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例题

合集下载

刑法简单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简单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简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 无罪推定原则答案:D解析: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无罪推定原则是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而非刑法的基本原则。

2.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动机D. 犯罪结果答案:C解析: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

犯罪动机虽然可能影响量刑,但不是犯罪构成的要件之一。

3.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故意犯罪的主观方面?A. 直接故意B. 间接故意C. 过失D. 疏忽大意答案:C解析:故意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过失和疏忽大意属于过失犯罪的主观方面。

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共同犯罪?A. 甲指使乙去盗窃,乙实施了盗窃行为B. 甲乙两人合谋抢劫,甲负责望风,乙实施抢劫C. 甲明知乙要去杀人,但未阻止,事后帮助乙藏匿凶器D. 甲乙两人共同策划并实施了一起诈骗案答案:A、B、D解析: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犯罪行为。

选项A 中甲指使乙去盗窃,乙实施了盗窃行为,构成共同犯罪;选项B 中甲乙两人合谋抢劫,甲负责望风,乙实施抢劫,也构成共同犯罪;选项D中甲乙两人共同策划并实施了一起诈骗案,同样构成共同犯罪。

选项C中甲明知乙要去杀人,但未阻止,事后帮助乙藏匿凶器,甲的行为构成包庇罪,而非共同犯罪。

2.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较轻B. 有悔罪表现C. 没有再犯罪的危险D. 犯罪后自首答案:A、B、C解析:根据刑法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适用缓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选项D中的自首情节虽然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不是适用缓刑的必要条件。

三、判断题1. 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结果是否发生。

刑法学课程相关练习题

刑法学课程相关练习题

[试题分类]:刑法学[题型]:单选1.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A. 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B. 犯罪原因与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C.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D. 犯罪行为与犯罪对象之间的联系[答案]:C2. 甲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宣告缓刑,其缓刑考验期是()A. 1年以上3年以下B. 2年以上3年以下C. 2年以上5年以下D. 只能是2年[答案]:C3. 下列犯罪中,__________的犯罪对象是该罪构成的必要要件。

( )A. 破坏交通工具罪B. 投毒罪C. 盗窃罪D. 破坏集体生产罪[答案]:A4.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集团的人数必须是()A. 2人以上C. 4人以上D. 5人以上[答案]:B5. 农民梁某与本村现役军人王某的妻子华某通奸,致华怀孕,华怕众人知道难堪,遂自溢而死。

梁某的行为()。

A. 构成重婚罪B. 构成破坏军婚罪C.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D. 不构成犯罪[答案]:D6. 犯罪未得逞是指()A. 犯罪行为未实行终了B. 未发生犯罪人追求的结果C. 行为人的目的尚未达到D. 未完成某一具体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答案]:D7. 数罪中判处几个死刑或无期徒刑,或者其中一个最重刑为死刑或无期徒刑的,只执行一个死刑或无期徒刑,这属于()A. 吸收原则B. 相加原则C. 限制加重原则[答案]:A8.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实施犯罪,我国有限制地对犯罪的外国人行使管辖权,其根据的原则是()A. 属人原则B. 属地原则C. 普遍管辖原则D. 保护原则[答案]:D9. 一中外合资企业的会计,利用其经手公司财务的便利,将公司的一笔收入2万元不入账,转入自己在银行的账户,甲的行为构成()。

A. 侵占罪B. 职务侵占罪C. 贪污罪D. 诈骗罪[答案]:B10. 故意伤害致死与间接故意杀人的区别是()。

A. 犯罪的目的不同B. 犯罪故意的内容不同C. 使用的手段不同D. 打击的部位不同[答案]:B11. 在事实上的认识错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的不正确理解。

刑法疑难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刑法疑难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案件背景:某市A区居民李某,男,35岁,无业。

一日,李某因琐事与邻居王某发生争执,双方互不相让,情绪激动。

在争执过程中,李某从家中拿出了一把水果刀,威胁王某。

王某为了自卫,拿起身边的一根木棍反击。

在推搡过程中,李某不慎摔倒,手中的水果刀刺入王某的腹部。

王某立即倒地,李某见状慌乱逃离现场。

王某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经诊断为重伤二级。

问题:1. 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构成犯罪,应如何定性?2. 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如构成正当防卫,其防卫行为是否过当?3. 如果李某的行为构成犯罪,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自首?对李某的量刑有何影响?分析:一、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及定性1. 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李某明知持刀威胁他人可能会造成对方伤害,仍然故意实施该行为,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

2. 定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李某持刀威胁王某,并在争执过程中不慎将王某刺伤,其行为属于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应定性为故意伤害罪。

二、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及防卫过当1. 构成正当防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王某在李某持刀威胁的情况下,为了自卫,拿起木棍反击,其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2. 防卫过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在本案中,王某的防卫行为虽然造成了李某的轻伤,但考虑到王某是为了自卫而采取行动,且防卫行为与侵害行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因此,王某的行为不构成防卫过当。

三、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自首及对李某量刑的影响1. 构成自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刑法学案例分析45题及答案

刑法学案例分析45题及答案

刑法学案例分析45题及答案1. 案例背景:小明因为盗窃一辆汽车被捕,被控犯有盗窃罪。

小明辩称自己只是想开一下汽车,没故意图占为己有。

请分析小明的辩护是否成立,并解释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答案:根据刑法规定,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盗窃行为,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他人财物;二是主观要件,即具有故意。

小明辩称只是想开一下汽车,没故意图占为己有,但是从事实来看,小明窃取了他人的汽车,属于盗窃行为。

而主观上的故意指的是明知是他人财物,却仍然故意窃取。

因此,小明的辩护不成立,他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2. 案例背景:小红因为故意伤害他人被控犯有故意伤害罪。

小红辩称自己只是想吓唬对方,并没有实际打伤对方。

请分析小红的辩护是否成立,并解释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答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伤害行为,即对他人身体造成伤害、疾病或者死亡;二是主观要件,即具有故意。

小红辩称只是想吓唬对方,并没有实际打伤对方,但是从事实来看,小红的行为已经对对方造成为了身体伤害。

而主观上的故意指的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却仍然故意进行伤害行为。

因此,小红的辩护不成立,她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3. 案例背景:小华因为故意杀人被控犯有故意杀人罪。

小华辩称自己只是想吓唬对方,并没有真的杀人。

请分析小华的辩护是否成立,并解释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答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杀人行为,即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二是主观要件,即具有故意。

小华辩称只是想吓唬对方,并没有真的杀人,但是从事实来看,小华的行为已经导致对方死亡,属于杀人行为。

而主观上的故意指的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他人死亡,却仍然故意进行杀人行为。

因此,小华的辩护不成立,他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4. 案例背景:小明因为故意伤害他人被控犯有故意伤害罪。

小明辩称自己只是出于自卫而伤害对方,没有故意伤害的主观意图。

请分析小明的辩护是否成立,并解释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法律_刑法案例分析题库(3篇)

法律_刑法案例分析题库(3篇)

第1篇1. 案例一:故意伤害罪案情简介:被告人张某与被害人李某因邻里纠纷发生争执,张某持刀将李某刺伤,导致李某重伤。

事后,张某主动投案,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

问题:(1)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2)张某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其应当如何量刑?2. 案例二:盗窃罪案情简介:被告人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价值人民币2万元。

王某作案后,将赃款挥霍一空。

问题:(1)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2)根据王某的犯罪情节,对其应当如何量刑?3. 案例三:强奸罪案情简介:被告人李某以暴力、胁迫手段,违背妇女意志,与其发生性关系。

被害人小芳(化名)年仅16岁。

问题:(1)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强奸罪?(2)根据李某的犯罪情节,对其应当如何量刑?4. 案例四:故意杀人罪案情简介:被告人赵某因家庭琐事与妻子发生争吵,遂产生杀害妻子的念头。

一天深夜,赵某趁妻子熟睡之际,用刀将其杀害。

问题:(1)赵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2)根据赵某的犯罪情节,对其应当如何量刑?5. 案例五:诈骗罪案情简介:被告人孙某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骗取他人财物,价值人民币10万元。

被害人张某(化名)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将钱款汇给孙某。

问题:(1)孙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2)根据孙某的犯罪情节,对其应当如何量刑?6. 案例六:交通肇事罪案情简介:被告人陈某在驾驶车辆过程中,因超速行驶,与前方行驶的摩托车发生碰撞,导致摩托车驾驶员刘某死亡。

经鉴定,陈某负事故主要责任。

问题:(1)陈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2)根据陈某的犯罪情节,对其应当如何量刑?7. 案例七:职务侵占罪案情简介:被告人周某系某公司财务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公司资金人民币5万元,用于个人消费。

问题:(1)周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2)根据周某的犯罪情节,对其应当如何量刑?8. 案例八:故意毁坏财物罪案情简介:被告人魏某因与邻居发生纠纷,遂故意将邻居的房屋门窗损坏,造成损失人民币1万元。

刑法学考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考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 刑罚从轻原则答案:D2.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罚的种类?A. 管制B. 拘役C. 罚金D. 警告答案:D3. 下列行为中,哪一个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钱包后据为己有D. 因紧急避险而造成损害答案:D4.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的主观方面?A. 故意B. 过失C. 动机D. 目的答案:C5.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的客观方面?A. 犯罪行为B. 犯罪结果C. 犯罪动机D. 犯罪手段答案:C6.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构成的要件?A. 主观要件B. 客观要件C. 法律要件D. 时间要件答案:D7. 以下哪一项不是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A. 存在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B.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个人合法权利C.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D. 防卫行为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答案:C8.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刑法中的共同犯罪?A. 教唆犯B. 帮助犯C. 从犯D. 单独犯罪答案:D9.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罚执行的制度?A. 减刑B. 假释C. 缓刑D. 罚金答案:D10.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中的犯罪形态?A. 犯罪预备B. 犯罪未遂C. 犯罪中止D. 犯罪既遂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 刑罚从重原则答案:ABC12. 以下哪些属于刑罚的种类?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警告答案:ABC13. 以下哪些属于犯罪的主观方面?A. 故意B. 过失C. 动机D. 目的答案:ABD14. 以下哪些属于犯罪的客观方面?A. 犯罪行为B. 犯罪结果C. 犯罪动机D. 犯罪手段答案:ABD15. 以下哪些属于犯罪构成的要件?A. 主观要件B. 客观要件C. 法律要件D. 时间要件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刑法学》考试试题附答案和解析

《刑法学》考试试题附答案和解析

《刑法学》考试试题附答案和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30 分)1. 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行为作斗争。

A. 犯罪B. 违法C. 违纪D. 侵权2. 我国刑法对于溯及力问题采取的原则是()。

A. 从旧原则B. 从新原则C. 从旧兼从轻原则D. 从新兼从轻原则3.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刑事责任。

A. 不负B. 应当负C. 可以负D. 减轻4. 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是指()。

A. 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B. 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C. 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D. 在犯罪集团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5. 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处罚。

A.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B.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C.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D.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6. 下列情形中属于自首的是()。

A. 甲杀人后其父主动报案并将甲送到派出所,甲当即交代了杀人的全部事实和经过B. 甲和乙共同贪污之后,主动到检察机关交代自己的贪污事实,但未提及乙C. 甲和乙共同盗窃之后,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乙曾经诈骗数千元,经查证属实D. 甲给监察委打电话,承认自己收受他人1 万元贿赂,并交代了事情经过,然后出走不知所踪7. 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是指()。

A. 14 周岁以上不满16 周岁B. 16 周岁以上不满18 周岁C. 14 周岁以上不满18 周岁D. 不满14 周岁8. 数罪并罚时,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

A. 可以不执行B. 不同种类的附加刑分别执行C. 只执行主刑D. 种类相同的附加刑合并执行9. 剥夺政治权利作为一种附加刑主要包括()。

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C. 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D. 以上都是10. 下列不属于继续犯的是()。

A. 非法拘禁罪B. 绑架罪C. 诈骗罪D. 窝藏罪11. 下列犯罪中属于纯正不作为犯的是()。

刑法学模拟试题

刑法学模拟试题

刑法学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甲、乙、丙在一起闲谈。

乙说:“偷东西,哪个都会干,要不信,咱们都可以去搞点东西来给他看看”。

丙听了就信认为真,晚上潜入某商店盗窃了几件衣服。

乙行为构成()。

A. 不构成犯罪B. 从犯C. 教唆犯D. 主犯2. 某甲与某乙有仇,欲寻机报复。

一日某甲知某乙一人在家,便携匕首前去。

途中遇联防人员巡查,某甲深感胆怯,折返家中。

某甲行为属于()。

A. 犯罪预备B. 犯罪中断C. 犯罪未遂D. 不构成犯罪3. 监管人员贾某因与罪犯徐某曾是朋友,就私自把徐某暂放出监,嘱托其过些天再回来。

徐某出去从事非法经营犯罪活动后又回到监内。

贾某行为构成()。

A. 私放罪犯罪B. 非法经营罪共犯C. 私放罪犯罪和非法经营罪D. 不构成犯罪,可按政纪处理4. 王某1986年5月1日潜入某服装厂仓库,窃取布料价值三千余元,次日被捕,在公安机关预审时,还查明王某曾因犯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1982年6月3日才刑满释放,王某行为()。

A. 构成惯犯B. 构成累犯C. 构成一般盗窃罪D. 应当加重惩罚5. 有期徒刑缓刑考验期为()。

A. 原判刑期以上3年如下,不得少于1年B. 原判刑期以上5年如下,不得少于6个月C. 原判刑期以上3年如下,不得少于6个月D. 原判刑期以上5年如下,不得少于1年6. 吕某系军内在编职工,运用在军服仓库值班之机,监守自盗,窃得军服数十套,价值800元,其行为构成()。

A. 盗窃罪B. 贪污罪C. 盗窃军用物资罪D. 破坏生产经营罪7. 以明知、故意作为构成犯罪条件犯罪是指()。

A. 窝赃销赃罪B. 交通肇事罪C. 玩忽职守罪D. 泄露国家秘密罪8. 李某骑摩托车违章撞伤田某,导致田某腿部表皮破裂。

李某送田某到医院治疗,护士未作皮试,即给田某注射破伤风针剂,田某因药物过敏死亡。

李某行为属于()。

A. 过错伤人罪B. 过错杀人罪C. 交通肇事罪D. 不构成犯罪9. 被告人王某对其妻张某常常毒打、辱骂,曾将其妻骗至外地欲将其丢掉,被其妻识破而未得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学例题第一、二章1.关于刑法解释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A.将盗窃罪对象的“公私财物”解释为“他人的财物”,属于缩小解释B.将《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出售假币罪中的“出售”解释为“购买和销售”,属于当然解释C对随身携带枪支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以外的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解释为以抢劫罪定罪,属于扩张解释D.将信用卡诈骗罪中的“信用卡”解释为“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属于类推解释2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将强制猥亵妇女罪中的"妇女"解释为包括男性在内的人,属于扩大解释B.将故意杀人罪中的"人"解释为"精神正常的人",属于应当禁止的类推解释C.将伪造货币罪中的"伪造"解释为包括变造货币,属于法律允许的类推解释D.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中的"情报"解释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者依照有关规定不应公开的事项",属于缩小解释3①立法解释是由立法机关作出的解释,既然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时可以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以抢劫罪论处,那么,立法解释也可以规定"携带凶器盗窃的,以抢劫罪论处"。

②当然,立法解释毕竟是解释,所以,立法解释不得进行类推解释。

③司法解释也具有法律效力,当司法解释与立法解释相抵触时,应适用新解释优于旧解释的原则。

④不过,司法解释的效力低于立法解释的效力,所以,立法解释可以进行扩大解释,司法解释不得进行扩大解释。

关于上述四句话正误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第①句正确,其他错误B.第②句正确,其他错误C.第③句正确,其他错误D.第④句正确,其他错误• 1.甲男与乙女于某日中午公开在某公园内发生性关系,引起游客的极大愤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对甲、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A.聚众淫乱罪B.组织淫秽表演罪C.寻衅滋事罪D.无罪•2.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之一是民主主义,而习惯最能反映民意,所以,将习惯作为刑法的渊源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B.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不仅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而且包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法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D.刑法分则的部分条文对犯罪的状况不作具体描述,只是表述该罪的罪名。

这种立法体例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3.(单选题)我国刑法规定了_____法定原则,_____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同时规定了_____相适应原则,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_____和承担的_____相适应;死刑只适用于_____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在这段话的空格中:A.2处填写“罪刑”,4处填写“罪行”B.3处填写“罪刑”,3处填写“罪行”C.4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D.3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 3.(单选题)我国刑法规定了_____法定原则,_____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同时规定了_____相适应原则,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_____和承担的_____相适应;死刑只适用于_____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在这段话的空格中:A.2处填写“罪刑”,4处填写“罪行”B.3处填写“罪刑”,3处填写“罪行”C.4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D.3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 3.(单选题)我国刑法规定了_____法定原则,_____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同时规定了_____相适应原则,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_____和承担的_____相适应;死刑只适用于_____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在这段话的空格中:A.2处填写“罪刑”,4处填写“罪行”B.3处填写“罪刑”,3处填写“罪行”C.4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D.3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第三章•请分别用四要件理论和二阶层理论分析以下案例•(1)李某,18周岁。

李某因为王某向老师告自己的“黑状”,在放学后持刀将王某挟持到某偏僻之处,要王某向自己叩头“谢罪”。

王某不肯。

李某即持刀猛刺王某。

王某无奈与李某搏斗起来。

在搏斗中,王某夺过了李某的刀,将李某刺死。

王某立即投案自首。

•(2)冯某,18周岁。

在住院期间,将看护自己的护工路某活活掐死。

经专家鉴定:冯某掐死路某时,属于精神病发作期间,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

••15周岁的A女被“正式”录用为国有银行工作人员(国家工作人员),其工作职责之一,是每天下午5点左右,以步行方式将30万左右的人民币从某储蓄所送到某银行分理处。

某日在送款时,A遇到了4位同乡(均达到刑事法定年龄)。

A提议,4位同乡假装痛打A一顿,将30万人民币“抢走”,然后5人分赃。

4位同乡接受提议,事后,A向单位谎称30万元被抢。

我国现行的犯罪论体系与共犯理论,将责任年龄与责任能力作为构成要件和共同犯罪成立条件,A因为没有达到责任年龄,不可能与4位同乡构成共犯。

于是对4位同乡的定罪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困难。

如果采用德国、日本那样的犯罪论体系,将自然人本身及其身份作为构成要件要素,使构成要件成为违法类型,将责任年龄、责任能力作为责任要素,那么,就可以肯定A与4位同乡的行为构成贪污罪的共犯(A为实行犯),只不过由于A没有达到责任年龄而不承担责任,但其他4位同乡依然成立贪污罪的•第五章•思考题•刑满释放不久的肖某乘其妻子上夜班,乔装打扮后外出作案。

肖某来到一昏暗僻静场所之后,见到前方有一妇女,冲上去将该妇女击倒,实施强奸之后又抢走了其挎包。

受害妇女连夜报案,回到家后惊奇的发现自己的挎包在家中桌子上,这才知晓强奸和抢劫自己的是自己的丈夫。

肖某是否侵犯强奸罪和抢劫罪所保护的法益•警官张某对犯罪嫌疑人王某进行刑讯逼供,构成犯罪。

请问本案中是简单客体还是复杂客体?•下列各罪中,哪一个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A.故意杀人罪 B.盗窃罪 C.玩忽职守罪 D.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划分为10类,其划分的根据是()• A.同类客体 B.犯罪对象 C.直接客体 D.一般客体••思考题• 1.李家波与项兰临相恋后致其怀孕。

同年6月,李家波向项提出分手并要其去流产,项不同意并几次欲跳楼自杀。

同年9月5日12时30分许,被告人李家波回到寝室见项兰临在其房内,后两人发生争打,项兰临拎一矿泉水瓶(内装敌敌畏农药)到走廊上,李家波曾听到项将“矿泉水”瓶扔到水池上的声音,后项回到房内背靠沙发坐在地上,歪着头定定地注视着墙,嘴角有唾沫样的东西。

此时,李家波见同厂女工赵慧娟上楼即把门掩上。

随后,李家波又关上房门到二楼车间,回来后见项兰临仍原样坐着,李家波感到不对,即打电话叫来楼明辉,楼到后两人先到加油站加油。

期间,李家波将项可能吃过什么东西,嘴角有唾沫的事后诉楼明辉,两人回到李的寝室因打不开门后从气窗看见项仍原样坐着,鼻子流着鼻涕一样的东西。

嗣后,李家波与楼明辉遂到后谢村找朋友并讲了项的情况,两人回厂得知项兰临已被送往医院抢救。

当晚9时许,项兰临因抢救无效死亡。

李某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2.刘某与李某相约去河边钓鱼,不知何故,李某跌落水中。

刚刚骑自行车赶到的刘某见有人落水呼救,猜测是李某,因为边上有李某的摩托车。

刘某离开,没有施救也没有呼救。

李某溺水身亡,刘某辩解说自己当时是想去通知李某家人,但刘某事实上并未通知李某家人。

刘某是否构成不作为的犯罪。

• 3.2002年4月22日凌晨1时许,丁某驾车行驶过程中,将醉倒在地的李某碾压于车下。

丁某下车查看,发现有人躺在车底,想将其拉出来,拉不动。

丁某遂动用千斤顶将车顶起,再将李某拉出来,然后逃离现场。

被害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不作为犯罪()• A.可以是过失 B.不可能是过失 C.只能是故意 D.不可能是故意•3.下列哪些行为是不作为的犯罪()•A.子女对父母不尽赡养义务,造成严重后果B.仓库保管员不按规定保管好物品,造成严重后果•C.成年人带孩子游泳,孩子溺水时不及时抢救,致使孩子被淹死•D.过路人看见交通事故的被害人躺在血泪中但不抢救•甲乙互殴,甲因受重伤而昏厥,乙怀疑甲已死亡,将其推到河中,以图销尸灭迹。

甲因河中水温很低,顿时苏醒,在河中挣扎呼救,但周围无人救援。

乙对于甲的呼喊置之不理,甲因而溺死。

对乙的行为应如何处理?•甲乙互殴,甲因受重伤而昏厥,乙怀疑甲已死亡,将其推到河中,以图销尸灭迹。

甲因河中水温很低,顿时苏醒,在河中挣扎呼救,但周围无人救援。

乙对于甲的呼喊置之不理,甲因而溺死。

对乙的行为应如何处理?•思考题•甲欲杀乙,在其坐飞机以前半小时投毒,乙在飞机起飞45分钟后必死无疑。

但在飞机起飞10分钟后,恐怖组织成员丙劫持航空器撞击建筑物,乙死亡的。

甲应负何种罪责?•甲经营一家厨房用品商店,它出售了一把锋利的菜刀给乙,乙随即用这把菜刀将丙砍伤。

甲卖刀的行为与丙被乙伤害之间有因果关系吗?•a过失导致交通事故,b的汽车在此次事故中严重受损,b本人在交通事故中死亡。

目睹事故的老人c心脏病发死亡。

A的过失与c的死亡是否有因果关系。

•甲乙互殴,甲因受重伤而昏厥,乙怀疑甲已死亡,将其推到河中,以图销尸灭迹。

甲因河中水温很低,顿时苏醒,在河中挣扎呼救,但周围无人救援。

乙对于甲的呼喊置之不理,甲因而溺死。

对乙的行为应如何处理?••思考题•甲欲杀乙,在其坐飞机以前半小时投毒,乙在飞机起飞45分钟后必死无疑。

但在飞机起飞10分钟后,恐怖组织成员丙劫持航空器撞击建筑物,乙死亡的。

甲应负何种罪责?•甲经营一家厨房用品商店,它出售了一把锋利的菜刀给乙,乙随即用这把菜刀将丙砍伤。

甲卖刀的行为与丙被乙伤害之间有因果关系吗?•a过失导致交通事故,b的汽车在此次事故中严重受损,b本人在交通事故中死亡。

目睹事故的老人c心脏病发死亡。

A的过失与c的死亡是否有因果关系•。

•思考题•杨某纠集朱某、荣某等人利用龙华石油有限公司,采取不报关、假报品名等方式,走私货物累计价值10亿元。

龙华公司系杨某与其舅舅共同注册成立,实际由杨某个人出资,一切经营由杨某个人决定,公司收入归杨某个人所有。

本案是否属于单位犯罪?•某公司经董事会决策,由公司经理等人具体实施了贷款诈骗罪,是否构成单位诈骗罪?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