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品市场走势

合集下载

国际大宗商品贸易趋势的文章标题

国际大宗商品贸易趋势的文章标题

国际大宗商品贸易趋势的文章标题国际大宗商品贸易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深入,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也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当前国际大宗商品贸易的趋势,包括大宗商品市场的特点、主要贸易品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大宗商品市场的特点大宗商品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价格波动大:大宗商品的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供需关系、政治局势、天气等。

因此,价格波动较大,投资风险也相应增加。

2.全球化程度高:大宗商品市场是一个全球性市场,各国参与度较高。

不同国家之间的生产、消费和贸易都会对市场供需产生影响。

3.投机与实物交割并存:大宗商品市场既有投机性交易,也有实物交割的贸易,交易方式多样,包括期货、现货和衍生品等。

4.资源不可再生:大多数大宗商品是自然资源,例如石油、黄金和煤炭等,其资源有限且不可再生,因此供给面临一定的压力。

第二部分:主要贸易品种国际大宗商品贸易涉及众多品种,下面列举几个主要的贸易品种:1.石油:作为全球能源需求的主要来源,石油是最重要的大宗商品之一。

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和美国是世界上三大石油生产国。

2.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和货币储备的代表,黄金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是黄金的三大生产国。

3.铁矿石:铁矿石是钢铁生产的主要原料,其价格波动对全球钢铁行业具有重要影响。

巴西、澳大利亚和中国是铁矿石的三大生产国。

4.大豆:作为重要的农产品,大豆的国际贸易量很大。

美国、巴西和阿根廷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和出口国。

第三部分:未来发展趋势国际大宗商品贸易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1.全球经济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大宗商品需求也会相应增加。

不过,各国经济增长速度差异较大,因此贸易格局可能出现变化。

2.能源转型: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各国逐渐转向可再生能源,这对传统能源大宗商品如石油和煤炭的需求可能带来一定冲击。

前三季度国际市场商品价格走势回顾及后期走势预测

前三季度国际市场商品价格走势回顾及后期走势预测

美 国小 麦期货价格达到 29美元 / 。9 元 。从前三季度平均水平来看 , I布 价 格在 2 . 6 吨 wT 、 4 5美分 / , 5月 1 磅 比 1日的今
月份, 麦期货 平均价 格 20美元 / , 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平均均为 7 .美元 。 小 6 吨 78 比上个月上涨 2 %。 . 8 年 最 低上 涨 了 7 %, 6 而在 今年 1月份 价 格维持在历 史性高位 2 .美分 / 。 94 磅
RU达到阶段性高 从不同类别商 品来看 , 尽管 3季度农 货价格分别 升至 9 . 42美分 / 、93 磅 8. 7美 5月底国际钢市指数 C
0 .。9月底 , 国际钢市指数 C RU为 产品涨势迅猛 , 但总体看 , 生产资料价格走 分 / 的 19 以来高位 , 别比 7月 磅 9 5年 分 点 248
格出现大幅 上扬 , 后有所 回落 , 9 到每桶 7 美元 , 此 但 月 5 此后基本在 7 美元区间 5
又突破上升。8月 5日, 美国芝加哥交 易 波动 。总体来看 , 前三季度油价仍延续去 所软红冬麦期货 、 美国硬麦现货价格 分别 年 1 0月以来 的高位 震 荡局面 。9月, 纽
格上涨 8 %, . 同比上涨 1. 生产资料价 分 /磅 、66 美 分 / , 上 个 月上 涨 6 7 %; 8 8 .6 磅 比 格比去年 1 2月上涨 1%, 7 同比上涨 2%。 3
( ) 五 黄金价格持 续缓慢 上行,
在 避险需求和 实体 需求双增长的影 响下 , 前三季度 , 国际市场黄 金价格持续
( ) 一 小麦、 大豆价格先稳后升,
( ) 三 原油价格 区间震 荡
史高点走 势, 继续创造新高 。8月 1 2日,

2021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形势分析与2022年展望

2021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形势分析与2022年展望

2021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形势分析与2022年展望2021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形势分析与2022年展望引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是全球经济活动的晴雨表,对各国经济发展、贸易平衡以及全球通胀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不断演进和供需关系的变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表现出了很大的波动。

在过去的一年里,由于疫情影响、地缘政治局势以及一些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经历了较大的变动。

本文将对2021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形势进行分析,并对2022年展望做出预测。

一、2021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顾1.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2021年,全球能源市场面临了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原油、天然气等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

一方面,全球经济的复苏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非OPEC产油国的减产措施推动了油价的上涨;另一方面,全球能源需求增长放缓、新能源竞争激烈以及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等因素则对油价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由于供需关系及市场预期的不断变化,原油价格在2021年经历了多次大幅波动。

2.金属类大宗商品价格上涨2021年,全球金属市场逆势上涨,包括铜、铁矿石、铝等金属类大宗商品价格都取得了上涨。

其中,铜价受到全球经济复苏、电动车产业需求增长以及国际矿产供应链紧张等因素的推动,持续上涨。

铁矿石价格则在全球供应减少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复苏的背景下,创下历史新高。

铝价受到中国去产能和环保政策的影响,市场供应下降导致价格上涨。

3.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2021年,全球农产品市场面临了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疫情、国际贸易紧张等等。

这些因素导致了部分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

例如,玉米、大豆等农产品价格在2021年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受到天气影响、需求变化以及供应链紧张等因素的影响。

二、2022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展望1.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或将持续波动2022年,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可能继续面临不确定因素,导致价格波动。

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展望

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展望

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
数字经济成为全球 经济增长的重要引 擎,推动产业数字 化转型。
人工智能技术不断 创新,应用领域不 断拓展,提升生产 效率和生活品质。
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 术发展迅速,为金融 、物流等行业带来新 的机遇和挑战。
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 保护成为数字经济发 展中的重要问题,需 要加强法律法规和技 术保障。
经济增长预测
全球经济增长预期: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将恢复增长,增长率将达到3%左右。 美国经济增长预期:预计2024年美国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增长率在2.5%左右。
中国经济增长预期: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发展,增长率在5%左右。
欧洲经济增长预期:预计2024年欧洲经济将逐步复苏,增长率在1.5%左右。
新材料与新能源技术
新材料技术:具有高性能、多功能和智能 化等特点,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信息 等领域广泛应用。
新能源技术: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 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新能源 汽车、智能电网等技术,有助于推动能 源结构转型和减缓气候变化。
发展前景: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 不断进步,新材料与新能源技术将迎来更 广阔的发展空间。
主要经济体表现
美国经济:持续复苏,但面临 高通胀和政策收紧压力
欧元区经济:复苏势头强劲, 但受制于能源短缺和债务问题
日本经济:温和复苏,政策空 间有限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但需关 注结构性问题
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国际合作与协调在应对全球 性挑战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中扮演 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通货膨胀与物价水平
2024年经济预期: 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物价水平:上涨趋 势明显
影响因素:货币供 应、生产成本、供 需关系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趋势及影响机制分析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趋势及影响机制分析

国际⼤宗商品价格变化趋势及影响机制分析国际⼤宗商品价格变化趋势及影响机制分析————————————————————————————————作者:————————————————————————————————⽇期:国际⼤宗商品价格变化趋势及影响机制分析-国际贸易国际⼤宗商品价格变化趋势及影响机制分析■张耀⼀南阳师范学院⼤宗商品是指进⼊流通领域,⽤于⼯农业⽣产、消费使⽤的⼤批量买卖物质商品。

可分为三类:基础原材料,农副产品和能源商品。

其中具有表代性的有橡胶、⾷糖、⼤⾖、⽟⽶、钢铁、矿产品、有⾊⾦属、⽯油等。

近年来,我国⼤宗商品进出⼝量持续上升,加上⼯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加快,导致对⼤宗商品的需求逐渐增长。

与此同时,国际⼤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运⾏的投资机制影响越来越显著。

另外,国内物价⽔平受国际⼤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临通货膨胀困难等问题。

因此,研究⼤宗商品价格变化,妥善应对价格波动,对稳定物价、保证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和降低宏观经济运⾏风险,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宗商品价格变化趋势分析(⼀)有⾊⾦属类商品价格呈现上涨趋势据⼤宗商品⽹数据显⽰,2016年2⽉⼤宗商品价格触底后开始回升,3⽉升幅较⼤。

由于欧洲央⾏全⾯降息以及国际油价⾛⾼,我国需求有所增加,推动国际有⾊⾦属价格上升。

3⽉,伦敦⾦属交易所,有⾊⾦属价格指数⽐上⽉上涨5. 61%。

其中,伦敦铝、铜期货价格,分别为每吨1540美元和4945美元,上涨1.0%和7.7%。

国际钢材价格指数平均⽐上⽉上升1. 67%,铁矿⽯进⼝价平均为每吨55.8美元,⽐上⽉⼤幅上涨21. 6%。

贵⾦属⽅⾯,2⽉纽约黄⾦期货价格环⽐上涨9. 9%。

3⽉纽约黄⾦期货价格最⾼涨⾄每盎司1272美元,⽐2⽉上涨3. 5%。

⽬前,全球⾦属基本维持在供⼤于求的格局,新兴经济体对钢材和有⾊⾦属的需求强劲,如矿⽯、铝、铜、铁价格在较长时间内将维持强势局⾯。

(⼆)部分农产品价格⼩幅回升当前全球粮⾷价格处于近⼏年的低位,2015年度产量有所下降,产需关系总体平衡、部分品种库存⾼企,预计粮⾷价格继续低位徘徊,但下降空间不⼤。

国际商品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际商品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截 至 20 0 2年 7月 , 上 年 1 较 2月 回 3 . % ,通 用 塑料 价 升 4 6 ,棉 45 .% 其 二 , 些 产 品 的产 量 或供 应 一 升 1% 。 1 纱 、布 价 格 也 分 别 上 升 5 8 和 趋 减 。 据 报 道 , 于 受 干 旱 影 响 , .% 如 由
格 升幅 尤 大 , 同期 上 升 3 . % , 76 其 来 , 要 有 : 主
乳 产 量 , 世Leabharlann 界 天然 橡 胶 的 供 应 持 使
次 为农 产 品原 料 类 商 品 , 格 上 升 价
其一 , 市场 需求有较明显的恢 续 呈 紧 , 格 一 度 升 达 其 5年 来 的 价 2 . % , 色 金 属 类 商 品价 格也 升 复 和 回 增 。 2 0 08 有 0 2年 以 来 世 界 经 济 新 高 。 由于 科 特 迪 瓦 可 可产 量 仍 低 5 。 分别就各主要商品来看 , % 如 则 有 所恢 复和 好 转 ,特别 是美 国经 以 及 印 尼 遭致 水 灾 , 继上 年 度 货 源 以 天 然 橡 胶 和 可 可 价 格 升 幅 尤 烈 , 济 继 上 年 出 现 衰 退 后 ,2 0 0 2年 以 短 缺 2 . 4 7万 吨 后 ,本 年 度 世 界 可
… … 跏 。
维普资讯
权 威 人 士 谈
Q ●RT W S
泰 继 0 2年 下 降 1 后 ,0 3年 % 20 可 市 场 还 将 面 临 1 吨 的货 源 不 澳 大利 亚 、 国 和 欧 盟 等 也 都 各报 计 , 2 0 1万 足 , 起 价 格 一 度 也 曾 升 达 其 4年 食 糖增 产 。 外 , 些 商 品 如 铅 等 , 美 元 的 有 效 汇 率 将 下 降 3 6 ( 引 此 一 . % 其 也 0 2年 3月 以 来 来 的最高价 位 。继 20 0 2年 1月 1 则 需 求低 迷 , 是 造 成 价 格 有 所 下 中 大 部 分 是 反 映 2 0 日 起 欧 佩 克 国 家 决 定 将 其 原 油 日 跌 的一 个 重 要 原 因 。 由于 受暖 冬 汇 率 的 下 降 ) 04年 将 再 有 下 如 ,2 0 产 量 减 少 10万 桶 后 , 5 3月 1 5日和 影 响 使 汽 车 铅 酸 蓄 电 池 的 损 坏 率 降 , 降幅 将 降 为 0 5 。 但 .%

2019年一到三季度 国际商品价格走势

2019年一到三季度  国际商品价格走势

附件三国际商品市场走势2019年以来,世界经济呈现放缓态势,贸易摩擦范围扩大,局部紧张形势加剧,国际市场需求疲弱,多数商品价格震荡下行。

展望2019年四季度及2020年,世界经济下行风险仍然较大,大宗商品市场有效需求难以提振,价格承压情况难以短期改善。

一、2019年以来国际商品市场表现2019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持续疲软,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普遍减速。

在此背景下,国际大宗商品需求不振,在原油价格的拉动下,商品市场价格走向先扬后抑。

世界银行初级产品价格分类指数显示,2019年一季度,能源类商品价格指数比上年末大幅上涨10.1%,非能源类和贵金属类商品价格指数分别增长2.0%和4.0%。

二季度,能源价格指数下跌8.6%,非能源类和贵金属类商品价格指数分别增长0.2%和3.4%。

三季度,能源价格指数小幅增长0.8%,非能源价格指数下跌3.4%,贵金属价格强势上涨12.6%。

9月末,CRB指数和标普高盛综合商品指数与2019年初相比分别上涨2.4%和3.7%,但较2018年同期分别下降10.9%和15.0%。

图1 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世界银行初级产品价格指数,美元计价,2010=100)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大宗商品月度指数,2019年10月分商品类别看,能源方面,原油价格由于年初俄罗斯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国家为代表的“减产联盟”超预期执行减产协议,价格触底反弹,但低迷的需求难以支撑价格,原油价格在4月到达峰值后持续下滑。

9月末,布伦特原油和纽约轻质原油价格与上年末相比均有显著回升,分别上涨22.5%和19.3%。

由于市场需求低迷,煤炭和天然气价格持续下滑,纽约天然气继上年显著上涨后深度下挫29.4%,澳洲炼焦煤价格比上年末下跌23.5%。

金属价格出现分化。

在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下,贵金属价格一路飙涨,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和白银的价格与上年末相比分别上涨14.5%和10.3%。

有色金属普遍延续去年的颓势普遍继续下跌,但受到不锈钢行业和电动汽车行业的驱动,镍价强势上涨,与上年末相比涨幅达65.8%。

国际市场的价格体制以及影响

国际市场的价格体制以及影响

国际市场的价格体制以及影响
国际市场的价格体制通常由供求关系决定,即市场上买卖双方的数量和价格决定了市场的价格。

例如,当国际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供应量不足,而需求量很大时,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

相反,当供应过剩,需求不足时,商品的价格就会下跌。

国际市场的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市场价格的主要决定因素。

当供应量增加或需求量减少时,商品价格下降;而当供应量减少或需求量增加时,商品价格上涨。

2. 生产成本:商品的生产成本对价格起着重要影响。

生产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等。

当生产成本增加时,商品价格可能会上涨;相反,当生产成本降低时,商品价格可能会下降。

3. 外汇汇率:国际市场的价格还受到汇率的影响。

当一国货币贬值时,该国出口商品的价格通常会下降,而进口商品的价格会上涨。

相反,当一国货币升值时,出口商品价格会上涨,进口商品价格会下降。

4. 政府政策:国际市场的价格还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

政府征收关税、禁止或限制进口等政策都会影响商品的价格。

总的来说,国际市场的价格体制是由供求关系、生产成本、汇率和政府政策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商品的价格走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商品市场走势————————————————————————————————作者:————————————————————————————————日期:国际商品市场走势一、2009年以来国际商品市场表现2009年以来,世界经济逐渐止跌企稳,国际商品市场需求回暖。

以油价为风向标的国际初级商品价格在一季度稳定后,自二季度开始迅速反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编制的以美元计价的初级商品价格指数显示,2009年9月底的国际市场初级商品价格综合指数比上年末上涨28.0%,各大类商品价格指数均有10%以上的涨幅,其中食品饮料类上涨11.2%,工业用农业原材料上涨14.3%,金属上涨30.4%,能源上涨35.6%,但仍大幅低于金融危机爆发前的高位。

另有少数产品的价格接近甚至恢复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其中黄金价格已突破每盎司1000美元,创历史新高。

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呈现涨势,反映了市场对世界经济特别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复苏及增长潜力的良好预期。

一年来,为刺激经济增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加快了基础设施和重大投资项目建设,保持了远好于发达国家的产出和贸易增长,成为拉动世界经济走出急剧下滑、恢复市场景气的重要力量。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对初级产品的需求增长更快,尽管经济规模在全球总量中尚不足1/3,但对石油、金属等资源商品的需求占世界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

此外,各国大幅降低利率水平和实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加上美元等货币汇率大幅贬值,也助推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表1 新兴市场对资源商品的需求增长更快市场份额(%)2002-2008年平均增长率(%)新兴市场全球1993年2002年2008年石油24.8 10.8 43.1 45.8 51.8铝88.8 48.4 32.4 42.8 59.2铜53.0 21.4 35.2 49.3 61.7小麦7.7 7.8 76.9 70.5 70.7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世界经济展望》,2009年10月。

二、近期影响国际商品市场变化的因素当前,国际商品市场仍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

世界经济复苏的程度和速度、各主要经济体刺激政策退出的时机、节奏和力度等,将对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商品市场的变化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美元走势、主要商品的供需状况也将影响到市场价格的波动。

总体看,2009年后几个月至2010年,国际商品价格将在目前水平上继续上行,但涨幅相对有限,且短期会有较大波动。

今后一段时间,影响国际商品市场变化的主要因素有:1.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

未来商品价格进一步上升的支撑力大小主要取决于世界经济复苏的时间和强度,而新兴经济体的表现尤其重要。

目前,以石油、铜为代表的商品期货价格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2009年后几个月及2010年世界经济的良好预期。

考虑到目前多种商品的库存水平仍较高、富余产能较大,若世界经济复苏出现波动、未能达到预期水平,则商品价格有可能出现大幅震荡。

2.各国采取的刺激政策将逐步退出。

宽松的货币供应导致大量资金涌入商品市场,成为推动2009年以来商品价格大幅回升的原因之一。

随着世界经济逐步走向复苏,通货膨胀压力增大,部分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有收紧倾向。

未来各国经济政策在保增长和控通胀之间的转换,将对进入商品市场的资金流向和流量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引发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

3.美元走势对商品市场价格影响明显。

近年来,黄金、石油、有色金属、农产品等商品期货因美元持续疲软而具有了越来越强的金融属性,成为重要的保值避险工具,价格抬升,波动加剧。

目前美元地位虽有削弱,但仍是国际商品市场的主要计价货币,同时美元走软使商品套期保值的作用增大,商品价格与美元汇率越来越多地表现出负相关。

鉴于美国财政赤字庞大,低利率近期将维持不变,经济刺激计划也将延续一段时间,中短期内美元弱势格局预计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商品价格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4.产能过剩和贸易保护主义抑制价格水平过快上涨。

经济衰退造成市场萎缩,全球贸易规模大幅缩减,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保护对象已由生产资料扩散至生活资料,出口国通过外部市场消化其庞大生产能力的难度加大。

产能严重过剩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相叠加,国际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从大宗商品、资本货物到耐用消费品的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

表2 2006-2010年国际商品价格走势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综合指数146.5 176.9 200.0 148.7 156.0 食品饮料127.8 167.3 216.5 172.8 176.2饮料133.7 153.1 181.8 172.3 159.4粮食133.4 180.6 233.2 171.1 177.8油籽116.5 170.6 233.4 183.7 191.8糖117.8 80.1 101.9 128.0 139.2工业原材169.9 189.0 179.4 117.3 132.3料200.9 222.3 202.0 125.0 138.3 有色金属纤维80.4 95.0 97.2 84.4 94.4橡胶226.6 242.4 282.2 170.3 217.6原油293.1 325.9 437.8 264.5 291.4注:英国经济学家智库(EIU)商品价格指数,以美元计价,1990=100,食品饮料占55.6%权重,工业原材料占44.4%权重。

资料来源:EIU,世界商品预测,2009年7月和8月。

三、主要商品市场发展前景农产品农产品价格经历2008年下半年大幅下滑后,2009年上半年低位运行,二季度开始总体呈现温和上行,但仍低于2008年同期水平。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编制的食品价格指数FFPI显示,2009年1-9月综合指数上涨7.1%,其中粮谷由于饲料需求及包括生物能源在内的工业需求增长趋缓,主要作物因良好的天气和耕种面积扩大而保持高产,供需矛盾缓和,价格下跌9.5%,奶、油、糖则分别上涨1.4%、18.4%和95.3%。

但综合指数仍比上年同期下跌17.2%,除糖外,各分类指数同比降幅均在10%以上。

至9月末,小麦、玉米、大豆、大米价格分别比年初下跌了26.4%、19.0%、4.5%和8.4%。

展望2009年四季度至2010年,世界粮食价格上涨总体上将受到一定抑制。

小麦主产地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均丰产在望,2008/09年度产量估计为6.67亿吨,仅略低于上年的创记录水平,09/10年度产量仍可达较高水平的6.64亿吨,全球小麦供应充足,连续两年产大于需,库存增加,市场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处于相对弱市。

据美国农业部预计,2008/09年度全球玉米产量和用量分别为7.89亿吨和7.75亿吨,2009/10年度将达到7.94亿吨和7.99亿吨,供需形势又现紧张,价格将受到支撑。

随着泰国、越南等主产区主季稻收获在即,全球大米市场供应改善,大米价格将维持弱势运行态势,尽管泰国和越南通过制定政府收购价、增加仓储空间等措施以保护米价和稻农利益,但近期大米价格继续回落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中长期看,农产品价格总体上将保持上涨态势。

人口增长、收入及生活水平提高,使全球对粮食及其加工品的需求呈相对刚性增长,供需将呈偏紧平衡状态。

原油等能源价格上涨,推高燃料、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提高农产品生产成本,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

同时,能源价格上涨将刺激生物能源快速发展,增加对种植能源作物的土地需求,影响粮食扩大生产和供应,也将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

原油总体而言,国际石油市场一直处于偏紧的供需平衡状态。

尽管世界经济衰退,石油需求显著下降,国际油价从2008年的147.27美元/桶高点暴跌,于2009年2月12日达到33.98美元/桶的低点,但很快因经济企稳而强劲反弹,2009年二季度涨幅达41%,为1990年以来最大的季度涨幅。

需求方面,据美国能源情报署预计,2009年四季度全球日均原油需求量将比上年同期小幅增长0.3%,增量主要来自新兴市场国家,全年日均原油需求为8367万桶,较上年下降2%,2010年有望增长1.1%。

国际能源署(IEA)预计,2009年全球日均原油需求比上年减少1.2%,但先后3次调高了对2010年的需求预测数字。

供应方面,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由于需求疲弱和价格大幅下挫,OPEC累计削减280万桶/日的生产配额,非OPEC产油国也收缩生产。

近期油价迅速反弹,非OPEC 产油国的生产有所恢复,OPEC也存在增产的可能性。

同时,随着全球经济形势好转、市场需求复苏,对石油资源的争夺将再度激烈,地缘政治、产油国的投资政策、美元汇率等都将对油价产生重要影响,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国际原油价格将维持在60-90美元/桶的水平。

有色金属有色金属价格在2009年二季度的迅速攀升主要受供需两方面因素影响。

供应方面,2008年下半年的价格暴跌导致一批生产成本较高的矿山和冶炼厂关闭或停产,至2009年一季度,主要有色金属的产量均显著下降,铝、锌、锡的降幅均达到10%以上。

国际铜业研究小组(ICSG)报告显示,2009年1-6月全球铜矿山产能利用率79.7%,冶炼产能利用率更低至76.9%,分别比上年同期低1个和4.3个百分点。

需求方面,2009年二季度以来,世界经济停止大幅下滑并逐步企稳,工业生产和投资也开始回暖,带动对有色金属的需求。

受此影响,前三季度伦敦金属交易所铜价比年初上涨了近一倍,涨幅达94.3%,其他有色金属价格也出现不同程度上涨,部分停工或关闭的产能正重新恢复,市场供应将明显回升。

随着有色金属供求关系的变化,预计未来一段时期铜等有色金属价格将震荡上行,但上涨空间相对有限。

纺织纤维及成品2009年全球纤维及纺织服装市场受到经济衰退严重冲击,市场收缩严重。

随着世界经济企稳复苏,纺织服装市场将逐步走出低迷状态,并带动棉花市场率先改善。

国际市场棉花价格今年二季度开始大幅反弹,7月份以来Cotlook指数一直在60美分/磅以上水平波动,预计2009/10年度,全球棉花产量2287万吨,消费量将达2455万吨,虽未恢复至危机前的水平,但受供给不足影响,棉花库存将继续下降,棉价有望保持坚挺。

2009年合成纤维各品种产量将普遍下降,但随着市场环境好转,企业开工率上升,2010年产量将有较大增长。

预计2009年占全球人造纤维市场近一半份额的涤纶短纤和长丝产量将分别下降3%和1%,2010年则双双增长10%。

其他如聚酰胺、丙烯酸、纤维素等人造纤维产量也将在2009年不同幅度下降后于2010年有较大增长。

但由于纺织原料成本上升,消费需求增长缓慢,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的利润空间将继续受压。

化工及医药产品随着世界经济逐步企稳,全球化学工业亦步入复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