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忠植初级中学校2019-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忠植初级中学校 2019-2020 下学期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5 分)
1.(3 分)下列词语中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戏谑( xì xuè ) 涟漪( lián yǐ ) 厌恶( yàn wù )
B.匹夫( pǐ fū ) 夹袄( jiāǎo)奴隶( nú lì)
C.蓬蒿( péng gāo ) 臆测( yìcè) 官衔( guān xián )
D.襁褓( qiǎng bǎo)骸骨( hái gǔ ) 烦躁( fán zà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更胜一筹不可明状蹑手蹑脚
B.人声鼎沸翘首远望尽态极颜
C.回环曲折沧海桑田慷慨以赴
D.冥思暇想鸠占鹊巢相得益彰
3.(3 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来几天哈市将大幅降温,提醒广大市民要注意添加衣物,防止预防感冒的发生。
删去“预防”。
B.改造后的哈尔滨火车站,将重复中东铁路建成时西式怀旧风格建筑。
将“重复”改成“重温”。
C.李克强总理颁发了任命林郑月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
结尾加“的国务院令”。
D.雄安新区的建设,有利于优化并调整京津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拓展区域发展空间。
将“优化”与“调整”调换位置。
4.(3 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
他的小说《骆驼祥子》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故事。
他的散文《济南的冬天》表达了对秀美山水的热爱之情。
B.古时女子年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称为及笄;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还未达到壮年,叫作弱冠。
C.古代文人常用字、号(谥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如《范文正公集》《柳河东集》《王右丞集》分别用了谥号、籍贯、官职来命名。
D.莫泊桑是法国作家。
他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包法利夫人》。
5.(3 分)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凄凉地”和“弃置身”写出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流露出诗人压抑已久的愤激心情,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B.颔联用典贴切,感情深沉,“闻笛赋”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烂柯人”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怀念。
C.颈联景、情、理相结合,对举“舟”“帆”与“树”“木”,体现了诗人豁
达的胸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情趣。
D.尾联点明馈赠原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长精神” 三字含义深刻,表达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
6.(3 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不知此时是什么季节,即使在夏天,这个延伸到北极圈内的国家,太阳依然运行
在遥远的天位上,把淡泊而吝啬的光线,斜斜地几乎贴着地表照射过来。
,甚至一棵树的阴影,依然透出清冷。
太阳已经完全遗忘了这块边地,轮番而至的暴风雪、弥漫的黑昼笼罩着,长达半年之久。
A.从山林峡谷中飘出的风险峭的峰峦、山坡的密林和坚冰凝封的峡湾
B.风从山林峡谷中飘出险峭的峰峦、坚冰凝封的峡湾和山坡的密林
C.从山林峡谷中飘出的风坚冰凝封的峡湾、险峭的峰峦和山坡的密林
D.风从山林峡谷中飘出坚冰凝封的峡湾、山坡的密林和险峭的峰峦
7、按课文原文填空(7 分)
(1)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
(2)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3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4),切问而近思。
(《论语十二章》)
(5),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6)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其五)
(7),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二、阅读(45 分)
(一)阅读《曹刿论战》,回答8—10 题(8 分)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2 分)
(1)加:(2)狱: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0.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2 分)
(二)阅读《“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回答11—14 题(11 分)
“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
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吗?曾是一句著名的电影台词。
在刷脸支付时代来临的
当下,每一张普通的脸蛋都有可能刷出钱来,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刷脸支付采
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让用户在无需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刷脸完成支付。
靠谱的刷脸技术
刷脸认证的靠谱程度到底有多高?准确度能与人眼识别相比吗?对此,有关专
家举了个例子:像《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已无法从目前
人脸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9.99%。
刷脸支付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
有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
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3D 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尤其利好老年人
刷脸技术用于银行卡等的小额支付时,对老年人很友好。
老年人一般记性会
变差,各种卡的密码又不能设得太简单。
刷脸支付,用户不必记住多个复杂的密码,降低了老年用户使用难度。
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
在授权的应用程序上,用户刷脸完成身份核验后,就能领取电子交通卡、电子社保
卡等,不再需要随身携带实体证件。
部分人担心的因化妆等使容颜发生变化的问题,要看具体情况。
机器可识别化妆,但若整容幅度过大,或脸部信息随着年龄增长而
改变,则可能无法识别。
不过,使用者只需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可解决。
进入弱隐私时代
刷脸支付就好比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入应用过程中,大量用
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
与之连通的商业机构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
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等,还有你的脸,甚至你不同的表情等。
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详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
但并不是说,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漏,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只是刷脸技
术的成熟,让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弱隐私”时代。
加之行业内各自为政,缺乏统一
标准,使得形势更为严峻。
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
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11.(2 分)文中举汤姆克鲁斯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12.(2 分)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像《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己无法从目前人脸识别技
术下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9.99%。
()()
13.(4 分)赵爷爷记性差,常常忘记银行卡密码,银行建议他办理刷脸取款业务。
他担心别人会拿着他的照片去刷脸取款,自己皱纹增多难以识别,请你用文中相关知识帮助他消除顾虑。
14.(3 分)文章题目《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隐含着哪些意思?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
(三)阅读《那双温暖的大手》一文,完成15-19 题(15 分)
①父母离婚那年,14 岁的我选择了父亲。
面对父母的婚变,学习成绩本来
就在下滑的我,愈加沉默。
②我日日流浪在街头,久而久之,也找到了一群和我一样游荡的伙伴。
我
16 岁了,个头长高的同时,思想也发生了变化。
③我迷恋上网络游戏,父亲每次离家前留给我的钱都被我换成了游戏币。
我的那群伙伴,他们是从家里偷钱出来玩。
我们白天黑夜都泡在网吧里,有吃有住。
钱花
光了,网吧老板就黑着脸把我们赶出来,翻脸如翻书。
一天,漆黑的夜里,我悄悄摸进网吧外面的卫生间,拉下电闸,并迅速切断保险丝。
网吧里顿时一片黑暗,随即混
乱起来。
网吧老板以为保险丝烧了,举着手电筒过来查巡线路时,被躲在暗处的伙伴敲了一闷棍。
同这时,另外两个小子早已奔到收银台一顿狂抢。
仅仅5 分钟,我和我
的街头伙伴们带着钱逃之夭夭。
④一天深夜,我们撬开我家巷子口的一家小超市的防盗窗。
借着月光,我们鱼贯而入。
店主一家住在楼上,我们蹑手蹑脚地把各种饮料、香烟、酒往外搬。
⑤正准备撤退时,我不小心绊了一跤,手里的白酒“咣”的一声砸在地上。
楼上的灯一下就亮了,随之而来一声吆喝:“谁?”三个伙伴迅速爬出窗外。
手忙脚乱间,我的头才伸出窗外,手臂已被一只大手牢牢抓住。
我没有开口求饶,我
知道抓住我的是谁。
同住一条巷子,我怎么可能不认识他呢?小时候,他抱过我。
⑥我耷拉着脑袋,抿着嘴默不作声。
⑦“你说话呀?你怎么走上这条路了……”他的声音有些颤抖,紧抓着我的
手渐渐松了。
⑧小宇,你是怎么啦?急需钱用,你告诉叔叔。
”
⑨面对他关切的话,我哽塞。
他儿子愤愤不平离开时丢下一句话:“你蒙得
了我爸,蒙不了我,你们几个做的事,别以为大家都不知道。
”
⑩我骇然,自以为很保密的事,原来别人早已知道。
“你爸这次走了多久?也怪我,平时忙,没有照顾到你。
”他突然的自责让我吃惊。
他有义务照顾我么?我亲生父母都不要我了,一个街坊邻居会照顾我?我一句话也不肯说,更不敢抬头看他,直到他放我出去。
⑪后来他找到我,跟我说:“你阿姨病了一段时间,一直拖着不肯去医院,店铺没人照看,你帮我照看店铺好吗?”他恳切地说。
请我帮他照看店铺?请我照看店铺不是抓一只老鼠进米缸吗?我手绞着衣角,久久不敢答应。
我承担不起这份信任。
⑫屋里一阵静默,借着微弱的灯光,我瞥了他一眼,他正真诚地望着我。
⑬“对不起!我……我是一个小偷,不值得你信任的……”话出口,泪已满面。
我心里后悔自己当初的行为。
⑭“我相信你!”他走了过来,帮我擦去眼角的泪水,又轻抚着我的头说:“谁都有做错事的时候,能改就可以了。
答应我,帮叔叔的忙。
”
⑮脉脉温暖从他的指尖传到我的身上。
这种信任,需要多大的胸襟?
⑯我转身,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眼角濡湿。
⑰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人会信任我?被人信任的感觉是舒心的。
他
那双温暖的大手,是我迷失失沼泽时牵引我离开的唯一力量,也是它,让我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本文选自《意林》
15.(3 分)他突然的自责让我吃惊。
”我为什么会感到吃惊?
16.(3 分) 他明知道“我”经常与“我”的“街头伙伴”一起偷盗,为什么还要
让“我”帮他照看店铺?
17.(3 分)结合文章内容来看,概括文中的“叔叔”是一个怎样的人?
18.(3 分)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完成下面问题。
理解“他那双温暖的大手,是我迷失沼泽时牵引我离开的唯一力量”一句
中“沼泽”的含义。
19.(3 分)为什么说“他那双温暖的大手”“让我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勇气和
希望”?
(四)阅读《多些“无声的联系”》一文,完成20-23 题(11 分)
①当下,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这些年来人与人的交往就像潮水退去一样,渐
渐地安静下来了。
过去那种两天一小聚、三天一大聚,不是喝酒唱歌就是甩牌搓麻
的现象少了,那种拉拉扯扯、勾肩搭背的喧嚣渐渐淡去,人们回到了平静和理性,
人与人“无声的联系”多了起来。
②正所谓无声胜有声。
过去热衷于“热线联系”,整天泡在一起推杯换盏,打得火热、走得很近,今天一个同学会,明天一个乡友会等,一言以蔽之,无非就
是有所图。
(1)正所谓“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无声的联系”可以少些纷扰嘈杂,让心静下来、神定下来;少些“小圈子”“小团伙”滋长
的土壤,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纯净起来;少些精力上的分散,让自己有更多的精力
用在工作、学习上。
③多些“无声的联系”,是一种静静的守望。
“无声的联系”的可贵在于,无论是天涯海角,还是各奔东西,心却在一起,心心相印、守望相助。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长达40 年的革命生涯中,相互支持与牵挂,然而他们曾20 年身处两地,更多的时候只是一种“无声的联系”。
(2)当恩格斯患病时,马克思在给
他的信中说:“我关心你的身体健康,如同自己患病一样。
”两地一心得守望,志同道合得默契,虽天各一方,但思想和心灵得沟通却始终不断。
共同的志向、追求和品质,可以让人与人的交往精神高于物质,无形重于有形,虽远在天边却
近在咫尺。
④多些“无声的联系”,是一种稳稳的守护。
“无声的联系”并非冷漠无情,当他人身陷困境,能够雪中送炭,敢于挡风遮雨。
明代诗人郑少谷与王子衡相距千里、
素未谋面,却彼此倾慕、互相赠答。
郑少谷曾有诗赞王子衡“海内谈诗王子衡,春风坐遍鲁诸生”。
郑少谷去世时,王子衡哀伤至极,为素未谋面的朋友千里奔丧。
人与人的交往,都是平日看似平常,有事时却显非常,患难与共、肝胆相照,既给人力量,又让人温暖。
⑤多些“无声的联系”,是一种默默的守候。
“无声的联系”不是忘却,也不
是抛弃,而是把记忆和美好存放在心里。
宋代王安石与孙少述交情极深,孙少述离
别王安石时,王安石曾写过一首《别少述》诗为之送行,字里行间尽显彼此间的真诚
和友谊。
后来王安石在朝中执掌大权,有好几年孙少述同他没有来往,人们猜测两
人之间有矛盾、合不来。
等到王安石再度罢相而归、隐居山林,路过高沙,孙少述与
其彻夜长谈、依依难舍。
这种君子之交诠释出“无声联系”的一种魅力,不因久别
而褪色,不因沉寂而荒芜。
⑥“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无声的联系”是一种“淡如水” 的表达,逢年过节时,或身患疾病时,或挫折失意之际,一声问候、一句叮咛,都如春风般温暖,似春雨般滋润。
多些“无声的联系”人与人的关系就多一份纯粹与干净,
多一份清澈与明媚,多一份醇厚与朴实,人与人的交往就更加行得稳、走得远。
20.(3 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1.(2 分)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一个括号内只能写一种论证方法)
(1)正所谓“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2)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长达40 年的革命生涯中,相互支持与牵挂,然而他们曾20 年身处两地,更多的时候只是一种“无声的联系”。
()
22.(3 分)阅读文章,概括回答什么是“无声的联系”。
23.(3 分)“无声的联系”是相对“热线联系”来说的,“热线联系”有哪些
弊端?
三、作文(50 分)
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
(1)命题作文
目光是有质量、有重量的,有湿度、温度的,有能量、热量的。
你还记得你体验到的各种目光吗?温暖的、严肃的、沉思的、焦灼的、顿悟的、澄明的、幸福的、狂喜的、悲悯的······你还曾感受过来自历史的、未来的、自然的、宇宙的目光吗?
请以“目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
(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④不少于600 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材料作文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李璞璘,是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经历了二十多次求职,却都以失败告终。
一天,她经过路边一家书店时。
灵光一闪:自己求职失败的经历这么多,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2013 年,她开始在博客上:连载《我为什么没有拿到offer (录取通知)的十个故事》,短短几天,博客的点击量就突破两万,新浪等各大网站纷纷请她去做节目。
某著名网络公司人力资源以15 万年新聘用了她。
这个故事至少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 失败的经历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转换一种
思维,也许会柳暗花明;遇事要懂得变通,才能跨越生命中的障碍收获成功。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
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
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④不少于600 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