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后移对超高产区夏玉米氮代谢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合集下载

光、氮及其互作对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和物质生产的影响

光、氮及其互作对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和物质生产的影响

光、氮及其互作对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和物质生产的影响宋航;周卫霞;袁刘正;靳英杰;李鸿萍;杨艳;尤东玲;李潮海【摘要】以玉米单交种豫玉22为材料,设置2个光照处理和3个氮肥水平,研究光、氮及其互作下玉米酶活性、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变化特征及其对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和物质生产的影响。

结果表明,弱光胁迫下玉米叶片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降低,植株和籽粒氮积累量下降;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降低;果穗穗长、行粒数和穗粒数减少,导致产量显著降低。

但弱光胁迫下增施氮肥可以提高叶片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增加干物质积累量,穗长、行粒数和穗粒数增加,产量显著提高,并且随施氮量的增多,产量增加效果也越显著。

可见,光、氮及其互作对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及物质生产具有显著影响,弱光胁迫条件下增施氮肥可以部分缓解其致害效应,减少玉米产量损失。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using maize cultivar Yuyu 22 with three nitrogen levels (N1: 0 kg ha–1, N2: 120 kg ha–1, N3: 240 kg ha–1) and two light conditions (L1: no shading, L2: shading 14 days from the third day before tasseling)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light, nitrogen and their interaction on nitrogen absorption and utilization, matter production of maize in 2012 and 2013. Compared with L1 treatment, L2 not only reduced the activities of nitrate reductase (NR) and glutamine synthetase (GS) in ear leaf and nitrogen accumulation in plant and grain, but also significantly reduced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declined the length of ear, kernels per row and kernels per ear, resulting in the final grain yield reduced significantly. However under L2, with increasing nitrogen application level, the activities of NR and GS in ear leaf improved and ear length, kernels per row and kernelsper ear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grain yield eventually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is indicates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effects of light, nitrogen and their interaction on matter production , nitrogen absorp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aize, and that nitrogen fertilizer could partially offset the impact of low-light stress on the matter production and yield of maize.【期刊名称】《作物学报》【年(卷),期】2016(042)012【总页数】9页(P1844-1852)【关键词】玉米;氮肥水平;弱光胁迫;产量;氮素吸收与利用;物质生产【作者】宋航;周卫霞;袁刘正;靳英杰;李鸿萍;杨艳;尤东玲;李潮海【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河南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玉米是喜光的 C4作物, 整个生育期都需要充足的光照,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寡照天气会不同程度影响玉米生长发育。

氮肥减量施用技术及其对作物产量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

氮肥减量施用技术及其对作物产量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

氮肥减量施用技术及其对作物产量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刘兆辉;薄录吉;李彦;孙明;仲子文;张英鹏;井永苹【摘要】氮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但过量施氮不仅会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还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而适当减量施氮,既能保证作物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又能减少对环境的危害,从而实现农业高产、高效、持续健康的发展。

本文综述了氮肥减量施用技术及其对农作物产量和生态环境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减量施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旨在为保证作物高产和兼顾环境友好的氮肥减量施用技术提供思路和参考。

%Nitrogen fertiliz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rop yield. However, excessive nitrogen fertilization not only nega-tively affects crop yield and quality, but also has a detrimental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Instead, appropriate reductions in nitrogen fertilization can guarantee crop yields, improve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harm to the environment, therefore achieving a sustainable form of high-yield and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latest research on nitrogen fertilizer reduction technology along with its effects on crop yield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oposed the is-sues and prospects surrounding this process, so as to provide comprehensive insights into nitrogen fertilization reduction while maintaining high yield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期刊名称】《中国土壤与肥料》【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8页(P1-8)【关键词】减量施氮;农作物;产量;生态环境;技术【作者】刘兆辉;薄录吉;李彦;孙明;仲子文;张英鹏;井永苹【作者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黄淮海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新型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 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黄淮海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新型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黄淮海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新型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 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黄淮海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新型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黄淮海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新型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 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黄淮海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新型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 25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47.3;X144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4位,然而人均耕地面积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其中贫瘠化、盐渍化、酸化和污染等引起的中低产田占了三分之二以上。

夏玉米的高产效栽培及科学施肥技术

夏玉米的高产效栽培及科学施肥技术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6年第9期·54·栽 培 与 种 植DOI:10.16815/ki.11-5436/s.2016.23.041夏玉米的高产效栽培及科学施肥技术刘忠伟(山东省邹城唐村镇农业综合办公室,山东邹城 273522)摘要:玉米是中国的主要农作物粮食,夏玉米也是其中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地区。

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与中国粮食安全、社会安稳密切相关。

由于大面积推广种植、生产条件参次不齐,无法实现高产、高效、高品质,为了最快地提高夏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产量持续稳定以及品质评定,应实施高效培植及合理管理的农业技术。

关键词:夏玉米;高产栽培;科学施肥一、深耕细耙种植玉米前需深翻耙地,整平土地,再将土块细碎。

土颗粒保证大小一致,不能参杂大颗粒土块,大颗粒土不利于全部埋住玉米种子。

通过农机作业,将田地耙细耙碎整平,更便于播种玉米种的萌发、生长、浇灌等。

为有利于后期长势好,整地时将田中大段的秸秆清出田外。

如滞留田中,难盖实种子,影响出芽率。

精耙细整的土地,有利于浇灌保湿抗旱能力增强,提高津润度,有助于玉米的成熟。

二、种子培养条件播种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季节特征,挑选合适优良品种。

所选出的优良品种,需适应当季节特征,切实保证成长过程与周围气候一致并不产生矛盾,从而利于玉米品质优异,产量稳定、高效。

为提高自身收益,要增大播种的之后的发芽率。

前期需要做好抗病抗虫的相关处理,如浸泡种子、晾晒种子及搅拌种子等,保证长出的玉米幼芽整齐有序抗病抗虫能力也得到提高。

种衣剂、磷酸二氢钾等是常用的药剂常在搅拌种子时加入。

前期处理必须进行晒种,晒种要求时间适宜,不得长时间曝晒。

采取以上措施后,才能开始播种。

三、适宜时期播种最适宜的玉米播种时期为6月中上旬,玉米的生长时间比小麦、大豆等粮食作物短,如果播种的时间过早,加上雨水充沛,就会降低产量;相反如果播种时间晚,玉米植株会因为天气冷而受冻,从而果实不饱满而减产。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7年第9期15科 研 试 验DOI:10.16815/ki.11-5436/s.2017.09.008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石 喆,李玉洁(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土肥利用管理站,河南 新蔡 463500)摘要:玉米是一种重要农作物,由于玉米的抗逆性强、适应性强,种植面积十分广泛。

肥料是玉米生长发育的重要基础,肥料的用量不同,也会导致玉米的生长发育水平不同。

该文通过试验,对不同氮肥的用量对玉米生产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为玉米生长过程中科学合理地使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玉米;氮肥;施肥量;生产;影响石 喆,李玉洁.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 农业工程技术,2017,37(26):15.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水分和肥料的需求比较大,水肥是农作物生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必须要加强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的水肥管理。

肥料的使用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农作物快速生长,经调查发现,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肥料是促进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农业生产过程中常用的肥料是有机肥与化肥,科学合理地搭配有机肥与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生长水平。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氮、磷、钾等元素肥料,是常见的肥料类型。

氮肥对农作物生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玉米栽培过程中,氮肥可以增绿、提高玉米产量。

不同的氮肥用量会对玉米的生长条件产生影响,进而改变肥料的利用率,使得玉米的产量发生改变。

1 试验材料与方法氮肥是玉米栽培过程中的常用肥料,不同的氮肥数量会对玉米生长情况产生不同影响,为了了解氮肥用量对玉米生产带来的影响,采取试验对比方式。

进行试验的土壤为砂姜黑土,地块平整、处理均匀,而且具有良好的灌溉条件,玉米栽培的前茬为小麦。

经过测试发现,试验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为每千克土壤中含21.6 g,碱解氮的含量为每千克中含115.14 mg,速效磷的含量为每千克土壤中含22.65 mg,速效钾的含量为每千克土壤中含126.6 mg,土壤的pH 值为6.05,为中偏弱酸性土壤。

夏玉米各器官氮素积累与分配动态及其对氮肥的响应

夏玉米各器官氮素积累与分配动态及其对氮肥的响应

作物学报 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13, 39(3): 506-514 /zwxb/ISSN 0496-3490; CODEN TSHPA9E-mail: xbzw@本研究由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ETC-10-079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1367)和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07, 201203031)资助。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周顺利, E-mail: zhoushl@, Tel: 010-********第一作者联系方式: E-mail: jingting58@Received(收稿日期): 2012-07-13; Accepted(接受日期): 2012-11-16; Published online(网络出版日期): 2013-01-04. URL: /kcms/detail/11.1809.S.20130104.1734.004.htmlDOI: 10.3724/SP.J.1006.2013.00506夏玉米各器官氮素积累与分配动态及其对氮肥的响应张经廷 刘云鹏 李旭辉 梁效贵 周丽丽 周顺利*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开放实验室 /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北京 100193摘 要: 为探明夏玉米各器官氮素积累与分配动态及其对氮肥的响应, 以郑单958为材料, 设置5个施氮水平进行了连续2年的大田定位研究。

结果表明, 除籽粒外各器官的氮素积累进程都呈单峰曲线, 茎鞘在吐丝期达到峰值, 而叶片、苞叶和穗轴则到吐丝后12 d 左右达到峰值, 之后逐渐下降; 籽粒和整株的氮素积累随生育进程持续增加, 成熟期最高。

与其他器官相比, 叶片对氮素供给更敏感, 氮胁迫使叶片氮素积累高峰提前, 促进氮素提前向外转运, 导致其率先衰老。

施氮能提高各器官在各生育时期的氮素积累量和积累速率, 但不改变氮素积累变化趋势。

玉米施氮高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玉米施氮高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玉米施氮高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玉米施氮高产现状与发展趋势是一个涉及农业生产、肥料使用效率和作物产量提升的复杂议题。

以下是关于玉米施氮高产现状与发展趋势的一些要点。

现状:
1.氮肥是玉米生长的关键营养元素之一,对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2.然而,过量施用氮肥会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失衡。

3.目前,许多地区的玉米生产仍然依赖于大量氮肥的投入,以提高产量。

4.施氮技术和管理措施正在不断改进,以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影响。

发展趋势:
1.精准农业:通过使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土壤测试和作物模型,实现氮肥的精准施用,减少过量施用和浪费。

2.高效氮肥:研发和推广高效氮肥,如缓释肥料、脲酶抑制剂和微生物肥料,以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3.综合营养管理(INM):采用综合营养管理策略,结合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以及微量元素,以优化作物的营养供应。

4.生物技术:利用基因编辑和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对氮肥更高效的玉米品种,减少对氮肥的依赖。

5.环境友好型农业:推广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实践,如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以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

6.政策和激励机制:通过政策和经济激励措施,鼓励农民采用氮肥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技术。

总体而言,玉米施氮高产的现状正在逐渐向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方向发展,未来的趋势将是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减少环境影响并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农田氮素去向及其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刘学军、张福锁)

农田氮素去向及其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刘学军、张福锁)

其他与氮肥利用率有关的概念
• 氮肥农学效率(kg 增产粮食/kg 肥料N) AE = 氮肥的增产量 / 氮肥用量 • 氮肥生理效率(kg增产粮食/kg吸收肥料N) PE = 氮肥的增产量 / 多吸收的肥料氮 • 氮肥偏生产力 (kg 粮食/kg 肥料N) PFP = 作物产量 /氮肥用量
目前人类活动固定的活性氮已经大大 超过自然过程产生的活性氮
5000
600
135
湖泊富营养化面积(km2)
1980’s 2000 2007
1970’s
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影响饮用水安全
报告指出,农业源污染物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大, 农业源是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排放的主要来源, 其排放量分别占排放总量的43.7%, 57.2%和 67.4%。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农业源 全国 化学需氧量 总氮 总磷
排放量(万吨/年)
中国的大气活性氮污染已引起全球普遍关注
(Richater et al., 2005. Nature 437, 129-132)
Emission trends of NOx and NH3 in China since 1980 (a. NOx-N; b. NH3-N)
Total emission: 7.5 Tg N (1980); 19.5 Tg N (2006) NH3-N: NOx-N ratio: 6.0 (1980); ≈ 2.0 (2006)
a
15
Three major sources for NOx:
NH3 emissions
NOx emissions
1) Traffic vehicles
12
4 3 2

氮素对玉米生长影响

氮素对玉米生长影响

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饲料加工和工业原料作物,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耕地面积减小,资源约束加大,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下,要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就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提高单产是满足未来玉米需求的根本途径。

氮是植物生长发育中最重要的元素,以施肥的方式补充土壤氮是实现作物高产优质的有效措施之一。

为此,本文就氮肥对玉米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大面积提升玉米的产量及持续高产提供理论参考与技术支撑.一、氮素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玉米在生长周期中易感氮不足,被称为氮指示植物,玉米农艺性状受氮肥影响明显.如果缺氮,将表现植株细弱,叶色黄绿,底部叶片逐渐向上变黄干枯,雄穗发育延迟或雌穗不能发育,成穗少,粒少,产量明显下降.当氮肥供应充足时,植株枝叶繁茂,躯体高大。

当然,过量施氮肥也会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如植株徒长、根冠比小、营养生长过剩而影响生殖生长等.周晓舟和唐创业研究了氮磷钾对秋玉米农艺性状和植株养分的影响,认为施氮极显著增加了秋玉米的株高、穗位高、茎粗、全氮量和全磷量.宋朝玉等研究也认为,氮肥对增加株高、茎粗、穗长、行粒数、穗粒数、千粒重有显著的作用。

根系形态对氮的吸收显得尤为重要。

已有研究表明,增加氮的供应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可能表现为促进、抑制作用。

当氮素缺乏时,相对较多的光合产物被根系利用,形成较大的根系,以便吸收更多的氮素,在高氮供应条件下,根系的生长量降低,从而降低其对深层养分、水分利用的能力。

对氮利用效率具有显著差异的两份玉米自交系进行研究,比较它们在不同氮水平下根系形态的动态变化以及对氮的反应。

结果表明,在氮素胁迫下,苗期根系形态直接与氮效率相关,它对氮素的高效吸收具有重要作用。

陈范骏等研究表明,西玉3号在低氮条件下,在苗期即建立了强大的根系,有利于增强全生育期氮素的吸收,因而表现出高效特性;而高光效1号的情况相反,在高氮条件下具有强大的根系,全生育期大量地吸收氮素,因而表现出高产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