-3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2-3天。

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或球后/球周阻滞麻醉;2.手术方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IOL);3.眼内植入物:人工晶体;4.术中用耗品:粘弹剂、一次性手术刀、缩瞳剂、眼内灌注液或平衡液、显微手术缝线;5.手术用设备:显微镜、超声乳化仪;6.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3 天,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裂隙灯检查;2.视力;3.眼压;4.术后用药:抗菌药物+类固醇激素眼药水,必要时加用非甾体类消炎眼药水;5.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第一、二代头孢类,术后72小时停止使用。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临床路径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临床路径
10、出院标准
1、手术后反应较轻,病情稳定;
2、切口闭合性好,前房良好;
3、眼压基本正常,裂隙灯检查无异常,人工晶体位置良好。
11、质量标准
1、视力:术后两周后裸眼远视力≥0.3的比率,应达
2、严重手术并发症要会诊处理,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12、随访
术后第一周,第30天各随访一次。
4、标准住院日
4天
5、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老年性白内障疾病(其它类型白内障参照执行);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它疾病,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的可以进入路径。
6、术前评估
第1—2天
1、检查视力,眼压,泪道等;
2、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HIV等;
3、心电图;
4、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等);
5、眼科A/B超,角膜曲率,人工晶体度数测量、角膜内皮细胞计数;
6、视觉诱发电位;
7、视病情需要而定:胸部X光片,视野,OCT等。
7、术前用药
1、术前抗菌眼药水,1次/小时;
2、清洗术眼,冲洗结膜囊。
8、手术日
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
2、手术方式:①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②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
路 径 内 容
1、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
2、其它类型白内障参照执行。
2、诊断依据
1、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分册》;
2、病史:渐进性视力下降;
3、体检:晶状体混浊。
3、选择依据
1、诊断明确;
2、矫正视力≤0.5(光明扶贫工程≤0.3);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终极版)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终极版)

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文本一、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ICD10:H25.901)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IOL)(ICD-9-CM-3:13.41+13.7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渐进性视力下降;2.体格检查:晶体出现混浊;眼底模糊,红色反光黯淡。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诊断明确;2.矫正视力低于0.5;3.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3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25.901老年性白内障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裂隙灯检查、眼压、泪道冲洗、血压测量;2.心电图;3.血常规、尿常规、血糖、大便常规;4.眼科A.B超+角膜曲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验光。

5.既往有肺部疾病需行胸部X光片。

(七)术前用药。

术前抗菌药物眼药水(左氧氟沙星眼液)联合非甾体抗炎药物(双氯芬酸钠眼液),4-6次/日,用药1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天。

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2.手术方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IOL);3.眼内植入物:人工晶体;4.术中用耗品:粘弹剂(透明质酸钠)、白内障超声乳化专用手术刀、眼内灌注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手术用设备:显微镜、超声乳化仪;6.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1天,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裂隙灯检查;2.视力;3.眼压;4.术后用药:抗菌药物+类固醇激素眼药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抗菌药物眼药水(左氧氟沙星眼液),非甾体类抗炎眼药水(双氯芬酸钠眼液)。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及表单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及表单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一、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标准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ICD10:H25.901)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ICD-9-CM-3:13.41001+13.70001)或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渐进性视力下降;2.体格检查:晶体出现混浊;眼底模糊,红光反射黯淡。

3.没有眼部其他并发因素。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诊断明确;2.视力低于0.3;3.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25,901老年性白内障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检查项目。

1.眼部常规检查:视力、眼压、前房、晶体、眼底;2.感染性疾病筛查(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3.心电图、胸透或胸部X光片;4.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包括肝肾功能、血糖);5.眼科A.B超+角膜曲率、验光、角膜地形图、角膜内皮计数、人工晶体测量、眼电生理检查。

6.根据病情需要检查的项目: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视野等。

(七)术前用药。

1.术前抗菌药物眼药水,4-6次/日,用药2-3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1-3天。

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或球后/球周阻滞麻醉;2.手术方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3.眼内植入物:人工晶体;4.术中用耗品:粘弹剂、一次性手术刀、缩瞳剂、眼内灌注液或平衡液;5.手术用设备:显微镜、超声乳化仪;6.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1-3天,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眼部常规检查:视力、眼压、前房、晶体、眼底;2.术后用药:抗菌素眼药水+类固醇激素眼药水+非甾体类消炎眼药水。

白内障临床路径

白内障临床路径

白内障临床路径一、白内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白内障(ICD10:H25.901)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IOL)(ICD-9-CM-3:13.41+13.7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渐进性视力下降;2.体格检查:晶体出现混浊;眼底模糊,红色反光黯淡。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诊断明确;2.矫正视力低于0.5;3.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25.901老年性白内障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裂隙灯检查、眼压、泪道冲洗;2.感染性疾病筛查(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3.心电图;4.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包括肝肾功能、血糖);5.眼科A.B超+角膜曲率;6.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胸透或胸部X光片。

(七)术前用药。

术前抗菌药物眼药水(左氧氟沙星眼液)联合非甾体抗炎药物(双氯芬酸钠眼液),4-6次/日,用药2-3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3天。

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或球后/球周阻滞麻醉;2.手术方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IOL);3.眼内植入物:人工晶体;4.术中用耗品:粘弹剂(透明质酸钠)、一次性手术刀、缩瞳剂、眼内灌注液或平衡液、显微手术缝线;5.手术用设备:显微镜、超声乳化仪;(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裂隙灯检查;2.视力;3.眼压;4.术后用药:抗菌药物+类固醇激素眼药水,必要时加用非甾体类消炎眼药水。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文本
一、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ICD10:H25.901)
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IOL)(ICD-9-CM-3:13.41+13.7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渐进性视力下降;
2.体格检查:晶体出现混浊;眼底模糊,红色反光黯淡。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诊断明确;
2.矫正视力低于0.5;
3.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3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25.901老年性白内障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裂隙灯检查、眼压、泪道冲洗、血压测量;
2.心电图;
3.血常规、尿常规、血糖、大便常规;
4.眼科A.B超+角膜曲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验光。

5.既往有肺部疾病需行胸部X光片。

(七)术前用药。

术前抗菌药物眼药水(左氧氟沙星眼液)联合非甾体抗炎药物(双氯芬酸钠眼液),4-6次/日,用药1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天。

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
2.手术方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IOL);
3.眼内植入物:人工晶体;
4.术中用耗品:粘弹剂(透明质酸钠)、白内障超声乳化专用手术刀、眼内灌注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5.手术用设备:显微镜、超声乳化仪;
6.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1天,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裂隙灯检查;
2.视力;
3.眼压;
4.术后用药:抗菌药物+类固醇激素眼药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抗菌药物眼药水(左氧氟沙星眼液),非甾体类抗炎眼药水(双氯芬酸钠眼液)。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手术后反应较轻,病情稳定;
2.切口闭合好,前房形成;
3.眼压正常,裂隙灯检查无明显异常,人工晶体位置良好。

(十一)如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则剔出临床路径。

1.术中术后并发症(晶体核掉入玻璃体腔、眼内炎、眼内出血、眼压过高或者过低、角膜水肿、术后严重炎症反应以及等情况),需加强观察以及治疗者(住院总天数超过4天)
2.本次住院需同时行第二只眼的手术;
3.合并全身重大疾病需住院观察以及转科治疗者;
4.患者其他原因。

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ICD10:H25.901),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IOL)(ICD-9-CM-3:13.41+13.7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ID号:住院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