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号为何去了太阳系最大的陨石坑》阅读训练及答案
四年级嫦娥四号奔向月球背面课外阅读答案,如果中国探月工程团队

四年级嫦娥四号奔向月球背面课外阅读答案,如果中国探月工程团队嫦娥四号奔向月球背面①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月球背面作为一个看不见的神秘世界,这里为何值得“走一趟”?②无论从物质成分上、形貌构造上,还是岩石年龄上,月球正面和背面都有很大的差异。
比如,从成分上看,月球正面大约60%的面积,都被一种名为“月海玄武岩”的岩体覆盖,而背面则几乎是另一种岩体——“高地斜长岩”。
同时,月球上22个月海中19个较大的月海都分布在月球正面,而月球背面只有东海、莫斯科海、智海等3个很小的月海。
从形貌构造上看,月球背面撞击坑的密度明显大于正面。
从年龄上看,月球背面则都是更加古老的岩石。
③此次探月任务中,嫦娥四号将前往艾肯盆地。
艾肯盆地直径约2500公里,深度约12公里,90%以上分布在月球背面。
这是目前所知整个太阳系最大、最深的盆地。
对艾肯盆地开展探测有可能揭开“39亿年撞击峰值”的科学之谜。
此前,科学家从太阳系撞击历史中发现一个奇特的规律:在地球、月球形成的46亿年历史中,撞击密度、频度和力度最高的时候,并不是最初的46亿年,而是39亿年,其原因困扰科学界已久。
④嫦娥四号将到达的月球背面是天文学家梦寐以求的观测场所,将填补低频射电观测的空白。
由于屏蔽作用,在地面上无法开展低频射电的观测。
同时由于地球电磁环境的原因,在月球正面开展低频射电观测效果不理想。
在天文学家看来,能够在月球上开展低频探测,将对太阳爆发、恒星形成、星系演化及宇宙早期状态等科学问题有新发现。
据了解,围绕到月球背面开展低频射电探测,欧洲空间局曾制定过详细目标,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施。
⑤嫦娥四号一旦成功,将标志着国际上首次在月球背面实现着陆和巡视探测,这是创造历史的重大成就。
(1)“嫦娥四号”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
(2)用“——”在短文中画出嫦娥四号本次登月的任务。
2018-2019高考语病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2019高考语病真题及答案解析2018年高考语文病句真题1.(2018?天津)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尤瓦尔·赫拉利写作了《人类简史》一经上市就登上了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蝉联榜首长达100周,30多个争相购买。
B.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通过自己杰出的大脑,倾尽毕生精力,以整个宇宙为研究对象,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
C.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高融合性、高带动性等优势,是创建宜居“智慧新城”的有力推手。
D. 无论是在天津,还是在比赛现场,都有支持热爱天津女排的一批球迷与这支队伍同呼吸共命运。
2.(20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出版社除了将本身的品牌作为吸引受众的容进行推广,利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传播外,图书营销还有在社交平台做线上活动这个必选项。
B. 运用互联网思维有助于优化治理,比如“最多跑一次”改革,办事程序能删繁就简的原因,仰赖的就是政务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办事流程的全面再造。
C. 观众跟随着这档浸润理想情怀的节目,回顾科学技术的研发过程,感知科学家的创造力,把握时代的脉搏,激发前进的动力,受到各界一致好评。
D. 该研究团队揭示了用化学方法制备干细胞的科学原理,开发了简单、高效制备干细胞的新技术,为优化制备途径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和解决方案。
3.(2018?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
自1995年以来,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任务。
今年,它又完成了历时45天、航程6208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
对不熟悉的人而言,()。
在这里,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________,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
由于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
《嫦娥四号成功发射与着陆的原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2018年12月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后,最终成功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据介绍,嫦娥四号着陆地是从未实地探测过的处女地,或将取得突破性发现。
探月工程自2004年正式启动以来,从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二号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再到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落月梦想……对我国月球及深空探测乃至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嫦娥四号任务于201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实施,其工程目标,一是研制发射月球中继通信卫星,实现地月中继通信;二是研制发射月球着陆器和巡视器,实现国际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嫦娥四号的科学任务主要是开展一系列的月球背面探测研究。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12月10日第2版、2019年01月04日第2版) 材料二:月球背面像一个“盾牌”,为地球挡住了陨石的直接撞击。
因此,月球背面陨石坑的数量远远多于正面,而且,月面布满沟壑、峡谷、悬崖,平坦区域极少,如何实现软着陆是月球登陆的技术性挑战。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科学岛”上的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自主研发出软着陆用关键产品“缓冲拉杆”,为此次月背软着陆提供了关键保障。
自2007年起,固体所就开始承担拉杆材料的研制任务。
经过了无数次实验,历时六年,最终研制出一种新型缓冲吸能拉杆材料,命名为高效吸能合金。
据介绍,目前商业应用的金属材料最高塑性只能达到50%,而高效吸能合金的塑性可达到80%~110%。
也就是说,一根l米长的缓冲拉杆,最大可拉伸至2.1米。
“这种材料的吸能特性远远优于现有的金属材料,在国际也属于领先水平。
”就这样,固体所项目组研制的高效吸能合金,为着陆机构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关键材料支撑,也填补了我国地外天体探测器着陆缓冲用拉杆材料的空白。
实用类文本嫦娥四号登月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在经过26天的“长途跋涉”并“养精蓄锐”之后,1月3日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完成了人类航天史上的一项壮举——成功软着陆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
至此,这项“月球远征计划”终于度过了最困难和最惊险的时刻。
这也是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球正面之后,中国探测器再度造访月球,中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正面与背面均成功软着陆的国家!2013年,“嫦娥三号”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虹湾地区,整个着陆过程所经区域地形起伏变化小,整体呈现为一个由南向北的缓坡。
据了解,“嫦娥三号”月球正面着陆区地形起伏仅800米,而此次“嫦娥四号”着陆的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高山峡谷交错,整体地形忽高忽低,着陆区地形起伏达到了 6000米。
因此,此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任务中,真正适合“嫦娥四号”着陆的区域大概相当于“嫦娥三号”的二十分之一,这势必要求“嫦娥四号”必须有更高的着陆精度,着陆方式从“粗放型”向“精细化”升级。
(摘编自李国利《“嫦娥四号”知多少?》)材料二:1月3日这日,“嫦娥四号”着陆成功的新闻迅速“霸榜”诸多国外主流媒体的头条区。
美国《国家地理》:中国“嫦娥四号”着陆的地点从未有任何人或是机器踏足。
美国圣母大学的行星科学家、月球地质专家尼尔表示,“‘嫦娥四号’的着陆意味着首次有国家尝试在月球的另一侧放置一个软着陆器,然后部署探测器进行探测”。
法国RTL电视台:将探测器降落在月球背面,去触碰月背的土壤,这件事美国没有做到,俄罗斯也没有做到。
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是首个在月球另一侧着陆的探测器,这也将对中国继续开展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提供动力。
加拿大电视台(CBC):此次开创性的着陆显示出中国作为太空强国的雄心越来越大。
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起步较晚,但该国太空科技正迅猛发展,并有可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赶超其他国家。
(摘编自《中国环球网》)材料三:2019年恰逢人类探索月球60周年,同时也是人类实现首次“载人登月” 30周年。
【随堂检测卷】沪科粤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宇宙深处(解析版) (1)

10.5 宇宙深处同步卷1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是不断地提升、扩展的,古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直到16世纪波兰著名的天文学家提出了“日心说”,才推翻了这一观点。
这个天文学家是()A.牛顿B.爱迪生C.哥白尼D.爱因斯坦2.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B.“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C.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太阳的一颗行星D.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B.在天文学中,常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C.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太阳的一颗行星D.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星系在逐渐靠近我们4.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早春,走进探梅园,会闻到梅花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系统,恒星是静止不动的5.关于粒子与宇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宇宙中的恒星位置绝对不动B.扩散现象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C.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6.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杨柳絮漫天飞舞,是分子运动引起的B.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运行,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在研究物质内部结构时,常用建立模型的方法D.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7.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雾霾是由于分子不停地运动形成的B.水结成冰后,分子也被固定起来了C.卢瑟福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D.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8.2021年5月15日,我国的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携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
火星与地球邻近且环境最为相似,是人类走出地月系开展太空探测的首选目标。
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
嫦娥四号探测器的阅读答案

嫦娥四号探测器的阅读答案嫦娥四号探测器的阅读答案材料一: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月球背面是一片难得的宁静之地,屏蔽了来自地球的无线电信号干扰。
这次探测可以填补射电天文领域在低频观测段的空白,将为研究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提供重要资料。
”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新闻发言人于国斌说。
落月后,通过“鹊桥”中继星的“牵线搭桥”,嫦娥四号探测器进行了太阳翼和定向天线展开等多项工作,建立了定向天线高码速率链路,实现了月背和地面稳定通信的“小目标”。
15时7分,科技人员发送指令,两器分离开始。
22时 22分,巡视器玉兔二号月球车踏上月球表面。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表示:“飞几十万公里,关键是着陆,要不翻车,月球车要安全走下来。
苏联连续失败16次,主要是下去的瞬间翻车了。
”(摘编自《半月谈》 2019年1月3日)材料二:嫦娥四号登月是一个重要时刻,因为它不只涉及技术,嫦娥四号的成功就像伴随登月向世界分发的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张名片。
只有坚定地自上而下制定目标和指挥实施项目和推进进程,才可能成功。
中国人隐忍而系统地为这次成功做了准备。
他们先发射了绕月运行的探测卫星。
成功后,又于5年前将嫦娥三号探测器送上了月球面向地球的一面。
嫦娥三号甚至还携带了名为玉兔的月球车。
航天业迄今的重要参与者美国、俄罗斯和欧洲正是这种持之以恒行动的反面教材。
它们费力地说服政府提供太空任务所需的预算,因此,美国航空航天局、欧洲航天局和俄罗斯航空航天署只能惊讶地旁观中国人的太空行动。
虽然单纯从技术角度看,它们也能做到。
(摘编自德国《明镜》周刊网站 2019年1月3日)材料三:欧阳自远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曾成功推动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发射升空。
此后,“嫦娥计划”从一号到五号探测卫星,全都离不开他的参与和推动。
《关于“嫦娥四号”》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本报北京12月12日电(记者冯华)记者从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获悉:12日16时45分,嫦娥四号探测器经过约110小时奔月飞行,到达月球附近,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完成“太空刹车”,被月球捕获,进入了近月点约100公里的环月轨道。
近月制动是月球探测器飞行过程中一次关键的轨道控制。
飞临月球附近时,探测器通过减速制动,使其相对速度低于月球逃逸速度,从而被月球引力捕获。
16时39分,科技人员在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发出指令,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距月面129公里处成功实施7500牛发动机点火,约5分钟后,发动机正常关机。
根据实时遥测数据监视判断,嫦娥四号探测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近月制动获得圆满成功。
嫦娥四号探测器准时发射、准确入轨,原计划在近月制动前实施的3次轨道中途修正,只于12月9日进行了1次,达到预期目标。
嫦娥四号探测器后续将在环月轨道运行一段时间,调整环月轨道高度和倾角,开展与中继星的中继链路在轨测试和导航敏感器在轨测试,确保探测器最终能进入预定的着陆区,择机实施月球背面软着陆。
在月球背面着陆并不是在探测器抵达轨道后让其降落那么简单。
除了正常着陆的难度之外,在月球背面着陆的任务还带来另一个挑战:一旦被遮挡在月球背后,探测器将无法与地球上的任何人通信。
之前布置的北斗卫星已经部分解决了通讯问题,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卫星国家。
除此之外,中国航天机构不得不在今年5月发射一颗中继卫星,这颗名为“鹊桥”的中继卫星解决了月球背面和地球的信号传递以及卫星的信号接收问题。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3日)材料二:材料三:美媒称,人们已经把人类送上月球,并发射了许多探测器和轨道飞行器探测月球,但太阳系中人们这个最近的邻居有整整一半仍然未被探测过。
中国发射了嫦娥四号对月球背面进行探测,该探测器刚刚开始其漫长旅程的第一段。
据美国《大众机械》月刊网站12月11日报道,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的研发工作已进行多年,它8日最终发射升空。
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

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试题一:阅读理解题目: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1)去年,我国发射了一颗通信卫星,它被命名为“嫦娥四号”。
这颗卫星是在一个特殊的轨道上运行,它的轨道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反,每天只能看到地球的一面。
它的目标是登陆月球背面,这是人类首次实施的探测任务。
嫦娥四号携带了一台探测器,它将研究月球背面的地质构造、物质组成等情况。
这次任务的成功将为人类对月球的进一步探索提供重要的数据。
(2)嫦娥四号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它标志着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我们应该为我国航天科学家的辛勤努力和智慧而自豪。
问题:1. 嫦娥四号的目标是什么?2. 嫦娥四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什么?答案解析:1. 嫦娥四号的目标是登陆月球背面,研究月球背面的地质构造、物质组成等情况。
2. 嫦娥四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试题二:词语解释题目:根据句子意思,写出括号内词语的汉语意思。
1. 他的表演引人入胜,赢得了观众们的掌声。
()2. 大雾中,司机们需要保持警觉,小心驾驶。
()3. 这次比赛,他获得了冠军,成为了最优秀的选手。
()答案解析:1. 引人入胜的意思是吸引人,使人感兴趣。
2. 保持警觉的意思是保持警惕,不放松。
3. 冠军的意思是在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试题三:作文题目: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不少于80字的短文。
假如你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名学生,请你写一篇短文,介绍一下你的家乡新疆的自然风景和特色文化。
答案解析:我家乡新疆是一个有着丰富自然风景和独特文化的地方。
这里有壮丽的天山山脉和广袤的戈壁草原,还有清澈的湖泊和奇特的喀纳斯湖。
在新疆,我们还有美味的烤羊肉和馕,还有多彩的舞蹈和歌曲。
我喜欢我的家乡,它的自然风景和特色文化吸引着我,让我感到自豪。
以上就是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的内容。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嫦娥四号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其降落地点在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冯·卡门撞击坑。
那么这个着陆点是如何选择出的?探月专家们对此做出了详细解答。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在论证嫦娥四号任务时,我们感觉应该给它赋予更强的生命力和功能,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说:“去月球背面比去正面风险增大了很多,崎岖的地形给我们带来必须面对的问题。
但从技术发展角度来讲,在月面更高精度的着陆是未来所需要的。
比如以后我们要去月球南北极,那里地形也很崎岖,如果在永久光照区着陆,对着陆精度要求都很高。
”
“如果我们未来要建设月球科研站,需要多组探测器在一个范围内着陆,联合构成更复杂的系统,这更是需要航天器能高精度着陆。
所以解决这次任务面临的挑战,可以为后续的深空探测和小行星探测打下基础。
”孙泽洲说,“我们希望未来具备全月球乃至于全太阳系的到达能力,有了这样的能力也能更好地支持深空科学探测。
”
专家确定去月球背面后,具体着陆区域的选择还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
孙泽洲说,嫦娥三号的着陆区在北纬45度左右的虹湾地区,探测器是按照这一纬度的光照条件设计的热控系统和太阳翼。
而大部分继承了嫦娥三号设计的嫦娥四号首选着陆区纬度也在40至50度之间。
“纬度上划定范围后,再考虑经度,是落在月球背面的正中间还是边缘呢?由于要实现地球和月球背面的通信,中继星‘鹊桥’运行在地月第二拉格朗日点的Halo轨道上。
它的全实时覆盖区域集中在月球背面中心点左右几十度的范围。
”孙泽洲说,“而且我们不希望探测器与中继星通信的时候仰角太低,那样有可能会受到周围高山的影响。
”
这样,嫦娥四号的着陆区从经纬度上就基本限定下来了。
在这个大致范围内,科学家们看中了艾特肯盆地,这个太阳系最大、最深,最古老的撞击坑,这里蕴含着月球最早的信息,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比如是不是有水?对这里的探测将对人类了解月球,地球、太阳系的演化提供第一手数据和线索。
而在艾特肯盆地这个直径大约2500公里,深13公里的巨大撞击坑内,还有一个直径为180公里的冯·卡门撞击坑,其底部地势相对平坦,能较好地保证着陆安全。
恰好与冯·卡门撞击坑经度上相差约13度的地方,还有一个克雷蒂安撞击坑,非常适合作为备选着陆区。
假如嫦娥四号第一天在主选着陆区没有成功着陆,第二天还可以着陆在备选着陆区。
除了科学上的意义,对冯·卡门撞击坑的探测还有另一层意义,它是以20世纪匈牙利裔美国航天工程学家冯·卡门命名的,他被誉为“航空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
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郭永怀都是他的亲传弟子。
五院嫦娥四号巡视器总体主任设计师中振荣说,去月球背面探测是中国为世界做出的贡献。
”虽然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嫦娥四号最终能探测到什么,但是这一探测有可能会影响好几代人。
”
(摘编自《嫦娥四号为何去了太阳系最大的陨石坑》)
1. 下列对选址艾特肯盆地的冯·卡门撞击坑着陆因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崎岖的地形给着陆带来风险,但解决这次任务面临的挑战,可以为后续的深空探测和小行星探测打下基础。
B. 根据嫦娥三号的设计和中继星“鹊桥”的全实时覆盖区域,确立了嫦娥四号着陆区的经纬度。
C. 艾特肯盆地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因为它是太阳系最大,最深、最古老的撞击坑,蕴含着月球最早的信息。
D. 在撞击坑经度上相差约13度的地方,还有一个撞击坑,它们正好可以纪念航空时代的中外科学家。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点明嫦娥四号登月的意义和降落点,然后直截了当提出问题。
B. 专家介绍着陆点选址原因时,是按照范围逐渐缩小的逻辑顺序讲解的。
C. 文章围绕探月专家解答着陆点选择的问题展开,采用了直接引用的方式。
D. 文末站在世界和历史的高度评价了此次月球背面探测的意义,照应开篇。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嫦娥四号成功探月说明我国具备全月球的到达能力,能更好地支持深空科学探测。
B. 从专家的具体解说中,可以肯定地说嫦娥四号软着陆点应该是月球背面的中间地带。
C. 专家预测如果嫦娥四号第一天没有成功着陆,它也能在第二天成功地着陆在备选着陆区。
D. 对艾特肯盆地的探测意味着能了解月球、地球、太阳系的演化过程,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答案】
1. D 从原文第十二段可以读到,“除了科学上的意义,对冯·卡门撞击坑的探测还有另一层意义”,表明只有冯·卡门撞击坑有这样的纪念意义。
2. C最后一段,“五院嫦娥四号巡视器总体主任设计师中振荣说,去月球背面探测是中国为世界做出的贡献。
‘虽然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嫦娥四号最终能探测到什么,但是这一探测有可能会影响好几代人’ ”,既有直接引用,也有间接引用。
3. B(A项,第四段,是“我们希望未来具备”的能力,此项错误。
C项,第十一段,“假如嫦娥四号第一天在主选着陆区没有成功着陆,第二天还可以着陆在备选着陆区”、可以着陆,但未说成功着陆,此项错误;D项,第九段,根据“将对人类了解月球、地球、太阳系的演化提供第一手数据和线索”的说法,可见此项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