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夏玉米直播晚收超高产栽培技术

棉花 滴灌具 有少 量多次 的特点 , 棉花根 系又具 有趋 水
趋肥 的 特性 , 使滴 灌 棉 田的根 系分 布 比较浅 , 因此滴 灌 棉
花 主要依赖 浅层土壤 水分 , 系分布较浅 , 根 如管理不 慎 , 会
造成 其抗 旱性 、 倒 伏性 减弱 , 而 不利 于根 系吸 收土壤 抗 从 深层 的水 分 和养料 , 再加 上新 疆大 面积 推广 覆膜 棉 花 , 易 造成棉花 在生理后期蕾铃脱 落和植株早 衰现象的发生 。
难 以适 应 更 高产 的要 求 。 因此 , 实行 玉 米直 播 晚收 超高 产
栽 培技术势 在必行 。
注 : 整 齐 度 为 变 异 系 数 的倒 数
1 确 立 以 产 量 形 成 期 为 核 心 的 适 宜 生 态 环 境 . 2
不 同收 获期 对 超 试 1 百 粒 重 及 产 量 影 响 (0 7 号 20 )
表2
进 入9 中旬 以后 , 米 苞叶开 始变黄 , 月 籽粒 上部变 硬 ,
许 多 地 区的 农 民误认 为 达 到 玉米成 熟 , 续 开 始收 获 。 陆 实
黄 淮 海 地 区 , 、月 阴 雨 连绵 , 温 多雨 , 照 不足 , 78 高 光 9
月 秋高 气 爽 、 照 充足 , 度 适 宜 , 光 温 日夜 温 差 大 , 利 玉 米 有
9 8
安徽农学通报,A h i giS iB l2 1 ,6 1 ) n u r c. u1 0 01 (O A . .
棉花 根 系在较 小 面积 内分 布 , 棉花 主根 人 土浅 , 须根 分 布
根系产 生畸形根 , 根系功 能减弱 , 这些都易导 致棉 花早衰 。
34 滴 灌 盐碱 地 棉 田 易 出现 “ 雨 死 苗 ” 象 . 小 现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应用措施探讨

在一些地区,传统种植玉米的方法已经落后,跟不上我国整体玉米生产总量,从而拉低了我国粮食作物的经济水平,降低了玉米生产总效率。
要全面提高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加大推广宣传力度。
本文先对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进行探讨,结合实际情况从品种的选择到田间管理、合理种植等提高产量的种植技术手段展开讨论,从而落实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我国玉米发展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一、玉米高产栽培的重要性玉米这种产物,原产于美洲地区,属于谷物的一种,与高粱等作物相似,是外来农作物。
玉米是世界产量最高的谷物品种之一,也是世界人民重要的口粮。
玉米在十六世纪时就传入我国,在我国种植业上历史发展久远,从明朝开始就作为我国基本农作物,也是从古到今我国人民常吃的粗粮品种之一。
玉米耐旱耐寒,对生长环境不挑剔,适应能力也比较强,种植成本也比较低,所以也是我国农民常种农作物。
而且玉米的食用价值也比较高,富含维生素,像玉米叶玉米棒玉米杆也有着其他方面的用途。
而且玉米易丰收,不需要过多的打理,可以说是有土即可,所以在我国全国各地均有种植。
玉米除了作为餐桌上的主要食物以外,还对加工饲料养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作用,有利于各项产品的开发与利用。
除了加工玉米食物,还可以加工成畜牧业的饲料。
而且玉米所含的成分可以提取,作为工业原料,例如比较环保的乙醇汽油。
但是近两年,由于城市迅速发展崛起,农田被占用,农业田地逐渐变少,随之劳动力数量也在减少,导致种植玉米的农民数量不多,玉米的种植范围和产量也开始降低,给我国农业带来了减产的风险。
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1、品种的选择在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中,玉米选种是关键。
玉米品种直接会影响我国玉米的产量,品种不好的玉米品质产量也比较一般。
在挑选种子时,还要看每年玉米种植现状和目前我国的市场需求,哪种种类需要多,选择哪种。
选种的第一环节,就是选取的种子要考虑是否与当地环境气候相适应。
第二点是要尽量选择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的地区。
夏玉米规范化超高产栽培技术

夏玉米规范化超高产栽培技术玉米是一种高产作物,但由于我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至使当前玉米产量水平不高,为了提高全县夏玉米生产水平,本人根据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了夏玉米规范化超高产种植技术。
一、选择品种选择高产稳产、抗病抗倒、耐密植竖叶型玉米品种,如郑单958、洛单248、蠡玉35、中科11、东单14等。
二、抢时早播播期是影响夏玉米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早播比晚播高产,播期越早产量越高,根据我县气候特点以6月15日为界,每晚播一天减产1%,超过6月20日每晚播一天减产2%。
因此麦收后要抢时早播,做到收一块播一块,保证6月15日前播种结束。
三、宽窄行种植宽窄行种植既有利于田间管理;又能使田间通风透光好,有利于玉米个体生长发育健壮,提高抗逆性和抗倒性,并能有效提高玉米抗病性,有很好的增产效果,一般比等行种植增产5~10%,不增加一分钱的投资,改变一下种植方式每亩就可增收25~50kg玉米,并且产量越高增产效果越好。
具体宽窄行种植方法应依据小麦播种的行距来确定玉米行距,如果小麦行距16.7cm,就采用宽行83cm,窄行50cm的种植方式;如果小麦行距20cm,就采用宽行80cm,窄行60cm的种植方式;如果小麦行距是23cm,就采用宽行93cm,窄行47cm的种植方式。
要根据小麦行距具体把握。
四、合理密植种植密度不合理是影响我县玉米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群众不能按适宜的种植密度种植,该稀植的种的过稠,该密植的种的过稀,并且稀稠不匀,缺苗断垄严重,品种的特性得不到发挥,导致玉米产量不高。
在生产上一定要根据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来种植,要看准包装袋上的适宜密度介绍,然后根据自己地力和管理水平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
一般要按介绍密度范围偏小的数量种植,更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
因为密度越大对技术要求越严格。
根据生产实践,郑单958、浚单22、中科11、东单14等种植密度以每亩4000株为宜。
五、提高播种质量精心播种提高质量是实现玉米高产的重要一环。
鲁南夏直播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4鲁南夏直播玉米 高产栽培技术夏玉米大部分以麦后直播为主,其发育快,生育期短,只要加强田间管理,实行科学栽培即可高产。
一、品种选择鲁南地区积温较多,玉米品种的选择,可结合茬口需要、栽培技术需要等科学选择。
喜欢大棒的,推荐选择先玉1366和先玉048;喜欢中等棒、耐密品种的,建议选择抗倒、抗高温、抗多雨、抗虫、抗病、耐密等综合性状好的登海939。
二、选地整地玉米是碳四植物,喜大肥大水大积温,并且玉米生长期对二氧化碳的需要量也很大,田间密闭也会极大的影响产量。
玉米也是怕涝渍的作物,过酸、过黏和瘠薄的土壤都会使玉米生长不良。
因此,选地以排灌方便、便于管理、肥力中等以上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
整好地是保全苗的前提条件。
选地后进行深耕耙平,一般要做到旋耕两遍,耕作层深30厘米以上,以达到“地平、土细、墒足、肥高”的整地质量要求。
建议每亩施用农家肥2000公斤,26-5-9三元复合肥5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作为基肥,用玉米精播机种肥同播一次施入,注意种肥隔离,防止烧苗。
三、适时播种根据玉米的用途和土壤茬口合理安排适播期,粮用玉米和东部地区,由于近海宜尽量早播;枣庄、济宁等内陆地区和饲用玉米播期可以适当晚些。
冬小麦收获后夏直播时,鲁南的适宜播期为6月中旬。
但尽量不要收获小麦后立即播种,要把收获小麦后的麦茬地晾晒一周左右,以利于灰飞虱彻底飞走。
播种过早易感染玉米粗缩病,可根据品种不同合理选择适宜的播种密度。
建议采用大小行的播种方式,大行100厘米,小行60厘米,株距随品种不同25第5月 上半月刊而科学选择,播种深度4厘米。
播种前最好对种子进行二次包衣,包衣剂可以选用溴氰虫酰胺和噻虫嗪的复配制剂。
包衣后可以有效防治土壤中的二点尾叶蛾和灰飞虱等害虫,大大减少此类害虫危害,降低玉米精缩病的发病率。
包衣剂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的成膜性好的包衣剂,以免发生播种机下种阻塞问题,造成播种质量差,玉米出现缺苗断垄现象,影响后期产量。
国审玉米新品种mc4520夏播高产栽培技术

国审玉米新品种mc4520夏播高产栽培技术国审玉米新品种MC4520夏播高产栽培技术一、新品种介绍国审玉米新品种MC4520是一种夏播高产型玉米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玉米所选育而成。
该品种具有抗倒伏、抗逆性强、产量稳定等特点,适合我国南方地区的夏播生产。
MC4520的推广种植,对于提高我国夏播玉米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夏播玉米的特点和栽培技术夏播玉米是指在春季播种后,夏季成熟收获的玉米作物。
夏播玉米与春播玉米相比,具有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对温度要求较高等特点。
为了取得高产,夏播玉米的栽培技术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适宜的地块: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因此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块进行种植。
2. 适时播种:夏季播种的玉米需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时机,通常在春季播种后第一次雨后进行。
3. 种植密度和行距:根据MC4520的生长特点,合理确定种植密度和行距,保证每株玉米植株之间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4. 施肥管理:合理施肥是夏播玉米高产的关键。
在播种前充分施足底肥,配合追肥,保证玉米的养分需求。
5. 病虫害防治: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病虫害易于大面积爆发。
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保证玉米植株健康生长。
6. 管理栽培:在生长期间,及时除草、松土、中耕等管理措施,保证玉米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以上是夏播玉米的一般栽培技术,而MC4520作为新品种,可能有着与传统品种不同的种植特点和管理要求,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MC4520夏播高产栽培技术。
三、MC4520夏播高产栽培技术1. 选优地块:MC4520适宜在土层深厚、土质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 适时播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MC4520的适宜播种期为春季播种后第一次降雨后,以确保玉米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3. 合理密植:MC4520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每亩8-10万株,行距70-75厘米,株距20-25厘米,以保证每株玉米植株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淮北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析

淮北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析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保障我国夏玉米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淮北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探索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育种、栽培技术、土壤管理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淮北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问题。
一、育种方面的探析夏玉米的品种是高产的关键,所以品种的选择非常重要。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淮北地区适宜的夏玉米品种是玉米杂交种“长天一号”、“中天一号”和“晚熟两系杂交玉米”。
这些品种在淮北地区具有适应性较强、产量稳定、抗病虫性能好等优点,是淮北地区夏玉米生产的主力品种。
同时,为了适应淮北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我们还要积极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加强玉米栽培特色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在品种选优方面,我们需要依据玉米品种的抗逆性、产量、品质、适应性等因素来进行综合评估,选择适合淮北地区的优良品种。
二、栽培技术方面的探析夏玉米高产主要靠栽培技术,下面从播种期、密度、肥料、病虫害防治、灌溉等方面探讨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1. 播种期淮北地区夏季气温高、日照长,被延迟的种植期将影响夏玉米的花粉落粒,从而导致产量下降。
所以,选择适宜的播种期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淮北地区的玉米开花期最好在5~6月份,这一时期正好符合夏季的气温和日照条件。
因此,在淮北地区种植夏玉米的最佳时间是4月中旬到5月中旬。
2. 密度对于夏玉米的高产,密度是非常重要的。
夏玉米的穗粒数量和产量与密度有直接关系。
在淮北地区,一般种植密度为每亩2.5万-3.0万株,株行距50cm-60cm、行距60cm-70cm。
这样的密度适宜农民在耕种翻耕基础上,采用插秧机插秧栽培,以培育出更好、更多的玉米。
3. 肥料管理在淮北地区,夏玉米的肥料管理应以持续施肥为主,做到“合理施肥,协调施肥”。
夏玉米的营养需求高,尤其是对氮、钾的需求量很大,并且需要分期施肥。
在肥料配方上应加大无机肥的投入量,要确保对生长、发育阶段玉米能得到足够的营养,同时也可以在生长初期加入有机肥料。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夏播玉米主要是播种时又正值外界气温高、气候干燥、土壤水分蒸发快等不利于玉米出苗的情况,因此,夏播玉米要想获得高产,农民朋友就必须在夏播玉米的每一个环节都做足功夫,认真利用科学合理的播种、及田间管理技术来进行播种和田间管理,这样才可以获得高产量。
一、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新品种。
夏播玉米品种的选择也必须注意选择抗病能力强、抗倒伏强、具有适广性强等特点的良种。
同时在播种前要对玉米种子进行药浸或拌药,形成种子包衣,这样可以达到防治虫害、病害等特点,为未来玉米的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土地的平整及底肥的充足。
种植夏玉米时要将土地整平,把土块弄细碎,保证土壤良好的透气性及疏松。
夏播玉米的关键是要施足底肥,一般每亩用有机肥3500千克左右,同时把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锌3千克、硫酸钾15千克混合后施入土壤中,并在播种时与种子隔沟每亩施入10千克氮肥。
三、科学合理密植加后期追肥处理。
玉米要想获得高产,合理的种植密度是前提,夏播玉米要比春播密度稍大一点,一般控制在比春播玉米每亩高三分之一的密度,一亩留苗保证在6500苗左右为宜。
玉米生育期追肥以氮肥为主,每亩追施氮肥30-40千克,整个追肥分三次进行,分别在玉米五叶期、生长高度达到成人腰部时以及抽丝期,这样可以保证各个时期玉米营养供给的充足,保证高产。
四、病虫害防治。
夏播玉米要播深,科学防治病虫害。
由于夏天的高温天气,土壤中水分蒸发比较快,土壤表层容易缺水,因此播种育苗时应该播的比春玉米深,一般深度保持在6厘米以上为宜。
后期及时加强玉米螟、粘虫、穗蚜等的防治,减少病虫害造成减产的损失。
五、节水灌溉技术。
为确保足墒水分充足,每亩适宜水量20~25立方米。
土壤含水量低于13%时不能出苗;14%以上开始出苗;17%~19%出苗最快,出苗率最高;超过19%容易导致缺氧烂苗,缺苗断垄。
玉米苗期幼苗喜温,较耐干旱,怕涝,适当干旱有利于促根壮苗。
苗期浇水次数可掌握在1~2次,忌大水浸灌,土壤相对含水量60%左右比较适宜,灌水量每亩60立方米左右,遇涝排水。
夏玉米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夏玉米高产栽培关键技术1 选用优良玉米杂交种选用优质高纯度杂交种是高产的关键。
在品种选用上,应选用适应当地种植并且具有抗性强、耐密植、抗倒伏的大穗超高产品种。
2 抢时早播、足墒下种夏玉米只有争取利用有效积温,才能为高产创造条件。
因此,夏玉米播种越早,产量越高,增产潜力越大。
间套种应于收获前10~15d套作,间作区应抢茬免耕直播,播种应做到足墒下种,深浅一致,一播全苗。
出苗后松土灭茬保墒,为幼苗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3 合理密植,及时定苗丰产高产品种日前有两点共识,一种以增加密度取胜,种植紧凑竖叶型品种,密度60000—90000株/hm2不空棵,对品种要求结实性好、抗倒伏。
另一种为稀植大穗型品种,即45000—60000株/hm2,对品种要求为早熟抗逆丰产且结实性好的品种,株型为塔型。
留苗密度是构成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定苗一定要根据品种特点,宜密则密、宜稀则稀,稀植品种在留苗时不能心慈手软,以免造成密度大而致空棵率增加和果穗变小或管理赶不上而减产。
竖叶而耐密品种结实性好,无空棵则必须适当增加密度才能超高产。
实践表明,玉米s叶期为最佳定苗期。
播种要匀,间苗要适时。
4 优化配方,合理施肥,分次追肥施肥要根据土质、茬口进行合理施肥。
对于土质以两合土和沙土为主,土壤团粒结构沙性强,漏水漏肥,作物生育中后期易脱肥早衰的土地,在施肥中应合理增加施肥次数和数量,原则上应重视“三促”施肥策略。
定苗后,开沟深施一些农家肥和复合肥375~525kg/hm2,促壮苗早发,进入喇叭口期应重施追肥。
一般施碳氨450kg/hm2、磷酸二铵225kg/hm2、硫化钾或氯化钾150kg/hm2。
抽雄前重施穗肥,施尿素375~525kg/hm2或碳氨750kg/hm2,可明显促进幼雌穗的分化,争取穗大粒多,减少秃尖程度,增加结实。
缺锌地块应补施锌肥。
粘土地采用“前控、中促、后稳”施肥策略,旱地采用看天施肥和重磷钾的施肥策略。
5 化学调控叶面喷肥化学调节是作物高效低耗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摘要:玉米是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兼用的一种旱
田农作物,是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
在市场的推动下,玉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大力发展玉米生产对确保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在玉米种植方面,由于它的根系发达,所以,在种植生长过程中需水量较高,因而,土壤水分的多少对玉米的生理过程具有较大的影响,最近几年,由于水资源缺乏,导致农业生产严重下降,为了增加玉米的产能,各地都在增高玉米产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
下面就夏玉米的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做以简单分析。
关键词: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探讨正安县地处我国西南云贵高原,以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为主,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温度为16.14C;正安县境内是乌江水系,主要有芙蓉江、清溪河等大小河流
393 条,灌溉水资源丰富。
由于正安县属于喀斯特地貌,以低山、丘陵、盆坝地貌为主,农业种植地区比较有限。
然而,正安县良好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为了确保粮食成产,增加总产量,对于种植夏玉米而言,许多地区在提高玉米产量问题上有所成就,下面就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路线方面做以分享。
、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的提出
1.超高产栽培技术的提出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为了确保
粮食安全,增加粮食总产量,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提高粮食的单产量是非常可行的办法。
许多地区在提高玉米产量方面做了实验研究,获得了一些经验成果。
对于玉米的超高产能栽培技术,要树立七分种三分管的种植理念,玉米是一种粮食作物,不能靠外界的力量,只能
在种植的基础上进行土壤、水源的管理,促进玉米生长,增加玉米之间的密度,保持玉米棒的颗粒数量和颗粒的饱满程度,再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进行施肥,加强灌溉等技术的管理,从而达到玉米增收的目的。
2.实施超高产栽培技术路线
据分析,决定玉米产量因素的主要包括亩穗数、穗粒数、
千粒重三方面,经过实验对比分析,农作物的品种对千粒重因素有影响,在种植中选择玉米的品种非常重要,而亩穗数和穗粒数不受物品品种影响,它们之间是相互矛盾的,在确保穗粒数的情况下尽可能加大亩穗数,这样,才有利于实现超高产目标产量。
同时,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还要运用“宽窄行种植增加密度、化学调控防倒伏”的超高栽培技术。
首先,采用宽窄种植的高密度栽培技术。
对于平原地区,
地势平坦,适宜大面积种植,可以采用量化种植,比如:根
据实验种植结果,每公顷的预留苗为八十二万至八十七万株之间,既不能少于这个数字范围, 也不能多于这个数字范围在播种期间,严格采用宽窄行模式,即(60+40)cm 模式。
但对于正安县的地形地势而言,可采用灵活多变的种植模式,对于山地种植而言,可采用不规则图形交叉种植。
其次,采用化学调控技术。
由于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比较
高,因而高密度栽培带来的不良结果是:遇到刮风下雨天气, 玉米倒伏现象比较严重。
为了减轻这种现象的发生,在玉米生长到某一特定阶段可以喷施“玉黄金”或“矮吨”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实施化学控告,据研究实验数据表明,采用化学控高可使玉米株高降低31 cm ,穗位部分降低23cm,
玉米的茎粗增加0.4cm,第一、二、三节间分别缩短3.2cm、
3.3cm、
4.0cm,百粒重增加0.7〜1.1g,穗粒数增加10.9 24.6粒,单产量提高5%〜9%。
、夏玉米超高栽培技术模式的实施
1. 将“七分种”理念落实到位。
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
提出了“七分种三分管”的种植理念,在玉米种植中要严格落实到位,为超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在种植之前要选用优良品种,即成熟时间早,抗虫害、病害能力强的,株杆类型紧凑且耐密性好的品种,而且增产潜力比较大的优良品种。
比如:裕玉207、黔王737 等。
其次,要抢在最佳时机播种,因为农作物播种赶的就是时间,并且农作物播种宜早不宜迟,在玉米种植中,要抢时间播种,一般在6 月10
前播种时间最佳;还要抢时间灌水出苗;最后抢时间收获。
最后,在播种期间,要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60cm,窄行
40cm,平均行距为50公分。
播种期间最好带肥播种,这样
种子入土就有充足的肥料养分,有利于玉米生长发芽。
为了确保每公顷的玉米苗密度,在播种期间要足量播种,每公顷的种子不能少于
37.5kg,只有足量播种,才能确保数量密度,最终才能确保玉米的产量。
2.要严格落实“三分管”措施。
充分的种植是玉米增产
的基础,而勤劳的管理是玉米增产的保障。
按照时间的先后算,首先,要做好间苗、定苗工作。
在玉米出苗一周时间左右,种植人员要及时清除部分小苗、弱苗、病苗,以防影响壮苗,把空间留给壮苗,让壮苗良好的生长。
而定苗一般在玉米拔节前期(7月上旬,玉米5〜8叶期)进行,每株玉米之间相隔22公分左右为最佳。
其次,在玉米9〜11叶期,
采用化学控高技术,对每亩玉米喷射“玉黄金” ,可以降低玉米的高度,防止在暴风雨天气下发生倒伏现象。
第三,还要加强灌水措施。
由于有些地区土壤质量较差,气候干旱,土壤水分少,为了确保玉米在关键时期快速生长,种植人员应采用浇灌的方式让玉米生长。
对于正安县的来说,由于降雨量充沛,在灌溉方面可谓是农业种植方面的优势。
第四,采用化学除草、防治虫害。
由于玉米种植面积大,对于平原玉米种植来说,靠人工除草、防虫害,一方面耗费时间,浪费人力;另一方面,增加玉米种植成本,而且也会错过最佳时间,所以,应采用化学手段清除玉米生长过程中的不利因素。
3.应采用机械化作业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些高端技术不仅运用在科研方面,而且还运用在农业种植方面。
因此,要采用机械种植作用,在玉米灌溉、喷洒农药方面,可以采用飞机机械化作业。
同时,在玉米收获期间,采用机械化收割,可以将玉米一次性摘穗,并让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沃,还可以采用旋耕机进行犁地。
使土壤得到可持续利用,并为小麦播种争取时间,让农业生产形成良性循环。
、结语
总之,对于夏玉米的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的运用,首先
要严格落实“七分种三分管”的种植理念,在玉米苗生长期间,要做好玉米苗的管理工作,并且还要采用灌溉措施确保玉米苗健康生长,为了防止玉米苗的虫害现象发生,最好采用化学除草工作和防虫害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节省人力资源,提高农作物的种植效率,应采用先进的机械技术作业,如:飞机灌溉、飞机喷洒农药等,同时采用机械收割,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陈冬梅,夏玉兰,李真爱.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探讨[J].基层农技推广,2015 , 01: 176-177.
[2] 卢绍东,鲁广明,刘超,刘瑞洋,李燕.南阳市夏玉米
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J].现代农业科技,2015 , 03: 30-31.
[3]冯安荣,鱼福庆,邰艳利.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的探
索与实践――玉米高密化控加沼液栽培技术路线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