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练习(带答案和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练习(带答案和解释)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1.“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两汉时期,塞北(龙门碣石以北)和江南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在当时四大经济区中,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的是( ) A.山西、江南 B.山东、江南 C.龙门碣石以北、江南 D.山东、山西解析:两汉时期,山东被称为中原,是汉代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山西以关中平原、成都平原为主,也是当时的主要经济区。山东、山西都是传统的农业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答案:D 2.《无家别》中写道:“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社会动乱是中原人口南迁的主要原因之一,下列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七国之乱―第一次高潮―西汉 B.永嘉之乱―第一次高潮―两晋之际 C.安史之乱―第二次高潮―唐朝 D.靖康之变―第三次高潮―两宋之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中国历史上人口南迁的三次高潮分别是:第一次是两晋之际,第二次是唐安史之乱后,第三次是两宋之际。答案:A 3.据统计:若以秦岭淮河为界,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北方人口户数占全部人口户数的77.5%,南方占22.5%;按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之户数,北方占37.3%,而南方占62.7%。造成以上人口地域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战乱,南方政局相对稳定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交通的发展与进步 D.南方统治者实施仁政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干材料反映了西汉时期北方人口在全国所占比重大大超过南方,而宋代则相反。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北方战乱,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答案:A 4.《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由少数民族内迁带来的北方人民南迁 B.政府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C.睦邻民族政策带来较长时期的和平局面 D.租佃关系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析:由题干“《宋书》”可知材料说的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政权统治时期江南的情况,结合当时的时代特征可知,这个时期南方农业之所以发展主要是因为北民南迁,故A项正确;B项虽然也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故B项错误;C、D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答案:

A 5.下面示意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 A.东汉 B.南朝 C.隋朝D.南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西汉时期,经济重心在北方;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方经济趋于平衡;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故①对应的是南宋。答案:D 6.阅读“汉唐时期人口分布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汉唐时期人口分布表单位:千人

朝代黄河中下游江淮地区西南地区两广及福建西汉 38 256 7 871 4 364 698 唐朝 28 898 12 137 8 081 2 484 (1)西汉时期,人口主要集中在哪一地区?原因是什么? (2)唐朝时期人口的分布与

西汉时期相比,发生了怎样的明显变化? (3)导致人口地理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口迁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及唐朝中后期人口大量南迁,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简要分析人口迁移对我国经济格局的影响。答案:(1)西汉时,人口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主要是因为黄河流域开发早,经济发展较快。 (2)黄河流域人口减少,江淮地区、西南地区、两广及福建地区人口增长很快。 (3)战乱频繁,政局动荡。 (4)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补充了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快了南方经济发展的进程,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基础巩固 1.在汉代,江南地区与黄河流域相比经济发展程度相差较大,根本原因是( ) A.自然条件的差异B.统治政策的差异 C.生产力水平的差异 D.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解析:由于汉代江南地区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所以与黄河流域相比,经济实力差距较大。答案:C 2.按古代四大经济区划分看,素有“天府”之誉的巴蜀属于( ) A.山东区 B.山西区 C.江南区D.龙门碣石以北区解析:山西在战国时属于秦地,大体上是以关中为主,后又扩展到河西和巴蜀等地。答案:B 3.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从战国到东汉我国经济区域的总体特征是( ) A.山东、山西是传统的农业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 B.江南地区与山东、山西相比,经济实力差距大 C.龙门碣石以北在西汉一度被辟为农业区,但经济实力十分有限 D.全国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解析:A、B、C三项

是具体经济区域的表现,经济区域的总体特征是多样性和发展不平衡。所以正确答案为D。答案:D 能力提升 4.中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南

迁高潮出现的相同原因是( ) A.自然灾害 B.战乱频繁 C.逃避兵役徭役 D.逃避债务解析: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中原地区战乱

不断;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持续时间长,破坏严重,引发了第一次南迁高潮;唐朝安史之乱后,北方割据混战,社会动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形成第二次高潮;两宋之际,靖康之变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答案:B 5.读“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座)”。该表反映了( )

项目东汉后期唐朝前期黄河流域 765 669 长江流域 342 611 A.

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 B.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C.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D.封建自然经济衰落解析:黄河流域县城数量不断减少,

而长江流域县城数量不断增加,说明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故C项正确;唐后期黄河流域县城数量仍超过长江流域,故A、B项错误;唐

朝前期封建自然经济在不断增长,故D项错误。答案:C 6.南北朝人士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非常有名,内有名句:“昔在江南,不信有千人毡帐;及来河北,不信有二万斛船。”从中我们可以得知( ) A.毡帐是黄河流域居民的主要居住场所 B.南方的手工业部门中造船技术最发达 C.南北朝时南方经济已经得到很大发展 D.南北朝时南北之间处于相互隔绝状态解析:毡帐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主

要居住场所,故A项错误。把材料名句进一步理解则为“北方有千人毡帐,南方有二万斛船”。材料虽然提到了二万斛船,但不能据此得出南方手工业部门中造船技术最发达这一结论,故B项错误。南方有二万斛船,说明南方造船技术有很大进步,证明南方经济有很大的发展,故C项正确。“昔在江南……及来河北”说明南北方有交往,故D项错误。答案:C 7.导致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是( ) A.社会环境稳定 B.自然条件改善 C.政治重心南移D.生产力大为改观解析:生产力的发展,即南方地区劳动力的补充以及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引进,是江南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用选项参照互证法。答案:D 8.“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全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 ) 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