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的普罗米修斯——试析玛莉·雪莱的《弗兰肯斯坦》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引言概述:《弗兰肯斯坦》是英国作家玛丽·雪莱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该小说以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创造出怪物为故事主线,探讨了人类的野心、科学的边界以及道德的考量。
读完这本小说,我深感震撼和思考。
以下将从四个方面对《弗兰肯斯坦》的读后感进行阐述。
一、人类的野心1.1 弗兰肯斯坦对科学的追求:小说中,弗兰肯斯坦是一个有着强烈科学好奇心的年轻人,他追求知识的渴望驱使他不断探索禁忌的领域。
1.2 弗兰肯斯坦的野心与科学的边界:然而,弗兰肯斯坦的野心超越了科学的边界,他试图创造生命,这种对禁忌的突破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1.3 弗兰肯斯坦的反思:通过弗兰肯斯坦的遭遇,我们深刻认识到人类的野心应该有所限制,否则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二、科学的边界与道德的考量2.1 科学的边界:弗兰肯斯坦的创造行为引发了对科学边界的思考,科学的发展应该遵循一定的伦理道德准则,不能无限制地追求技术的进步。
2.2 道德的考量:小说中,弗兰肯斯坦创造出的怪物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和教育,这也引发了对道德的思考,科学家应该对自己的创造负责,并对其产生的后果承担道德责任。
2.3 科学与道德的平衡:通过《弗兰肯斯坦》,我们意识到科学与道德之间需要保持平衡,科学的发展应该在道德的约束下进行,以避免伦理和道德的危机。
三、孤独与自我反省3.1 弗兰肯斯坦的孤独:弗兰肯斯坦创造出的怪物在外貌上与常人不同,这使他深感孤独,无法融入人类社会。
3.2 自我反省:弗兰肯斯坦在看到怪物带来的恶果后,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意识到自己的野心和冲动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痛苦。
3.3 人类的孤独和自我反省:通过弗兰肯斯坦的经历,我们能够深入思考人类的孤独感和自我反省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人的感受,并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道德和伦理。
四、对人性的思考4.1 怪物的人性:小说中,怪物虽然外表恐怖,但内心渴望被接纳和关爱,他对美好的事物有着向往,这让我们深感怪物的人性。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弗兰肯斯坦》是英国作家玛丽·雪莱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
这部小说以科学与人性的冲突为主题,讲述了一个关于创造生命的故事。
读完《弗兰肯斯坦》,我深受触动,产生了许多思考。
首先,小说中弗兰肯斯坦创造生命的过程让我对科学的力量有了新的认识。
弗兰肯斯坦是一个年轻的科学家,他通过研究和实验,成功地创造出了一个人造生命——怪物。
然而,当他看到自己所创造的怪物时,却感到了巨大的恐惧和后悔。
这让我思考到,科学的力量虽然可以为人类带来进步和发展,但也需要谨慎使用。
我们应该对科学的边界有清晰的认识,避免过度追求科技的发展而忽视了人性的价值。
其次,小说中弗兰肯斯坦与怪物之间的关系让我思考到人类的责任与同情心。
弗兰肯斯坦在创造怪物后,却对他产生了恐惧和厌恶,将他抛弃在社会的边缘。
怪物因此感到孤独和无助,最终走上了复仇的道路。
这让我认识到,作为人类,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对他人给予关爱和同情。
否则,我们的冷漠和无情可能会导致更多的痛苦和悲剧。
此外,小说中的怪物也引发了我对美与丑、善与恶的思考。
怪物的外貌丑陋,但内心却渴望被接受和爱。
他向弗兰肯斯坦诉说自己的痛苦和孤独,希望能够得到同情和理解。
这让我意识到,美丑只是外在的表象,真正重要的是内心的善良和渴望被爱的心灵。
我们应该超越外貌的表象,给予每个人平等的机会和尊重。
最后,小说中的描写和情节也让我对文学的力量有了更深的感悟。
玛丽·雪莱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紧凑的情节,将读者带入了弗兰肯斯坦与怪物的世界。
她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自己对科学与人性的思考和担忧。
这让我明白到,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和消遣,更是一种传递思想和情感的媒介。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拓宽视野,增加对世界的理解和思考。
总之,读完《弗兰肯斯坦》让我受益匪浅。
这部小说深刻地探讨了科学、人性、责任、同情和美丑等主题,引发了我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通过弗兰肯斯坦与怪物的故事,我认识到科学的力量需要谨慎使用,人类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给予他人关爱和同情。
《弗兰肯斯坦》作为奇幻文学的研究

《弗兰肯斯坦》作为奇幻文学的研究《弗兰肯斯坦》是一部奇幻文学经典名著,创作于1818年,由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所著。
本书通过讲述一个怪物的故事,穿插了多种神秘的奇幻元素,其中包括科学实验、生命创造、幽暗的阴影和心理灵异等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该作品作为奇幻文学的研究。
一、背景《弗兰肯斯坦》的创作背景是十分特殊的。
当时,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们信仰上的改变也影响了文学创作。
玛丽·雪莱在这种氛围下,在逝去的母亲和爱情的生离死别的痛苦中写下了这部小说,使《弗兰肯斯坦》成为了一部探索人和科技的关系,深刻表达出作者对人类科技进步的担忧和恐惧的经典之作。
二、主题《弗兰肯斯坦》的主题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探讨了科学的极限和人类的自然界以及对世界的认知。
在小说中,弗兰肯斯坦所做的科学实验,是在创造生命这一点上,他在追求真理和人类命运的过程中,破坏了自然的规则。
本书还深入探讨了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的意义、人与自然、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等等哲学性问题。
三、文学手法《弗兰肯斯坦》的文学手法也是奇幻文学的一个特色。
小说运用许多科学、哲学、社会政治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让读者陷入这个奇妙的世界,迷信和科学相互碰撞,强烈表达了对生命和离奇事件的恐惧和追寻的求知欲。
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作者明显地采用了多个讲述者的技巧,这种叙述方法的使用增加了小说的神秘感,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同一个故事,让读者对故事产生了不一样的解读。
四、思想影响《弗兰肯斯坦》是奇幻文学作品的重要代表之一,它对文学、艺术和文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带了传统哥特式小说的元素和实验性的新文学风格。
其次,它在思想上挑战了人类对科学和技术的信仰,强调了自然秩序和人的精神世界,提醒人们不要滥用科技,不要挑战自然规律,正确对待生命与科技;此外,本书还正面地表现了女性的独立、勇敢和智慧,强调了人类平等的重要性,在当时对于推进女性平等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科学伦理与人性探究的教学案例

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科学伦理与人性探究的教学案例1. 引言1.1 概述在现代社会中,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其中,科学伦理和人性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话题被广泛关注。
《弗兰肯斯坦》这部由玛丽·雪莱创作的经典小说,正是通过揭示科学伦理与人性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引起了读者对于道德责任、科学实验和人类固有本质等深刻问题的思考。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究《弗兰肯斯坦》中所体现的科学伦理与人性问题:首先,我们将介绍作者玛丽·雪莱以及《弗兰肯斯坦》的概述,并分析作品背后的时代背景;其次,将重点剖析小说中关于科学伦理方面的内容,包括弗兰肯斯坦创造怪物的动机和行为动机、科学实验与道德伦理之间的冲突以及对科学发展所产生的警示与思考;最后,在探讨人性问题方面,我们将分析怪物的人性表达与身份认同问题、弗兰肯斯坦对怪物的态度演变及其背后原因以及社会对不同个体、外貌和差异化的看待和反应所呈现出来的人性问题。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弗兰肯斯坦》这一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探讨科学伦理与人性之间的关联,提供一个引人思考的教学案例。
通过分析玛丽·雪莱在小说中所揭示的科学伦理问题和人类本性,我们可以更好地引发对于科学伦理和人性问题的教育意义,深入思考科技进步与道德责任之间如何平衡,并进一步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道德情感培养。
2. 玛丽·雪莱与《弗兰肯斯坦》:2.1 玛丽·雪莱简介玛丽·雪莱(Mary Shelley)是一位19世纪的英国作家,她于1797年出生在伦敦。
她是知名政治哲学家威廉·戈德温和女性权利活动家玛丽·威尔士利的女儿。
在她十六岁时,她与诗人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成为了伴侣,并于1816年结婚。
2.2 《弗兰肯斯坦》概述《弗兰肯斯坦》是玛丽·雪莱于1818年匿名发表的一部小说,全称为《现代普罗米修斯》。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弗兰肯斯坦》是英国作家玛丽·雪莱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科学与人性的故事。
读完这本小说,我深深被其中所包含的思考和启示所触动。
首先,小说中展现了科学与人性的冲突。
弗兰肯斯坦是一个年轻的科学家,他追求知识和力量,通过研究创造了一个怪物。
然而,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带来的后果。
在怪物诞生后,弗兰肯斯坦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一个错误,他开始后悔自己的创造,并试图摆脱怪物的控制。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科学虽然可以带来进步和改变,但我们必须谨慎行事,考虑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和个体的影响。
其次,小说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对孤独的渴望。
怪物是一个被弗兰肯斯坦创造出来的生命体,他在刚诞生时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渴望。
然而,由于他的外貌丑陋,他遭到了人们的恐惧和排斥,被迫生活在孤独中。
怪物渴望被接纳和理解,但他却无法融入人类社会。
这让我思考到人类对于外貌和差异的偏见,以及我们对于彼此理解和接纳的重要性。
此外,小说中的自责和报复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弗兰肯斯坦对自己的创造感到后悔和自责,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导致了无辜人的伤害和死亡。
而怪物则因为被社会所排斥和伤害,产生了对弗兰肯斯坦的仇恨和报复心理。
这让我思考到我们的行为对他人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自责和报复所带来的恶性循环。
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尽力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最后,小说中的描写和氛围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弗兰肯斯坦和怪物的内心世界。
故事中的恐怖和悲伤情绪透过文字传递给读者,让人不禁为主人公们的遭遇感到心痛。
这种情感共鸣让我对文学的力量有了更深的认识,它能够触动人们的内心,引发思考和共鸣。
总结而言,《弗兰肯斯坦》是一部充满思考和启示的经典小说。
它通过展现科学与人性的冲突、揭示人性的复杂性和对孤独的渴望、探讨自责和报复的影响,以及通过描写和氛围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引言概述:《弗兰肯斯坦》是英国作家玛丽·雪莱创作的一部著名的恐怖小说,讲述了一位年轻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创造了一个怪物,并因此引发了一系列悲剧。
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深深被其深刻的哲学思考和道德警示所触动。
一、科学与人性的冲突1.1 弗兰肯斯坦通过科学实验创造了怪物,却忽略了对生命的尊重和责任。
1.2 科学的进步与人性的退步,弗兰肯斯坦的疯狂追求知识导致了他的道德沦丧。
1.3 人类的自大和控制欲望,使得弗兰肯斯坦无法控制自己创造的怪物,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二、怪物的孤独与渴望2.1 怪物被弗兰肯斯坦抛弃在世界上,孤独无助。
2.2 怪物内心的渴望得到理解和认同,却遭到了无情的拒绝和排斥。
2.3 怪物的复仇心理与对人类的憎恨,使得他走上了破坏和报复的道路。
三、父女情深与家庭关系3.1 弗兰肯斯坦与怪物之间的师徒关系,体现了父女之间的深厚情感。
3.2 弗兰肯斯坦对怪物的责任感和愧疚,反映了他内心对家庭的重视和珍惜。
3.3 怪物对弗兰肯斯坦的依赖和渴望被父女之间的情感所包裹,却又因为种种误解和矛盾而无法真正得到满足。
四、自我认知与人类命运4.1 弗兰肯斯坦对自己的行为和后果进行反思,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愚蠢。
4.2 人类的命运受到自身行为的影响,弗兰肯斯坦的悲剧告诉我们要珍惜和尊重生命。
4.3 通过弗兰肯斯坦和怪物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渴望,以及对自己行为后果的深思。
五、道德警示与人性光辉5.1 《弗兰肯斯坦》通过弗兰肯斯坦和怪物的故事,向读者传递了深刻的道德警示。
5.2 人性的光辉在于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以及对他人的理解和宽容。
5.3 通过读完《弗兰肯斯坦》,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珍惜生命,尊重他人,追求真善美的人性光辉。
总结:《弗兰肯斯坦》是一部充满哲学思考和道德警示的作品,通过弗兰肯斯坦和怪物之间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渴望,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探索人性的欲望与堕落对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的分析
探索人性的欲望与堕落对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的分析在文学界中,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是一部极具争议和深刻探索人性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以自然哲学家弗兰肯斯坦和他所创造的怪物为中心,探讨了人性的欲望与堕落。
通过玛丽·雪莱独特的观点与故事情节,我们能深入了解这些主题的复杂性。
在小说中,弗兰肯斯坦一开始的欲望是探索并改变自然的秘密,他充满了对人类知识的渴望。
然而,他的欲望很快变得不可控制,甚至变得有害。
他试图通过科学手段来创造生命,却忽视了他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后果。
雪莱通过弗兰肯斯坦的行为暗示了人欲的贪婪和无边界的本质,这种欲望使他堕落和痛苦。
弗兰肯斯坦的堕落源于他创造的怪物。
雪莱以怪物为象征来揭示人性的复杂性。
虽然这个怪物最初是无辜且渴望被爱的,但它却在被社会拒绝和孤立的过程中变得愤怒和复仇心切。
雪莱在小说中通过怪物的自述描述了它内心的痛苦和不满,暗示了人性本身的孤独和无助,触发了读者对怪物的同情和共鸣。
此外,雪莱在小说中还探索了道德、责任和良知等主题对于人性的影响。
当弗兰肯斯坦将怪物创造出来后,他选择逃避责任,无视怪物的需求和情感。
这种缺乏道德与责任感的行为最终导致了怪物的仇恨与暴力行为,也反映了人在面对自己创造的后果时的困惑和懦弱。
通过弗兰肯斯坦和怪物之间的关系,雪莱呼吁人们应当对自己的欲望和行动负责,并时刻保持良知的警觉。
然而,在这种深刻而复杂的探索中,玛丽·雪莱通过小说中的女性角色给予了一丝希望和光明。
玛丽和伊丽莎白等女性在小说中展现出相对温暖和关怀的特质,对弗兰肯斯坦和怪物的故事提供了一种道德和同情的角度。
这种赋予女性角色正能量的形象,与小说中男性角色的堕落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示了雪莱对人性的复杂性以及对平衡和救赎的探索。
总的来说,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在探索人性的欲望与堕落方面展示了其独特的观点。
通过弗兰肯斯坦的欲望、怪物的苦难和女性角色的温暖,雪莱成功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脆弱性。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弗兰肯斯坦》是英国作家玛丽·雪莱创作的一部著名的哥特式小说。
小说以科学家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创造怪物的故事为主线,通过描写怪物的孤独和维克多的内心挣扎,探讨了人类对于科技与道德的关系、生命与死亡的意义等深刻的哲学问题。
读完这本小说,我深受触动,产生了许多思考。
首先,小说通过描写怪物的形象,展现了人类对于外貌的偏见和歧视。
怪物生来就有丑陋的外貌,但他却拥有温暖善良的内心。
然而,社会对于怪物的外貌产生了恐惧和排斥,使他陷入了孤独和无助的境地。
这让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外貌的偏见往往会导致对他人的歧视。
我们应该摒弃这种偏见,去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和品质,而不是仅仅以貌取人。
其次,小说中弗兰肯斯坦对于科学的追求和滥用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弗兰肯斯坦是一个聪明的科学家,他对于创造生命的渴望促使他进行了实验,最终创造出了怪物。
然而,他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实验可能会带来的后果,也没有为怪物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和教育。
这使得怪物变得痛苦和复仇心理强烈。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小说警示我们,在追求科学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思考科学的伦理和道德边界,避免滥用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
此外,小说中的孤独和无助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怪物生来就被世人抛弃,没有人愿意接纳他。
他在寻找亲情和友情的过程中,遭受了许多的伤害和拒绝。
这让我深感人类对于他人的关爱和接纳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存在,给予他们关怀和帮助,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归属感和幸福感。
最后,小说中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也引发了我的思考。
弗兰肯斯坦通过创造生命的过程,对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他发现自己无法控制自己创造的怪物的命运,这让他陷入了对于生命和死亡的痛苦思考。
这让我想到了人类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无力感和敬畏之情。
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并充实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总的来说,《弗兰肯斯坦》是一部思想深刻、富有哲理的小说。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
《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是玛丽·雪莱(Mary Wollstonecraft Shelley)在1818年出版的一部哥特式小说。
这部作品被认为是科幻小说的先驱,它通过讲述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博士创造生命的故事,探讨了科学伦理、人类责任、孤独与创造者与创造物之间的关系等深刻主题。
在这部小说中,我们看到了科学进步的双刃剑特性,以及人类对于未知的渴望和恐惧。
首先,维克多·弗兰肯斯坦的形象是小说的核心。
他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好奇心的年轻科学家,渴望揭开自然界的秘密。
在他的实验室里,他创造了一个人造生命体——后来被称为“弗兰肯斯坦的怪物”。
然而,这个创造物的诞生并没有给维克多带来预期的喜悦,反而成为了他无法摆脱的噩梦。
维克多的形象反映了科学家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可能忽视的伦理问题,以及创造者对其创造物所承担的责任。
其次,弗兰肯斯坦的怪物是一个复杂而悲剧的角色。
它虽然拥有人类的外表和智力,却因为其丑陋的外表而被社会排斥,遭受了无尽的孤独和痛苦。
怪物的悲剧在于,它渴望爱与被接纳,但却因为人类的偏见和恐惧而无法实现这一愿望。
怪物的存在挑战了人类对“正常”与“异常”的定义,以及我们对于“他者”的态度和反应。
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是孤独。
维克多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逐渐与家人和朋友疏远,他的孤独最终导致了他的毁灭。
而怪物的孤独则更加深刻,因为它不仅被人类社会排斥,甚至连创造它的维克多也拒绝接纳它。
这种孤独感是小说中最令人心碎的部分,它揭示了人类对于归属和认同的深切需求。
此外,小说中的哥特式元素为故事增添了一种神秘和恐怖的氛围。
从维克多在瑞士阿尔卑斯山的孤独实验室,到怪物在北极荒原的孤独徘徊,这些场景都充满了阴郁和压抑。
这些描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也反映了人类对于未知和超自然的恐惧。
《弗兰肯斯坦》是一部关于创造与毁灭、科学与伦理、爱与孤独的深刻作品。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弗兰肯斯坦》是英国作家玛丽·雪莱于1818年创作的一部经典恐怖小说。
这部小说以科学家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创造怪物的故事为主线,探讨了人性、科技与道德的关系,引起了我深思。
首先,小说中的人物塑造非常精彩。
维克多·弗兰肯斯坦是一个充满雄心壮志的科学家,他通过自己的实验创造出了一个怪物。
然而,他对自己的创造物感到恐怖和厌恶,逃避了自己的责任。
怪物则是一个被遗弃、被伤害的存在,渴望得到人类的理解和接纳。
通过对这两个角色的描写,雪莱让我思量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重要性。
其次,小说中的主题也非常引人深思。
科技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然而,我们也需要思量科技发展暗地里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维克多·弗兰肯斯坦的实验是对自然界的挑战,他试图逾越人类的极限,却最终导致了灾难。
这让我想到了现实中的一些科技问题,比如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我们应该如何平衡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的利益,避免重蹈弗兰肯斯坦的复辙。
此外,小说中的描写和叙事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雪莱用细腻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弗兰肯斯坦的实验过程,以及怪物的外貌和内心世界。
她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恐怖而神奇的氛围,让读者不禁沉浸其中。
这种独特的叙事风格让我对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我对雪莱的写作才华赞叹不已。
总的来说,读完《弗兰肯斯坦》后,我对人性、科技和道德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思量。
这部小说通过精彩的人物塑造、深刻的主题探讨以及独特的叙事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不仅仅是一部恐怖小说,更是一部思量人类存在乎义和科技发展的经典之作。
我相信,《弗兰肯斯坦》将继续影响和启示后人,引起更多的思量和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人类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牺牲一两个船员他在所不 惜。 他的所作所为与普罗米修斯如出一辙,为了满足自己所 谓的激情和私心,便打着为了人类进步的旗帜,最终给周围 的人带来巨大的灾难。 小说中的另一个主人公弗兰肯斯坦 的激情更是几乎将他所有所爱的人都推向了毁灭。 小说中 的弗兰肯斯坦痴迷于对科学知识的追求, 在他母亲去世后 他全身心就被一个念头所占据,那就是让死人复生。 他违背 人类自然的规律从死者的遗骸中创造出了怪物, 怪物的丑 陋连他自己都不敢正视, 在怪物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弗兰肯 斯坦便抛弃了他。 当怪物从人们的眼中看到的只有恐惧与 厌恶时,他的心才开始寂寞地扭曲了,而生性善良的怪物本 不愿伤害人, 在被人类的冷酷一再伤害后, 他被复仇所驱 使,成了真正的怪物。 他发誓要向他的创造者复仇,因此他 便一个一个的杀死弗兰肯斯坦的亲朋好友, 最后弗兰肯斯 坦的新娘伊丽莎白也惨死在怪物的手里, 怪物要让弗兰肯 斯坦也尝尝他一直以来所忍受的寂寞孤独和误解。 在小说 的后半部分,弗兰肯斯坦最后向沃顿痛陈自己的命运,试图 用自己惨痛的经历来劝谕、 改变或阻止沃顿一往无前的冒 险欲望和激情。 在小说中他哽咽这说:“不幸的人啊! 难道你 也沾染了我的疯狂吗啊? 难道你也喝了迷魂汤? 听我说,让 我对你讲述我的故事, 然后你就会将唇边的茶杯摔得粉 碎。 ”他不断地告诫沃顿如果盲目的追求自己的激情,到头 来将会陷入永劫不复的深渊并将付出惨重代价。
二、《弗兰肯斯坦》中的普罗米修斯 纵观整部小说,玛丽·雪莱运用的 最 主 要 的 文 学 原 型 就 是希腊罗马神话中的普罗米休斯。 她认为浪漫主义时期那 些激情四射的人们就像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一样:普 罗米修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而偷取了神火, 惹怒了宙斯 给人类带来了更大的灾难。 因此在她的代表小说《弗兰肯斯 坦》中着重塑造了两个普罗米修斯式的人物,并通过描述他 们的经历来警告同时代的人们过度的激情的危险性和灾难 性。 这两个人物便是小说的主人公弗兰肯斯坦和沃顿,他们 都富有同样的激情,并最终给自己及周围人都带来了灾难。 小说中的沃顿从小就立志要探险北极, 曾多次写信给他的 姐姐表明自己要到北极探险的意愿和决心, 在写给姐姐的 一封信中他引用了柯勒律治《古舟子咏》中“老水手”的典 故,并且说:“我对凶险而神秘莫测的大海十分眷恋,对它怀 有极大的热情,而我常常认为,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最富 想象力的现代派诗人影响了我。 在我的心灵深处,常有一股 力量在涌动,而我对它却茫然不解。 ”激情始终左右着他的 探险之路,即使在探险的路上沃顿遇到了很多的困难,被重 重冰山包围,多人丧生,这些都没有改变他前进的决心。 他 认为自己所做的都是为了人类能在科学上向前更进一步,
一、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 普 罗 米 修 斯 这 一 神 话 形 象 在 19 世 纪 受 到 众 多 作 家 的 注视,其中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就写过《被解放了的普 罗米修斯》, 与此同时他的妻子玛丽雪莱也把她的代表作 《弗兰肯斯坦》的副标题命名为现代的普罗米修斯。 普罗米 修斯,在古希腊神话中,是泰坦神族的神明之一,用土创造 了人类,并教会了人类很多知识。 虽然人类有了很大进步。 但是由于当时的天神宙斯禁止人类用火, 人类生活还是处 于一种比较原始的状态, 因此普罗米修斯就帮人类从奥林 匹斯偷取了火,从而触怒了宙斯。 宙斯将他锁在高加索山的 悬崖上,每天派一只鹰去吃他的肝,又让他的肝每天重新长 上,永远生活在痛苦之中。 对于普罗米修斯的评价存在一定 的争议性。 大部分的评论家视普罗米修斯为英雄,对于他为 了人类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大无畏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评 价; 还有一部分评论家却认为普罗米修斯给人类带来了更 大的痛苦:人类本来就在各种各样的灾难中挣扎着,而普罗 米修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愿没有征求人类的意见就私自偷 取了圣火从而惹怒宙斯打开了充满各种邪恶的潘多拉盒 子,使人类陷入了更加痛苦的状态。 普罗米修斯偷取圣火的 真正原因是满足自己的雄心, 那就是使自己的创造物更加 完美,因此从这点说他是非常自私的。 很显然,玛莉·雪莱对 于普罗米修斯偷取圣火是持批判态度的。 她所生活的时代
19 世纪浪漫主义作家玛莉雪莱的代表作《弗兰肯斯坦》 一直以来被视为第一部科幻小说。 该小说在当代仍受到了 众多评论家的热议, 并多次被改编成多个版本的电影和戏 剧。 玛丽·雪莱这个作家在中国并不为众人所 知 ,但 提 及 到 她 的 丈 夫 浪 漫 主 义 时 期 著 名 的 诗 人 — ——雪 莱 却 是 如 雷 贯 耳。 实际上她的父母在大不列颠都是非常著名的人物。 她的 母亲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是著名的女权主义 先 驱 ,父 亲 威 廉·戈德温则是一位哲学家和作家。 玛丽·雪 莱 《弗 兰 肯 斯 坦》 到今天依然能受到热议与赞赏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 是她将神话原型有机地整合和运用到该小说的人物塑造 中,并对当今社会的科技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与警示意义。
第 33 卷 第 4 期 2012 年 4 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oc.Sci)
Vol. 33 No.4 Apr. 2012
பைடு நூலகம்
当代的普罗米修斯
—— —试析玛莉·雪莱的《弗兰肯斯坦》
赵靓靓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外语系,安徽 合肥 230601)
正处于英国浪漫主义时期, 其发生的背景是当时正在如火 如荼进行的三场革命— ——工业革 命 、 法 国 大 革 命 和 美 国 大 革命。 英国的工业革命使工厂制造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 代替了手工,创造巨大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 为“世界工厂”;1789 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和 1775 年爆发的 美国革命也对英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时间各种爱国和 民主的团体纷纷出现,同情和声援法国和美国革命。 人们对 于革命的热情和激情空前膨胀。 当然这一切对于玛莉·雪莱 周围文人们的影响更为显著, 首当其冲的就是她的丈夫珀 西·比希·雪莱。 玛莉.雪莱对于当时人们对革命急剧膨胀的 热情和激情却保持着独有的冷静态度, 她在自己的作品中 对于这种热情和激情不断地进行思索的探究,《弗兰肯斯 坦》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摘 要:《弗兰肯斯坦》是 19 世纪浪漫主义时期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的一部小说,该小说被誉为第一部科幻小说,并多次 被改编成电影和戏剧。其中该小说用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这一形象来描述小说中的人物让人印象深刻。
关键词:弗兰肯斯坦;普罗米修斯;浪漫主义 中图分类号:I561.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4-0133-02