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课堂笔记完整

研究生《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课堂笔记完整
研究生《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课堂笔记完整

研究生《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课堂笔记(完整版)

————————————————————————————————作者:————————————————————————————————日期:

2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堂笔记

总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

1、从现实的历史运动看,马克思主义学说已经变成人类整个历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理论,而且同时又渗透在现实的历史运动中,它不断地变成历史,不断地创造历史。

(1)、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人类思想史只合乎逻辑的必然产物,而且同时又是实现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2)、就马克思主义本性而言,要求指向当代现实生活,它根植于当代社会生活之中,反映并表现这个时代,从这个时代中吸取勃勃生机和力量,在社会生活广阔舞台上实现和扩展自己。

(3)、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指向当代生活,还指明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远景。

3、在确认马克思主义依然是历史发展的理性和当代主流的同时,应该看到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障碍和问题。

(1)、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曲折。

(2)、完全彻底地批判虚无主义,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过时了,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丧失了合理性。

(3)、毫无保留地批判教条。

【反马克思主义两种类型:拼盘论、矛盾论。】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阶段

1、宏观上看:自由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恩格斯

帝国主义时代——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

【帝国主义最显著的特征:垄断】

2、微观上看:

(1)、新世界理论准备时期(1841—1844)

(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时期(1845—1848)

(3)、欧洲风暴时期(1848—1871)

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工人运动相结合并成为其主导思想体系,在此时期马克思发表《资本论》。

(4)、进一步总、论证、阐发时期(1871—1895)

(5)、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列宁阶段(1894—1917)

(6)、马克思主义在前苏联和中国的发展(1917至现在)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的意义

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有利于确立正确是思想信念,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

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是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客观要求。

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是解放思想,防止和克服教条主义的重要途径。

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有利于树立社会学研究的正确指导思想。

5、我们应该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指导,深入研究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精神生活以及社会发展规律、趋势。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春

第一部分(1~2自然段)

第一条

1、揭露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在于他把客观世界看成认识对象而不是首先把他看成是改造对象,不懂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是改造与被改造、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

2、指出旧唯物主义把认识仅仅看成是对外界事物消极被动的直观,忽视了认识的能动性。

3、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实践观。

第二条中心思想:阐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一切唯心主义都不承认有客观的真理,它们都否认有检验真理的标准。费尔巴哈虽然承认有客观真理,但他认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乃是直观。

2、阐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主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所必然得出的结论。

4、哲学发展的历史表明,一切唯心主义哲学不能正确解决真理标准问题,旧唯物主义也不能正确回答这一问题,只有马克思把科学的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才第一次正确解决了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

第二部分(3~9自然段)

中心思想:马克思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社会历史领域,着重批判了旧唯物主义者的唯心史观,揭露了它的认识论的根源,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为创造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

第三条

1、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环境教育决定论的片面性。

2、旧唯物主义环境教育决定论必然导致英雄史观。

3、马克思强调了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一致性。马克思分析批判了旧唯物主义者环境教育决定论的要害是不懂得社会实践,并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性,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就是人与环境关系问题上的辩证唯物主义。

第四条中心思想: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说明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途径,指出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及其局限性。

1、(1)、费尔巴哈——无神论者,曾对宗教进行尖锐批判,起到过巨大的历史推动作用。

(2)、费尔巴哈正确地指出不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地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地上帝。上帝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2、马克思阐明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是根本途径。

(1)、马克思利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观点指明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根本途径。

(2)、根据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是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那就必须用无产阶级革命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对立,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面貌才能最终消灭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3、马克思自从在世俗家庭中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且在实践中受到革命的改造。

第五条中心思想:揭示了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

1、“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直观”是指费尔巴哈在黑格尔学派解体过程中反对像黑格尔那样研究抽象思维,主张研究自然界和人,这表明他已经从抽象思维的唯心主义转向强调感性直观的唯物主义。

2、费尔巴哈离开了人们的实践活动,把自然界仅仅理解为人的认识对象,把人理解为单纯受动的主体,把一切认识和知识理解为人对自然界直观的结果,而不会把实践包括在感性之中,更不会把实践列入哲学研究对象。

第六条中心思想: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对人大本质的错误判断,提出了关于人大本质的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

1、指出了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的历史功绩,同时指出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

错误的。

2、由于费尔巴哈脱离人的实践,脱离人的历史发展来考查人的本质,结果只能把人看成是自然界中区别于其他动物的自然人。

3、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

4、马克思指出人固然有他的自然属性,但是确定人的现实本质的是人的社会属性。

5、马克思在找到了自己新出发点以后,就运用这个新出发点批判了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上的两个错误观点。

(1)、费尔巴哈抛开了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情感,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并把这种抽象的理智抑制情感看作是人的本质。

(2)、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美”,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人纯粹自然联系起来的共性,他不是从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具体的人出发来理解人的本质,而是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人类在自然属性方面的一些共同点。

第七条中心思想:马克思在这一条中进一步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错误观点,并着重从正面阐述有关人的本质的问题的看法。

1、费尔巴哈由于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的社会关系,从抽象的自然本性的人出发去谈论宗教感情,自然不会得出正确的观点。

2、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在解决社会里,人是有阶级性的,抽象的个人、抽象的人性是根本不存在的。

3、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人的本质也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第八条中心思想:马克思以实践的观点阐明了社会生活的本质,揭示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

1、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参加的,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便没有历史。

2、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既然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因此也是理论产生的根源。所有的理论都能在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地解决。

第九条中心思想:进一步指出了由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直观性的缺陷,因而他不能说明社会的本质。

1、费尔巴哈和他的十七八世纪英法两国的哲学先驱者一样,其学说是直观唯物主义,即是一种不把人的感性活动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

2、马克思把人的感性看作是社会实践,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历史观,指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社会中的人不是彼此无关相互孤立而存在的,而是在物质生产以及各种社会关系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第三部分(10~11自然段)

中心思想:马克思总结了整个提纲的思想,指出了新旧哲学根本不同的社会阶级基础及其历史使命,阐明了新哲学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革命变革。

第十条中心思想:指出了旧唯物主义和马克思哲学的阶级基础是根本不同的。

1、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在内都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反映着资产阶级利益,是资产阶级世界观。

2、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广大无产阶级及其人民大众,反映着无产阶级利益,代表着无产阶级世界观。

3、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为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的彻底解放而产生的,是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第十一条中心思想: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仅要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要改造世界。

1、指出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都不理解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他们看重的是知识、理论,却不了解知识和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又必须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因而他们只能给自己的哲学提出说明世界的任务,不可能提出改造世界的任务。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和人类认识的全部科学成果,它揭示了客观世界和人

类认识的发展规律,因此它能够正确地说明世界。

3、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把哲学理论与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并把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作为自己最基本的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以往哲学的根本特点。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关于整个人类社会的经济运行规律】

一、历史背景

1、这篇文章是一篇表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精神实质的经典文献。【发表于1859年】

2、19世纪中叶,欧洲无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如火如荼地阶级斗争实践迫切需要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来指导。

3、马克思在这篇序言中简要地叙述了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原因和经过,并把自己以往研究的成果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做了经典式的表述。

二、内容结构

第一部分(1~2自然段):马克思阐述了写作计划和全书内容结构、材料组成的特点和写作目的以及写作这篇序言的原因。

第二部分(3~6自然段):马克思说明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因和经过,精辟地表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三部分(7自然段):指出自己的见解是多年诚实探讨的结果。

三、基本原理

1、序言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实质和出发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即社会物质财富的谋求方式、社会物质财富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因素。

2、阐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1)、生产力(2)、生产关系

(3)、物质资料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4)、这种生产关系是人们不能任意选择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生产力思想

决定决定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政治

4、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5、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社会形态飞跃的客观过程。

(1)、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①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②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生产关系发生相应的变革,不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力就不能向前发展。

③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着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

(2)、在人类社会基本规律作用下,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依次更替,这是社会形态飞跃的客观过程。

6、指出了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的过程,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步的过程。

【两个决不、两个必然】

7、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费尔巴哈论》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历史背景:

1、为了实现多年的心愿。

2、为了现实斗争的需要。

3、为了正确评价费尔巴哈。

第一部分:论述了黑格尔哲学的历史背景和阶级实质,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以及他的这些体系与方法之间的矛盾,简要说明了黑格尔学派解体过程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出现的意义。

(一)、黑格尔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实质(1~2自然段)

1、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一定时代的政治和经济的产物。在阶级社会,各种哲学均属于不同阶级的世界观,总是为一定阶级服务的。

(1)、1848年的德国是一个四分五裂的专制国家。

(2)、德国的哲学(费尔巴哈)为德国的资产阶级做出了理论上的准备。

2、德、法两国哲学差异

(1)、哲学思想不同

(2)、政治态度不同

(3)、遭遇不同

(二)、揭示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3~7自然段)

1、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3~5)

(1)、现存的不等于现实的。

(2)、现实性的可变的。

(3)、凡是现存的都是要灭亡的。

2、黑格尔哲学的革命性和现实意义(6~7自然段)

(1)、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就是用辩证发展的思想推翻了根深蒂固的形而上学的真理观和历史观。

(2)、恩格斯也指出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保守方面。

(三)、指出黑格尔哲学唯心主义体系和辩证法之间的矛盾(8~10自然段)

1、体系和方法之间的矛盾。(8)

绝对观念

自然界人类社会

(1)、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发展变化中,世界上绝无根本一成不变的东西,而黑格尔却把运动发展局限在精神领域,否认自然界的发展变化,认为自然界只有在空间上的展开二没有时间上的先后。

(2)、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会出现最终完美的状态,可是他在用来说明他所拥戴的普鲁士制度时却背叛了自己的方法。

2、体系和方法的矛盾的阶级根源。

(1)、是黑格尔的保守没落的阶级立场。

(2)、由于他的阶级立场决定了他不可能做出彻底革命的结论。

3、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黑格尔哲学。

(1)、黑格尔哲学的体系包含了以前任何体系所不可比拟的巨大领域,而且没有妨碍他在这一领域中发展了现在还令人惊奇的丰富思想。

(2)、黑格尔的辩证法不自觉的给我们指出了一条走出这个体系迷宫而到达真正的切实的认识世界的

道路。他不仅系统地论述了唯心辩证法,并从中揣测到了客观事物本身的辩证法。

(四)、黑格尔学派的解体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出现(11~18自然段)

1、黑格尔学派解体的历史必然性。(11~14)

(1)、由于黑格尔哲学包含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加上德国的宠爱哲学的国家,以及当时反动政府的推崇,因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黑格尔哲学体系的解体与德国社会阶级斗争有着直接关系。

2、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出现及其意义。

(1)、1841年,费尔巴哈出版了《基督教的本质》一书,尖锐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清除了人们思想上的矛盾,并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了舞台。

(2)、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观点,解除了绝对观念对人们思想的禁锢,唯心主义体系被炸开,人们长期没有解决的关于自然界与绝对观念的矛盾解决了,从而使人们的思想豁然开朗。

(3)、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出现,标志着黑格尔学派解体过程的结束,这对于人类思想解放,对恢复唯物主义的权威,均起了巨大作用。

第二部分

(一)、提出并论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批判了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1、哲学基本问题的实质和他被提出的历史过程。

(1)、恩格斯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经典性地概括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2)、哲学基本问题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中世纪也起过巨大的作用。

2、人类认识发展史清楚表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人们长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对于人和周围世界关系的高度概括。

3、如何回答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1)、恩格斯在论述哲学基本问题时,尖锐地批判了唯心主义。

(2)、恩格斯批判了施达克在哲学基本问题上所犯的原则错误。

4、是否承认思维能够正确地认识现实世界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界线。(5~7)

(1)、恩格斯提出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现实世界,人和现实世界有着内存的联系,世界是可知的。

(2)、唯心主义者以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为出发点,肯定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3)、唯物主义者对世界可知性的肯定回答是以物质是世界本原为出发点的,认为客观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的思想和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人的思想和意识不仅能够反映客观物质世界,而且能够正确反映。

(4)、恩格斯批判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不可知论者。

(5)、恩格斯用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彻底粉碎了不可知论,科学地解决了世界可知性问题。

(二)、恩格斯揭示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和18世纪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1、揭示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8~10)

(1)、指出了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发展进程是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走向唯物主义的过程。

(2)、但是,费尔巴哈到这里就停止了,他没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不仅表现在他在历史观上是一个唯心主义者,而且表现在他不能克服当时流行的对唯物主义的偏见,拒绝承认自己是唯物主义者。

2、费尔巴哈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个唯物主义基本原则,但他又拒绝了唯物主义称号,造成这种偏见的原因就在于他把唯物主义这个一般的世界观同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表现形式和19世纪德国庸俗唯物主义表现形式混淆起来。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高级形式。

(2)、恩格斯不仅阐明了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发展规律,而且指明了我们应当创造性地对待唯物主义哲学。

3、指出了18世纪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及其产生的历史渊源。

特点:(1)、机械性。把物质的一切运动都看成是简单的机械运动,用机械力学的观点来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甚至把人也看作一部机器。

(2)、形而上学性。否认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

(3)、历史唯心主义。18世纪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不是用历史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而是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

4、费尔巴哈没能克服18世纪唯物主义的原因。

(1)、由于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限制。

(2)、由于费尔巴哈没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去。

(三)、批判了施达克混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错误。

1、对施达克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标准的批判。

(1)、从唯心主义确切含义来看,把对理想目的的追求叫唯心主义是完全错误的。

(2)、从人类活动特点来看,施达克这种划分标准是十分荒谬的。

(3)、从哲学发展史上看,施达克这种划分标准是毫无根据的。

2、施达克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上错误的原因。

(1)、受当时社会庸俗学者的影响。

(2)、恩格斯正确评价了施达克在反对新康德主义会费尔巴哈的攻击,极力保护费尔巴哈方面是有功绩的。

第三部分

(一)、对费尔巴哈宗教哲学中唯心主义观点的分析和批判

1、揭露费尔巴哈宗教哲学中唯心主义观点。

(1)、在对宗教的认识上,费尔巴哈认为心不是宗教的形式而是宗教的本质。

(2)、在对宗教的评价上,费尔巴哈把对宗教的变迁看作是区分人类历史不同时期的唯一标准。

2、对费尔巴哈宗教哲学中唯心主义观点的批判。

(1)、恩格斯批判了费尔巴哈对宗教的认识,指出费尔巴哈把人的感情看作是宗教本质是错误的。

(2)、恩格斯进一步指出费尔巴哈对宗教的认识来源于唯心主义的立场和方法。

(3)、恩格斯批驳了费尔巴哈对宗教的过高评价。

①宗教的变迁并不是人类历史上伟大转折点的唯一标志,而是人类历史伟大转折点时有宗教变迁相伴随。

②只有三大世界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才伴随历史上伟大转折发生变迁,而其他部落宗教、民族宗教其产生是自发的,并不标志着历史的转折。

③宗教的变迁并不是历史转折的必经形式。

(4)、恩格斯尖锐地指出了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宗教观的严重危害性。

①从实践上看,费尔巴哈的观点进一步破坏了人们表达自己感情的可能性。

②从认识上来说,费尔巴哈的错误观点只能进一步模糊人们的视线,阻碍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正确认识。

③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对宗教的了解是片面的,认识是肤浅的。

(二)、对费尔巴哈伦理学中唯心主义的揭露和批判。

1、费尔巴哈的伦理学是贫乏而肤浅的。

(1)、从所涉及的内容上看,费尔巴哈的伦理学比黑格尔的贫乏。

(2)、揭露了费尔巴哈贫乏无力的道德准则的内容。

2、对费尔巴哈道德准则的批判。

(1)、指出费尔巴哈要求每个人都合理地节制自己是一个无用的忠告。

(2)、指出费尔巴哈关于尊重他人平等权利的准则在阶级对立的社会里是不适用的。

(3)、费尔巴哈的道德准则只适用资产阶级。

(4)、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鼓吹普遍的抽象的爱是反动的。

(5)揭露了费尔巴哈因袭以往一切道德论的缺点,宣扬超阶级道德错误。

第四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和自然科学基础。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

(1)、在黑格尔哲学解体过程中分化出来的青年黑格尔派,虽然他们批判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基督教,但是他们并没有完全摆脱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影响而走上唯物主义道路。

(2)、在青年黑格尔派当中,只有费尔巴哈是杰出的哲学家,他通过对基督教和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走上了唯物主义道路,但是费尔巴哈没有离开旧哲学的立场。

①费尔巴哈没有摆脱旧哲学体系的影响。

②费尔巴哈作为一个哲学家,没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是极其不自然的。

③费尔巴哈没有克服形而上学的缺点,即18世纪唯物主义的缺点。

(3)、在黑格尔哲学体系解体过程中还产生了唯一科学的哲学派别,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这个学派同一切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

②这个学派同一切旧唯物主义哲学也根本不同。

③人类思维运动规律和外部世界运动规律在本质上的一致的,但在表现上又是不一样的。

④唯物辩证法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⑤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就要反对一次完成论的永恒真理观,要把认识看作是一个过程。

⑥把辩证法运用于范畴论,就要反对非此即彼的绝对思想。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1)、自然科学发展的两个阶段。

①15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自然科学处于收集材料阶段,即关于既成事实的科学。

②自19世纪初开始,自然科学发展到整理材料阶段,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

(2)、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对实现哲学革命和发展的意义。

①细胞学说的发现。

②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

③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发表。

(二)、历史唯物主义

1、指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客观规律性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9~13自然段)

(1)、社会发展史和自然发展史是根本不同的。

①在自然界中,是不自觉的、盲目的动力起作用。自然界的一般发展规律就体现在这些力量的相互作用中。

②在人类社会领域中所进行的所有的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下进行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

(2)、由于社会历史的发展是通过自觉动机和目的的人们活动实现的,从表面上看,社会历史的发展似乎受偶然性支配。

①在人们思想动机和目的的背后,隐藏着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②在人们的相互关系中,生产力起着决定的因素。

2、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指出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14~15自然段)

(1)、指明了阶级社会、阶级斗争的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阶级斗争集中表现为争夺政治权利的斗争。但是,政治斗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经济利益。

3、恩格斯阐述了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1)、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

(2)、法律的本质取决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它本质上是在生产中占统治地位的那个阶级的意志在法律上的体现。

化学高考一轮复习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化学高考一轮复习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钠元素以盐的形式广泛的分布于陆地和海洋中,钠也是人体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中的重要成分之一。以下是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请考生掌握。 (一)钠的反应 1.钠跟氧气常温下一般认为生成氧化钠,加热(或点燃)生成过氧化钠.(钠的保存) 2.钠跟硫研磨能剧烈反应,甚至爆炸 3.钠跟水反应(现象?) 4.钠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现象?) 5.钠跟乙醇反应(与跟水的反应比较?) (有机物中的醇羟基、酚羟基、羧基都跟钠反应生成氢气,但剧烈程度不同。) (二)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1.都是固态物,颜色不同。氧化钠是白色,过氧化钠是淡黄色; 2.氧化钠是典型的碱性氧化物,跟酸、酸性氧化物、水反应都符合碱性氧化物的通性; 3.过氧化钠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电子式?阴阳离子个数比?)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用作供氧剂):※作呼吸面具上述两个反应均存 在过氧化钠有漂白作用(强氧化性)

(三)氢氧化钠的性质 1.白色固体,易潮解,溶解放热,强腐蚀性(使用中注意安全、称量时应注意?) 2.强碱,具有碱的通性:跟酸中和;跟酸性氧化物反应;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沉淀;跟铵盐反应生成氨气 (实验中制取氨气用消石灰) 3.氢氧化钠跟两性氧化物(Al2O3)反应;跟两性氢氧化物[Al(OH)3]反应 4.氢氧化钠与金属铝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 5.腐蚀玻璃、陶瓷等硅酸盐制品,特别是熔融态的氢氧化钠强腐蚀性。(保存中注意避免在有玻璃 塞、玻璃活塞的容器中时间过长;熔化氢氧化钠的容器选择等) 7.氢氧化钠跟氯气等非金属单质反应(用NaOH溶液吸收残余氯气);实验室制得的溴苯有红褐 色(溶有溴单质),可用氢氧化钠除去。 8.氢氧化钠跟苯酚(酚羟基)反应(用于苯酚与苯等有机物的分离)(醇羟基没有酸性,不与氢氧 化钠反应) 9.酯的碱性水解;油脂的皂化反应(制肥皂) 根据生成沉淀的现象作判断几例: ①、加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氢氧化钠沉淀不消失

2014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主题解析20130605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主题为: “幻·梦课堂”;内容为“教室用设备和教具的设计与制作”。 学生们可根据对日常课堂教学情况的观察或根据对未来若干年以后课堂教学环境和状态的设想设计并制作出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更具吸引力的机械装置。教室用设备包括桌椅、讲台、黑板、投影设备等;教具包括但不限于演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等大学生机械类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的教学用具。不包括前几届大赛已经命题的用于厨房、卫生间、健身、助残等机械。不得用现在已有的教具、示教板和实验台参加本届比赛。应注意对作品在功能或原理上进行突破和创新。 所有参加决赛的作品必须与本届大赛的主题和内容相符,与主题和内容不符的作品不能参赛。参赛作品必须以机械设计为主,提倡采用先进理论和先进技术,如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对作品的评价不以机械结构为单一标准,而是对作品的功能、设计、结构、工艺制作、性能价格比、先进性、创新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实现功能相同的条件下,机械结构越简单越好。 机械类课程含:工学各类专业主要的机械基础与机械专业课程:如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传动、机制工艺学、机械创新设计、数控加工技术课程;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船舶与海洋、航空航天、农业与园林、食品与包装、轻工与纺织等机械类专业课程。不包括:化学、物理、电器、电子原理类等课程。 课堂限于用于学习机械类课程的教室、实验室等教学场所。不包括:化学、电子类、体育、农业、生物等课程的专用教室和场所;不包括:课堂打扫卫生、擦黑板、擦玻璃等环卫选题。 大赛希望作品设计要有创新,不希望重复制作各类示教板,创新拼接箱等;不希望重复现有的教学模型(如车模、机器人模型、生产线模型)。如确有改进设计,则要求:在设计说明书中,以及答辩准备中,特别要指出作品与所参考的原教具、原模型的异同;要能明确说明改进设计之优点。 大赛相关进程的时间节点 ? 1.2013年3月发布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主题与内容的通知; ? 2.2014年4月20日前各赛区务必完成预赛, ? 3. 2014年5月1日前按有关通知要求报送预赛结果;全国组委会将进行作品初评, ? 4. 2014年6月1日左右公布参加全国决赛的作品名单; ? 5.2014年7月下旬在东北大学(沈阳)举行全国决赛。 案例教学模拟 快乐课堂 实践教学模拟 实验教学模拟 梦幻课堂 互动课堂

九年级下册化学笔记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 1. 纯金属:纯净物;K Ca Na Mg Al 金属材料 合金:混合物;生铁、钢、黄铜等。 金属材料利用的早晚: ⑴早晚顺序:Cu(商)、Fe(春秋战国)、Al(100多年前) ⑵影响因素: ①金属的活动性②冶炼的难易程度 ☆注意:与地壳中金属含量无关。 金属的物理性质 共性 ⑴常温下,大多是,固体 ⑵有金属光泽,大多是,银白色 ⑶导电性、导热性 ⑷延展性 ⑸密度、熔、沸点较高 特性 ⑴常温下,汞是液体。 ⑵铜:(紫)红色;金:黄色;铁粉:黑色。 ⑶P3表8-1 ⑷P4 资料卡片金属之最 三、性质与用途的关系(P4 讨论) 决定用途的因素(熟读) 性质决定决定用途例子 ⑴导电性制电线、电缆 ⑵导热性做炊具⑶延展性拉丝、压片、制成箔。 ⑷有金属光泽做装饰品 生活中的金属 ⑴温度计:汞 Hg ⑵壶胆:银Ag ⑶照明弹:镁 Mg ⑷暖气片:铝 Al ⑸干电池负极:锌 Zn 合金(P4) 定义: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得的具有金属特征的合金。 注意: ⑴所有的合金都是混合物。 ⑵①金+金②金+非加热熔合 ⑶两种金属形成合金的条件: 一种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种金属的沸点(在某一温度范围内,两种金属都处于液态)。 合金的性能: ⑴硬度大 ⑵熔点低 ⑶抗腐蚀性能好 常见合金 生铁:2%-4.3% ⑴ 钢:0.03%-2% ⑵P6 表8-2 ⑶钛和钛合金 P6 图8-6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 与氧气反应 1. 2Mg+O2=2MgO 3Fe+2O2 Fe3O4 4Al+3O2=2Al2O3 2Cu+O2 2CuO “真金不怕火炼”: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结论:不同金属与氧气反应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的原因: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P10探究(注意读图、做表的能力) 结论:不同金属与酸反应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2.注意: ⑴实验室制H2用的是:锌和稀硫酸 ①不用Mg 的原因: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控制 ②不用Fe 的原因:反应太慢 ③不用盐酸的原因:盐酸具有挥发性,是收集的气体不纯。 ⑵Fe 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2价的亚铁。 ⑶Fe2+:浅绿色;Fe3+:(棕)黄色;Cu2+:蓝色 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P11探究 实验 现象 化学方程式 Al +CuSO4 ①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②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2Al+3CuSO4=Al2(SO4)3+ 3Cu Cu+AgNO3 ①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②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Cu+2AgNO3=Cu(NO3)2+2A g Cu+Al2(SO 4)3 无明显现象 无 ☆Fe +CuSO4=FeSO4+Cu 现象:①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②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置换反应 ⑴定义:P11(A+BC=AC+B ) ⑵特征: ①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 ②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一定有单质。 ③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必定改变。(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⑶总结,你学过的所有置换反应。 金 属 现象 化学方程式 稀盐酸 稀硫酸 稀盐酸 稀硫酸 镁 ①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 ②生成的气体可以燃烧,产 生淡蓝色火焰 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锌 ①反应较剧烈,产生大量气泡 ②同上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铁 ①反应缓慢,有气泡产生 ②同上 ③溶液有无色变成浅绿色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铜 无明显现象 不反应 △ 点燃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教程(双语(第2版)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教程(双语(第2版)Chapter One Case Study for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简介案例 Part One Selected Analysis of Case Study 第一部分案例精选 Case 1 US-India Wool Fabric Dispute Case Description: The United States imposed interim protection measures, from April 18th, 1995, to restrict imports of wool fabric for men’s and women’s shirts from India. Before the measures’ implementatio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dia had discussed the possibly serious damage to U.S. domestic enterprises resulting f rom the import of wool fabric for men’s and women's shirts. The two sides did not reach a satisfactory solution. So India submitted the case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for settlement. Question: Will the United States remove the interim protection measures? 1 案例美—印羊毛织物摩擦案 案情介绍: 美国强制实行了过渡性保护措施,从1995年4月18日开始限制进口印度的羊毛制品—男

2017厦门大学考研资料与专业综合解析

研途宝考研 https://www.360docs.net/doc/7514027411.html,/ 专业名称:结构工程[081402]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工学[08]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土木工程[0814] 所属学院:土木工程系 结构工程专业介绍: 结构工程硕士点属土木工程之下的二级学科硕士点,研究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中具有共性的结构选型、力学分析、设计理论和施工建造技术及组织管理方法的学科。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各种工程设施;也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在整个都市与城镇建设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54结构力学(含结构动力学) 研究方向: 01新型结构 02结构控制与健康监测诊断 03结构静动力分析与数值仿真 04结构检测、加固与维护 2017结构工程专业课考研参考书目: 《建筑结构抗震》窦立军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年版;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钱稼茹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版; 《结构力学(ii)》龙驭球、包世华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2017结构工程考研专业课资料: 《2016厦门大学结构力学考研复习精编》 《材料力学考研核心考点解析》(孙训方版) 《结构力学教程考研核心考点解析》(龙驭球版) 《厦门大学结构力学高分考研笔记》 《厦门大学结构力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历年考研复试分数线: 2015年总分:320,政治/外语:50;业务1/业务2:80; 2014年总分:320,政治/外语:50;业务1/业务2:80; 【17结构工程考研辅导】 2017厦门大学考研高端保录班

高一化学知识点归纳_高一学霸的化学笔记内容

高一化学知识点归纳_高一学霸的化学笔记内容 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对所学过的内容进行梳理总结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如何整理化学知识点呢?下面给大家带来高一化学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知识点归纳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 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 基本程序: 3.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 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 2.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 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 拆: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化学式形式出现。 下列情况不拆: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氧化物、HCO3-等。

③ 删:将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离子符号删去。 ④ 查:检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4. 离子反应、离子共存问题:下列离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 ① 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如Ba2+与SO42-;Ag+与Cl-等 ② 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H+与CO32-、HCO3-、SO32-、S2-等;OH-与NH4+等。 ③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 ④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MnO4-与I-;H+、NO3-与Fe2+等 三、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 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 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 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 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放肆吧 https://www.360docs.net/doc/7514027411.html, 四、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国际物流学习心得体会3篇

国际物流学习心得体会3篇 国际物流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物流。下面是国际物流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国际物流学习心得体会 《国际物流》这门课是我这学期的专业选修课,这也算是我们第一次作为物流专业与国际上的接轨,自己也很重视。 老师讲的主要分为两部分,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本来我以为我们直接学习国际物流就可以了,后来学了国际贸易之后,才发现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之间是有联系的,世界范围的社会化大生产必然会引起国际分工,任何国家都不能包揽一切生产活动,而需要国际合作。国际上的商品和劳务流动是由商流和物流组成的,前者由国际贸易机构或组织按照国际惯例进行,后者由物流机构或组织按各个国家的生产和市场结构完成。为了克服它们之间的矛盾,就要开展与国际贸易相适应的国际物流。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国际贸易促进了国际物流的产生与发展,但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国际物流的支持,如果国际物流的发展无法跟上国际贸易发展的脚步,将会大大阻碍国际贸易向纵深发展。因此,高效的国际物流系统成为国际贸易持续发展的保证,除了政策支持、全球合作等促进国际贸易的传统方法以外,必须大力发展国际物流,以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促进国际贸易的持续发展。 其实本课程教学的最大特色就是充分发挥了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在国际物流部分,老师让我们针对国内外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成本分配、成长模式、人力资源管理四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说实话,作为小组的组长,在完成一个小组的信息整合后,才发现这个课题花费了我们小组的很多时间,每个人都在为课题寻找资料,每个人都很努力,尤其在国外企业上面花费的时间最多,但是我也很感谢老师,我学会了做ppt,学会了在讲台上面对大家而不紧张,这些在以前都没有的,我想,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我们充分认识了国内与国外企业的物流现状,也达到了对国际物流的认识,这也是我最佩服老师和我们自己的地方。 篇二:国际物流学习心得体会

工程材料课堂测试试题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 一、填空 1、金属中的缺陷可分为()、()、和()。 2、钢中杂质元素对其性能有较大影响,其中碳使钢产生__________,磷使钢产 生____________。 3、珠光体转变是属于()型转变,贝氏体转变是属于()型转变,而马氏体是 属于()型转变。 4、等温淬火是获得()组织的操作。 5、热处理通常是由()、()和()三个步骤构成。 6、板料冲压成形工序包括()、()、翻边缩口和局部成形。 7、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塑性变形为() 8、特种铸造是指除砂型铸造以外的其他铸造方法,包括()铸造、()铸造、() 铸造、()铸造等。 二、判断 1、大多数合金元素均能提高过冷奥氏体稳定性,从而使C曲线右移() 2、铸造时,铸件的重要加工面或主要工作面应朝下或位于侧面() 三、选择 1、T10A钢室温下的平衡组织为() A.Fe+Fe3C B. Fe3CⅡ+P C. Fe+P D. P+Fe3C 2、下列材料中不能锻造的材料是() A. 灰口铸铁 B. 钢材 C. 铜合金 D. 铝合金 3、形变铝合金的强度韧化措施是() A. 淬火+回火 B. 钠盐变质处理 C. 固溶处理 D. 淬火+时效 4、可选择()材料制造化工管道。 A. 尼龙 B. 聚四氟乙烯 C. 聚碳酸酯 D. 聚苯乙烯 5、关于低碳钢正火目的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提高硬度 B. 改善机加性能 C. 获得索氏体组织 D. 获得屈氏体组织 6、金属强化方法有细化晶粒、固溶强化、第二强化和()等。 A. 合金化 B. 弥散强化 C. 冷加工强化 D. 变质处理 7、比较25、T10和HT150三种材料某一工艺性能时,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 25号钢锻造性能最好 B. HT150铸造性能最好 C. T10钢焊接性能最好 D. 25钢焊接性能最好 8、结晶间隔室的合金结晶时易形成() A. 气泡 B. 缩孔 C. 缩松 D. 冷汔(“汔”是“疒”头的,打不出来) 9、可选择如下加工材料()作为冲压材料。 A. 40Cr钢 B. 15 C. 5CrMnMo D. T8A 四、计算题 1根直径10mm的钢棒,在拉伸断裂时直径变为8.5mm,此钢的抗拉刚度为450MPa,问此棒能承受的最大载荷是多少?断面收缩率是多少?

听课笔记

《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 科目:初三化学 上课人:王明艳 [复习提问]1.什么是元素?用什么来表示元素? 2.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硅、氢、氟、氯、钠、铝、钾、钙、铜、锌、银、金、钡 3.说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F、H、N、O、5Fe、10Mg [讲解]各物质的化学式是通过实验测定物质的组成后得出的,一种物质 只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二.单质的化学式的写法 1.金属单质镁Mg 铁Fe 铜Cu 2.由分子构成的单质,氧气O2 三.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 1.元素的化合价 (2)元素的化合价的表示: (3)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4)元素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 和等于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2.根据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四.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 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构成一个分子的原子个数 O:表示氧元素,一个氧原子 2O:表示两个氧原子 O2:表示氧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一个氧分子;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2O2:表示两个氧分子 [布置作业]1.课本 2.下列符号各表示什么意义? (1)H (2)2H (3)H2 (4)2H2 《物根的生长》 科目:初中七年级生物 上课人:任丽 教学过程 学习新课 活动一:根尖的结构 方案一:展示:根尖模式图。 观察结束,以小组为单位, 方案二:学生用肉眼、放大镜观察根尖,对根尖的形态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活动二:探究根的生长部位。 方案一:学生按小组进行探究。小组讨论:为什么根具有向水性和向肥性? 方案二:有每个小组选出多个发育健壮的玉米根,用油性记号笔早上面做上记号,并且按照原来

MBA在职研究生

MBA在职研究生课程班简介 MBA在职研究生 MBA在职研究生是我国管理学在职研究生培养方案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主要为国家政府决策部门、管理行业协会、企业工厂、及外资机构专门从事企业管理、企业经营、公司治理、公司转型、公司投资活动及破产机制建立等,为培养企业高层次人才而设立。 基本信息 词条名称:MBA在职研究生 英文名称:MBA-the-job postgraduate 开始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 MBA在职研究生简介 MBA在职研究生是我国管理学在职研究生培养方案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主要为国家政府决策部门、管理行业协会、企业工厂、及外资机构专门从事企业管理、企业经营、公司治理、公司转型、公司投资活动及破产机制建立等,为培养企业高层次人才而设立。 MBA定义 工商管理硕士,即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是源于欧美国家的一种专门培养中高级职业经理人员的专业硕士学位。工管硕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培养的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职业经理人和创业者。【1】 工商管理硕士是商业界普遍认为是晋身管理阶层的一块垫脚石。现时不少学校为了开拓财源增加收入,都与世界知名的大学商学院学术合作,销售他们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 工商管理硕士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培养的是高质量、处于领导地位的职业工商管理人才,使他们掌握生产、财务、金融、营销、经济法规、国际商务等多学科知识和管理技能,有战略规划的眼光和敏锐洞察力。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是一种注重复合型、综合型人才培养的学位,是能力培养重于知识传授的学位。它教授的是面对实战的“管理”,而不是注重研究的“管理学”。它要求其毕业生有应变能力、预测能力、综合能力、组织能力,并能在风云变幻的世界市场和国际化竞争中不断发展,不断取胜。其

国际贸易实务课堂案例.doc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堂案例剖析 Chapter Two and Three General Procedures of Export and Import Transacti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Case One 案例一 1.Mr. Smith, an American businessman, sold a batch of IBM computers to a Hong Kong importer, Mr. Chen .The sales was conclud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on the terms of CIF Hong Kong. During execution of the contract, disputes arose between the seller and the buyer on the form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tract. In such a case, did the law of the USA or the law of Hong Kong apply to the disputes? Why? Case Two 案例二 2.Mr. Anderson intended to sell a plane to Mr. Johnson. In his cable, Mr. Anderson offered: “Confirm sale of a plane…Please send 5000 pounds by telegraphic transfer.” Mr. Johnson cabled back immediately: “Confirm purchase of your plane, terms and conditions same as your cable. I’ve sent the 5000 pounds to your Account Bank who keeps your money on your behalf until delivery of the plane. Please confirm delivery within 30 days from the date of this cable.”Mr. Anderson did not reply and sold the plane to another buyer at a much higher price. Disagreements occurred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about whether the contract was concluded effectively. In such a case, was the contract concluded? Why? Case Three 案例三 3. A Chinese export company sent on July 1 an offer to a French trading company ,stipulating for the reply to reach them before July 10. The French trading company cabled its acceptance of the offer on July 8. Because of the delay by the post office, the acceptance did not reach the Chinese company till on the morning of July 11.And before receiving the acceptance, the Chinese company was informed that the prices of the said products were rising rapidly,the seller refused the acceptance immediately. Question: Was the acceptance effective? Why? Case Four 案例四 4.A French buyer visited a Chinese trading company to buy some goods in the morning. When Chinese seller offered the price, he didn’t say anything. But in the afternoon, the French buyer visited again and accepted the morning’s offer. At this moment, Chinese company found the price of this goods o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was rising, so how could the Chinese trading company deal with? Why? Case Five 案例五 5. Our company made an offer with Italian buyer, which is valid before 10th of this month. Because of the post bureau’s late in delivery, we have received the acceptance on 11th. At this

机械制造基础实习心得(体会心得)

机械制造基础实习心得 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有的一段经历,让大学生参与到社会当中实践可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更能学到课堂上学不到东西。回想起那短暂的一个星期,往事还历历在目,各种酸甜苦辣,但是不可否认的却是这些经历将会是我人生当中不可多得的财富和经验的累积。实习,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也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个星期的实习,通过了解工厂的生产情况,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种知识,第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通过这次生产实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弥补以前单一理论的不足,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和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生产实习是我们制造专业理论学习之外,获得实践知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实习加深我们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巩固专业思想,提高专业技能,并激发我们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通过现场操作实习和与企业员工的交流指导,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印证、深化、巩固和充实,培养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为以后踏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实习是对我们的一次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整个实习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我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深入细致地观察、实践,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使自己的动脑、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实习也在于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与人交际的能力,锻炼我们的意志,增强我们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从企业职工身上学到了知识和技能,更使我学会了他们的敬业精神。感到了生活的充实,以及获得知识的满足。真正的接触了社会,使我消除了走向社会的恐惧心里,使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社会。同时,也使我体验到了工作的艰辛,了解了当前社会大学生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促使自己努力学习知识,为自己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习过程中,我从技术,团队合作,专业素质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收获。这次实习给了一次我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通过机械实习,我了解许多课本上很难理解的许多知识。机械的传动构造,一些机器部件的构造原理等等,了解了许多常用工具。也掌握了西门子plc一些简单编程,极大地丰富了自己关于零件加工工艺的知识,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许多原来并不熟练的知识逐渐被清晰的理解,许多原来没有重视的方面也得到了巩固,更在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了不少新东西。在这次实习中,感触最深的是了解了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业中的重要性,它是电子信息技术和传统机械加工技术结合的产物,它集现代精密机械、计算机、通信、液压气动、光电等多学科技术为一体,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高自动化和高柔性等特点,是尖端工业所不可缺少的生产设备。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数控机床都是出自国外先进制造商,无论在数量上,精度,性能指标上,中国制造业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需要我们奋起直追。再就是齿轮零件加工工艺: 粗车--热处理--精车--磨内孔--磨芯,轴端面--磨另一端面--滚齿--钳齿--剃齿--铡键槽--钳工--完工 其实我认为实习另一个目的是在实践中初识社会,了解社会,即将走出校门的我们,往往对社会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感到迷茫,需要时间去积累。在实习

国际贸易实务读书笔记

国际贸易实务 一.导论 一.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和任务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的学科,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他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 二.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及基本内容 1.国际贸易术词 贸易术语(trade terms)是用来表示买卖双方所承担的风险、费用和责任划分的专门用语。 2.合同条款 合同条款是交易双方当事人在交接货物、收付货款和解决争议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的具体体现,也是交易双方履行合同的依据和调整双方经济关系的法律文件。 3.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商定和履行 订立合同的过程,一般包括邀请发盘、询盘、还盘、和接受等环节。其中发盘和接受是合同成立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和必经的法律步骤。 4.贸易方式 三.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1.正确处理本课程的自学考试大纲和教材的关系; 2.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要注意业务同法律的联系; 4.要注意结合我国国情来研究国际贸易惯例; 5.要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 第一篇国际贸易术语 第一章贸易术语与国际贸易惯例

a)成为从事国际贸易的行为准则,明确彼此在货物交接方面所应承担的风险、责任和费用。 这就大大简化了交易手续,缩短了洽商时间,从而节约了费用开支; b)有利于交易双方进行比价和加强成本核算; c)有利于妥善解决贸易争端。 (二)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 3.国际贸易惯例的性质 国际贸易惯例的是由国际组织其他权威机构通过对贸易习惯做法进行编纂和解释而形成的。 (惯例本身不是法律,它对贸易双方不具有强制性,因此买卖双方有权在合同中作出与某项惯例不符的规定) 国际惯例在下列情况下具体有约束力: 1)国家法律有明确规定的; 2)买卖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 4.关于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 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主要有以下三种: 1)《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Warsaw-Oxford Rules 1932)。 该规则是国际法协会专门为解释CIF合同而制定的,它对CIF合同的性质、特点,双方 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等,作出一较为详细具体的规定。 2)《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Revised American Foreign Trade Definitions 1941) 此定义是由美国商会等商业团体最早于1919年制定的,以后又于1941年作了修订,它包括 有Ex(Point of Origin), FAS,FOB, C&F, CIF, Ex Dock等6种贸易术语。 3)《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ternation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 简称INCOTERMS 2000) 该通则是由国际商会制定的,最早产生于1936年,后来经过多次修订,现行的《2000 年通则》共包括13种贸易术语,即EXW,FCA,FAS,FOB,CFR,CIF,CPT,CIP,DAF,DES,DEQ,DDU 和DDP。按起始字母的不同,分为E,F,C,D四个组。在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中, 通则是包括术语最多、使用范围最广和影响最大的一种。 贸易惯例虽然不同于法律,但它对于指导业务实践,规范贸易行为都具有重要作用。这 体现在:一方面,如果双方都同意采用某种惯例来约束该项交易,并在合同中作出明确 规定时,那么这项约定的惯例就具有了强制性;另一方面,如果双方在合同中既未排除, 也未注明该合同适用某项惯例,在合同执行中发生争议时,受理该争议案的司法或仲裁 机构也往往会引用某一国际贸易惯例进行判决或裁决。所以,国际贸易惯例虽然不具有 强制性,但它对国际贸易实践的指导作用去不容忽视。 E组 启运 EXW Ex Works 工厂交货 F组 主要运费未付FCA Free Carrier FAS Free Alongside Ship FOB Free On Board 货交承运人 装运港船边交货 装运港船上交货 C组 主要运费已付CFR Cost and Freight CIF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CPT Carriage Paid To CIP 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 成本加运费 成本保险费加运费 运费付至 运费保险费付至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教程文件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 析

1.某进出口公司欲进口包装机一批,对方发盘的内容为:“兹可供普通包装机200台,每台500美元CIF青岛,6至7月份装运,限本月21日复到我方有效。”我方收到对方发盘后,在发盘规定的有效期内复电:“你方发盘接受,请内用泡沫,外加木条包装。” 问:我方的接受是否可使合同成立?为什么? 答:我方的接受可使合同成立。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受盘人对货物的价格、付款、品质、数量、交货时间与地点、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赔偿责任范围或解决争端的办法等条件提出的添加或更改,均视作实质性变更发盘条件。受盘人在接受中的添加或更改,如果在实质上变更了发盘条件,就构成了对原发盘的拒绝,其法律后果是否定了原发盘,原发盘即告失效,原发盘人就不再受其约束。本案我方在接受通知中,表示对包装条件的添加,并不构成实质性变更发盘条件,不属于还盘性质,除非发盘人在合理的时间内及时地表示不同意受盘人的添加,否则,该接受仍具有接受的效力。因此,我方的接受可使合同成立。 2.我某公司按FCA条件进口一批化工原料,合同中规定由卖方代办运输事项。结果在装运期满时,国外卖方来函通知,无法租到船,不能按期交货。因此我公司向国内生产厂家支付了10万元违约金,问:对我公司的这10万元损失,可否向国外的卖方索赔? 答:不能,FCA条件下卖方可以代替买方按通常条件定立运输契约,但费用和风险要由买方承担。 3.我某公司向国外某客户出口榨油大豆一批,合同中规定大豆的具体规格为含水分14%,含油量18%,含杂质1%。国外客户收到货物不久,我方便收到对方来电称:我方的货物品质与合同规定相差较远,具体规格为含水分18%,含油量10%,含杂质4%,并要求我方合同金额40%的损害赔偿。问:对方的索赔要求是否合理?合同中就这一类商品的品质条款应如何规定为宜? 答:对方的要求是合理的。因为我方交货的品质不符合合同的规定,理应给予对方一定金额的损害赔偿,但是否为合同金额的40%,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合同中就这一类较难掌握交货品质的出口商品的品质条款,应采用规定品质公差或品质机动幅度的方法,来避免因交货品质难以掌握给我方交货带来的困难。 4.北京某公司出口2000公吨大豆,国外来证规定:不允许分批装运。结果我方在规定的期限内分别在大连,上海各装1000公吨于同一航次的同一船只上,提单上也注明了不同的装货港和不同的装船日期,试问:我方做法是否违约?银行能否议付? 答:我方并不违约,银行可以议付。题干中表明,本次货物在两个不同装运港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钠是一种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3周期、第IA 族,是碱金属元素的代表,下面是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知识点 1. 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x09钠是一种银白色、质软、可用小刀切割的金属,比水轻,熔点97.81℃,沸点882.9℃ 钠的化 学性质x09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常温下缓慢氧化) 2Na+O2 Na2O2 ②与其他非金属反应:2Na+S=Na2S(发生爆炸) 2Na+Cl2 2NaCl(产生大量白烟) ③与水反应:2Na+H2O=2NaOH+H2↑(浮于水面上,迅速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在水面上不停地游动) ④与盐反应:2Na+CuSO4+2H2O=Cu(OH)2+Na2SO4+H2↑ (钠不能从溶液中置换出其他金属) 2.钠的保存 由于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易与空气中的O2和H2O等反应,所以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之中.金属钠在空气中变质的过程可以表示为:银白色的金属钠表面变暗(生成Na2O) 出现白色固体(NaOH) 表面变成粘稠状(NaOH潮解) 白色块

状固体(Na2CO3?10H2O) 风化为白色粉未状物质(Na2CO3) 3.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x09氧化钠x09过氧化钠 颜色状态x09白色固体x09淡黄色固体 化学式x09Na2Ox09Na2O2 氧化合价x09-2x09-1 稳定性x09不稳定,在空气中可以继续氧化: 2Na2O+O2=2Na2O2x09稳定,加热不分解 与H2O反应x09Na2O+H2O=2NaOHx092Na2O2+2H2O=4NaOH+O2↑与CO2反应 x09Na2O+CO2=Na2CO3x092Na2O2+2CO2=2Na2CO3+O2 氧化性、漂白性x09一般不表现出氧化性,也不表现还原性,无漂白性x09有强氧化性和一定的还原性,有漂白性,可以杀菌消毒 4.碳酸钠的碳酸氢钠 x09碳酸钠x09碳酸氢钠 俗名x09苏打、纯碱x09小苏打 色、态x09通常以Na2CO3?10H2O存在,为无色晶体,易风化失水为白色粉未Na2CO3x09白色粉未 水溶性x09易溶于水x09溶解度较碳酸钠小 热稳定性x09稳定,受热为分解x092NaHCO3 Na2CO3+CO2↑+H2O

【最新推荐】初中化学学霸笔记大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最全教材配套视频课程,最精华的学习干货,尽在全品学堂微信公众号,欢迎大家关注哦!么么哒O(∩_∩)O~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