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运动学课件

合集下载

健身健美 ppt课件

健身健美 ppt课件
• 对练习时的重量,应根据个人的年龄,体力,健康水 平等来决定,以便安排训练计划的组数和次数,运动 量不可停滞不前。长期用一个重量练习,肌肉就得不 到新刺激,水平就不提高,甚至会下降,当然,也不 能急躁冒进,否则会引起不良反应。
健身健美需要注意的问题
8.动作要准确
在练习过程中始终要保持动作的准确性,使该部位的 肌肉集中用力。健美练习是局部肌肉集中用力完成多 次练习,只有保持该部位肌肉用力,才能有最佳的锻 炼效果。在注意局部肌肉用力的同时,还应注意其动 作节奏必须平稳,不能时快时慢。任何错误的动作, 都会影响锻炼的予期效果,甚至发生损伤。
• 原理:一是加深对肌肉的刺激,二是减少肌纤 维中的脂肪含量。
• 同类动作组合法:把发展同一群(块)肌肉的 相似动作,采用不同器械集中起来依次练习, 以加深该组(块)肌群的刺激。
健身健美基本训练方法
5、如何使肌肉线条鲜明,垒块突出?
• 减低重量续作法:
• 训练开始用较重的重量做到极限(8~10次), 紧接着由同伴减低重量后再做到极限(4~6次) ,后再将重量减小,再做到极限(4次左右), 如此连续做3组左右,使肌肉极度紧张得到最大 刺激。
• 初练者以隔天进行锻炼为宜。训练有素者一般每周安 排4~6次,每次应有主次之分。
• 一天当中,早、午、晚都可进行练习。早餐前可到室 外空气新鲜处练习,运动量不宜太大。下午锻炼较为 合适,可加大运动量,晚上可在饭后一个半小时后进 行,运动量也不宜太大。
• 每次锻炼时间可控制在1小时左右,随着训练水平的提 高可适当延长时间,但不宜超过2小时。
健身健美需要注意的问题
11、学会科学休息
休息是为了更高效的投入健美运动。健美运动训练的频 率,休息的次数,由练习者的体质情况、训练强度、肌肉质量 来决定。如果为了增大肌肉维度,盲目训练,往往导致事倍功 半的后果。原因是肌肉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和休息恢复,过度疲 劳,肌肉不仅不会增长,反而会缩小。

运动生理学肌肉力量素质的生理基础与训练PPT课件

运动生理学肌肉力量素质的生理基础与训练PPT课件
第23页/共36页
(五)有效运动负荷原则
• 概念:指要使肌肉力量获得稳定提高,应 保证有足够大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以 引起肌纤维明显的结构和生理生化改变。
•靶强度:在运动生理学中,将导致身体产生 运动痕迹和效果的最小运动强度。 •靶心率:靶强度时的心率
通常每次力量训练应有不少于三组接近或 达到肌肉疲劳的力量练习,才能使肌肉力量逐 渐提高。
第29页/共36页
• 返回
第30页/共36页
第31页/共36页
第32页/共36页
第33页/共36页
第34页/共36页
第35页/共36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6页/共36页
力量素质
视频
• 绝对肌力: 指肌肉做最大收缩时所能产生的张力,通常 用肌肉收缩时所能克服的最大阻力负荷来表示。
• 相对肌力(比肌力):
指肌肉单位生理横断面积(常以1cm2为单位)肌 • 肌纤肉爆维发做力:最大收缩时所能产生的肌张力。
• 肌肉耐力: 指肌肉在最短时间收缩时所能产生的最大张 力,通常用肌肉单位时间的做功量来表示。
• ③增加肌肉同步兴奋收缩的运动单位数量来提高肌肉 最大肌力。 >80%MVC活动时,同步兴奋↑
第9页/共36页
6.年龄与性别
• 20-30岁时达最大 • 青春发育期前:男肌力>女肌力(不显著) • 青春发育期后:男肌力>女肌力(显著) • 原因:①雄性激素 ②男子经常参加一些能发展力量和爆发力的体育活动
第22页/共36页
(四)负荷顺序原则
• 概念:指力量练习过程中应考虑前后练习动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 原则:先练大肌肉、后练小肌肉、前后相邻运动避免使用同一肌群。
机制:①大肌肉在训练时运动中枢的兴奋面广, 兴奋程度高,在提高自身力量的同时,由于兴奋 的扩散作用,练习过程对其他肌肉也有良性刺激 作用。②大肌肉相对不易疲劳,可延长练习时间, 而小肌肉练习容易疲劳,将影响大肌肉练习动作 的完成。

肌力训练技术ppt课件

肌力训练技术ppt课件
◆治疗师位置:立于患者身旁,一手托住患者的 肘关节,另一手托住患者的前臂。
◆方法:在训练的过程中治疗师根据患者肌力情 况决定给与助力大小,1级肌力时给予助力帮 助前屈肩关节,2~3级肌力时只帮助托起训 练侧上肢,不予前屈肩关节助力。
编辑版pppt
62
训练方法
肩前屈肌群:肌力4~5级: ◆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放在体侧,伸肘。 ◆治疗师位置:立于患侧,一手握住前臂远端,
闭链:远端闭合,接触墙面、地面或桌 面。肢体多关节协调活动。
编辑版pppt
11
编辑版pppt
12
Ⅰ型肌纤维与Ⅱ型肌纤维
Ⅰ型:红肌,慢肌,肌红蛋白含量较高,耐力 与慢肌纤维百分比呈正相关。小负荷训练时首 先参与工作。为了增强慢肌的代谢能力,必须 进行小强度的训练
Ⅱ型:白肌,快肌,收缩蛋白含量较高,肌肉 力量 与快肌百分比呈正相关。大负荷训练时, 快肌纤维参与工作。为了增进快肌的代谢能力, 必须进行大强度的训练
2
重点与难点
重点:肌力训练和耐力训练的常用方法 难点:肌力训练和耐力训练的注意事项
编辑版pppt
3
基本概念***
肌力 肌肉收缩时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 又称绝对肌力。
耐力 肌肉持续地维持一定强度的等长收
缩,或作多次一定强度的等张(速)收缩 的能力。(次数或时间)
编辑版pppt
4
肌肉收缩的形式***
◆方法:1级肌力时给予助力帮助外展肩关节, 2~3级肌力时只帮助托起训练侧上肢,不予 外展肩关节助力。
编辑版pppt
64
训练方法
肌力4~5级:
◆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放在体侧,屈肘90º, 前臂中立位。
◆治疗师位置:立于患侧,一手放在肱骨远端 外侧向内施加阻力,另一手握住前臂远端掌 侧,以保持稳定。

6运动学-肌肉

6运动学-肌肉

决定肌力的因素
▪ 绝对肌力(肌力比):单位肌肉横截面产 生的最大肌力。
▪ 决定绝对肌力的因素 ▪ (1)肌肉的生理横切面积: ▪ (2)神经元募集率: ▪ (3)肌肉的初长度: ▪ 决定耐力的因素
(1)肌肉的生理横切面积
▪ 肌肉的生理横切面积是指一块肌肉全部肌纤 维的横切面积的总和。
▪ 肌肉的生理横切面积决定了肌力的大小。 ▪ 肌肉的生理横切面大,肌力较大,但收缩幅
成的收缩总次数或所经历的时间来衡量。 ▪ 决定肌肉耐力的因素:
▪ 肌力 ▪ 运动强度 ▪ 运动时募集的肌纤维的类型
▪ 肌红蛋白储备 ▪ 能量代谢 ▪ 血液供应特点
决定耐力的因素
▪ 耐力的大小与肌力的大小呈明显的正相关,与运 动强度成反比。
▪ 高强度运动时募集极易疲劳的白肌纤维,故不能
持久进行。(白肌纤维含较多的肌原纤维,而肌 红蛋白和细胞色素较少,运动时收缩的速度快而
度较小,适合于力量性运动,如半腱肌、肱 肌、肩胛下肌; ▪ 肌肉生理横切面积较小,肌力较小,但收缩 幅度较大,适合于快速运动,如缝匠肌。
(2)神经元募集率
▪ 神经元募集率:指在同一块肌肉中肌纤维激活 的百分率,由反射性地或随意性地激活的运动 神经元数量决定。
▪ 大强度收缩时募集率高,肌力大。 ▪ 最大主观努力的收缩,也只能募集一定百分比
▪ 副动肌、固定肌、中和肌通常也称为协调 肌。
▪ 在不同情况下,同一块肌除可以是原动肌 外,也可以是协同肌、拮抗肌、或固定肌。
▪ 例如肱二头肌在屈肘时是原动肌;
▪ 但在屈肩时,它是协同肌;
▪ 在伸肘时它是拮抗肌,
▪ 在作屈腕握拳动作,需固定肘关节时,它 又是固定肌。

(四)肌肉的协作
身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会只由一块 肌肉来完成,需要由其他许多肌肉相互 协助才能完成。 这种协调而平稳地收缩与舒张,必须在 神经系统功能完好的情况下才能完成。

运动解剖学(肌肉)医学PPT课件

运动解剖学(肌肉)医学PPT课件

06
肌肉损伤与修复
常见肌肉损伤类型及原因
肌肉拉伤
由于过度拉伸或急剧收缩导致肌 肉或肌腱损伤,常见于运动过程
中。
肌肉挫伤
由钝性外力作用于肌肉导致的闭合 性损伤,常见于撞击、跌倒等情况。
肌肉撕裂
肌肉纤维部分或完全断裂,通常由 强烈外力引起,如运动中的猛烈撞 击。
肌肉损伤修复过程与机制
01
02
03
急性期
损伤后立即发生,包括止 血、炎症和肿胀等反应。
修复期
损伤后几天至几周内,主 要涉及再生和修复过程, 包括血管生成、纤维母细 胞增殖和胶原合成。
重塑期
损伤后数周至数月内,通 过改建和重塑使受损组织 恢复结构和功能。
运动在肌肉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促进血液循环
运动可以增加局部血液流量,有 助于清除坏死组织和炎症介质, 同时提供修复所需的营养和氧气。
04
平滑肌结构与功能
平滑肌细胞形态与分布
形态
长梭形,无横纹,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
分布
内脏器官壁内,如血管、胃肠道、支气管 等
特点
细胞间连接少,收缩时细胞长度缩短,宽 度增加
平滑肌收缩机制及调节
01 收缩机制
依赖于肌浆网内Ca2+的释放和 细胞外Ca2+的内流
02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 节
02 03
横桥摆动
横桥是一种能与肌动蛋白结合的蛋白质结构,具有ATP酶活性。在肌肉 收缩过程中,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并摆动,将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使肌 肉缩短。
肌肉舒张
当刺激停止时,钙离子被重新摄入到肌浆网中,肌钙蛋白与钙离子分离, 原肌球蛋白恢复原位,横桥与肌动蛋白分离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肌肉 舒张。

《简明运动生物力学》课件2-1肌肉

《简明运动生物力学》课件2-1肌肉

人体材料力学基础•【学习目标】•1.理解肌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知道骨骼肌的三元素模型。

•2.掌握肌肉张力与长度、速度、功率、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

•3.理解骨骼的受力形式,并能熟练地应用于实践。

•4.掌握骨疲劳的力学性能。

•5.了解关节软骨的力学性能;关节静力学、动力学分析方法。

第一节肌肉的生物力学基础•肌肉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收缩或伸长,牵引骨骼产生运动,功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一、肌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肌纤维肌肉的微观结构二、骨骼肌的力学模型•目前人体普遍接受的是1950年Hill(希尔)提出的肌肉三元素模型。

•收缩元:代表肌小节中可以相对滑动的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微丝。

兴奋时可产生主动张力,其张力大小与它们之间的横桥数目有关,松驰状态下张力为零,但长度可自由伸缩。

•并联弹性元:由肌束膜、肌纤维膜等结缔组织组成。

表示的是静息状态下的肌肉力学性质,当被牵拉时产生的弹力,为非线性粘弹性体,被牵拉时产生弹力,称为被动张力。

•串联弹性元:代表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微丝、横桥、Z线及结缔组织的固有弹性,设它为完全弹性体。

肌肉的三元素模型骨骼肌模型的混合三、骨骼肌的力学基础•(一)肌肉作用的一些基本术语•1.向心作用(concentric action)•2.等长作用(isometric action)•3.离心作用(eccentric action)• 1.肌肉张力--长度• 2.肌肉张力--速度• 3.肌肉功率(爆发力)--速度• 4.持续时间-应力• 5.肌力速度变化梯度(二)肌肉张力--长度的关系•1.肌纤维的力--长度关系肌肉收缩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参与收缩的横桥数目,而收缩成分长度的变化影响着收缩时起作用的横桥数目。

最大张力时的长度为肌肉的适宜初长度,约为肌肉平衡长度(肌肉零负荷时的长度)的125%,此时粗丝和细丝处于最理想的重叠状态,起作用的横桥收缩数目达到最大,些时肌肉收缩能产生最大的张力。

肌肉ppt课件小学

肌肉ppt课件小学

肌肉如腹肌和背肌,它们为身体提供了稳定的支撑。
02 03
坐姿
坐姿时,需要臀部和背部肌肉协同工作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同时 ,腹部肌肉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它们帮助维持身体的姿势和呼吸的稳定 。
平衡训练
通过进行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闭眼站立等,可以锻炼身体的肌肉协 调性和平衡能力,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塑造良好体态
通过锻炼特定部位的肌肉,可 以塑造健美的体型,增强自信 心。
促进新陈代谢
肌肉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之 一,通过肌肉锻炼可以加速新 陈代谢,燃烧脂肪,有助于控 制体重。
缓解压力
肌肉锻炼能够释放身体内的压 力和紧张情绪,有助于提高心
理健康。
如何进行肌肉锻炼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
根据个人喜好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 己的运动项目,如举重、俯卧撑、仰 卧起坐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制定合理的计划
制定明确的锻炼计划,包括运动强度 、频率和时间等,并坚持执行。
逐渐增加强度
在锻炼过程中逐渐增加运动强度,以 刺激肌肉生长和发展。
注意姿势和呼吸
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式能够减少受伤 风险,提高锻炼效果。
肌肉锻炼的注意事项
热身和拉伸
在开始锻炼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和拉伸, 以预防肌肉拉伤和受伤。
肌肉ppt课件小学
目录
• 肌肉简介 • 肌肉系统 • 肌肉锻炼与健康 • 肌肉疾病与预防 • 肌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01
肌肉简介
什么是肌肉
肌肉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负 责身体的运动和各种生理功能。
肌肉由纤维状蛋白质构成,具有 收缩和舒张的功能,使身体能够
进行各种动作。
人体内有三种类型的肌肉:骨骼 肌、平滑肌和心肌。

运动生理学课件《第一章: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

运动生理学课件《第一章: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
面积保证:长5—6米+皱褶+绒毛+微绒毛→200m2; 设备保证:酶多+转运工具+运输途径; 时间保证:停留时间长,约3~8h; 动力保证:绒毛伸缩具有唧筒样作用。
糖代谢—糖是机体最主要,来源最经济,供能又快速的能源物质
糖在体内的存在方式: 一种是以糖原的形式存在于组织细胞浆内,主要有肝细胞中的肝糖原和肌细胞中的肌糖元;另一种是以葡萄糖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称血糖。 人体的糖以血糖、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形式存在,并以血糖为中心,使之处于一种动态平衡。葡萄糖是人体内糖类的运输形式,而糖原是糖类的贮存形式
(一)ATP的分解——放能
ATP酶 ATP ADP+Pi+能 肌肉收缩就是利用肌细胞内ATP分解释放出的能量供肌肉收缩克服阻力来做功,以实现化学能向机械能的转化.
ATP在细胞内的含量一是有限,二是稳定,呈动态平衡之势。 ATP必须是边分解、边合成,以保证生命活动的延续性(如果以最大功率输出仅能维持2秒左右)即: ADP+Pi+能 ATP ATP在细胞内的再合成实际上是ADP与Pi再连接,是一个磷酸化的吸能过程。被吸收的能量只能利用食物中的糖、脂肪、蛋白质,在细胞内的中间代谢过程中从无氧或有氧的分解方式中获得。参与无氧分解的只有糖(在胞浆中进行);而有氧分解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其主要功能是把三大营养物质氧化分解脱下的氢(H)传递给氧(O2)而化合成水(H2O),并生成ATP。此过程是逐步氧化、逐步释放能量的过程,使ADP磷酸化成ATP的。故又称氧化磷酸化。
01
添加标题
02
添加标题
体脂的积聚是由于摄入食量高于人体所需的能量。只有设法保持摄入量与消耗量两者间的平衡,才能保持人体的正常体重。 近年的研究认为,采取单纯运动或单纯节食的方式减肥效果均不如采取运动与节食相结合的方式。 提倡采用动力型、大肌肉群参与的有氧运动,如步行、跑步、游泳、骑自行车、"迪斯科"舞蹈等运动。 由于水中运动可以减轻关节的负担(水有浮力),体热容易散发,水的静水压力可使中心血容量增加,通过水中运动减肥为近年来提倡的减肥方式。水中运动已发展到在水中行走、跑步、跳跃、踢水、水中球类游戏等多种运动。研究表明,水中运动时人的中心血容量可增高700ml,中心静脉压增加12~18mmHg,心输出量及每搏量增加25%或更多,并可改善左心室功能,改善有氧运动能力。 总之,运动不仅可以增加机体的能量消耗,达到减肥的目的,还有助于增强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机能能力,提高肌肉的代谢能力,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9
(1)肌力
肌肉运动学
肌力,又称最大力量是肌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以肌最大兴奋时所能负荷的重量来表示。
肌力体现肌主动收缩或对抗阻力的能力,反映肌最 大收缩水平。
知识链结:临床肌力的检查和记录
2 0
影响肌力的因素
肌肉运动学
1.肌生理横断面:肌力与之成正比 2.肌的初长度:适宜的长度决定肌的肌力 3.肌的募集:运动单位数量越大,肌力越大 4.肌纤维走向与肌腱长轴的关系 5.杠杆效率
肌膜
肌腱 韧带
肌外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肌束膜 肌内膜
1 2
2.肌的类型及特性
肌肉运动学
(1)根据肌的组织化学和功能特性分类
红肌纤维 (慢肌)
白肌纤维 (快肌)
(2)根据肌活检、肌的收缩特点及生化特性
慢缩纤维 (I型肌纤维)SO
快缩纤维
快速氧化-糖原分解型
快速-糖原分解型
1 3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项目
力量性运动项目(快缩纤维) 举重 篮球 足球 曲棍球
3 2
(三)肌肉训练的结构基础肌肉运动学
1. 肌肉训练的结构基础
功能蛋白合成、糖酵解增强 毛细血管、线粒体增多。 反应时缩短、弹性增加、力量与耐力增加。 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恢复时间缩短。
3 3
2. 肌的应力-应变特性
肌肉运动学
首先,动态的应力-应变关系能影响被激
活的运动单位的力、速度和时间特征。
肌肉运动学
1
肌肉运动学
第二章 骨骼肌肉系统运动学
第二节 肌肉运动学
马萍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
2
肌肉运动学
内容
肌肉的运 动学基础
肌肉的运 动适应性
3
肌肉运动学
一、肌肉的运动学基础
一 肌肉的组成、类型及特性 二 肌肉的功能及功能状态指标
三 肌肉训练的结构基础
4
平滑肌
肌肉 心肌
骨骼肌
肌的共性 兴奋性 收缩性 伸展性 弹性
2 5
肌张力异常
肌张力增强 肌痉挛 肌强直 肌张力减退 软瘫
知识链结: 临床肌张力异常
2 6
肌肉运动学
3. 肌肉的协同作用
肌肉运动学
肌的协同作用: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单一肌独立完成的,需 要一组肌群的协作才能实现。
肌的分类:(依据功能作用) 原动肌(agonist)
副动肌、主动肌 拮抗肌(antagonist) 固定肌(fixator) 中和肌(neutralizator)
2 7
肌肉运动学
2 8
多关节肌
多关节肌“主动不足” 多关节肌“被动不足”
肌肉运动学
2 9
4. 肌在平衡与协调中的作用
肌肉运动学
3 0
肌肉运动学
(1)肌肉对脊柱稳定及其功能的影响
骨关节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 椎体和关节突的形状限制着脊
柱的活动范围,椎间盘连接椎体 可避免彼此过度滑移。 肌肉对脊柱的作用
等长运动 等张运动 向心运动 离心运动
1 7
肌肉运动学
(二)肌肉的功能及功能状态指标
1. 肌的功能
运动 支撑 维持姿势 保护身体 产热
1 8
2.肌功能状态指标
肌肉运动学
运动单位
概念:肌收缩必须有完好的神经支配,一个前角细胞, 它的轴突和轴突分支,以及它们所支配的肌纤维群, 合起来称为运动单位。
具有保持脊柱稳定和协同脊柱 运动的双重作用,并发挥主动调 节功能,这是调节脊柱平衡的关 键要素。
3 1
(2)肌肉的协同作用
肌肉运动学
姿势协同动作通过下肢和躯干肌以固定的组合、固定 的时间顺序和强度进行收缩的运动模式从而达到保护 站立平衡的目的。
姿势协同动作的运动模式 踝关节协同动作模式 髋关节协同动作模式 跨步动作模式
耐力性运动项目(慢缩纤维) 中、长跑 游泳
1 4
肌肉运动学
运动单位肌纤维结构特点
肌肉运动学
排列形式 平行 串联 交错组合
作用结果 力叠加 位移叠加 力和位移的变化
1 5
3.肌的运动形式
两种基本运动形式 静力性运动 动力性运动
肌肉运动学
1 6
肌肉运动学
有关不同运动形式的概念与特点
2 3
(3)肌耐力
肌肉运动学
又称力量耐力,是指肌在一定负荷条件下保持收缩 或持续重复收缩的能力,反映肌持续工作的能力,
体现肌对抗疲劳的水平。
2 4
(4)肌张力
肌肉运动学
肌张力是肌在安静时所保持的紧张度。肌张力与脊 髓牵张反射有关,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
肌张力常通过被动运动感知处于放松状态的肌的阻 力程度进行评测。
细肌丝 肌动蛋白:表面有
与横桥结合的位点,静息时被原 肌球蛋白掩盖;
原肌球蛋白:静息时掩盖横 桥结合位点;
肌 钙蛋 白 :与 Ca2+ 结 合 变构 后,使原肌球蛋白位移,暴露出结 合位点。
1 1
肌肉运动学
肌周围的结缔组织 肌肉运动学
肌周围的结缔组织具有保证肌舒缩活动、 传递肌力和协调肌运动的功能作用。 主要包括
其次,施加于组织的作用力可能会成为
引起损伤的因素。
3 4
3. 牵拉-缩短周期
肌肉运动学
基本概念
牵拉-缩短周期是人行走、奔跑等周期性运动中的 肌运动形式,即肌先做离心运动,紧接着做向心运 动,离心和向心运动的结合构成肌功能的一个自然 类型。
3 5
肌肉运动学
3 6
肌肉运动学
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肌在缩短(向心运动) 前先主动伸长(离心运动),可增加弹性势能, 使肌做功增加,这是牵拉-缩短周期中力量和 爆发力弹性势能增强的机制。
2 1
(2)快速力量
肌肉运动学
概念 快速力量是肌或肌群在一定速度下所能产生的最大
力量的能力。
快速力量组成 起动力量 爆发力量(通常称爆发力) 制动力量
2 2
爆发力
肌肉运动学
爆发力是指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肌力量的能力。 公式是:爆发力=力量/时间
决定因素 肌力量——基础 肌收缩速度——关键。
5
肌肉运动学
(一)肌肉的组成、类型及特肌性肉运动学
1.肌肉的组成
肌束

肌纤维(肌细胞)

肌原纤维

肌小节

肌丝 粗肌丝:
6
细肌丝:
肌肉运动学
7
肌肉运动学
8
肌肉运动学
9
肌小节: 是肌细胞收 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单位。
肌肉运动学
1 0
肌原纤维:
粗肌丝 由肌球(肌凝蛋白)
组成,其头部有一膨大部——横 桥;
3 7
肌肉运动学
牵拉-缩短周期运动的机械效率
肌的运动形式不同,机械效率也不同。 不同的负荷条件,产生不同的机械效率。向心运动
的机械效率,随着缩短速度的增加而减小; 在离心运动中,机械功增加时,机械效率都有所增 加。
3 8
肌肉运动学
二、肌肉的运动适应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